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恋爱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应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和公立院校、民办院校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格局。中外合作办学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机制,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现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供需矛盾并增加了多样性和选择性。[1]因为办学性质,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其生源构成相对于于公办一本、二本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特点。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入学新生挫折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建立和谐稳定的校园秩序,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为相关的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一般特点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是人性化的培养理念、科学化的培养方法、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国际化的培养目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国际视野中的多元文化的大融合;注重校园环境建设、风景优美,大多数建筑设计比较新潮,虽然没有历史厚重感,但也意味着崭新的开始,没有包袱、可以轻装前进;管理上更侧重以学生为主,服务学生的理念,有各类丰富的课外活动调剂学习生活。
我国以公立院校为主,私立院校包括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很短,其生源构成复杂: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往往跨本科二批、三批,大部分来自于本科三批,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进而另辟蹊径以经济为基础进入中外合作项目,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机会和学历文凭[2];学费较高,一般是国内公立院校的3倍以上(因为公立院校有国家财政补贴),参与合作项目需要读外方学位的学生学费更高;家庭背景复杂,虽然学生整体上的经济状况似乎要好一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家长望子成龙,举家借债让孩子上大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凸显了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学生个性张扬,虽然不擅长传统的应试教育,但是不乏多才多艺之人,动手能力、社交能力、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均较强,但自律意识较弱,有的学生课本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
二、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调查结果
心理学研究认为,如果不确信人们将会如何回答你的问题,或者你正在寻找不同的答案,那么开放式问题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开放式问卷调查需要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先找到回答中重复出现的内容,然后计算每种内容出现的频率,以了解每种回答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可以发现那些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回答。当然,这种调查需要大量的阅读劳动,耗时耗力。[3]
为了得到学生真实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本研究以"根据你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如何应对挫折"为题,对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生在第一学期末发放调查问卷,新生在开放式问卷中自陈的挫折体验经统计如下图:
在问卷中,新生谈到最多的是学习挫折,其中包括中考和高考的复读,尤其是高考失败的阴影,大多数人对上三本心有不甘,感到学习压力大,有自卑感。其次是恋爱挫折,尤其是失恋导致强烈的情感困惑,有的总结自己高考成绩不佳是由于高中谈恋爱的不良影响造成的。居于第三的家庭变故挫折中最多的是亲人离世,其次是父母离婚,或者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第四项,贫困挫折,虽然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费高,其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贫困生,因为贫富差距明显,加上同学间攀比盛行,令他们有挫折感。第五项,经历疾病挫折的学生虽然是极少数,但是他们对疾病充满恐惧。最后一项,是个别学生为自己太胖、太矮、面有胎记等体貌特征而苦恼自卑。
新生调查摘录:
实录一:我的愿望一直都是考上一个一本院校,在高二时学习名列前茅,我甚至许下伟大宏愿,要上比北大清华分都高的国防科技大学,但是活就是不遂人愿,我的爱情在这个最不该来的时候降临了,我喜欢一个女生。恋爱不耽误学习,那是天方夜谭,除非你不是真心的,我学习一落千丈。……我上了一个三本,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却很骨感。
实录二:09年,我来到了这个陌生却又向往的地方:xxx国际学院。说实话,这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大学,但在这里,我圆了我的大学梦,十几年的求学征程,早已让我心力焦瘁。我来自农村,当初是咬紧着牙交了高额学费,来到xxx。本以为到学校后可以干点勤工俭学什么的,一个月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可实际我在这里感到非常的自卑,而且压力非常的大。因为同学大多都来自城市,家境状况都不错。平时,经常会有些聚会什么的,还有就是同学的生日。毕竟大家都是新生,因此,任何的活动都非常的积极,互相请客吃饭更是常有的事。这些完全打乱了我的生活规划,我只好借钱或是编理由向家里要钱。说实话,每次向家里要钱我都感愧疚,并且带有负罪感。因为自己都这么大的人还要靠父母养活,心里实在难以接受。我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但进入大学后,我好像也开始学会了攀比,因为每一次和同学一起去买衣服,心里都特不舒服,因为自己穿的太寒酸了。
实录三:还记得,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谁可以说自己没有经历过挫折?”有人说:“来这里上学的人,谁没有经历过挫折?!否则,我们就去北大清华了。”旁边的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笑着说:“就是!”但我更明白自己来到这里经历的心路历程,记忆中的那段时间夹杂着雨水、泪水,还有陌生。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让新来的我有些许不安,但让我压抑的是,来到了一所昂贵的三本学校,作为孩子,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但我失败了。不知道,在这所学校,我的机遇在哪里?
