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诚信体系建设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质量 监督监测 信息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2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政府监督职能发生了彻底转变,工程质量监督已经从单一责任主体向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监督延伸;同时,建筑工程验收备案制度也已全国实行,质量管理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轨迹。但应该看到,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目前还处在转型和完善时期,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因此,有必要继续创新工作机制,完善监督模式,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国家级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切实提高工程质量监督水平,健全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一、解决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现存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勿庸置疑,我国现行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善,因而,改进和加强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加大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力度,已成为各级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当务之急的问题。国家的法律强调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实行政府监督管理。国家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以保证建筑工程使用安全和环境质量为主要目的,以法律、法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环境质量和与此相关的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行为为主要内容。随着政府职能的转移,监督管理的职能和方式方法有了进一步转变。由只监督施工企业转向监督参建各方,包括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由只监督工程实体到监督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行为和对工程实体的监督抽查;由监督工程地基、主体结构、装饰装修转向重点监督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和使用功能;由以工地质量检查员的微观检查形式转向政府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宏观控制;由眼看、手摸、尺量等一般检查手段转变为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数据采集、数理分析为依据的科学的检查手段;由建设、施工、勘查、设计、监理单位竣工验收后,监督机构进行质量核定,向建设、施工单位发放《建设工程质量合格证》或《建设工程质量核定证书》转向质量监督机构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而改革现有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体制的目的就是使基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高效、认真、负责、科学、实事求是;上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基层的工作监管有力,能及时、全面的了解辖区内建筑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和政策及时指导基层工作。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系统工作机制,信息快速传递机制,日常工作快速反应机制,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支撑,实施政府建设管理信息化,建立国家级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将发挥这些作用。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测体系的模式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是一种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建设部、各省、市、县(区)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机构相互联网,建立电子政务平台,形成国家级的信息传递网络系统(可借助中国建设工程信息网)。但它并不是单纯的信息传递系统,与之相配套的还有相应的信息管理办法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它们相互配套才能发挥作用。利用该系统,基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将监督工程项目的质量状况、抽查数据及各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等相关信息输入网络系统,并从网络上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针对性的指示和政策;上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网络中检索、调阅基层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发出指令,随机派人实地进行抽查核实,并从中了解基层监督机构全面真实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及时、准确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指导全面工作。做到下情上达、上令下达、政令畅通、反应快捷、监管高效,大大提高质量监管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彻底改革监管模式,从而建立起现代监督管理体系。其具体运作程序如下:
1.信息的收集和加工处理。建筑工程确定了身份编码后,该基层质量监督机构就利用这个编号为它建立质量监督管理档案。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将该工程的有关质量信息(工程质量抽查情况,建设、施工、勘查、设计、监理等各质量责任主体的情况及质量行为,强制性标准的执行情况等等)进行收集。信息的收集一定要注意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基层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工程师,要及时、准确的将收集的质量信息按系统软件设立的常规内容进行输入和存储(系统软件根据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标准编制)。对质量信息还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审查、筛选、分类、统计、计算和分析,以便得到更系统的资料,为各管理层提供决策的依据,为提高工程质量提供技术、管理资料。同时建立工程备案所需质量监督的电子档案。
2.信息的利用和监管方式的改革。应充分利用建立起的质量监督监测体系,充分利用所收集的信息资源,彻底改变工作方式,一方面利用信息监测体系全面监督监测辖区内工程的质量状况和各参建主体的质量行为;另一方面,要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利用信息监测体系监督下级监督机构的工作,促使下级监督机构的监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这就是一种快速反映机制,快速出击,主动控制。彻底改变质量监督的被动局面。各级质监机构要定期写出全面性的工程质量情况及质量信息管理情况的通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查、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
三、建立国家级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立健全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所需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运用,需要相应配套的国家规章、制度的支持,需要统一的国家技术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信息的共享,互联互通、政令畅通、保证监督管理的措施到位,体现质量管理的科学性,特别是要体现政府监督工作的强制性、严肃性。
