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管理学的理解

对管理学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管理学的理解

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内因,教师是条件,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之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学生学习,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努力使学生主动学习。我的体会是:

首先让学生从情感上接受教师,认老师为师。这就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的做法是,注意自身的师德修养,注意自身的教师形象。师德、师表和形象是方方面面的,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完的,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必须忌用教师忌语,切忌伤及学生的心,要用一颗宽广的心去关爱和教育学生。

要使学生学习,除情感上接受教师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国家教委在07年教师节之际提出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的科学总结,兴趣也是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般,如果学生基础好,学得懂,兴趣就高,否则兴趣就低。技校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兴趣底下,培养学习兴趣的难度大、周期长。对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与所学的学科难度大,深度大成为两个遥远的极端,培养学习兴趣几乎成为不可能,这正是技校教学中老大难问题。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的办法主要是,讲解浅显易懂,教学进度由慢转入正常,多鼓励多肯定,哪怕学生只学会了一点点都要鼓励,耐心辅导学生,用教具模型演示,带学生观看机器及实物,讲解知识对自己、对社会的作用及学习知识的乐趣。

二、备课

要把课上好,必须先把课备好。所谓备课就是上课前的准备,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这就是所谓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要求。备学生就是研究学生的基础情况、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备教材就是吃透教材,吃懂教材内容,熟悉教材,熟悉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研究各个章节的教学目的和每次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分配学时量,分析各章节及每次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教学方法和必要的教具准备(如挂图),设计板书及画图。

备课中,目标一定要首先明确,只有明确了目标,对教学方法、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分析研究才有明确的方向。

目标也就是目的,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目标不明确,就会在教学过程中东拉西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完不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教学方法的设计,来源于对教学内容的研究,或者说有怎样的教学内容就有怎样的教学方法。从广义的角度看,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实验、参观实习、实训等。其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具体的方法和形式也很多,如讲述、演示、板书、讨论、提问、练习等等。无论哪种教学的方法都要充分体现主体(学生)意识,这是现代教学基本要求。

对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处理,切忌把这三个概念等同起来。有时重点内容可能是相关知识的关键内容,但不一定是难点内容;有时作为破解难点的关键内容,但又不一定是教学目标直接要求的内容。 转贴于

三、授课

授课一方面是对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传授,通常是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面对面进行。授课中教师的讲述是最基本的。教师的讲述,语音不能太小,且要抑扬顿挫;不宜过快,因为学生听课有一个思考接受的过程。在讲课的同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辅以必要的演示、板书及作图等。讲课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用设问、比较、辨误性的语言等。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既学生是否在听课、是否听得懂。

授课的另一方面是组织学生练习、讨论、提问和回答等,这主要是发挥学生这个主体的能动作用。现代教学的观念很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是通常说的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但教师一定要把练的内容、时间等设计好,否则会浪费时间。讲解与练习的时间比例因学科不同而异,如电工学科的教学,讲解和练习的时间分配大约为比一。讲练结合,交叉进行,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试

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一、对教师的有效管理

有效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基本能力:

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吸引力和号召力,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本人的学识修养、谈吐举止、品行气质、敬业精神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并对学生起榜样和表率的作用。平易近人、妙趣横生、热情洋溢、积极进取的教师。往往容易走近学生,无形中为“课堂有效教学”的开展创设了有利条件。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如果不能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到高屋建瓴,谈吐自如,他的课堂教学就不能做到有效、有趣、有生命力。学生对教学水平高,业务功底好的教师自然会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和学科情结,便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具有很强的教学驾驭能力。驾驭课堂,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积极参与在教师引导下的教学活动。受到良好驾驭的课堂教学过程是轻松愉快的,很少浪费时间,更没有混乱现象和中断上课的现象。

并在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整个过程中做到“四个关注”:“四个关注”即一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二是关注教学效益:三是关注教学的可测性;四是关注教学反思。

二、对备课的有效管理

精心设计备课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在备课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两备三问三突出”。“两备”就是个人备和集体备,要求学科单元重点内容都必须经过个人和集体的二轮备课,强化对课标、教材的学习和研究。“三问”就是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教”三个问题。备课力戒形式主义,照抄教参,照搬现成资料,杜绝不备课上课现象。“三突出”即一是突出课标、教材、学生:二是突出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三是突出教法和学法。

