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双师课堂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客观性与适应性。
案例教学的精髓在于将课堂教学建立于真实的情境之上,使课堂理论知识、基本原理等讲授成为一种基于具体的物质、社会背景、事实的认知性活动,从而达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感知、思考、探索而实现对某一特定知识的建构,是认知教学和建构教学的有效结合,是教与学自主互动的有机结合。对于侦查专业课堂教学而言,案例情景设计要求特别高。因为侦查专业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建构,不仅局限于单一性的案例情节,还包括案件发生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时空范围,只有原生态完整地呈现案例宏观与微观情节,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案件环境中,而学生唯有在真实的案件环境中才能调动自己一切情感和认识能力(包括感性和理性认识),充分展开自己的灵性,在教师引导下运用课堂讲授原理、原则和方法实现与具体案件的关联,自主的感悟、分析,在感知和分析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新知识的建构。尤为重要的是,案件情境真实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作为一名侦查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塑造其克服困难、大胆创新、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因此,课堂教学案例必须是客观真实的。反之,一个刻意生造的案例,不管教师事先作了多少种假设,设计了多少种自圆其说的方案,都会导致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教师疲于应付说明情况而让学生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对所学知识持怀疑态度。当然,此处所说的客观性并非说不能对案例进行任何加工和改编,而是指案件构成的基本情况和素材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案例的适应性,是指应用于课堂教学的案例必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发现能力和验证侦查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价值。因此,对于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而言,不仅案例自身要具有满足上述教学价值之功效,还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适当的处理,使其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强烈的课堂教学之工具性特征。
2.选择性与针对性。
侦查专业课堂教学与实战实训课的区别在于,课堂教学侧重于侦查基本原理原则、基本方法和技能知识的系统讲解,即注重知识传授,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认知和“何以为?如何为?”的基础理论夯实。但是,任何知识都不是纯粹的理论抽象,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认知的最佳途径乃是引导学生回到实践中去感悟并领会其精髓和灵魂。于侦查专业知识而言,课堂教学的最佳途径毫无疑问就是将其与侦查实践的有效联结。显然将侦查专业课堂搬到办案的第一线是不可能的,于是案例教学便成为了侦查专业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并非所有的案例都适合于侦查专业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的知识对案例的性质、内容、复杂程度的要求都不一样。因此,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一般都要经过精细遴选。在教师制定好课堂案例教学方案后,依据教学设计环节、问题导向、教学目标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做出整体评估和衡量,将最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遴选出来。这就是说案例并不等于教学案例。特别是,任何知识都是一定人文价值和逻辑思维观念的复合体。侦查知识传授的目标并不止于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而同时要具备建构社会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提升侦查思维能力之功效。因此,作为侦查原理、原则、基本方法诠释之“物化”的案例,就需要具备特定的社会情景特征、典型特征、复杂性特征,换而言之,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需要具备很强的针对性。
3.加工性与整合性。
在传统条件下,来自于侦查一线的案例大部分表现为文本和照片。现代化条件下案例不但有文本、照片还增加了视频、语音等素材。侦查的这些原始素材数量大,涉及多个社会领域和多个角度。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在教学计划指导下,分步实施的,而每一步都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选择的案例以及案例呈现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用于侦查专业课堂教学的案例一定要进行深度加工和整合。所谓加工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视频、照片、文本进行抽取、分割,做到既客观再现案例,又能精确地将课堂教学不需要的内容和素材予以剔除,消除案例教学的“信息噪音”。所谓整合就是要将案例中不同形式的案例素材如文本、表格、视频、照片在尊重案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依照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对其按一定顺序进行组合、拼接,按照知识认知规律有序呈现、按照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重点呈现、多次呈现、组合呈现。
(二)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加工的基本原则
1.客观真实原则。
侦查专业课堂教学的任务是解决侦查工作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论等系统性知识。案例教学就是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物质化,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情景中体会原理、原则等知识的内涵。这是一个将知识“著乎心、布乎体”的内化过程。只有在真实的情景中才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进而调动自己全身心的感觉与思维器官,在教师引导下,带着问题融合案例,实现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工案例的时候,要尊重客观真实原则对案例进行整合、分割、重组。对案件性质有重大影响的要素,不可使用现代技术进行篡改,对案例要素的重新整合、组合不能改变案件的基本事实,如案件发生的特定时间段、特定的空间位置,关键的视频图像等,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案例的把握从而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知觉、判断和认知。
2.教学需要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频、音频处理技术、动画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为侦查专业课堂案例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对来自于侦查实践的原始案件素材进行整理、编辑、分割、组合时,要按照课堂案例教学设计的方案对案例进行加工和编辑,按照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分割、重组。切忌将现代教育技术把案例素材作为案例加工的核心,喧宾夺主,那样案例教学只会成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展示,而真正的案例教学知识认知目标就会被“过度的技术使用”所搅扰或遮蔽,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工必须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现代教育技术。
