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保意识 地球 环境污染 观察记录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提供着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在享受的同时,却在不知不觉地破坏她,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如今,我们的地球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天空不再湛蓝,河水也不再清澈,废气、垃圾到处都是,有的动物也面临着濒临灭绝。我们是地球的主人,我们要像善待自己一样去保护它。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觉得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已刻不容缓。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呢?
一、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形成环保意识
由于我班幼儿已进入大班,我根据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观了我们龙里的贯城河。通过参观,他们发现河水污染很严重,河边上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到处都是蚊子和苍蝇。两岸的公路上到处都是尘土飞扬,汽车发出刺耳的噪声,马路上排出大量的汽车尾气,有些车辆还冒出浓浓的黑烟……接着,我们又带领幼儿来到郊外的小河旁边游玩。幼儿看到清澈的河水,聆听鸟儿欢唱,闻着醉人的花香,沐浴青草绿树带来的清新空气,他们在草地上尽情游戏、玩耍,充分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通过对比,幼儿亲身体验到一个好的环境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从而加深了幼儿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逐步确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将环保知识随机渗幼儿一日活动中
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在幼儿各个环节的活动中随时都可以渗透环保教育,只要我们平时密切注意幼儿的一举一动,就能及时进行环保教育。如我班幼儿在喝牛奶时瓶子总是到处乱扔,对这一现象我及时的给予纠正,并及时的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告诉幼儿垃圾不能乱扔,否则会影响我们的环境,并告诉幼儿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还让幼儿学习有关诗歌、故事,开展谈话活动,初步知道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利用幼儿洗手的环节,开展节约用水的教育,教孩子正确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用水后拧紧水龙头的习惯,让幼儿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水,人、动物、植物都不能生存,教育幼儿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幼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幼儿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对环境的保护的意识。
三、利用教育教学对幼儿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对幼儿环保教育光靠我们日常生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为幼儿专门设计了“环境保护我知道”这一社会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发现身边的环境污染,用观察记录的方式探索环境污染的原因,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用绘画广告的方式规范日常行为,利用各个教学领域巩固幼儿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看一个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录像片(如汽车尾气、白色污染、水污染、滥砍滥伐等),向幼儿提问:你们在片子里看到了什么?你们知道有什么危害吗?让幼儿围绕问题自由讨论。幼儿各抒己见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加以引导。幼儿用和录像内容配合的记录表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这一环节幼儿特别的活跃,会写字的幼儿用文字记录,不会写字的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记录。接下来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规范行为:“地球妈妈生病的原因终于找到了,你们能帮助地球妈妈除掉病因吗?怎么帮助?”这时,有的幼儿就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通过讨论活动,孩子们初步懂得了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从而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尝试在各种活动中保护环境。接着我利用美术活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环保广告画,让幼儿用他们能干的小手画出充满童趣的广告画,如《小鲤鱼找家》、《我们都带口罩了》、《地球妈妈哭了》、《地球妈妈笑了》、《植树》等,在画中体现了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幼儿在画广告画的同时并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绘画,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予鼓励,在这里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很高,特别的感兴趣。另外,在各个领域的教学中,我同样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其中。如在游戏中《声音从哪里来》和音乐活动《我叫轻轻》,使幼儿从中知道噪音对人体的危害性;在科学活动《宝贵的水资源》中认识了水与人们的亲密关系,懂得了水的重要性,知道了节约用水等。
四、重视教师与家长配合对幼儿环保教育的榜样作用
为了使幼儿进一步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老师和家长应成为幼儿的榜样。首先,我们老师要在每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处处以身作则,做幼儿的表率。另外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家长学校、家园联系册等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让家长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幼儿,教育幼儿,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在公共场合抽烟、垃圾要扔进垃圾箱、不制造噪音影响他人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花草树木等等。
五、创建绿色校园,进一步的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劣,一次又一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为了我们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也便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呢?
