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随着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于生命现象更深层的思考和问题必然随之而来,医学科学的发展一定是伴随着更多未知的事物而来的,作为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医学中必然也有大量的资料的整理和甄别工作,面对海量的医学相关的资料,在选择最具有研究意义的资料的过程中,就需要非常好地批判思维能力。面对未知的疾病解决方法,良好的质疑习惯、创新思考和严谨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是一个优秀的医学工作者的基本素养,是他们在未来进行医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基石。其次,判断思维能力的养成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人文诉求,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文化的精华,是培养医学生作为一个科学的探路者的基本技能,历史上很多的著名的科学家都是在反复的论证和批判意识中完成重大的创新的,例如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普朗克,就是在反复的验证下,批判性的提出了光学的粒子性,医学由于其特殊的属性,更加需要批判思维的养成。最后,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医学成才的必要条件,批判思维能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无论是在科研过程还是临床过程中,批判思维都是一个医学工作者重要的素质。
二、培养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可以采用经典的案例,在案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逻辑学来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能力都是来自于长期的习惯,在逻辑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教学案例,培养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批判性思维,比如当病人到医院就诊后,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严重了,后来经过了辅助检测手段,发现病症诊断错误,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运用逻辑学中的推演形式。设定逻辑学中的条件和结果,使用逻辑学的判断推理方式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除了经典的临床案例,我们还可以使用论文教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由于做论文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论据论点的论述都是非常具有逻辑性的,优秀的论文更加的体现出这一点,我们可以用非常优秀的论文来培养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前期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和模仿优秀医学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思想,然后让学生针对某一有争议的案例,自己写论文,对有争议的案例,培养批判思维的效果就更加明显,考察学生能否对案例的概念明确,逻辑是否清晰。
利用诡辩实例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诡辩的逻辑错误一般难以发现,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利用诡辩让学生去主动的分析和发现,充分的利用学到的逻辑知识,识别并理解诡辩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提高辨别诡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在大量的练习和研究中成长起来的,例如辩证法既然确认了事物的两面性,那么抽烟有害身体健康也是具备两面性的,因此,抽烟除了坏处也必然有一定的好处,这就是典型的诡辩,首先我们要明确地认识并且这种诡辩,事物的两面性不是单纯的指事物的好坏,而是其对立性,即事物内部必然是存在着对立和矛盾的两面性,并不是简单的两面性,抽烟的对立性不仅仅是归结为是好还是坏,这就是对身体有严重危害的抽烟问题的诡辩,抽烟是现代医学已经反复证实的对身体有着严重的危害作用。
总而言之,医学生在对诡辩的分析和批判中,能很好的提高对逻辑知识的运用,只有采取正确的逻辑学教学方式,就能非常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认识诡辩过程更加是一个认识真理的过程。
三、结语
关键词:小学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B-0047-01
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反思、校正、调整的一种数学品质,它产生于对问题的深层次认识,是学生善于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对问题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 培养善于质疑的习惯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来自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质疑。没有质疑,批判性思维也就无从产生。教师在教学中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教材及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教师是权威,形成了只是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习中有一种盲从的心理,认为别人的说法都是正确的,阻碍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创新教学模式,偶尔可以制造一些运算或者解读错误,鼓励学生去发现、去评价,允许学生指出教师的失误。例如,教师让学生根据故意设置的三角形三条边及提供的三条高的数据,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计算后发现,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不同的,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质疑,促使学生探究与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展开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发现,三角形中的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就不可能组成三角形,找出了错误。这个教学案例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首先学会审题,确保无误后再去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还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判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 倡导质疑探究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模式,遏止了学生的质疑探究活动,教师只是给学生呈现探究结果,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做题。