3.方便实用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课堂教学案例的加工,其最终目的乃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因此,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工案例必须坚持方便实用的原则,即案例内容在组合和呈现时每个案例素材与知识的对接要准确,教师使用和学生调阅都要简单易行。尤其是相关知识点与素材的链接,以及教与学过程中对前后知识和相应的案例素材的查找、回放,都有醒目易用的链接提示,这样便于将课堂中分割的知识与案例素材、不同的问题导向在学生逐个、逐阶段的认知中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知识,从而完成案例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建构过程。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组织
现代教育技术在侦查专业课堂案例教学中的应用,是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更好的设置案例教学情境,让学生迅速全身心地投入知识认知和探求的活动中去。但并非所有的案例用于教学都适合于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案例以达到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目标的完美契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工案例,对案例有着如下的要求:
1.案例要完整,素材要丰富。
侦查课堂教学案例的选择就是选定特定刑事案件(一般是已经破获的刑事案件)作为认知知识的样本进行分析。从这个角度讲,能够经得起深入分析和探究,达到认知知识和建构知识的案例就不能是简单的刑事案件例子。刑事案件要转化为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就必须具有可用性和可分析性,就此而言这个案例必须满足基本要素齐全,支撑案件要素的素材要具体化、完整化。既能将案件发生的具体情况全方位形象直观地展示,同时展示案件情况的具体素材还要丰富而多样化,这样才能根据教学方案,按照问题导向从案例的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案例加以编辑。实践证明,单一的文本素材对于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有限。在当下适合于现代教育技术加工和应用的案例应当具有视频、图片、语音、文本以及反映案件细节的各种丰富材料,如话单记录、银行交易记录、现场痕迹的具体形态、犯罪工具等。一般情况下,案例具有的素材越是丰富多样,现代教育技术在侦查专业课堂教学中就越能发挥其优势。各种图片、视频、语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下更能在教学中发挥教学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功效,多样化的案例素材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撑后能更为灵活、生动、直观的多样化呈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反之,一个案件尽管其各种要素都齐备,但是要素过于单一化、简单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则只能是浅层次的。
2.案例要典型,情境要具体。
案例要典型,就是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充分反映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就是说,所选择的案例要基本包含课堂教学知识点及与其他知识的相互联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研判,能较好地将课堂知识与鲜活的实践联系起来,借助“物化”的案例理解和认知知识。具备这些特征还不是案例典型性的全部。一个真正典型性的侦查案例除具备上述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包含着案件的具体情境。因为案例教学是建立于情境教学这个基础上的。因此,一个典型的案例首先要具有案件所发生的社会背景、特定时空位置的全部素材。在单纯的文本案例中,一般很难将案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空场域予以直观、客观再现。要素的缺失使学生对案件的自主分析判断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还要能反映案件的现场态势、案件时空场域特征和时空场域转换顺序等,以及特定情境中跟案件有关联的人事物状态特征,唯有如此,案例教学才能调动学生“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
3.素材要具体,保持原初状态。
案例素材具体才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按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案例进行分割和组合。这往往是决定一个案件是否能胜任课堂案例教学的关键。具体就是指案例指向的案件的各种线索、各种素材、各种证据要具体,推动案件侦查进展的素材尤其是关键的素材不能缺失,这样案例才有可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得到完整再现和回溯分析,从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将知识分解成为案例侦查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案件素材分析,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导向学生知识的认知。因此,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不应该是来自于公开新闻报道的概括性消息,办案单位案件的总结依然不能作为一个成功案例素材的科学来源。真正的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师到办案单位亲自查阅资料(案件卷宗)经过精心挑选的获得。由此可知,侦查专业教学案例库建设的艰难与不易。保持原初状态,就是指案例中相关素材最好是原始素材。如视频、图片是办案人员在现场获得与拍摄的照片,而不是经过新闻媒体加工后公开传播的照片或视频,这种“二次”素材由于改变了其原初状态,一方面会影响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其加工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分析和判断。
4.情节有冲突,具有可设计性。
侦查原理、侦查方法与策略在与侦查实践相结合时总是碰撞出绚烂多彩的火花,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杂性、多样性的外在表现。因此,一个好的案例其情节应当具有冲突性特征,能让学生在复杂多样的侦查途径中,或是不同的侦查视角中,又抑或是相互对立的侦查思路中,在教师引导下运用课堂知识自主分析和探究拨开迷雾,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和知识建构。同时,对案例中所隐含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分析具有一定挑战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任何悬念和矛盾冲突的案例往往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正因为案例情节具有冲突和矛盾,才使侦查决策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便于教师依据教学策略设置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讨论和分析,构建教师、学生“双主体”的教学模式。充满矛盾和不确定性的案例讨论才真正融合了启发式、探索式、自主式等多种现代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将问题导向转化为知识导向,从而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不仅如此,案例冲突性和挑战性使得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必需,于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临场应变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和针对问题果断决策的品质。由此可知,一个案例情节愈是具有冲突性,就愈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按照教学设计方案进行编辑和整合,就愈能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案例教学中的优势。可以说,内含冲突和矛盾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案例教学中大放异彩的重要基础,也是调动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的重要条件。
