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第1篇

1 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

1.1 医方的原因

1.1.1 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一些医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诊疗常规操作,对在诊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导致诊疗和护理中出现差错;有的医务人员业务技术不过硬,缺乏应有的责任性,导致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的产生。

1.1.2 与病人沟通缺少语言艺术 有一些医务人员缺乏与患者沟通的能力,特别是年轻的医务人员对病人及家属心理不能很好把握,又缺少语言艺术和技巧,如治疗或术前谈话交待不清,正常治疗后果说明不详,对病人咨询的回答过于绝对或不留余地,一旦不能达到病人或家属所期望的,往往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1.3 书写医疗文书不规范 有的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病史采集不全面,不能按要求认真及时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例如:病历书写不及时或记录不完整,分析不清楚,诊断不确切,用词不妥当,日期记录不正确,随意涂改粘贴,不严格履行签字手续。病人一旦对治疗效果有异议,通过复印的病史很容易发现矛盾和差错,最终引发医疗纠纷。

1.1.4 未履行告知义务 有些医务人员对医疗过程的的复杂性或特异性估计不足,对病情告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与病人或病人家属告知不全面,当病情突然变化或发生意外时,造成病人或病人家属不理解,酿成医疗纠纷。

1.2 患方和社会因素

1.2.1 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 随着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人们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从上海某区医学会统计的05年比02年由法院受理并鉴定的医疗事故上升41%,而通过行政途径解决则下降33%的数据就可见一斑。

1.2.2 卫生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行与卫生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有8部法律和22部法规,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虽然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程序、医疗事故赔偿等方面作了修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我国的卫生法律法规对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界线尚不够明确,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2.3 不理解的医学的复杂性 因受科学发展的限制,医学还有相当的未知领域,还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医学难题,同时,医学上的“双重性"是伴随着每一项医疗行为而存在的,从许多临床实例来看,医师的初衷是好的,但有的结果却是无法预料[1] 。然而,对于缺乏医学知识及对医疗期望值过高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此不理解、不配合,认为是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

1.2.4 提供病史不真实 病史采集需要患者及家属配合,但提供的是否真实,医疗单位无从把握。有的病人陈述不真实,记不清楚或有意识的隐瞒,如特殊药物过敏史等,都会造成医方的误诊、漏诊和误治。

2 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基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医患换位思考等教育活动,转变服务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2 加强诊疗操作常规的培训

诊疗操作常规和中心管理工作制度是医疗过程的定义和所应用技术的规范和指南,也是目前法律认定医务人员有无医疗缺陷的重要依据。应该对广大社区医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和岗前培训,熟练掌握其中的内容和要求,达到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3 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

中心管理者和医务人员要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明确医患关系的法律地位及医疗纠纷的法律责任,不断增强侵权损害赔偿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提高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2.4 加强病历质量管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九条明确指出: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或者抢夺病历资料。患者可以复印或复制病历。病历虽由医院保管,实质是医院只拥有病历有形载体的所有权 [2],一旦医疗纠纷发生,病人随时可以要求复印病历,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及时、准确、科学、真实地完成所有病历记录(包括各种医疗文书和必要的协议签字等),完成各种必要的检查,它既是医务人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用来保护自己的重要依据(举证),也是医师的工作和职责。

2.5 加强语言艺术修养

语言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医生与病人的谈话,对病人的病情、治疗及预后有很大影响。(1)谈话之前要依据患者的病情或要解决的问题来决定谈话的内容和方式;(2)分清谈话对象,对不同文化水准和素养的人在语言、文字、词句上要有所不同;(3)谈话中要注意礼貌,态度要和蔼,又不失严肃;既要反复解释,又要无懈可击;(4)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把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传递给患者及家属,得到患者及家属认同,增加他们的信任感。总之,只要有科学的态度,人文的关怀,真诚的交流,我们便能达到有效的医患沟通,最大限度的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矛盾和纠纷。

2.6 正确履行告知义务

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咨询,应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后果。”

知情同意是患者的权利和医生的责任。患者知情内容包括: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基本情况、疾病信息、医疗方案及预后、临床实验、病历资料和医疗费用等的知情权等。

