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不久之后,哈佛大学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开始在医学教育中开展病例教学。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案例法开始被引入到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他们采取的是一种独特的案例教学模式,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其后被推广到其他各学科的专业教学。二战后,案例教学法被推广到欧洲国家公务员培训、工程物理等学科的教学,案例教学法也作为一种现代的科学的教学和研究方法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国。今天,案例教学法在各国高校军事学、医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1]。案例教学法在国内推广较晚,主要是由我国工商行政代表团1979年访问美国后介绍到国内的,随着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包括医学教育领域的大力推广,其功效也开始日益为我国教育界所认同[2]。

2定义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领域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以病例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任课老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应用中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线,将理论教学内容融入每个病例之中,使病例与整体课程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3]。

3实施过程

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前进行案例阅读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预习,课中围绕病例进行讨论,将课前准备的理论知识联系案例实际进行归纳、总结,教师主要进行启发、提问,相关重要知识点的解释;课程结束时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4,5]。

4特点

4.1明确目的性

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让学生在病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4.2客观真实性

病例真实,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得出自己的结论。深刻的启发性病例教学,目的在于启发,而非灌输。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主体性病例的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过程动态性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病人之间形成一个动态的沟通。结果多元化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结果可能非唯一[4,8]。

5案例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的优势

临床护理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授课中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案选择的讲解中包含大量信息,平铺直叙的讲授往往显得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对教学内容中一些比较枯燥的概念、理论、原则和规范等,用一些直观、简单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临床疾病的讲解,从开始就使学生处于情景之中,带着好奇与疑问,以病例为主线进入教学。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达到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并可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见习、实习小讲课及理论大课等多种场合。

6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进展

案例教学法自提出开始,就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在护理教学方面,案例教学法已应用于护理学导论、护理营养学等基础护理学科以及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耳鼻喉科护理等诸多临床护理领域[4,6-8]。在护理本科生教学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法的学生获得了更好的临床决策能力,并具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国内的研究也提示,案例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7]。另外,案例教学法不但应用于护理本科生的课堂学习、见习实习带教,也在毕业护士的护理能力训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外的诸多对比研究表明[9,10],与传统课堂讲授方法相比,毕业护士应用案例教学法(案例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后,无论是客观问题解决能力还是主观问题解决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7展望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基础。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带教教师应为实习护生进行护理安全教育,使其不仅能熟练掌握具体的护理操作技巧,还能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笔者选取自己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期间新入职的护理实习学员60名作为教学研究对象,所有学员全为女性,且都顺利的完成了专业学校基本临床护理理论的学习,取得了毕业证书。以随机数字法把所有的实习护理学员随机平均分成两组,1号作为对照组,其中所有成员年龄在20~25岁之间,平均年龄21.4±1.2岁,文化程度方面:全日制大专有20人,五年一贯制10人。2号作为研究组,其中成员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22.1±1.4岁,文化程度方面:全日制大专有18人,五年一贯制12人。经统计,两组学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等一般性资料上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于1号对照组学员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培训模式进行培训指导,根据教学培训大纲里的方法,我们结合自学、多媒体教学和几种现场演示等几种传授方式,由指导老师亲自授课培训。而对于2号研究组则是在传统培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安全教育,其主要措施有:

教学模式设计。对教学目标和实现目标进行定位,设计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同时对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技巧进行详细分析,找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根据其风险点着重讲解,并辅以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

实施安全教育。这个过程包含了认知阶段和强化阶段。认知阶段主要是对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方法及其需要注意的地方进行熟记,同时指出临床护理的风险点,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得出相对应的应变措施。而在教育强化阶段,护理学员则是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对自己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做出评价,自行判断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是否会在护理过程中影响或者损伤患者,同时检测能否在不同情况下作出最佳的应变处理[1]。

3、评价方法

在教学培训结束之后,对两组实习护理学员进行现场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同时统计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此来比较两种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4、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选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X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以P

二、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教学结束后的考核成绩明显比对照组好,理论考试得分和实践操作得分都要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护理学员的考核成绩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

三、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现今医疗临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现今的护理水准与技术操作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的好坏。由此可以看出,在护理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增加安全教育,对学员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护理安全教育将护理操作中的各种操作重点和风险点都进行了分析,并辅以实际案例进行指导培训,让新学员树立了很好的风险意识,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于此同时,在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新学员临床护理的实践操作,因为只有实践才能发现问题并检验成果,在传授了许多护理理论知识之后,及时的让学员参与实际操作,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察是否有将安全意识很好的融入到自身的护理操作之中。只有理论实践双结合,才能把护理安全教育完美的掌握并且充分的体现出来[2]。

