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纠纷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维权意识日益加强。医疗行业成为高风险行业,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精神专科医院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精神患者大部分是强制入院,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对诊治不合作,特别是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态支配下会出现伤人、毁物、自伤、自杀、外逃等行为,这些都增加了医疗风险,更易产生纠纷。

1 精神专科医疗纠纷产生的常见原因有

1.1 社会原因 政府对医院的投入不足, 部分媒体不适当报道,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地位低、收入低,人们的价值观在变化,维权意识增强。

1.2 患者及家属原因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精神卫生知识不了解,总是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一旦发生不可预见的后果,往往认为是医院或医护人员的责任。再者家属隐瞒病情,患者大多是强制入院,不配合医生治疗,依从性差,有躯体疾病时缺乏明确主诉,延误治疗时机。病情好转后不能坚持服药导致疾病复发。

1.3 医院的原因 医院的服务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患者的逃跑、自伤、伤人、自杀、意外或伤亡等[1],医务人员的技术操作,使用语言或行为不当,精神病检查、诊断主观性强且易于复发,精神科药物的毒副作用,医疗费用问题[2]。

2 精神专科医疗纠纷防范对策

2.1 加强宣传教育 大力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特别是对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医院可以采取定期举行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向社会公开讲座时间,欢迎社会各界人事参加。也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在社区咨询开展精神卫生知识普及。让人们消除对精神疾病的偏见,是减少精神科医疗纠纷的途径之一。

2.2 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律意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首先就应该树立“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忱、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职业风尚。医务人员应切实改善服务态度,在言语、行为和举止上,讲究文明礼貌,对待患者一视同仁,树立“患者至上,廉洁行医”的观念。医务人员在严格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的同时,还必须遵守有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遵守有关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严格按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检查和治疗。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这对于保证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意义重大。

2.3 建立完善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 医院要对新分配到岗的职工实行上岗前教育,对在岗医师进行继续医学教育。通过不断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政治思想教育;②医疗卫生事业的方针政策教育;③医德规范教育;④医院工作制度、操作常规、医疗安全措施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⑤最新医学知识,前沿医疗技术等。岗前教育要由院方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在岗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要求在岗职工在一定时间内必须积满一定继续教育学分。

2.4 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 医疗是高技术集中的特殊服务事业,医务人员面对的是复杂、繁多的疾病和人体活动不断运动的特殊性。医务工作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行业,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这是减少医疗过失,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医务人员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诊疗护理水平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根本所在。

2.5 医疗机构应加强服务质量监控,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制度。精神专科医院封闭管理的病房是决不允许患者将诸如剪刀、绳子等危险品带入病房的,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做好保安检查,把日常管理纳入医院的各项工作中,规范收治流程,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医疗机构还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具体负责监督本单位的医疗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对患者投诉的问题,医疗服务质量监控人员要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消除医疗纠纷隐患和减轻损害后果。有效防范医疗纠纷,还必须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医院须实施下列公开制度:①上岗人员必须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或编号、科室、职称或职务等内容的胸卡;②公开主要检查、治疗、住院的收费项目及标准;③公开常用药品价格和自费药品品种;④公开专家门诊姓名、职称、专科、时间、挂号费标准等。医院要设立社会监督电话和意见箱,有专人负责管理。听取和了解所在地区群众的反映与意见,不定期向患者发放“征求意见卡”,进行满意度调查。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定期召开有关人员座谈会,征求意见。