2.7 做好职业保险工作

医疗服务行业的高风险性,势必给医务人员带来一些担忧和畏缩,一些负面效应也会给医学事业的发展进步造成不利影响。及时做好医疗职业责任保险,对减轻医务人员心理承受力,使其轻松进行学术探索和研究是一种有益实践,对减轻医疗纠纷赔偿、当事人的负罪感是一种道义上的支持,也是对医疗行业高风险的认可。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的职业,医疗过程也充满了复杂性、风险性、紧迫性、规范性、意外性和依法性,医院及医务人员只有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法律和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恪守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操作常规,通过医患双方相互沟通理解,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唐冬良,戴禄寿.医院面对举证责任倒置的策略[J].医院管理杂志,2003,10(2):184-185.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增护士 岗前培训 护理纠纷 医疗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84-02

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及经济意识的不断增强,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医疗纠纷日趋增加。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工作改革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岗前培训,是新到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从理论到实践,从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到护理治疗工作转化的重要阶段,而新参加临床护理工作护士常因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医疗法律法规知识或违反操作规程而发生护理差错引起护理纠纷。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对近3年来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加强护理安全教育,确定“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服务为目标,培养了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2008年-2010年来我院应聘的护士162名,男3名,女159名,年龄19-25岁,平均年龄22.6岁。学历:本科3名,专科96名,中专63名。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41名,待考证21名(培训后在工作期间考得护士执业资格证18名)。

1.2 培训方法

1.2.1 培训方式和时间:采取统一培训计划和岗前培训制度,统一规划和集中训练的方法,培训时间;备为录用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2周,培训方式有多媒体讲课,操作演示,模拟操作,案例分析等。

1.2.2.1 职业道德教育:讲解护理职业道德的概念,现代护士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组织学习医德规范,护理道德行为规范,使他们对自己必须遵循的职业行为标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

1.2.2.2 医疗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组织学习与医疗卫生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条例》以及护理专业与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在岗前培训中我们特别强调护士的法律法规责权个体。使其明白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角色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万一发生问题怎样处理,怎样报告。

1.2.2.3 各种护理规章制度的学习:组织学习护理工作制度,如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管理制度,执行医嘱制度,护理文件书写制度,护士管理制度,报告制度及各种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以实例讲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规章制度培训过程中,我们把查对制度列为培训的重点内容。要求参培护士必须熟记“三查八对”的内容,实行背诵验证过关。

1.2.2.4 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我院备为录用的护士来自不同学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学历亦不完全相同,在技术操作上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实际操作机会较少,其操作熟练程度较低,要适应繁忙的临床护理工作,难度较大的这一特殊性,我们实行统一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培训,以《以国家执业医师、护士“三基”训练丛书护理学分册》基本技能篇为标准。严格按程序进行训练,要求人人过关,并进行严格考核。不达标者,要求其反复训练直到达标为止。

1.2.2.5 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培训:组织学习《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护理差错事故防范措施》,《用药安全管理措施》,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各种报告制度和程序。要求护士将护理安全制度落实到每一项护理工作和护理操作中,有效防范身边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2.2.6 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在培训中,结合我院医疗服务人群的风土人情及风俗习惯,制定了一套医患沟通技巧方式方法,将其摆在护患沟通的重要位置,要求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修养和适应技巧,对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护患交谈中用适当的提问技巧使患者感到关怀感,恰当的反应技巧得到患者信任感,实在的科学技巧取得患者的合作等,要求在护理操作前有“问候,解释声” ,操作失误有“道歉声”,操作结束有“关心,致谢声“。并在考试考核中把护患沟通技巧列为重点记分。

1.3 考试考核方法。

每期培训结束,均对参陪护士进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考试考核,理论考试≥60分为合格,技术操作考核≥90分为合格,对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求再次学习及训练,直到考试考核达标后方为录用对象。

2 结果

对3年来每期岗前培训结束后,均对参培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其考试考核结果为,理论考试平均合格率为92.5%,技能操作考核平均合格率为87.3%。追踪临床护理工作期间其护理差错发生4起,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和医疗事故。

