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管理科学;科学技术;创新;“以人为本”

传统的管理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管理所处的环境不变或变化不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实环境不仅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而且变化的趋势也会越来越难以预测。进人新时期以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信息技术及高科技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有限干预,迫使管理学将发生新的革命。我们既然生长在一个世界飞速变化的时代,就必然要有变化中的管理。没有变化的管理就不会有生命力!

总体而言,新时期管理科学的变革将是深刻而复杂的,其发展趋势必然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人本管理思想将日益兴盛

重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目光远大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历来都强调人的重要作用。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时代,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很大差别的。在传统的管理思想中,是把人作为和土地、资本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认为它们都能创造价值。在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中,则只是把人看作“经济人”,因此,片面强调金钱的刺激作用,强调运用严厉的控制手段来管理工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家、专家、学者对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把企业职工不再仅仅看成一种生产要素,不仅仅看成一种“经济人”,而是看成“社会人”和“文化人”,把他们看成企业的主体。于是就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人本管理”是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相对应的概念,它要求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般认为,人本管理可分为五个层次: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具体则包括这样一些主要内容:一是运用行为科学,重新塑造人际关系;二是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劳动力质量;三是改善劳动管理,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四是推行民主管理,提高劳动者的参与意识;五是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

从管理发展的轨迹看,管理明显地正在从理性的科学管理—“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人本主义”的“软”管理转变。人本管理的兴起说明了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因而在组织中如何更加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发展人、实现人与工作的完美融合,将是未来管理者更加关注的主题之一。

二、创新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创新这一名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是指某种新事物的引人或引人某种新思想、新方法、新装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或指创造性、新意。而在组织学中,创新就是指以新思想为指导,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创造出不同于过去的新事物、新手段,即把广义的创新概念引人管理领域,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部分。

一般而言,创新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对创新活动的管理;二是创新型管理。引人创新概念的前提和结果必然是管理创新,同时,这种管理的内容理应包括对创新的管理。一般而言,创新型管理不同于传统型管理,它是把创新贯穿于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及组织内外条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它也要求整个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必须是创新型的,把创新作为其各种活动的主旋律。一言以蔽之,创新既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可以预言,创新管理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它有助于企业促进全面创新,使创新活动由单项创新转向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实践证明,创新管理既有利于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又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促进和带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创新必将是未来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公开秘密。

三、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化将为大势所趋

管理是人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虽然兼有人和物,但是对物的管理取决于对人的管理,所以,管理客体主要也是人。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都很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关键作用。从近代外国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来看,都是与工业文明密切相关的。二十世纪初有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泰罗的科学管理,30年代后有基于“社会人”假设的梅奥等人的行为管理(行为科学),50年代又有基于“自我实现人”假设的马斯洛等人的人本管理,80年代以来则又出现了现代的文化管理,强调超越自我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管理发展史表明,管理本身明显存在着由理性的科学管理即“物本主义”的“硬”管理向非理性的人文管理即“人本主义”的“软”管理的转变。可以说,“软”管理与“硬”管理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软”管理的发展是以“硬”管理的存在为基础,而“硬”管理又靠“软”管理来提升,需以“软”管理的指导为前提。“硬”管理主要是高扬理性、崇尚科学的西方管理思想,“软”管理中则含有“天人合一”、人际关系融洽的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那么,形成在中西管理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软”管理与“硬”管理的融合,并以“软”管理为主的中国式管理,乃是当今时代向我国管理界所提出的历史性任务。

四、知识管理的地位将日益凸现

新时期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企业从传统的对有形资本的管理向对无形资本的管理转移。企业如何开发知识、利用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就成为企业管理所遇到的又一新课题。

对知识管理的理解是多样的。最宽泛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就是知识时代的管理,最狭窄的理解则认为知识管理只是对知识资产(或智力资本)的管理。介于上述理解之间的认识又有两种:一种认为是对知识的管理,另一种认为是用知识来管理。尽管理解不同,但是对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并需要加以管理的认识却是相同的,对知识管理日趋重要的认识也是一致的。

