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上级局召开的“供电可靠性”工作会议内容及我供电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12年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我供电所对2012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要求
1、健全以所长负责,由有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
级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在主管领导审核后,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出,对不能确定的事件责任原因,必须报主管部门裁定。
4、加强对员工的供电可靠性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全体职工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总结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5、实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本年度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测算并分解,制定出本单位的保障措施,并将指标按月或季度合理分解至各个生产部门,岗位,进行考核。
6、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及时掌握本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提交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二、2012年度为提高供电可靠率,计划采取的方式、手段
1、加强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硬件支撑。
2、强化运行管理,大力提高农网在装设备的可用水平。
(1)、狠抓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和预防性试验,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做好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确保主干线路安全运行;
(3)、强化日常生产管理,督促基层单位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上的漏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统筹安排设备计划停运,最大限度减少停运时间。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4、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使可靠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2012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1、为了做到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计划于年初制定我局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权限、奖惩办法及动作方法。
2、严格执行计划停电制度,压缩停电次数和时间;
3、严格执行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程序软件。认真开展农网的供电可靠性统计和评价工作,做好供电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汇总、上报、分析和反馈。
4、计划在年初完善基础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正确填写各种停电记录,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各类供电可靠性数据和报表。
5、开展供电可靠性数据指标的分析工作,每月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
(1)、本月指标完成情况;
(2)、影响本月指标的因素;
(3)、管理工作及电网和设备的薄弱点分析;
(4)、改进措施及其效果分析。
【关 键 词】南江电力 技术管理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 A
一、网络现状
小水电方面。全县电网内共有电站(厂)大概40余个,其中南江县供电公司所属产权水电厂2个,装机0.2035万千瓦。
输变电网络方面。南江县供电公司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站16座;110千伏线路57公里;35千伏线路381公里;10千伏及以下输配线路10820公里;配电变压器1408台。
10千伏配网方面。南江县供电公司所辖供电区域共有10千伏干线40条,总长1072.012公里,贯穿于全县的18个乡镇。目前老式S5、S7型变压器仍占一定比例。除县城和乡、场镇外,农村配变大多以20千伏安为主,其次为30千伏安。
400伏及以下线路方面。南江县供电公司共有400伏及以下线路10860公里,覆盖全县的2411个社。南江属边远山区,住户分散,地理环境差。一个变台区供一个村或三至四个社的用户比比皆是。
二、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困难
1、设备过载影响电网正常安全运行。35千伏主网由于“T”接点多,供电半径大;北部区域的上两、桃园、贵民等属于县级工业用电大户所在的重镇,多为小水电供电,由于没有110千伏骨架网络支撑,仅靠35千伏南桃线供电,越载严重;110千伏南江站、110千伏石板垭变电站处于巴中电网末端,缺乏有效220千伏电源骨架电源的支撑;35千伏城关变电站四线双变运行供电,但主要电源来源于35千伏南电线,负荷最高可达13兆瓦;洛坪片区主要由35千伏洛坪站四线单变运行供电,最大负荷目前已达6兆瓦,远大于主变的容量,严重过载;下两片区35千伏下两站,供电长期依靠35千伏城洛线长距离输送,输送距离达到38.17公里,串接供电,安全、可靠运行压力巨大。
