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素养;三维目标

一、引言

教育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理论制度。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也推进国家教育体系的变迁,新时期教育开展不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单层面的实用主义教育,而是思维与能力并发的双重性教育。

二、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

高中教育是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是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对接的过渡阶段,对学生的心理、能力以及价值观都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高中阶段的学科教育,不仅要最大限度突显学科的优势,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学科教学作用。基于此,笔者将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定义为:爱国主义情怀引导,构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诚信、奉献以及真诚等个人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想意识等综合发展的学生。

三、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措施

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内在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实现历史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融合,必须紧紧地把握住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建立多元、综合的教学课堂。(一)课程内容的结构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以历史的演进与发展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历史讲解为学生展现了一部完整的人类发展画卷。教师进行人文素养培养时,应始终保持人文素养的提升与学科内容紧密相连,发挥学科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例如:某高中教师进行历史教学前,首先将朝代歌作为课程的开篇内容,教师以朝代歌为教学引子,并简单地进行历史演进概述,提出疑问:“通过听老师的历史框架叙述,那么,同学们对历史的发展分析时,研究下‘个人发展’和‘朝代更迭’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然后,教师进行历史内容的详细讲解。通过案例描述,该教师辩证历史观的引导,融合在历史初步更迭演进的讲解中,并在后期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构建,以人文素养为论证观点,具体的历史内容则作为论据,为高中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建立运用平台,体现了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学科式融合;同时,学生在对教师的问题求证的过程中,也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历史知识,达到了提升高中生文化底蕴的作用。(二)历史情怀的引导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于历史课堂教学应全方位引导学生形成历史情怀,具体而言,是指爱国情怀、诚实等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这些关键点,循序渐进地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例如:某高中教师进行“唐代”历史讲解时,在课堂中补充了关于“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的代表作品,并讲述了他们的相关故事,尤其对诗人的爱国情怀进行讲解,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中,不仅学到了更加广阔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被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对爱国理念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此外,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引导,在于教学的思想启发,以案例中教师的人文情怀教学为例分析,学生能够通过“李白”、“杜甫”、“李商隐”的爱国情怀,联想到屈原,这种引导式,反思式的人文素养的启发教学,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一条线”,成为学生历史学科探究的主要指导理论。(三)主动式参与、思考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抽象的思维引导,在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中,并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变化,教师为了达到历史学科教学人文素养长期有效的培养,就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思考的构建方式。上节中提到的历史故事教学情怀引导,是培养高中生独立化的人文素养的主要代表形式,另一种方式为拓展学生的历史学习范围,增大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途径。例如:某高中教师为了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经常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历史文学作品,如,《三国志》《水浒传》《红楼梦》等历史文学性较强的书籍,教师开展教学时,学科历史事件讲解,也要借鉴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内容,实现了高中历史教学课堂知识范围的拓展,学生通过历史描述、文学作品描述的综合分析,逐步建立起历史人物、事件以及朝代更迭事件多角度思考解析,宽领域的历史知识启发,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四)历史课堂的灵活运用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历史知识相互融合,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必须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维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建立良好的课堂环境。例如:某高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小历史研究会”,让学生对“唐、宋”两代诗歌历史内容进行讨论研究,其内容可以是诗歌、词、人物、历史事件等等,学生自主进行课题选择,将个人研究成果在课堂中进行分享,学生在课堂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分别站在个人的角度剖析历史,解读历史,将历史作为个人思想独立、成长的过渡,达到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探究,是实现现代教育三维教育目标的实践基础。在此基础上,高中历史教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得高中生文学素养提升、辩证性历史观念增强,国家意识提升,使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的目标得到实践。因此,浅析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作为现代教育综合推进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靳振玲,孙小海.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J].学周刊,2015,11(34):155-156.

[2]王建岭,朱光辉,袁静怡.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途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8(02):162-163.

[3]杨守昌.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东方教育,2013,22(04):231-232.

[4]杨守昌,罗军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究[J].东方教育,2013,14(04):147-148.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第2篇