五、管理信息化将主导现代管理科学的变革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学区管理中的权力分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变化,促成了学区管理由集权管理到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学区是美国公共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基本行政组织,它管辖着若干个学校。学区管理中权力分配的变化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学区内学校及教师的发展。本文拟从由权力分配方式角度讨论美国学区管理的特征及其发展态势。

    一、美国地方学区管理权力所涉及的领域

    涉及到学区管理的权力领域主要包括:主要由学区管理人员掌控的权力;主要由校长掌控的权力;主要由教师掌控的权力以及教师和管理人员共同掌控的权力(见图1)。学区管理中的重大事务主要由行政管理人员决定;学校设施维护方面的事务主要由校长决定;课外作业及留级升级方面的事务由教师决定;校庆及福利等方面的事务由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决定。学区内最重要的决策主要涉及到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及教师发展,在强调民主权力的学区这些都属于共享权力范畴。

    美国学区管理中的权力分配曾经是当地的政策问题,20世纪大半个世纪以来,地方学区更强调集权管理,但在过去的10至20年间,一些州,如堪萨斯州和肯塔基州,采取了以学校为本的管理政策,呈现出一种由集权管理转向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二、集权管理

    在美国的学区管理中,集权管理描述的并不是各个学区管理中权力分配的具体情况,但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权力分配的总体状况。不同的地方学区集权的表现形式及集权特征并不一致,形成集权管理的因素各异,集权程度也因所需要作出决策的领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集权表现

    美国地方学区的权力分布因各州各学区而异,并不存在绝对集权的学区,只是各个时期各学区集权的具体程度不一样。就集权的领域而言,各个时期学区集权的领域也存在差异,各个学区的表现形式也存在不同。当然,集权表现形式也存在共性,这可以从民众反应比较强烈的一些事项中反映出(见表1)。

    第一,决策方面。在美国,民众的民主意识比较强,参与决策的欲望较高,而普遍认为学区的决策方式单一,代表性不足。在学区只有领导阶层才能作出决策,关键性决策中代表性很强的教师被排除在外,教师的利益不能较好地得到维护。此外,由于美国的地方学区有权征税,学区内的纳税居民也希望自己能

参与学区的重大决策,以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学区董事会成员中不乏纳税居民,但数量有限,而且并不一定能真正代表纳税居民的心声反映百姓的诉求,再者,在董事会决策过程中并不一定具有真正的发言权。

    第二,交流沟通方面。美国地方学区集权主要体现在沟通渠道和沟通时效上。由于交流与沟通的渠道是单向的、自上而下的,致使信息不能很好回流,许多利益诉求得不到倾诉与体现,信息经过学区各级传递后,管理者可能将信息过滤;由于教师排除在关键胜决策之外,他们也会对校长的意见持保留态度。很多意见得不到及时沟通,也会延误处理与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

    第三,管理结构方面。美国地方学区由于大多数专业人员不能参与关键性决策,僵化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结构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事件,尤其是突发事件。由于校长和教师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无法对学生提出的需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恰当的反应。而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又由基层人士负责,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集权特征

    1.集权的表征

    美国各州地方学区的集权程度和集权表征有差异,不同学区的督导对学校的控制与监督不一样。有些督导非常严格地控制着校长的活动,而另外一些督导则相对民主。地方学区内各校长对教师的控制与管理也不一样。总体来看,在较为集权的学区表现出了金字塔状的组织文化特征,即权力集中在组织的上阶层。当金字塔从底部向顶部移动时,人员的数量减少,但被赋予的权力增多,而当金字塔从顶部往底部移动时,人员的数量增多,但被赋予的权力减少(见图2)。

    2.集权方式

  金字塔状集权学区组织结构使督导拥有一定的权力对校长进行严格的控制。早在1987年彼得森就

将督导与校长的关系划分为监督、输入、输出、行为、选择性社会化、环境等六种控制机制,反映出督导集中自己权力的不同方式。校长又模仿督导的方式,形成类似的控制方式。而学区督导对校长的控制以及校长对教师的控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区集权方式,形成一种集权式组织文化。学区集权方式归纳为六种类型(见表2)。

