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安全;潜在威胁;防范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112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1
1 引 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及普及,尤其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业务的涌现,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在高额经济利益的诱使下,借助野蛮的DDoS攻击力,来进行公众个人隐私窃取、篡改网页、网站钓鱼等的违法行为,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且逐年增长。现在,网络信息安全普遍存在,网络俨然化身为一种攻击性武器,且可使人在毫无防范意识下遭受攻击,防不胜防。对于目前的网络威胁现状,笔者在查阅相关报道及数据后发现,即便是全球领先的反病毒制造商也不得不承认传统反病毒软件已无力对抗高速且潜伏性强大的恶意网络攻击的事实。资料显示,在1 000例遭受恶意软件入侵的取证追踪组织案例中,约84%组织因自身缺乏安全意识而被恶意软件攻击,且该原因导致的感染率还在逐年递增。这提醒我们只有找准问题源头,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并以此指导行动,才能治标治本。
2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所存在的隐患
2.1 病毒木马为用户主要威胁
2015年计算机用户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比例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传统PC还是移动终端,安全事件和病毒感染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垃圾邮件层出不穷,电子邮件变身为针对性攻破口,以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或商业信息来进行网络攻击为目的,以求取经济利益。
各类社交钓鱼网站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约近30%的用户因此遭受网络欺骗或网络钓鱼,该攻击通过用户点击相关图标而窃取敏感信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的网络安全威胁呈现叠加性。2014年,移动端遭受网络攻击的概率已超过PC,隐私泄露频频发生。电商的发展,手机支付的受宠,刺激了各类山寨电商、银行支付APP,散布在应用商城的各个APP真假难辨,用户因安全意识薄弱,一次不经意的点击下载即可误入黑客支付程序,手机病毒正迈向智能化。
2.2 网络安全管理的缺陷
我国各单位及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主要还是通过自身的技术人才来管理与维护,问题的排查及处理均由其完成。再者,因网络安全投入不足,某些行业缺乏成熟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网络运营人员的安全素质均较低下,很多企业网站外包给第三方公司开发,没有交付信息安全公司进行评估,更有可能留下信息安全风险。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将数据库、服务器都放在公网上,甚至未设置身份验证、防火墙等安全措施,很容易被黑客攻破。上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均为自身及用户的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使得自身处于信息安全防御的被动地位。
3 网络威胁的应对之道
笔者认为,推行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是当下迫在眉睫的推进项目。面对猝不及防的黑客攻击,相关部门必须要建立一个信息安全应对组织,以便随时做好迎战准备,以便有效应对潜在而无处不在的网络攻击。虽然网络攻击在目前而言尚不能完全有效防御,但并不意味着不作为。
3.1 树立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
笔者认为,树立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最为基本,在网络安全防御工作开展过程中,帮助用户树立网络安全意识为实现网络安全的第一步。安全意识的普及可帮助用户依靠自身意识判断来避免网络攻击及损失,使用户成为网络安全的主动方。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通过各种途径举办网络安全知识大讲堂,网络安全产品展示、体验等系列活动,提高用户在网络空间对于自身个人信息的保密意识。
3.2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向来重视安全信息的保密,而要应对日趋多态势的网络安全威胁,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以战略高度来集结各方力量、协调相关部门来提升我国整体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就技术层面而言,网络安全的维护不是靠哪个技术人员就可以完成的,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防内、技术防外”安全管控体系。网站建设时就应强化各类软件植入的预警及检测,以确保用户的个人隐私及资金安全;对于各类攻击信息应及时整理,采集分析信息有助于找准关键点,以便于及时检测网络遭受攻击的蛛丝马迹,判断有无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成立动态防御体系,据采集到的攻击信息,及时制定补救策略;更新防火墙应用设置;加强上网行为的管控,在进行网络安全设置时,不但要考虑用户的上网效率,更应强化用户的身份认证、信息过滤、安全保护、账户安全检测分析等;建立全面病毒防御系统,统一安装防病毒软件,以便于及时发现病毒危险,定时更新并升级病毒库,及时进行病毒的查杀。
4 结 语