3 讨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医患纠纷的日趋增加,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是防范医患纠纷及医疗事故,整合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在患方自我维权意识日渐增强,医患纠纷日趋增多,医患纠纷处理难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对新增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特别是对新增护士的护理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岗前培训,既能提高增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又能提高新增护士的整体护理服务素质。我院对每期备为录用新增护士通过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2.5%,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7.3%,临床工作追踪6个月―3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起,无因护理过失而发生护理纠纷及医疗事故。我们在对新增护士的岗前培训中,采用如下措施加强了她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一、岗前培训是新增护士从护理学校走入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桥梁,亦是理论上升为实践的初步形成期,。我们在岗前培训中,注重她们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提高科学专业思想意识和医疗服务意识,使其具备一个良好的从事护理工作基础条件。二、通过医疗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医疗安全的意识教育,以填补刚走出学校对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懂得守法、遵规、医疗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其能在护理工作中,注意以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养成依法对事,依规办事,随时注意医疗安全的思维方法和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护患纠纷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三、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规范是防范医疗安全的根本保证,过硬的技术操作是架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桥梁。通过岗前培训,强化理论学习,训练过硬的技术操作技能,全面撑握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使他们深刻认识到在岗不履行职责,不严格遵守制度,无熟练的技术操作技术,是直接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根源;遵章守纪,科学办事,规范操作,尽职尽责是护理质量的根本保证,亦是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四、经过岗前培训使他们知道护理是服务于社会特殊人群的专业,协调和处理好护理工作中护患之间的人际关系,是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 技能之一,对从课堂走到病床旁的护士来讲,面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风俗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经济环境的患者,不知该如何沟通和交流,常因语言过简或不当而引起护患冲突,或因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无言寡语,而使护患者关系淡漠,从而导致护患沟通障碍。和谐的护理环境,和蔼的护患关系可以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通过岗前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就能在工作中协调和处理好各层面的人际关系。

4 小结

岗前培训对新增护士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开始,新增护士常因缺乏足够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医疗法律法规常识,操作技能熟练技术,护患沟通技巧学识,会导致护理差错而引起护患纠纷甚致医疗事故。我们通过对新增护士进行职业道德,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护理安全意识,护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短期岗前培训,认识到对新增护士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保证。也是防止护理差错,减少护患纠纷,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关键。

参考文献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记录;缺陷;护理对策

护理文书是医疗文书的一部分,是医院和患者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医学护理学科研、教学和有关法律事务上的重要资料之一[1]。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护理记录已作为举证的重要客观资料,因此,对护理记录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随机抽取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13个病区出院病历,每病区每月5份,共计780份,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为检查标准,对780份病历中护理记录单进行检查,一处问题记缺陷一次,780份护理记录单中,查出缺陷226处,并将发现的缺陷及时反馈到病区改正。一共缺陷情况见表1。

2 缺陷分析

2.1 法律观念淡薄,缺乏保护意识。如没有按要求测量或漏记体温、呼吸血压;患者外出检查,返回医院未及时记录,造成护理记录的不完善,都是因为护士未充分认识到记录在医疗纠分举证中的重要作用。有时护士为保持页面清洁和应对检查,记录内容有刮痕、涂改,书写内容前后不符,这些都是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所致,一旦发生纠纷,将在可信度上大打折扣[2]。

2.2 责任心不强,记录不完善。护理记录的准确性要求书写内容符合医疗护理的实际过程。护士对书写护理记录单不够重视,个别护士只注重实际操作,而对护理记录单的书写马马虎虎,没有认识到如果记录不认真,一旦发生护患纠纷,在法庭上就可能出现举证不力。如眉栏填写不完整,出入量记录不准确或错误,吸氧无记录流量,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后无记录排尿情况,护理计划实施后无记录等,是护理记录在真实性方面的缺陷。

2.3 病情观察描述不确切。观察病情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的病情观察及描述能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该项缺陷主要表现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描述未能突出重点。体现专科特点,如下肢骨折石膏固定患者,无患者末梢血运情况记录;未体现病情的发展变化,如术前留置导尿的患者术毕返房接收记录无留置尿管情况记录等。

2.4 护理记录不及时,医护记录不相符。危重患者医嘱首次记录不完善,停止时又未记录,原因是工作作风不严谨,护理记录不及时,将会使护理人员处于被动[3]。

2.5 业务不熟练,书写能力欠佳。医院新进护理人员多,有些护士能正确执行工作中一些基本的护理常规、护理措施,但记录时不全面,书写内容过于简单,缺乏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能正确地应用医学术语,缺乏书写护理记录的基本功和必要的专科理论知识,不了解观察的重点,未能真正理解护理记录的作用及意义。