    (三)影响集权的因素

    决定和影响着美国地方学区集权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方面、政治方面、文化传统方面、经济发展方面和法律制度方面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古典理论的影响

    古典理论认为:效率是衡量生产力的唯一尺度;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工作应该分成多个构成部分并接受高度监督;为确保较好地管理,统一的政策、规则和规范是必要的;人不是生来就喜欢勤奋工作的;为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较好地协调完成目标,权力的等级制是必要的。这种规范化的理论影响了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组织形式,也影响了教育领域的组织形式。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集权是一种理想的组织形式,

20世纪早期,古典理论影响了一些城镇学区管理模式的形成,并被当作在教育改革中有创新精神的成功典范。古典理论倡导的这些理念符合工业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

   2.联邦和州的法律制约

    在布朗对托皮卡董事会诉讼案中,布朗赢得了胜利,该董事会受到制裁,使更多的董事会和督导害怕被起诉或被州政府制裁,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许多学区变得更加集权。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在一些领域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涉及民权的法案以及残疾人权益方面的法案),促使督导和学区董事会采纳了规范行为的制度与政策。在规范教师及其他底层人士行为的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行为活动空间与权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自主决定权。

    3.州政府的行政干预

    在美国,各州的宪法允许并要求立法部门和教育部门对地方教育进行控制。这种控制,随着20世纪80年代政治改革压力的增强而上升,州立法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干预使学区管理结构更趋于集权化。促进学区合并的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些法案使学区数量更少了、规模更大了,学区合并使州教育部门与地方学区的关系变得更具可控性。复杂的立案程序、财政控制以及课程指示都激励着集权管理,同时也激励着聘请能较好地实现这些功能的专家。

    4.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转变

    教育公平与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使学区董事会和督导担忧会失去对教育的控制。倡导教育公平的人认为教育具有公益性,任何公民都有权接受教育,学区董事会和督导应该确保每个公民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均等学习机会;而提倡保证教育质量的人则认为学区董事会和督导应该确保学区的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观念上的差异与矛盾影响着学区的价值观与办学理念。价值观与办学理念的动摇使董事会和学区督导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威胁,进而加强对学区教育的控制。

    三、分权管理

    分权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大城市学区的学生类型越来越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管理理念。分权与自由联系在一起,并且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美国分权理念多次被用来解决少数民族提出的代表性不足问题。近年来,由于政治变化及专业发展原因,学区居民干预教育事业的意愿加强,使得分权管理进一步发展。分权有利于开展校本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虽然各个学区在分权管理的表现形式上与分权管理发展的动力上有所差异,分权管理也不能反映权力分配的具体情况,但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仍在上升。

    (一)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

    美国地方学区分权管理从董事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和人员分布方面得以体现。学区董事会成员通常以两种方式产生,即:选举和任命。近年来,任命方式产生的做法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因为一些选民认为被任命的董事会成员对学区的需求很少给予回应和满足。1992年,唯一一个不准以选举方式产生董事会成员的弗吉尼亚州改变了这一相关法令,到21世纪初,93%的学区董事会声称其所有成员都是由选举产生的。学区董事会成员90%是非党派分子,基本不带政治色彩,候选人之间很少发生竞争。成员中约8%的人是亚裔,4%的人是拉丁美洲人,大约犯%是女性。

    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态势还体现在学区董事会成员结构方面。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很长一段时期内,董事会成员主要是白色人种男性人士,在社区往往拥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在一些知名的社区更是如此。在1989年有94%的董事会成员是白人,至2001年下降到86%,非白种女性成员比例上升到40% 。

    (二)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动力

美国地方学区分权管理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动力。

    第一,实施分权管理可以增强决策的弹性。决策的弹性体现在决策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两方面。由于董事会组成结构的变化,可以使董事会成员更具代表性,有利于体现民众对教育的要求,使董事会的决策更具适用性和灵活性。学区实施分权管理可以增强教师的权力,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及时予以适当满足。对于学校而言,实施分权有利于灵活地作出决定进行适当的变革,以便更好更快地应对社区发展提出的新需求。因此,无论社区居民、教师还是校长都渴望获取更多的实权,尽力推动学区分权的发展。

