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措施

在社会主义和谐的今天,农民工作为我国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加大农民工的保障力度。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加强建筑企业农民工的医疗保险建设。

1.建筑企业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主要针对城镇人口设计的医保制度已经难以满足进城务工农民、被征地农民日益突出的医疗保障需求;大量青壮年农民离开本乡本土时间较长,未能参加新农合与农村的大病统筹;进城务工后,其所在单位或雇主又未能给他们缴纳医保费;加之自身参保意识不强;使进城农民工却成了正规医保制度安排的空白与遗漏人群,尽管各地积极探索了对农民工适用的医保政策,然而参加各类正规医保制度的比例依然很低,其合法的医疗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医疗风险也未能得到根本化解,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也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2.建筑企业农民工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2.1现行医保制度设计的还有疏漏与缺失

现行的医保制度,是按照就业与非就业人群及职业区分的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制度,从制度设计与政策规定看,似乎都能覆盖农民工,然而现实却是另外一回事。

2.2农民工处于流动状态

有的仅利用农闲时间进城打工,频繁往返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有的没有确定合适的务工地点,穿梭于不同的省市之间;有的在某个城市寻找合适的工作,变换于不同的工种或职位之间。医疗保险属地化管理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脱节与农民工的流动性特征严重不相适应。①是社会保险基金区域统筹与农民工跨省流动的矛盾;②是城乡医保制度之间缺乏有效对接。农民工突破了农业人口与城镇人口边界明晰的二元对立模式,使人群结构出现了兼有两者特点的新群体。而现行医保制度实行的是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割的城乡双轨制,其覆盖对象的边界清晰,二元化的医保制度彼此独立运行。使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变成“三不管”的真空人群。另外,大病医保待遇享受需积累较长年限,而农民工频繁流动,基金转移与报销难以在地区之间实现衔接,农民工异地就医报销更是难题。

2.3大医保政策措施不尽完善,执行欠力度

①“只保当期,不计参保年限”的政策,使农民工参保被城里人“另眼相看”为临时措施;保当期更是忽略了农民工身份转换及统筹城乡医保发展德文实践;②医保险种不够完善,缴费标准不统一,待遇较低。农民工大病医保只保门诊大病和住院两部分,不建个人账户,门诊大病仅限定为恶性肿瘤放化疗、重症尿毒症的血液透析(含腹膜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后的抗排斥治疗等。其险种的规定显然与绝大多数农民工是青壮年,患大病几率小,难以获得制度报销的好处;而经常性的小伤小病因不设个人账户,也难以得到报销的实际大相径庭;③医保权益维护缺乏执行力度。目前多数地区出台的农民工参保(住院)政策或办法,虽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其办理参保,若未按期办理并未足额缴费的,农民工可举报,还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等规定。然而现实是一些企业主为了降低成本,不愿为其缴纳医保费。

3.建筑企业农民工医疗保险解决对策

3.1保障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的可及性

3.1.1“保大病”和“保基本”相结合的制度设计

建议把农民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从保大病扩展为既保住院服务又保门诊服务,这样才能提高其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达到应有的制度效果。同时,为避免医疗资源浪费和避免基金的赤字风险,对于日常疾病规定一个起付线和年度封顶线,在起付线和封顶线之内的医疗费用按比例报销,但起付线的标准不宜过高,避免农民工不能受益。“保大病”和“保基本”相结合的制度设计更能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要,也便于未来与其他医疗保险制度的接轨。

3.1.2建立农民工老年医保

设置农民工医保最低缴费年限,延缓农民工的医保关系。从社会公平与福利兼顾出发,农民工退休医疗保险也要与缴费年限挂钩,权利与义务对等。

3.2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筹资机制

3.2.1扩大基金来源渠道

农民工医疗保险费用的来源应该多元化,费用可以由用人单位、农民工个人及财政补贴共同负担;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考虑到农民工的经济条件,可以实行承包土地转让制度,将其转让收入全部或部分纳入医保基金,折算成一定年限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地区财政按照投保人数进行补贴,补贴的形式可以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对地方的补贴形式,按照投保人数每年补贴一定数额。