改进各教育主体有关混合式教学的认知

学生、教师、家长等在内的各相关教育主体是否能够及时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对混合式教学有充分的认知,直接影响高中历史混合式教学方式的应用与推广的成败。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中学校清楚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及实践价值,及时转变各自的认知观念,推动混合式教学在高中历史学科的运用与推广。学生层面,混合式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参与度方面的要求非常高,课前、课后环节均需要学生自主进行线上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学生在线上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自我认知与约束力。教师应注意通过高中生自身的学习体验和师生教学互动中的效果进行对比反馈,引导学生逐渐认识到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所在,提升其参与混合式教学的积极性。学生在享受线上教学过程所带来的趣味性的同时,加强线上学习期间的自我约束力,及时调整学习历史的学科思维方式,增强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可度和参与意识。教师层面,混合式教学要求高中历史教师不仅要保证常规备课的有序性,还要在线上平台制订针对性较强的学习任务清单,整合制作和及时推送相关的教学网络资源,课后要及时与学生进行线上讨论与答疑。高中历史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混合式教学的相关内涵与操作技巧,主动适应混合式教学,充分认识到新高考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应用的突出优势和价值所在,积极引导高中生及其家长转变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应用与推广的有效方式,真正意义上致力于实现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智”教和学生的“智”学。家长层面,教师要积极引导高中学生家长摒弃传统的“唯分数论”观念,真正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主动了解混合式教学在学生历史学科学习方面的具体操作流程和实践价值所在,正确发挥“学管者”监督与陪伴作用,努力规避学生参与线上学习时容易遇到的干扰因素,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混合式教学的实效性。

引导高中生调整学习方式,强化其自我约束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与推广混合式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学习的思维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求教师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学会和践行自主性较强的合作探究式学习。高中历史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中,课前及课后都需要学生自行完成网上学习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线上学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目标任务意识、主动卸载游戏及娱乐软件、建立小组组内互相监督、严格奖惩管理制度等,加强家校联合有效监管的力度和实效,净化线上学习的网络环境和氛围。此外,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推送精简恰当、针对性较强的任务清单和学习资源,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设计丰富且易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案。在组织混合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过程性评价,采取融入贴近生活的热点话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学习成就感,引导他们在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碰撞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教师组织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能力

混合式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专业能力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高中历史教师混合式教学的综合能力培训,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混合式教学基本内涵的相关培训。通过讲解混合式教学的发展历程和理念内涵,引导高中历史教师认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通过混合式教学的基本流程和操作,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明确混合式教学环节中师生需要共同完成的具体事项。二是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实操培训。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并熟悉相关教学平台及教学软件的使用。如钉钉、Edmodo等综合类教育互动平台,CourseMaker、录屏大师等微课录制平台,硕鼠、VideoDownloaderPro等视频下载平台,WondershareVideoEditor、绘声绘影等视频剪辑平台等。三是关注教师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培训。整合汇编高中历史学科混合式教学应用的优秀案例,迸发集体智慧,组织教师观看并认真学习,积极开展学习讨论和经验分享活动,引导教师及时分享自己在组织混合式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和所获得的经验感悟,努力探讨优化混合式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各项保障条件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问题教学法 主题教学法 《美国1787年宪法》

一、核心素养在于历史教学之中

自21世纪初以来,世界各国相关机构均从理论和实践上试图确立规范的核心素养框架,以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当前,世界共同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协作、交往、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即“4C’”[1]。有关研究者结合目前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同时立足于我国传统特色文化“立德树人”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提出我国学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无论以哪种方式界定,“核心素养”都是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带来的巨大转变,培养符合时展的人才,要求教育目标从基本技能3R―读写算向核心素养4C转变。

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求跨学科、跨教育阶段,但并不否定学科素养,学科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应为融合与发展。历史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太多科学与理性的束缚,但有其更为独特的学科特点。薛佳龙先生将其归纳为史政性、史趣性、史忆性、史证性、史变性、史鉴性六大特质[3]。鉴于此,对于历史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对此,赵亚夫认为历史课程中的知识与能力应该别与其他学科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价值性知识[4]以及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反思能力[5]。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相互交融,共同实现于教学方法和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历史人文情感上的升华。

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可以公式“知识+实践=素养”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并表示[6]。打破原有教学中的碎片化教学及灌输式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老师作为学生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把教材当做问题情境的资料,与之对话,与老师一同以专家的身份结合个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表达知识,运用知识,感悟知识,在探索过程中实现真实性学习和愉快式学习。

本文尝试利用问题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实现问题情境搭建的同时把握课标基础知识,结合课程环节实现核心素养的形成。关于问题教学法,自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式设问起,一直没有标准的定义,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将问题教学法格式化,模式化[7]。其运用于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或学生根据一定的情境提出问题,再由老师或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获取课程知识的教学方法。对于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以下几点认识: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搭建课程框架,避免被问题的发散性思维所误导而脱离教学大纲,并结合主题教学法共同实施。

2.构建历史问题情境,利用多种工具和资料搭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在问题中学习知识,表达知识,运用知识。老师作为知识构建的“促进者”[2]。

3.完善提问语言与方式,问题与活动相结合,但不流于“活动主义”。

二、课程设计

本文以人民版中学历史教材《美国1787年宪法》一课为例,介绍以问题教学法为主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问题导入。

问题一:面对如此复杂的政体世界,美国如何选择?

