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管理师的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和重c发生了新变化、新趋势,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从完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设想,对以后的课程发展和改革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
一、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我们进行课程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经济发展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重在应用,所以我们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能力、素质、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这是区别我国本科教育目标,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
(二)经济发展赋予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进行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质和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越来越成为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这就需要高校适时变革和调整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求经济管理类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加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较强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要完成新时期经济发展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高职高专院校需要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三)95后大学生群体特点需要我们因材施教实现教学改革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年轻人对待很多事物的看法和老一辈有了很大的区别,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5后,学生们具有认同主流价值观、理性务实、兴趣广泛、合作共赢等时代特征,但是同时他们也务实、渴望自由、民主、独立、敢于冒险和尝试,他们通过互联网接受到了很多的知识和信息,因此我们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很难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时期大学生的特征要求我们高职高专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因材施教实现特色化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二、目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教学体系理论化,实践性不强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的边缘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的高职高专教材有很多的版本,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始终坚持理论知识为主,我们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比较重视课程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平时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虽然有的老师也注意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淡化理论的同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但是在像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绩效考核等章节中由于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其想象力有限,实践的操作性、可行性不强。
(二)教学方法、模式传统落后
目前我们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是多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情景教学、体验式教学、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有机的结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中。目前我们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以大课的方式授课,这就使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滥竽充数,老师在课堂上大声讲,他们在课堂下小声说,看手机,聊微信现象普遍,由于场地小、学生多、使我们一些情景模拟、讨论等实践性教学互动效果很差,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较差。
(三)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普遍重学历、轻实践,教师大多都是刚毕业就来到学校,很快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高校教师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是我们教师队伍建设的短板和硬伤。虽然很多学校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学习,但是由于时间短,缺乏一定的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使我们的社会企业实践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实践能力的真正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不知道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要具备哪些能力、技能和素质,更不用提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所帮助和提高。
(四)考核方式单一,没有做到以考促学
高职高专的学生高考的时候分数普遍较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很多同学还抱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思想,他们中有些同学对奖学金也并不是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创新我们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机制,改变现有的出一张卷子的纯理论考试的单一模式。要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创新、求异、努力做到以考促学。
(五)实训基地的指导作用发挥欠佳
校企合作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企业的生产设备等资源让学生得到与专业匹配的对口实践,缩小毕业后到企业工作的焦虑感和适应期,另一方面就是为实训基地提供对口的人才输出以达到双赢的过程。可是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学生毕业很少真正留在实习企业,企业专家也很少对学生给予指导,使校企合作流于一纸协议,没有有效发挥指导作用。
三、高职教育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立足高职教育本质,完善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讲授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按照用人企业需要重新设计、修订相关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来调整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教学任务的设计,有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编写面向职业教育,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材,全方位的完善教学体系建设。
(二)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我们日常教学经常使用的常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案例也可以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在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时候首先我们应当注意案例与知识的相关性,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就是案例选取的要生动典型,要具有普遍性,能够让同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是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情景,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通过同学身临其境的感受模拟过程,来达到活学活用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招聘这块内容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招聘和应聘方,招聘方成立公司,设计招聘广告和招聘岗位要求以及准备笔试、面试问题,应聘方准备简历和做好面试前的准备工作,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招聘、面试技巧的同时提前感受到了就业的压力,在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过程的把控和监督。
3.翻转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课下作业回去完成。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下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过程中,例如在讲到中国、美国、日本三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区别时,就可以运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让学生课下学习,课上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实现学生吸收内化学习过程效益的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实现多元化授课
微课、幕课、在线精品课程等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的不分时间、地域、其受众面广等特点已被很多教师所青睐。“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慕课”(MOOC)中的“M”代表Massive(大规模),“O”代表Open(开放),“O”代表Online(在线),“C”代表Course,课程的意思。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讲授工作分析、绩效考核等较为抽象的内容时可以让一些知名的教授、专家给我们化繁为简进行学习和掌握。
(三)建立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必然是“双师型”教师。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也就是“教师+中级以上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那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授课教师来说就需要具有教师资格的同时还要拥有中级以上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资格。国家推行双师的目的不是让高职院校教师拿到一个职业资格证书,而是要求教师多参加企业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四)创新考核方式,以能力培养为主
中国的家长、教师太注重分数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素质、人格的培养,大学教育不像中小学阶段,我们是为社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我们不能仅以分道纯己搜生是否合格。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我们可以按平时成绩(50%)和考试成绩(50%)给学生评价,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交作业情况、课堂参与情况、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方案设计、调研报告等形式。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十年的人生规划,根据其规划的完整性、可操作性、合理性给予评价计入平时成绩。
(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科学技术在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模式在悄然发生改变,企业只有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设计产品、吸纳人才。同理,学校也只有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培养学生,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多去实习、参观,建立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讲到工作分析时就可以让同学去企业了解具体到维修工、文秘、营销策划等人员的工作任务和任职资格是什么,在讲到绩效考核时可以看看企业针对不同的岗位是如何进行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的,是如何制定差异化的薪酬体系来激励员工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