目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防御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相关部门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个职能管理部门通力协调配合、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分析原因主要为国民整体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技术欠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尚未形成系统化,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等。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新形势与新挑战,应始终对基础网络及机要信息系统进行积极防御,坚持发展与安全并举,借助国家管理的驱动力,充分挖掘专业技术人才力量,保持协同的战斗力。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互联网;泄密;安全对策
0 引言
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部队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潜藏着安全隐患。随着间谍软件、数据恢复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给部队保密工作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
1 计算机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1.1 人为泄密
人为泄密是信息面对的最大威胁。人为泄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意识泄密“’,就是人为地把信息传递给境内外敌特分子。另一类是无意识泄密,因为麻痹大意、工作疏忽,造成信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境内外敌特分子复制、窃取、截获和破译。比如,将私人计算机联接网,利用网强大的杀毒软件对私人计算机杀毒,或者私人存储介质通过双操作系统联接计算机,结果被隐藏的间谍程序或“木马”病毒将网在线计算机的文件打包窃取。
1.2 网络泄密
1.2.1 计算机联接互联网引发泄密’
目前,计算机使用的主板CPU芯片、Windows操作系
统、Omce办公平台等常用软件,绝大多数由境外公司生产和垄断。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的“缓冲区溢出”漏洞,可以在2分钟内攻入一网计算机,并将2000份文件资料打包窃取,一旦计算机联接互联网,就等于将信息拱手送到境外情报机关。
1.2.2 私人计算机联接网引发
私人计算机联接网存在难以防范的安全风险。首先恶意病毒、破坏程序、不明代码、间谍软件等会通过私人计算机“登陆”网络,从而为网安全埋下严重隐忧。其次接入网的私人计算机,不在保密管控范畴之中,联网期间下载、处理、留存的信息,随时都可能失管失控。计算机联接网配置的ID地址、入网账号,以及获取的网络传输协议,防护管理等,均属于军事秘密事项,一旦通过私人计算机外泄,将直接威胁网络的安全。
1.3 信息设备泄密
计算机、服务器、扫描仪、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在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造成信息电磁泄露。敌特分子在数百米之外利用接受设备对这些电磁波放大、处理、还原,从中可获取秘密信息。有的信息设备内部被敌特加装窃密储存芯片,这类芯片一般可存储两三年的资料,敌特可利用维修、收购、招回或其他时机对数据进行读取。
1.4 存储介质泄密
1.4.1 存储介质贮存非工作信息
目前,少数人员的存储介质,违规存储个人照片,游戏软件,小说电影等非工作信息,这些信息多数是通过家庭计算机拷贝,互联网下载,私人移动载体传递等渠道获取的,常常隐藏间谍程序或“木马”病毒,存储介质感染后,文件资料就会被隐秘打包,一旦接入互联网时,“木马”就会将文件资料自动发往指定地点。
1.4.2 私人存储介质贮存信息
私人存储介质所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都属个人,信息存入私人移动载体,就脱离了监管渠道,失去安全保障,带来泄密隐患。即便删除某些文件,或者将其存储介质重新分区、格式化,计算机系统只是将所删除的文件加以标记,重写存储介质的文件分配表和引导记录,用户表面上看不见文件,但使用数据恢复软件能找回并恢复数据。这类工具软件大都具有网络远程恢复功能,即使对存储介质低级格式化,反复擦写引导区,仍会留有信息痕迹,利用专用复原工具便可恢复大部分数据。
1.5 间谍软件泄密
“间谍软件”是指那些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移动存储介质等途径入侵或感染个人计算机,并长期驻留硬盘,随操作系统一同启动或定时自动运行的软件程序,又称为“木马”病毒。这些程序可以记录用户的键盘信息,搜索用户硬盘上关键文件资料,然后通过互联网发送给特定的黑客组织或个人。安全专家指出,以窃取用户机密文件和个人隐私为目的的“间谍软件”已经构成对计算机信息的最大威胁。
1.6 娱乐器材泄密
手机、相机、数码摄像机、MP3、MP4、录音笔等均通过电子记忆单元进行数据存储,采用通用数据接口进行信息交互,这些记忆单元就是―个具有相当容量的存储介质。
私人电子设备联接计算机,同样会携带和传播恶意病毒程序,将文件从计算机摆渡到非计算机,被境外情报机关利用,实施“木马”攻击窃密。将带有无线上网功能掌上电脑、随时处于信号交互状态的手机、多次联接互联网的音乐播放器联接计算机带来的风险,往往容易被人忽视,但泄密危害同样严重。
2 计算机管理和防范对策
“保守机密,慎之又慎。”加强对计算机的安全保密,必须严格管理,严密防范。
2.1 要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
要加强保密法规制度学习,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客户终端、单机和移动存储介质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对机器采取安全措施,更要强化人员安全保密意识,提高安全保密技能。因此,要把对人和设备的管理作为两个重要环节来抓,加强对机关干部、要害部门人员、计算机终端设备操作人员的教育,组织学习信息安全保密法规,定期开展保密技术培训,增强大家以法治密的意识,提高保密工作技能。
要限制设备使用人员随意更改系统配置、安装游戏软件等行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的维修应严格管理、详细记录,在工作场所维修时,应由部队技术人员全程陪同,搬离工作场所维修时,应拆除所有信息存储硬件;存储过信息的硬件和固件的检修,应送到具有保密资质认证的机构进行维护和检修。
要统一购置设备,严把设备入门关。对于计算机设备的配置,应事先确定采购名录,对拟作为设备的产品应进行严格的安全保密测试,并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安全审查和评估,以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对于产品技术上有缺陷、服务跟不上的企业要及时通报到各单位,不允许其产品进入领域。
2.2 要在加强防范上花力气