3 护理对策

3.1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书写水平。加强护理记录的规范化培训,护士长利用晨会或科内业务学习等形式给予指导,使护理人员认识到出现错误的原因和后果,并强调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加强自律,严格依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使护理记录单及时、完整、客观有效,并与医生病程记录相吻合,重视医疗护理文书的一体化。

3.2 加强督查力度,层层把关。采取自查,护理质控组长、护士长及护理部逐级检查的方式对记录单质量进行监控。要求护士把好自我书写、自我控制、自我完善关,遇有模棱两可的问题及时请教,科室质控组长每周对护理记录单进行全面检查,护士长每天对护理单进行抽查,并对出院护理记录进行终末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亲自改正。以强化记忆,利于提高。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文书组对护理记录进行全面的终末质量检查,以保证书写的科学性、完整性及真实性。

3.3 强化教学意识,提高带教水平。注重带教教师的专业水平,规范带教方法,制定带教计划。指导低年资护士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严管理,严要求,加大执行护理常规及制度的力度。加强医学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培训,对于出现的护理缺陷要认识到缺陷所在,以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同时要不断学习,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

3.4 培养沟通能力,掌握准确资料。注意培养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使其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以搜集准确的临床第一资料,为完善护理记录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针对问题,制订标准。提出整改措施。

对存在问题,召开质控会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如:对要求记录引流量及尿量的均用量杯计量,以保证其准确性;对由其他科室转入患者,要求详细写好接收记录;病情观察必须全面,及时又抓住重点,保证与医嘱相符,同时体现病情的发展、变化与转归;经常阅读病历,了解治疗措施,及时修改护理计划,正确实施计划,并注意效果评价。

综上所述,通过对护理记录单有计划的检查指导,护理人员对记录中存在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记录的内涵质量,体现护理记录的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减少医疗事故的隐患。

[ 参 考 文 献 ]

[1] 刘全,喜主编.医疗文书规范与管理.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87.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第4篇

1 引起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

1.1 医患之间缺少相互的信任,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虽然医学发展已突飞猛进,但人类现在仍有许多疾病不能被完全的认知,有些疾病虽被人类认知,却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更有很多疾病因个体差异等原因,出现无法预料的情况,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误解。另外,医疗纠纷发生频率的增加,使医护人员在医疗过程中不得不谨言慎行,这使医患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信任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全国95%以上的医院或多或少的都出现过医患纠纷。全国三甲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中要求赔偿的有100例左右,二级医院每年发生的医疗纠纷要求赔偿的有20例左右。呈逐年上升的局势[1]。

1.2 不能有效的沟通,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另一重要原因。据调查,临床上发生的医疗纠纷80%是因为沟通不够造成的[2]。在医患双方缺乏相互信任的情况下,医患双方的有效沟通变得非常困难。一方面,医护人员因进行自我保护,不能站在患者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另一方面,患者因对疾病本身没有科学的认识,对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没有正确的理解,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使用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1.3 医院在重视医疗效果的同时,缺少对疾病主体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关心人、重视人的个性,满足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权利[3]。医院在医疗行为中往往更重视疾病的治疗效果,而忽略了作为疾病的主体-患者作为一个“人”在医疗过程中情感的需求。特别是在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问题上与患者的沟通不够,成为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1.4 患者在进行申诉和维护权益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使得患者选择了非正常渠道维权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目前,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有很多年,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患者光是提起申请和事故鉴定就需要很长时间,耗费患者及家庭大量的精力和费用,患者维护权益的路程和成本太高,使得很多患者不得不放弃正常渠道维护权益,而选择另外一种极端的做法。

1.5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这是造成医患矛盾尖锐最根本的原因。资料显示,在许多拥有健全的全民医疗保险体制,全民参加医疗保险的国家,由于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来承担,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医患间的冲突很少发生[4]。另外,现有的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应根据我国现有的医疗体制制定专门的法律,使患者、医院在医疗事故的处理中都能得到权益的合理保障。

2 护士在医患关系中起到的协调作用

2.1 以优质护理服务为指导,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改变了原有的护理模式,让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护士从医生的背后走出来,让护士从以前简单地执行医嘱,变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多层次、多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对责任护士工作的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护士也在对患者全程服务的过程中体会了患者的痛苦,加深了对患者的同情和理解,同时全程的护理服务也使护士有了成就感,使得患者关系更加和谐。