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探究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这节内容时,教师让学生分组探究,学生将圆锥体装满沙子,向圆柱体里倒三次正好倒满,学生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老师故作惊讶:这是真的吗?接下来,老师当面给学生操作,结果教师用圆锥体向圆柱体倒了四次才倒满,学生们对刚才的探究结论持怀疑态度,纷纷再次进行探究。最后发现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里必须具备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圆锥与圆柱要等底等高。这样,学生对起初实验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批判性思考,认识到要使用精密的数学语言对结论进行阐述,不然就会出现漏洞或者错误。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地将探究活动推向,学生在探究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三、 学会质疑探究的方法
数学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技巧,对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要引导学生通过词义的对比、解题的方法、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差别、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与易混点、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行质疑与探究,提高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求积的近似值”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应用题是求买菜的总价,列式计算是:8.17×1.3=10.621;8.17×1.5=12.255。到底应该付多少钱呢?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得数应该保留两位小数,理由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有的学生说得数应该保留一位小数,理由是在现实生活买卖东西中分币已经不流行了。通过对应用题的质疑,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甚至对课本例题敢于提出质疑,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四、 提高质疑的质量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质疑思维被激发,学生的各种疑点会纷纷提出来,可能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无章,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此时注意力非常集中的优势,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整理,使学生清楚哪些问题是有深度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将问题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最关键的是要通过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使思维质量更高。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是同一平面内呢?”,教师不要急于为学生解释,而是要把问题抛给学生:“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解疑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同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课外质疑,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质疑,往往更能提升质疑的质量,使质疑更有深度,也有助于学生自主质疑、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五、结束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入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学会质疑探究方法,提升质疑质量,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恩伟.小学数学批判性和敏捷性思维构建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
一、认识和理解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读物的科学批判,另―方面是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的批判,使自身通过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评析的阅读方法。它是学生深入学习、研究和不断进取的基础。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它兼容创造性思维,包含着四个重要的认识行为:探询――能主动地发现或提出问题,对可疑、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并积极探讨;沉思――运用想象、联想和创新方法去寻找问题以及问题的解答;鉴赏――依据审美或逻辑原则,对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审视;建构――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与把握。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学时代的连环画,即俗称的“小人书”,占据着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以至于现在的记忆还脱不了那个黑白分明的底子。出生在一个不需要思想的年代,自然容易成为一个盲从的学生。起初,我竟然对书里的一切信以为真,对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敬佩得难以言表。后来,知道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虽然可能有原型,但大多是虚构的,便转而对作家们的本领崇拜得五体投地,立志要当一名作家,也写出一些让人着迷的神奇故事来。可是事与愿违,尽管我当年的许多学生现在成了作家,我自己却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作者,只不过我对文学和文学青年们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当年。每有文学竞赛,只要举办单位乐意请我这个做过作家梦的所谓专家当评委,我总是欣然应允。
