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节能减排相关政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为贯彻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着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在一些规模经济要求较高的资源型产业,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工艺水平落后。如,黑色冶炼及加工行业中小企业数量虽占全部企业的74%,但其总产值规模仅占全行业的20%;在安全和技术要求较高的采矿业,中小企业占采矿企业的96%;在建材行业,落后工艺80%以上集中在中小企业。服务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任务也十分艰巨。如,洗车行业用水浪费、超标排放现象较为突出。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广大中小企业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也是每个中小企业和职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迫切要求广大中小企业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转变为更加注重质量提高,从主要依靠粗放型增长转变为更加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当前,中小企业在节能减排中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不少中小企业科学发展、节能减排意识淡薄,思想和认识还不到位;一些企业工艺装备落后,有些落后生产能力在产业转移中没有依法淘汰;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措施缺乏,违规排放现象时有发生;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应用不够,节能减排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污染治理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在产业集聚区内还难以做到统一排放、集中治理等。这些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着力加以解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全面调动中小企业和职工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健全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加强企业管理,力争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以及安全生产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一)广泛宣传发动,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广大中小企业和职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级中小企业部门充分利用信息网和各种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要将节能减排纳入年度培训重点,利用电视、网络以及集中面授等方式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相关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资源警示教育,增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选择确定若干节能减排示范单位,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二)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发展。严格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要依法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依法停止供电。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相关政策规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坚决制止落后装备设施外流,坚决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
(三)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大力推广共性节能减排技术。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在冶金、有色、石化、化工、电力、煤炭、建材、轻工等重点行业中,鼓励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内循环经济发展。各类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要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作为支持重点,促进中小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升中小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
(四)促进服务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大力鼓励在信息技术、工程及科学仪器、生物工程、新能源与节能技术、环境保护新技术等领域大力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生产服务业的产业档次和现代化水平。引导中小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五)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探索污染集中治理模式。组织专家队伍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和诊断,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咨询,并提供设计、培训、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选择若干地区和机构先行开展试点。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发展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中小节能减排技术服务机构。对于排放集中、污染严重的产业集聚区,探索集中治理模式,促进公共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一批产业集群环境治理建设项目。支持在产业集群内发展热处理、电镀等工艺专业化企业。鼓励发展生态型工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
(六)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企业(单位)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引导中小企业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支持中小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帮助职工掌握节能减排技能,不断提高职工节能减排能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各级中小企业部门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国务院和各省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和全民行动实施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尽快确定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重点和相关措施,加强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协调。
(二)协助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导向,系统研究相应的财税、价格、信贷、担保、市场准入标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充分发挥经济手段在扶优限劣的作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要主动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配合,尽快研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争取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农村 节能减排 政策传播机制