2.加快国家级质量监督监测信息体系管理软件的开发。软件开发是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关键因素,也是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监督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一些地方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自行开发应用了一些管理软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些软件注重于监督档案的记录,分析处理能力较差,并且软件差异较大,缺少统一的标准,不能大区域的互联通,不能适应国家级大型信息系统的应用,相关软件产品急待开发。有关部门应及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积极引导,走市场开发道路,统一招标采购,促进优秀软件产品的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项建国 ,中国建筑工业
2、建设安全监理实用手册 徐君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关键词: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建设;均衡发展
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市场经济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机制所引导,而不是像计划经济一般由国家所引导。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体系是指道德的各种表现形式即各种道德现象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从人类社会的进程来看,经济现象和道德现象是共存的,二者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并实现高度发展的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时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根源上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松对道德体系的建设。一方面,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期实现科技强国,同时也期望通过提高国民知识素养为道德体系建设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完善法律体系,用法律保障道德建设,同时用道德体系为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法律和道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道德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从积极意义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提升国民公民意识和民族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起到了有力地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就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往往会导致社会各层次人群道德标准的迷失,表现为享乐主义、以自我为中心、拜金主义,以及小部分公职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等现象的出现,这些问题阻碍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正常建设。
二、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1.我国传统道德观念的丧失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通过道德规范表现出来,其基本思想是天下为公、为政以德、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推崇仁爱等,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然,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国民经济处于高速发展中,其中一些道德准则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并不能正确的认识,他们鼓吹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全盘否定,大肆渲染其中的不足之处,对其中优秀精华部分只字不提,完全抛弃了传统道德观。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完全打破传统的道德观,建设全新的伦理道德体系,用全新的道德观念认识评价当下社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方在经济发达的同时道德体系也是完善先进的,我们应该将道德标准全盘西化,只有全盘学习西方才能让我们快速有效地解决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道德问题。
2.西方道德观念对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确立和不断发展,我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日益加深,一些西方价值观念的传入,人们的传统观念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第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发生冲突。封建社会两千年来,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结构、家长制的社会等级制度等,让中国人形成了以集体利益为重、注重整体的观念。但是,市场经济寻求效益的最大化原则,以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第二,仁义为先与个人利益至上的两种观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观历来崇尚仁义为本,而市场经济中个体之间是竞争关系,个人往往不择手段谋取利益。第三,德治理念与法治理念发生冲突。中国传统道德认为,天下为有德者居之,治国当以德为先。而市场经济国家一切事物运行应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西方这些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的出现,阻碍了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经济快速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失衡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的市场环境,合理的政策支持,正确的经济策略等使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世界各国经贸合作不断深入,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但是,道德体系建设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两者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态势。近年来,国人的道德和公德意识可并没有像经济发展那样快速提高,唯利是图、自私自利、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现象开始出现。这些不道德现象不断地冲击着国人的道德底线,并在全社会范围造成了不良的气候。经济发展与道德体系建设发展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的不健康发展又内在的影响了道德体系的完善,最终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模式,两者失衡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
4.道德体系建设监管体制缺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德治,讲求以德治天下。受德治传统思想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现实情况的影响,目前我国的道德体系建设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监管体制,基本上是一种区域型的自由建设局面。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需要和现行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各地方政府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位,埋头发展经济,而忽视了道德体系建设。而且,政府缺少负责道德体系建设的专门部门,一般是几个不同的部门共同管理这项工作,这就导致了部门之间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政策执行力低下。最终造成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足,无法进行综合的协调建设,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也造成了道德体系建设配套资源的浪费。