一、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
要想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收效甚微,只有直观形象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育活动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和阅读资料。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我变枯燥乏味的环境保护知识为直观形象,使学生乐意接受。组织学生观赏录像、图片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我先让学生观看98抗洪抢险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录像,告诉学生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和土地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日益减少,土壤过分流失及沙化……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我国长江流域,由于原始植被大量消失,因此导致了98年夏天这场小雨量、高水位、大水灾的惨痛场面。我还让学生通过看图片,分发一些资料让学生阅读,从中了解环保知识及其重要性。
如《每分钟发生的环境灾难》:世界上每分钟损失耕地40万平方米,每年损失耕地21万平方千米;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泥沙252亿吨;每分钟有85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让学生从这些资料的阅读中明白: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中最容易接受知识、受到教育,因此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环保重要性、迫切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开展《我与蓝天同在》活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材料,采用知识竞赛的方法让学生认识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3月12日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知晓为了治理和保护环境,我国也制定并贯彻了《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采用一分钟演讲、独唱《热爱地球妈妈》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环保知识,从而进一步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灵活性。
二、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教师在教育时宜随机应变、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表扬声中非常乐意地接受教育。
如有一次我带学生到花溪乐园游玩,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目好好地露一手,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来到花溪乐园,我先让学生观赏了公园的美景,然后围坐在草坪上边欣赏表演边吃着带来的食品。当我们准备返校时,发现原来碧绿的草坪上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同学们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时,我真想大声训斥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拾掉包装纸,但转念一想这会扫学生的兴,而且这也不能全怪学生呀,何不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讲了一段《天游峰扫路人为何每天扫路》的故事,还跟他们讲了环境保护的知识,然后又扫视了一下碧绿的草坪。同学们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草坪上的包装纸拾干净了,连公园的角落也清理了一遍。当公园面貌焕然一新时,我们会心地笑了。
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当今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聪明活泼的同时也好奇调皮,凡事有个新鲜感,常常有些同学在食堂前有事无事地去踩脚踏式水笼头来玩水,这样无意中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厉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了课堂教学中。
如在学习完《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一文之后,让学生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懂得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学生从中受到了教育,玩水笼头的现象自然消失了。
三、教师在环境保护教育中要注意示范性、长期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意识
工业化大生产虽然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物等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一些化工和采矿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大量废气物,严重的影响了环境质量。环境污染不仅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积极寻求各种环境保护方式。
所谓环境保护,就是人类根据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制定一定的预防和治理措施,协调人类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谋求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环境保护又是人类自觉寻求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利用的过程,尽可能的防止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营造更加适宜的自然环境;此外,还要对已污染的环境做好综合治理工作,利用多种途径和手段实现对现在已经污染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改造和恢复;由此可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工作,环境保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还在于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类的工作和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环境保护工作来看,其方法和手段不仅涉及工程技术、行政管理的相关知识,还涉及到对各类相关法律知识和经济规律的掌握和使用。同时,有关部门为了更好的实现全民环境保护,还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环保工作落实到群众生活的细节中。
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就我国来说,环境保护的概念提出的比较早,我国的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也针对环境保护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目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转型进程加快,政府部门根据资源环境现状,提出了诸多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我们每个社会公民来来说,随着并不是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环保事业,但是我们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调整自身的行为,从小事入手,自觉的保护资源和环境。如:发现公共洗手间的水龙头没有关闭时,我们应该自觉的将其关上,再者,在使用电池后,我们应该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投递到专门的回收桶内,而不是直接丢入垃圾堆,还有,当我们在超市购物时,应该自觉备用购物袋,从而减少一次性的塑料袋的使用,诸如此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由此可见,环保意识是一个公民的综合素质的体现,是与公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所以有关部门如果想搞好环境保护工作,那么就应该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使公民自觉的参与到环保事业中。从内容上看,环境保护工作不仅包括对动植物以及森林的保护,还包括对大气和水的保护以及防治,既包括各类大型的污染源的预防和治理,还包括各类细节的处理。环保工作的开展是以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对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利用为前提的,是对资源的紧缺的一种保护措施。随着环保理念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今天,提起环境保护,几乎没有人会反对,但是真正做到自觉长久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还有许多工作在等待着我们去做。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具体地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生存意识。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关乎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而且已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今天的生存!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可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人们也逐渐的认识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简要探讨。