    第二,实施分权管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通过分权,学区员工手中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可以灵活地处理各种事情,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高的职员容易得到学区领导的赏识,而领导的赏识又可以转化成一种动力,促成的良胜循环有利于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能够较好地体现自己价值的工作环境是学区职员所需要的,所激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也是学区领导所期望的。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构建“和谐社区”是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两会”、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及上级有关会议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力促地方经济发展,构建“五型社区”的首要职责。按照创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创新实践;必须始终坚持结合社区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切实提高“和谐社区”创建水准。必须进一步坚定了“践行科学发展观、打造‘和谐社区’”的信念及“有为有位”的信心和决心。必须树立“四种意识”,构建“和谐社区”。

一是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构建“活力”社区。坚持将上级的要求、社区的追求、群众的需求作为和谐社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社区领导班子必须高度统一思想,深化创建理念,立足社区实际,狠抓措施落实。主要是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制定好我们短、中、长期“和谐社区”创建目标,在规划制定、创建方案、实施措施等方面,统筹兼顾,注重实效。既考虑实现目标及创建过程的统一,又考虑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抓创建的新理念,树立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创共建的新举措。如,深化“社区与共建单位联抓联创制”、“楼院与居民联户共建制”、“骨干与群众联手共促制”等等。通过优化社区综合管理手段,营造“千家万户抓创建”氛围,夯实“共创共建”基础,激活“和谐社区”创建活力,彰显“和谐社区”特色。

二是树立“有为有位”意识,构建“五型”社区。坚持将“和谐社区”的创建,与当前创建“全国生态市”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型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创建“省级和谐社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在社区党建、社区环境、社区平安、社区民生、社区管理、社区文明等方面出新招、亮实招、促实效。特别是,要根据社区各项工作增多、外来人口比较密集,管理难度相对增加等特点,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加大“人性化管理”的力度。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非公经济是包头市东河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基础。1997年被包头市确定为个体私营经济示范区以来,东河区非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总量增长较快,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已经进入到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东河区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思路、路径和政策新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将非公经济与县域经济有机结合,探讨了东河区建设自治区级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东河区建设自治区级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实现路径和相关政策建议。

一、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示范区建设是破解自治区非公经济发展难题,丰富和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思路的迫切需要

非公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是党的十面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非公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直接关系到民族复兴伟大目标的实现,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但是,制约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矛盾与问题依然较多。从内部看,非公经济规模小、层次低、素质差等问题长期存在;从外部看,融资难、负担重、发展环境不优等体制机制障碍也十分突出。如何有效解决上述矛盾与问题,需要通过示范区建设,探索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新模式、新路径和政策新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治区推进非公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更高层次上促进非公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推进示范区建设是自治区树立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样板”的客观要求

推动非公经济科学发展,也要像当年搞改革开放一样,建设一批样板区,通过率先发展、先行先试,为全区积累经验。东河区的非公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现阶段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东河区建设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是发展阶段具有代表性。东河区非公经济发展现状与自治区非公经济发展态势高度吻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内蒙古非公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走势。二是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具有典型代表性。东河区作为非公经济集聚区,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与问题正是内蒙古非公经济现阶段最突出的矛盾与问题。三是发展方向具有一致性。目前,东河区在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定位,把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作为实现“三宜东河”奋斗目标的根本途径。这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取向,可以让东河区这样一个低端非公经济集聚区、人口稠密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为主要特征的中心城区,走出一条符合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创新驱动特征的非公经济腾飞之路,开创一片非公经济发展的新天地,为自治区贯彻落实“十”精神,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当好示范。