2.6 诊疗服务合同的引入 精神患者在精神专科医院出现躯体疾病时,综合医院因担心他们损害其他患者的利益而不愿接收,家属也对照顾一个精神病患者有顾虑,精神专科医院又无法治疗,这样一来就非常容易产生纠纷。目前精神专科医院主要采取《知情同意书》的形式告知患者家属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注意事项,因为是格式性条款在法律上基本不采用。事实上医患双方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合同关系,在法律界基本上已经形成共识,解决医患纠纷最好的办法也许是医患双方签订书面的诊疗合同。患者及家属有权知道医生诊断的结果,治疗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如果患的是一种医学上目前还无法完全治愈的疑难病,或者因为患者年龄及体质上的原因,医院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不利情形。医院应该让患者家属知道发生不利情形时医院愿意承担多大的责任或根本不愿承担责任[3]。除此之外,合同还应该包括其他有可能发生争议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要为患者所知,同时合同的文本也要为患者所持有。但是,却很少有人考虑用合同约定的方式来避免和解决医患双方可能发生的纠纷,而是把精力放在了难以对这种纠纷进行调整的用于事后解决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修订上。

2.7 医师要有预见性 精神专科医院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患者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医患关系是被动和强制建立的,精神科的检查主要靠医生的主观检查,无影像和实验室的依据,而且精神病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无认识能力,不愿服药治疗。这就要求医师集中注意力、保持足够的谨慎,对每位患者因精神症状可能产生的后果有预见性,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但部分损害非常急促、紧迫,且医疗损害的发生有很大的偶然性,此时要求医师对这种损害有预见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如果医务人员能对重点患者多巡视,密切观察,重点交班,这种偶然性损害发生的医疗纠纷会降低。

2.8 加快精神卫生立法工作 医疗纠纷处理主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其中涉及精神科的内容较少,目前北京、上海、杭州、无锡、宁波出台了地方性精神卫生条例。精神科的医疗纠纷还是按《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来处理,这突显了精神卫生立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如何处理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医疗纠纷主要有三种方式:①医疗单位与患者及其家属自行协商解决;②卫生行政部门处理;③人民法院处理。这对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起到重要的作用。高额的赔偿金给受害人带来的是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医院为转嫁这样的风险而使患者医疗费用大幅度提高,如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因此必须重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好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一鸣.精神专科医院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2):120.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疗纠纷 护理管理 预防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69-03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之间的,因病人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引起对医方的争议[1]。据报道,大部分纠纷并非真正由医疗事故、差错造成,而是由服务不周、态度生硬、议论病情不分场合、观察病情不仔细及意外情况发生或家属另有需求所引起[2]。因此,在疾病的检查、治疗、护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容易发生医疗护理纠纷。护组长应充分把握全局,冷静思考,把握住容易发生纠纷的人物、环节,及时、准确、客观地分析原因,做到预防纠纷工作。

1严格执行制度确保病人安全

1.1严格规章制度落实因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无时无刻不涉及法律问题,在认真执行护理规章制度,确保病人得到最佳护理和尽量不发生护理缺陷同时,要强化安全意识和法律观念,维护病人及家属正当的权益,维护病人及家属的知情权,保护病人的隐私权。我们认真执行对病人及家属的入院须知宣教告知和签字制度,病人外出请假制度,对特殊病人的定时巡视制度,认真实施抢救时家属回避制度等,制度是法律允许下的规定,遵守规定等同于遵守法律,对医患双方都有保护作用。

1.2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可以通过规章制度的落实,操作规程的正确运用,把握住关键环节以避免发生护理缺陷,不给病人造成任何的伤害。我们把保证病人安全作为做好护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训练所有护士按规范的护理流程工作,从生命体征测量到仪器设备操作程序均在护士单独值班前统一流程并进行考核,避免因操作不规范和护士之间使用不同的方法引发病人的质疑。

1.3严格执行查房制度我们充分利用护士同病人及家属接触多,了解情况多,对病人及家属的不满能及时发现的优势,要求护士对听到、看到的病人及家属的任何不满都要及时报告护士长。护组长应及时准确掌握病区内病人情况,认真对待护士反映的问题,及时向护士长汇报,通过加强细致的思想解释工作和切实解决病人的问题,达到将病人的不满消灭于萌芽状态的目的,是护士长的好帮手。

1.4急救用品完好制度保持急救药品、物品齐备,各种仪器、设备完好,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有统一规范的护理应急预案,使急救工作规范、有序、正确合理。加强急救技术和急救水平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最易引发家属对医护不满发生纠纷的环节。我们坚持对急救药品、物品、仪器做到“拿得出、用得上、使得好”的九字原则来要求和训练护士。