2、运行方式影响电网技术管理。权属下的发电机出口无失压保护,当系统电源失压或者是相关线路重合闸时不能保证发电机出口开关自动跳闸,存在将机组强行拉入同步的现象,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35千伏变电站大多为单变单线,供电可靠性极差,部分变电站的变压器容量偏小,大多变电站主变只有1台,35千伏线路甚至在其他35千伏线路T接 ,形成35千伏变电站 “长藤结瓜”,结构很不合理;南江电网内小水电基本上属于径流式电站,丰水期谷段负荷不易消化,在枯水期受地区负荷快速增长和本网小水电机组出力严重不足双重影响,而小水电站脱离主网支撑,基本不能独立运行;小水电厂均无可靠的继保设备,造成保护定值配合困难,越级跳闸经常发生;10千伏、35千伏手拉手供电格局未能形成,至使供电可靠性差;供电方式不灵活,配电网未形成多分段、多联络式环网用电;10千伏配电线路无功容量不足,分散不够,造成10千伏线路末端电压低,大综工业用户的无功补偿装置多数不能自动投切;部分低压干线,变压器容量小,供电半径大,输送容量、电压合格率难以保证;在城市重要地段、商业区、繁华地段,均未采用配电所、箱式变、电缆主备线,低压分支箱配电、环网供电的方式。
三、技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粗放、计划性差。一是技术基础资料管理为空白。公司档案室除文件资料外几乎无任何技术资料可查。造成技术资料的查阅、事故分析和资料上报及为困难。二是异动管理流于形式。公司仅管有异动管理办法,但无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造成设备异动后图纸无人更改、资料无人更新、图实不符,所有技术资料都不能与时俱进。三是缺陷管理等同于故障消缺。缺陷管理是生产技术管理一个重要部份,但公司在缺陷管理上存在不查缺、不报缺、不消缺的“三不”现象,经常造成设备 “带病”运行。四是可靠性管理差。衡量生产技术管理好坏的第一指标就是供电可靠性。但在控股公司的可靠性管理还找不到可靠性管理的切入点,还不知道跳闸管理、计划管理、缺陷管理乃至大修技改、设备更新均是可靠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术力量缺乏、培训无针对性。一是由于历史原因,公司技术管理力量及为薄弱,他们年龄老化、知识更新困难。二是可用技能人才少。随着技术的更新、设备的换代、高电压的引入已倍感知识落后,工作适应力不从心、能力欠缺。三是培训跟不上技术更新的步伐,技能人才严重匮乏。四是员工缺乏学技术的热情、更是缺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五是缺乏引进人才的激励机制,人才造血机制不健全。
3、无技术监测设备、技术监督难以开展。 一是线路巡视无高科技含量的监控手段,如卫星定位巡线仪等;二是没有先进的雷电定位系统,对本地区的雷电活动、密度分布、强度分布缺乏预测和分析;三是在线路的维护管理中由于没有测试仪器不能对绝缘子进行盐密测试,对导线的联接点缺乏红外线测温检查,造成瓷瓶绝缘老化,导线断线;四是无相应的校试检测设备致使变电站、发电厂无法开展年检预试和开展状态检修;五是由于无法开展绝缘、直流、化学、过电压等方面的技术监督工作,造成事故隐患难已发现,很难做到设备故障的预控。
四、强化技术管理的措施
1、强化基础管理
进一步完善生产技术管理的“软件”量化工作。按照管理与国网公司全面接轨的要求,根据行业管理特点和巴中供电公司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各种“办法”、“规定”的制定。
加快生产技术信息管理的步伐。依托SG186生产管理系统、线路管理系统、安全监察系统、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农电生产系统这些平台,建立和收集好各种技术管理数据,做到管理流程规范、设备记载清楚、基础资料完善,将生产技术部管理纳入量化管理轨道。
开展同业对标,分析弱项指标。通过与外的同业对标,找出自身差距,学习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不定期召开弱项指标分析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弱项指标的分拆,找出管理漏洞,严格考核、逗硬奖惩,树立内部同业标杆,并使我司在安全保障体系上、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各项指标达到量化的标准。
细化技术专责的管理职能,督促生产技术指标的完成。将《生产技术管理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再次细化到各技术专责身上,让专责有指标有考核,让“细则”成为双刃剑,不仅考核基层更是检验专责能力标准。要求各生产专责深入各基层单位进行随机检查,并在每月的生产技术管理督察中通报。充分利用专责在专业方面的优势,强化专责职能的指导作用。
2、严格遵循“严、细、实、恒、学”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作风。
强化异动管理。根据现有《南江供电公司发输配变设备异动管理规范》进一步强化异动管理并制定出相应的强化条款逗硬执行。强化《缺陷管理办法》。规范缺陷闭环管理的流程。缺陷闭环管理历来都是该公司的弱项指标。因此,必须进快出台《缺陷闭环管理的奖惩办法》并将缺陷管理纳入可靠性管理的重要考核部分。强化计划管理。制定在大修、技改、设备更新的三年滚动计划,以及大修计划,技改计划和设备更新计划,并严格执行。强化跳闸管理。尽快出台《南江供电公司跳闸管理办法》定期分析跳闸的原因,制定扼制跳闸的办法和措施。强制执行标准化作业。将标准化作业从推广执行变为强制执行,要求在检修、技改、运行操作典型作业的全面执行标准化作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各种作业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标准化作业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现场作业卡的审批权限。
3、开展针对性人才培训,搭建员工成才的平台。
开展针对性人才培训,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切实做到缺啥补啥,差啥培训啥;开展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和发现敬业典型员工,树立爱岗敬业的榜样;制定激励自学成长的管理办法,让员工感到学有所用。制定出业务尖子、技术能手的优待办法,让人才留得住、用得上;健全人才造血功能,制定人才激励机制,疏通技能人才的成才通道,鼓励专业人才走技能职业生涯之路;制定人材引进的激励办法,制定出人才引进的长远规划,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关键词:供电电能质量管理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 U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前言