最初发现书里竟然也有错时,我有点不敢相信;经过仔细求证,发现真的错了,心情十分复杂,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不再如以前认为的那样美好了。如今,粗制滥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哗众取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故作高深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批判性阅读,也就慢慢成了我的一大嗜好;而且,在批判的同时,我还尝试着提出自己的创见。
二、对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批判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的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的权威性是无法动摇的。向它挑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充分的积累的。那时,在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关诗词曲朗读方法的知识短文有一处瑕疵。教材已经用了几年,老师们习以为常,并未在意。在那篇短文中,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节奏划分是这样的: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将“三秦”和“五津”生硬地拆开,我觉得不妥,但在教材这个“权威”面前,我还是不敢贸然行事。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与诗词曲相关的理论著作,并且从大量古典诗词中寻找例证。
相关的理论著作,我手头有很多,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刘福元、杨新我二位先生的《古代诗词常识》,潘佛章先生的《诗词读写》,艾治平先生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李葆瑞先生的《诗词语言的艺术》等。细读下来,我不禁为自己的判断而沾沾自喜。王力先生说:“在声律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这就等于宣布了将“三秦”和“五津”拆开来的节奏划分方法是错误的。潘佛章、艾治平、李葆瑞诸位先生都主张将五字句和七字句分别分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分为四三,把三字尾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上面例句中,“辅三秦”“望五津”便均不必拆开,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古典诗歌的例证,我认为《唐诗三百首》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其中那些著名诗人的著名诗作。通读一遍后,果然收获颇丰。但是,我最终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而只选取了杜甫《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一是因为大家对这句诗耳熟能详,二是因为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就需要将叠词“森森”拆开,尤显其荒谬。后来,我还参阅了《宋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词典》,鲜有所得。最后,我在《乐府诗选》中找到了一首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其中“李波小妹字雍容,蹇裳逐马如卷蓬”一句令我大喜过望。因为若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人的名字“雍容”便要被拆成两半,这就不只是荒唐,简直是可笑了。
从对教科书的批判性阅读开始,到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和诗歌,最终成就了论文《诗词曲节奏划分辨》,文章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这是我第一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不久,在教材再版时,依照我的意见对相关部分进行了修改。几年后,我把这个故事写成文章《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50周年社庆征文,获得了特等奖,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欧美诸国教育界要求语文教师从小学起,就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即不囿于课文,而能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用书成人化倾向严重的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我妻子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天,我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一本小学语文教学用书翻了翻。我惊异地发现,原来小学语文的教学参考书竟和中学的教学参考书如出一辙:第八册第一课《小足球迷》,不仅在“教学要求”“数学重点”等概括性文字中找不到儿童口味,甚至在“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中,也找不出多少能够体现儿童情趣的地方!
我又从妻子那里要来第八册教材,发现这篇课文中的不少地方,是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着意发挥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热衷于丝丝入扣地“冷静”地条分缕析,而我们的小学教师又大多习惯于循规蹈矩,从不怀疑教参这个“权威”。这种现象让我意识到: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十分严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要让小学语文教育多一份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于是,我让妻子把其他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部找来。接连上多天,一有空闲,我就当起“小学生”来,把这十多册教材和十多册教学用书读完了。粗略统讣,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比重,只有约37%,居然不到一半;而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也同样存在着成人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加入了过多的成人的思想感情,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童年时那些“幼稚”的方面,一些文字显得过于深刻和“老到”,等等。
仅仅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一共20余册的教材和教学用书还不够,还要寻找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和纠正这种偏差的方法。至
少,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是非读不可的。通过阅读,我找到这样的心理学依据:同样一个对象,反映在成人和小学生眼里,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要多从儿童的角度去审视小学语文教材,使其中的课文更富于儿童情趣,让学生们感受到,教材与他们的生活的距离是那样的接近,与他们的思想感情是那样的融洽。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题为《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的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三、对教育理论著作的批判