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道德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1.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认为,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道德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都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在整体上都不是、也不可能是超时空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道德文化,其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同样,我国的传统道德文化也有同样的特征,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一方面,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部分要继续发扬光大,如推崇集体主义精神,讲求仁爱,尊师重孝,知行统一等。而且要将这些思想与、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效的融合起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另一方面,而对传统道德的糟粕部分要坚决摒弃,如三纲五常、等级观念、故步自封、封建迷信等。
2.以审视的目光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以西方为代表的道德观念开始传入我国,西方道德观念是在西方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是与西方的社会经济条件相适应的,有其缺陷和局限性。但是,它也有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生活相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一面,包含着合理的可鉴的内容。我们应以审视的目光看待这些外来的道德观念。第一,寻找途径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效整合,是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第二,积极的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义”与“利”的整合,使人们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和体贴的温暖。第三,正确对待以西方为代表的外来道德观念。在建设我国道德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借鉴这些外来道德观念的合理内容,并加以改造吸收。对其缺陷和局限性,我们也应进行积极研究,从而少走弯路。
3.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互为支撑,均衡发展
道德体系建设与市场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道德体系建设是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条件。如果市场经济发展抛开了道德伦理,那么社会将会走向腐化和堕落,经济发展最终会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同样,道德体系建设离开了市场经济,那么也将成为毫无意义的教条而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的道德体系,需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权衡,努力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应为道德体系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提供道德体系建设所需的必要资源,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道德体系建设规定着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运行秩序,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信念支持,两者应互为支撑,互相促进,均衡发展,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实现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4.强化舆论的监督,实现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
在道德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力量,其别要注意大众传媒的作用。大众媒体承担着传播文明、教化民众道德意识的使命。我们可以通过树立先进人物、先进家庭、先进单位,来宣传和促进社会范围内道德范式的推广,如近年来的全国道德模范与中国好人评选活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另外,还可以通过舆论对一些社会上的不道德现象进行批判,提醒人们引以为戒,否则就会收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法制经济,又是一种德性经济。经济的社会形态往往引导着道德发展的方向, 同时,经济发展也必然把道德作为重要的动力机制和价值衡量标准。因此,道德体系自由散漫的建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度化建设势在必行。我们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 也要建立健全道德体系建设制度化的机制,将道德体系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既有时代气息又有民族特色的、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中国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 迟福林,殷仲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政府职能[J].改革,2010(9).
[2]郑魏静.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0(21).
[3]陈 忠.浅议市场经济也是德治经济[J].中国市场,2007(52).
[4]吴怀友,曹 柠.论宏观调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7).
[5]武模桥.从历史演化看我国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J].理论学刊,2006(4).
一、*市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市自2005加入全省首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划目标,采取配套措施,使我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全社会诚信意识和金融意识不断增强,金融贷款质量有所提高,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据调查统计,2007年末,全市贷款余额达到899318万元,比试点前的2004年增加127518万元,增长16.5%,其中,按四级分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2004年减少11276万元,下降21.1%,不良贷款率减少10.5个百分点。2007年末,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共实现账面利润6054万元,比2004年末增加2606万元,增长75.6%;实现GDP2.88亿元,占全市GDP的1.63%,占第三产业GDP的4.55%,已成为地方经济仅次于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和房地产业的第三大服务业;全市金融机构共实现税收5454万元,已成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二)问题
近几年来,尽管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存贷款项差距大。*历年信贷投放总量偏低,贷款投向结构不合理,工业贷款严重不足,2007年末,全市贷款余额仅89.9亿元,而各项存款余额173.5亿元;存贷差比例为1.9:1。
