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疗养院;急救应急预案;预案演练;护理质量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效地展开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它的制定对医疗护理安全尤为重要,而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疗养员的生命安全和疗养质量。因此疗养员急救应急预案的制定对疗养院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实施急救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急救技术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并能熟练操作的技术,无论是医院还是疗养院,随时都有病情突发的状况,只有制定一套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健全应急系统,完善应急措施,并保持常备不懈,经常演练,才能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损害,保证疗养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保健措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伤病康复。疗养院内多数疗养员有慢性病而未细分科室,每个疗养科室都有各种不同系统的慢性疾病,如果医护人员的抢救实践经验不足,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缺乏抢救经验,就会因病情耽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抢救治疗,患者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急救护理人员的水准体现在“时间性”和“技术性”两方面,护理人员的能力是通过不断训练和时间积累而成的[1]。

为了保障疗养人员的安全,在最短时间内启动应急预案,可以高抢救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伤亡,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2]。同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疗养员的生存质量。

实施急救应急预案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疗养员医疗风险的认识,对疗养员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3,4]。

2 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施

2.1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各科室在医务处和护理部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各科室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提高救治能力和工作效率。

2.2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组员由各科室护士及医生组成急救小组,主任、护士长根据各病种突发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角色配置,最后由护理部组织实施。

2.3 培训的主要内容 各种突然发作疾病的急救技术、门诊急救技术和护理人员应急状态下心理素质的培训。要确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教材,有考核的标准,确保培训有效。

2.4 演练实施步骤

2.4.1 组织学习讨论 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4.2 演练实景设置 针对疗养院实际情况,我院护理部在去年制定一套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由科主任、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一名护士扮演病人,另一名护士接到家属呼叫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

2.4.3 加强急救现场的组织管理 使急救物资充足、分工明确、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维护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

2.4.4 演练过程 演练时先由经验丰富、应急能力强、操作技术娴熟的护士做示范,然后三人一组根据灵活设置的不同急救场景进行急救演练,其他人在一旁观看,操作完后召开会议共同讨论各组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进意见,这样不仅加深了大家对整个操作流程的记忆,也可以避免以后犯同样的操作错误。

3 演练考核

为了提高疗养院护士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培养过硬的急救操作技能,我院专门组织学习并进行考核,每个季度有负责考核的人员对每位护士进行一次急救操作考试,周而复始,护士在这样的环境下经常操作能做到得心应手,遇到危重病人也能做到忙而不乱。练习这些急救操作技能,进行实地操作,不断练就基本功,提高了急救水平。

4 急救应急预案实施的效果

通过去年的急救演练,各科室的急救、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明显提高,也强化了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应急的技能。

5 急救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

(1)我院虽然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急救预案,但由于此方案实施时间不长,还不够完善和规范,还有待进一步细化。(2)急救的技巧和争取急救时间的方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和改进。(3)疗养院医护人员的急救经验不足,综合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4)疗养院急救设备、药品的管理还不够到位,难以满足疗养员出现的种种应急抢救需要。

6 整改措施

(1)不断规范与修正、补充与完善急救应急程序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度。(2)加强护士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急救流程中的学习,并定期训练以使患者得到及时便捷的抢救。(3)重视应急能力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慢性病发作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4)鼓励医护人员多参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及学术交流;多开展急救演练,组织操作比武,通过综合理论、急救技能情景演练模拟考核,培养医护人员的判断、应急、沟通及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5)医护人员应多与疗养员沟通,重视疗养员病情信息的反馈,定时给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及健康宣教,做到及时预防。(6)做好应急设备的有效性:各科室应保证急救物品与药品的充足,急救器械、药品要定点放置,每个护士应非常熟悉急救物品的位置,以便有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准备急救物品。保证数量的相对稳定,定期专人检查,过期及时更换,确保急救物品的有效性,应急物资的储备是事实应急预案的可靠保障。