当前,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读物,最重要的对策之一是养成一种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和选择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博士提醒人们,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所给予的现成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文献、批判演讲、批判前辈的能力。
中国人喜欢跟风,中国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建构主义来了,一夜之间,所有的课题方案、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都“建构”了;合作学习来了,课堂上便开始流行四人小组,不管需不需要合作,都让学生热闹一番;接受美学来了,不管学生对于课文怎样解读,便都“很好”“很有道理”“很有见解―了。学术风气也越来越不正常,除了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还有一些人将一些通俗的道理改头换面以后,用比较“洋气”或者是比较“陌生”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学问高深。
因为职业的原因,也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把这个理论那个学说的著作买了许多带回家,试图把它们学懂弄通。但是,天资愚钝的我对许多著作只能是一知半解。于是,看到同一理论的不同版本,或者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书籍,我又忍不住买回家来参详。现在,围绕我书房三面墙壁的8个书柜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这种理论。几年来,我似乎着了迷,一有空闲,就会对这些理论著作进行分门别类的阅读,将各种理论的要点摘录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通俗化的解读。
后来,便用被我“消化”了的理论,指导研修班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课题、写论文和案例,告诉他们哪些理论在自己的课题、论文和案例中用得上,哪些用不上,应该怎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甚至将自己在阅读这些理论时的心得在新课程全员培训大会上与一线教师交流。
在讲到接受美学的时候,我指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再创造的能动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将读者的地位无限抬高以致忽视作家和作品本身,就失之偏颇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如果读者读到的不是哈姆雷特而成了其他的文学形象,文学的典型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关于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也和其他教学策略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应对象。因此,不能滥用合作学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弄清楚合作学习策略适合于哪些教学内容和不适合干哪些教学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后来,我还将这些通俗化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写成论文《既要合作,也要效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朋友中不乏博士和硕士,本人才疏学浅,自愧不如,因而认认真真地拜读过一些专著和文章。但是,越读越觉得许多书籍和文章无法卒读。时下,国内有些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以在熟悉的名词后面标注英文和生造名词为叫‘髦,表示自己曾经喝过一些洋墨水。哪怕是中国味很浓的“国语”,也非要加上对应的英文“na LionalIanguage”不可。再如“同侪语言”,就是在有意地“陌生化”,让一般教师读不懂。查词典得知“同侪”是一个文言词语,乃“同辈”之意;所谓“同侪语言”,其实就是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所说的“伙伴语言”,却远不如洪先生那样来得通俗、生动。
于是,我将自己20余年读书、教学和研究所得,系统地整理出来,写成了30余万字的《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理论的通俗化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正因为书中“示例”的绝大多数由自己撰写,或者经我指点和修改,我才最了解其形成过程,这种“解剖”才最真实可靠。
摘 要:文章研究以幼儿终身发展为本的幼儿阅读讨论活动和教师指导策略,将批判性思维的萌发应用到早期阅读教育实践中,激发幼儿思考的兴趣,让幼儿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习惯,为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阅读活动;讨论活动;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7-0070-01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突破传统教学活动中“一本书一节课”的固有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由“听读――自由读――亲子交流读――集体讨论会”等一系列低结构和高结构阅读活动构成的大班幼儿阅读讨论活动,能够延伸幼儿的阅读时间和空间,给予他们在充分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与同伴、家长和教师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这个过程的本身能够让幼儿在倾听不同观点的同时形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幼儿的思想中播撒批判性思维的种子。本文以教育的视角对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做一次全新的审视,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研究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一、听读
大班阅读讨论活动旨在萌发幼儿的批判意识,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参与讨论的幼儿要对讨论的文本感兴趣。因此,讨论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就是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图画书的故事,目的是与幼儿分享图画书中精彩的故事与思想,引发幼儿阅读故事和深入思考故事的兴趣。只有故事讲得有趣了,才能进一步激发幼儿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喜欢同一个故事,因此,需要一改以往“一刀切”的固有模式,在一个阅读讨论活动的周期中,通常要给幼儿推荐三个故事。例如,在讲《上面和下面》这个故事时,教师还可以讲《图书馆狮子》和《狐狸与兔子互道晚安》两个故事,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参与讨论。这样的讨论能让每一个讨论者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讨论活动中,有效发挥阅读讨论活动的价值。