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通过公用电网供给用户端的交流电能的品质,关系到供电、用电系统及其设备正常工作(或运行)的电压、电流的各种指标偏离规定范围的程度。从严格意义上讲,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频率和波形。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指优质供电,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四个方面的相关术语和概念。我们通常讲电能质量又包括电压质量和电流质量。电压质量包括电压缺口、电压不平衡、电压谐波、电压偏差、电磁暂态现象、电压波动与闪变、电压频率偏差、短时电压变动、过电压、欠电压等。电流质量与电压质量密切相关。电流质量包括间谐波、噪声、电流谐波、电流相位超前与滞后等。电能质量管理主要是电压质量的管理。。
经过最近几年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的大规模投入,电网结构日趋完善,线路的输送能力和变电容量已基本能满足用电需求。充裕的电容器、电抗器无功补偿设备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的普遍使用,客观上为电能质量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
电网是供电企业的经营之本,是保证电能质量的基础,电网的建设与改造要具有一定先进性、合理性和经济性。通过建设与改造,把设备老化、运行状况较差的设备退出运行,供电半径大、线径小、绝缘化程度不高的线路进行优化,使电网的结构更趋合理,负荷分配均衡,自动化程度高,供电能力和互倒互带能力强。
2加强电网运行检修及负荷管理
电网运行检修及负荷管理是提高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关键,特别是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电压的高低,每年应根据历史数据和负荷发展情况,认真进行负荷预测及电力电量平衡,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在低压负荷管理方面,可对负荷较重的配电变压器安装负荷测试仪,实时监测配电变压器负荷,对未安装负荷测试仪的配电变压器,每月在负荷高峰期进行负荷测试,对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负荷不平衡率小15%。
3强化无功电压管理
为加强电压质量及无功电力的综合管理,切实改善电压质量,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根据县级电网的特点,在无功补偿中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
平衡”的原则,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分散为主,电力部门补偿与客户端补偿相结合,以客户端补偿为主,高压补偿与低压补偿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也就是说,既要在变电站l0kV母线和l0kV配电线路上进行集中补偿,也要在配电变压器和客户端对电动机进行随机补偿,以实现无功就地平衡。
②制定合理的调压方式,充分运用有载调压装置,将无功补偿装置和变压器分接开关的运行方式结合起来,统一考虑,同时根据负荷的变化、季节特点,对母线电压、配变档位作适时调整,确保电压质量合格。同时在35kV,l0kV用户端以及低压用户端安装电压监测仪,每月定期采集数据,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个别配电变压器进行合理调档或采取其他整改措施,保证用户正常用电。
③加强客户无功管理。客户在报装过程中,严把设计审查关、严把工程验收关,确保客户无功补偿容量达到就地平衡的要求;在用电营销管理中全面实施力率调整电费的管理办法,重视客户无功管理工作。对不重视无功补偿的客户,开展无功知识讲座,宣传动员,帮助客户提高设备完好率。四是加强谐波管理,建立健全谐波客户档案,定期对电网进行谐波测试,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进一步提高电网电压质量。
4建立健全管理标准及管理办法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就要有标准、有规范和制度,需要制定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电压质量管理标准、电网电压监测统计制度、无功电力管理办法、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可靠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电压质量管理考核办法等,要形成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供电可靠率、电压合格率等指标要进行合理测算分解,将指标层层下达到部门、班组,并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绩效管理考核;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做到会议有记录,问题有分析,整改有措施,考核有落实,充分调动各部门各岗位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供电可靠性和无功电压工作顺利开展。
5加强生产计划管理
随着设备运行水平的提高,计划性停电成为影响供电可靠性指标的主要方面,为此,需要制定停电平衡制度和生产计划管理考核细则,每月定期组织召开停电平衡会议,合理安排各部门班组的生产任务,当有多个班组工作的停电线路尽量安排同一天进行,杜绝重复停电现象,减少临时停电时间,确保停电时户数在计算控制范围内,与此同时,还需加强停送电工作管理,协调检修、运行部门的工作,及时恢复停电线路的供电,减少由于协调配合问题引起的延时送电现象;要通过生产计划的管理,将停电时间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记入各部门的考核范畴,改变过去“无效益观念”,以及电网维护时间无量化,不考核,想干多久就干多久,停电早,开工晚的现象。
6加强调度、通信管理,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