2提高技术水平和预见能力

2.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病情观察能力和预见能力的培养,切实依据病情需要及病情变化进行有目的观察,如除观察生命指征外,对心脏疾患要重点观察心率、心律;对神志清者要重点观察意识、瞳孔、气道通畅情况;重点是管道护理如:引流管、引流液;老年病人多脏器疾病并存,病情复杂变化快,更需加强观察等。通过准确的病情判断,既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也避免了因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延误抢救时机机而引发病人家属不满造成纠纷。

2.2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对病人病情的发展有预见性,护理措施要及时正确应用,在护理活动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主动采取措施,如及梗塞假性球麻痹病人及心、肺疾患晚期呼吸困难者可能发生窒息问题的负压的准备;偏瘫、震颤麻痹及高龄病人的跌倒、外伤问题的床档安装与陪护教育;一些有创护理操作可能发生的意外及并发症的告之;病人做各种检查路上可能发生问题的预见与有效的措施保证等。预见到的问题在告之病人及家属的同时,采取相应的医疗护理措施,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病人与家属的理解和信任,也防范了不必要的纠纷。

2.3合理安排人力物力护理组长要根据护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合理安排班次,合理安排人力,做到强弱搭配、新老搭配。管理带教好实习生、进修生,以免因水平能力不足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造成病人的不满。

3加强服务意识,满足合理要求

3.1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在护理活动中,护士应主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有不尽人意的现象,由此引发的纠纷占一定比例。护理组长应充分发挥管理者职能,采取有效手段,引导、督促护士主动服务于病人,让护士同病人及家属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相互理解。我们的体会是主动护理可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与依赖,避免在发生问题后的大力补救仍不能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是避免纠纷的有效方法。

3.2真诚关心取得理解真诚的解释与道歉是相互理解的基础,凡因护理工作不周或不到位给病人造成的痛苦,一定要给予真诚的道歉,即使是给病人穿刺多针的痛苦,护士长也要诚恳地替护士道歉,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对发生在病人身上的护理缺陷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正确地弥补过失,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病人的伤害。我们倡导护士三爱“爱医院、爱岗位、爱病人”、三贴近“贴进社会、贴进临床、贴近病人”。以真诚、真心、关心照顾用过亲人和建立朋友式关系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和护士长一道认真对待病人的投诉,投诉是病人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分析投诉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改进。经常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发现纠纷苗头,及时化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3]。

3.3深入病房了解所需护理组长每日对所有组病人应巡视4次以上。通过交流可及时了解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及时发现医疗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把可能发生的纠纷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宽容、主动的关心帮助、感动病人;护理组长的工作重点不仅要关注本组所有病人,还要关注病人家属,在病人无法表述自己的需求时,与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以感谢的态度对待家属,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可以很好地预防纠纷。

3.4严查帐务合理收费新的医疗制度加大个人承担医疗费用的份额,加之新技术、新项目的发展,新药的使用,贵重仪器设备检查费用的提高,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费用支出,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因而,对于昂贵的检查和药物的使用,都要事先告之病人,在征得病人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我们做到费用公开,明细清楚。在病人出院前,护理组长要认真核对医嘱和帐目是否相符,既要防止漏记,也要防止多记,避免因收费不合理引起纠纷。多年来没有因费用原因发生投诉。