二、自由读
自由读即幼儿个性化的自由阅读。在教师讲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后,幼儿进入自由的个人阅读的快乐时光。为此,教师可以创设每天10分种的自由阅读时间,目的是让小读者们尽情地享受图画书的乐趣,建构属于自己的故事意义,产生个性化思考。
三、亲子交流读
父母在幼儿的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亲子阅读中,幼儿才能够得到“一对一”的阅读引导,充分交流他们在阅读中的疑惑和感想。但家长最大的困惑是不知如何高质量地陪伴幼儿阅读和讨论故事。为此,可以设计亲子交流读,让幼儿带着问题回家与家长共读,而教师预设的问题为亲子阅读提供了隐性引导。例如,在《上面和下面》的教学案例中,当教师了解到幼儿一边倒地支持野兔而否定大熊时,让幼儿带着“难道大熊就没有可爱的地方吗?”这一问题回家和父母进行亲子共读。这样,在幼儿、家长和教师间构建了一个立体的讨论交流空间,不仅拓宽了幼儿的思路,还丰富了家长的阅读指导技巧。
四、集体讨论会
集体讨论会是在幼儿充分阅读和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让幼儿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逐步掌握多角度思考的方法。集体讨论会的形式丰富多样:可讲、可辩、可诉说、可质疑,主要归纳为以下三种主要形式。第一,读者讨论会。读者讨论会形式宽松,这时候,教师在组织的过程中也要以读者的身份参与进去,与幼儿进行平等的交流,并找出幼儿的思维弱点,为教师设计和实施高结构的问题导读式讨论和辩论会提供依据和思路。第二,问题导读式讨论。问题导读式讨论是教师根据自由讨论中出现的重点话题设计开放式问题。问题导读的关键在于教师预设的问题,有效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问题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亩推动他们进一步的思考。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开放的问题,应该考虑从提升幼儿的批判性思维品质的角度进行设问,可以就幼儿思维的广度、深度、准确性和公正性等方面提出问题。问题有利于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答案可以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答案。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避免提出基于事实的问题,即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问题,如“中国在哪个洲?”第三,辩论会。如果在自由讨论中教师发现有价值的话题具有争议性,或者有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就可以考虑用辩论式讨论。例如,在《阿利的红斗篷》中,幼儿对是否应该剪羊毛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教师可以就此组织一个辩论会,让幼儿的思考从无意识思考逐渐过渡到具有因果逻辑的思考。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幼儿的讨论,教师需要运用穿针引线策略,帮助幼儿开展批判性思考。
五、结束语
研究表明,只有经历一个扎扎实实的过程,幼儿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在阅读文本中搜集信息,理解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成为阅读讨论活动中的主人,最终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不同文本的特点和课程安排对这一过程进行增加或删减,还可以把这些组织形式进行灵活的组合。
参考文献:
[1]宋秋英.美国开端计划中儿童读写能力培养的实施策略[J].早期教育,2015(01).
一、工作坊的理论基础
工作坊一词最早出现在教育与心理学领域。[4]本文中的工作坊指的是语言教师培训中的一种注重互动和信息交换的活动形式,主要以经验丰富的专家教师采取多种活动,围绕研讨话题,让学员参与体验并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以达到培训目的的教师培训方法。
工作坊主要以建构主义的社会文化理论为指导。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和成长是个体与社会文化以及情境进行积极互动的结果,意义是在建构中产生的”[5]。工作坊正是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文化和情境的参与和交互,在“最近发展区”中建构教师的学习,提升他们的意识、态度、知识和能力。此外,工作坊中参与的教师可以和自己、同伴、专家教师以及课程文本等多方面展开对话和交流。这种新颖的方式作为参与式培训的重要手段,也折射出近来教师发展研究中重视“对话学习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路径”的认识。[6]
在外语教师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工作坊的积极作用。Richards指出,教师工作坊之所以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原因有五个方面:1. 工作坊通常探索某一特定的专业活动所包含的内容、优势与缺陷以及能否引起教师兴趣;2. 通过工作坊短期的强化学习和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不但可以获得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学到能用于自己课堂的实用方法以及从事专题学术研究的经验;3. 教师可以检视、反思自己的教学信念和行为;4. 其所设专题既可以整体提升院系水平也可以促进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5. 工作坊安排在教师授课之余,适合教师的工作特点。[7]
二、工作坊的案例
本次工作坊于2012年6月17日在苏州大学实施,主题是“提升英语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任务型语言活动”,主讲人是美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处区域英语教育项目办公室特派教师培训专家,参与者是高校英语教师和中学英语教师,总人数约50人,其中中学英语教师约30人。工作语言为英语。本文只关注了当时参与的中学英语教师群体。本次工作坊可以大概分成四个环节。
1. “问答式”的理论介绍
在简短的个人介绍之后,主讲的专家教师就开始了工作坊的具体活动,主要是以问答式进行。首先,他在PPT上打出问题:What would be a, one-sentence, defini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activities? 然后请在座的两位参与教师回答。专家教师在作出简短的评价之后给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的定义:A task-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cuses on the use of authentic language and involves getting the students to do meaningful tasks using the target language.