(二)案例加工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案例加工就是对案例“信息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新建,创造出一种新的信息内容和形式”,以满足于教学。
1.对案例素材的分割。
任何形式的教学,不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实训,总是按照教学设计分步进行的,因之案例在课堂的呈现也需要依据教学策略和步骤分方面、分阶段呈现。这就要求我们对案例进行片段化的切割处理。切割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案例教学中不需要的多余的素材通过切割而剔除,二是将整个案例依据教学设计方案切割成不同的片段。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切割案例时要注意做到:一是吃透案例。吃透案例才能决定取舍,吃透案例才能实现案例的不同情节、不同方面与课堂讲授知识的高度契合。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案情发展的进程、破案的策略与措施、侦查阶段进展与重点突破,侦查的主要方法与所获线索证据。只有案例吃透了,才能“剪裁”恰当,得心应手。二是突出重点。案例的切割要突出教学重点,即要将选定的案例中最能反映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情境分割出来。这些重点包括案件发生的关键场域(时空特征包括社会背景)、关键的犯罪行为与心理特征、关键的痕迹、关键物证、包括体貌特征在内的行为人的特征、关键证据与案件信息资料等等,将能有利于课堂重点知识讲解的案情资料和情境剪裁好,以备下一步案件素材的组合和联结。三是突破难点。难点就是课堂教学中不易理解的知识,也往往最为抽象难懂。因此,一般是有针对性地将案例中有利于课堂教学中突破知识难点的案件素材分割出来,包括音频、视频、文档、超文本文件等等。四是形成整体,防止碎片化。由于对案例中不同素材进行了切割,如果这些切割的素材不能形成有机联系而成为一个整体,那么碎片化的案件信息只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疲劳情绪。这里所说的整体,是指切割后的案例素材要围绕课堂教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认知的逻辑联系。例如,按照犯罪分子进入现场的顺序或是按照形成整体空间认知态势的方式将不同的视频、图片、文字组合成一个整体,以利于学生分析犯罪发生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不同素材的处理。
现代教育技术对侦查专业教学案例加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对案例素材处理上的技术优势。对素材的处理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对案件中的原始素材进行转化、优化、清晰的技术处理。对于素材的处理主要包括:(1)对实物的处理。实物绝少有直接搬上课堂在教学中加以应用的,大多数的情形是根据教学需要对其拍照转化成图片而加以利用。一般需要对实物进行多角度,从概貌到局部、到细节特征多层次、多方面的拍照,如将犯罪工具制作成图片。(2)对照片图片的处理。利用图片处理工具,对案件中的图片进行剪裁、色彩调整,以及将多张图片进行叠加、合成等处理,在图片上添加文字、特定指示符号等,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或者提示的作用。(3)对视频的处理,即利用专门的视频处理软件对视频进行处理。除了剪裁以外,还需要对视频进行清晰化处理、视频播放速度的处理、视频截图、提取图像帧幅。视频的清晰化处理就是将案件中视频监控受到光线等因素影响导致视频资料不够清晰,利用视频处理软件将涉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影像资料进行清晰化处理。为便于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截屏或者生成播放速度适宜的新视频或是提取案件中关键行为特征的特定图像帧数,都可观察瞬间特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视频处理还包括格式的转换等。(4)对声音的处理,即通过专业化的技术剔除视频录制过程中由于设备自身问题而产生的啸声、杂音等。
3.多种素材的组合与配置。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和配置才能形成高质量的多媒体形式的教学案例。但是,不同的素材如何配置和组合,最终还是由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决定的。(1)案情与情境介绍。由视频图片配以简明的文本资料予以组合说明,发挥文字和视频、图片的各自优势,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对案件形成直观的全貌印象。(2)视频与视频的组合配置。根据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需要,将案件中被分割为好几段的视频资料按顺序组合起来,便于学生按事物发展顺序、行为变化的真实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利用课堂知识解决问题。(3)视频与图片的组合配置。视频信息量大,利用视频介绍宏观或整体情景,图片展示关键区域或是部位的具体特征,这样的组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案件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发现问题,在重构的真实案件情境中实现对知识的认知。(4)单一素材的展示。单一素材一般是指案件某一类特定的素材。如话单资料、资金交易信息。这种素材一般要按照时间顺序,原始直观的展现,便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分析和发现问题,在分析中感知知识、认知知识。
(三)案例的呈现安排
呈现安排,主要是指组合配置好的案例素材,采用什么形式展示和展示界面如何安排的问题。这里主要涉及动画和链接技术问题,以及界面设计技术等。总的要求是:内容提要链接正确,播放顺畅,界面设计合理,内容清晰明了,功能齐全、颜色搭配简洁美观。整个课件设计艺术感强,技术性高。大致来说,运用动画和链接技术呈现案例教学内容的时候,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多层次呈现。
根据教学需要,例如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的需要,将案件现场的视频、图片或是其他内容,根据学生对案件分析或学习的进展情况逐次呈现案例素材。多层次呈现的内容往往是对案件中的某一个内容由浅到深、由整体到部分、由粗到细的有层次性地逐步呈现。呈现的界面要做到“开合”自由,即呈现的内容既有整体和全貌的呈现,又根据教学需要,根据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需要,将界面呈现内容聚焦于某一细节特征。在完成上述过程后,界面内容将整体与细节同时呈现在一个界面上,利于教学由面到点、或由点到面的比较分析。当然,多层次“开”与“合”顺序如何处理取决于教学需要,取决于教师引导和问题导向的需要。
2.多角度呈现。