总之,多年护理组长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在病人诊治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许多问题,护理组长合理正确地运用其预见能力,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采取一切积极的预防措施来保证病人安全,以优质服务令病人满意,在避免医疗护理纠纷中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传益.最新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M]. 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4.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医患沟通;医患关系;矛盾;和谐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医师协会“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而认为当前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中华医院管理学会于2001年对全国326所医院进行了多项选择式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发生了医疗纠纷后,73.5%的病人及其家属曾发生扰乱医院工作秩序的过激行为,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这些过激行为对医院设施直接造成破坏的有35.58% 导致医务人员受伤的有34.46%。另外,在326所医院中有86%~96%的医院发生过因医疗纠纷导致病人滞留医院、不住院或不缴纳医疗费用的现象,此种情况也已成为医院面临的非常困惑和棘手的问题。近年来,医患矛盾形势日趋严峻,不仅严重影响医疗环境,更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要建立真正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国家的强大的经济支撑,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覆盖全民的的医疗保障制度才能得以实现。但我国的国情使得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在不能在短期内建立起来。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无所作为,任由医患关系紧张的状态发展下去,危及社会安宁。因此,我们应该在现实的条件下,以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为核心,积极探讨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策略和方法。

1.开展医疗消费教育和全社会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传统的观念将我们引入了一个误区:对人的素质的开发,过多地重视政治的、专业的、身体的素质而忽视伦理的、人文的、心理的、健康的素质。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我们的社会人群普遍地对作为人自身的认识不完整、对人性不了解、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和健康知识。所以,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多开展社会健康教育和医疗消费教育提高人民的健康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通过主动走向社会,与社区、学校、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医学咨询、医务公开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人们明白医疗的风险性与特殊性,让患方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了解每个人可能存在的体质差异,理解现有医疗技术的局限,加强与患者沟通,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从而达到有效沟通。

2.塑造医院良好形象

树立良好的医院整体形象能得到社会的认同, 增加患者对医院及工作人员的信任, 从而得到有效沟通。医院要通过建立医院整体形象建设方案,制定与实施与医院实际情况有机结合的整体形象战略,从一流的医疗技术形象、良好的服务质量形象、先进的医疗设备形象、高尚的职业道德形象、和谐的人际关系形象、温馨的就医环境形象六个方面去努力提高,全面提升医院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其在区域内的权威性。

3.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建立医德建设机制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化解医患矛盾主要方面在“医”,解决“医”这一矛盾主要方面的核心在提升医护人员的道德修养水平。提升医护人员道德水平的要点,并不在纯粹观念化地强化他们的道德观念,而在于以管理机制的力量,促使他们在实践医德的过程中增强道德体验、强化道德情感、提升道德认识水平。我们通过建立医护人员医德建设机制,制定医护人员医德修养水平提升方案、建立医护人员医德水平评议委员会、信息收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等促进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最终促进医生成为病人的朋友。医者要把自己与患者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患者,不物化患者,让患者能在诊疗过程中更体现出主动性和参与性,共同参与加强医患沟通。

4.建立患者关系管理档案

实行患者关系管理档案,所有患者建立病例档案,加强客户的营销关系管理,辨症施治,全程指导,做好各项跟踪服务与信息反馈工作,利用多种形式与客户发展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加强沟通,建立忠诚客户群,使医患之间建立了不离不弃、相互之间高度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医院还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随时收集、上报病人对医院门诊服务中的意见,转变医疗作风,及时改进和有效地解决群众对医院门诊医疗服务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 。