过程:播放视频,18世纪末各国的政治体制及发展情况介绍。构建情境,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子问题:

为何不仿照英国君主立宪,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呢?

过程:构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国家的国情(国体)影响政体。连接有关多媒体,介绍当时美国国情。

第二环节:为“自由”而来。

问题一:美国式资产阶级民主起源何处?

过程:用史料构建五月花号事件以及《五月花条约》。情境介绍:五月花号是一群逃避宗教迫害的人不远千里在新大陆开拓新生活。同时设问:“这群人最渴望的是什么?”老师启发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北美大陆人民的最初理想――自由民主。

第三环节:为“自由”而战。

问题一:最初的理想――当时当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是否得以实现?

过程:史料构建问题情境,介绍印花税――“自由”受限。并设置子问题:

(1)北美殖民地人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呢?

过程:学生结合之前的学习内容,老师列出历史事件时间轴,得出“独立战争,以及《独立宣言》――自由民主的呼唤”的答案。

(2)如何实现这份来之不易的北美殖民地人民的自由和民主呢?

过程:展示史料《邦联条例》――自由民主的实现方式。

第四环节:为“自由”而困。

问题一:什么是邦联?

过程:以时间为主线,播放《大国崛起》相关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找到答案――松散联盟。

问题二:邦联制的美国为什么是一场灾难(视频原话)?

过程:结合视频和课文,学生两两合作共同完成,根据课文知识得出结论,邦联政府无权导致及贸易问题,债务问题,安全问题。再提子问题:

(1)问题出现的原因?

思考:邦联政府无权。

(2)如何解Q?

结论:强化中央政府权力(课本语言),板书总结为当时

要求一: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提供案例,“华盛顿被建议为君主的史料”,构建历史情境。

(4)华盛顿为什么拒绝专制,坚持“民主”?

过程:留给学生时间思考,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回归教学主题――北美殖民地人民自由民主的理想。板书总结为美国当时的第二要求坚持“民主”。

第五环节:为“自由”而议。

问题一:制宪会议在争论什么?

过程:展示美国制宪会议的激烈争论的相关史料,创建问题情境。学生分析史料,自我总结知识。板书总结美国当时的第三要求――解决制宪会议中的三大争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

第六环节:为“自由”而定。

问题一: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美国当时环境下的要求以及解决制宪会议过程中的争端?

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板书问题框架,结合课本和学习资料,小组合作分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代表分别表述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实现以上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提出子问题:

(1)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过程:制定联邦制原则,同时分析中央与地方争端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解决争端的方法――

妥协,展现美国式民主政治的智慧。

(2)如何坚持“民主”?

过程: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分散维持平衡。

(3)中央三者权力如何防止专权?

过程:权力之间实现制约,达到平衡。

(4)什么样的形状是最能实现平衡的?――三角形。

(5)怎样体现美国中央权力的三角形形态?”

过程:学生完成三权制约平衡三角图,老师归纳总结,并板书实施民主的原则――权利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第七环节:为“自由”而变。

问题一:如何正确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过程:展示板书,小组讨论美国宪法的进步性和落后性,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然后展示马丁・路德金的史料,最后总结美国宪法的落后性――种族歧视。

问题二: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发展?

问题设置:展示1787年宪法关于可制定修正案和《权利法案》,1865年废除奴隶制的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为当时的特殊国情,之后美国宪法随时代的变化而面临其它问题。

三、结语

本课教学设计以问题和主题教学法为主,以时间为主要线索,美国式自由民主道路发展为主题,促使学生认清其资产阶级民主的本质。鉴于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较深,主要互动方式在于教师提问,学生没有主动提问,问题教学法的运用深度不够。同时,对于核心素养理解的层面局限于搭建历史问题框架,而引导学生表达和运用知识不够深入。今后,在教学和研究中应不断探索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中的实现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4.

[2]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10-23.

[3]薛伟强.中学历史学科特质述论[J].历史教学,2016(1):19-25.

[4]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一:怎样理解知识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5):14-18.