在侦查专业课堂案例教学中,一般按照问题导向规律,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设置为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从而达到认知知识、建构知识的教学目的。但是侦查案例中的问题分析,往往涉及案例多方面的信息和素材,需要从现场特征、嫌疑人信息、物品信息以及其他的有关素材,或是需要视频、音频、照片等不同性质的原始素材,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分析和判断,这时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这些素材按照教学要求设计好多角度呈现的形式。可以选择素材逐个进入,不同角度展示,逐个分析,要求界面布局美观清楚,素材展示直观形象,链接准确。
(四)细节打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236-01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体验性较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既有心理知识的传授,心理活动的体验,还有心理调适技能的训练,是集知识、体验和训练为一体的综合课程,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认为采用案例教学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案例教学的界定
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
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作用则通过学生、教师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的教学目标。运用案例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 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助于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利于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二)案例教学对教师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2.有利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案例教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1.有利于体现教学中“双主体”的作用,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关系。
2.有利于创设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对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搜集选择教学案例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元素。教学案例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要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必须有高质量的案例。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趣味性、丰富性。此外,案例的丰富性还体现在案例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案例时应采用幻灯、教学录像、图片等多种方式,这样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科学地计划与安排教学环节
案例教学具有相对稳定的操作模式。一是在课程开课之前制定一个具体、周密的案例教学总计划,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案例的总个数、各个案例实施的时间等。二是教师还要为每个教学案例制定一个具体的案例教学组织计划, 内容包括:案例来源、案例类型、向学生呈现案例的时间、案例讨论的组织形式、步骤及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案例的总结评价等。教师是案例教学的组织者, 需要周密地安排教学,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实时发挥着组织者、催化者、引导者的作用, 切实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针对案例设置问题和引导学生讨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获得心理调试的方法和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对案例设置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案例提出不同的假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并对假设的论证,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把握主题、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地阐述问题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设置的问题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教师的引导主要是对学生探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引导,并尽可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果断性、独特性。据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对问题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大胆质疑,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分析案例中主体的心理和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探究案例的延伸,开展讨论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入案例, 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案例和案例中的问题,以此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四)教师的总结评价
教师的总结评价在案例教学中尤为关键,是案例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的总结可以是讨论进行中的适时的阶段性小结,也可以是课堂教学结束时的点评总结。教师的总结评价包括:一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对讨论中积极发言与自主探究的同学给以肯定、对学生讨论观点的视角正确与否的合理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鼓励与表扬、对学生讨论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进行的概括和提升,让学生有顿悟的感觉,从中获得启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二是对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表现在归纳案例中获得的启示、方法和思路,以及其在学生生活中的应用等方面,这是对学生知识内化和提升的一个关键,目的是调整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认知,提高学生在遇到类似问题或现象时的分析能力和积累解决的经验,进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案例;企业财务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是通过真实的企业财务案例,运用相关财务理论和方法,解决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问题,提高学生运用财务知识处理复杂多变的理财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教师提高业务能力。