(三)推进示范区建设是实现东河区发展新跨越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东河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周边旗县区相比,东河区的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河区经济总量小、实力弱,没有东河区经济的腾飞,就没有包头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没有东河人民的小康,包头市的小康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因此,支持东河区加快发展,改变城乡面貌,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短板,既是东河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包头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东河区已经站在一个新历史点上,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全面建成小康和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建设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东河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统筹处理好非公经济与县域经济、经济建设与民生保障、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关系,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非公经济产业新体系,努力把东河区建设成为综合实力较强、核心竞争力突出、空间开发格局合理、自主创新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体制机制灵活的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新跨越。

总之,示范区建设是完善非公经济发展思路的探路器,是提高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试验田,也是东河区未来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新形势下建设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意义重大。

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构想

(一)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既是自治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东河区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从“十二五”到2020年,是东河区加快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这一时期,东河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决策部署,围绕“主题主线”,以“三宜东河”为奋斗目标,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坚持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坚持顺应规律、突出特色,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破解资源要素制约,着力优化公共服务环境,着力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高端化、集群化、现代化的非公经济产业新格局,加快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非公经济服务新体系,将东河区建成政策支撑有力、政府服务高效、产业环境优越、社会依托完善的非公经济发展集聚区、示范区,为促进全区非公经济科学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加快建设更加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内蒙古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方针

⒈创新发展。不断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努力破解要素约束和体制机制障碍,率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⒉统筹协调。在推进非公经济科学发展过程中,统筹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中协调,在协调中发展。

⒊突出特色。立足自身区位、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品、特色企业、特色产业,实现以特色取胜,以特色促发展。

⒋开放合作。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⒌富民优先。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经济转型中更加关注民生,在谋求物质财富增长过程中更加关注精神追求和素质提升,提高人民群众幸福程度。

(三)发展目标

东河区建设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目标是,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率先探索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具体路径,率先形成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具体模式,率先建成支撑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率先构建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总体构架,到2020年把东河区建设成为经济强区、文化名城、宜居靓城、低碳新城。具体目标是:

⒈经济繁荣。非公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发展方式初步形成,地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在自治区前列,初步建成现代化城市核心区。

⒉社会和谐。安定团结、民主公正、管理有序、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体系基本建成,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基本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⒊生态美好。以构建非公经济产业新体系为契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再生资源利用比重显著上升,实现水、土地和能源等主要资源“低消耗”,三废排放总量“负增长”,消除生态赤字,实现生态盈余。

⒋制度健全。支撑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会管理体系健全高效,形成民主公正的政治体制,竞争有序的市场机制,运转协调的社会治理机制,繁荣活跃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⒌人民幸福。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多层次、多样化、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四)重点任务

⒈加快城市发展转型,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上率先突破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契机,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建立城市核心区、产业集聚区、小城镇、农村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突出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理念,加快老城区向绿色生态宜居、文化品位高尚、现代元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的现代城市转变,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基础设施水平、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人文素质,提升城市吸引力、凝聚力和综合承载能力,形成“核心区-产业集聚区-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城乡一体化架构,建设“大东河”。

⒉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构建非公经济产业新体系上率先突破

⑴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优质、高效、绿色发展上实现突破。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突出绿色生态安全理念,以新型农业现代化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精深加工转变,提高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打造自治区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延伸产业链、融合高端、集约集聚发展上实现突破。强化非公经济主导作用,突出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文化与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链条由单一线条向闭合循环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产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消费产品转变,着力提高高成长性产业、先导产业、文化旅游业比重,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非公经济产业新体系。

⑶引导非公企业制度创新。一是推进民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革,形成开放多元的产权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建立科学的企业决策机制和治理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实行相互参股、收购兼并、外资嫁接等多种途径加速发展。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及合伙企业转制为公司。积极引导延续家族制经营的企业,在保留原有产权结构基础上,创新治理结构。二是鼓励民营企业管理创新。鼓励民营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推广精益管理经验,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建设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实施民营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推动企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

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创新非公经济科学发展公共服务体系上率先突破

深化行政体制和行政方式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主动为非公经济搞好服务,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