一是接入网的计算机,均要使用单位统一配发的办公计算机,建立严格的计算机保密管理档案,从购置、使用、维修到销毁均纳入保密渠道,进行“全寿命”精确管控。安装“保密管理系统”,不得私自卸载、更改权限或安装双操作系统以规避检查。
二是计算机要拆除调制解调器,封闭无线上网功能,实施IP、MAC地址绑定,采取主机登录控制,端口权限绑定。所有网的入网端口,要布设在有安全可控条件的办公场所,不得在个人宿舍区或非工作场所设置入网端口。
三是存储介质要经过“保密管理系统”认证注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管理,建立详实具体的管理档案,实施精确化保密管控,切断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途径。做好离岗人员载体清理清退工作,严防信息滞留个人手中,脱离管控视线。
四是强化防奸保密警示教育,充分认清“网上有敌情”,“网上有陷阱”,严格执行保密纪律,规范联网用网行为。严格落实保密法规制度,对确因工作需要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和信息的,要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审批。加强军地网上斗争协作,密切信息沟通交流,行程齐抓共管合力,及时防范,发现和纠治违规联网行为。
五是加强对联网计算机的技术检测和安全服务,及时修补系统漏洞,定期查杀“木马”,“蠕虫”等病毒程序。
六是确保计算机维修单位的惟一性。单位计算机数量庞大,型号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出现故障在所难免,为确保维修环节不泄密,应尽快确定计算机维修单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病毒;防火墙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1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Related Issues Analysis
Tian Lingyan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Pass College of Chongqing,Chongqing401520,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s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lex nature of the question.In this paper,the actual current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highlighting some of the impact on network security,unrest,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to ensure network security.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Threats;Virus;Firewall technology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介绍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项利用网络来管理、控制的技术措施,保证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使用性都会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包括了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这两个方面。物理安全是指让网络系统的设备以及相关的网络设施受到物理性质的保护,免于被破坏或者丢失等。而逻辑安全则包括了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可用性。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两种:一个就是对网络所含信息的巨大威胁;二则是对网络设备的巨大威胁。本文主要介绍了第一种重要威胁。相应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是很多的,大体可以分为人为的因素以及非人为的因素。总体归纳过来,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有:
(一)软件漏洞。每一个网络操作系统或者网络软件的开发应用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总会有点漏洞。这就使得我们的计算机一直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一旦连接计算机入网,将会成为箭靶被袭击。
(二)配置不当。安全配置不当可能会造成了网络安全的漏洞,比如,如果防火墙软件的配置不当,那么这一软件根本就不起作用。对于特定的应用程序,当它被启动时,就会打开一系列的安全漏洞,许多与此软件绑在一起的一系列应用软件都会被同时启用。除非计算机用户禁止这个程序或者对它进行正确的配置,要不然,这个软件的安全隐患将始终存在。
(三)安全意识不强。如果计算机用户的口令选择不谨慎,或者将自己的账号密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或者与别人共享等,这些不正确的缺乏安全意识的行为都将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四)病毒。目前计算机内部数据安全的最大敌人就是计算机体内的病毒,它是在计算机程序中入的能够破坏计算机的功能和数据,影响到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正常运行的并且能够复制的一系列计算机内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隐蔽性、破坏性、触发性等几大特点。因此,现在提高对病毒的防范措施是刻不容缓的。
(五)黑客。对计算机网络内部的数据安全具有威胁的是电脑黑客,黑客利用系统中的某一安全漏洞非法的进入他人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作为黑客,它的攻击程序危害性是非常强大的。从某个意义上讲,黑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破坏比一般的电脑病毒还要严重。现在防黑客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上升趋势。
三、保证网络系统安全的措施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是有几方面,那么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一定控制管理,是现在一项很紧迫的大任务。计算机安全是一道系统工程,涉及了政策、教育、管理、法律、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不相同的对策,来防止不同方面的安全威胁。