5.了解患者心理,改进沟通技巧

(1)了解患者的心理,重建医患信任关系。医患沟通是医患双方情感的交流,要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医生必须要了解患者就医的一般心理:患者无论是患有大病或小病、急性病或慢性病,当他们到医院中看病时都怀着迫切的愿望,希望医生能以最好的医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疾病治愈。虽然患者也有一定的医学常识,了解不同的疾病有各自的规律,但他们都怀着满腔的期望,要求医生给予最好的服务。许多患者在承担起患者的角色后往往都开始明显关注自己,希望医生能对自己的疾病十分重视,甚至还会出现对医生提出过分要求和过分依赖的倾向。因为患者对医生的期望因患者自身的人格、年龄、性别、社会处境和所患疾病的不同而有差别,所以每个患者对医生所抱的态度和表现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医生必须对患者的情绪反应有相应的敏感性,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变化,尽量调整好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理解,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改进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率。针对现在存在医生沟通技巧不当的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医患沟通技巧:第一,医务人员要有诚信,对病人或家属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进行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做出准确解释。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医疗费用给患方造成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到医生能理解自己,引起患者的情感共鸣和治疗依从性的增加。第二,医护人员接待患者端庄大方、热情负责,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沟通应力求使用表达贴切的通俗语言,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观点、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使用模棱两可、同音异义或特别专业的术语,以免患者产生歧义或不理解,引起不科学的幻想。语调适中,语气温和,注意目光、表情、手势等的配合使用,如用微笑、注视、点头等对患者表达安慰和鼓励。交谈中询问的语气应自然、温和;方式应循序渐进,先间接、一般性提问,然后对部分问题进行直接或针对性提问。第三,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等。注意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等选择适当的语言。要多鼓励,多解释,如多说一些“您放心,我们会尽力的”、“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治好您的病”等有助于患者建立信任的语言。帮助患者认识和接纳痛苦的情感,鼓励其表达出被压抑的情感,同时帮助患者学会应用和处理积极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第四,对医院内应实施诊疗全程医患沟通制度,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进行针对性沟通、互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同意沟通、实物对照沟通和形象比喻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复杂程度以及预后好差,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治疗风险大、诊断不明、病情恶化效果不理想及预后不良者,由医生集体沟通,统一协调后,再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避免患方不信任或产生疑虑。第五,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诊断后要向患者说明病情,征询患者对拟定的治疗方案的看法,解释所开药品的原因,告知患者亲属药品的功效、毒副作用,提醒服用药物时的注意事项。复诊时了解用药或治疗是否有效,是否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最后,加强领导示范作用。科主任和护士长对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态度,科室领导应带头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在工作中应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和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学会与患者交朋友,零距离沟通。将医护人员的电话号码告知患者,与患者真诚的握手,与患者简短聊些轻松话题等举措,均可在潜意识里与患者拉近距离,能让患者感到温暖并消除紧张情绪。

作者单位:邓健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徐丽英 乐山师范学院旅游学院

刘琼 乐山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丁春辉.医患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 山东大学,2006 .

[2]邵小宝.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伦理问题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0,2:56-57.

[3]贾渝跃.医疗纠纷的成因和对策[J].现代医院管理,2005,4:62-63.

[4]陈英云,施,赵长久.医患沟通 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2006,7:71-72.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手术室;患者沟通;重要性;艺术系

沟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效的沟通不单是正确的传递命令,更重要的是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达到心灵相通的效果,从根本上发现和解决问题。护理是手术室的主要组成部分,与手术质量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得到迅提高的当今社会,患者对医疗技术及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患者选择医院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护理只是简单的履行医嘱,通过一问一答来收集患者信息,但是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的时代里,此种护理形式已远远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主线。”的护理理念成为护理领域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护士要不断提高沟通技巧,通过有效的沟通达到高质量的服务水平”。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探讨了手术室手术室护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及艺术性。

1护患、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1.1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护患、医患关系的前提

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回访时,要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和蔼可亲、从容沉着的举止能得到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指示性动作可表现和加强说话的内容;对患者恰当的触摸、对患儿的抚摸、搂抱都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果。

1.2合适的语言交流可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手术患者由于在文化水平、专业知识和智力上存在着差别,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会产生概念上的误解后不被理解,手术患者一般都要求在与其交流时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否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产生误解或不满,应多用礼貌性语言,尊重患者的同时也得到患者的尊重,使患者在心理上满足被尊重的需要。如医护人员在操作时若不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不考虑患者及其家属的感受,很容易造成他们的误解,甚至会对有些讲话断章取义。要尊重患者,选择合适的称呼,选择恰当的称呼是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的起点,让患者感到护士的关注,得以消除紧张心理,消除患者的疑惑和顾虑,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1.2医患沟通交流艺术是预防医患纠纷的重要举措

