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能和减排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我县节能与减排工作进展情况
随着节能与减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已开始认识到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保康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人民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县切实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走节能减排的科学发展之路,节能与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县目前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与国家要求相比仍然偏高。据县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年我县全社会用电量高达万千瓦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达2.65吨标煤;主要污染物工业二氧化硫年排放量高达309吨;工业废水排放量高达481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仍然为0,节能与减排工作任重道远。
二、目前我县节能与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一是把节能与减排混为一谈,当作一回事看待。节能是指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电等能源消耗,包括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和降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涵盖了一、二、三次产业各方面、各领域节能;减排是指减少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物排放量。从两者的联系来看,节约能源在客观上起到了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效果,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有力促进了能源的节约利用,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二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事情。固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生产中消耗的能源相对较多,排放的污染物数量相对较大,对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负有十分重大的责任;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小型企业、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然人等社会主体,虽然耗能较低、污染物排放较少,但因其数量非常庞大,如果不注意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块煤、一升油、少扔一袋垃圾、少排一吨废水做起,一年下来总的能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也相当巨大,这些社会主体对节能与减排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环保总局在下发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统计办法》中,就规定南方城市人均化学需氧量(COD)排放系数为90克/人·日。三是认为节能与减排只是工业领域的事。工业尤其是生产磷化、水泥、肥料等产品的企业确实面临着节能与减排的紧迫任务,但农业、建筑业、采掘业、服务业也同样离不开能源消耗,同样也不能避免污染物的排放。从现行考核体系看,节能包括了一、二、三次产业,仅仅靠工业节能,农业、建筑业、三产业不节能,我县要想完成单位GDP节能目标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仅靠工业领域来开展这项工作,既不完整,也不能完成国家制定的节能与减排的工作目标。
第二,节能与减排的措施和制度不完善。一是没有成立开展这项工作的领导机构。在国务院已成立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工作职责、省市政府十分重视节能与减排工作、我县节能与减排形势严峻的情况下,目前全县还没有成立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没有组织开展这项工作的专门力量,不能有效组织、协调全县节能与减排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没有出台节能与减排的奖惩办法和年度工作计划。目前,节能与减排工作还没正式纳入县乡行政企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因各地各单位基数不清,制定具体的节能减排奖惩考核实施细则、制定和分解年度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缺乏针对性。三是节能与减排统计工作还未正式开展。统计是做好节能与减排工作的基础。目前,省统计局已增设了能源处,节能与减排统计监测工作成为统计系统重要的一项调查工作。从国家考核体系看,加强了对能源统计执法检查和巡查,加大了节能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查处,严肃了能源统计工作纪律。而我县统计部门目前正处于工作量日益增大、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境地,节能与减排工作一旦启动,方方面面、各行各业的情况都需要去调查分析,统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三、做好我县节能与减排工作的几点建议
㈠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与保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尽快成立全县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把涉及到经济发展与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关部门和单位纳入进去,明确相关负责人。县节能与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县节能减排的统计指标、监测、考核实施办法;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组织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教育;制定节能减排的具体政策;定期召开全体会议总结节能减排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落实整改措施;协调解决开展节能与减排工作出现的疑难问题等。同时,进一步充实节能与减排统计调查力量,为搞好节能减排的调查、监测提供后勤保障。
关键词: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减排效率;协同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1.07
中图分类号:F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1-0029-05
Abstract: Based on synergetic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ynergetic development evaluation model of three subsystems, these a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n, it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t.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synergy degree of every industry from 2004 to 2014 was rising, but for every industry, it also exists decline in some years. The unstable R&D input, enterprise management oversight and weak supervis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caused the order degree of each subsystem declined, which finally lead to the industry synergy degree declined. Furthermore, the synergy degree between energy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subsystem are higher than others. The reason was that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ubsystems low order degree caused all the synergy degree were lower that related to it. Therefore, the key to improve the synergetic development level i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ment level. And each energyintensive industry needs to overcome their weakness to increase the synergy degree of overall systems.