实录四:“心理健康课”,一开始我觉得这课可有可无,我们都多大了,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第一次课来了,不是为了课,而是怕老师点名,来到教室,手机打开看小说,但是我发现周围的人都在鼓掌,我就听了会儿,然后我就听了一学期。老师很激情,讲课也很HIGH,老师没有照着课本读,而是用一个个例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走进我们心里。我郁结了多年的心病也开始缓解,我现在有了生活的目标,我很感谢这门课,也感谢我们亲爱的老师。
实录五:一学期的心理健康课过得好快,老师像灌溉花园的温和的园丁一样,精心给予我们营养物质,而当我这根枯草正在“咕咚咚”喝个饱时,老师却宣布时间到了!真是意犹未尽啊!从没想过心理健康课会上得这么尽兴!
三、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新生挫折情况的应对途径
针对新生的常见问题,建议制定配套解决方案,缩小学生挫折感受的范围和程度,可以采取上好心理健康课、强化成才教育、加强学习指导、给贫困生提供切实帮助、建立多元化和谐校园等具体措施。
1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作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渠道,心理健康教育课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传授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这一点是其它任何教育方式都不可比拟和替代的,对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目的是预防,“防重于治”,而不是等学生出现了问题再想方设法去补救。心理健康课注重教学完整性,课程的内容涵盖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易产生问题的各个方面[4]: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爱情与性心理、适应、学业压力、挫折、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改善。通过教学不仅给学生们传授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理论中贯穿着许多切实可行、可操作的自我调节方法:如正确自我归因、合理调整自己的抱负水平、控制愤怒、适度宣泄、妥善运用人际交往技巧、压力的应对、正确对待爱情和性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等。心理健康课要个性化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有情感交流,可以配合讲授法的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籍以提高教学效果,。
2正确看待挫折,强化成才教育
有首歌词写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挫折教育本身应包括成才教育,因为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要让受挫的学生看到光明、看到希望,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愿景,才能把挫折当作垫脚石,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有八十挂帅的姜子牙,现有数学曾考1分的马云。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艰辛与努力。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教育学生认识到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劣势,寻求适合自我的成才之路。
3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习自信心
由于合作办学学生的高考总分整体上偏低,所以,新生普遍有学业不佳导致的自卑感,一些同学信心不足, 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学习积极性。高校以学生为中心,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引导新生的学习兴趣,防止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因学习困难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专业课教师要注意讲究策略和方法,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疏通,努力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协助新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教会他们科学管理与支配时间;学校要多举办一些有关学习方法、记忆策略的大型讲座和学习经验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自信心。[5]
4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恋爱引导
本调查发现,除了高考的挫折,失恋是排在第二位的新生挫折体验,而且,许多同学坦称:中学恋爱对自己的高考成绩不佳影响很大。所以,从中学就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在引导男女生健康交往的同时,帮助学生认清早恋的危害性,分析早恋会导致的不良后果,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把时间和精力投向长远的奋斗目标上。其次,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恋爱挫折的指导。分析近年来媒体上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报道可以发现,其中绝大多数人自杀的缘由与失恋等情感受伤关系密切。大学生虽然从生理上来说已经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没有成熟,他们正处在心理成熟落后于生理成熟的时期,有些情感脆弱的学生会因为恋爱失意导致行为失常,甚至出现伤人、自伤等极端过激行为。所以,一定要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恋爱引导,要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发现并关心遭遇恋爱挫折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任课教师要掌握现实素材,有的放矢,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开展课堂讨论,强化学生正确的情感认知,案例和讨论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要举办专门的爱情和性心理系列讲座,并加强对大学生情商的培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尤其是对愤怒冲动的控制能力;最后,辅导员要发动同学互相帮助,形成集体支持的良好氛围,对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要进行危机干预,发挥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时效性作用。