3.2.2建立便于转移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的积累性和门诊、自主购药的支付功能,有利于促使农民工患病时及时到定点医院和药店进行门诊治疗和购药。现行农民工医疗保险模式大都实行个人不缴费,不见个人账户,这种设计表面上为农民工节省了开支,实际上降低了医疗保险的制度效应。因此,建议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3.2.3确定合理的缴费基数和缴费率

建议制定较低的缴费基数和费率,以确保按照低标准将农民工纳入医保,然后再逐步提高完善。在缴费基数上建议:改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按农民工在当地的平均收入水平征收;缴费费率上建议:在农民工参保初期确定较低的缴费水平,可考虑降为职工缴费水平的50%-60%;设置不同档次的缴费标准,供负担能力不同的农民工选择,最终实现与城镇职工的费率一致。

3.3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措施

3.3.1加快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

要实现城乡不同人群不同医疗保险制度的转移,必须要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

3.3.2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新生代农民工将逐渐代替老一代农民工,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恢复户籍的“治安管理和人口统计”这个最根本的功能,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3.3.3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法律援助制度是保障公民享有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增加,涉及农民工工资、社会保障、事故伤害赔偿等内容的案件日益增多,应将农民工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建立和完善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制,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增强农民工维权意识。

3.4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在农民工医疗保险中的作用

作为医疗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医疗保险在医疗保险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商业保险公司有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城乡之间、不同统筹地区间医疗保险业务的连续对接、并且,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实现全国范围的理赔,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特征,适合流动性比较强的农民工。

可行的思路为:“政府主办监督、保险公司承保、风险共担、各负其责”的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合作模式。社保机构与保险公司针对农民工医疗保险业务开展合作,就有关医疗保险的条款、费率、理赔等权利和义务签订合同。

4.结语

针对我国建筑企业农民工医疗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结合相关国家的政策,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在实际中能真正落实开来。 [科]

【参考文献】

[1]游春.农民工医疗保险的存在问题与解决途径[J].市场扫描,2010(1).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标

在动员部署、查摆问题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全系统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领导干部和有关人员,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查摆问题。针对查摆出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各类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容易引发商业贿赂的各类问题及其原因,逐一研究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探索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要求,妥善处理查摆出来的问题,移交商业贿赂案件线索,依法查处有关案件。

二、工作重点

对照查摆问题阶段填写的《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工作岗位分析表》,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思想、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研究整改措施,并逐项进行整改,逐步建立预防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

三、方法步骤

(一)继续加强宣传教育

要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把工作做细做实,把有关政策讲明讲透。全系统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大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要灵活运用载体,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搞好宣传造势。要进一步进行宣传教育,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于治理商业贿赂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增强自我约束能力,营造浓厚的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氛围。

要把反商业贿赂的宣传教育寓于“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全社会、全行业对商业贿赂危害性的认识。全系统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都要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纪律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运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开展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倡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筑牢思想道德防线,营造科学监管、规范经营、公平交易的良好氛围。

(二)继续查摆问题

全系统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继续查找存在的问题,要围绕国家局《实施意见》指出的“六个重点”,抓住关键问题和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摆问题,特别是查找公益性强、与消费者利益紧密相关、人民群众给予高度关注、严重破坏药品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严肃认真地加以解决。

(三)切实做好分析整改

1.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系统要进一步做好岗位分析,认真描述职责,梳理权力,查找漏洞,深刻剖析,切实深入查找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看问题是出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出在制度缺陷或机制体制缺陷上,或出在其他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制定整改意见和整改措施。

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查找产生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原因,从社会影响、体制、法制、监管以及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深入分析、深刻反思,了解掌握不正当交易行为在本企业发生的内在规律、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并抓好整改落实。

2.认真研究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逐一研究整改措施。要召开党组会、领导班子会或职工代表会,运用集体的智慧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查找出来的不正当交易现象,要坚决纠正。要建立整改承诺、整改台帐、整改督导、整改情况通报等制度,为今后杜绝不正当交易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提供有效保障。

各联系点企业要按照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治贿联系点工作会议的部署,参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做法,做好关键岗位的分析材料,认真做好整改。市局治贿办要做好部署、指导、督促检查工作,确保工作落实。