2.2 护士在工作中维护了患者权利,保证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让患者的尊严得到了体现。凡是应该让患者知道的都必须明确地告知,并得到患者的同意和认可,并留有相关内容的文字材料,同时要有患者或其授权人的签字;为患者提供一日清单,增加收费透明度;凡是患者的隐私非经患者的同意决不允许向其他人扩散。由于充分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对疾病的治疗有了详细的了解,并在医护人员那里得到了应有的尊重,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2.3 护士通过正确、有效的沟通技巧,拉近了医患的距离。护士在工作中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沟通技术,运用倾听、证实等技巧与患者沟通。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感受及想法,了解患者最需要什么,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从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和依赖感。使患者积极支持、配合医疗工作。

2.4 护士在工作中注重了人文关怀,充分尊重患者的话语权。在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时,杜绝了生、冷、硬、顶、推现象,给予患者充分的表达机会并保证认真聆听,在进行各种治疗、检查时必须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对患者的投诉能正确面对,引导患者按正规的途径进行投诉和维权。护士长通过加大对患者的巡视力度,及时受理、处置患者投诉,使患者能够在投诉的初期把问题解决在基层,防止和杜绝矛盾激化、事态扩大甚至失控。

2.5 护士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在医生与患者间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良好就医环境可以给人以愉悦的心情,护士努力为患者建立一个安静、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护理环境,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积极参与治疗、护理及恢复健康的活动。另外,作为医嘱的执行者和患者最直接的服务者,护士在工作中能够有效地将医嘱的内容传达给患者,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同时又将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地反映给医生,在患者与医生间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增加了医患的和谐因素。

2.6 护士加强了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息,成为患者的精神支柱。首先让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正确的认识,特别是患病较重的患者还会产生恐惧、疑虑、悲观厌世等心理状态。护士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患者目前的所处的困境,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安慰患者,给予积极的健康知识指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吕红英.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应对措施.中国社区医师,2011,(13):407.

[2]易学明.化解纠纷从医方开始.中国卫生人才,2005,9:13-14.

医疗事故处理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产房;防范;医疗纠纷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c)-165-01

孕产妇是一些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特殊状态的群体,对她们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病人,既关系到孕产妇自身健康和家庭幸福,又关系到社会人口质量。2002年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已开始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部分产房工作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医疗纠纷不断发生。防范产房医疗纠纷发生已刻不容缓。本人从事产房工作十余年,对于如何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有如下几点体会:

1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模式及医疗卫生法相对落后的影响,医疗人员不了解、不关心国家法律法规与医疗工作的关系,在工作中较易发生医疗纠纷。只有增强法律意识,组织产房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对已发生的差错和纠纷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吸取经验教训,防患于未然。

2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范,是保证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

现在产科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产房工作人员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把工作落实到每个环节,防止纠纷的发生。

产前检查认真、细致,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反映,并及时处理,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尽量取得产妇及家属的配合。语言诚恳、态度温和,切忌使用反问、讥讽、嘲笑的话语。阴道检查仔细、手法轻柔,避免重复、长时间的操作。

待产过程中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及产程进展,如胎心、宫缩、血压、宫口开大情况,准确判断产程是否在正常范围,并及时记录。随时和孕产妇及家属沟通,使其了解产程进展、胎儿安危,鼓励产妇进食,尽量谈论轻松的话题,给予家属适当的关怀,使其克服焦虑、恐惧不安的情绪。

做好分娩的充分估计,对会阴弹性好、产力好、胎儿小的产妇,要做好接生的准备,避免新生儿分娩到产床上;对会阴弹性差的产妇行会阴侧切,使用正确的手法保护会阴,防止Ⅲ度会阴裂伤的发生;娩前后肩时要手法轻柔,避免用力不当造成新生儿锁骨骨折。

新生儿出生后,让产妇确认性别,盖好足印,戴好手圈,仔细检查外观有无畸形,若有畸形,要如实告知产妇及家属,病历上详细记录并签字。

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副胎盘。若有缺损及粗糙面,应请示医生行清宫术,若不行清宫术,须详细记录缺损、粗糙面积,告知产妇并签字。

产科病历书写规范、真实。产科病历是唯一有效的法律文件,书写要准确、完整、及时;病历记录不能缺项、漏项、涂改;执行医嘱应及时准确,特别是催产素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新生儿病历书写要真实、客观、不涂改。

3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更新服务观念,树立“以孕产妇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建立孕产妇满意度调查表,及时反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