7 预案实施后的体会

(1)快速:应用应急预案,规范和简化了急救流程,在紧急情况时可以快速反应,缩短了发病至抢救的时间,对于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5]。(2)沉着:急救应急预案实施后,医护人员在急救状况发生时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有条不紊,有效利用能力资源。(3)果断:对病情定性要果断,行动要果断。(4)细致:突出一个细字,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的急救应急能力是否经得起考验。抢救时对每个细节都要尽量询问到,以便判断病情。(5)全面:急救预案的演练是一个统筹安排的过程,需要有一个指导性和全面统一的安排,否则容易使抢救现场混乱,这是急救管理的重要部分[6]。(6)急救预案的实施,加强了急救现场组织管理,使救护中物资充足,层次分明,任务清晰,有效地维护了急救环境,保证急救护理的有效进行,也极大地提高了救护成功率。(7)提高了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8)急救预案的制定不论怎么周详,只有反复演练,护士才能熟练掌握,在演练中才能发现预案的不足并及时修改,模拟训练的形式多样性提高了护士的心理素质、反应速度和综合应急能力,保证了急救现场有序和患者抢救及时到位。这是提高急救质量的重要保障[7]。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对应急预案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的急救应急预案得到了一次全面检验,参加人员和科室对急救流程和突发事件处置办法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水平得到了切实提高,为应对突发事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分析总结这几次演练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沉着、快速、全面、细致、果断”是应急行动取得圆满成功的前提。急救应急预案在疗养院的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应积极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静芳,姚海琦.模拟急救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1,36(9):713-715.

2 黎原,曹德民,崔克范.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应急体系的完善.中国伤残医学,2007,15(3):106.

3 张亚卓,韩悦容,冯洋,等.我国急救护理发展的现状与展望.中华护理杂志,2005,21(2):52.

4 胡国清,饶克勤,孔振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初探.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173.

5 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9.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批 地震伤病员 异地 现场接收转送

急救中心对突发灾害现场的院前救治通常有预案和一定的应对经验,但在短时间内接收并转送大批量异地地震伤病员缺少相应预案与充足的准备。本次研究结合组织领导、人员物资准备、转送协调等方面总结短时间内接收转送大批量四川地震伤病员的应对方法,并对暴露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为以后处理该类事件积累有益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6日至31日764名四川地震伤病员分六批次来杭,进行现场接收转送的全过程。长途转送伤病员来杭的交通工具为火车与飞机。现场接收转送伤病员最多一次调用救护车207辆,医务人员621人。现场将伤病员转移到救护车上主要采用的担架是铲式担架与帆布担架。

1.2 接收转送主要方法 ①成立接收救治转送来杭地震伤病员领导小组:由卫生行政机关高层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领导组成;②制定接收转送救治预案,责任落实到人;③整合资源、统一指挥:调用省市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护车,由卫生行政机关授权杭州市急救中心现场指挥调用;④合理配置救援人员与物品:每辆救护车配置医生、护士各一名及基本的急救器械物品;⑤院内院外的有序衔接:伤病员预先分类、在途中确定好转送医院,使得现场转送紧张有序又不会送错医院;⑥培训志愿者充当现场搬运担架员,使用现场搬运有序高效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用方式转移病人的效率比较 使用铲式担架将病人从飞机或火车转移搬运到救护车上的人均时间为(5.91±1.69)min,使用帆布担架转移搬运病人到救护车上所需要人均时间为(9.12±2.81)min,采用铲式担架转移病人的效率明显高于矾布担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72,P<0.05)。

2.2 接收转送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 ①接收转送制定了专门方案,但预案制定匆忙,部分内容没有细化,没有进行培训与演练;②转送工作人员大部分为医院内抽调,平时缺少院前专业化业务技能,部分医护人员在现场不敢搬、不会搬或者错误搬运伤病员,大部分不会使用、害怕使用搬运转移伤病员效率最高的铲式担架。现场搬运病人的志愿者由于培训时间短,缺少相应的实践训练,也一定程度影响了现场搬运效率。另外,对搬运转移效率最高,搬运时对病人痛苦最少的铲式担架一开始装备不足,影响了搬运效率与效果; ③救护车内急救药械配置简单,不统一,缺少细化标准,存在没有标准化、统一化的问题;④车载担架不固定,部分救护车没有针对脊柱骨折的专用担架或平硬板担架,而只配置了一个矾布担架,导致骨折病人不能使用该类救护车上的担架进行转送;⑤个别救护车性能不良出现抛锚故障等;⑥由于大部分救护车与工作人员从院内抽调,院前转送缺少专业化安全防范措施与相应培训,以至出现救护车内个别医务人员转送过程中因救护车急刹而致严重的意外损伤事件。

