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电影艺术;电影音乐;电影歌曲
电影艺术历经百余年的沧桑,演绎了各个时代的人文历史,带给世人的不仅是娱乐和精神上的审美与安慰,更重要的是其艺术形式的蓬勃发展与时代的和谐,体现了现代大众的思维和审美情趣。无论是历史题材的演绎,还是现实题材创作,乃至科幻与未来的展望,电影艺术在现代的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中均得到了新的演绎和新的雕琢。几代剧作家、导演、表演艺术家、音乐家与时代同呼吸,在展现丰富的民族艺术的同时构建了与世界相通的艺术舞台和电影艺术作品。
一、电影歌曲的特性
电影音乐泛指电影中所有的音乐和歌曲。特别是电影歌曲作为电影音乐的重要形式之一,它的强势传媒效果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肯定,许多的电影歌曲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有的电影歌曲流传几十年,有些电影歌曲被编入音乐艺术大学的教材里,其艺术价值体现了电影歌曲的自身特性与魅力。
从1930年,中国的第一首电影歌曲《万里寻兄歌》开始,在此之后的70多年里,电影歌曲出现了无数让人称道、传唱不衰的经典之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我的祖国》、《英雄儿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驼铃》、《珊瑚颂》、《谁不说俺家乡好》……《台》等等。早期的电影歌曲的艺术价值远远高于它的经济价值,那些歌曲是时代的写照,是时代赋予作曲家内心的启迪,创作出如此极其鲜明感人的作品。这些极品歌曲,出现在中小学教科书中、大学的教材里,经常出现在音乐会、晚会、各种节日庆典中,在不同的时代依然展现着它们的特性和艺术魅力。虽然那个时代的电影歌曲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财力,即便是后来电影音乐和电影插曲已经成为潮流之后,电影歌曲以及创作者也很难从中得到什么收益。然而,在当今商品大潮中,一部电影在电影音乐方面的预算有的就达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因为电影已经成为一个载体覆盖了相关的诸多条件,它必须给予它们回报。电影也必然带动电影音乐、附属产业的经济利益,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了与电影相关联又脱离电影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产业形式。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电影中,以往表现战火中的青春的电影模式渐渐褪去,电影更多地反映诗化的生活和对当代历史的反省,透出人文的、怀旧的、反思的深邃目光。如:电影《城南旧事》是根据女作家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透过剧中主角6岁的小女孩林英子那一双清澈哀伤的大眼睛,把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辛酸生活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对于故事情节人们可能会忘记了,但是剧中的主题曲《送别》是不会忘记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样诗意的歌词与电影中三段贫穷北京人的遭遇无关,可是影片画面与视角的清新惆怅却与这首歌息息相通。《送别》是李叔同根据一首美国歌曲《Try、Try、Try》填词而成,也是当时“学堂乐歌”的代表作品。选用该曲也是基于歌曲的年代和背景能够体现当时的特色,也体现了电影独特的散文化的结构手法,在某种程度上吸取了音乐的暗示性、流动性的结构方式,使灰暗苍白的气息成为影片的底色,怀旧气息浓郁。英子一家人最后在《送别》的歌声中离开了城南,英子也过早地告别了童年。虽然电影的主角是6岁的英子,但这并不是一部儿童影片,英子让80年代的人们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在大街上在眼泪里迅速地长大成人;个人的回忆、创痛的成长经验与社会的变迁紧紧相系。
现代电影音乐在影片中是分段陈述、间断出现的。在不打破电影音乐的整体构思和布局的同时,展现局部音乐的特点是电影音乐成功的特点。如:现代电影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2006年岁末)中的歌曲《台》,这首由著名诗词作家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演唱的歌曲,堪称2006年顶峰之作,可以说热浪席卷全国。这首歌意境深远,内涵深奥丰富,歌词的描写自然,情深而不做作,并非华丽的词句堆积而成,所以更加感到亲切耐人寻味。曲调听着十分舒服,独特的中国曲调和韵味让人如醉如痴。歌曲在刻画一个境地,其中有多层次的画面展现开来,让人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歌曲中淡淡的忧伤和离愁,更让人感到一种忧郁的美。听此曲是在观看影片之前,正是被歌曲深深打动和对歌曲的喜爱,原本不喜欢唱通俗歌曲的我,也学会了这首《台》。特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夜晚,听着《台》感受那种忧郁和淡淡哀愁让人感慨万千!大提琴、古筝、吉他、小提琴几种弦乐器的综合演绎,再加上曲末的葫芦丝,把一种深沉的忧伤演绎得淋漓尽致。
让人记住这部电影名字的原因,准确地说应该是源于里面的歌曲《台》,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影片场面宏大,气势夺人,演员服装华丽耀眼,符合了大众对现代电影艺术欣赏的口味。但是,仔细分析《台》的歌词,发现歌词与影片情节不符,与剧情的整体框架有些偏离,若是单独的欣赏这首歌的词曲确实是极品佳作,可能是音画游离创作手法的极度发挥吧!