随后,专家教师继续提问:Why do we use task-based language activities? 并请人回答。然后马上抛出第三个问题,即:From your experience, what are some advantages to TBL activities? 在座参与教师给出自己的答案后专家教师又提出“ What are some disadvantages to TBL activities?”的问题,参与教师回应。最后专家教师引出当天讨论的主题: What is critical thinking and how is it part of language teaching? 并给出了critical thinking 的定义:The intellectually disciplined process of actively and skillfully conceptualizing, applying, analyzing, synthesizing, and/or evaluating information gathered from or generated by observation, experience, reflection, reasoning, or communication, as a guide to belief and action.
【分析】这个环节主要的互动形式是问答。利用提问的方式,专家教师和听众开展互动,所有的问题都是围绕着工作坊的核心概念,即任务型语言活动,分别讨论其定义(what is it)以及使用该方法的原因(why),在分析该方法的优缺点之后引出要讨论的话题。通过问答,完成了理论介绍的任务。相对于讲座式培训中把理论直接灌输给教师的方法而言,提问可以促进教师的思考和反思,专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回答进行反馈。这种真实的基于理论探讨的方法会使人印象更为深刻。
2. 了解使用“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策略
在引入话题之后,专家教师直接抛出问题:How has critical thinking been used in language teaching? Have you used it? If so, how?这个问题让参与教师很有感触,纷纷举手回答。有些教师和大家分享了在写作课上通过同伴互改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的回答在阅读课上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来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紧接着专家教师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具体做法。首先,呈现他所教课程的基本信息,如课程名称、学生年龄、班级规模以及班级的软硬件配置等。其次,向大家介绍他使用道德两难问题(moral dilemma)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将参与教师看成是他自己班里的学生,重现具体的操作步骤。
专家教师呈现了道德两难问题:If you tell the program board, you will get picked but your friend will hate you for life. If you keep it a secret you will keep your friendship but you may risk losing this opportunity to teach at an elite school in America. What do you do? How do you justify your decision?
这个问题引起了参与教师的极大兴趣,大家跃跃欲试。这时,专家教师让大家两人一组讨论,几分钟过后,请参与教师针对这个道德两难问题表达看法,并论证自己的观点。专家教师给出反馈,随后又给出一个道德两难问题,邀请大家讨论,教师们两人一组,气氛热烈。
随后,最精彩的一幕出现了。专家教师让大家分组讨论,将全班分成了四组。每个小组现场创作一个道德两难问题,并要求和全班教师一起分享和讨论。很快所有参与的教师在各自小组内,围坐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笔者所在的小组里,先是三位比较积极主动的教师分别提出了一个道德两难问题,然后小组内讨论商定一个可以代表小组去班上讨论的案例。
小组讨论过后,专家教师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走到教室前面,报告小组群策群力想出来的道德两难问题,然后请另外小组的成员回答他们的观点和做法并且给出理由。专家教师只是引导活动的流程。这个活动非常吸引人,所有教师注意力都很集中,完全投入到讨论和分享中。
【分析】这个环节一开始是基于参与教师的教学经验和专家教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使人感觉非常亲切,并让参与教师获得共鸣、认同和鼓励。其次,让教师针对两个道德两难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们的观点和论据互不相同,有着不同的做法,但关键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让教师亲身体验到思考和思维碰撞的快乐。最后是让角色分组合作想出一个新的道德两难问题。这个角色体验的过程既让教师现场开发道德两难问题,亲身体验如何设计和使用这种教学策略,又让教师积极思考,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他们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了解使用连环辩论的教学策略
在介绍和体验过使用“道德两难问题”的教学策略之后,专家教师又开始介绍另外一种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即连环辩论。专家教师首先在PPT上呈现辩论话题——堕胎,然后马上告知辩论规则:In two groups you will argue and defend the different sides. Each student can speak as she/he pleases. Each should try to respond to the last statement made by a speaker on the other side. After all students have a turn speaking, each side is to give a final statement. Allow students to vote their conscience on the issue.并明确专家教师的角色:I will act as facilitator and guide through the activity, making sure everyone participates and gets at least one opportunity to speak.