⑴办事流程“五个一”。在示范区设立综合服务大厅,实行“一个楼层办公、一个中心审批、一个窗口对外、一个口子收费、一人报批”的办公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⑵日常政务“电子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日常管理、定期报税、财务年审、办事指南、问题咨询、政策通报等日常政务的信息共享平台,随时更新信息,自动发送电子邮件通知,实现网络办公化、管理信息化。

⑶效能监察“三问责”。设立投诉举报热线,加强公众监督,实行“首位问责制、限时办结问责制、过失追究问责制”,实现权责对等,以办事效能衡量绩效考核,以绩效考核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⑷定向服务“三平台”。一是信息交流共享平台。收集和市场需求信息、关联企业发展新动态、国企裂变重组、周边园区发展动态、最新技术、产业转移等信息,使企业随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增加信息交流与互动,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方向。二是企业融资信用平台。设立“东河区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企业信用之窗”,定期征集、及时更新企业信用信息,为金融机构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提供共享平台;引入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在企业信用档案基础上有偿承担贷款担保责任;根据企业信用情况,为成长型企业提供优先贷款等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三是产学研共建平台。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示范区企业对接和合作,通过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办,大型科技企业独办,高校、科研院所创办的模式,在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大产业化示范工程、示范区重点技改工程等科研计划,为行业关键技术提升提供科技支撑。

⒋加快区域合作机制创新,在全面提升县域开放型经济水平上率先突破

⑴产业对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与国家、自治区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衔接,编制产业对接目录。建立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定期开展投资促进和产业合作洽谈活动,促进产业对接配套、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⑵建设管理机制。鼓励采取委托开发、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共同建设合作园区,研究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加强产业合作和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新模式,建立跨区域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筹措机制。

⑶政务协同机制。建立健全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协调机制。建立重大合作项目审核“绿色通道”,推进行政服务一体化,实现与周边地区政务电子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强应急管理合作,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领域和重大、重大疫情处理方面建立完善协同应对机制。加强警务合作,提高社会管理联动处置水平。实行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管理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协作。加强市场监管和联合执法合作,加大侵权违法和失信行为联合打击力度。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沟通、联动执法、重大事件协调处理机制。

三、示范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东河区设立为自治区级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建设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对于推动自治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建议自治区党委、政府将东河区设立为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邀请国家相关部委、自治区和包头市相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来东河区进行调研,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委托相关部门做好前期相关准备工作。在筹备期间,可以借鉴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验,先行将东河区确立为包头市非公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从市级层面上先行开展探索实践工作,逐步形成工作体系,逐步提炼创新理念,逐步完善工作方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示范区建设是一个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集中各方力量,努力形成推进的合力。一要注重市、区的整体联动。包头市委、政府要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机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示范区建设工作,调动各方面力量,切实发挥好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作用。东河区要成立专门机构,制定示范区建设方案,抓好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服务,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一致地推动落实。二要注重资金、项目和政策的相互推动。建议包头市和东河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免交东河区地方财政收入上缴市财政部分,取消各类项目当地配套资金。进一步简政放权,凡自治区授予市级的投资项目审批权限,要尽可能下放东河区。市直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协助示范区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和实施办法。三要注重决策、责任和执行的良性互动。落实工作责任,将示范区建设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层层分解,做到责任到人、考核到人、奖惩到人。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问效,全面掌握政策落实情况和效果,及时发现执行和操作环节出现的问题,提高对决策部署的执行力、落实力。发挥专家团队作用,领导小组要成立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示范区开展的各项改革、发展任务进行咨询论证和跟踪评估。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把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宣传到位,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推动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创新财税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自治区、包头市与示范区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建立财税利益协调机制,有效解决示范区在统筹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的财税体制障碍,探索建立支撑示范区建设和未来发展的新型财政分配体制。二是构筑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体系。建议包头市和东河区设立两级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自治区财政对示范区建设给予相应的财力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担保等政策工具,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示范区建设。三是建立政府“优先采购”制度。对符合示范区建设要求、自主创新的产品,实行政府首购和优先采购。近期,包头市政府要增加安排专项补助,加大对示范区铝产业、生态农业、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生态和资源保护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鼓励信息技术企业开发和搭建行业应用平台,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软硬件工具、项目外包、工业设计等社会化服务。自治区和包头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要支持东河区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支持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开展面向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应用指导。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⒈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研究起草东河区民间融资管理实施条例,探索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引导融资主体特别是法人实体进行民间融资备案登记,开展民间借贷服务中心试点,引进一批中介机构入驻,提供民间借贷登记、合约公证、资产评估登记等服务,引导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加快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监测体系,做好民间融资动态跟踪和风险预警。