3.切实抓好对存在问题的整改。

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切实抓好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要在端正指导思想、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改革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强化薄弱环节,堵塞存在漏洞,探索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要从规范行政权力、促进审评审批改革、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提高监管服务的能力水平等方面出发,抓紧研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定,制定长效机制要坚持管用、有效的原则,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分析整改阶段结束后,全系统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认真进行阶段总结,按要求填写《广东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商业贿赂整改措施明细表》(附表1)、《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治理商业贿赂整改措施明细表》(附表2)、《广东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反商业贿赂承诺书》(附表3)、《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反商业贿赂承诺书》(附表4),各企业的阶段总结和《广东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治理商业贿赂整改措施明细表》、《广东省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反商业贿赂承诺书》于12月5日前报市局治贿办。

四、工作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分析整改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全系统的领导干部和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的负责同志,一定要从大局出发,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分析整改阶段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分析整改阶段的各项工作。要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指导有关部门及单位制定相关整改措施。

(二)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好整改工作。全系统的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指导好整改工作。对存在问题比较多、或者比较突出的重点部门与单位,应当派出督查组帮助进行整改。对在查摆问题阶段未达到目标要求的单位或企业,要帮助其“补课”。

(三)要注重建立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在整改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治本之策,从源头上、制度上、机制上解决问题,防止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前改后犯”的问题。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第3篇

【摘要】“院长代表”概念自1998年提出以来,对它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相对较少,对于“院长代表巡视”的理论探索仍然空白。本文对于洪泽县人民医院院长代表巡视制度进行了概括总结和试行分析,提出了这项措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并对于该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扬长避短规范和完善院长代表巡视制度,寻求医院全面发展的新方法、新技巧和新理念,为新时期医院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院长代表 巡视 探索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10.048

洪泽县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目前在职职工580人,其中卫技人员473人,开设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10个,有12个病区,编制床位400张。洪泽县人民医院作为江苏省医疗改革试点单位,坚持社会公益性,以病人为中心,注重管理理念的更新,取得了长远发展,并首创院长代表巡视制度,在缓和医患矛盾,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起到了明显效果。

1 院长代表巡视的要求

1.1院长代表入选基本条件

①各职能科室的主要负责人;②熟悉医院具体情况;③拥有医学医药常识。

1.2院长代表巡视主要任务

①送去院长对新入院患者的慰问;②了解病区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的不足;③解决病人及医务人员提出的合理需求。

1.3院长代表巡视相关要求

①采取“一对一”负责制度(一个职能科室负责巡视一个临床科室)及每日巡视制;②院长代表需每日进入所负责的病区,深入与出入院患者和医护人员沟通交流;③院长代表巡视时需佩戴“院长代表”胸牌;④院长代表要及时解答或者解决医患人员提出的各项问题,并每日记录巡视情况登记表,及时整理和总结,按时交到院办总结存档;⑤院长代表巡视时需注意仪态着装、言语用词和患者感受。

1.4院长代表巡视总结反馈

①院长代表要及时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解决,对于反复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总结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工作改进建议;②院办每月对院长代表记录的问题进行整体的梳理总结,上报给医院主要领导以供决策;③医院年终对全年的院长代表巡视记录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为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提供借鉴。

2院长代表巡视产生的影响 院长代表巡视自2011年在洪泽县人民医院执行以来,到2013年各部门累计巡视24156人次,共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护理、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或安全隐患1402条,对医院的各方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

2.1医患纠纷数量逐渐下降

通过2008~2010年与2011~2013年洪泽县人民医院近年医患纠纷部分指标统计的数据对比,我们不难看出,采取院长代表巡视以后四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医疗纠纷数量在不断的下降,赔偿金额总数和赔偿平均额也双双逐年递减,冲撞医院的恶性事件也在呈总体下降的趋势,为医院挽回了部分经济损失,推动了医院健康良性的发展,这是我院以“院长代表”为平台,全面推行人性化服务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2.2医院业务指标明显优化