双方的辩题是——Group 1:Women should have the legal right to choose whether or not to get an abortion if they get pregnant. Group 2:Abortion is murder! Women should not have the right to get an abortion because it would be murdering the unborn child.
随后,持不同意见的参与教师分成两组,中间用桌子隔开。双方轮流发言,从不同角度论述己方观点,气氛热烈。十五分钟过后,讨论结束。专家教师并没有急着去评选获胜方,而是提出一个问题:这种辩论让你学到了什么?大家又开始积极发言,有一位教师提到:“无论获胜方是哪边,他听到了对方不同的观点和论证理由,也促使自己对于这个堕胎的话题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然后,专家教师提供了其他一些可供辩论的话题,如独生子女政策等。
【分析】专家教师欲让参与教师了解和认同辩论也是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但他并没有直接告诉,而是通过现场模拟辩论情境,让所有教师亲身参与到实际的辩论中去,感受辩论的作用。这种参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会使教师印象深刻,更容易达成培训目的。
4. 总结反思
最后,在工作坊接近尾声的时刻,专家教师再次提问:What other task-based language activities might you be able to use?这个问题在工作坊刚开始也问了,但随着参与两个切实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型活动之后,参与教师思维比刚开始开阔了许多,提到了很多其他有效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等。
专家教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How might you use the ideas discussed today in your own teaching? 这个问题促使大家反思:今天所学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部分中学教师提到虽然目前在中学由于考试的压力,师生过分关注语言知识,但从英语教育的目的来讲,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应有之义。我们必须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类似的语言教学活动,比如在选修课、校本课程中就大有用武之地。其次就是在常规教学中,可以考虑在阅读教学中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使用语言的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分析】最后环节中专家教师再次提问开始时问过的问题,既是对当天话题的拓展也是促使教师继续思考工作坊的主要内容。最后一个问题邀请参与教师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展开对当天工作坊的话题的思考,这种即时反思有利于深化教师意识,各个教师不同的回答也给其他教师提供了吸收同伴智慧的机会,向他人了解具体的使用方法。这种反思性实践促使教师内化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三、工作坊的特点
本次工作坊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特点。首先是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整个过程中,既有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理论介绍,又有很多扎实有效的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如道德两难问题、辩论等。教师现场体验,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其次,存在多种互动方式。这次的工作坊不是专家教师的“一言堂”,而是所有参训教师一起合作完成的“协奏曲”,参与教师可以亲身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如问答、讨论、角色体验、辩论、小组汇报等等。这种体验式教学活动做到了任务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第三,工作坊中的教学活动都基于专家教师和参与教师的已有经验。专家教师和众参与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实际教学案例,专家教师的提问也关注到参与教师已有的工作经历,如在教学中已经使用了哪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如何将工作坊中学习到的内容联系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等。参与教师不是一张白纸,对他们经验的关注可以很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结语
本文通过一次工作坊培训的具体案例,旨在论述工作坊作为中学外语教师培训的重要方式的积极意义。但是,工作坊的培训方式对专家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理论,更要是教学专家,而且善于教学管理和互动,有着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除此之外,参与教师人数也不宜过多。总之,应该结合各地实际,大胆采用参与式培训方式,综合提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 周燕. 教师是外语学习环境下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关键[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294-296.
[2]吴一安,等. 中国高校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Ⅷ.
[3]吴欣. 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现状与措施[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Ⅵ.
[4]葛桦. “实践教学工作坊”的设计与应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45-47.
[5]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
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