5给贫困学生提供切实的帮助和关怀
虽然中外合作高校的学生大多家庭经济宽裕,但是也有来自倾全家之力举债让孩子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在社会攀比成风的大环境下,身处有“贵族学校”之称的贫困生,同学间凸显的贫富差距使他们受到有形无形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他们是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首先,努力帮助他们改善经济条件。通过发放国家助学贷款、临时困难补助、贫困奖学金、师生爱心捐助、一帮一等活动使特困生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同时,设置勤工助学岗位、联系社会企业机构提供假期、周末兼职打工的机会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取得劳动报酬,增加收入。其次,关心贫困生的现状,鼓励其他同学走近贫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人格,体会他们的心理感受,让贫困生在集体中得到更多的关爱,主动走出自卑的心理困境。最后,要教育贫困生珍惜在大学里读书的机会,认真学习,增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要和其他同学盲目攀比,要善于分析环境中的利与弊,通过实践来增强自尊和自信,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奋斗方向,坚信天道酬勤、知识改变命运,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6加强学校软环境建设,构建多元化和谐校园
心理学认为,受挫者的挫折反应总是在一定的挫折情境中产生的,挫折情境是产生挫折的重要条件,如果挫折情境得到改善或消除,挫折感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设法改变挫折情境是克服挫折的一个重要方法,融洽民主的生活环境会大大降低不良情绪发生的程度和频率。提高大学生耐挫力,不仅要靠学生自身的主观调控,更需要以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改善校园软环境,尤其要保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如设立院长学生助理团、家长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院长信箱、法制督察处,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好的校风学风、协调的人际关系、恰当的奖赏与监督机制、民主协商与对话制度,是帮助大学生减少和克服挫折的重要条件。从新生入校报到开始,学校就要为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提供帮助,做好新生的接待、安置、熟悉环境,举办家长见面会介绍学校概况和各专业情况,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充满蓬勃朝气、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另外,还要给学生提供医疗保险,让身体不佳的同学无生病之忧;为了减少学生对就业的担忧与迷茫,学校要经常举办模拟招聘会,提前模拟招聘会的流程和面试过程,让同学感受招聘会的氛围,对就业方面有充足的准备;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说破生死,正确对待亲人离世带来的情感冲击,珍惜生命,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对学生的培养方案要求人性化、个性化[6],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疏通。所以,对于不同年级、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譬如,对于那些缺乏自信、性格内向、自卑的学生应多给一些积极暗示和期望,多鼓励、支持他们参与学生集体活动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于心理素质较好、耐挫性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激将引导法,促使他们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总之,学校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促使学生提高挫折抵抗能力,挖掘自我潜能、不断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以实现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为国家培养优质人才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泊.中外合作办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6月.
[2] 钱峰.做好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期,227.
[3] [美]Annabel Ness Evans等著,心理学研究方法[M].周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318-319.
[4] 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 年 8 月.
[5] 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及其应付方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6] 邓琪,许骏.中外合作办学跨文化教育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4期,140-144.