调度、通信管理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电压质量合格率、供电可靠率达到要求的关键。在调度、通信管理方面应紧紧围绕安全、可靠、稳定这一主线,建立完善电网调度规程、变电站、配电线路现场运行规程、调度管理标准、防止误调度管理措施、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等,在远动、通信方面加强基础资料台帐的管理,做好通信远动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统计分析工作,结合调度运行情况查找电网管理以及相关设备存在的薄弱环节,落实整改措施,逐步提高电网的运行和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有力措施,也是提高电能质量的有力措施。加强调控值班,及时掌握电网负荷情况和潮流分布情况以及发电厂发电情况,使电网在最合理的方式下运行,从而提高电能质量。如我们上犹电网,在丰水期间,由于各小水电竞相发电,而小水电分布又主要集中在营前、五指峰一带,导致局部电网电压过高,这时,通过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就能有效的解决局部电压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电能质量。
7加强员工技术培训
专业管理的基础在班组,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专业管理工作,需加强班组人员的培训,为此,需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和技术培训年度计划,结合工作实际,可聘请有关专家或厂家技术人员对生产一线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同时组织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管理知识培训等,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管理意识,使县级供电企业的专业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基础更加牢固。
8加强设备全过程管理,保证设备健康运行
全过程设备管理就是要从设备选型定货到施工质量控制、验收投运,巡视检查、预试,闭环缺陷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管理规定,落实责任、考核到位。
设备选型:重要设备选型要结合国内生产技术水平,在投资合理的前提下,质量要可靠;
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三级质量管理,实施监理监查制,按照工艺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工序质量,同时加大隐蔽工程的质量监查,避免遗留长期性质量隐患;
缺陷管理:缺陷的管理分变电缺陷、输配电缺陷的管理,要制定明确的设备分工管理制度和缺陷管理制度,缺陷的管理要形成闭环;
设备评级:设备评级分变电设备评级、输配电设备评级、低压设备的评级。设备评级的目的是掌握设备的健康状况,通过设备评级,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并做好设备完好率、一类率统计工作;
设备预试:按变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的预试周期制定预试计划并开展工作,应试设备、应试项目完成率达100%;
保护定检:按保护定检周期制定定检计划并开展保护定检工作,定检完成率达100%。
9做好专业规划,理清发展思路
按照“抓规划促发展、抓项目奠基础、抓实施重落实”的工作思路,优化资源配置,编制电网规划、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中长期规划,并结合实际,合理编制年度专业工作计划,理清专业管理发展思路,确保专业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10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电能质量的管理工作包含供电可靠性和无功电压两个专项,首先需要建立健全供电可靠性和无功电压管理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为供电可靠性和无功电压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11加强电能质量污染源技术监督和治理
利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全面监测电网电能质量干扰源分布情况,组织对电能质量干扰源的普测,并定期进行完善,监督指导干扰源用户进行电能质量污染治理,减少对其他正常用户电压质量的影响。建立一个在线监测、定时检测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谐波监测系统。非线性干扰源接入电网时,应进行电能质量评估,充分考虑其对敏感和重要用户的影响,选择合适的供电电压等级和接入点,严控设备的入网关,在其完善干扰源治理并通过验收后,方可接入电网。
总之,电能质量的好坏体现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加强电能质量管理,势在必行。但由于县级供电企业由于网架结构薄弱,管理模式多元化,因此在电能质量管理方面有很大的难点。要提高电能质量,应注重过程管理,不管县级供电企业的机构如何设置,模式如何变化,专业的管理原则不能动摇,管理过程不能放松,只有理清专业管理思路,夯实专业基础,才能提高电能质量的管理水平,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才能达到标准要求,才能提升供电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吴小丹,王一鸣.电能质量问题与解决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0)
[2] 孙睿峰.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J]. 东北电力技术. 2009(12)
[3] 郭育生.影响电能质量的因素及改善方法[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安全性;管理制度
前言
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要从事电力生产,就得将安全摆在第一位。 变电运行人员要让安全思想渗透到心灵,变成内在的信念,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避免失误不出事故。