一、研究背景
面对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以资源高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飞速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现状,节能减排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全国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已刻不容缓。我国农业农村在节能减排上仍存在问题,一方面资源消耗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农业农村因生产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些日益凸显的矛盾和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成为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瓶颈。
当前,关于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我国现行的节能减排政策和制度法规,二是节能减排的激励与处罚,三是推动节能减排的宣传普及。众多学者在对农村地区的节能减排的研究中,主要是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如何更好的推动农村的节能减排,以实现政策目标。
本调查主要从村民角度出发,通过对村民们关于节能减排政策的知晓度、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来描述农村节能减排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本调查所采取的研究方法是实地研究法,可以深入到调查地的日常生活中获取丰富资料,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本次调查共访问42户家庭,57名村民。平均年龄在30岁到40岁之间,职业以务农为主。
本调查以科技部编制的《全民节能减排手册――36项日常生活行为节能减排潜力量化指标》为依据,结合调查地实际情况,提出了16项指标。这些日常行为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量大面广,二是贴近农民生活,三是具有可操作性,四是不降低现有生活水平。
二、农村居民节能减排现状
(一)农村居民对节能减排政策的知晓度不高。
通过对村子的核心区域(指村委会、村卫生所等行政或商店等经济中心所在区域,它们一般是村子里面最为繁华的地带,是各种政策或商品宣传的重点地带,也是村民们比较关注的地带)的观察,本调查组发现绝大部分居民房屋墙上以太阳能热水器的广告为主要的商业宣传,而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宣传却一个也没有。因而可知,这里的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不到位、居民对于节能减排政策的知晓度不高。
村支书刘某向我们介绍说:“我们这里没有关于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这方面的宣传也没有。(只是)我们村子里原来搞过一段时间的沼气灶建设的动员,就是到每家每户去动员;省柴灶没有过动员。但是和沼气灶一样都有补贴,省柴灶补贴大约几百块钱,沼气灶补贴1200元,因此建灶的人家不需要出太多的钱。我们冷水港村有四百多户人家,尽管有过动员,但是因为习惯于烧柴火,所以装沼气灶的人很少,大约只有一百多户,占三分之一这样。沼气灶建好之后,上面会有相关部门的人下来帮忙清理沼气灶池子里的废料,两年一次,需要给350元;他们也会收购这些清出来的料,把这些料给他们的话可以返还200元,最后只需要给150元。沼气灶有一个比较麻烦,就是每天需要添粪,粪不足沼气也就少。” 通过后来对村民的访谈,发现绝大多数的村民们都不知道这个节能减排的政策,只有少数部分的村民表示从新闻上面听说过这个政策,村里面没有什么宣传,也不知道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二)农村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现状不容乐观。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本研究通过上文所述的16项指标对调查地居民的生活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记录。从调查所得的相应数据,本研究发现,调查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除有节能家电等少部分地方可以达到节能减排标准,其余方面却是与节能减排相悖。因而从整体上看,调查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现状不容乐观。
家庭所使用的各种电器是本次调查的重点之一。在调查样本中,基本上每户居民家中都已装有一些节能电器,九成居民家中装有节能灯;七成居民家中装有节能电冰箱;另外还有约十成的居民家中装有节能空调。对于家庭中会出现较多节能电器的情况,在询问当地居民后才了解到,过去几年中曾有当地小镇上的商家到农村中进行过家电下乡的宣传,其中大部分节能电器都是当时买下来的。同时,也因为部分家庭乔迁新居,希望购买新的电器来装饰房屋。居民家庭中电视机每天的使用时间平均在二至三个小时之间,使用时间段大部分在晚上。装有空调的几个居民家庭,居民可能为了节约用电,所以开空调的时间也不长,但是在温度设置方面,都设置在22°到25°之间,并没有像国家政策宣传里面一样调至26°及以上。另外,在电器使用方面,大部分居民都不会在电器不使用的情况下(电冰箱除外)将插头拔下,通常只有出现雷雨天气时才会拔下电源。
在衣物的洗涤方面,当地居民习惯于去“堰塘”(即池塘,当地的习惯叫法)洗涤衣物,仅有较少部分居民因为距堰塘较远而选择在家中使用井水洗涤。这种习惯在当地很早以前就存在的,对于当地的自然条件而言,是一种节约水资源的方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摩托车,部分家还购买了两辆。摩托车的使用频率很高,基本上每天都会使用,这包括去镇上购买木料、衣物、电器等,但同时去村里面商店买烟酒或者就走访村里面的亲戚,村民们都会使用摩托车。一方面虽然便利了不少,另一方面却增加了用油量、废气排放量,也不利于锻炼身体。
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灶和省柴灶也是此次调查的重点。从当地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热水器宣传广告以及比较多见的太阳能热水器,表明“家电下乡”这一政策确实在推动农村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村民周某说:“太阳能热水器是在家电下乡的时候买的。太阳能(热水器)比平常用柴火烧水要快多了,也要方便很多,因为温度方面可以自己的调,同时也要舒服多了。” 根据对居民沼气灶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方面的调查,发现在本次调查访谈的42个样本中,仅有6户居民家中建了沼气灶,2户居民家中购置了省柴灶,剩下的都在使用土灶。而在建有沼气灶的家庭当中,仍在正常使用的家庭只有2户,其余则是因原料缺乏或零部件损坏或与习惯不符只是偶尔使用。据当地居民介绍,当地沼气灶建得少,一方面是地形原因,山地地形不适宜;另一方面是成本投入,居民习惯于烧柴木而不愿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太阳能能源在调查地的使用主要是居民家庭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购置和使用。
三、农村居民节能减排现状成因分析
(一)农村居民对节能减排产品内在认知。
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居民并不了解什么是节能减排,他们所购买的节能产品主要从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幸福感、家庭荣誉感等方面考虑,当这些节能产品在家庭可承受经济范围之内,能够改善家庭的生活方式,能够提高家庭和自己的社会声望,能够真正减轻生活负担等,从总得来说就是所带来的好处是否大于坏处,他们会很乐意的去做。绝大部分没有购买省柴灶的村民,都认为家里没有钱去买这些东西,并且原来的土灶也用的很习惯,没有必要去换一个省柴灶。
在购买省柴灶的时候,村民吕某说:“当初之所以购买省柴灶,就是因为省柴灶比较方便,很容易拆卸。我家建了一个新屋,马上要搬过去的,所以买了这么一个省柴灶。”村民王某则打算购买省柴灶,“我家的空间比较小,这些香菇也需要地方放,所以我打算把那个土灶拆了放香菇,然后买个省柴灶去做饭。”从不同的村民的选择来看,购买节能产品,并不仅仅是从经济等方面的一个判断,村民内在认知:凡是符合自己的追求,能够让生活有优越感,并且在能够承受的经济范围之内他们就有购买的需求,而不在乎买的产品是节能产品。
(二)农村节能减排政策的宣传过程。
在农村地区进行宣传的时候,习惯性的做法是分成三步:首先是对点的宣传,选取村干部或其他有威望的人做带头示范,让其他村民看到在身边的成果;村民柏某是村里面最早安装沼气灶的人家,柏某介绍说:“因为我爸是以前组里面的会计,也算是村里面的一名干部,在当初宣传沼气灶的时候,为了发挥村干部的带头作用,所以我家里面才安装了这么一个沼气灶的。”其次是对面的宣传,让示范户对周围邻居做重点宣传,形成一个村民小组面上的成果;最后是对全村范围的宣传。