(一)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指互联网之间通过某个预定义的网络安全策略,对网络之间的通信强行实施控制的网络安全的应用措施。它对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网络传输的数据按照一定的网络安全措施来实施检查,用以决定连接网络之间的通信信息是否能够被允许接受,并且监视网络之间的运行状态。因为它简单实用并且透明度比较高,可以在不修复原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情况下,达及一定的网络安全要求,所以这个技术被广泛的使用。
(二)数据加密保护。采用加密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密,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安全保护策略。这个技术的特点就是利用先进的对数据加密的技术来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所有的数据流。按照规定只有特别指定的用户或者网络设备才可以解译这个被加密的数据,从而在一般的或者共享的网络环境中从根本上来解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两个要求:网络的实用性以及信息的全面性。这种技术一般是不用特殊的网络拓扑结构来支持的,因而实施这个技术的代价主要是体现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系统应用、维护等方面上。
(三)身份认证的技术保护。身份认证技术是对通信双方进行身份的确认过程的一种先进技术,用户在向系统要求服务的同时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证明。一般常用的身份认证的方法有口令认证法和智能卡认证技术等。口令认证法就是指通信双方在网络上事先所约定好的一个认证依据,根据往来对方所提供的依据是否正确无误来判断对方的身份是否正确,这是现在最常用的一个认证方式。
四、结语
总之,随着计算机网络涉及面积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愈加受到各网络者的关注。一般实施的安全措施是采用防火墙技术来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设置的防线。因为计算机网络安全孕育着无穷无尽的机遇以及挑战,所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措施肯定得从维护国家高密信息安全和保护自身网络秘密的角度出发,要重视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要防止病毒、黑客的猛烈攻击,这样才能确保信息的安全与可靠,增加计算机信息网络在受到各种威胁情况下所发挥出来的抗攻击性能。
参考文献:
[1]郝践.计算机网络安全性问题浅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8
[2]张晓薇.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保证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36
[3]周明全,吕林涛.网络信息安全技术[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11
问题困扰企业内部信息安全
报告指出,缺乏统一管理易形成“木桶效应”、安全软件误报、电脑设备独立升级占用企业带宽、漏洞补丁升级滞后、终端安全缺失、BYOD环境下WIFI上网缺乏管理、安全制度落后等问题困扰企业内网。
安全制度落后和缺乏统一管理是问题的关键。对此, Gartner副总裁彼得·福斯特布鲁克表示,企业安全属于一种集体安全问题。一般来说,联入内网系统的电脑中,只要有一台电脑被黑客攻破,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内网安全体系的崩溃和商业机密的泄漏。也就是说,安全性最差的一台电脑实际上就决定了整个企业内网系统的安全级别,这就是企业安全问题中的“木桶效应”。而近年来随着APT高级持续性威胁形式日益严峻,这种“木桶效应”暴漏的更加明显。“完善的安全体系建设需要有产品做基础,有技术做保障、有服务做配合、有制度做管理。只有产品、技术、服务、制度协调配合,多管齐下,才能保障企业内网的安全。”同时他强调,安全问题不只是技术问题,究其根本是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围绕利益的对抗行为。
脆弱的企业外网
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建立官网进行对外宣传和展示,以及进行相关产品的,已经成为企业的通用手段。因此,企业网站已经成为企业对外的一面镜子,反射出企业的自身形象。但是这面镜子在来自互联网的攻击面前却十分脆弱,很多企业由于各种问题被黑客攻击,造成用户流失,导致巨额损失,并严重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形象。
《报告》显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网站存在漏洞,导致网站被拖库、篡改和流量攻击。同时,企业外网安全受到威胁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病毒木马的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钓鱼网站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来自中国互联网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年新增钓鱼网站87.3万个,相比2011年增长73.9%。二是,网络存储和云共享成为木马新兴渠道。
解决方案分析
《报告》认为通过“边界防御+云端防护+终端防护”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的安全防护检测手段单一、性能瓶颈、维护成本高、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同时,鉴于云计算技术的普及,奇虎360总裁齐向东建议,在云端安全中使用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把云端安全体系移植进企业内网,能最大程度保障企业业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有效降低资源占用率和运营成本;在边界防护方案中可通过信息采集,进行协议还原对通信进行准入管理,阻断攻击。而在终端安全中需实现网络准入控制、程序准入控制和硬件准入控制。