二、电影音画结合的特性
首先,电影音乐必须达到视听统一的效果,使音乐与人物、性别、正反面角色、环境、气氛等配合得当,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的同时,欣赏到音乐艺术化的影片效果和感受。其次,电影音乐既要有整体布局的统一,又要体现局部特性的展现,起到每个场景人物环境的链接,同时每一个音乐片断又可以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来欣赏。再者,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受剧情发展变化的影响,音乐的长度,均受到严格控制。电影音乐的目的之一就是营造一种气氛,使视觉与听觉得到同样的满足,因此在音乐的写作和效果的处理上,必须做一些特殊要求。例如:选曲与画面人物情节的贴切,音乐创作的题材结构曲式,甚至每一个动机、每一个和弦,乐器的编排和乐器的使用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音响效果的不断改进,音乐效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难以让人置信的境界。如电影《魔戒》三部曲,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经典的原著加上完美的剧本编写,以及整个故事的线条、加之巧妙的音乐的融入,特别是画面和拍摄场面,以及演员阵容之宏大使电影获得了成功。
在管弦乐与打击乐合奏的强烈的音乐声中,序幕徐徐拉开,画面描绘的是精灵与人类的最后联盟,来共同对抗黑暗魔君的激战的场面。随着音乐的变化,音乐推向并达到一种壮烈的,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黑暗魔君被战胜了。铜钹的声音敲醒了沉寂,短暂的宁静之后,响起了小提琴缓慢忧伤的音调,随后是管弦乐的加入,音乐逐渐增强,画面中出现了那枚赋予魔君魔力的魔戒,在沉睡了2500年之后,落在霍比特人手中。音乐几经变化描写和暗示着人们已经遗忘的邪恶之源将再度复出。
镜头转向霍比特人的故乡夏尔。愉快优雅的音乐把我们带到了田园景色中,展示了居住在这里的霍比特人是一个善良淳朴的民族。小提琴的短促、轻快的音符,展示了霍比特人乐观的性格;之后是曲调悠长的小提琴和低沉的大提琴的倾诉,展现了霍比特人几百年来和平与永恒的主题。
宁静中,突然间强烈的铜管乐在鸣响,大鼓敲出的沉闷的鼓点,预示着灾难即将来临。之后是人的呐喊声――合唱团,预示化身为黑骑士的九魔戒幽灵在魔戒的驱使下产生强大的邪恶力量,音乐与画面在营造其恐怖的气氛,叩击着观众的心脏在随之震颤。
为了展现在黑暗笼罩下的艾森加德统治者白袍巫师萨茹曼,从善良的智者沦为野心家的堕落,音乐的节奏发生变化,听上去有种不确定的怪异感觉。由此音乐展开,加入大号低沉的音色令人感到阴森恐怖,钢板沉重有力的敲击有如铁匠的锤子和砧板的撞击声,象征着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孕育罪恶和魔鬼的地方,并且正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兵器和盔甲,密谋发动侵略战争。音乐刻画烘托出一个弥漫着怪异恐怖的色彩的艾森加德。
【关键词】龚贤;性格;绘画;艺术特点
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艺术特点与艺术家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而一个人的性格除了与生俱来的特性外,更多的是在后天生活的磨炼与自身的发展中逐渐形成,性格特征与艺术特点的确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艺术家精神世界及其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其作品方能对其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剖析。