3 讨论

自911事件后国外对突发重大灾害事件的医疗应对研究明显增多[1,2],但主要集中在医院方面,院前急救方面研究较少。国内自5.12汶川大地震后,相应研究急剧增多[3,4]。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迅速调集各类分散医疗资源,进行集中指挥,统一调度,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是本次转送任务高效完成的关键。因此,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医疗救援与大批量伤病员的短时转送,必须通过行政手段,多个医疗单位的联合行动才能顺利完成。这是今后遇到该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理时必须要树立的观念,但通过本次研究对大批量地震伤病员现场接收转送的实践,得出在以下几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3.1 在应对突发灾害基础性预案的目录下,建议增设接收转送异地大批量伤病员的子预案 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与工作流程,确保今后处理该类事件时应急组织的迅速组建与统一、有序指挥。高度重视与细化跨省转送与接收大批量伤病员的子预案,制定大批伤病员的转送流程标准,将伤病员的筛选、转送、交接标准化、制度化[3],以减少病人在途中的风险,增加省际转送救援的协调性、一致性、高效性[4],防止多头指挥及高成本低效率现象的出现。

3.2 人员与装备的标准化统一配置 预案应包括各应急单元的配置标准,人员、着装、车载急救器械、基本药品、急救材料等应尽力做到统一,预先制定目录,下发到各级医疗应急单位,确保尽可能满足各类突发灾害的应急需求。如救护车内应配置固定车载担架,以防急刹时病人被动迅速移位造成损伤。除普通担架外,还应配置铲式担架或脊柱固定板,以保证对脊椎外伤病人的安全搬运与转送。除了常规设备外还应配置相应的非常规急救与防护装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服等的配置问题。

3.3 加大政府投入,做好救灾人员与物资的储备 按卫生部有关急救中心救护车与人员配置数量的标准,目前远远满足不了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应对需要。重大突发灾害医疗应对必须多个医疗单位的联合行动才能顺利完成,在本次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明显暴露了装备不足、不到位的情况。大部分医疗单位基本没有应对突发灾害的专项资金与专项装备。个别医疗单位的救护车是通过临时紧急改装完成后参加的。因此,政府应尽快加大对急救中心等医疗机构应对突发灾害急救装备的投入与人员补充,在财力、编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才是解决硬件不足的根本。如果基层医疗单位承办相应装备存在困难,主管部门应尽快通过政府层面进行协调解决。部分物资也可通过设立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大仓库的形式,平时由相应一个部门(如急救中心)保管,在演练与应急时各单位向该部门领取。

3.4 加强对应急医务人员的急救技术培训与应急演练,增加相应的人员及其技术储备 地震伤以骨折等创伤为主,其中包括不少脊髓损伤患者[4],对该类患者的院前救治与转送显得尤为重要,其救治转送直接关系是否会造成二次损伤,影响其伤残率与死亡率[1,2],因此救护人员必须掌握脊髓伤患者的搬运手法。加强技术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显得尤为重要。医院医疗救援培训应作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将演练作为一种常规制度[4],每年组织医院内医务人员,特别是组织应急小分队人员进行院前急救5大技术、自我防护及院前急救器械(如铲式担架、脊柱固定板)的使用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医疗队根据预案设置的重点科目、重点演练人员进行应急演练。预案设置的演练科目应结合院前急救疾病谱的变动情况,突出重点 [5]。真正形成一个能应对各类突发灾害的名符其实的院前、院内无缝、一体化的紧急救援体系。

3.5 加强对突发灾害事件的院前急救研究 本次任务中由于及时总结第一次现场搬运伤病员担架使用的经验和问题,后来及时改用单纯的铲式担架,应对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可见及时总结经验,调整应对措施对应对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因此,及时总结经验,增加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医疗急救研究,加大国内、外相关学术交流的力度与频度,可以取长补短,以提高应对效率。

参考文献

1 Rathore PA, Farooq A, muzammil S, et al. Spinal cord injury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highlights and shortcomings from the2005 earthquake in Pakistan[J]. Arch Physi Medi & Rehabi, 2008, 89(3):579-585.