⒉加快发展新型金融组织。鼓励民间资金根据有关规定发起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组织。积极推动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等试点。建立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民间资本兴办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实现农信担保服务全覆盖

⒊大力发展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积极鼓励依法合规设立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大力培育专业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机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组建若干产业投资基金,采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方式,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通过股权、债权等投资方式有序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领域、社会事业领域等实体经济领域。

⒋积极探索建立适合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信息征集和机制,引导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强化信用意识,改善信用形象,提高信用等级。鼓励和支持有资质的征信机构和社会信用评价机构开展非公企业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服务,建立信用信息档案,提供信用信息查询。

(五)创新土地集约利用的体制机制

⒈创新土地利用规划计划管理。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动态监控。根据发展需求和开发时序,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和转用计划。 加大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力度,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

⒉创新集约用地管理制度。建立用地审核制度,从投资强度、容积率、土地产出率等方面对项目进行从严审核,坚决核减超标准用地面积。探索建立工业用地预申请制度、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和增加城镇建设用地挂钩管理制度,健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和执法监察机制。

⒊创新征地补偿方式。采取货币补偿与集中安置、土地换社保等相结合的办法,构建多渠道、多样化的征地补偿机制。严格征地补偿资金发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补偿资金及时、透明和高效支付。加强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通过就业收入、物业收入和社会保障构成失地、少地农民的稳定收入来源。

⒋创新土地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土地交易市场。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 搭建中介平台,推进土地市场化运营。

(六)创新人才开发与配置的体制机制

整合各类人才资源,健全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选拔、引进、使用机制。探索保障各类人才养老、医疗保险等异地享受新模式,破除影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示范区统一的人力资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各类人才交流与合作,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到示范区就业和提供智力服务,探索建立新型人才评价方法和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管理学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原教育部副部長张保庆说:要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单靠公办高等学校是远远不够的。今后高等教育的增量部分将主要靠民办高等教育来实现,从1992年到1997年,由于公民个体所掌握的可支配收入迅速增长,对教育需求的总量、质量和形式有了进一步提高,因此,民办教育机构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组织进入到教育体系之中,改变了原有的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并开始形成对公办教育机构的竞争。此时的许多规范与限制政策,从另外意义上折射出民办教育独立性属性的日益彰显。从1998年至2000年,尽管国家政策仍然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但是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民办教育的独立属性进一步得到确立,民办教育不仅满足了社会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而且也刺激了公办教育内部的竞争,促使其进一步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从2001年至今,民办教育开始进入到自主发展的新阶段,民办学校作为一种具有独立社会职能的机构而为政府和社会广泛认可。无论是在《民办教育促进法》还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国家对于民办教育所提出的新的鼓励和规范政策,对于民办教育公益性属性的规定,对于民办教育机构产权的界定和对于办学者经济利益上“合理回报”的许可及操作原则的制定,都标志着民办教育机构作为一种有独立社会职能的教育组织和经济组织,而最终得到法律意义上的完全确认。 

二、民办高校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是指处于企业实体之外,但对企业发生影响的诸多因素的综合体。 

(一)民办高校的外部优势 

1.教育部政策鼓励为高职院校提供发展的空间 

国家政策的鼓励为民办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从法律上肯定民办教育的地位,也是民办教育依法办学的首要依据。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2007年1月16日经部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规定》,并于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其规范实施专科以上高等学历教育的民办院校的办学行为,维护民办院校举办者、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引导民办院校健康的发展。 