一、龚贤性格的形成因素
“性孤僻,与人落落难合。”这是他好友周亮工对龚贤的评价,而后黄宾虹、郭沫若等同评“性孤僻”,然而其性并非字面上的孤僻,而是心灵的孤僻。我们可从龚贤存世的400多首诗里追寻到所涉及的友人就有100多位,其中有遗民、贰臣、僧侣、隐士、书画家、当朝官员等,更是超越年龄,老少皆有,可见其交友之广,志同道合之人不乏。那么龚贤的“孤”“僻”从何而来,这便要从他的身世谈起。“壮游虽我志,此去实悲辛。八口早辞世,一身犹傍人。”从这两句出自《将之广陵留别南中诸子》的诗中,可见家中八人遇难,自己只身一人,是痛苦的孤寂。龚贤在1655年时续娶成家,“荡子中年复有家,柴门流水向山涯,娶来小妇疑仙女,为我移栽天上花。”由此可见他爱妻子向往新生活,把过往的痛苦留在心里,一个人独自承受,可知他的性格实际上是内向、平和、积极的。龚贤年幼丧母,壮年丧妻,我们又从“一去巴江二十年,总无消息到南天”这句诗中得知其祖父、父亲的境遇,他经历了改朝换代,看尽人间疾苦,也尝尽酸甜苦辣,锻炼了超凡的意志和心态。从这里我们便能理解,了解他的人知道他交友甚广但又孤寂,甚至是因为孤寂才有更多朋友,但是难以抚平心灵深处的孤寂。而与人“落落难合”则是他的士气所致,也呈现出了他性格孤傲的一面,龚贤有着读书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所以遇到气味不能相投的人,便凸显出“不合”,这种“不合”更多体现的是“真”。
二、从龚贤对绘画思考来看性格
龚贤一生没有对艺术停止过思考,今世存留很多手记、笔稿,如《香草堂集》《画诀》《柴丈人画稿》等,从这些笔墨文字中可见其性格端倪。
(一)从研习与读书来看
龚贤介绍了自己的一段学习经验:年轻的时候有幸见到米氏云山对其爱慕不已,为之震撼,却学不到,而后过去40年,终有所领悟,他认为“读书养气,未必非画苑家之急事也。”说明龚贤这40年来一直坚持学习,有了量的积累才有了质的飞越。体现了他性格中“稳”的特点,表现出他冷静、不急不躁、坚持不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二)从龚贤自评来看
龚贤,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等,别名虽多,但是最入人心的非“半千”莫属。好友周亮工说:“半千落笔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同此理者还有曾灿、程正揆,这不论龚贤是否真的如此狂,但他真的就此“半千”情怀作为他绘画作品中的境界来追求,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中一颗耀眼之星。“我用我法,我法尽,而我即为后起之古人。”另一方面汲取传统以及重视师承。从他对艺术的见解中可见他对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有了这些上层建筑才有了我们所看到的龚贤。
三、龚贤绘画的艺术特点
(一)荒寂的山水意境
“画固多类也,山水为上。山水无声之诗也,可以托意深远。”从龚贤的这句话中,我们得知他喜爱山水画,用山水画的形式才能准确地表达他自己的心境,唯有山水才能将他满腹诗文完好呈现,抒感,体现才学,心之所向,在山水画中找到了释放与归宿,所以他忠于山水画。龚贤是昆山人,幼年移居金陵,他居住在如此秀美、水清的江南,当不负这娇美的景色,他以长江以南一带为主要表现对象,也许承载了几分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与喜爱。龚贤山水画又异于别人,画上罕有人物,他说:“他人画者,皆人到之处,人所不到之处,不能画也。”从中看出他不画人,是因为他所画的地点不适宜有人出现,画中情景多为荒、寂,若画有房屋,人便在屋里也不必画出来,显得安静。