医院管理者和广大医务人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充分体现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升医患沟通交流艺术,医院要客观、详细地告知患者病情,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明白自己做何种检查及其目的意义;明白有权选择医生;明白诊断或治疗方法实行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知道自己应注意的有关事项;知道看病时应遵守医事法律、医院诊疗秩序和规章制度;理解看病时应尊重医生的诊治权;知道自己进行特殊检查和手术前应当阅签知情同意书的程序;明白发生医疗纠纷后应依法解决的相关程序等。相反,若患者提出与其疾病有关的咨询或者疑问时,医院应给予合理、适当的解释,这才是预防医患纠纷的根本举措。

2护患、医患沟通的艺术性

2.1术前沟通

2.1.1术前语言沟通。由于缺乏对手术及相关医疗知识的了解,不少患者在面对手术时都多少伴有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弊病,总是会不停的询问手术危险度、手术效果、手术后遗症等,并且会出现不止一次的询问,面对频繁的询问,多少护士会有不耐烦的情绪,甚者只给一句“那些不都告诉过你吗”。其实病人对同一问题的多次询问正是他们心理问题依旧存在的表现,只是想通过多次的确认来给自己打气,护上在未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必会出现情绪化,而患者也容易埘护士不满,护患纠纷容易产生。因此,护士在面对患者多次询问时,必须耐心细致的解释,语言要温和,不要表现出不耐烦,避免患者心理受挫。平时多问候患者,多用鼓励的语言激励他们,多赞美他们的改善之处,如“今天气色不错”、“今大你精神多了”、“看来你比疾病更坚强”等语句进行鼓励。

2.2.2术前非语言沟通。心理学有研究表示。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7%的内容是用语言说出来的。因此护上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非语言沟通,比如查房中用手摸下患者的头,了解患者体温情况;对于老年患者也可以通过握手对其鼓励,拉近彼此的距离;晚上查房时给患者掖下被子,关窗帘等,都能够给患者带来温暖的感觉。

2.2术中沟通

2.2.1术中语言沟通。在术前沟通的基础上,护士与患者已建立了良好关系,当患者进入手术室看到熟悉的面孔时,定能够轻松许多,同时护上对患者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护理更能“一针见血”。护士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可适当与患者交流,交谈选择轻松的、与疾病无关的话题,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在手术进行中,护士陪伴在患者身边,在轻松的交谈中度过手术。

2.2.2术中非语言沟通。手术室的环境对患者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护士要营造温馨舒适的手术环境,比如手术台保持整洁,放一束鲜花在患者町见处,温度维持在22℃一24℃,让患者在视觉和感觉中快速适虚手术室环境。对于局部麻醉的患者,事先了解患者喜欢,放适合患者的轻柔音乐,放松他们的神经。在患者焦虑时,握住患者的手给予鼓励,拔针、拔管时,动作要轻柔。

总之,医患、护患沟通技巧是护患沟通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因素。要成功的做好沟通。医务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护理技术水平,学习加强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注意自身素质修养,丰富实践经验,增进护患沟通技巧。总之,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尽量满足患者与家属的需求,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环境,了解患者的心理,排除其恐惧心理才能达到最好的术中配合及手术结果。

参考文献:

[1]翟丽芳.护患沟通刍议[J].当代医学,2009,15(18):137-138.

[2]彭涵.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136-137.

解决医疗纠纷最好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6875-01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妇产科来说护理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有资料指出,在目前的医院医疗纠纷中,妇产科护士投诉位居首位,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对各种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做系统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以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登记本中记录的护理安全隐患13例,护理投诉5例进行分析。

2妇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2.1护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风险意识不足。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部分护士工作存在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强的情况。产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严密观察,产妇入院后如果宣教不到位,工作主动性差,检查不认真,不及时将异常情况汇报医生或告知家属。有些护士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忽视查对制度、床旁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对各种法律、法规也欠缺了解,重视度不够,在工作较忙时,有时会忽略患者的权益,出现急症就忙于处理,在处理的同时没有及时向患者及家属反馈,一旦出现异常容易导致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以上这些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往往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