同时,备课还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教学目标简明宜检测,倡导目标设置问题化;二是教学流程清晰宜实施,倡导师生活动自然化;三是教学内容完备宜反思,倡导环节齐全化。

三、对课堂的有效管理

加强课堂教学环节管理,逐步构筑起不同内容的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过程力争做到精细化,体现“三维六度”要求和构建教学新模式。“三维”就是要解决课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观的“三维”目标:“六度”就是要解决教学中的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同时。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要突出主体性、开放性和反思性,不断提高课堂的创造能力。

课堂上要恰当地处理好四方面关系。即一是处理好重点、难点与一般知识点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三是处理好教法与学法的关系:四是处理好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四、对作业和练习的有效管理

在作业管理方面要努力做到“四精四必”。“四精”即“精选、精讲、精炼、精评”;“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教师必须建立作业批改记录本,统计错题。为补错和讲评提供依据。要及时讲评,要求学生及时弥补,所有作业有错必纠。学生纠正后,要及时进行二次批阅,及时反思提高。

所有练习要体现最优化。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使练习设计趋于多元化,教师应适时优化每次练习设计,让练习真正发挥其最大效能。力争使每次练习设计体现“四性”。即一是针对性,二是趣味性,三是层次性,四是时机性,确保练习效果。

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 管理学教学 能力培养

2013年被媒体称为“最难就业年”,三成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饱受就业之苦。另外,许多用人单位却抱怨难以招到合适人才。也就是说,求职者拥有的能力同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巨大的断层。用人单位之所以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除了求职者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软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展示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际上,教师可以在管理学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来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案例分析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的展现。被许多公司用于培养企业得力员工,它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将真实的案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案例的选择

应围绕教材要求的知识点来选择案例。案例的数量不宜过多,优先选取典型的,有普遍性、代表性的案例,切忌庸俗;其次案例应与理论相接近,尽量选学生熟悉的,或容易关注的内容;另外案例应新鲜,难易程度适当。教师先可以选择他人选用的经典案例,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分析过程,进一步可以自己选择案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和见解。

二、案例的分析

第一步:复述案例。要求学生细读案例,将案例的内容概括提炼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首先熟悉案例。最好让学生在课前阅读案例,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快速熟悉案例,然后复述案例。通过复述,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复述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再用合适的语言表述,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从思想上进入案例所构建的场景,面对老师、同学复述,有利于培养学生面对公众演说的能力。复述完后,教师可适当补充案例的其它信息。目前传统的教学法只关注教师的语言表达,而忽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二步:提出问题。针对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表层问题和深层次问题。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一张专门的问题表,使课堂讨论围绕问题中心,不致跑题。教师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可采用“追问到底”、“抽丝剥茧”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表面问题逐步找出真正的核心问题。提问要讲究技巧,尽量提开放性的、明确的、难易适中的问题,提问过程应简单清楚。提问时可先向全班提问,让所有学生开始思考,必要时予以提示,然后请部分学生回答。教师应从学生的回答中尽量找出值得肯定的东西。

这一步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主要线索,从表面问题找到最根本的问题。

第三步:分析并解决问题。

要解决根本问题,应先解决哪些其它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如何解决?条件是否具备?如果不具备,应如何创造或满足条件?时机是否成熟?人员安排是否恰当?资金是否充足等,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换位思考,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自己可能会如何解决问题?即使学生提出一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教师也不应简单否定,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实质。

让学生记录教师和同学的发言,并随时记下自己脑子里突然冒出的问题、新想法、新思路。在最后整理时学生就能非常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以及如何受到他人影响而调整自己的观点。最后联系教材上的知识点,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提炼总结,让学生完整陈述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步主要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以平等开放的心态对待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逐步提高自身的思考力。

第四步:点评。可采用学生自由发言点评,教师抽查学生点评,教师点评。

教师应肯定同学们的表现,先分析两三种有代表性的方法,然后提出自己的方案,引导学生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最后给出在实际的环境下,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最理想的方案不一定能实施,能实施的往往是相对满意的方案。在点评中,学生结合他人的意见和方案,会不自觉的多次检查,思考方案的利弊,再做出决定。