值得思考的是,或许他的构图、画法中就不适宜有人物出现,山不动云水动,已经形成了动静结合的对比关系,人物的出现也许会起到反客为主的作用。龚贤隐居、漂泊多年,苦难让他坚强,有了自我保护的外壳,他是寂寞的。一方面家人早离世,他孤独的漂泊生活;另一方面他生逢乱世,作为遗民,他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再加上他在艺术上的理解比一般人层次要高,能与之交流的人并不多,且交通不便,与友人联络困难。从以上两点来看他性格孤僻寂寞,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与人落落难合”便是他与人相处的一种自我保护现象,他喜欢清静雅致的生活,爱画山水,才选择不画人。“耐尽繁华惟寂寞”这就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寂寞是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二)厚黑的积墨方法
龚贤认为“墨气不可以岁月计,年愈老,墨愈厚”。从中得知墨气回荡、层层积染的画面是他心境的真实刻画。他作品中黑、重、厚的墨色实则把他谦厚的个性表现无疑,“墨”如才学般随着他的钻研与学习越积越多。龚贤的性情是安静的、稳妥的,在“黑龚”的作品中,可以看到透彻且厚重的墨色,想得到这样的墨色必须使用层层渲染的积墨法,不急不躁,稳中带静。龚贤师从董其昌,受其师《南北宗论》的影响,他强调水墨是文人画的正宗,尤为推崇含蓄润泽的笔墨趣味。可想而知龚贤在董其昌这位大家的引导下,依旧认为水墨为文人画的正宗,非水墨画无以寄情骋怀,再者龚贤一生坎坷,或许单纯又富有变换的墨色才是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单纯可以令他的身心平静,“墨分五色”又可以满足其对色度的追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龚贤的绘画能力。明末清初绘画形式呈现多样化,意笔画中色彩的使用率逐渐提高,而龚贤的传世作品中少有设色,在《秋山飞瀑图》中描述“酷好余画者,数以青绿见索,遂有糟粕,可厌如斯。虽亦远慕古人,实则不如用墨之尽善”,可见龚贤更喜用水墨来作画,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高冷,坚持,不随波逐流,注重自身的艺术感觉,这就是他的真性情。
(三)洁净的笔法与图式
龚贤用笔讲究以书入画,一笔一划皆有起有收,他说:“中锋锋乃藏,藏锋笔乃圆。笔圆气乃厚,此点叶之要诀也。”用笔朴拙老辣、圆润苍劲,简练流畅且极具变化是他的追求,呈现了他沉着稳重的个性。在“黑龚”的山水画中有面亦有线,且做到了面中有线、线中有面,并且他能在重复运用绘画语言的情况下,画出变化丰富的画作,在统一中寻求变化,可见突出他性格敏感、心思细腻的一面,而他的构图中画面不拘小节,能画大山大水,就算是画小景也能画出小中见大的气象,用“尽精微,致广大”来形容十分贴切,这是龚贤广阔的胸襟和理性的思维所致。
结语
龚贤,文人气十足,情感丰富,包含多层性格。他一生作品多样、类型丰富,从诗词到绘画,无不体现出其才华横溢。他性格孤寂又亲和、理性中又包含感性、直率中有着谦厚、痛苦中凸显坚韧,他的绘画艺术用笔圆润苍劲、积墨厚重、墨色清亮、简中见繁、宁静致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无尽思考。
参考文献:
[1]颜晓军,田洪.龚贤研究文集——纪念龚贤诞辰39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张卉.龚贤艺术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3]孟繁玮.中国绘画大师精品系列:龚贤[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2.