每个农民社区都是一个互识的群体,其中每个人都认识所有的人和他人的所有特点。社会关系是人格化的、非功能性的和分割成部分的。[2]以往习惯性的三步宣传法,在这些村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表明这种宣传机制出现了一些不合理因素。一方面过分夸大了通过示范户宣传的作用,还要受其他经济、地理、原料等其他因素的制约,通过调查发现村民对国家的有关节能减排的政策并不了解,也知道许多节能产品都有政府补贴,但是这种政策未能使村民心动,究其原因是村民在内在认知上认为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产品,除非政府给更多的补贴或者让村民收入提高自己来提高生活水平。比如在对示范户柏某邻居的访谈中,发现只有一家也安装了沼气灶,而其他家庭则表示因为没有资金或者地理位置的限制所以没有沼气灶;另一方面它忽视了人们如何看待示范户,示范户的成功能否重现在自身身上;非示范户之间的互动沟通机制,他们是否愿意沟通交流宣传,就在对使用省柴灶的胡某家进行访谈的时候,他说:“没有向周围的邻居进行宣传。只有在当初安装的时候,隔壁邻居才跑过来看了一下。他们也没有认为就一定要安装。”邻居柏某认为:“家里面也没有那个钱去弄这个,况且上山砍柴也挺方便的。”
四、小结与讨论
综上关于农村居民节能减排现状的调查,当前制约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的因素有以下三点。第一,当前对农村地区沼气灶建设以及其他节能减排器具的补贴和激励与农民的预期存在距离,激励和补贴的政策与措施未能达到村民们的经济判断的平衡点。第二,政府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同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存在一定差距。第三,农村地区的一些传统观念影响着农村居民的内在认知。
据此,本次调查提出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加快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为农村节能减排的工作提供经济支撑。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的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沼气、省柴灶等技术应用的政府补贴机制,并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降低村民的经济判断难度。二是深入群众开展宣传工作,用行动带动观念和认识的改变,从政策上帮扶、资金上支持、技术上指导、价格上倾斜,以提高广大农民做好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提供文化的认同和支持。
参考文献:
在实践工作中,薛xx同志始终强化节能队伍建设,突出重点领域,推进法制建设,搞好宣传教育,加强综合协调,努力形成节能减排工作新格局。
一、科学统筹,以队伍建设为基础,强化责任考核,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的工作机制
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发挥节能政策有效作用,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通过科学规划,薛xx同志主持制定《十一五节能目标责任书》,并与各县、区(市)、开发区进行了签署。积极争取市考评办将节能工作列为2008年全市“千分制”考核A类考核指标;积极争取纪检监察部门把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纳入2008年纪检监察的重点内容,建立工作问责制度,严格实行纪检监察问责追究。节能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区内部调剂编制,充实节能工作力量,初步形成工作有体系,事有专人负责的工作格局。工作体系的建立,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落实创造了条件。
二、主持起草并出台节能降耗的相关政策措施,建立节能管理标准化、系统化的工作体系
虽然节能减排工作正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但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措施还亟待明确和加强。结合我市实际,薛xx同志先后主持起草和出台了《沈阳市节能工作实施方案》、《沈阳市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沈阳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等22项推动节能降耗工作的政策措施,对指导全市节能工作开展、建立工作体系、把握工作重点起到了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2008年4月,又会同市质监局、科技局联合了7项地方标准,其中工业锅5项列为辽宁省地方标准,2项列为沈阳市地方标准。
三、组织实施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百户企业节能行动”
我市是工业大市,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超过300户,为将重点耗能企业的能耗有效降低,对重点用能企业实施用能监察势在必行。薛xx同志主持在占全市重点企业用能量65%的116户企业中开展了“百户企业节能行动”工程。截至目前,百户节能行动企业中已有109户企业完成能源审计报告,帮助企业查找出能源问题510条。如全部按能源审计方案进行整改,可实现节能量达21.6万吨标准煤。同时,继续抓好列入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沈化等7家耗能大户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和节能规划指导,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对外了我市参加考核的7家企业的考核结果,其中6家达到超额完成等级,1家为完成等级,超额完成率在全国和全省均居先进水平。
四、大力开展节能技改项目,立足服务,为重点项目争取节能资金支持
薛xx同志着手在重点企业开展能效对标、能源审计,通过企业自查和执法监察,挖掘企业节能潜力,组织企业开展节能技改项目。全年为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等9户企业争取到国家发改委2009年“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专项国债项目,项目总投资额7.19亿元,项目建成后实现节能量269万吨标准煤;为沈煤集团等11户企业争取省节能补贴资金600万元,项目达标后可实现节能量25万吨标煤质;通过市节能专项资金扶持沈阳化工集团等22个项目,达标后可实现节能量31万吨标准煤。向国家、省争取的节能专项补贴资金,有力地扶持了我市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改工作,有效地推进了全市节能减排工作进程。英杰市长对此给予“要予以充分肯定”的重要批示,王英副市长也给予“请继续给予支持,同时感谢你们对沈阳工业发展的积极推动”的批示。
五、组建“沈阳节能信息网”,开展阳光政务,组织实施全民节能行动
(一)明确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全省钢铁企业按照国家提出的目标任务,2012年底以前全面淘汰如下落后产能:
炼铁工序: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200立方米及以下铸铁高炉(属配套“短流程”铸造工艺的,淘汰100立方米及以下铸铁高炉);100立方米及以下铁合金高炉。
炼钢工序:生产地条钢、钢锭或连铸坯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化铁炼钢;30吨及以下转炉(不含铁合金转炉);30吨及以下电炉(不含机械铸造和生产高合金钢电炉)。
烧结工序:淘汰土烧结、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
焦化工序:土法炼焦(含改良焦炉)、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顶装焦炉;5万吨/年及以下单套煤焦油加工装置;2.5万吨/年及以下单套粗(轻)苯精制装置。
(二)落实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对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支持,继续执行和完善“以奖代补”政策。严格执行项目“区域限批”规定,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地区,相关部门要按规定暂停对其他建设项目的环评、供地和核准(审批)。对未按要求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钢铁企业,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促使落后钢铁产能尽快退出市场。
