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研修实践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围绕一个中心。即紧紧围绕教师队伍素质提升这个中心,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解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教育观念和教学能力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结构性矛盾和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的突出问题。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搭建二个平台。一是搭建好县、镇、校研训平台。构建了纵向联系的教师培训和校本教研三级网络。即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兼职教研员为龙头的校本研修团队,以镇中心教研组为核心的校本研修团队,发挥示范、培训、辐射作用,以校为主体的校本研修团队,以课堂为阵地进行教学与反思、升华与提高。二是搭建横向的校际合作交流平台。将师资相对好的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共建,32对学校实行结对帮扶交流,实行相邻乡镇校本教研联谊交流,相互学习借鉴。
――强化三级培训。一是鼓励外出培训。近几年,共有900余人(次)的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和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县教体局先后组织骨干教师到江苏、山东、天津、四川等地及省内名校学习,70%的学校先后到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宜川中学、西安中学、高新一中、师大附中、成都实验中学及市内名校学习交流;二是抓好县级培训。通过“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学科骨干提高研修、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县级名师送培下乡”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了教师培训活动。先后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李镇西、张国宏、黄亢美、蔡玉琴等20多名专家和40余名省、市教学能手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了82场(次)的培训,培训教师23000多人(次)。三是县教研室大力开展 “送培下乡”活动。组织专、兼职教研员,教学能手、名师奔赴乡镇学校,为农村学校教师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帮助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近两年,共开展“送培到校”活动30余次,培训教师2400余人(次)。新任教师重点进行 “师德修养”、“教育政策法规解读”、“新课程理念”等内容的培训;夯实校本培训。将一些具体的,容易操作的培训任务落实到镇和学校,并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考核。
【关键词】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乡村教师;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9-0112-02
开展校本研修,不但可以增强乡村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处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实现乡村教师反思、成长的关键措施。视频案例作为校本研修的关键,利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可以给校本研修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给落实校本研修工作创造条件。当前,学校在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过程中主要采用3种方式:第一,现场观摩,可以更好地体会教学氛围;第二,录像分析,反复观看,不会受到时间制约;第三,文本案例,突出重点,调动思考问题和反思问题的积极性。这三种方式有利有弊,当作校本研修工具,都会存在一定不足。目前,广泛应用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将这三种方式的优势进行结合,利用技术方式,全面发挥自身优点,是当前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的有效工具。
一、校本研修和视频案例的基本概述
1. 校本研修
“校本”主要是指把学校当作基本,在学校的管理范畴内处理学校存在的问题。“校本”主要是以学校本身存在的不足为起点,终点是处理学校存在的各项问题,把学校全体人员当作进程和主体。所谓校本研修主要是指,把学校当作基本研究和学习对象,如果其内涵可以拓展,还应包含校本培训。校本研修主要对于学校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校管理人员与乡村教师为主体的参与人员实现研究学习,同时将科研成果运用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校本科研维度涉及4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标准,第二方面是主体,第三方面是进程,第四方面是成果。其中,标准指处理学校各项问题,主体指学校管理人员及乡村教师,进程指校本活动的流程,成果指实践应用。
2. 视频案例
视频案例主要把视频当作工具,把主题当作核心,把存在问题或者难点的教学案例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制成作品集,可以把视频延伸成超媒体,其中包含了视频、语音、图片等。视频案例教学主要是利用超媒体方式对教学中典型案例进行讲解,进而落实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主要是通过教学设计,利用现代化技术,把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专业性意见、通过评价的方式进行整合,它不是教学活动的简单记录,而是理论和实践有效融合后得出的产物。
二、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主要作用
1. 有利于资源整合,给内隐知识展现提供条件