Key words: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nergy saving efficiency; emission reduction efficiency; synergy
我高耗能产业包括六个具体的行业,分别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这些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节能和减排的潜力也最大。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的相互作用是已有研究的主要内容。在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方面,蔡宁等在探索我国工业节能减排效率的研究中发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主要是技术创新 [2]。顾阿伦等发现,水泥行业中技术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节能减排效率,某些技术还可以使成本有效降低[3]。汪克亮等对我国29个地区节能减排潜力进行研究,发现技术进步能显著促进区域节能减排[4]。何小钢
等以中国36个工业行业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具有显著正影响[5]。赵建安等探讨了我国主要高耗能产业的节能减排潜力,以及在2020年CO2排放降低的总目标中工业节能减排的贡献率和贡献规模[6]。在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方面,曾萍等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发现节能减排能显著拉动技术创新[7]。张金英等研究了低碳经济与产业技术创新,发现节能减排的客观需求会促使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转型升级[8]。
从前人研究可以看出,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存在相互促进作用,但二者是否协同尚待研究,因为系统协同发展可以产生“1+1>2”的效果。因此,本文将构建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协同度模型,动态监测我国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以及各高耗能产业间协同发展程度的差别,为我国高耗能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1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协同发展机理
协同学是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的,研究由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系统如何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结构[9]。将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视为复合系统,高耗能产业发展中这些子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关系。高耗能产业的废弃物主要是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因此节能效率的提高必然也会提高减排效率,而且节能效率提升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成本,提高企业的收益,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活动中。高昂的减排成本和有效的减排政策能够促使企业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提高能源效率,通过技术创新手段降低排放。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共同构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如果三者协同发展将产生“1+1+1>3”的整体协同效应,最终促进高耗能产业的良性发展。
2系统序参量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考虑指标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系统性与层次性、共性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用这三个子系统的协同演进反映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的协同,子系统下具体的序参量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在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两大子系统的序参量值获取过程中,节能和减排效率的测度是最核心的,而在测度的指标选取上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为使测度更加准确可信,本文使用相对指标来衡量投入和产出:①将单位产值劳动力数量、单位产值占有资产量和单位产值能源消耗量作为投入;②产出指标中以高耗能产业各行业的单位工业产值表示期望产出 [10],以单位产值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总量表示非期望产出[11]。
3协同发展测度模型构建
31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计算模型
本文拟采用数据包络方法中的SBM-DDF模型对高耗能产业的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进行测度[12]。
在构建效率测度模型时,以我国的高耗能产业作为模型中的决策单元,单一决策单元的N种投入用x表示,x=(x1,…,xN)∈R*N;M种期望产出用y表示,y=(y1,…,yM)∈R*M;K种非期望产出用b表示,b=(b1,…,bk)∈R*K;则(xt,yt,bt)表示第t时期的投入产出数据,(gx,gy,gb)为方向向量,(sxn,sym,sbk)为投入和产出达到效率前沿面的松弛变量。据此构建的高耗能产业效率测度函数为:
从图1可知,我国六大高耗能产业的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在2003~2014年期间总体呈上升态势。节能效率年平均增长速率最高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均为186%;最低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82%。减排效率年平均增长速率最高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为245%;最低的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64%。减排效率的年平均增长速率普遍高于节能效率,只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节能效率增长率明显高于减排效率增长率。
42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的测度及分析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将六大高耗能产业三个子系统的序参量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然后带入式(8)、式(9),得到三个子系统序参量的有序度,将所得数据带入式(10),得到六大产业以2003年为基年的2004~2014年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见表2)。
从图2可以看出,六大高耗能产业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总体呈现明显的提升状态。各产业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明显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技术创新的有序度低,与其相关的协同度也因此较低,也直接影响复合系统整体的协同度。从图2(d)、图2(e)和图2(f)中可以看出,三个产业在最近年份均出现协同度下降的情况。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降比较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三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节能效率在2014年降低最为明显。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三个子系统的有序度也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下降最明显的是技术创新子系统。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程度最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其节能和减排效率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持续增长,但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出现明显降低,所以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协同度均出现下降。因此,各产业应当在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发展的过程中,努力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只有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协同发展才能够长久有效地实现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同属高耗能产业,但各产业协同度出现波动的原因各不相同,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改进。