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156-02
综艺真人秀节目中,嘉宾或导师在选手上台后,会问选手来这个舞台的梦想是什么。同样的问题我也多次问过我的学生,你来到学校这个舞台,要追逐一个什么样的梦想,出乎意料的是,一部分学生的回答竟然是,“老师我没有梦想”,更有甚者当问他为什么要来上学时,竟有学生好不在乎又颇为无奈地说“父母让来的,我没办法”。这就是大部分学困生令人堪忧的真实状态。面对这样的教学群体,我们教师要何去何从?作为一个有过多年学困生教学经历的老师,我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1 重视学生的理想教育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有很多典型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不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究其原因,学困生大都来自农村,他们的很多家长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与子女的思想沟通更谈不上理想教育。不少家庭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子女留守在家,每到放假的时候,学生就孤零零一个人在家。更有甚者,一些家长还会认为读书无用,“不会读书会赚钱就可以了”,“考得好不如嫁得好”,混个毕业证就行;各种说法充斥其中,这些错误的教育行为的存在导致一些学生尤其那些学困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很多孩子缺乏远见,胸无大志的缘由了。
平心而论,有这种心态的学生,不在少数。心中没有追求的理想与目标,自然不会努力前行。因此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我更感受到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 讲道理,树模范
讲道理,举荐模范人物,帮助他们树立起理想与目标。托尔斯泰说:“一个人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真正的生活。”我坚信,学生的心中必须有理想人格的形象,有成功的企盼,有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才能竭尽全力、不畏艰险。一个人只有眺望远方,才不怕泥泞。
1.2 谈理想,说未来
可是,现在的学生内心浮躁,对未来充满恐惧。有学生直言不讳地问我,“老师,就我现在这种状况,哪还有什么梦想可以实现啊。”我就告诉他俞敏洪在励志演讲中曾经说过的一段话:“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对于那些聪明但漫无目标的学生,我会告诉他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早晚都要交到他们的手里,具备振兴这个民族的能力,保证它不受欺侮、不被侵略,你们责无旁贷;对于孤单的留守学生,我会告诉他,如果你不想将来你的孩子品尝到同样的滋味,就要努力地考一个好大学。对于不用心学习,怀着嫁入豪门想法的女同学,我会告诉她,豪门更需要一个不仅有美貌、还有学历、有见识、有修养、有能力、有品味的女主角,王子喜欢的是有水晶鞋的灰姑娘。
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想,有了追求的目标,才可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在学习上才能刻苦攻读。一旦理想在他们心中扎下根,就能重拾信心,不畏困难,为达成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不止。
2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2.1 正视变化,坦然面对
无可否认,这个世界的急剧裂变不仅让我们应接不暇,更让孩子们无所适从。吹来的风不仅带来清爽也裹挟着沙粒,孩子们看到了不劳而获、养尊处优就不再相信艰苦朴素、个人奋斗;孩子们看到了道德沦丧、腐败滋生就不再相信公平竞争、德以立身;孩子们看到了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就不再相信纯洁善良、美梦成真。曾有个孩子义愤填膺地对我说,老师,我上了大学又能怎样?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越是出身农村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越激烈,他们内心的自卑感就越强烈,那种无原则的反抗就更猛烈。这些孩子上网、打游戏、谈恋爱的行为就越多,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我们无须过分指责,他们自暴自弃是因为看不到未来,他们暴力对抗是因为不相信未来。我们对这些孩子不可敌视,其实,他们是可怜的。因为越是在学校里表现的桀骜不驯、讲究吃穿的孩子,在犯了错误后,我们看到他的家长就越是穿着破旧,这恰恰是一种掩饰自卑的方式。因此,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必须也应该围绕着人的生命,以提升生命价值,让生命得以舒展,让生命活力得以焕发为目标。”[1]
2.2 品德重于学业
我一直认为,一个孩子的品德远远重要于他的学业,我们可以只把学生培养成一名技术工人,但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复旦大学马加爵、林森浩。因此,我会告诉学生,一个衣衫褴褛的知识分子,一样可以器宇轩昂地屹立于天地之间。借用一句话告诉学生,“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2.3 家的关爱
这些孩子和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个二元对立的世界中,金钱似乎成了他们与父母唯一的维系,父母远在他乡,辛苦奔波,只想着不让孩子受苦,因此,钱总是多给;孩子独自一人,寂寞地在校园里游逛,不知父母的血汗,只知道花钱。记得一个专门跟踪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学家说过,长期独自一人留守的孩子,长大以后,伴随他的个性特征或者是崇尚暴力或者是自卑胆怯无法与人正常沟通。而这些孩子在现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最能学习的时候选择恋爱,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因此,我组建了一个学生之家,和很多孩子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与孩子们真心沟通,倾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时候孩子们也会到我的家里,他们都叫我姐姐。冬至日时一起包饺子,每个学生生日时送上祝福,我们成为微信好友,时刻让孩子们感受到关爱。拥有爱心,就能受到学生的尊重。[2]渐渐地,我发现,上课时,会有学生真诚地对你笑;下课时会有学生偷偷地捏掉你粘在衣服上的头发;我坚信,只要感受到爱,就会懂得爱,就会去爱,就会去传递爱。当我们真正去亲近这些孩子时,会发现,桀骜不驯的孩子最脆弱,高傲无礼的孩子最自卑,不善沟通的孩子最热忱。