一、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影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学案例的质量,一个好的教学案例能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然而目前财务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案例的质量不高
目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自己财务管理案例库,案例虽然数量众多,但他们均相对保密,不能实现共享、相互借鉴和促进,同时案例的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针对性和启发性不够,案例不能将具体的案例事实与相关财务理论及课程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或者采用“拿来主义”将国外的一些企业财务案例原本照抄,根本不管适不适合我国当前国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这种情况下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很多教师只好放弃案例教学。例如许多案例过于陈旧,相关的理论和财务制度已发生重大变化,既无法反映理论前沿也无法反映实践动态,致使学生对案例讨论的兴趣不高,学到的最新理论知识无法运用,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财务管理目标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四个阶段,我们采编的案例一定要结合当前环境,采编那些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的案例。
(二)教师编写案例的动力不足,能力有限
采编财务管理案例耗时费力,需要高校教师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但目前编写案例不算研究成果,对老师的职称评定几乎无影响,因此案例编写完全是教师出于个人兴趣而进行。很多教师的编写能力也难以达到财务管理案例库建设的要求,财务管理案例的采编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财务知识和实际财务管理经验,而且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实际资料,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目前大部分财务管理教师都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技能型教师较少,接触财务实践的机会很少,从而缺乏对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严重影响了案例的编写质量和深度。
(三)企业数据难以采集
财务管理案例均来自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需要企业提供大量市场、销售和财务方面的数据,为保证采编案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就需要企业的配合。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财务管理数据和资料,这为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设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素材资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竞争加剧,大多数企业害怕将自己的商业信息泄露出去,拒绝提供相关资料,同时我国资本市场并非强制性要求所有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只有上市公司才有这种要求,使得教师无法获取非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加大了收集和编写案例的难度。
(四)案例库的更新维护困难
时代在发展,有关的理论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案例库要保持新鲜度和时效性,就要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建立动态的案例库结构,对入库的案例定期进行鉴定,修正与新的财务制度不相符的案例,及时开发、补充新的案例。这需要连续不断的投入人力和财力。在目前高校科研教育经费紧张和选编案例教师时间和能力不够的现实情况下,很难实现。
二、完善财务管理案例库的建议
(一)严把采编教学案例质量关
采编的教学案例一定要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密切相关,同时还要满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需要。具体来讲,采编的教学案例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真实性
教师选取的案例应客观真实,因为这样的案例对同学们来讲具有亲切感和真实感,特别是一些知名公司的财务管理事件,同学们熟悉当时企业所处的理财环境,具有很好的延伸扩展性,能够联系前后授课内容,在一定程度对学生有启迪作用,有利于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具体问题,借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时效性
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在变化,因此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也就是说财务管理案例要随着理财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些案例可能在一定历史时期有实际意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不能适应目前的环境,如果再拿出来讲解,就会误导学生,也偏离了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选择财务案例时一定要关注企业理财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修改、调整和增减,必要时要勇于放弃不适用的,保证案例的时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保证教学质量。
3.针对性
财务案例多取材于现实的企业,现实问题往往是复杂的、综合的、多变的,可能需要应用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答。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同,因此教师在准备财务案例时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同学来选编教学案例。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关注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所以要结合公司的财务报表去设计案例,在应用会计知识的同时解决财务问题;管理学专业的学生会更关注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因此可以结合财务激励机制去设计公司治理结构;金融专业的学生更感兴趣的是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因此教师可以对比国内外资本市场对不同上市地区的公司财务信息的反应,说明不同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另外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各层次的培养目标不同,案例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同,因此,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求及案例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设计教学案例。
4.启发性