通过2008~2010年与2011~2013年洪泽县人民医院近年部分业务指标统计的数据对比,实行院长代表巡视后的三年各项业务指标不断优化,医院门诊人次增长了40%以上,住院人数取得了巨大突破,手术人次稳步提升,年业务总收入更是增长了5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近三年医院所采取的院长代表巡视措施存在着很大的必然关系,对于医院的长远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2.3社会综合评价得到好转

通过组织第三方的调查总结,社会对医院有了较为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品牌价值。院方相关科室组织的综合调查评价,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有了显著改善,从长远来看,医院的正面效应得到了相应的效益补偿,促进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2.4内部综合管理得到提升

院长代表受院长委托,挂牌随时巡查,这本身就给各窗口科室一种无形的压力,能有效地促使他们自觉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健全和完善服务联系网络。[1]“院长代表”的反馈制度,使医院领导每天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第一手医患关系的信息资料,了解到患者的需求及医院的不足,从而使医院的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数据的改善事实上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比如洪泽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对技术型人才的大力引进等方面对这些数据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整体医院的发展纬度来看,院长代表巡视的实施确实与这些数据的改善存在着很大程度上的关系,这说明院长代表巡视的实施对医院的发展作用是显著的。

3院长代表巡视的体会

3.1院长代表巡视是新医改形势下缓解医患矛盾的良好平台

3.1.1提供有效沟通,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新医改政策试行“取消药品加成,提高服务收费”,患方对医院护理及医疗各项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病区相关问题的解决充满期待,所以病人及家属对院长代表亲问和巡视容易产生亲近心理,有利于患方说出心里话,真诚地指出每一项问题的存在。院长代表巡视为社会、医院和患者以及家属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满足了部分患者情绪过激要找领导解决问题的愿望,而院长代表对于问题的解决被赋有相应的权利,处理起来也会更加顺畅和彻底,能及时甚至当场解决患方提出的部分问题,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能力。

3.1.2密切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院长代表深入临床一线慰问患者,切实解决病区存在问题,客观地研究医患矛盾产生的原因,充分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以热情、主动、平等、尊重的行为方式,体现医院对患者诚信服务的姿态,使病人得到了一个强烈的信息,每一位病人作为个体,受到了医院的高度重视与关怀,缩短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了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时间。[2]这有利于患者身心愉悦促进其健康恢复,较好地缓解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为正常诊疗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

3.2院长代表巡视是帮助医院领导了解基层情况的有效手段

院长代表能及时收集有关患者对医院服务、经营管理、医疗技术水平等各方面的信息,重大问题不转手直接及时反馈到医院领导决策层,使管理者能认清医院管理的短板。办公室定期对各个院长代表巡视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向院长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医院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3]巡视中难免会遇到患者及家属询问医疗常识,促使着院长代表不断学习医院相关知识,激励自身成长与进步。医院各行政职能科室对于病区基层情况的了解相对较少,院长代表巡视以制度形式促使着职能科室下病区、到基层了解医院运行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从而促进本部门的职能定位。

3.3院长代表巡视是打造现代化优质精品医院的创新措举之一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管理也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4]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不但是后勤财务的精细化,还包含医院的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和患者体验内容,而院长代表巡视正是医院在软件配套服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创新点,是打造现代化优质精品医院的创新措举之一。

4院长代表巡视探索存在的问题

4.1未形成系统的管理规范国内对于“院长代表”领域的理论探索自1998年以来都是零星和散碎的,相关文献也比较少,对于“院长代表巡视”制度的实施更是少见,该措施试行也只有三年的时间,医院在实践探索方面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该实践的研究还相当单薄,未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也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方法;医院对于“院长代表巡视”这项措施的实施仍然是孤立的、片面的,未将其纳入医院的整体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纲要中去,使院长代表巡视所能产生的最大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弱化。

4.2 未建立全面的评价机制

该项制度虽然建立了简单的管理规范和实施要点,也规定了实行包干职能部门和问责制,但对具体实施细节未做深层次的要求,没有对这项工作贯彻的实际效果做出相应的定性和定量比较与分析,未健全监督和考核体制,缺乏奖惩依据和激励机制,问责制也仅仅是名存实亡。实施前期,院长代表或许会因为责任心而去认真踏实的完成工作,但随时间推移,人天生具有的惰性,或因为在巡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无法解决,或因为简单重复的工作让人厌倦,抱着“做好做坏都一样”、“多做事就会多得罪人”的心态,那么这项措施的实施势必会大打折扣。