六大高耗能产业三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对比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我六大高耗能产业从2004~2014年整体来看,虽然各高耗能产业之间的协同度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但是各产业协同度的变化形式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协同度处于稳定上升状态的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其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但是其在2014年协同度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主要是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降低,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2014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产值萎缩,其相应的利润也出现下滑,因此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也相应减少,导致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出现降低,整个系统的协同度也降低。存在较大波动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两个产业在2010年协同度均出现明显的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出现明显降低造成的,而技术创新子系统的有序度降低是由于未获得稳定的资金投入而导致研发投入降低,同时相对产出也降低导致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协同度在2014年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前者是节能效率子系统有序度降低导致的,导致这一降低的原因主要是2014年能源价格降低,而该产业在六大产业中属于单位产值能耗最高的产业,因此其对能源价格的敏感性最强,能源价格的降低导致其节能效率的降低;后者是技术创新子系统和减排效率子系统的有序度降低导致的,从2004~2014年总体来看,该产业的减排效率子系统的有序度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该产业在六大产业中属于规模最小的产业,且其单位产值三废排放最低,因此受到的监管不够严格,企业排放的随意性比较强,当企业遇到经济环境比较差时,会通过降低减排效率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5结论与启示
基于协同学理论,构建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与节能效率、减排效率系统协同度模型,对我国六大高耗能产业2004~2014年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进行测度,得到如下结论:①六大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总体均呈现上升的趋势。②各产业的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的协同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③各产业协同度的变化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发展趋势呈平稳上升状态的产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总体趋势呈上升但有一定波动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两个产业协同度在2014年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发展趋势不太稳定的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两个产业协同度在2010年出现十分明显的下降。④六大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减排效率协同发展水平受各自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子系统的共同影响,任何一个子系统的有序度波动都会影响整体的协同程度。⑤各产业协同度出现波动的原因有一定的差异,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解决。
研究结果表明,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节能效率和减排效率三个子系统要实现协同发展,要以各子系统的有序发展为前提,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会影响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度。各高耗能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使得与之相关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都较低,国家应当给予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避免因研发投入不足影响技术创新子系统发展,进而影响该产业节能减排效率的提高。各高耗能产业协同度出现波动的原因各自不同,如果是节能效率过低导致的,则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节能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由于管理问题导致节能效率降低,影响节能效率子系统的发展;如果是减排效率的原因,需要加强减排效率子系统的发展。减排会导致企业费用增加、利润减少,企业缺乏减排动力,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监管和惩治力度,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手段进行减排,在监管过程中不能因某些产业规模小或排污量较低而放松监管。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发现各自的短板,进而补足短板,保持各子系统的均衡发展,不能顾此失彼,才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整个系统的发展,最终实现高耗能产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江珂.中国环境规制对FDI行业份额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20个污染密集型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6):139-146.
[2]蔡宁,丛雅静,李卓. 技术创新与工业节能减排效率――基于SBM-DDF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区域差异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6):57-70.
[3]顾阿伦,史宵鸣,汪澜,等. 中国水泥行业节能减排的潜力与成本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8):16-21.
[4]汪克亮,杨宝臣,杨力. 基于环境效应的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 管理评论,2012(8):40-50.
[5]何小钢,张耀辉. 技术进步、节能减排与发展方式转型――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实证考察[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3):19-33.
[6]赵建安,金千致,魏丹青. 我国主要工业部门技术节能减排的潜力及实现途径探讨[J]. 自然资源学报,2012(6):912-921.
[7]曾萍,邓腾智,吴小节. 节能减排与技术创新:来自广东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经验证据[J]. 经济体制改革,2013(1): 107-111.
[8]张金英. 低碳经济与产业技g创新框架的构建[J]. 中国行政管理,2010(10):73-76.
[9]Haken H Synergetics. Instruction and Advanced Topics [M]. 3nd Berlin: Springer,2004.24-45.
[10]沈可挺,龚健健. 环境污染、技术进步与中国高耗能产业――基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11(12): 25-34.
[11]吴桐. 高耗能产业群循环经济发展建设中的序参量三维协同调控模型和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
[12]Fukuyama H,Weber W L. A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 [J].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2009,43(4): 274-289.
[13]刘瑞翔,安同良. 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变化趋势与因素分析――基于一种新型生产率指数构建与分解方法的研究[J]. 经济研究,2012(11): 34-47.
[14]吴卫红,王建英,张爱美,等. 高耗能产业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效率协同发展实证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16(7):61-67.