案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是要把学生从过去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转化为积极主动探索问题,因此教学案例必须设计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仅仅是名词解释或者理论说明,更多的应该是比较含蓄,通常是显而不露,具有抛砖引玉的功能,留待学生去挖掘。案例中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将课堂教授的理论知识和案例中的实际情况串联起来,使同学们在解决案例中的实际问题的时候,既锻炼的理论知识,又增强其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提供的情况越是有虚有实,越能够诱人深入,从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提高教师选编教学案例的积极性和能力
提高教师选编教学案例的积极性,就要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对他们进行刺激,首先要在老师中间形成人人争当教学名师的好氛围,使老师们重视教学质量,促进案例库的建设;其次要把教学质量的好坏作为教师的职称评定、年终评比和工作荣誉的重要参考因素,实行一票否决制,逼着教师搞好教学质量;再次加大经费投入,在校内设立某些课程案例库建设方面的教研教改课题,将教师选编教学案例的劳动成果计入教学工作量或者科研工作量,帮助教师积极申报各种国家、省级教研项目,以获得科研基金的支持;最后与企业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依靠自身的理论教学优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深入企业开展各种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此途径来获得资金支持案例库的建设。提高教师选编教学案例能力的途径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以走出去为主,引进来为辅”的策略,给在校老师提供各种校内或者校外的培训学习的机会,开拓他们的思维,增加他们的技能,同时,要积极引进有企业财务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把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补充到选编教学案例的教师队伍中去,提高选编教学案例的能力。
(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获取更多企业数据
获取企业数据的来源无外乎两个渠道,一是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另外一个是与高校有密切联系的公司财务信息,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比较规范,披露的时间点比较固定,可以通过浏览财经网站进行收集,但上市公司比较多,同时信息量比较大,因此一定要注意信息的整理和更新。与高校有密切联系的公司,例如实习基地、项目合作单位或培训单位等,这些企业比较多,高校应该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培养与他们之间的感情,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多宣传将本公司作为采编案例的好处,例如扩大知名度,向公众展示公司的良好形象,从而使企业认识到案例采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消除他们对本企业财务信息外漏的顾虑,自愿提供财务数据,配合案例的采编。
参考文献:
[1]于秀丽.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库开发的探讨[J] .教育教学,2010,(8).
[2]蒋琳玲.以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依据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案例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11).
[3]张晓华.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 充分预习 自主学习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沿袭“老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学生客”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在听说课上,就是学生少有机会进行自主的听、说实际训练。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被教材或者标准答案牵着鼻子走,师生双方进行的都是简单的、机械的、被动的劳动,教学效果极差。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观念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观念和能力才是推动英语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的力量。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有三方面含义:首先,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其次,自主学习指学习者拥有的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最后,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及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实现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郭爽,2007)。由此可见,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自主性,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获取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谢邦秀,2008)。
二、课堂背景
教学时间:2007年4月20日
教学地点:某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谢邦秀 教授
教学对象:湖北警官学院2006级警察临战专业班(38人)
所用教材:《新编大学英语》(浙江大学版)第一册
教学内容:Unit 9 “Holidays and Special Days”
教学进度:第四次课
课型:听说课
三、课堂教学实录
1.组织上课,师生互致问候(学生起立,全英文问候Good morning,class.Morning,teacher.)。
2.课前热身活动(Oral Report Presentation)(共用时5分钟)。
(1)值日小组进行课前英语演讲。
第一位学生:脱稿主题演讲“dream”。论述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要想实现梦想,必须现在就勇敢地采取行动。第二位学生: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寓意为不管面临多大困难,每个人都不应该放弃实现梦想的勇气。
(2)教师点评值日学生的报告内容。
教师首先提问:What have you got from their reports?随后就“dream”这一主题启发学生:We all have dreams. How can your dream come true?引导学生找出刚才演讲中提到中的关键词:action,进而通过教授一句英语谚语: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启发学生领悟实现个人梦想的要领所在。同时要求学生立即记录与诵读该谚语。教师继续提问:Of course in our life,although we have many dreams,there might be some storms.What would you do when you have trouble?并随机询问一名学生: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are facing difficult?该生回答:I will find a way to overcome it.教师随即予以肯定:Good.作为总结,教师指出:Don’t give up your dreams when you have trouble.Giving up is easy,but going on is more difficult.When we have difficulties,we should try to go on.If so,we can achieve our targets.