[关键词] 浙江;出口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
[中图分类号] F7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104-04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中小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批准号:2004C20011),
项目负责人:惠丰廷,成员:阮尹,任志宇,南中信,孙泽生,王楠
[作者简介] 惠丰廷,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
南中信,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
阮 尹,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浙江 杭州 310023)
根据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中心数据库查询,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各成员国通报的TBT措施4575条,其中:2000年606条,2001年533条,2002年571条,2003年804条,2004年714条,2005年864条,2006年963条;通报的SPS措施4149条,2000年271条,2001年(缺)①,2002年612条,2003年839条,2004年914条,2005年857条,2006年1135条,两项通报数量惊人,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
商务部研究院学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目前,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5%②。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壁垒。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涉及我国2/3以上的出口企业、1/3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1]。
一、浙江外向型经济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国民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0年的38.2%上升到2004年的62.7%,出口依存度从26.7%上升到42.8%,对外贸易已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引擎。浙江省的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总额和一般贸易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四,次于广东、江苏和上海(见图2、图3、图4)。
与全国其他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浙江的出口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第一,在一般贸易领域,浙江的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一般贸易出口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2006年,浙江省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4%,9%,9.5%,9.8%,10.08%和10.05%(图3),而同期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则分别为16.4%,17.8%,18.5%,19.2%,19.1%和18.6%(图4),几乎是总出口比例的两倍。第二,一般贸易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也一直是全国最高。2001-2005年,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占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79.5%,82.5%,82.2%,80.4%,78.4%,2006年更是高达81.4%;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2%,42%,37.6%,41.1%,41.4%和44.2%,该项指标,浙江的数据是全国的两倍,表明浙江省对“浙江制造”产品出口的依赖和出口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是全国最高的(图4)。第三,浙江省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据海关统计,2005年,浙江省出口总额768.04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欧盟195.2亿美元,占25.39%;出口到美国161.2亿美元,占21%;出口到日本75亿美元,占9.77%,三个市场合计为56.16%[2]。
浙江出口的这些特点,与国外TBT对产品出口的影响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首先,在各种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项下,产品出口不是国内合作方的主要义务,国内赚取的只是有限的加工费用,该费用基本上不受TBT的影响③;而一般贸易则较容易受到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浙江省主要出口企业在2004年出口贸易中遇到技术壁垒情况的调查,充分地显示并证明了这一点:在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1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3.39亿美元。以样本出口总额147.65亿美元计,直接损失率2.1%,间接损失率2.29%。根据2004年浙江省货物贸易出口额579.8亿美元推算,技术壁垒对浙江省产品出口造成经济损失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间接损失13.3亿美元。调查显示:生产型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最高,达49.4%,其次是贸易型占46.8%,加工型企业最低,为29.7%;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分别为47.3%、50.4%、36.4%;出口规模低于100万美元、100-1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分别为22.6%、45.8%、51.7%[3]。