课堂教学作为一项具备一定繁琐性的文化活动,教学方式及策略一般隐藏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同能够讲述的外显知识一样,可以放置在书本里被人了解。所以,教学方式及策略需要融合其所处的真实背景。一个完备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需要包含6项基本内容,第一项是案例背景,第二项是教学规划,第三项是乡村教师思索,第四项是专业评估,第五项是同行评估,第六项是学生反映。其内容多样,层次分明,不仅含有实践知识,还具备理论知识,把理论运用多种方式融合到实践中来。借助视频案例,引导乡村教师建立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和知识,同时将其和教学理论结合,进而给乡村教师在应对新型或相似教学案件时整合相关的知识提供便利,起到展现内隐知识的效果。
2. 扩大乡村教师认知空间,调动其研修自主性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给乡村教师营造真实、多样的展现环境,提供一个更直截了当地观察教学方式的平台,对乡村教师进行全方面调动,极大限度地延伸其认知空间,激励其对自身教学方式进行思考,让乡村教师研修动力由外在驱动逐渐演变成自主参与,也就是说由内而外形成自主学习动力。
3. 提供探讨平台,让乡村教师成为研究者
案例研究作为一项具备可操作性的行动探究,根据案例信息对其进行多方面分析和探讨,这也是把乡村教师当作主导的研究过程。课堂教学视频案例需要融合乡村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的思索和疑惑、同行和学生的真实反映、专业人士的意见等,其内容多样、情景真实,能够给乡村教师教学探索和思考提供空间。除此之外,乡村教师不单单作为案例受益者,也是案例的营造者。我们可以把视频案例当作一个探究项目,需要有乡村教师、培训人员、教研人员、专业人士共同合作,落实任务。每一位乡村教师都需要具备多项能力,其中包含教学流程规划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内容探究能力、教学理论修养等。所以,在制作视频案例时,也可以当作乡村教师学习和探究的过程。
三、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的相关措施
1. 做好课堂教学评估工作
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内容做好评估工作,并结合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开展校本研究、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关键手段。课堂教学评估主要是利用评估人员对教学全过程的听、看、问等方式,在理性探究的条件下,对乡村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特性、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要想在n堂教学评估中应用视频案例,首先应准备完善的教学课堂,这样能够让观课人员不用身处教学现场也可以观看教学全过程,因为视频案例含有非线系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以多方位的视角全面地掌握教学情况,对教学过程中乡村教师的真实情况及教学标准的落实进行合理评估,进而提出改善措施。教学评估不仅具有阶段性,还具有不间断性,它可以对实际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估,还可以实现发展性评估。利用视频案例具备的链接能力,把被评估人员多个时期的教学视频及评估结果进行衔接,对其发展和完善过程进行观察,从而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性发展。
2. 提升乡村教师自我反思意识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乡村教师对之前教学情况的重新认识,对之前教学方式及表现出来的教学策略的扬弃。每个乡村教师,都需要对之前教学活动中的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反思,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对今后的教学进行科学规划。只有乡村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将反思自身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实现自我超越。
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主要是借助真实教学环境及教学情境,调动乡村教师学习及思索的积极性,同时实现其自主反思。乡村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案例中的超媒体功能,自主选择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位、多含义的分析,将思索的问题集中在由外显的教学方式逐渐转变为内在教学理念。乡村教师还能借助数字视频技术结合自身需求暂停在某个画面上,采用不同脚本,预留充足的反思时间,重复播放精彩画面,提高乡村教师反思深度。乡村教师自我反思框架见图1。
3. 构建校本研修资源库
和文本案例及课堂录像进行比较,视频案例在资料信息库构建方面具备较强潜力。一个完备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涉及较广泛的教学内容,同时资料分配合理,这给学习人员搜索与调用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也是乡村教师主动学习、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的主要资源。
超媒体视频案例可以借助自身的非线性能力,随时收集新型的教学资料,将其列入案例框架。只有在满足硬件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借助超媒体技术给乡村教师开展教学研修活动提供有效的资料链接。
总而言之,在乡村教师校本研修中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可以校本研修载体更加鲜明和具体,同时也将视频案例具备的价值进行展示和应用。利用视频案例来构建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信息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教研成本,还实现了教学资料的丰富性,调动了乡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提升了乡村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机会,对教研共同体进行优化。运用课堂教学视频案例开展乡村教师校本研修,除了可以推动职前乡村教师培养之外,还对乡村教师更好发展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左明章,雷励华.面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视频案例资源建设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9):77-84.