这一步主要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出科学理性的决策。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持续改进的过程,是在不断地完善相关条件,再找到解决办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步,写作。

最后要求学生整理案例分析的全过程,结合教材相关的概念、原理等分析,并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这一步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实施案例分析法的注意事项

在教学中,学生会有各种表现,如不能积极有效地思考,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法等,还可能会出现影响课堂秩序的现象,如垄断发言、沉默不言、离题闲扯、扰乱秩序,打盹睡觉等,教师应事先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另外,引导学生找到核心问题,顺利提出解决方案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故教师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采用案例分析法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华.案例分析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年05期

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校文化 学校特色

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文化”的理解似懂非懂,对我校特色的确立绞尽脑汁。教育局的每次检查都让我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是来源于我不太清楚“校园文化”它到底都包含什么,确定学校的“特色”应该从哪里入手。我只是按校长的要求尽最大能力去完成档案的准备、汇报资料的准备、墙壁展牌的更换、教室的布置、各功能室的布置等,内心对这两个话题总是感到彷徨、困惑、不解,自己很想弄清楚,却总感到很迷茫,抓挠不着,用语言又无法完整的表述内心的那种彷徨和迷茫,是那种“说也说不清楚”的很难受的感觉。今年寒假,我认真、反复阅读了严华银校长的《建设学校文化问题》一文,深受启发。

一、我们都生活在“学校文化”中。“学校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这种抽象往往是形之于物质层面的,可以让人切切实实感受到,却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很完美,的确是有一种“不说倒知道,一问倒说不出”的感觉。

我知道了,文化是一种个性,是学校建设、管理、发展的独特品格和风姿,它会表现于学校外在的物质形式,比如建筑物的风格、花草树木的布置等,也表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行为特征及教育对象的行为当中。文化是一种品位,体现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体现一种魔力和魅力,给人一种依赖和信任。文化还是一种定式,它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依靠人们有意无意的积累和沉淀,但是一旦具备雏形,一旦稍显规模,它产生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比任何行政指令不知要厉害多少倍,如果,一旦某种负面的学校文化成了气候,要想拨乱反正,也不知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文化更是一种品牌,是源自该校独树一帜的文化,即该校鲜明的个性色彩,是“这一所学校”而不是其他学校,更不是所有学校,即,该校的“学校特色”。因此,我感到“学校的特色”与“学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意思两种表述,并非我以前理解的是“两个复杂的问题”,而一个“学校的特色”是在该“学校的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凸显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学校文化。

实际上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经过这几十年来历任校长的改革和发展,已经几本完成了基本办学硬件的投入,开始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软件的建设,在学校管理方面,已经开始从“人治”式的权威管理向“制度管理”过渡。现任校长秦坤茹结束了柳辛庄小学长达二十年的南北两校分离的局势,实现了师生们梦寐以求的“校园整体管理”。她有思想、有品位,比较专注“文化管理”,同前任校长一起努力,从“权威压服众人”的状态逐渐转变成“制度管理人身”局面,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一个较大的改变。作为现在学校里的“最老人”,我亲睹了柳辛庄小学近二十年来,正在一步步缩短着与热点学校的差距,心里感到无比的感慨。貌似玄虚的校园文化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不需要费心劳神就可以把握的,要了解一个学校的文化,只要观察学校的校长、老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即可。 二、墙壁、草坪应该怎样“说话”。我曾认真地设计过学校各个墙壁的壁画,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漂亮图案背景,觉得把校园各个墙壁都占上图案就是文化,认为花池弄得那儿那儿都满满的,热热闹闹的,触目所及都有风景,就是校园文化。现在我感到那时的思想是多么荒唐和浅薄。现在,我知道最会“说话”的墙壁和草坪恰恰是不说话的,它们可以用自身的洁净、典雅实现这其内涵和价值。雪白的墙壁可以艺术地展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成果,操场花池一尘不染就可以想见学生们自觉约束自觉的行为,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学生们的性情才能获得陶冶、心智受到锻炼。于是,我知道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刻意的、流于表象的面子工程,而是发乎自然、极具内涵的学校生命的再创造。