2 Bernhard M, Gries A, Kremer P, et al. Spinal cord injury(SCI)-prehospital management[J]. Resuscitation, 2005, 66(2):127-129.

3 姚蓉, 杨晃, 何庆.“5.12”汶川地震伤员的大规模空中转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17(8):794-495.

4 孙微,屈纪富,张雷,等. 汶川地震后批量伤员的跨省转运救援[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17(8):804-806.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查房; 应急演练; ICU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25-01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1]。针对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对护理人员业务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我院ICU自2010年1月份以来采用与护理应急预案结合实施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显著提高了ICU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1 护理查房的实施

1.1 物品的准备 护理查房的用品分为基本用品及专科用品,应根据病种的需要携带齐全,以保证查房的顺利进行。基本用品:查房车、必要的影像资料、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液等。

1.2 查房程序

1.2.1 查房的对象 病人应选择具有ICU代表性及疑难性的病人为对象。

1.2.2 查房的内容 针对病人护理中的难点、疑点、欠缺进行的专项护理查房。

1.2.3 查房的程序 ①查房者、责任护士问候病人,向病人说明目的。②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自然情况、社会状态、心理状态、一般状态(入院天数、各项检查结果、生命体征、饮食、睡眠质量)、现存的护理问题、各项检查化验指标、正在进行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需要查房解决的问题等提出护理难点。③查房者对疾病进行系统讲解,包括诊断、临床表现、治疗等。④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体查,与病人交流了解病情,解答病人的提问,进行健康指导。⑤查房者针对责任护士在查房中提出的护理难点、疑点进行解答。⑥专科组长提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及突发事件,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系统评估,组织讨论。

2 护理应急演练的实施

2.1 物品的准备 急救车、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吸引器、深穿包等抢救设备及药品。

2.2 人员的准备 由科室护士长主导,成立护理专科小组,由高等级护士任组长,在查房中,根据ICU病人的疾病特征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演练内容制订演练计划、模拟突发事件急救方案及人员分工,并组织实施。

2.3 技能储备 每月组织1次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穿刺术;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吸引器、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的使用操作训练,由科室经验丰富的高等级护士及专科医生承担培训任务。

2.4 基本资料准备

2.4.1 制定疾病的各种并发症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护理组长确定各个小组成员的特定抢救位置,制定人员职责。

2.4.2 制定需联络人员的联系电话 要求每名成员熟记内容。

2.5 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由护理组长主持演练,发现病人出现突发事件及意外,值班护士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将相关人员迅速集合到ICU,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工展开演练,配合医生做好给药、插管、深静脉穿刺及心肺复苏等工作。

2.6 分析总结 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不足,为下次演练积累经验。

2.7 再次演练 全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后,修改并确定救护流程,再次进行预案演练,并将该演练过程做好记录,为其他的演练方案提供参考。

3 效果

3.2 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 见表2。

4 体会 1)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突发事件多,开展护理查房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能实质性的解决ICU病人的护理问题,护士能熟练掌握各类病人突发事件的护理评估,冷静、及时、准确、有序地处理。2)查房者是关键人物,查房者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查房效果,查房者应在查房前对病人的基本情况、特殊情况、难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基本了解,并在查房前查阅资料及相关信息,做到对病人情况、治疗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所查病种的前沿信息心中有数,使自己在有知识储备的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护理查房。3)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护士长将权力下放给护理组长,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既提升了自身价值,又带动了年轻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年轻护士从医疗、护理的不同角度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锻炼了应急反应,开拓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应对能力,有利于掌握新技术、新业务,使理论知识尽快强化。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救护水平应急演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2]。其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3]。结果显示,通过演练,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得到了提高。5)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在ICU实际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更需要有快速应对及与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能力,它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当病人出现突况,护士立即配合医生按照分工开展抢救工作,迅速、主动地准备抢救物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抢救中的各项护理操作,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5 小结 传统的ICU护理查房模式过多依赖于医疗指导性查房,而对ICU护理本身的工作重点缺乏重视,这不利于护理观念的转变及护士能动性的提高,我们采用与应急演练与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模式,对ICU危重病人的针对性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能力,促进了护士整体理论水平、临床专业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及抢救配合能力,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新英,任辉,廖建梅等.危重病人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22):2141.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突发应急事件;急诊科