关键词:基层环境;监察;减排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此,党的十要求我们将生态文明与环境监察有机结合并贯彻实施,以改善经济建设环境,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环境监察力度,严格贯彻节能减排,并积极拓宽环境监察职能,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1、基层环境监察在减排上的作用
基层环境监察主要是负责进行环境现场的执法、监督以及管理,依据环保法律法规,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这些行为作出处理。环境监查工作综合性比较复杂,不仅要求对环境现场进行管理,要求要参与到环境事故的发生,安全设施的相关检查和对生态环境污染的监察等一系列问题。努力推动监察工作的实施,是实现环境保护的突破口,应该全面贯穿在环境管理中。环境监察对有关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提供的数据都是便于治理环境的信息,定期与自动检测数据做手工对比,能有效判断自动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污染物的排放,可通过实施监察制度,对管辖区内项目建设和其他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管理。基层环境监察将以往政府的强制性管理变为建设方跟相关部门配合的模式,能让相关项目单位在减排中积极主动参与,按要求严格执行,贯彻减排方案和相关政策,确保周围污染排放和施工现场可以符合国家标准指标,能更有效的达到减排的目的,推动减排工作的进行。
2、基层环境监察减排方法分析
2.1、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机制
要设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节能降耗活动、减量减排技术创新补助等。要把万元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和SO2排放总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各单位应按照合理用能的原则,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单位的节能减排技术措施,在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努力降低能源消费,防止和减少能源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应用效率、转换效率和输送效率;努力节约非生产用能。首先应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等等项目,需要逐渐提升其行业准入门槛,应该做到强化节能、环保、土地、安全等等指标约束。因此需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于此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应该坚持高标准,严禁污染产业以及落后生产能力转入。其次应该不断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把任务按年度分解到各个地区,同时完善退出机制,指导以及督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于此同时中央财政统筹支持各地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最后则应该不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运用高新技术以及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传统产业,促使信息化以及工业化逐渐的融合,重点支持对于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以及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最后应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在做好生态保护以及移民安置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水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等与之相关的可再生能源。
2.2、完善能源利用财税和价格政策
完善当前的财税、价格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逐步健全当前能源资源利用政策,引导能源开采、运输、初加工、深加工以及资源再生环节的利用效率,对于采取节能环保技术的企业、产品及其发展壮大等要给予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在银行贷款方面政府可以采取贴息政策;对于先进设备与技术的引进要从关税方面给予减免优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考虑增设与能源使用直接相关的税种,如NOX环境税、CO2环境税、SO2环境税以及能源税等等;积极制定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政策举措;对于钢铁、电力、冶炼等重点行业应强制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支持再生能源的发展;培育专业性的节能减排监测、审核中介机构,保证国家节能减排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3、完善目标责任考核与激励政策
不断完善现有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要增加约束性指标,提升节能减排的执行力;增加政府与企业签订节能减排协议的数量,上级政府除了约束下级政府外,还要加大对下级政府管辖内的企业的直接约束,使企业逐步成为节能减排的主体;完善现有的统计体系,确保搜集到的各项考核数据真实、准确;加大节能减排问责力度,完善问责体系,将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直接与政府和企业负责人职务升降、物质利益挂钩。
2.4、加强定期监察加强对环境污染的定时监察
一般污染源都会有一年一次的定时监察,重点污染需要一月一检查,较为严重的污染情况不仅要频繁的定期监察,还需要对其排放状态进行实时观察,不定期监察,让城区居民都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基层环境监察工作前,监察部门一定要详细清查每个污染源,做到不遗漏。
2.5、广纳群意
维护公共权益对群众来访来电反映的排污情况予以热情接待,仔细聆听群众的要求,积极采纳意见,维护群众的权益。环境是群众生活的基础,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时代的进步使现在人们对于环境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政府部门特别是基层环境监管部门要关心群众的权益,解决群众不满的问题。现在,百姓都以来信、电话以及互联网的形式提出建议,监管部门就要加大这方面的处理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对百姓提出的问题明察暗访及时发现现实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再用最快的速度人性化的方式解决。切不可对群众意见置之不理,应充分调动百姓的力量,更好的采取治理措施。
2.6、应加强基层环境监察工作的智能化建设
要建立环境监察和环境监测协调统一的关系,环境监察工作要以环境监测工作为基础,加强基层环境保护管理,提高基层环境执法效能。建立可操作性强的环境监察与环境安全保障方法,环境监察与环境监测部门之间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又要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与配合。要加强两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反馈及应用,增加工作透明度,共同协商和讨论工作计划。
2.7、应持续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建立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只有不断强化环境保护上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可以获得环境保护工作的群众支持基础。而在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之中,应该通过宣传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环境监察以及环境保护关系的关系,促使每一个人可以掌握到环境保护事关社会安定,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每一个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环境监察能力建设,要求公众参与,与此同时,也应该通过建立第三方环境监管、建立环保志愿者参与机制等等措施,建立一支环保“协管”队伍,作为基层监察工作的补充力量,协助环境监察部门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应建立对积极参与监督的群众的奖励机制,及时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
3、结语
基层环境监察中的减排工作任重道远,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要以开阔的思想全面深化工作上的改革,完善环境监察制度,改变长期只注重审批与验收无实际意义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有效合理减排,为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袁博.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中节能减排实施方式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137.