我知道了,学校文化建设不是社会政治价值的简单移植和翻版,而是从学校“自身传统和文化内涵”的沃土上生长、发展起来的。

学校文化建设也要关注学校的制度的变化。制度是随着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一个学校的制度一般是由严苛慢慢向宽松和自由转变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制度能够反映出不同时期学校在管理、师生教学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制度管理最终一定会被文化管理所替代。因此,我想,一开学就跟秦校长建议,一是认真重新修改完善我校的各种制度。二是追踪近几年的学校发展史,完善校史,准确记录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中涌现的英雄人物,如英雄校长、英雄教师和英雄学生,历史再现学校师生在共同建设学校文化中的奋斗历程。

对管理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初三的学生对元素、原子、分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基本上已经把元素的概念和要素、单元构成的概念混同。而学生对分子、原子也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从元素看,元素确实是宏观上物质组成的要素,基本构成,但是元素究竟是什么,却是我们要在化学中让学生体会的。从分子、原子的教学处理上,我们也要有所侧重,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也要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认识,去了解分子、原子的特征,理解分子原子间的关系,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

基于以上了解,我在第三章教学中大致分成三大步骤。

一、知识铺垫的过程

我们在物质构成的教学中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微粒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图表、电化教学、多媒体课件、影视录像等,加强直观教学,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以形象思维强化认识的表象,从而推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另外,在学生初步形成了抽象概念以后,要加强运用,把抽象概念演绎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之中,使抽象认识具体化、形象化。

物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能被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例如:水、过氧化氢、石头,第二章中进行试验的一些物质,都是我们能够感知的。那这些物质内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呢?用滴管吸取少量花露水后,可以把花露水一滴一滴挤出;粉笔可以被折成一个个小段,还可以磨成粉,用放大镜观察粉末,还可以看到它是由一个个更小的颗粒组成;这些都表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当我们把一滴水一步一步地分割,分到一定程度,它仍然能够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但是如果我们再继续分割,表现出的就不再是水的化学性质。

但是,我们肉眼已经无法观察。需要通过眼前的现象告诉学生,肉眼看不到微粒是存在的。到第六章,学生学习的溶液的形成时,我们正好可以联系第三章的知识,明晰溶液中物质分散的形式,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在学生已经知道物质由微粒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去了解微粒的性质,利用微粒的性质去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如:手握法检验装置气密性、湿衣服晒干等。知道了物质由微粒构成以后,引导学生去思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相同吗?学生都知道是不同的,结合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提出不同物质由不同微粒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引出就显得水到渠成。不同物质具有不同化学性质的原因,就是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同种物质由同种微粒构成。例如: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水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以后就形成了宏观上的水,一杯水的质量就是构成这一杯水的所有水分子的质量之和。

学生到这里形成对分子、原子的认识。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微小的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什么微粒构成就由什么微粒保持它的化学性质。

二、深入理解的过程

电解水后从现象上分析,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说明构成水的微粒在通电以后变成了构成氢气和氧气的微粒。利用模型,教具或者视频播放探究水电解的过程。得到电解水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信息。

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中,保持水、氢气、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分别是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在反应中水分子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氢分子构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氧分子构成氧气。从上述反应可以发现,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不变,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原子的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原子结构的学习正式浮出水面。

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在水中能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水分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在一起以后就形成了宏观上的水,一杯水的质量就是构成这一杯水的所有水分子的质量之和。而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的质量就是构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之和。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知识的引入和渗透也可以在这里展开。

元素概念的形成,到这里也就变得很方便。

不同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氢气分子中的氢原子,氯化氢分子中的氢原子,双氧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这许许多多的氢原子的总称就是氢元素,都可以用H表示。

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这一观点在第一章中就已经有所呈现,再结合微粒的观点形成的元素概念,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中可能含有同种元素,物质的总质量也是组成物质的元素质量之和(这里可以为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埋下种子)。

三、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学生学会了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看现象,形成了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如:化学式的书写,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符号的含义的学习,都要用到在前两个阶段形成的微粒观和形成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