3 为学生创设“有趣”加“有效”的课堂
学困生的在学习方面的突出表现是:不感兴趣、不会学、学不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方面比较侧重“有趣”和“有效”这两点。有趣,就是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如沐春风,如浴春雨,对下一节课充满期待。有效,就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学有成果――无论知识的,能力的,情感的,思想的,总之有收获。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如果只是有趣而没有效,课堂就成了看小沈阳,搞笑而已。但如果课堂没趣,只追求所谓的有效,一味地灌输,这样的课学生不爱听也很难达到真正的有效。如何为学生创设出“有趣”加“有效”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3.1 精彩从晨读开始
长期从事语文和英语教学的老师普遍认为,学困生的早晨都白白浪费了。老师在就“哇哇”读两声,老师一离开,就鸦雀无声了。我想为了打破早读无声、沉闷的状态,就需要有人带头读书。首先挑选出一个发音较准、有胆量、责任心强的学生来担任英语科代表,让她做“小老师”进行领读。在老师的参与、指导和帮助下,有这些基础好的的学生的带动,早读课的读书气氛就慢慢形成了。待早读正常开展起来后,“小老师”就让学生轮流来当,尤其是学困生来担当,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和表现自我。并且及时反馈,评出“早读之星”。
3.2 用激情感染学生
学困生的特点是对知识本身没有浓厚的兴趣,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作为老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他们,每天,我都饱含激情的走入课堂。
有一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这句话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高效的课堂需要激情。激情是一种激昂的情绪,没有激情的课堂就显得平平淡淡,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无从谈高效的。有了激情的教学,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教师也自然具有了亲和力,而深受学生喜爱与追随,知识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嵌入孩子的思维与脑海中。
3.3 鼓励学生问问题
自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的问问题。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高分是可以“问”出来的。首先,在提出问题时,自己必须先思考这个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听老师的启发或讲解,印象就特别深刻。当一个问题解决后,又要准备一个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处于主动状态的,所以主动求知的意识就特别强,效果也就特别好。问问题,才会解决问题,当问题越来越少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进步的开始了。由此看来,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一定要鼓励他们主动向老师或同学求助。而求助的最佳方式就是主动开口问问题。要让学生坚信:有问必有得。
3.4 教学形式多样化
为了让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兴趣并且有所获得,我在平时授课时尽量讲些诙谐风趣的语言,让课堂妙趣横生;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觉得学知识其实就是学生活,告诉学生an apple of love译为西红柿而不是爱情之果;bring down the house不是推倒房子而是博得全场喝彩;组织一些课堂活动,比如像综艺节目的“一站到底”和单词接龙游戏,引导课堂讨论甚至争鸣,让学生的思想碰撞,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互相讲解知识。在课堂上我还尽量鼓励好学生、优等生去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学习互帮互学,消除学困生的畏惧情绪;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讲解,又便于学困生及时提问;学生互教互学,有利于取长补短,增进友谊……那种“将课堂成‘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3]的情况在我的课堂上一定不会出现。这样做让学生感到课堂有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进而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其实,学困生也是一些特别聪明的孩子,由于他们没能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导致厌学,成绩差。但是,只要给他们时间,耐心地帮助,热情地鼓励,细致地关怀,再加上科学的教育,就一定会使学困生的队伍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前进!让我们相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让我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参考文献
[1] 朱永新.走近最理想的教育[M].离江出版社,2008.