4.3未健全稳固的组织体系

松散的兼职组织不可能产生高效率的工作,而院长代表巡视缺乏稳固的组织进行领导和管理,院长不可能直接对每位院长代表进行督促和指导。医院虽然赋予了院长代表一部分权利,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院领导,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依旧存在推诿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使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没有建立院长代表与院长直接对话的机制,也没有组织和建立定期的院长代表座谈和直接汇报制度,院长对于基层情况的了解有所削弱,对于病区部分管理问题的出现无法及时知晓,也很难达到这项措施实施的初衷。

5院长代表巡视巩固发展的建议

5.1立足实际,进一步提升管理思路

强化对院长代表巡视制度的理论研究,汇总出阶段性实践成果,及时发现和改进此项制度试行中的各项问题;结合医院自身实际,理清管理思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院长代表巡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院长代表巡视以来的问题进行系统整理,提取影响医院发展的重大因子,作为制定医院发展报告的基础依据;制定可行的院长代表巡视管理办法,适时纳入医院整体发展规划和长期纲要。

5.2奖罚分明,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细化包干职能部门和问责制的具体要求;将院长代表巡视纳入到科室评优和个人考核中去,对于院长代表巡视的月度、季度、年度完成情况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完备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于懒惰失职、应付了事、避重就轻的院长代表予以相应的处罚,对于尽职尽责、敢于担当、踏实能干的院长代表予以表彰奖励。

5.3明确目标,进一步深化组织领导

成立院长代表巡视领导小组,明确目标,对于院长代表巡视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建立定期总结和探讨的领导制度;强化院长代表权力,保证其在巡视过程中的权威性,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矫正部门衔接,明确各部门和科室的职责;创新“院长代表”的特色服务,进行周汇报的制度,对于涉及全院共性难以改进的问题,责任到人;[5]建立定期的院长代表巡视谈话制度,细化汇报的范围和要求,增强管理者对于医院基层的了解。

5.4保持特色,进一步加强职能宣传

借鉴和学习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在保证成果不断巩固的同时,遵循新形势下医改的各项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院长代表巡视做成洪泽县人民医院管理的名片与品牌;依据县级公立医院的实际,加强对内宣传,保证院长代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院长代表巡视的执行纳入到医院整体的发展中,使其成为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病人为中心,是医院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医疗行业应遵循的基本指导原则,也是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6]院长代表巡视就是把患者利益放到了首位,让病人亲身感受到医院放低身份服务的姿态,不但有助于缓和当下激烈的医患矛盾,而且能及时解决医院发展过程过遇到的问题,提高行政管理能力,提升医院品牌形象,促进新形势下医院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树源.“院长代表值班”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8,(7):403-404.

[2]孙雪娣.院长代表——构筑医患沟通的桥梁[J].医院管理, 2004,(3):39-41.

[3]冯兴华,任风英.设立院长代表处建立和谐医患关系[J].现代医院,2007,(7):143.

[4]刘来生,叶锋.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2):76.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型合作医疗 问题 对策

中央之所以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主要是为了将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通过统筹城乡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减轻了他们的医疗负担,目前,虽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受到了广大的农民的欢迎,然而,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应重视起这一重大问题。

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医疗保障跟医疗卫生有着一定联系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区别,当前的合作医疗管理通常都在县级,而在县城中根本找不到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人员,目前大部分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医疗和财务专业背景的人,他们只能够担任业务性的工作,但是,为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够在未来中有个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有更高的立足点以及专业性强的理念。

(二)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了整个农村家庭,在时间上,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正常顺利的运行,确保业务程序能够流畅完整,而要想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农保卡识别方面存在着问题