1、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安排需要加强护理技术操作认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熟悉护理技术操作的具体步骤、详细方法、相关细节及注意事项。护理小组成员需按照技术操作相关知识及原则,分辨操作学习程度、临床风险及有效应对措施,将其融入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同时,还要提高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度。护理人员需按照操作标准,检验自己的护理技术操作是否符合技术标准,是否足够正确或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对患者是否表现出足够的关爱及尊重,对护理环境及护理条件的变化是否能够表现出足够的适应性。不仅护理认知需要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逐步完善,并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体现出来,护理技术操作的熟练度也是如此,这不仅需要勤奋的练习,还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

2、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流程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开展前,教学小组成员通过多次会议及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流程、阶段测试标准及培训后考核标准,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告知参加培训的临床科室护士长及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尤其是技术操作负责人,需要尽快学习护理操作技术培训内容,熟悉教学流程、教学各阶段及培训后最终考核标准等多项内容。

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负责人培训应按照预先设计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计划,明确科室内负责人培训课程及目标。科室内护理技术操作参训人员、责任人培训以自学及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后需接受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小组成员的考核。考核结束1周后,该负责人需对本科室参训人员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前摸底考核,按照考核成绩及工作班次情况,安排参训护理人员分批接受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以强化护理技术操作专业素质,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在讲解过程中需详细描述各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相关风险等,并与实际病例相结合,以便接受培训护理人员更好理解。

3、考核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由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最终考核两部分构成,测试时间及评定标准已在教学设计中明确,阶段性测试及培训后考核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科室内护理教学负责人的考核,由教学小组及各科室护士长负责,由于护理操作负责人专业素质水平对本科室培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故考核标准比较严格,若考核成绩不合格,直到考核通过之前,均需接受包括护理安全教育内容在内的护理技术培训。二是参训人员的考核,由于参加培训课程护理人员上班时间不同,故按照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不同小组,分别在不同时间接受培训、练习,并由护理操作负责人进行指导及考核,并记录结果;特殊原因未参加考核或考核未通过者,需单独安排时间考核或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整个过程中的人员及时间,需由操作负责人负责记录,并上交护理部查看。此外,在教学考核结束后,对参训人员发放培训课程评价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对教学内容及安排进行相应调整,以促进教学[3]。

本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护理学员在考核成绩上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在不良事件统计中,研究组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进一步体现出了安全教育的显著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中融入护理安全教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很好的提高实习护理学员对护理实际操作的掌握程度,更深的理解操作的意图,注重操作的安全性,值得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方面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利,何利萍.微型教学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10):936-937.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中医临床护理学是运用中医传统的临床辩证施护思想,并结合现代护理程序、护理诊断的思路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病案分析法是将具体的临床病案穿插在中医临床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通过老师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根据案例的特点,辨别出该病案所属疾病,分析出所属中医的证型,并能根据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病人的能力。是让学生在病案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1]。 

二、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014级中护1班和2班所有学生,其中中护1班58人,中护2班58人。随机抽取中护2班为试验组,中护1班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前期课程成绩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 5 ),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对照组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试验组采用病案分析法教学,将病案贯穿疾病的诊断、辩证分型及辩证施护整个过程。 

3.具体步骤 

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学法依次讲解《中医临床护理学》中的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辩证分型以及辩证施护,最后小结。 

试验组直接以一个病案作为課堂的开始,先让学生根据病案所提供的临床表现推测属于何种疾病,并带着问题接受疾病概念、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学习,然后穿插回病案,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理论知识与该病案进行对比应用,加深对该病概念及临床特点的理解。接着提出该病案属于何种中医证型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接着学习该疾病的辩证分型,然后再次穿插回病案,让学生根据所学的证型特点对号入座自主辨别出该病案所属之证型。教师点评并强调证型特点,加深学生对证型特点的理解和记忆。然后提问该疾病的该证型要如何护理,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带着问题继续学习该疾病辩证施护的内容,学完再次穿插回病案,让学生针对该病案的证型制定出具体的护理计划,巩固理解辩证施护的内容,并学会应用于临床病案。 

4.评估方法 

(1)问卷调查: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主观理解记忆程度作出比较评估。 

(2)成绩评估:年度考试对《中医临床护理学》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对考试成绩总分、理论成绩、病案分析成绩三部分做出比较评估。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est),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三、结果与分析 

1.试验结果数据 

2.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对该课程的满意程度、学习兴趣及主观理解记忆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病案分析教学法比传统的理论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主观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考试成绩评估结果显示总分和病案分析成绩p<0.05,说明试验组和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具有可比性。考试成绩评估结果说明病案分析教学法比传统理论教学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病案分析成绩存在的差异性说明病案分析教学法比传统理论教学更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讨论 