(三)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执法力度。对使用落后产能生产的钢铁企业,相关部门要依法吊销其排污许可证、不予受理其生产许可申请;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要依法收回并予以注销,同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二、大力推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四)明确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方向。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全面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干法除尘、煤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烧结烟气脱硫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三废”的综合治理和利用水平。加强废钢铁综合利用,鼓励发展短流程炼钢,支持建设废钢铁回收、拆解分类、加工配送基地,促进废钢铁资源分类分级高效利用。
(五)加强节能环保监测工作。强化节能减排计量监管,通过强化环境准入、执法监管、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环保监测、减排核查、清洁生产审核、能耗限额标准执行监察。适时开展钢铁企业能效强制性标准核查,全面实现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及时掌握钢铁企业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情况。
三、大力推进钢铁企业兼并重组
(六)加快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全省钢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做强做大优势钢铁企业。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对省内钢铁企业开展跨所有制、跨行业的兼并重组。支持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跨区发展战略和国际化战略,把钢铁(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支持新冶钢有限公司关键特殊钢产品制造基地建设,确立新冶钢有限公司在国内特殊钢市场的领先地位。支持省内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优势民营钢铁企业,通过联合、兼并、相互持股等方式对区域内的民营钢铁企业进行重组,培育2~3家规模效益居中部地区钢铁行业前列的民营企业集团。
(七)加大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落实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和金融对兼并重组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兼并重组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拓宽兼并重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贷款授信、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实施兼并重组的主体企业。
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八)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充分重视和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引导和鼓励钢铁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开展共性、关键、平台技术攻关。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加强前瞻性储备技术研究,形成适应未来市场竞争需要、促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
(九)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依据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执行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的原则,支持实施兼并重组的钢铁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开展综合利用、推进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等有利于节能降耗、减排治污、提高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升级改造,形成钢铁企业集团产能集约化、产品差异化,促进全省钢铁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五、强化钢铁行业管理
(十)严格钢铁项目建设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建设钢铁项目的有关规定,严禁违规新建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对违规项目,国土、电力、金融、安全、环保等部门一律不予支持。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问责制,对违规建设的要追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十一)切实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工原〔〕105号,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要求,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源消耗、工艺装备、安全、卫生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积极推进钢铁企业开展《规范条件》公告申请工作。对不符合《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必须利用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使其逐步退出市场。
论文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节能减排机制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建立的。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既要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又要推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4.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5.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国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的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合同能源的管理机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的交易机制。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
首先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形成良性的结构发展体系,加大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其次应通过源头控制的方法,达到标准兼治的效果,特别要对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头严加控制,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步调一致;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力度;节能减排在发电、配输电以及用电的全过程实行;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民众在节能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4.电力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以及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电网损耗、机组发电能耗、热电联产以及综合利用排污监测、机组、脱硫和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