我们这里的农村合作医疗还有个弊端:农保卡不附照片,医院里根本没法鉴别是本人使用还是冒用他人的卡还有每年的12月收集下年的农保基金,有好多人不把老的卡拿出来,办卡机构误认为是新参保的,导致卡号资源浪费,病人看病时带老的卡,不能使用,反而责怪医疗机构。

(四)政府不过硬

最近几年时间,国家对于新型医疗合作的建设十分重视,在经过了反复的会议讨论后,中央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要不断的发展合作医疗,使其更加的健全,同时也转发过卫生部门的文件,并指出了加强合作医疗工作的基本意见与建议,要求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应认识到合作医疗具有的重要性,要时刻的坚持着“自愿、适度、受益”的基本原则来开展合作医疗,这是目前形势下开展合作医疗的基本方针。然而,一般性的文件与会议要求都不具备较强的法律约束力,会非常容易与相关政策产生冲击,由于没有一套比较过硬的政策,虽然卫生部门在实际中突破了重重困难,作了大量的工作,可是,一些问题还是会反复的发生。由于我国还没有将合作医疗纳入到强制实施的法律范围之内,致使合作医疗的法律无法得到保障,从而,各个部门在对合作医疗的认识上无法形成统一。另外,各个区域的合作医疗大部分都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所以,合作医疗在举办形式上呈多样化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给管理、操作、推广都增加了难度。各个县市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快合作医疗建设的速度而制定了诸多的措施,以此想推进合作医疗的进程,然而,他们的技术水平过低,并且没有良好的指导,在对本底资料了解不透彻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合作医疗模式。由于其形式具有多样化,因此,在实际中无法有效的规范合作医疗筹集资金、监督管理等工作,无法充分说明农村合作医疗具体要解决的内容。如果单单靠着一个县自己探索出来的合作医疗,其管理水平不仅过低,而且管理方法也过于简单化,根本谈不上权威性,这与科学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不符的,与此同时,在监督服务体系方面也没有配套机制,没有采取任何的措施对医疗机构、参保者、合作医疗管理这三方面进行有效的约束,从而使得诊断治疗服务不够规范,参保人总是想方设法的将自己投出去的钱捞回,管理极为松弛,致使合作医疗费用经常超支,这将严重的阻碍了合作医疗持续正常的运行与发展。

二、解决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培养专业的队伍

培养一批专业性强的医疗保险管理人才,建立相关制度招引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事管理工作,时刻跟着时代的脚步,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以此与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以及医疗市场相适应。另外,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对人员进行业务方面的培训,从而将他们的能力水平与素质全面的提高。

(二)早日立法,将合作医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

通过在各个区域的试点工作,他们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同时,其管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较以往相对成熟,这时进行立法是最佳时刻。采取法律的形式来赋予合作医疗保险制度的强制性、政策性,明确其实际运行的基本模式及框架,以及各个部门所要承担的责任与权利,从而将合作医疗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让各个地区的合作医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有相关法律作为依据,真正确保合作医疗政策在法律制度的管理下能够持续良好的生存与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成立在很大程度上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然而,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措施,期望其更加的健全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04).

[2]胡善联.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运行状况[J].

解决医疗问题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卫生投入;医疗保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15-02

近几年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老百姓反应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其关键是“看病贵”的问题。由于看病费用高,造成病人觉得找到一家可靠且相对便宜的医院很难。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已进行了多项尝试,比如推出 “药品集中招标”、“药品收支两条线”、“四降一升”等,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老百姓的反响依然十分强烈,且这部分责难几乎都一致指向了医院。笔者认为,导致“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问题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医院的责任,还涉及政府、社会、机制、体制、心理等诸多层面的因素,必须齐抓共管,采取综合措施与对策。

1 “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1 国家对非营利性医院的补偿不足,导致医疗机构必须依赖市场,自谋生路

据测算,目前国家对一家医院的拨款只占该医院支出的10%左右 ,只能勉强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费用,医院要维持正常运作,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就必须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添置先进设备,建设和修缮高质量病房,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这部分投入得不到国家的拨款,医院只能将其转嫁给病人,增加了病人的费用负担。

1.2 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辐射面还不广

据统计,至2004年4月底,我国享受公费和劳保医疗的约11 350万人,仅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 。绝大多数城乡居民享受不到基本医疗保障,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屡见不鲜。