1.病案分析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结合病案分析,学生经常会觉得上课枯燥无味;而过多理论知识的满堂灌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削弱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单一讲授亦不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病案分析教学法以一个典型病案导入,引发学生对该病案的讨论,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然后进入课本知识的讲授,讲到一个知识点,又回到病案进行分析应用,如此反复结合知识点和病案,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课本知识在病案分析里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病案分析教学法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案分析教学法要求学生面对所给出的临床资料首先要从中找出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得出一个初步的印象,然后根据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推理其能否解释病案中的各种临床表现[2]。这就需要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将理论知识对应地应用在临床病案里面,从而培养学生临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已有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病案分析教学法能有效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病案分析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地准备好典型的病案,并对课程知识点的内容和顺序了然于胸,做到每讲一个知识点都能娴熟地联系病案分析相对应的内容。而学生的反应以及表现不可预知,所以教师随时都保持一种答疑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充分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卫生事业;管理教学;PBL教学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49-0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就是培养进行卫生事业管理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医改的推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的主要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手段单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差,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PBL教学法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对为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本文主要就是PBL教学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1 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分析

1.1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极强的应用性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对其理论知识以及研究方法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还要求学生正确的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于目前的相关卫生政策以及组织和服务体系的相关理论以及实践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实践是紧密结合的,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与此同时,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造成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造成严重的教与学的脱节,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影响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

1.2 PBL教学法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实际的现场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对现场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好的适应了管理工作,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岗位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新的工作,实现理论知识的一种转化。PBL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进行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时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此同时,学生可以在对实际的问题进行解决时,综合运用不同的信息,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进行各种理论知识的融汇贯通,在对各种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实现能力的提升。

2 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运用

2.1 进行典型案例的制定

对典型案进行编写以及精选是现实PBL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其进行分析和讨论的关键。一个经典的案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研究方法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明确相关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创新管理思维并培养学生的卫生管理能力。所以,编写以及精选教学案例时,要按照目的性以及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相关原则,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要对教学的理论内容以及结构和方法有极深刻的理解,还要在平时不断进行素材的积累和更新,善于在不同的管理案例中发现典型性以及启发性,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这样才能让案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 对案例进行进行解释说明

老师在进行相关案例的研究时,首先要向学生说明PBL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实施步骤,并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目的,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案例的大概讲解,让学生判断自己要站在当事人或是局外人的角度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如,在进行卫生事业管理的绪论时,讲述新近发生的医疗改革事例,并对医改的相关背景以及医改前后的卫生服务进行对比,然后结合卫生事业管理的教材,对我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现状进行总结,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就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3 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讨论研究

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前,要先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分析案例的时间,然后按照学生的平均知识水平进行学习小组的分配。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老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过程进行引导,鼓励每个学生都进行发言,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评价,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在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通过小组内的分析和交流,学生就可以进行相互启发,促进小组内的共同提高。

2.4 小组报告讨论结果,老师进行点评

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要选派代表进行对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报,在汇报结束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然后基于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在整个组间交流完成后,老师要对各组的案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如在讲解卫生服务质量的管理时,让学生针对案例分析如何进行医疗质量的管理,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最后老师要对卫生质量管理的基本的构架以及实施的问题进行综合的评价,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结语:

PBL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具有先进性以及科学性和实践性,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的基础上,PBL教学法提倡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的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PBL教学法中灵活多言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自我角色的转换,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积极的应对各种管理难题。

参考文献:

[1] 王永红,尉淑丽. PBL教学法在卫生事业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12).

[2] 刘宇,王跃民,裴建明. 结合实际合理运用PBL教学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02).

[3] 沈传华. 浅谈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卫生职业教育, 2008(10).

护理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5篇

目的探析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40名)与参照组(40名)。参照组采用单纯讲授法进行教学,研究组则运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比两组儿科护理教学的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儿科护理单元测试(92.50%)与期末测试成绩(90.00%)优良人数均高于参照组,且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大部分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够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调动其学习兴趣,提升其自学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案例教学法可提升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对儿科护理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儿科;护理教学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学,并组织学生开展具有目的性地讨论,通过适度指导,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1]。该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拟真性,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性,进而有效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儿科护理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护理教学方式以灌注式教学为主,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然而因内容繁杂,加之学生时间有限,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最终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2],对此学生常感到束手无策。为了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尽快解决专业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尽早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克服课堂教学的缺陷,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展开教学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效果展开探究,现报告如下。