1.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关键
要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就必须坚持运用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和安全性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应用安风体系建设成果,开展四大风险评估,树立预控理念,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我们要树立风险预控措施,要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的基础上,以安全工作票为载体,利用危险点分析理论,制定落实各种作业项目的标准化作业程序及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必要的作业风险评估。每天工作前的班前会,由班组长宣读安全工作票,结合当天工作任务,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作业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2.抓好班组管理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基础
供电企业绝大多数员工在班组,所有变电设备由班组进行管理维护,班组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因此,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必须从班组抓起。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起关键作用的是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首先就要严把班组长任用关,挑选那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职工担任班组长, 通过细化岗位职责、开展能力评定、加强班组长培训、完善考核激励、优化薪酬待遇和规划职业发展等六方面的工作,把班组长培养成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证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工作真正落实到班组,这样的基础才会牢固。
3.做好技术分析工作是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对于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认真分析,积极探索,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找到可行办法。针对因110kv电压并列装置空气开关误跳闸引起的110kv线路备自投误动情况,通过认真检查分析,最后分析原因是因并列装置重动继电器没有自保持功能,当并列装置失电情况下,线路低负载条件下,备自投会发生误动作。通过对电压并列装置重动继电器改造,改为具备重动功能,杜绝在系统极端条件下发生备自投误动的概率,为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可靠性做出了较大贡献。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保证
在当前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通过全员持证上岗、一体化手册推广、优化班组绩效考核和开展准军事化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把班组培养成技能达标、作业规范、执行有力、凝聚力强的生产员工。“兵不在多而在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无法应对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发展形势。
5.提高职工素质的关键途径是教育培训。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中,变电运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变电所的特点,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措施出发,摸索出加强变电运行,提高供电安全性的部分管理办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5.1 完善管理体系,措施的落实和考核
可靠性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变电专业制定了下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1)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2)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3)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所:根据年计划工作量和每年变电所实际工作情况,将局下达的总承包时间分解至各所,各变电所值班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潜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工作。(4)各变电所每月
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按要求上报。(5)供电局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并按季由专责人写出可靠性分析总结,及时向上级反映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无原因超时限者上报实行相应处罚。