[2] 陈欣.乡村教师研修模式改革:课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探索,2014,(11):73-76.
[3] 单丽,杨金勇,蔡建学.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项目实践研究――以吉林省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68-71.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算机应用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47-02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是指为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数值、文字、声音及图像信息所利用的计算机、手机、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技术方法。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及各个环节,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购买电视、服装、牙膏等,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他们称心如意的商品,水电费、手机电话费等通过电脑或手机可在网上交纳,此外,还可通过电脑在网上炒股,利用网络学习。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所在的学校,经过两次职教攻坚后,建有普通微机实训室3个,网络实训室1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1个,校园网内有教学和办公用计算机200台、服务器2台,安装有中国电信光纤20兆带宽专线和中国移动光纤10兆带宽专线,并通过无线路由器让无线网络覆盖所有实训室,此外,每个实训室均安装多媒体系统。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开展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率。为此谈一谈学校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的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
一、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实践教学是在教室开展理论教学之后于实训实习场所进行的,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在教室的理论教学课上,教师专讲理论,即便是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师也只是死板地在电子白板或多媒体幕布上展现操作步骤,学生没有机会尝试操作或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实践教学课上,学生接受实践任务后,只能去翻阅理论学习笔记、参考案例,在痛苦地回忆好久前理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努力去完成实践学习任务。这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缺乏实践的支撑,在实践学习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降低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练的效率与学习兴趣,浪费时间,事倍功半。
针对传统实践教学的弊端,笔者所在学校对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模式进行教学。将用于上实践课的操作实训室与用于上理论课的教室整合在一起,教室即实践操作训练室、实践操作训练室即教室,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进行。在教学任务的驱动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时进行,专业课教师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训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提高实践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事半功倍。
二、加强专业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
除积极派送专业课教师参加教师省级、国家级培训外,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选派专业课教师到相应的大学、IT企业培训。在教师接受培训期间,学校对受训教师严管理、高要求,确保教师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专业课教学能力等得到提升,胜任专业实践课的教学。
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因特网上非常丰富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如网络上现有的视频、音频、图像、文本等各种形式的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以及各种学习软件、设备模拟仿真软件主动学习。利用网上互动交流平台,进行互动交流。同时也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和网上互动交流平台,有计划、有组织地大力开展专业实践课教师校本培训,提升专业实践课教师的教学能力。
坚持利用非上课时段,尤其是暑假,安排专业实践操作课教师到一线生产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研修,提升专业实践操作课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专业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建立专业课学科QQ群,专业课学科教师将实践操作教学任务及有价值的相关视频、图片、文本发送至学科QQ群空间,鼓励学生带能上网的智能手机到实训室上实践操作课。学生通过微机或手机终端,利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协助下,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同时,学生可在QQ群空间里提问、答疑和讨论,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将实践操作过程拍摄成视频或相片上传到学科QQ群空间,或者将实践操作训练课的作品或成果上传到学科QQ群空间,将实践操作训练过程或作品与成果分享给教师和同学,同时也让学生自己有更多机会回味实践操作训练过程和欣赏实践操作训练课的作品与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巩固教学成果,而且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申请免费空间,通过学校服务器在网上展示学生专业实践操作课的作品或成果。像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多媒体应用等课程,将学生实践操作实训课的作品,不管是成品还是半成品,都尽可能传送到学生申请的免费空间或放置到学校的服务器上通过网络展示出来。通过展示,学生自己及其朋友圈都能欣赏到学生的作品,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自觉地去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激发学生对专业实践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实践操作教学课的效率。
有目的地带学生到淘宝网逛一逛,买一个U盘或一条USB网卡,让学生体验网上购物的便捷和惬意;带学生到阿里妈妈网站看一看,让学生懂得通过网络推销商品也可以赚到钱;通过多媒体系统给学生演示网上缴纳手机费的流程,让学生体会网上交易是多么省事和高效。课堂内外全时段开放网络,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互联网的魅力和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剌激学生想要掌握电子商务、程序设计、网络技术等实践技能的欲望,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实践课程的兴趣。
四、改进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