二案例教学法的流程

(一)收集案例教学资料

结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相关标准以及学生的专业展开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收集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网络查阅,二是图书馆文献查找,三是教师结合临床工作自主设计教学案例,三是收集真实临床案例。

(二)案例选取及设计

教师结合案例的特点与要求,将收集到的教学资料实施归类,把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较强的案例展开进一步编写。案例涉及的知识面应与教学大纲紧密相连,突出重点且均为典型案例,案例内容应精简,可充分体现教师的授课目的。同时应立足于案例的部分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设计,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例如结合儿科护理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对婴幼儿肾病综合征、小儿惊厥、小儿肺炎、腹泻等设计案例。由案例引出的问题应确保难度适中,并使学生通过推理能与教学的重难点联系起来,使问题与教学目标吻合,保证案例具备导向性,学生在学习案例内容时能够触类旁通,一方面能够获取准确的新知识,另一方面能够体悟科学的护理方法。

(三)案例应用过程

(1)课前设置问题。在即将上新课时,教师将案例资料进行发放,并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带着疑问利用网络或图书馆资源查找有关资料。(2)课堂的使用。案例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边动态活动,教学的成功与否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其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精心地设计。从而创造出积极的课堂氛围。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首先,导入案例。教师应准确把握由某个案例的讲解所应实现的目标,结合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选取导入案例的最佳时机。对案例的难点与问题进行重点、详细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积极地投身到课堂互动之中。在案例导入环节,教师应对案例的前言、情景再现、理论讲解、案例讨论与教师总结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根据所讨论的知识的难度来确定每个环节的时间,以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与思考,防止产生时间分配欠合理的现象。其次,进行案例讨论。此环节可使用的讨论形式包括讨论交流、演讲陈述等,从而使学生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在讨论开始之前,教师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做好讨论前的准备工作,之后采用代表发言的形式让每个小组选取一名同学进行主题发言,其余同学可进行补充,各组开展讨论。再次,教师对案例进行点评。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包括评委、讲解员、主持人等,从而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引,把握问题的走向,调动课堂讨论的氛围,把控讨论进程。对于学生的发言及经过激烈讨论所产生的观点进行合理地评价,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由案例学习把握理论知识。最后,总结案例。经过课前准备阶段的资料收集,课堂上的讨论,学生收获颇丰,包括理论、实践知识以及个人的一些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结合讨论结果以及理论知识,采用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案例小结。从而使学生将感性知识升华至理性知识,最终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对象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我院2013级四年制护理专业的80名学生,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名。两组均由同一位教师授课,两组学生在学科成绩以及学习能力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二)方法

参照组运用讲授法进行儿科护理教学,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逐一进行教学内容的讲授,课堂结束后则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析等。研究组应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教师于课前两天将案例告知学生,让学生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大致流程为导入案例、授课精讲、讨论案例、分析点评、案例总结。例如针对小儿血液系统疾病,教师可于课前设计以下案例。一名八个月大的患儿,属于早产儿,自出生后便进行母乳喂养,但因面色苍白持续了四个月前来院就诊,让学生对患儿面色苍白的原因进行思考。采用问题的形式进行课堂导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对贫血的临床表现及其分类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的贫血类型的区别与共同点进行讨论。接着转到课前导入的案例上,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相关的结论,包括医疗诊断、治疗方法、护理诊断及措施等。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涉及讨论及发言情况、案例分析情况等,同时对案例进行引申,将其与理论相结合,进而总结出重点内容,学生于课后撰写实验报告,进行总结。

四结果

1.于课后一周组织两组学生进行单元测试,两组所用测试卷相同,包含选择、填空、简答等题型,将成绩划分为优良与差两个等级。如表1所示。2.由表2可知,研究组的期末成绩优于参照组,且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3.对研究组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90%以上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对理论的理解,优化教学氛围,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五结语

作为一种参与式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对于渴望尽早接触临床的医学生而言,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能够给予每位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将以往乏味的问题以一种更愉悦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探索知识的过程,提升其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其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其学习潜能[3]。一方面,案例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逐步形成临床医护人员实际工作中的思维模式,使其在模拟的氛围中进行深入分析,为今后的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案例讨论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能够在主动积极的思考与发言中提升自身的表达水平与综合分析能力。对于教师而言,在查阅文献或资料的过程中,能够使其理论知识得以拓展[4],使其能够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能够提升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课堂驾驭能力。可见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香菊.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4(15):38-39.

[2]胡丽娅,叶淑芳,林海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生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5,14(02):171-172.

[3]洪少华,李阳.进展性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6,13,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