5.2 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1)采用新产品,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六氟化硫和真空断路器、微机保护等优良产品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近几年来,所有线路及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全部更换为微机保护装置,事实证明,采用优质的设备大大减少了故障停电机会,减少了因设备原因而造成的停电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2)认真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以及保护和自动装置,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有效方法。运行人员加强巡视维护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3)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根据我局开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
5.3 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围绕供电可靠性目标,我局充分发掘潜力,从生产计划、设备运行方式、计划停电制度上按最佳方案控制对用户的停电时数,按照能带电干的,决不停电;能倒运行方式少停电的,决不多停和坚持对停电计划实行“先算后报”、“先算后停”、“先算后干”的原则,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来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对不能倒负荷的,就研究采取临时供电的技术措施。
5.4 缩短停电时间,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备工作
根据供电可靠性承包方案,停电期间的工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间,为变电所值班人员的承包时间。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由于操作或办理工作票所占用的时间。
(1)加强两票准备工作:为缩短填写操作票时间和保证在操作完成后10min内办理完许可工作手续,变电所在停电工作前一天接到调度下达停电工作计划命令后,所长或当值值班长在18:00以前要与检修单位联系,由签发人签发好第二天的工作票,前一天晚上当班运行人员必须准备好第二天停、送电全部操作票及许可工作票。保证设备停电后10min内,具备工作许可的条件。每一次操作前30min,当班要将安全工具、标示牌等放置在准备使用的地点,以备待用。当调度下令后即可立刻执行操作任务,这样即加快了速度,也缩短了许可工作时间。
(2)及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提前结束,应做到随时能恢复送电操作。工作票、操作票处理工作除交接班时间以外,能在本班完成的尽量完成,不能无故推延到下一班。接班人员接班后根据接班情况,及时安排本班的工作任务,发现问题要以现场工作为主,及时解决,不得推诿。
(3)实行双监护制,安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为保证既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又能保证安全,对各变电所实行“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监护人双监护制”。即操作时,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操作监护人共同监督其操作,操作结束后,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监护人分工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和调度报告。采用这种管理办法后,有效地压缩了操作时间,也缩短了工作票许可时间。
(4)实行联合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必须充分利用停电时间,对于没有互相干扰的工作,加强协调,联合施工,提高效率,对于相互干扰的工作,要做好工作时间安排,做到无缝连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6.结语
总之,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只有用科学、安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判定变电故障发生的特征及引发故障的根本原因,并依据管理优化促进变电运行管理的创新变革、强化安全控制理念的完善建立,才能最终实现变电运行的低故障率甚至是零故障率,并使整个供电行业在良好的变电运行服务秩序下促进经济效益
、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配电网 供电可靠性 管理措施
供电系统向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叫做供电可靠性。通过这项指标,可以掌握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状况及其对国民经济用电需求的贡献量,同时它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这项指标是在可靠性工程的一般原理和电力系统的供电问题的综合产物,渗透到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主要服务于农村的供电企业,公司一直把供电可靠性工作作为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在实践工作中,依靠科技创新坚持完善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推进电网系统的建设,不断提升农网运行的可靠性。
1 供电可靠性指标
供电企业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受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一家电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可以从企业对供电可靠性的日常管理及其实际效果体现出来。提高供电可靠性是从整体上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它与发、供电和线路的可靠性、电网结构和变电站主接线的可靠性,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配置、电力系统备用容量和运行方式等密切相关。