此外,《报告》还指出到2020年,绝大多数企业都将无法独立的实现信息安全的保护。他们需要中央实体(如安全公司或政府)的统一管理和保护。而为了实现快速检测和快速响应,企业需要通过中央实体来实现情报共享。海量的黑白名单服务和漏洞预警服务是实现企业情报信息共享的必要手段。
链接———企业信息安全关键词
泛安全 未来五年或十年里网络安全会变得更加严峻,现在的互联网安全公司不能只把杀毒软件当成安全产品,应该更广泛地关注用户的网络安全需求。奇虎3 6 0总裁齐向东认为,除了电脑病毒外,用户的互联网安全还面临很多其他威胁,例如数据泄露、信息骚扰等。互联网安全公司不能只关注杀毒软件等传统安全产品,而应该更重视用户体验,把用户遇到与安全有关的问题都解决好,这才是新的产品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1-2464-02
在如今计算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标志计算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与以往的计算机安全相比,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所涉及到的内容将会更新、更多、更复杂,如硬件、软件、传输方式、体系结构以及安全管理方法、法律保护等等。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也涉及到企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这些来自计算机网络的风险日渐突出,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应用中极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概述
1.1计算机网络安全含义
通常意义下,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计算机在网络系统中保护软、硬件以及信息资源,确保其不遭受突发的或恶意的改动,网络系统运行正常,网络服务不受影响。并且具有实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回溯性。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给出的定义,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软件、硬件及其系统中所有的数据资源受到保护,不因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使网络系统连续可靠性地正常运行,网络服务正常有序,不出现中断现象。
1.2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全面发展,网络安全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有关于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系列机构、组织的机密信息,也有关于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私人敏感信息,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些年,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是网络的超速发展,存取控制与连接数量不断激增,软件需求也急速膨胀,任何的漏洞都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计算机系统的普遍应用,各种应用人员队伍迅速壮大,教育与培训力度不够,跟不上计算机发展的需要,这就容易造成各种失误,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安全功能不完善。人们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认知度较低,相关的法律意识淡薄,对许多隐蔽的安全隐患无法识别。不断扩大涉及领域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既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又包含计算机应用中的种种技术,所以这是一个异常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其应对的技术和方案也是要随着环境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1.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是来自某一特殊实体对网络的基本特性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许多种,可能是人为因素,也可能是自然因素,可能是故意为之,也可能是无心之失。
概括起来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信息方面。在网络上可以表现为对信息的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这是目前网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信息的买卖、滥用等给受害者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二是主动攻击。这在网络中主要表现为一些恶意程序攻击,现阶段恶意程序种类繁多,而且网络传播速度很快。常见的有冲击波病毒,各种蠕虫病毒,特洛伊木马等等。三是其他因素。环境灾害,地震、火灾、雷暴天气造成通信异常;人为因素,操作失误、防范意识薄弱等;网络系统因素,系统“后门”、升级、设备调整等。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2.1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
要全面的考虑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首先要涉及到的就是网络安全服务与策略。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第一,保密性。是对网络传输中信息的保护。用户可以根据信息的安全要求来确定保密级别,在一段时间内可以进行保密信息交流。第二,认证。是网络信息传送的用户用来确认身份的真实性的。在用户进行正常的通信之前,首先确定对方是否真实用户,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第三,数据完整性。是为了保证用户的信息始终与原文一致,没有遭受破坏。安全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或主动干预来对受损信息进行恢复。第四,防抵赖。是保证用户双方对接收或发送的信息不能予以否认,并详细记录通信行为。第五,访问控制。是控制用户对主机某些信息项的访问权限。控制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访问,只有通过身份和权限确认才可获取信息资源。