提高实践教学分值在学科总成绩中的比例,实践操作分占总成绩的80%,理论知识与平时出勤纪律考核分占总成绩的20%,保证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
传统的评分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每次在实践操作课上的出勤、纪律表现、卫生情况以及学生呈现的操作实训报告独自完成评分的,难做到客观、公正,难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难体现教师的实践教学效果。为了克服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端,学校采取如下两方面的改进措施,一是推行教考分离,授课教师不参与出题、监考、评分;二是成立专业课学科出题、监考、评分小组,试题充分体现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仿真岗位工作场景,考生以成果或作品形式上交答卷,由3位教师组成的评分小组给考生上交的成果或作品评分,确保对学生实践操作考核的客观、公正,考核成绩如实体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学校教务处更易于了解和掌握专业实践课的教学效果,保证学校对专业实践课教师的教学做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结合校本教材开发,将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相关项目引进专业实践教学案例
结合专业实践操作训练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本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相关项目引进专业实践教学案例,丰富实践操作训练校本教材的内容,保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接地气。这样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仅可操作,而且易操作;不仅保持了先进性,而且具有强的实用性。例如,将本校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设备采购招标文件的书写、具体的布线施工建设、管理维护工作细则、成功排除故障的实例,专业实践操作训练室布线工程设计及实施、网络设备采购招标文件的书写,专业实践操作训练室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安装、路由设置,以及校园服务器的配置等编入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操作训练校本教材,从而将其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案例;将学校网站站点的建立操作实例、学校网站网页的设计操作实例、教师的优秀个人主页设计操作实例等编入网页设计实践操作训练校本教材,从而将其引进网页设计实践教学案例;将计算机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成功排除软硬件故障的实例编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操作训练校本教材,从而将其引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案例。
六、利用模拟仿真软件,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
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神速,正如摩尔定律揭示的,“集成电路芯片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也就是说学校实践操作训练使用的电子设备,每隔一年半到两年,就会有一次显著的升级,实践操作训练所使用的电子设备永远是落后的、永远跟不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再就是像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这类电子设备,由于厂商品牌的不同,配置操作差别很大,同一厂商同一品牌的不同型号,配置操作也存在较大差异,学校不可能将所有厂商的所有品牌和所有不同型号全部买齐,供学生实践操作训练。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模拟仿真软件,充实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就可以很好解决实践操作训练当中,所使用的电子设备永远跟不上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设备厂商品牌型号不齐全两大难题。例如,华为公司提供的eNSP,主要针对华为公司生产的各型号企业网络路由器、交换机进行软件模拟仿真;H3C公司提供的HCL,可以模拟仿真H3C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全部功能;Cisco公司提供的Packet Tracer可以模拟仿真Cisco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的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所有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模拟仿真软件,不断充实和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推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强专业实践课教师队伍建设,将现代信息技术贯穿于专业实践课教学的全过程,改进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结合校本教材将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相关项目引进专业实践教学案例,利用模拟仿真软件充和实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开展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一、培训目标
20xx年暑期普通高中全员培训,通过集中研训和分组研训为主要形式相结合的模式,在省、市学科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引领下,帮助广大教师进一步准确把握和理解课程标准,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内容
20xx暑期全员培训内容分15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三、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体教职工,全员参加培训,原则上不得缺席。
四、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分组研训相结合。
1.专题讲座形式
(1)走出去:加强校际交流,和县内外名校挂钩,建立校外培训基地,暑期组织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名校听课观摩、咨询取经,向他们学习先进的有效的教育教学讲座、研讨会、教研活动等,鼓励并组织教师参加,使他们从这些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经验。
(2)请进来:聘请校外名师和专家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名师成长之路、课堂的有效教学、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教科研能力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等讲座。
2.分组研训形式
分组研训是在教务处规划和指导下,各学科组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结合学科特点及自身教学实际,总结提高。
3.实践与交流形式
(1)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在听课基础上进行教学案例分析与研究,矫正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
(2)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开展师徒结对、营造青蓝工程。以年级为单位,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和帮助新教师开展教育活动,从教材研究、教案设计、课堂教学、辅导等,手把手辅导。使其尽快适应教学。
(4)开展教学竞赛。
五、培训时间:
26日下午至29日上午
培训集中时间:上午8:30 下午3:00