[2]唐振亚.江苏环境监察二十年[J].环境经济,2013,Z1:18-32.
自年起,市政府将对各县(市)、区“十一五”和各年度节能减排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并实行严厉的目标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为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考核目标并落实好《市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实施意见》(惠政〔〕4号)和《市区人民政府关于污染物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惠政〔〕6号),经区政府研究,决定自年起对全区节能减排工作实施目标考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1.年主要节能减排责任目标
节能目标任务:完成年度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年底降低5.00%。(该指标在节能工作百分考核中占50分,是一票否决中的否决指标,即完不成任务则整个节能工作目标考核计零分,进而否决区政府当年一切评先、评优资格)
减排目标任务:确保辖区内省市重点能耗企业亚能兴隆热电厂两台机组脱硫设施工程按期完成并保证正常稳定运行,脱硫效率不低于规定的目标值。年8月份完成在线监控设备安装。
发展质量任务: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
2.“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指标从2005年的0.8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67吨标准煤/万元,降幅18%,年均降低3.9%。
二、考核办法
对节能减排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目标考核管理体系。依照市政府对各区政府的百分考核内容,将25项考核内容及分值分解到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办(见附件2)。区政府与各镇办、各责任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全年考核中,对完成全区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责任单位,实行目标问责和“一票否决”。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区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我区节能减排工作发展规划;部署各项节能减排工作,指导重大节能减排工程的组织实施;制订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统筹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使用;督促检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情况,协调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发改统计局,具体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以及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考核和目标分解、指标核算。
四、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和监测体系
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建立健全涵盖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农业、居民生活用能、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消费统计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主要耗能行业,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二三产业增加值、各项税收、城乡居民收入、第三产业税收等数据质量及内在关系的监测体系。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上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上升。根据全市的统一安排,全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也要逐步建立。
年,要突出抓好省市重点耗能企业亚能热电有限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我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以“学苏北精神,促__跨越”为契机,紧紧围绕“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引导,创新管理机制,加大工程治理,完善过程控制,狠抓目标落实,初步形成了发展加快、能耗降低、环境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20__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居全省第6位和第5位;万元gdp能耗1.48吨标准煤,比20__年降低8.67%,连续两年降幅均居全省第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2.52吨标准煤,比20__年降低14.28%。今年上半年我市万元gdp能耗降低2.7%,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4.66%。20__年,我市认真实施《__市20__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经国家环保部核查确认,8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削减二氧化硫21476吨,21个cod减排项目削减cod11349吨,扣除gdp增长及自然增长因素,与20__年相比,二氧化硫和cod分别下降14.08%和17.48%,经同比例调整后的二氧化硫和cod削减率分别为11.11%和5.07%。我市主要污染物削减幅度居全省前列,其中二氧化硫削减幅度仅次于青岛市,居全省第二位。20__年,我市确定实施污染物减排项目74个,新增减排项目3个。依据gdp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计算出化学需氧量新增排放量,并按全省同比例调整,最终得出我市今年上半年主要污染减排量,cod排放量减少6.52%,但由于新增三个项目中,有两个是二氧化硫排放项目,致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11.4%。总之,我市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市与省政府签订的“十一五”节能(万元gdp能耗降低23%)减排(20__年底前将二氧化硫和cod总量分别控制在11.6万吨和3.93万吨以下)的总体目标,市政府下达了“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指标,并按年度与县市区、重点用能排放企业签订了责任书。市政府先后出台了《__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__市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试行办法》、《__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明确了项目市场准入、企业扶优限劣、工作督查考核、责任人奖励惩戒、“一票否决”问责等一系列办法措施,形成了一套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保障机制。为加快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经济战略转型,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意见》(济发[20__]10号),确立了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和工作重点。特别是强化了问责制和责任考核,明确了完不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单位和企业,一律不能参加评先树优活动;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不予提拔重用;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的国有、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不能享受年终考核奖励;完不成节能减排责任目标或在节能减排中有违法行为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不能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并依法追究企业法人的责任。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全市上下形成了领导重视、责任明确、措施完善、运转有序的节能减排工作责任体系。