2.2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是要给用户制定一套完整安全规划,需要保护哪些项目,由谁来保护,怎么保护等等。网络安全策略首先是要在总体架构策略上提出,然后制定具体操作规程。总体架构策略是要清晰的说明整个安全政策的总体思路,具体操作规程是用于说明如何进行认证、责任和授权的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更多的是体现在制定一个组织内部的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策略,要有着重于某一具体系统的保护措施,针对安全系统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威胁,制定控制策略并为系统的安全配置、管理和应用提供基本的架构。网络安全策略要明确用户的权力和责任,以及明确系统管理员的权力和责任。包括账户、密码管理,用户访问权限设定,信息备份和监控管理等。
2.3加密技术
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金融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通信系统以及各种管理系统。密码技术主要分为两个对象和两个过程以及一把密钥。需要隐藏的信息是明文,明文转换为隐藏的形式就是密文。这种转换的过程就是加密,相反的,要把密文恢复转换为明文的过程就是解密。加密和解密的过程都在密钥的控制下进行。
2.3.1对称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技术也叫常规加密或单密钥加密,是最常使用的加密技术之一。它的计算量比较小,加密的效率较高。对称加密模型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明文、加密算法、共享密钥、密文和解密算法。对称加密需要加密算法的复杂程度很高,即便对手掌握了算法也不能破译密文或得到密钥。对称加密技术中更重要的是密钥的保密性,而不是算法。所以这种算法主要是在密钥的管理上成本较高。
2.3.2不对称加密技术
不对称加密技术又叫公钥加密技术,也是经常使用的加密技术。它的特点是有两个密钥,即一个公共密钥和一个私用密钥。公钥加密技术有两个模型,一种是加密模型,一种是认证模型。公钥是公开使用的,而私钥只有用户自己才知道,用户可以随时生成新的公钥来替换旧公钥,只要用户保管好私钥,这样就可以安全的接收信息。公钥加密技术有另一种用法叫数字签名,发送方使用私钥对信息进行加密,而接收方则使用相对应的公钥解密数字签名,并进行信息完整性的校验。
2.3.3不可逆加密技术
不可逆加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加密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密钥,明文经过系统直接加密为密文,并且这种信息是无法被破解的,只有同样的输入信息经过同样的不可逆加密算法,得到相同的密文并被系统识别后,才是真正的解密。这种技术不需要密钥的保存和,但是加密的计算量非常大。
2.4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是为了防止外网对内网的攻击,用于实现在两个网络之间控制策略的软、硬件所构成的系统。它是运行在一台或多台计算机上的一组特殊的软件或者是一台专属的硬件设备,用于对网络通信进行防护和控制。
2.4.1防火墙的功能
防火墙首先提供对系统的访问控制,通过禁止或允许某些特定用户访问特定资源,保护网络内部资源和数据。并对内容进行控制,控制网络进出的信息流向和信息包。第二,详细日志功能,记录全面的网络访问情况,包括内外网出入情况、访问操作情况、网络基本状况等。第三,集中安全管理功能,防火墙对网络的不同安全需要制定不同的安全策略,这种安全策略可以运用在整个内部网络系统,易于实现集中的管理。第四,附加功能,防火墙还可以对流量进行控制,可以对网络地址进行转换从而节省IP地址资源,也可以提供虚拟专用网降低外网的使用费用。
2.4.2防火墙的局限性
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很多防范不到位的地方。首先,防火墙无法阻止绕过防火墙的攻击。比如内部网提供给驻外办公的人员的服务,就可能会造成潜在的后门攻击渠道。第二,防火墙无法防止感染病毒的程序或文件的传输。因为防火墙所面对的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应用软件,不可能指望防火墙对每一个出入网络的文件进行扫描,所以只有在每台主机安装杀毒软件。第三,防火墙无法防止来自内部人员的攻击。再坚固的堡垒也容易从内部攻破,内网人员对网络结构熟悉,如果从内部攻击,根本就不会通过防火墙,所以防火墙也无能为力。
2.4.3防火墙的分类
从具体形态上分类,可以把防火墙分为软件防火墙和硬件防火墙。软件防火墙提供防火墙应用软件,此类软件需要安装在各类操作系统上。硬件防火墙则是将防火墙软件安装在专属的硬件平台和特殊的操作系统上。
从应用技术上分类,可以分为数据包过滤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和服务技术。数据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筛选,通过检查数据包的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号、目的端口号以及数据包中的各类标志位。应用网关技术是在应用层建立协议过滤,它针对特定的网络应用服务协议使用指定的过滤逻辑,并能够对数据包进行必要的分析和统计以便形成相关报告。服务技术是在应用层起到内网向外网申请服务中转作用,外网链路只能达到服务器,从而起到隔离作用。
3结束语
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时代到来的同时,网络信息安全也已经逐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尽管网络安全防护的措施不断升级,但是网络攻击的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这是一场必将持续下去的攻守双方的博弈,只有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网络安全技术规范网络管理,才能为网络信息安全服务。
参考文献:
[1]俞承杭.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宋欣,马骏涛.网络安全分析及防御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4).
[3]谢浩浩.计算机网络安全综述[J].科技广场,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