论文关键词:思想工作 以人为本 政治素质
论文摘要:加强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怒政治教育足一项长期性、基玻性工作。教育是培育人和塑造人的事业,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指明了方向,在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的忍想政治教育此应该以人为本,提高全校人员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指导和修正粉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本文就新时期下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工作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新时期高校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对策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社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其社会成员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和伦理道德知识影响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规范性、有序化、高效化的德性和思想素养培养过程,在社会转型期更是担当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所以,我们国家培养的人才要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取决于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方向的就是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的发展观对我国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中职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现实思想间题,随时随地进行的教育疏导工作。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中落实、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尤为重要,如何依托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解决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和矛盾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1中职学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情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包含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两个方面。同时,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中介,是贯彻教育目的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得以生发、产生作用和维持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要素。因此,学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课三者缺一不可。
中职学校日前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教职工和学生。这些年轻人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并且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他们重视物质利益,轻视理想追求;重视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善于接纳新鲜事物,但易受外界因素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变化对我们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中职学校管理模式死板,例如各高校都很重视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但实际情况常常是管理机构设置得越多、规章制度越严厉,学生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管理本身出现的漏洞反而越多。同时,管理者为了完成任务,往往喜欢采取容易操作的行政管理手段,通过“压”、 “控”等方式对待学生,至于工作是否到位, 管理效果是否明显,学生是否有进步,管理者反而没有去关注。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一般具有较高的素养和能力,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立自强的自主意识,对违反以人为本原则的,没有人情味的硬性管理方式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渴望较宽松的环境,希望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忽略了个体差异。由于不同的学生,天赋有差别,能力、兴趣也有差别。由于客观社会现实对人才需求的多极性、各类高校的层次性,都显示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要求上应该实事求是,不应该也不可能企求统一的培养标准。这就要求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材施教。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中职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仅局限于应用型,整个社会和家庭也缺乏对孩子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教育。
同时,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教育过程缺乏互动。在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些高校仍然没有完全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从哲学理论上来说,这一教育方法忽略了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的人的变化,不符合所强调的“从现实的人出发”的基本观点,违背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利于以人为本作用的发挥。从教育的效果来看,虽然灌输的方法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过重大的积极作用,但到今天,它的实效性越来越小。过多地采用硬性灌输方式是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主体的接受程度考虑较少,教育方法仍局限于教师讲授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对学生主体需求的全面了解。只有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将在互动中形成的共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实施,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生活,改变着这些年轻的职工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影响着他们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带倾向性的新问题进行的思想教育和工作。结合当前这些新的变化、新的挑战,改变传统的思想工作方法手段。
2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对策
第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师生和谐平等关系。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做到充分尊重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育人这一中心来开展。建立师生平等关系,拼弃传统的师道。承认学生选择学习的权利和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人意识,为学生兴趣的发展、眼界的开阔、能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空间。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性发展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独立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由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自然应当以人为中心,以疏导人的思想、转变人的观念、塑造人的灵魂为目的,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完善人、发展人为宗旨。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求发展,不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在新形势下主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以学生为本,真正赋予学生主体地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除了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外,还必须为其提供适当的生活条件,当学校的利益和学生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学校必须以最大多数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其最高策依据,而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损害学生的权益。
总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发扬民主,给每个学生公平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得到创造性的全面的发展。
第二,用科学务实的态度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握实质,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培育和教育学生。用以人为本的观念,立足高校实际,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心理健康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获得的教育,又要注重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而不是把大学生困于定呆板的框框之中。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真正解决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
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求职、恋爱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因此,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注重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发掘学生的潜在思想和心理问题,通过采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心理咨询等多种途径引导大学生。
当代学生既关心祖国命运、世界风云,又注重自我发展既有一定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又有高度的政治热情,努力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只有掌握了中职学生这些思想特点,我们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用实在的办法正面激励大学生。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采用各种奖惩的措施来调节、激发、鼓励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受教育者通过权衡利弊得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提高自身行为的积极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形成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创设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我们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完成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