3.听说训练(Listening Practice)(共用时60分钟左右)
(1)短文听力理解(More Listening)。(Page 133)
Practice 1:(8′30″)教师开始组织学生听录音,要求学生完成文后练习Ex.1并回答。(10′57″)师:Listen again.This time you check and do Ex.2.(14′)师:Celtics是英国的早期移民,他们几乎是最早移民到英国的人……
Practice 2:(20′04″)师:Have you got anything from this passage?(20′30″)师:Father Christmas also can be called Santa Clause ... (22′12″)师:How to say “赶火车”?(Catch a train ...) (22′52″)师:(要求学生重复:You may have difficulty in finding a seat.)It is quite similar for us when we want to go home before Spring Festival. Right? ... (24′23″)师:How to spell stockings?Do you wear stockings now?生:No.师:Maybe in summer girls wear stockings.You don’t wear stockings but socks,right?All these word should be used in plural.因为我们通常都是穿一双袜子……(27′50″)师:The boxing day is not necessarily on Dec. 26th.If Dec.26th is a Sunday,it can not be the boxing day.It will be put one day later because Sunday is a public holiday.
Practice 3:(29′03″)师: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Father’s Day?Which day is the Father’s Day?At the beginning it was supposed to the first Sunday of June,but it was delayed two weeks,so it is the third Sunday of June. ... (36′17″)师:How to say“民意测验”?(Public Opinion Poll)
Practice 4: ...
(2)学生听力自测(Testing Yourself/Quiz)。
(40′32″)师:Shall we have a quiz now?Yes.Please take out a piece of paper and write down your name.随后教师放音,学生各自独立听录音做自测题;(50′20″)测试结束,学生提交答案供教师课后评价。
(3)Movie Watching and Group Discussion.
(51′50″)师:Next time we are going to begin a new unit. From now on you can begin to preview this unit.(52′11″)电影开始,影片为英语原声《罗马假日》。(61′28″)电影结束。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Think about the two questions:who do you like bes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ending?”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并不时参与、帮助讨论。(64′15″)班级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师:“Anybody would say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or favorite sentences?”,三个小组的代表发言(此处录音效果欠佳且有删节,因此学生发言的具体内容听得不是很清晰)。(67′34″)教师点评小组代表发言情况:Joe is handsome and attractive.First of all,he is kind because he cares about a stranger.But later when they fell in love with each other,he gave up the chance of earning money. ... (68′08″)
4.布置预习任务:Preview the listening and reading parts of Unit 10.
5.组织下课、致谢:So much for this class and thank you for your cooperation.
四、课堂教学案例评析
1.学习模式和班级管理
本次课堂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自然班级被分为小的英语学习和活动小组。在课堂讨论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以两个学生为一对搭档的形式进行讨论。
2.教材使用和处理
本次课堂使用的是浙江大学编著的《新编大学英语》,教师灵活运用教材中的听说材料,并未采取整节课听材料、对答案的形式,而是把练习与考查、评价有机结合。
3.教学媒体与手段
本次教学主要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学课件。教师在充分使用教学课件的同时,还要与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教学媒体起辅助作用。
4.教学活动和方法设计
传统的听力课一般遵循三步法:老师解释题意,学生听听材料,老师核对答案。如此周而复始,一个小时的听力课就可完成大量的练习,但收效不大,并且上不了几周课,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时候教师只引导学生进行自下而上的理解。在解释题意时,部分教师会将听力材料中出现的生词先讲解一遍,包括发音和拼写。这种做法,不管有意无意,都鼓励学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低层次的理解,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像录音机那样单方地接受信息,被剥夺了积极主动诠释和重构信息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正是认知科学所推崇的。在核对答案时,教师经常只简单把答案告诉学生,并没有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根源,更不用说教学生如何改善策略,提高技巧。而高层次的理解,即运用与听力话题有关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知识,对所听的材料进行预测、推断和理解的策略才是培养技能为最佳途径(童彦,2006)。在本教学案例中,教师除了指导学生反复听材料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之外,还适时补充介绍解释材料中所涉及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通过介绍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从而得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涉及凯尔特人(Celtics)时,说明其为不列颠最早期居民;解释长袜(stocking)与短袜(sock)之间的区别;什么时候才是英国人的boxing day,并和中国的春节作简单对比;圣诞老人Father Christmas又可以被称为Santa Clause,等等。
5.教学步骤
从本次课堂教学过程的记录可以发现,整个课堂组织有序。
(1)首先师生互致问候,然后开展课前热身活动,教师让学生自行准备值日报告,课前报告完成后认真点评、总结,并提醒学生该注意的事项。
(2)开始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放弃传统做法,即手持课本,站在讲台,板着面孔讲解知识,学生则静坐听讲、跟读和答问。
(4)布置课后预习任务。
(5)组织下课。
6.师生角色及情感、态度。