2.2护理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妇产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当前临床护士趋于年轻化[1],护士人员数量的相对不足,且长期超负荷工作,这使得护理风险大大增加。年轻护士理论知识不足,专业技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缺乏临床专业护理经验,缺乏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主观判断患者病情,埋下护理安全隐患。尤其遇到紧急事件或抢救患者时表现慌乱,工作无条理,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实施抢救措施,这些都是护理风险隐患。

2.3患者自身的因素由于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和危险性,已经增加了医疗和护理难度[2],但是很多孕产妇对医院规章制度不遵守,不配合,如私自离院外出或者请假,结果出现了不慎摔伤、胎盘早剥、胎膜早破等现象,不得已给予急诊剖宫产,而产后又出现大出血新生儿窒息,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再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需产钳术或剖宫术,若不能及时与患者本人和其家属沟通,就容易出现期望与现实情况不符而导致患者的不满意情绪。

2.4服务态度缺陷,缺乏良好的护患沟通妇产科工作面对的多是焦虑的产妇、家属及稚嫩的新生儿。他们一般缺乏专业性知识,对病情变化一知半解,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礼貌、得体的语言是最好的心药。妇产科护士紧张忙碌,护患沟通若语言简单、生硬,态度冷漠、厌烦、服务不周、不负责任,就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不满,甚至造成护理纠纷的发生。

2.5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程有章不循、有时护士缺乏“慎独”精神,未严格按照医院规范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最终造成过失性护理行为缺陷,是引起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制度执行不严如产房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虽有专人专管,定位放置,但由于产房助产人员的随机性,部分助产士责任心不强,未做到班班清点,不熟悉用物的放置,或用完后未及时补充。如需要抢救时,因抢救用物不全延误抢救时机,所带来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3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3.1加强护士法制观念 提高护理安全意识重视安全教育,加强护理风险的监控和处理,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针对护士在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对医院及护理现存和潜在的风险认识不够,护士长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职责》、《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差错事故预防措施等。尤其是对新上岗护士及进修实习人员、技术较差、生活中干扰因素大及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应进行重点监控,加强敬业精神的教育,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教育护理人员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精神,认真护理,使护理人员认识到:病人在心中,质量在手中。在护理工作中,必须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以避免发错药、打错针等意外发生。夜间护士要加强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2加强业务技术培训 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注重教育,提高素质,鼓励年轻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吸取国内外先进护理经验,取长补短。通过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妇产科护士严重缺编,积极向医院争取护士。根据实际情况,由理论基础好、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科知识、急救技术等,加强培训实践,并指定专人带教,定期考核以评估培训效果。

3.3加强护患沟通 融洽护患关系以病人为中心,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是防范护理纠纷的基础。每个病人在住院期间都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帮助和指导,因此,病人入院时,我们要主动热情接待,主动耐心做好母乳喂养知识和卫生宣教工作,主动巡视,主动帮助、关心、体贴病人。我们要想病人所想,视病人为自己的亲姐妹,主动为其分忧解难,努力做到患者的心理、生活、精神护理,耐心回答提出的问题,以解除其忧虑和不安,尽可能减少冲突的发生,学会用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病人及家属表现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有利于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应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的服务意识,在沟通过程中注重沟通技巧的应用,且要谨言慎行,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安全感、信任感,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及家属不满而引发的纠纷。

3.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遵守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加强护理管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组织护士学习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在实施及落实制度中,护士长要经常督促检查,严格管理。如产房所必需的用品、药品和急救设备要做到“五定”制度。保持各种物品完好和耗材充足,使急救器材时刻处于备用状态。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要经常加强责任心教育和安全素质教育,每月召开科务会议进行护理质量分析、讨论,以提高每位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思想意识,从而达到安全护理的目的,杜绝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4结论

妇产科护理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永久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形象。所以,为了有效地防范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医院要严格加强质量监控与相关法规的执行力度,尤其是作为护理人员,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律意识及质量意识,认真做好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尽量做到满足患者需求,以病人满意为服务宗旨,用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去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