急诊科是医院抢救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线,也是医院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救护的重要部门之一,鉴于突发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及急救医疗资源的有限性,在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时,常没有任何征兆、时间紧急、病员伤情复杂等无法预测和控制的因素会导致救护工作的受限,使其不能正常发挥相应的功能,可能带来突发应急事件救治的迟缓,甚至更为严重的风险。[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各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以及国内不法分子的影响,而发生一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作为全疆最大综合性医院的急诊科,为了不断降低急诊科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由于现存或潜在问题导致的风险,需要对其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分析,从而制定一系列可操作性的防控预案并进行演练,使科内每一位成员熟练并执行,降低安全隐患。[2]总结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及演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资料

统计我院急诊科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不同类别突发应急事件人数在三人以上的救治伤员例数(起,例)

2.存在问题的分析

2.1急救资源的相对不足

2.1.1人力不足

鉴于急诊工作存在随机性大,可控性小的特点,在人力资源的配置方面欠缺明晰的人力配置规定,而医院的配置人力更多遵循医院自身的规定与要求。急诊平时的任务并非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当大批量的伤员突然到达急诊科,需要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处置工作,此时原有的急诊医护配置明显不足。

2.1.2物资不足

在应对大型突发应急事件时,由于事件的性质、伤情的紧急性、无时间性及短期不确定性,往往导致固有急救医疗资源的相对缺乏。

2.1.3空间不足

当大型的突发应急事件发生时,往往数十名甚至更多伤员同时或连续进入急诊科,导致救治与抢救区域的相对不足。同时鉴于多种原因,专科的床位也可出现应对不足,造成需要住院的患者在急诊科滞留,往往会导致急诊科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效率下降,会加重救治场面的无序和忙乱。

2.2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技能不熟练

基于突发事件发生的频次较低,目前我院急救中心的急救模式按专业进行,这就导致了医护人员防范意识的减弱及急救技能培训、掌握的侧重性。其结果是医护人员对突发事件救治的常用技术并非每个人都掌握,存在明显的专业局限性。

2.3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欠熟悉

鉴于突发事件发生概率低,导致相应的应对概率也较低,尽管制定了突发事件的响应及快速应对流程,但还是存在医护人员应急意识不强,反应迟缓,对应对的整个流程不熟悉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突发事件应对时间延长,有效性降低。[3]

2.4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伤情特点

2.4.1涉及敏感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因处在多元文化信息交汇的中心,突发事件往往涉及政治、、民族生活习惯等敏感问题,作为医护人员在救治伤员的过程中,严守法律法规,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好敏感问题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2.4.2语言沟通

少数民族地区突发事件伤员涵盖多民族群众,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本民族语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会说汉语,这对第一时间伤员的救治带来了沟通障碍,也加大了短时间内完成任务的难度。

3.对策

3.1 建立院级突发事件指挥协调机构

由于区域的特殊性、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料性、不可控制性、无时间性,医院内建立院级突发事件指挥协调机构十分必要,突发事件的救援涉及多部门,多科室紧密合作,确保救治顺畅才能高效率的完成救治工作。[4] 突发事件指挥协调机构明确了各部门及科室在突发事件救援应对中的工作分工,在多部门间起到协调作用,对救治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资源方面

3.2.1人力方面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可预测性,我院建立了医院、系统、科室的三级应急人员库,有效解决急诊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人力不足。科室层面为一级人员库,要求急诊所有医护人员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急救中心门诊的护理人员随着急诊量的急剧增加,人力配备上从2012年7月的27人增加到现在的45人,有效地解决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不足。

3.2.2物资方面

平日重视对急救仪器设备、药品、物品的管理,保证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保证一定的基数。建立严格的交接、保管、维护制度,护士长定期督查落实。

3.2.3空间方面

由于突发事件伤员数量多,为确保伤员得到及时的救治,我院对急救中心抢救室进行了改扩建,增加了床位数,床位从原来的10张增加至为16张。

3.3强化对医护人员突发事件救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演练

医务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救援效果。制定突发事件应对培训计划,按期进行培训与演练。经历了2009年的“7.5事件”后,我院对整个事件的救治工作认真总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医院层面及科室层面梳理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逐步提高突发事件救援工作的效率,分别从医院和科室层面制定突发事件应对培训计划,医院每年度在急救中心组织全院协同的突发事件演练2-3次,不断强化应急意识,优化处置流程。这对全院各部门,尤其对急救中心突发应急事件的实战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室在医院演练的基础上也定期组织群体伤、集体中毒、停水停电等的应急演练,每一次演练前科室做好方案,演练后及时总结,从科室内部查找问题,以达到持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效率的目的。