(1)教师角色及情感、态度。首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便通过鼓励、肯定(经常使用Come on.Good.Yes!Right.)之类的口头表达,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激发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录音机等,将真实的场景搬进课堂,为学生创造声光配套、音形结合的语言环境,提供全方位的语言输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巡视和参与学生活动,始终面带微笑、表情丰富。总而言之,在本案例中,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管理者和引导者,课堂组织实现了由“老师为主要语言输出”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化为“学生为主要语言学习者”的课堂讨论课教学模式,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
(2)学生角色及情感、态度。本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课前热身活动中,两名学生神情放松,侃侃而谈,这些说明他们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做了充分的准备。讲台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与回应,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在听说练习过程中,学生能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当教师询问是否就某些材料需要重复辩听时,学生敢于充满自信地回答“No”。这说明学生经过教师前期的引导,已经适应了在课堂上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出击”的角色转变,敢于并且善于把握学习的节奏和侧重点,而不是一味地听从教师的安排。
7.有待改进之处
当然,此次课堂教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认为,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把握上应该更加合理精确。例如,在倾听学生就电影所作讨论的发言时,下课铃声突然响起,铃声大作难免对部分学生产生影响,干扰学生的发言,导致教师随后的点评也略显仓促。
五、结语
从上述课堂教学案例中,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外语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实现交流互动,必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积极学习的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相信,“基于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值得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行并完善。
参考文献:
[1]谢邦秀.基于学生充分预习和自主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Z].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2008.
[2]郭爽.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一、 现在完成时态教学案例
(一) 第一次先学后教
1. 板书课题:现在进行时态
2. 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理解并运用现在进行时态
3. 指导学生先学
(1) 教师呈现符合所教语法内容的语言现象。教师通过现场演示,边叙述边呈现。教师一边关门一边说: “I am closing the door now.”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说: “I am writing now.”再叫一个学生读书,教师说: “Look! He is reading.”叫几个学生唱歌,教师说: “Listen! They are singing.”
(2)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句子,发现规律,揭示语法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教师后教
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后,教师利用表格形式对语法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二) 第二次先学后教
1. 明确学习目标:学会动词变ing形式的变化规律
2. 指导学生先学
(1) 教师呈现下列动词并变成ing形式
looklooking walkwalking readreading
movemoving recitereciting makemaking
sitsitting putputting swimswimming
(2)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词的ing形式,发现规律,总结动词ing结构的特点。(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3) 教师后教
学生自己总结出来后,教师对动词的ing形式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规律如下:
① 一般在动词原形末尾加?ing。 如washwashing等。
② 以不发音字母e结尾的动词,先去掉e,再加?ing。 如rideriding等。
③ 以重读闭音节结尾的动词,如果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应先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如getgetting等。
(三) 提升能力
围绕本节课讲的语法项目,教师设计一些提升能力的口头和笔头训练。比如,教师给出动词让学生把它们变成现在分词形式的分组抢答比赛;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同伴正在做的事等的口头练习和用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填空等的笔头训练等。
三、 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思考
“先学后教,提升能力”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所以,语法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先学——遵循实践性原则
首先,教师在备课是要针对语法教学任务,精心设置真实自然的交际情景;接着,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任务置身于运用语言的交际活动中,让学生感知、分析、理解、体验、感悟,使学生在“先学”的过程中能自主地、自觉地参与学习;最后,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语法情景设计做出有意义的语言反应,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2. 后教——遵循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原则
语法规则强调从熟知到认知的提升,在“提升能力”环节前,学生要熟知语法的结构形式,熟知语法形式的表意功能,熟知运用该语法结构的语言环境和生活情景及场合,要具有语言表达所需要的思维,因此,教师对语法的进一步归纳总结,对语法规则或用法稍加点拨,便会使这种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从而使学生能够把语法规则深层次地储存在大脑的记忆中。
3. 提升能力——遵循学会运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