1.3 卫生总费用过快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居民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后,个人承担部分明显提高,居民普遍感觉到难以承受。据统计,198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中,政府、社会、个人的支出构成分别为:36.40%、40.40%、23.20%,2002年该构成分别为:15.21%、26.45%、58.34%。22年来,政府和社会的支出分别下降了21.19和13.95个百分点,而个人支出却增加了35.14个百分点 。

1.4 患者医疗需求的趋高性,也使低收入人群更容易反映“看病难、看病贵”

医疗需求不像吃穿住行可以量力而行,一旦生病,既使是借钱也要去大医院、找好医生看病,而优良的医疗技术服务总是稀缺资源,住院、手术、影像学检查往往需要预约排队,甚至还要等待很长时间,因此老百姓觉得看病很难很贵。

1.5 医院将风险成本间接转嫁于病人身上

现行法律法规对医疗行业做出的“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使医院为规避风险,将风险成本间接转嫁于病人身上。该规定要求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由医院提供证据,在目前医疗纠纷增加的背景下,医生在治疗的同时不得不保留诊治证据,无形中增加了诊断项目,提高了诊疗费用。

1.6 流通环节费用太高

药品和医疗耗材的重复生产和虚高定价,致使流通环节费用太高。一是目前我国药品生产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存在“多、小、散、乱、低”现象,使药品市场竞争演变为虚高定价、价格折扣和回扣的恶性竞争。二是“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使药品销售与医疗机构、医生之间发生直接经济利益关系。一个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品,通过层层加价,到患者手里往往就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其中的奥秘就在于药厂、药商和医药代表、医院药房、医生各个环节都从中得利,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1.7 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我国现行的医疗收费制度诱发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长期以来,医院执行的项目收费制度,容易诱发提供过度医疗服务。对每一个项目虽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但对每一个病种来说,整个疗程中到底该使用哪些项目,某一项目到底该做多少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诊疗规范。

1.8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病人对治疗是否合理和费用的高低无以驾驭。从需方的病人来说,疾病只能通过医疗服务实行救治,不能预测、不能替代、更不能选择,一切由医生说了算。而作为供方的医院,具有天然的知识和技术的垄断,如果它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就必然诱发过度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做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等,而病人实际上并不知晓。

1.9 医院分配制度不够完善

医院、科室、医护人员奖金与业务收入相挂钩,受经济利益驱动,诱导科室、医生多开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促使病人费用增加。

1.10 病人负担加重

疾病谱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老年疾病成为消耗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使病人负担加重。

2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对策

解决病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需要政府主导,有关各方密切配合,采取综合措施,方能有效解决。

2.1 政府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1.1 政府应当建立真正意义上的非营利医院

2.1.1.1政府将国有医疗资源从一部分公立医院中退出,集中财力投入几所主要的非营利性医院,保证其补偿能基本到位。医院的大型设备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得到政府拨款,使医院不能以自筹资金为由将成本变相转嫁于病人身上。

2.1.1.2对于政府无力维持的公立医院,允许其改制。办院主体可以多元化:既有政府办的非营利医院,又有社会办的非营利医院;既有企业办的营利性医院,又有社会办的慈善医院。不同的医院性质不同,确定不同的功能,采取不同的政策。

2.1.2 政府应当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体现卫生服务的公平性要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键要将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纳入到社会医保体系中,让更多老百姓不需要完全花自己的钱去看病。

2.1.2.1建立多元化的医保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可以考虑将现行医保体制分解为“初级保险”、“基本保险”和“高级保险”系统。其中,“初级保险”系统投保的费用较低,主要实现广覆盖的目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较基本的医疗保障;“基本保险”则可以保持目前实施的投保费用与保险范围;“高级保险”则是为收入状况较好,愿意为健康投资的人群所设。此外,政府应引导商业保险更多地加入到医疗保险领域,为老百姓提供社会医疗保险以外的保障。