其次,欧盟、美国、日本是目前浙江省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实施技术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浙江企业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对浙江出口影响最大的几项分别是欧盟电子电器两项指令(指欧盟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及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欧盟EUP指令、美国154号通报和日本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调查显示,上述三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浙江造成的出口损失占调查样本总损失额的比例高达88.4%。另据宁波标准化研究院的调查,2005年,日本造成宁波市企业直接损失最大,占总额的36.4%,但受影响的企业较少,主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其次是欧盟,造成直接损失占总额的34.9%,但影响企业多,占四成多,主要为机电类出口企业,机电类产品因受欧盟RoHS指令和WEEE指令影响,需要新增不少额外检测项目④。
二、浙江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出口的障碍,这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公认的,但可资使用的较为全面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分析报告很少。引用较多的还是前文提到的数据,即每年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出口损失200亿美元。2006年3月,浙江省经贸厅也组织了全省范围内的《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调查》,调查表的内容涉及了2005年的出口总额、出口国家或地区、出口产品、涉及的主要技术贸易壁垒内容、成本增加率、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困难等指标,没有调查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遭受退货损失的情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零零星星的论述以及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调研中,看出端倪。
根据前文提到的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查推算,2004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产品出口造成经济损失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间接损失13.3亿美元;同时,该调查还显示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主要是浙江出口的目的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影响到浙江省主要的出口产品。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较大的省份,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浙江外贸出口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现实及潜在影响绝不容忽视。
2005年以来,商务部杭州特派员办公室和浙江省经贸厅,联合了浙江因为遭遇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而产生的出口受阻或者成本增加的案例⑤。
例如,在农产品出口领域,受日本即将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2006年1月份宁波口岸遭退运的水产品共计85.15吨,价值19.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0.88%和993.85%;宁波慈溪某进出口公司的27.5吨冻烤鳗由于被检测出硝基呋喃类代谢产物(AOZ)超标而遭到日本方面的退货,损失高达54.6万美元,成为宁波口岸2006年首批因药物残留超标遭退运的出口海产品⑥。
从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不仅对浙江食用蔬菜、水海产品、禽肉、畜肉等优势农产品向日本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遭遇直接退货;还将直接增加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检验成本。根据《肯定列表制度》的规定,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检测项目预计增加5倍以上。如果按顺序检测每项标准,每种农产品的检测成本平均高达40000元。以出口猪肉为例,日本以前的标准只需检测25项,现在就需要检测425项,所需费用上涨了7倍多。根据临安某企业负责人介绍,出口到日本10吨猪肉的检测成本在85000元左右,仅检测费用就相当于6吨猪肉的出口价格。再加上正常的饲养成本和出口关税等,出口到日本的每批猪肉要达到20吨才能保本⑦。
2005年1-11月份,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48.73亿美元,增长8.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99%,比2004年度下降了1.61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出口22.30亿美元,增长11.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2%,比上年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欧盟、日本、美国等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或实施反倾销,致使浙江省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如2005年1-11月份浙江省蜂产品出口1518万美元,同比下降19.7%⑧,主要原因就是受欧盟提高检测标准和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另外,日本、欧盟食品安全卫生新法规将于明年正式实施,大幅抬高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对茶叶、蔬菜等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影响巨大。
2005年,纺织品是遭遇对外贸易摩擦的第一大宗产品。在这一年度,浙江省产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墨西哥、哥伦比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两反一保”调查35起(其中反倾销调查27起,保障措施(含特保)调查8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337调查1起,共计涉案40起,涉案金额9.56亿美元。涉案数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9%和16%;纺织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哥伦比亚、印度、土耳其、秘鲁、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反倾销调查9起,保障措施调查3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共计涉案数16起,涉案金额7.33亿美元,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40%和77%。同时,纺织品个案的涉案金额也比较大,在上述16起案件中,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就有9起。