2、不良贷款比例大。截止2008年3月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51.37亿元,占比达55.94%;其中商业不良贷款占比达61.06%,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9.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名。而且在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中,银行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就达27.06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的52.86%,潜在损失巨大。
3、信贷资源配置难。一是由于我市经济效益差、金融生态环境差,全国性银行机构在条条配置信贷资源时面临较大困难;二是由于我市企业规模小、产权不明晰、资产负债率高、有效抵押资产不足、缺乏社会信用评级等,与金融部门的信用评级标准不对称,获得信贷资金较为困难;三是我市主要依靠银行融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工具匮乏,难以满足经济主体多样化要求。
4、不良贷款清收难。据统计,2007年末,全市政府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直接负债累计高达25.49亿元,政府控股类间接性债务累计1.09亿元。全市政府部门(含基层政府)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达4.72亿元,其中不良贷款高达48.36%。尽管从2004年以来开展了以清收党政部门、公务员、金融员工为主的“三项”不良贷款清理工作,但整体成效不明显,2007年仅收回“三项”不良贷款1亿多元,利息863万元,分别占应收回的24%和24.4%。
5、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市人行征信体系宣传力度不够,建设进程不快,信用资料的收集和共享不足。近年来,部分企业骗取贷款、贷款违约、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时有发生;信用缺失问题依然突出,社会信用意识仍需加强。据金融学术界对全国324个中等城市2004年-2005年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后排序,*被评为5级,位居全国324个中等城市的287位。
6、中介服务不配套。*没有信用评级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目前仅有吉利融资担保公司,贷款担保难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而且会计、审计等中介评估机构不多,几乎都是省级公司派出机构,较少开展业务,社会中介服务体系缺位。
二、加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
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和司法、银行等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建议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我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在营造“五大环境”上下功夫,以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经济环境。具体措施抓四条:一是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环境承受能力、企业发展潜力和金融支持能力,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以优势项目吸引资金流入,推动*市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二是建立完善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的征询制度。在研究和制定对我市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业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时,要充分征求有关经济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的意见,对重大产业政策和重大项目的科学性、效益性进行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确保我市出台的重大产业政策与国家经济、金融政策相符合。三是切实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四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通过贯彻落实市委“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的重大发展战略,切实抓好“两个强力推进”,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为金融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信用环境。一是要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建议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金融业务、诚信知识、法规政策、,大力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推介各类金融工具,引导居民投资行为,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全民金融素质,提高社会各界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度,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要总结推广诚信典型。通过开展“信用企业”、“信用工商户”、“信用社区”、“信用乡、信用村、信用农户”的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诚信典型的示范推动作用。三是要不断完善“征信体系”。人民银行要加强信贷征信建设,完善个人征信体系,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的信贷征信数据库。各相关部门要探索建立政府行政管理、执法部门的社会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互连互通,提高开放和共享程度,使社会信用信息数据真正成为行政管理和各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经营活动的重要参考依据,为金融机构做好对中小企业和个人贷款服务,提供政策和信息服务平台。四是坚决遏制失信行为。在全社会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文化理念,并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多种手段遏制失信行为。
(三)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法制环境。一是依法维护金融债权。有关执法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的工作,切实规范执法行为,整顿规范金融秩序,强化金融环境综合治理。建议市政法委每年牵头组织开展一次全市集中打击金融逃废金融债务的专项整治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市司法局要牵头全面清理未结案、未执行的金融案件,查明未结案、未执行的原因,限期结案、执行;工商部门要积极支持金融机构维护金融债权,对经金融监管部门确定为有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企业,工商部门在年检时进行严格把关,责令企业及时补办金融债权落实证明;国土部门和房管部门对金融机构在抵押贷款登记、处置抵贷资产时应给予大力支持,简化登记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尽可能减少抵贷资产回收、处置过程中缴纳的税费。二是严厉打击金融犯罪。为严厉打击洗钱、制贩假币、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等金融犯罪行为,建议由人民银行*支行牵头,各金融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参与,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完善打击金融犯罪工作协调机制。密切监测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相关的异常和可疑资金活动,及时发现并截断违法犯罪活动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防止其扩大和蔓延,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金融秩序。