[5]赵亚夫.历史教学目标刍议二:怎样理解能力目标[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6):17-22.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历史教学设计 策略

专题史教学是高中历史新课程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迥异于延续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的通史式教学,同时也给积极探索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教师带来不少困惑。因此,专题史教学设计策略的探讨也为我们高中一线老师减少困惑甚至走出困惑提供了帮助。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总的编写思路是:遵循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线索,采取“模块+专题”的编写结构,注意中国史与外国史之间的联系,采取必修和选修相互协调的课程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建国以来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编写模式,建立起了模块相对独立、总体整合的内容体系。但是这一全新的教材结构、内容及形式的急剧变化与学校、老师与学生的现状相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专题史教学设计就要考虑和注意多种问题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一、学生对专题史学习状况的适应情况调查

凸显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理念。通过多种渠道与学生沟通发现他们不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学生在初中时通史知识的基础并不牢固,新课程把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根基估计得过高。而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却又打破了通史体例,造成专题史教学跳跃性大,逻辑性差,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将历史知识固有的体系割裂,初中与高中新课标历史知识之间的过渡太陡,这就好比爬山时上山的阶梯都拿掉了,让同学们直接去爬悬崖峭壁,其难度可想而知———高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难以适应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体系。二是新课标历史教材没有系统的思路。经常教师上完一课以及一个单元(一个专题)后,学生没有理清线索,头脑中一团乱麻,紧接着又开始学习一个新的专题。这样学习历史导致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太强,学生的学习量过于繁重。

针对调查状况以及自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历史教学设计上特做以下几个初探策略。

二、高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

(一)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机衔接、有机整合必修模块,树立正确的时空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应注重初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有效衔接,在备课环节上下大功夫去钻研。

从目前初、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有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简明知识体系。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打破时间顺序,学习专题史,在所学的专题上深化历史知识,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这样做既可以克服初高中历史课都学通史,教学内容重复率高的弊端,又可以克服初高中历史课都学专题史缺乏系统性的弊病,同时充分利用通史体和专题体的长处,让其优势互补,为学生搭建一个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平台。

然而,对于初中历史通史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的学生来说,学习高中专题知识就有相当大的难度。时间逻辑是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有了时间逻辑,我们就可以探讨“对的影响”;没有了时间逻辑,就可能出现“对的影响”的伪问题。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大多数专题内容都是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来排列的,例如要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就需要学生对从夏到清中国古代各朝代的的大致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了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就需要学生能够按时间顺序排列从1840年至1945年间列强的主要侵华历史事件以及中国人民的反抗事迹。新课程内容是以专题的形式呈现的,相对而言,不太有利于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严密的时空观,更何况基础差的学生呢?

因此,在进行每一节新课的教学,设计要以一定的初中历史知识作为铺垫时,适当为高中学生“补课”是必要的,这种补课不会占用正课的时间,可以几句话一带而过,但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例如,我在讲到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中“商业的发展”一目时,课文是按商—周—隋唐—宋元—明清介绍商业发展的,跳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我就在备课环节适当加进来并在课堂上简单补充介绍。当时就有学生表示自己再查资料了解这几段历史时期的商业发展状况。因而这种适当的衔接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历史兴趣的衔接。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教师只要在现有教材基础之上,关注专题纵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横向知识结构的联系性,从而引导学生探究表达、记忆和构建历史空间体系的策略。

(二)科学处理教学目标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历史学科功能

过去的《历史教学大纲》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但在“知识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目标)为主,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附属品。而新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高度出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之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提出,无疑使历史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双基”便成了“三基”(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她在统一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更加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 转贴于

新课程标准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目标方面更加明确指向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制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对历史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要养成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宽容释然的人生态度。《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放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这就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依托———以过程和方法为手段,把情感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能力)加以整合,是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情感态度倾向,这种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积极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态度,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形成都需要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学习来落实,同样,通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三者是一个整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体现新课改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高中历史新课程专题史教学设计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树立“教材观”的新课程理念,教材只是课程资源之一,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我们必须确立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基本理念转变。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资源(而非唯一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抓手,而非“圣经”。对于历史教材,我们应将其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资源就应注意挖掘和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理论言简意赅地表达了教材的性质就是“不是教教材(课本),而是用教材(课本)”。所以,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开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时,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性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举例说,利用教材深入探究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首先是历史原因的探索,从直接原因到主要原因、根本原因;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探索和分析原因。其次,由表象深入探索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理解其本质含义。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总结出历史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如失败,直接原因是篡夺,主要原因包括革命党人的妥协等方面,根本原因则可以推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它决定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四)教学设计要与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体现历史为现实服务理念

【案例】历史必修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节教学时,某教师是这样进行的: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并从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说明了其表现,之后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分析了WTO的推动作用。最后提出问题“中国加入WTO后,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让学生讨论。

【分析】从课堂教学结构方面来看,这节课是合理的,教学也是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但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时代感很强的话题,学生对全球化的感受和体验也比较多,教学时不应就书本而论书本,应当与学生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又增强了历史的亲切感。当教学内容本身时代感、现实感很强的时候,作为历史老师,就要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从书本走向社会。