2、加强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首先,要抓紧制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只有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才能够在环保工作中做到有据可依,才能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其次,要加大对各类工业开发区的环境监管力度,对达不到环境质量要求的,要限期整改,工业废弃物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所以加强度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质量。
最后,要完善对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机制,研究建立环境民事和行政公诉制度,以通过法律形式对一些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惩戒,达到警示的作用。
2.2 健全环境管理体制,完善环境监管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加大国家对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的监察力度。
其次,要实现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因为地方政府机构对于该辖区内的环境问题的掌握比较全面,所以更加适合开展环保专项治理工作。
再次,各类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
2.3 建立环保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首先,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只有资金和技术作保障,才能够顺利的开展各项环保工作和污染治理工作。
其次,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的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2.4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首先,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
其次,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2.5 增强全社会环境意识
在推进中国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政策等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在解决环保问题上的力量。首先,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只有提高了意识、手法、环保、参与才能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其次,鼓励公众与新闻媒体舆论对政府、工业污染大户等监督,施以压力才能使环保政策切实。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环保民间组织的兴起开始影响到政府决策的形成与实施,并在引导环保节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要继续努力,把书面的环保目标化为具体的行动,承担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类早日全面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我们愿意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共进,共创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社区环境;环境保护;环境自治意识
农村社区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和。它不仅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动植物,还包括人工修筑的交通道路、各种建筑物等。农村社区环境保护是指对农业或与农村相关联的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
当前,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城市,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城市和工业,广大农村的环境问题却长期不为人们所重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很大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务必重视农村环境问题,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本研究通过对农村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社区的环境现状和村民的环境保护态度、意识,揭示农村社区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调查方法
(一)实地走访入户,随机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采取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菜园村进行了实地走访入户调查。该村是个人口相对密集的农村,全村共有175户人家,总人口803人。随机抽查各个群体,包括年轻男性和年轻女性、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为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靠性,要求被调查者如实回答问卷的问题,每个群体均占调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二)问卷
根据对部分村民的访谈结果自行编制问卷,本次问卷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和对环境保护的关心程度,自身的环境保护行为,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三)问卷收集整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回收的问卷有95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100%。采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对身边环境的了解,不同群体表现的态度
在调查中发现,被调查的100位村民,对身边环境的认识有着不同的态度,不仅表现在思想上的差异,在年龄上也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在“环境问题,比如说污染,科学技术总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上,有53%的人持同意的态度,而这53%里面有85%是属于年轻人群体。这种认识具有思想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社会经历不同;二是老年人和年轻人所接受过的教育不同;三是在整个村落里,由于大家长时间居住在一个环境中,对外界的接触认识较少,缺乏对生活的一种相对标准,在很多问题上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环境污染,一直是我们身边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环境污染的关心程度,不仅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有着很大的影响。虽然有很多人的态度是积极的,关心的。但还是有部分人在面对环境污染的一些知识,表示不关心,或者不知道。在面对“汽车尾气和牛羊放屁产生的气体会导致气候变暖”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就有5%的人选择没听说过,更有17%的人选择不知道。而在村落里,由于村委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强调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没有一种思想上的制约,导致了村民平常的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一种自然行为,觉得别人做了这件事没什么影响,结果自己就跟着一起做了
(三)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在该村落里,村民环境自治意识不强,农村社区环境管理意识不高,这是导致农村社区管理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全体民众的参与是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健康发展的动力所在。现一阶段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农民对于村落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社区环境管理建设工作中没有足够的动力支持。
(四)调查发现的环境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农村的社区环境存在很大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在村落里面,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自来水并没有普遍使用,村民大多使用井水,甚至存在用河水的现象。饮用水水质超标主要集中在总大肠菌群指标上面,这是由于饮用水受到了生活污水、农业污水、工业污水等的污染。水源水井大多缺少必要的提示和保护措施,直接暴露在雨水之下,容易造成污水的直接渗透。