三是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要探索建立金融稳定工作应急预案、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办法、金融监管信息共享、重大事项报告、金融稳定工作评估等工作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各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指导和风险预警,实施有效监管和行业自律,督促各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诚信;管理机制;现状分析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印发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形成诚信建设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着力推进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2014年7月23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了《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由此可见,诚信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已经成为目前和未来正能量旋律之一。本文笔者简要介绍了诚信的内涵,以台电公司为例,分析了台电公司诚信管理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台电公司诚信管理机制建设思路,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同时,也介绍了台电公司诚信管理的预期效果。
一、诚信的涵义
诚信,一般是指履行承诺,是一个行为准则,属于道德范畴与法律范畴,包括以下内涵: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合法、有效的承诺;对于不合法、无效的承诺积极采取法律救济手段;对于因意外而没有履行承诺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善意地履行承诺。
人以诚立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诚信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可以说,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国家,诚信都是无价之宝。
二、台电公司诚信管理现状分析
台电公司目前共有员工700人,后勤单位员工1000人,驻厂承包商15家,公司厂区内总人数超过2000人。台电公司倡导诚信、责任、规范、素养、自律、竞合、开放、创新“十六字”文化方针,自成立至今,将诚信放在首位。但是受到台电公司人员数量大、人员结构复杂、为台电公司服务的驻厂承包商单位数量较多等因素影响,台电公司诚信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不到位”:
一是对诚信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诚信管理是一种组织行为,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管理模式,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少数员工出现了一定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认为诚信管理限制了个人自由,给诚信管理造成了阻力。
二是对诚信行为的评价不到位。公司倡导在诚信管理上以引导为主,引导员工正确认识诚信和行为,自觉践行诚信和良好行为。但是,不诚信行为没有得到评价和考核,当事人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付出代价,得不到深刻的反思。
三是对诚信行为分析不到位。人的行为表现是多样化的,无论是好与坏,善与恶都是通过行为这个方式呈现出来。要实现人员诚信行为素养的提升,就要进一步加强员工的行为观察和分析,深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表现,分析导致不良行为表现的根源,从而制定有效的诚信管理策略,从源头改善人员的诚信状态。
三、台电公司诚信管理机制建设思路
近年来,台电公司积极探索诚信管理思路,并试图通过建设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和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营造诚信文化,建立《诚信管理制度》,从制度层面研究企业诚信管理的长效机制,主要建设思路如下:
一是基于企业文化,明确诚信管理原则。诚信管理应坚持“诚信为本、自主管理、分级负责、德法并举、周期评价”的原则。诚信是每位员工的立身之本,是每位员工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要求,诚信作为立身之本,体现每个人的素质修养,每位员工应自主自发的讲诚信,诚信做人诚信做事。工作中应积极主动,依据公司制度、程序、标准,自主开展工作;生活中,应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信守承诺。公司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鼓励和引导员工讲诚信,激励讲诚信的行为,惩处不诚信的行为,并对各级诚信状况进行周期评价。
二是从技术角度,明确诚信管理标准。公司建立《诚信守则》,员工应培养并树立诚信、正直的道德观念,认同公司的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为人正派,伸张正义,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以诚信为基本职业行为准则,做到言行一致、信守承诺、遵章守纪、遵守公司的《诚信守则》。公司制定AAA、AA、A、B四级诚信等级标准和C、D两级不诚信等级标准,为在工作、生活中坚持诚信的部门、班组、员工及承包商提供诚信评价依据。同时将不诚信行为与事件/事故调查和处罚挂钩,将不诚信事件分为一般不诚信事件、重度不诚信事件和严重不诚信事件,发生不诚信事件后,根据调查结果,按照处罚标准进行处罚,对诚信等级降为D级的员工予以解除劳动关系,对诚信等级降为D级的承包商予以清退出场。公司每年组织各部门、班组、员工和承包商自愿签订诚信自律声明,传达公司诚信管理要求,营造倡导诚信、鼓励诚信的氛围,提高认同感。
1.1基础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准入管理制度。制定“准入”制度的意义在于设置了基地创建的“门槛”,从“源头”上提高了基地建设的水平。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立生产管理体系,责任到人,管理到户,自上而下形成了生产管理体系;实施耕作轮作制度,根据实际制定合理的轮作计划,采取少耕、免耕和保护性耕作等先进技术保持土壤肥力,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完善生产管理档案制度,研究制定了便于生产管理的册、簿、图,按照基地农户有绿色食品生产者使用手册,村、乡、县有田间生产管理登记簿,乡、县有地块分布图和基地分布图的模式进行统一管理。投入品管理制度。制定了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以政府文件下发并有效实施;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建立了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基地管理者随农时深入农户、田间现场检查,从源头上把好投入品使用关,有条件的创建单位还建立了农业投入品专供点,实行连锁配送和销售跟踪记录管理。在病虫草害防治上积极引进并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技术;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对农业投入品使用及农业投入品市场不定期进行检查和抽查,杜绝了违禁农业投入品进入基地。技术服务管理制度。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了技术小组,利用专家大院、农业技术咨询110等形式为基地农户传授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帮助基地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产业化经营是标准化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而基地企农对接制度的执行效果对产业化经营有着直接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基地企农对接制度首先体现在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形式上,主要有契约联结、服务联结、资产联结等三种形式。通过相互制约,使三方紧密结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1.2验收管理制度。重点是把握以下环节:首先审核基地是否具备验收条件。创建期满,达到了标准化基地创建要求;自查结论合格;创建档案真实健全;达到了标准化基地创建目标。其次明确验收依据。包括农业部已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或规范、《关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再次严格验收程序。认真执行听取汇报、资料审查、实地检查、访问农户和产业化经营企业、逐项评分、验收总结等规定的验收程序,对基地验收情况做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最后坚持验收标准。从资料审查到现场核查,每一环节都严格执行程序和标准,做到检查过程不落项,验收标准不降低,严守最后一道防线。