2.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强劲的需求。 

传统的高等学校主要培养学术型、研究型、设计型人,规格比较单一。但是,从社会需求看,目前许多大中型企业迫切需要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因此,培养高素质_技能型人才的民办高职院校已经受到社会的青睐。这是民办高职院校大显身手的天赐良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二)民办高校的外部劣势 

1.民办高校面临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竞争 

公办高校拥有雄厚的政府财力,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都要高于民办高校。由于缺乏相关的法规和办学经验,大批民办高校的涌现和无序发展使竞争更为残酷。同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在不断分割教育市场的份额。 

2.民办高校没有国家的投资,没有政府补贴的公用经费 

民办高校在招生、学生身份、教师待遇、建校土地征用等许多方面都得不到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办学环境中没有真正建立公平竞争平台。政府对民办高校管理方面缺乏经验,相关法规不够完善,与民办高校快速发展很不协调,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由于民办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基础较差,政府也缺少对民办高校的正面的宣传和报道,人们对民办高校的误解和偏见是对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威胁。 

三、民办高校内部环境分析 

(一)民办高校的内部优势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机制相对灵活,能突破传统办学思维的局限,利用独立经营,自主办学的有利条件,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建立适合市场需要的办学模式、课程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民办高职院校可利用这一优势根据市场的不同变化,市场的不同需求及时地进行调整,培养国家与社会所急切需求的人才,所以在专业设置与招生人数分配上都能够较大的自由支配。正是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民办高职院校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2.具有较为灵活的运行管理机制。 

民办高职院校一般从成立之初就建立了灵活的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并建立一整套考核、奖惩制度。通过对教师的考核,把工作绩效并与奖惩挂钩,使领导能上能下,教师能进能出。因此在管理机制上民办高职院校具有灵活、高效的优势。 

3.较容易形成有办学特色。 

民办高职院校可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办学经费以及学校所处地区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分析来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不仅体现院校的办学性质、社会服务方向和地方行业特色,而且还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模和专业建设布局等方面。办学特色不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整体优势,而是局部优势。 

(三)民办高校的内部劣势 

1.师资队伍整体发展不稳定,素质不高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待遇相对较差,教师的职称、聘任、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利益没法解决,导致许多民办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才流失,整个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年龄比例不合理,较多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稳定性较好,素质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缺乏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了解甚少。 

2.民办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下降并流失较多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公立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上升,民办高职院校面临生源质量下降并减少的威胁。民办高职院校的部分生源由于高校的扩招被抢走,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迫使民办高职院校降低入学门槛,生源质量下降。

    3.民办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資金缺乏 

对高职教育需要较大投入资金思想准备不足,绝大多数民办高职院校资金缺乏,办学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设施数量不够,设备不先进,图书资料短缺,办学场地狭窄。但如果希望民办高校办得更好,地位立得更稳定、未来的路走得更稳健,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添置新的物品包括书籍、实验用具、学习场所等,需要不断的改造更新学校的软硬件。[3]也许政府会给予一些多途径的帮助,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资金也是民办高职院校的一大威胁。 

四、民办高校的发展 

(一)制定定位明确的发展战略 

首先,民办高校要善于进行错位竞争,但决不是拣公办高校把教育市场瓜分后的“残羹剩饭”,而是需要另辟蹊径,异军突起,在有着发挥重要作用和凸显特色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民办高校的办学实力来看,目前把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在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定位于需求量大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民办高校的一种普遍的选择。但是具有一定办学实力的民办高校可以结合本校特色和优势进行科学定位,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办出特色鲜明的名牌民办大学。 

(二)坚持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 

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国内公办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的新路子。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坚持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创新,避免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等弊端。尊重民办高校学生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个体差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探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三)建立现代管理制度 

要发展民办高校,不能完全以我国现有的公办高校模式为蓝本,必须在吸收中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参照,大胆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来优化学校内部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学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体制和机制的特色,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举办者产权与学校日常管理权分离,实现权利运作的高效和相互制衡,建立责任分担和权力制衡机制,把内部治理与外部参与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由教育专家负责学校日常管理,教职工依法民主参与,利用市场机制,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构造现代大学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