2、调整产业结构,科学推进节能减排。围绕经济战略转型,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工业产业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济发[20__]18号),通过结构调整、项目带动、自主创新推动节能减排,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对小型火电机组、炼钢、水泥、造纸、酿造等行业落后产能,加大关停淘汰力度。坚持增量与调整存量双管齐下,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改造一批有市场、有效益但工艺落后、能耗高的企业;淘汰关闭一批能耗高、环境污染超标的企业。集中抓了国宏50万吨甲醇等255个过亿元项目,促使我市资源性产业投资大幅回落。去年煤炭投资比上年下降23.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5.5%,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了83.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了30.1%,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了32.3%。着力抓好节能项目技术改造,年可节约标准煤243.79万吨。由于产业调整对路,措施得力,节能减排成效十分明显。研发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壮大了一批节能环保产品,培植了一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实施了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突破了一批节能减排技术制约的“瓶颈”,启动了“百万房顶”太阳能计划。
3、突出重点领域,依法促进节能减排。借助我市列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重点培植了一批循环经济产业链,兖矿集团、济矿集团的“煤--电--化--建材”、“煤—焦—精细化工”,太阳纸业、华金集团的“植林(苇)--造纸—废水治
理—再植林(苇)”等。针对重点用能排放大户,市政府筛选了100家重点企业,与之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促使企业将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并与经济责任直接挂钩。坚持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公布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完成情况,对擅自停运治污设施、超标排污、偷排偷放的企业依法从严查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组织大规模的执法活动,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企业大力开展废水、废气、废渣等资源的综合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农村大力推广“一池三改”、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培植了__新世纪秸秆汽化、汶上蒙牛牧场沼气池发电等一批典型。
4、完善激励机制,正确引导节能减排。近年来,市政府始终把抓好节能减排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先导,凡涉及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颁布后,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大力进行宣传教育,并在新闻媒体上开辟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专栏,推广先进典型、曝光违规行为。在全市开展节约一度电、少用一升水、资源节约进万家宣传,提高了全民的节能意识。紧紧抓住国家、省对节能减排改造项目支持的机遇,积极组织企业申报节能减排改造奖励补助资金。按照《__市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办法》、《__市节能减排奖励办法》,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每年对各县市区和重点用能排放企业进行严格的百分制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单位、企业和好项目进行表彰奖励。
二、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节能减排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任务和压力依然很大。一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我市节能减排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尽管07年万元gdp能耗累计降幅居全省第三位,但仅完成目标的96.51%,“十一五”后三年必须年均下降5.529%以上。水污染治理方面,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个别河流水质距要求和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洸府河和老运河的水体污染近期反弹,水质处于省辖淮河流域河流的后几位,形势不容乐观。二是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不够广泛深入。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不强,没能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部分单位、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足,存在重产值、重税收、重贡献而忽视节能减排的现象。没有真正把节能减排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责任目标、工作措施、政策激励等还不到位。三是节能减排管理、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基础工作还较薄弱,实时监测监督难度大,缺乏制约力和可操作性。有关单位和部门没能把节能减排工作与评先树优有机结合起来,部分企业节能责任还没有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四是一些节能技术尚不成熟,设施还不够完善。政府和企业对技术更新、产业升级和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投入不足,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措施不配套,中水回用工程发挥效益不够。
三、对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宣传节能、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我市的能源、环保形势,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取得的成效,让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有关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到农村、进家庭。要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国家和地方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开展节能减排全民活动,倡导节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减排格局,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落实节能减排政策,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要落实好国家、省和我市已制定的各项节能减排政策,确保按政策奖惩兑现。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我市节能减排任务重、形势严峻的实际,出台操作性强的措施,利用包括行政、财政、税收、价格、金融等手段,加大对节能减排的引导扶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采取补助、奖励的方式给予支持,所需经费按规定纳入预算,落到实处。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强化责任,科学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考核体系,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解到企业和单位,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重要内容,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各级机关要率先垂范,制订并实施机关能耗定额标准,抓好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加强政府绿色采购,在节能减排中发挥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