在调查的村落中发现,使用自来水的有78户人家,使用手压井水的有25户人家,使用地窖的有10户人家,其他饮用水的有5户人家。而在这些被调查的农户中,在使用非自来水的情况下,有16户人家是不经过过滤处理而饮用的,还有7户人家是有喝生水的习惯。该村附近5公里内有一条河流,河流的上游总有两家工厂,一家是水泥厂,还有一家是糖蔗厂,这两家工厂的污水排放口设立在旁边的一条河流,而这条河流正是下游该村的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之一。
2.生活垃圾问题。生活垃圾未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这是由于村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清运体系,不能够做到很好地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多以“垃圾堆”的形式散布在山涧沟渠中,直接暴露在空气之中。生活污水也是未经处理而被村民随意排放,这是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下水道系统。生活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被农民直接排放在河边田间,会渗透到土壤里,最终污染水源,威胁居民的健康。
3.畜禽养殖污染。被调研的村落的养殖业主要为养鸡和养猪。养鸡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放养,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笔者调查发现,在该村里面,养鸡养鸭的有25户人家,养猪的有13户人家,而养狗的则有10户人家。养猪虽然是圈养,但是粪便池工程没有完全建立,也无法让粪便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畜禽粪便的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地表水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以及大气的恶臭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养殖一般离居民住宅较近,会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和寄生虫卵也对人群健康造成较大威胁,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4.农业污染。农业污染主要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肥、农药对土壤、水源造成的污染。化肥、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成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制约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人们长期食用这样的农产品也会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会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不利于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地膜的大量使用和焚烧秸秆也对土壤危害极大,不仅造成大量的白色污染,还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5.工业污染。该村所在县是一个农业大县,重工业极不发达,只有一个发电厂;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厂和造纸厂。纺织厂有大量的工业烟尘、粉尘,这极不利于职工的身体健康。造纸厂所用的原料为桔梗,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为了节省成本而只经过粗略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发电厂采用燃烧桔梗、树根等发电,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工业废气排放到大气中,严重影响了农村的周围生存环境。这些都说明了该县存在特别严重的工业“三废”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农村社区的环境。
三、结论
农村社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饮用水安全问题、生活垃圾问题、畜禽养殖污染、农业污染、工业污染;很多村民对环境问题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缺乏一些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环境自治意识不强。政府应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维护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系统地研究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农村环境状况2。农村社区环境保护必须要动员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应加强农村社区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调动农民参加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和支持环保工作的自觉性。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频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逐渐给人类带来警示,环境问题若再得不到有效重视,那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很可能给予人类更大的报复。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后代和人类的持续性发展,应当积极联想到目前自然资源过度开采利用和自然环境破坏对人类未来造成的影响。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环境危机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是一项补救性的措施,但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会产生积极意义。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的方法
1.教学理念的渗透
环境教育在高中地理教育理念中的渗透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活动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之后,地理教学中新增加了人文环境这节内容,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可以了解到人文环境和大自然的关系。人文环境的发展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在古代人们收到洪水的威胁后创造了水利工程。同样,现在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会有相应的活动与之相适应,如人受到沙尘暴的侵袭后意识到了植树造林的重要性,人类的活动永远受到大自然的影响,同样人的活动会反影响到大自然。人类要想在大自然中永久地生存下去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要去适应大自然,努力保护大自然,不能企图去改造大自然,否则会受到大自然惩罚。二是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当今社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水资源污染等,在地理教学中逐渐渗透环境教育,就是让人们明白人类活动对大自然造成的破坏有多严重,这些破坏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自身,通过渗透环境教育让人们逐步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立足于地理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高中阶段地理所涉及知识范围广,学科深度较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在地理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比如,大气、温度、海洋、陆地、矿产资源等等,此外还包含农业、工业、城市以及交通等人文环境方面的知识,可谓是对环境知识阐述的较为详尽。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应善于发现地理教材中的环境元素,通过课前备课巧妙地将环境教育融合到课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知识的同时不自觉地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大气环境保护章节的学习,教师应对课本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是对大气环境破坏的行为,哪些是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课堂共同探讨大气环境保护问题中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发他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此外,地理教材中关于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知识涉及的也比较多,教师应根据生活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调查活动,让学生从人口调查活动中切身感受到人口危机问题,可有效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综上我们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材中同环境教育相联系的知识内容较多,教师应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元素,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地利用地理学科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环境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
3.在课外活动中强化环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