欧盟2004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两项《指令》规定了10类产品的电压新标准,并禁止销售含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的电器电子产品,同时还要求生产者必须承担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这必然造成浙江省相关产品向欧盟市场出口的重大阻力。不但加大了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使现有低生产成本优势受到严重冲击,还将会有连锁反应,潜在危机大。估计每年影响浙江省出口近10亿美元。2006年7月1日起,在欧盟内正式实施的“RoHS指令”,对浙江出口第一的大类产品机电产品也已产生不利的影响。 2005年9月,宁波一家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出口到比利时的24886台价值62万美元的电动工具遭到退运。退货原因是货物的部分机壳、电源线等部件含有多环芳烃(PAHS)有害物质,国外客户要求退回国内返工整改。加上5万台同类产品滞留在仓库内等待返工处理,这家公司的直接损失超过了200万元。宁波这批电动工具遭欧盟国家退运,预示电动工具“PAHS事件”已开始在欧盟蔓延⑨。
三、构建立体应对体系
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且呈上升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所遭遇的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出口因此受到的影响逐年上升。由于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主要影响一个国家的一般贸易进口项目,而浙江省多年以来的一般贸易出口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也是全国最高的,因此,是最容易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省份。尤其重要的是,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的目的国家,正是当今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较多的国家,这使浙江本来就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雪上加霜。作为一个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经济大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浙江省出口影响的问题,必须引起浙江省各级政府、学界、行业协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浙江经济有两个典型的特点,即“经济外向、民营主导”和“产业集聚、经营自主”[4]。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在对外贸易领域,出口的产品范围宽广、出口总额和总量都有非常高的比例。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同时有效的行业组织还在建立过程中,他们往往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灾区。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通过国际认证,建立和主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他们提供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应对平台,通过政策、咨询、资金和组织应对等方式,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外方兴未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浙江省提升产业等级,提高产出水平,优化出口结构的必然选择。
企业作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之一,其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应从采用国际标准、提升技术水平开始。就具体应对来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以前,主要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警;在发生过程中,主要是积极的组织应对,包括寻求政府、行业协会、同行业其他企业、国外贸易合作伙伴的支持、协助、联合和理解帮助;在发生以后,吸取教训,一方面在贸易往来中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进和提升技术,采用国外认可的标准,通过国际认证。
总之,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在这个系统中,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所作的工作,都是非常具体和实在的。对企业来说,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提升科研、生产、包装等的技术水平,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并及时注册加以保护是根本的应对之道;对行业协会来说,准确定位,依照法律和国际惯例建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构架行业内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提供信息服务、协调和组织企业,或者代表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行业协会的应对之道;对政府部门来说,提供政策、资金和信息、咨询服务是应对的根本保证。
注:
①2006年8月8日通过互联网络查询时,该中心的数据库缺少2001年的资料。见.
②截至2005年.
③国内学者提出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加工贸易,转移技术贸易壁垒的风险。
④ 据2007年1月24日宁波日报.
⑤⑦更多的案例见商务部杭州特派员办公室子网站.
⑧浙江蜂蜜出口,1999年出口11639吨(980万美元),2000年滑坡至8546吨(688.7万美元),2001年开始恢复,2003年出口9804吨(1347.1万美元),仅次于湖北,是全国第二大蜂蜜出口省份。据商务部《出口商品技术指南》(蜂蜜卷).
⑨“PAHS事件”是指2005年7月,我国出口德国的电动工具被检出含有多环芳烃(PAHS)有害物质,价值超过8000万美元的电动工具遭受德国海关扣留,正在上柜销售产品被勒令撤下柜台。“PAHS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目前,欧盟还没有出台关于PAHS含量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一旦欧盟制订针对PAHS的新标准,将使我国机电行业在面临欧盟两项环保指令后经受又一个考验。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出口商品技术指南[Z].北京:商务部.各期前言.
[2]浙江外经贸公众网 浙江省进口主要市场情况表[EB/OL]. http://zftec.省略/open/stat/detail.jsp?r_id=4803.