3.4不断改进优化应对流程

科学、合理的急救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效率。改进优化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建立有效的救治方案,能够使救治工作高效、快捷、有序、忙而不乱,从而赢得抢救危重伤员的黄金时间,这是急救成功的关键。[5]因此,不断总结分析既往突发事件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培训医护人员,同时借助医院、部门的支持,增配一些便捷、准确的评估与测量仪器,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应对效率。建立突发应急事件登记本,做好基本信息的登记,定期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质量。

3.5积极掌握少数民族地区应急救援的特点

3.5.1涉及的敏感问题

新疆为我国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地区,地理位置较特殊,在救治的同时需要医护人员全面考虑到各民族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面对突发事件涉及到政治敏感问题时,作为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护人员除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救治流程处理外,还要遵守相关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及生活习惯。

3.5.2语言沟通方面

为了赢得抢救危重伤员的黄金时间,得到有效的医护患沟通,协调少数民族医护人员和精通少数民族语言的医护人员参与,加强医护人员非语言沟通能力,以解决医患、护患语言沟通障碍。我院急诊科在日常排班做到每个班次汉族与少数名族搭配,突发事件应急梯队里同样按照要求民汉搭配,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问题。

4.结果

通过对突发事件处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改进,提高了医院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成批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分流,抢救成功率有显著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

[2] 吴静.急诊护士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内科,2007,2(6):1000-1001

[3] 春勤.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护理研究,2007,21(1C):264-265.

医疗急救演练方案及流程范文第5篇

1实施方案

1.1体检及每日血压动态景观活动必须在体格检查全部结束后进行,根据景观活动地点的地理位置和疗养员的身体状况决定其能否参加。有高血压的疗养员一般每天都会观测血压,如血压一直处于较高状态的疗养员,应劝其改日参加或对其重点照顾,并将一同前往的医护人员的联系方式告诉疗养员。

1.2选择景点原则时间上注意避开人群高峰,以免人群拥挤时发生走失或跌倒;路线上应选择平坦、便捷、安全的路线;路程不宜过长以免疗养员体力透支,使活动省力、省时、安全。为防止过度疲劳,应减少景点,增加景观活动次数,做到让首长既满意又不感到疲倦。每次景观疗养都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1]。

1.3佩带胸牌参加人员必须佩带本疗养院胸牌,以便随队医护人员照看。及时辨认本院疗养员。给予重点照顾的疗养员佩带有区别的胸牌或增加特殊记号。在活动中注意搀扶,询问有无不适,当这些疗养员进行较大体力活动时,应及时劝阻。

1.4 组织保障

1.4.1人员每次景观疗养活动应合理安排疗养员,人多时应分批、分队前往。每次活动由院政治处派出一名干部担任领队进行活动指挥。根据疗养员参加人数调配工作人员进行搀扶及陪同,以便及时发现不适疗养员。

1.4.2车辆 每次应派两辆车前往。除疗养员乘坐的大客车以外,应另派一辆小车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1.4.3医疗每次景观疗养活动至少有医生护士各一名随行。医护人员必须携带急救药箱全程陪同。

2应急方案

2.1抢救小组组长:带队领导,副组长:陪同医生,组员:陪同护士及司机。抢救组必须在活动前了解各疗养员的基本情况及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2.2急救流程一旦出现突发高血压危象,立即按流程展开急救,流程如下。

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硝普钠)监测血压及其脏器功能,观察瞳孔变化就地平卧休息正确使用降压药物通知科室主任,在现场的护士要安抚其他疗养员及其随员评估抢救效果,做好抢救记录,根据病情送往就近医院抢救或等待院内援助[2]。

2.3急救预案为了提高全院医护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抢救能力,我院每月组织各科人员进行急救演练,并组织医护人员反复学习、反复训练,在训练中还着重进行医生和护士的配合,以提高医护之间的默契配合程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