【案例再设计】我们已经生活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说说你享受到了哪些经济全球化的成果?(由此引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到你所在地区的某企业做一调查,加入WTO后,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前学生调查,引出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历史学科融合案例教学范文第5篇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构建途径高中是基础教育的终极阶段,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稳抓改革重点,发展学生个性,突出改革效果。那么,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应如何应对改革,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呢?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是基于有效教学而发展起来的,是相对于低效课堂的一个全新课堂概念。高效课堂模式融合了教学模式、策略和教育理念,对于学生全方位的提升具有重大助推作用。

一、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改变师生之间的关系

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首要步骤是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在高效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引导者或课堂的“调和者”。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不再受到传统课堂模式的束缚,真正将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此举的目的也有利于改善新课改后师生间的关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为例,了解中所签订的《》《》等对中国的损害为本课教学重点。为了更全面了解《》《》等各项内容,教师把主动权交还学生,让学生探索如何呈现这些条约的内容才会让人一目了然。由于得到表现的机会,学生开始凝聚心思,探索方法。思维灵敏的学生提出建立表格,表格内容需要包括条约名称、内容和危害,内容方面拓展为具体赔款、是否割地、开埠、议定的关税和其他内容等。此举一改教师直接呈现知识的做法,让学生的主体得到有效突出。在探索环节,教师适时给予建议,大大改善了师生关系。

二、变模式化教学为灵活式教学,优化教学全过程

模式化教学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拴住。但是高效课堂模式需要的是灵活式教学,需要教师依据文本需要,灵活运用教法,使学生的思维从一个点散发到一个面。以下笔者从导入、引导探究和引进信息技术三方面解析灵活式教学在高中历史的运用。

1.精心设计导入,为课堂做好铺垫

历史学科具有“固定化”的特点,它不会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历史给学生的印象是呆板的,只能以“背”取胜,因而很多学生对历史提不起兴趣。但历史教师可以寻找历史的“调味剂”,搭建“调味剂”与历史的桥梁,而导入是最为适宜的。以人教版高三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例,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喜欢。”“你们所看过的电影当中有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吗?能说出电影名和主要故事情节吗?”“我看过《珍珠港事件》、《辛德勒名单》,我看过《战火情天》,我看过《美丽人生》……”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着,课堂氛围不断高涨。“那你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呢?有谁知道二战的导火线是什么呢?想知道二战中发生了哪些重大而感人的事件吗?”在学生“想”字的欢呼下,我引入正题,即让我们一起探寻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神秘面纱吧。

2.引导学生探究,激活学生思维

高效课堂的精彩部分是学生自主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应提供探究、引导探究,将学生内心深层的思维潜力激活。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运动》为例,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供学生探究。

(1)《》的积极性、空想性和落后性分别体现在哪里?(2)运动有什么意义?从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3)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也创下了历史丰功伟绩,你们觉得它的丰功伟绩有哪些呢?(4)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政权的稳定是建立在农民稳定的基础之上的,那么从运动中,你对解决今天的三农问题有什么建议?以上问题灵活性很大,教师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激活学生思维。此外,学生还能从问题中得到启发。这就是高效课堂的魅力所在,教师无需用标准化问题束缚学生思维,而是构建开放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激活。

3.引进信息技术,拓宽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的运用无疑为高效课堂注入了新鲜与活力。但高效课堂要求教师严把信息技术的利用“度”,以发挥信息技术的特有“功效”。以人教版高一历史第四单元第16课的《》为例。笔者课前搜集了典型的图片和战争视频,以课件形式呈现给学生。图片、视频,再加上教师的文字描述,激活学生对抗日的认识,更激活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感受到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如果不依托信息技术呈现图片和视频,仅依靠教师的文字描述,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变教师评价为多元化评价,凸显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教师应把评价列入高效课堂构建中的关键部分,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以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运动》这一课的评价为例。首先,学生自评。如是否深入探究教师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等?其次,学生评价教师和课堂。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有探究价值,在探究中教师是否给予恰当的引导等。这个环节有利于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最后,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是基于学生总体评价的基础上的,并对学生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赞美。这就要求教师深挖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助推力。这也是评价的教育功能所在。因此,多方评价让历史高效课堂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对传统课堂的全面颠覆。历史教师需要从观念、教法、评价等方面进行革新,以保证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来探索、来创新。只有融合和贯彻打造高效课堂的各个因素,不断变化探索前进,才能真正走上构建高效课堂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曹琴.培养学生历史阐释能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