2.1.2.2 建立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体系。设立社会医疗救助基金,由政府专项拨款,同时吸纳部分社会福利彩票发行收入和社会慈善机构、团体及个人的捐款,为社会弱势群体、城镇下岗职工、城乡低保人群和特困残疾人群中的重大危急病病人实施医疗救助。

2.1.2.3 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方便农民就医,减轻农民负担。在村级区域,由政府专款资助村卫生室,为农民就近解决小病和常见病的诊疗。

2.1.3 政府加强区域卫生规划,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首先要限制大型医疗设备等卫生资源的重复投资,在一定服务区域内,只建立一家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中心。其次要制止公立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在医疗用房建设、医疗设施购置以及其他方面的浪费现象。

2.1.4 建立利益导向机制,引导病人合理分流主要有:①在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要建立利益导向机制,使不同的病人向不同等级的医疗机构流动。一般而言,高等级医院的收费要比中低等级医院高得多。因此,医保制度可以规定,病人在低等级医院就诊的报销比例,要比高等级医院高,引导病人分流到与其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医疗机构。②重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城市新型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根本措施。该体系包括: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者也应当纳入财政预算和区域卫生规划,成为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据江苏省的测算,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如果将三级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省每年可节省医药费14亿元。

2.1.5 切实改革药品和医疗耗材流通领域,并且加强对生产领域的管理和审批建立药品耗材配送中心,制药企业将药品送到配送中心,中心采取电子商务方式将药物供给各医院。医院不设大的药房,除了一些抢救用药及输液用药外,几乎每天都需要采购药品。这样,药厂、配送中心、医院三者相互衔接,流通变得更简捷和透明,其中的管理成本也能降低。同时,采取强制手段,对药品和医疗耗材重新核定指导价格;对药品的生产应当作出整体的规划,避免药品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对高值耗材,国家应当鼓励国产化。

2.1.6 改革医疗收费制度势在必行一是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数据库由政府锁定,医院无法增加、修改项目及费用标准,让医院无法乱收费。二是可以尝试项目收费制度以外的方法,如:按单病种收费、按人均定额预付、按平均价格付费、按疾病诊断分类付费等。

2.2 医疗机构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2.2.1 针对不同经济水平的患者设计“处方套餐”等。医院根据临床用药经验,对一些常见病制定出相对固定的处方,每种疾病至少制定3种以上的药物处方,涵盖高、中、低不同价格档次,由医生负责解释和推荐,病人则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从中选择。

2.2.2 鼓励医生选用经济的药品和耗材。尽量开医保目录药品,使用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和医疗耗材,同类药品同样疗效取价格低的,同样耗材能选国产的就不用进口的。对某些高价药品,实行审批制度,坚持杜绝滥用高价药现象,切实减轻病人负担。

2.2.3 参考相关法规,结合循证医学方法制定各类疾病的详细的诊疗指南。医院对常见疾病进行分类,从其基本症状、并发症、病人病史方面充分考虑每单元病种的费用,进行费用测算和专家论证,建立诊疗指南。

2.2.4 加强管理,降低运营成本。积极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人事制度改革、薪酬分配改革等多项管理改革,从管理上要效益,同时加强对药品的采购和库存管理,降低采购成本和储存成本,有效降低分摊到病人身上的成本。

2.2.5 狠抓行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减轻病人负担。

2.3 社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社会团体和企业可以出资建立慈善医院,有能力的个人和企业还可以向医院进行慈善捐款,建立慈善救济基金,让社会弱势群体也能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

2.4 病人方面

广大的群众应当有意识的改变自己的健康观念、投资观念,视自己的健康为一种最有效的投资,既要重视对疾病的合理预防,更要重视对健康的保险投资,使医疗保健的支出占到自己收入的一定比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政府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广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让病人的医疗费用更多地由政府和社会“买单”是关键。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有关各方的通力合作,并立足长远、分步实施,这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杨易.试析“看病贵”[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1):5-6.

[2]陆铁琳,金永红.“四降一升”政策之台前幕后[N].健康报,2005-05-30.

[3]宋丹,姚蔚,于润吉.为“四降一升”探底[J].中国卫生,2005(1):45.

[4] 刘庆传,翟慎良,蒋建明.解决看病越来越贵的问题[EB/OL].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