六、组织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20xx年暑期全员培训工作,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经研究,成立20xx年教师全员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为: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本次培训活动的组织采取年级组及学科组双线领导模式,具体分工如下:
语文:z 数学:z
外语:z 理化生:z
政史地:z
艺体信息:z
七、培训实施
1、培训采用集中培训与分组研修相结合的模式,由督导室具体负责考勤与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期检查并通报检查结果。
2、研修期间,原则上不允许请假;确有特殊情况,须书写假条,由年级主任、分管校长签字,方可准假。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
关键词:校本研修;资源整合;机制;内容;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1-0118-02
收稿日期:2006-04-07
作者简介:张淑伟(1971-),女,河南新密人,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从事教师教育研究。
转型期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想更好地发挥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实际 ,突出实效,在探索和实践中做好以下工作。
一、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推动中小学教师 开展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培训机 构 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即培训机构的职能与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站等发生重叠,如果 这个问题不予解决,就会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况且,从组织设置来看,在同一县 域范围之内,完全没有必要设置如此众多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 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很有必要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 室、教科所(室)、电教站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合并为一个机构,成立一 个“四位”一体的新组织,具有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化等综合功能,统一管理、服务于 教师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优势互补。
2005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 》(教师函[2005]4号),并明确规定了“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通知》在功能定位指标中明确提出: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 效实现本 区域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上挂高等院校、下 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笔者认为,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在于合并不是捆绑型的,不是形式上“几合一”而是真正 的功能、机构和管理的整合为一。如果同在一屋檐下,一个牌子几套人马,各吹各的号,各 唱各的调,不仅不会出现1+1+1+1>4的结果,反而会大大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当然,如果 整合后的新机构领导层能以大局为重,真正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过 分看重自己的权力和位置,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那么就会缩短磨合 期,尽快建成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技术推广服务 、校本研修引领等为一体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二、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建设有效运行机制
在具体实施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对辖区内实验校的研修活动进行监管和服务,明确中 小学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责任和作用,指导各类学校制定研修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 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一)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建立目标导向机制
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校本研修必须因校制宜。教师培训机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实验 校大致分成几个发展层次,指导学校制定出校本研修工作的长远规划、中期目标、短期计划 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实验学校根据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为入职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等不同 类型,也可以按任职资格等级分为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 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同一层次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培训机构要指导实验学校建立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的发展方向及各个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 目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基本素质、能力、职称、身份(不同级别的骨干),申报不同的级 别,学校根据申报情况进行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
(二)健全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做到事有人管,人有事做
1.建立学校校本研修组织
建立“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本研修活动组―教师”四级管理体系。校长是学校校本 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校本研修总体目标的确立、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培训资金的保障 。由校长、教师代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教师组成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中、长 期研修方案的制订、实施、评价与调控。“校本研修活动组”负责学校学期研修计划的制定 ,并组织教师具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
2.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
校本研修的自主性不等于自我封闭,校本研修也需要开放。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 不合理,多数学校规模较小,教师人数少,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培训资源短缺。要防止校本 研修工作的低水平运作,有必要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协作小组成员由结成协作伙伴的若 干学校领 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包点教师及中心校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商和组 织协 作组内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帮助不同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 享。