影响农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1.1 电网结构设置不科学。基于电源点不多,农村地区的供电模式大都是独立的,一般供电半径较长,技术标准很难达标,而且运行状况不稳定、速度慢;该地区线路分段开关数量不多,只能安排成大范围的停电。
1.2 设备老化、运行环境差,容易出现接地、缺相、断杆、断线、设施被盗等造成用户停电。
1.3 维修困难,不容易发现线路故障,会延长停电时间。
1.4 倒闸操作速度慢,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停电或恢复供电的操作;各环节的工作无法紧密衔接,而且由于电力人员操作技能的欠缺,因误操作而延长停电时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2 加强生产管理
2.1 采用目标管理方式。每年年初生产技术部都会提出本年度及分季度的可靠性分解指标,并下达至调度所、输变电工区和各供电所,使他们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展问题讨论和保护措施的可行性研究。
2.2 细化停电记录。为了尽量减少停电次数,明确划分各部门的权责任务,供电企业以有效的目标管理为基础,在需要两个或多个部门共同配合的停电安排中,各环节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本环节的工作记录。将对整个停电过程细化,以便明确权责关系。
2.3 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配电网络也在不断尝试科技创新,因此,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当前电力工作的一大要务。可以从员工培训着手,强化电力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增加其专业知识储备,辅以专业素质考核,从整体上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
2.4 严格备品备件管理,尽量减少因备品备件不足而延长停电时间的工作安排。
2.5 完善设备台帐、地理接线图、网络接线图和低压台区图。通过比较完备的基础资料可以全面掌握供电可靠性,使操作人员对线路故障一目了然,进而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大大缩短停电时间。
3 推动科学管理
3.1 不断强化计划施工及临时停电管理,确保电网设备稳定运行:①检修人员要提前到达现场,做好停送电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减少等待时间;②强化故障抢修及临时停电管理,力求缩短停电时间;③检修配电网时,做好停电范围的工作安排,防止重复停电。
3.2 确保安全作业的前提下,开始新线路停电施工前,先要立杆、放线,停电后要尽快紧线,完成线路搭接;配变接入线路工作,做足准备工作才能进行停电操作,接入点保留出足够距离电缆后恢复通电,后续工作按预留接电装置来操作。
3.3 为避免造成多次停电,停电前要仔细斟酌停电工作安排;新线路设计时与带电线路连接处人为设计耐张杆,降低放线工作量,缩短停电时间。
3.4 加强配电操作管理。不断优化传统的停电操作顺序,避免操作不力浪费时间。
4 加大农网改造力度
4.1 提高10kV供电能力、减少线路用户数量的最佳途径是增加10kV出线,推行“手拉手”环网供电,使以往单电源、单辐射的供电状态得到改进。
4.2 配网的设计应该全面考虑短期、超短期负荷预测情况。
4.3 改进线路绝缘性能,提高线路对外力破坏的抵御能力。
4.4 加装10kV线路分段开关及联络开关,尽量缩减检修作业对用户的影响范围;线路分段数增多,每段只供给有限的几个用户,实现了配电网的灵活调度,大大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4.5 实行双电源或“三个电源”的供电模式,确保重要用户的用电质量。
4.6 加快农村低压配电网的改造。针对农村地区,要增大电源点密度,缩短供电半径,实施小容量供电;推行配变台区分片供电模式,快速实现配电室供电。
4.7 进一步完善电网防雷设施建设,根据当地污秽等级选择合适的电力金具。
4.8 加强陈旧设备技术改造力度,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4.9 利用预留接电装置。用户业扩工量多、涉及面较广,具有不可预测性,我们不能将部分项目与检修、施工计划综合布置,影响了供电的可靠性。鉴于此,业扩用户的接入可以优先考虑利用预留接电装置或在分支线上接电。
5 积极推动科技进步
5.1 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积极运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5.2 大力提倡带电作业,就是在通电的情况下开展高压电气设备检修等作业流程,完善带电作业车和作业工器具的配备。
5.3 推进配电网络保护自动化,并配备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实现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对电网运行方式及负荷的转移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调度,减少停电次数。
5.4 利用车载发电机和故障抢修车来辅助作业。车载发电机组是临时保供电源,有助于用户临时保供及应对处理突发性事件。
6 加强配网设备巡防工作
一是加大线路设备巡视力度,特别是夜间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大力推进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在配电网中的应用,改善配网设备性能,确保电网稳定运行。二是加大对线路设备保护的宣传力度。以《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为工作指导,切实加强对建开发区内的线路设备保护的宣传力度。
7 结论
供电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搞好安全运行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供电可靠性,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刚.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