文/罗 伟
摘要:2013年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的出台,标志着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新一轮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本文指出,在设计和开发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标准时,采用基于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并重、细化标准的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是电子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展方向的着力点和指导思想。如何体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特色,构建“技能+素质”的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特点 技能 素质 课程体系设计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努力构建与本省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适应、相配套的整体优化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体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重点突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工作程序为主线,改革课程内涵,是各省中职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的主旨和目标。
一、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深入分析电子行业对“电子应用蓝领”的态度、技能和知识的需求,根据我国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准确界定岗位群,合理定位职业岗位至关重要。通过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调研分析表明,“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是适应社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和最佳途径,它既能突出课程的职业定向性,真正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能使得电子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校企合作和就业方向有更广阔的选项和岗位发挥空间,以便更好地缓解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人数下滑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压力,达到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就业满意度和专业对口率。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应整合好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的关系,课程的设置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为本位。在内容的选取上要以适用为主,尽量避免枯燥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技能。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
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指出,职业能力取决于专业能力(技能、专业知识)、方法能力(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行为规范、价值观)三要素整合。而行为规范体现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团队精神。因此,尤其要注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当前进行职教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迫切的是要以职业的工作过程为依据,建立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根据对我国中部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各电子企业调研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报告,目前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主次表现为:首先处于就业量第一位的是装配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熟练的技术装配工人)和质检工,其次是调试工和维修工,再者是生产管理人员,第四位为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岗位(有一定专业基础和社会综合知识的电子方面销售人才)。质检工较装配工有相对较高的技术要求,应是中职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而调试工和维修工(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维修技术技师)是部分学生在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向这个方向进行定位;生产管理人员岗位虽然就业量不多,但确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发展目标。电路板制作和产品营销在这些岗位的需求中,毕业生就业量最少,中职学生如从事此项工作往往还需企业的进一步培训。
企业调研报告指出,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电工基本技能、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电子仪器仪表使用常识、PLC控制技术、传感器知识、电子产品原理图与PCB板设计制作、单片机知识。
1.课程体系内容的设计
分析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对应的典型电子企业岗位群和典型工作任务(表1),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结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构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以真实产品为载体,遵循行动导向教学原则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根据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力求体现能力标准岗位化、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教学目标层次化、教学内容活动化、能力形成实践化、技能鉴定随堂化、教学评估立体化的课程设计思想。
针对中职学校电子企业电子产品装调、电子产品检测、电子产品维修与售后服务、SMT工艺设计及操作、电子电路辅助设计、生产现场组织与管理等职业岗位需求,拟设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产品设计技术、电子产品装配技术、工程及电气制图、电子CAD技术、电子产品检测技术、电子产品维修技术、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营销、计算机应用基础、SMT技术、集成电路应用技术、电路仿真技术、EDA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等课程。
结合中西部地域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电子企业产品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笔者所在学校选择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相对应的“电子产品制造技术”和“数字视听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技能)方向化作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主要方向与落脚点,开设实用电子产品生产与调试、单片机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布线与控制、家用电器维修、机器人调试与维修、音响灯光与控制、冰箱空调维修、汽车维修电工等“4C”型工学一体化(即Choice自主选择、Change灵活改变、Character个性发展和Compatible德技兼能。以下均称为“4C”)课程,见表2。
在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和主流企业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的基础上,参照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范围,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要求,将中级电子装接工、中级无线电调试工、中级维修电工、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PLC程序设计师、单片机设计师等6个职业技能认证资格(工种)标准与本地区专业主流就业岗位的职业要求相结合,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相应的课程教学中。遵循能力培养的教育规律,按照职业专项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岗位适应及迁移能力四个阶段,依层次递进培养。
2.课程建设和组织实施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是教学的目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组织学生社会实践、考察、调查研究等。实践教学内容的直接经验来自生产,要按照工作逻辑编排,遵循活动规律来构成课程的工作任务。
在“4C”课程组织实施中,主讲教师应从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因材施教。要积极采用开放式(讨论、研究、网络等)培训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积极开展研究,探索规律,运用多重教学手段,重视学生在实操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学条件。
“4C”课程根据一体化教程任务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各教学环节。教案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分析、教学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反思和总结等的具体安排。“4C”教案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如何有助于激发中职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引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为配合国家示范中职院校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需建立共享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为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服务。共享型教学资源库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网络课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实例库等。
通过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和建设,整合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教学改革,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起公共资源平台,充分发挥专业的辐射服务能力。同时建立完善的试题库,为教考分离的进一步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在“依托典型电子产品,培养岗位技能”的课程体系下,要大力开展学生电子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大力开展参加从班级、电子协会级、校级、省级、国家级逐级递进形式的竞赛模式,体现出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学生个性为本位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终生学习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