3.建立“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
导师团成员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学者、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本地区各 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在校本研修活动启动之初,教师培训机构要组织在校本 研修研究方面的专家,对各实验校的负责人和教学骨干进行理论讲座,使大家统一思想,澄 清认识。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导师团成员要经常深入分包学校对教师们进行指 导和系统性的专业引领,使教师们的认识得到深层的升华。
(三)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章可循
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由学校组织实施,往往容易出现随意化倾向,从而影响校本研修的均衡发 展和质量提高。要保障和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是非常 必要的。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台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各 地 市也要制定出配套的实施细则。这些制度要多“弹性”,少“硬性”,内容要具有普遍性, 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各县(区)、学校还必须根据自己实际的制定出适合县 (区)情、校情,内容具体、可操作的具有最佳约束和激励效果的管理制度,如《检查管理办 法》、《考核评价方案》、《表彰奖励办法》等。
在各项管理中,最不容忽视的是评价管理,因为它是激活教师发展的动力,具有鉴定、导向 、改进和调控功能。对教师参加研修情况的评价工作可统一在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中 小学校和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区)、乡(镇)、校指导组和中小学校长对参训教师进行评 价。
为了实施动态评价,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倡导并指导实验学校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 机制。研修机制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为每一位教师都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袋包括以下内 容:(1)教师 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所处发展阶段);(2)发展目标,包括学期计划、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 3) 文集汇总,包括校本研修自培计划、学习笔记、反思日记、案例评析、教学随笔和自修总结 等;(4)成果展示,包括开放课教案、优秀案例、自制优秀多媒体课件、论文和个人获奖证 书等四大块。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入职期、适应 期、发展期、创造期)中各个级别(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的发展目标。学期 初,全校教师都根据自己实际进行申报,学校根据申报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每学期末 ,教师根据自己达成目标情况自评,学年组或学科组进行互评,最后学校进行阶段性总评, 根据总评结果确定教师能否晋级。
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机制,明确了研修目标,引入了竞争机制,为评价管理提供了 抓手,使校本研修活动充满了活力。
三、精心选择研修内容,为校本研修提供载体
校本研修内容大致可分为通识性内容和特色性内容两部分。
1.通识性内容
根据实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那些符合国家改革要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 道德素养提升的通识性内容应当被列入各学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现阶段的教师专业 发 展主题应该是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研修主题,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培训、教育教学 理论和新课程通识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新技术专项培训为主要内容。
2.特色性内容
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学校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以校为本、 以师为本的校本研修还应当结合学校和教职工的实际审慎地选择研修的特色性内容。如:为 帮助入职期的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站稳三尺讲台,可选择一些教师职业道德法规、班主 任工作论坛、教学基本功训练等作为研修内容。
四、构建有效研修方式,最终实现研修目标
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实践中,根据各中小学的实 际,可采用以下几种校本研修方式:
1.“自修反思”式
要求教师对照自选发展目标,有目的地研读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的专刊。在自学过程 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实现理论观点与实践问题的碰撞磨合,联系发生于本地、本校及身边 的教育、教学现象,回放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省自查中形成新的认识。通过撰写反思日记 、教育随笔、典型案例,定期召开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促使教师素质与理论的提高, 激发教师终身发展的欲望。
2.“接受借鉴”式
主要是通过经验分享和理论知识的更新,让教师自主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的 做法有:(1)组织必要的教师培训会,聘请专家讲学;(2)举办名师论坛,让名师讲述经验和 体会,发挥其辐射功能;(3)导师团组织校内或校际集中研讨,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4)开 展教学观摩、师徒结对等。
3.“课题带动”式
主要是利用学校承担的各项科研课题研究资源,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课题 研究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在提高教育质 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4.网络环境下的研修方式
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中小学教师借助网络环境而形成学 习 型组织,通过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和开展名师骨干帮带、案例评析、成果交流等活动,使 共同体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
利用网络还有咨询诊断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针对中小学教学场所中的实际问题或视 频教学案例,采 用提问、咨询和讨论等策略,通过网络进行双向视频交流,与中小学教师共同寻求切实可行 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毕天增,等.走进校本学习与培训[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朱小蔓,等.新世纪教师专业化走向[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3.
[3]徐学俊,等.教师校本研修及其区域协作机制探索[J].教育研究,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