1.3基地监督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监管办法。先后出台了《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措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确监管内容,重点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农户生产档案等进行监督和检查。认真开展监督检查。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导基地农户、组、村、乡(镇)、县(市)自下而上开展生产管理自查。
2.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贯穿于全省绿色食品发展的始终,并直接影响和促进了全省绿色食品健康快速发展。2012年,全省绿色食品总产值1330亿元,占全国的1/6;实物总量首次突破3000万吨,占全国的1/5;绿色食品认证面积达到6720万亩,超过全国认证总面积的1/4;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390万亩,为全国总面积的1/2,是全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从面上分析和典型解剖看,全省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涉及绿色食品发展的全过程和各个层面,且衔接紧密、相互配套,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
2.1质量管理制度的全程性。从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看,其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由多环节构成的制度体系,包括生产基地质量管理、产品加工质量管理和生产销售质量管理等方面。而实际上,每个环节还包含多个管理层次,如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就包括原料种植过程、收获过程、加工过程、销售过程等都是基地的组织者、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各项制度的制约和监督下进行的。基地生产前阶段,主要有环境评价制度、环境检测制度、组织管理制度。基地生产过程阶段,主要有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管理制度。基地原料收购、加工和销售阶段,主要有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基地建设单位出台的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原料的政策措施、原料生产订单、原料收购合同或种植协议等。
2.2质量管理制度的多层次性。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是一个体系,而且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特征,并从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制订层面延伸到基地农户、生产企业和市场销售的管理层面,再由制度执行效果层面延伸到绿色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各个层面。以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质量管理制度为例:从制度制定层面看,有组织管理制度、验收制度、监督管理制度;从基地管理层面看,有生产管理制度、投入品管理制度、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基础建设管理制度;从制度执行效果层面看,主要有产业化经营管理制度,包括基地建设单位出台的支持龙头企业收购原料的政策措施、原料生产订单、原料收购合同或种植协议等。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些制度是相互交叉的,有的是由一个层次独自实施或者执行,有的是需要各个层次综合实施或者执行。从各地情况看,制度体系这一多层次特征比较符合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实际,消除了制度执行的盲点和薄弱面,把涉及绿色食品质量管理的各个层面、各种组织都纳入到制度的覆盖之中和约束之下,这也是绿色食品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
2.3质量管理制度的可操作。从各地调查情况来看,方便操作是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另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这种可操作性非常符合现行的农村生产关系实际,符合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体制。因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政策的制定和制度的确立必须以农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由于在大多数生产基地分户经营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制度的制定指导和规范农户全程、全面按照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生产,是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必须充分考虑的问题。对整个绿色食品质量管理而言,制度体系对绿色食品发展和管理更为重要,各项建设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必须落到实处。从各地情况看,近年来,各地针对现阶段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实际,在制定制度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农村生产关系的特点,力求制度简易化、可操作。
3.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的组织与实施
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制度重在实施和落实。在总结多年经验的基础上,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大胆创新管理思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质量管理制度组织与实施模式。
3.1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实施中的主导作用。各地普遍成立了农业及绿色食品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牵头,吸收农业、环保、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的领导参加,负责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组织和落实。这一做法,有效地避免了制度落实的“盲区”,以及“扯皮”、“推诿”现象,也逐步形成了多部门协调一致,合力管理绿色食品质量的良好局面。
3.2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在制度实施中的骨干作用。针对绿色食品产业链条长,经营分散,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各地采取部门联动,分段落实,合力管理的办法,确保了制度的效果。主要是政府各有关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具体表现为职能部门充分履行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工作。如工商部门通过开展“红盾行动”,重点打击假冒伪劣和不合格“三品”产品;质检部门则通过“亮盾行动”,对绿色食品产品及投入品质量安全状况定期开展检查,防止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市场。同时,注意协调和组织农业系统的植保、药检、土肥、农技等单位,重点开展基地阶段的监管,严格按标准控制使用量和使用次数。这种统分结合,部门联动的监管模式,切实堵住了监管工作中的漏洞,有力地维护了“三品”产品质量安全。
3.3充分发挥农户制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户分散经营的实际,各地注意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式,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绿色食品质量安全的积极性,实现由“管理我”到“我监管”的转变。重点是在全面推行“五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栽培方法、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生产模式的同时,建立健全以确保“三品”质量安全的“农户联保责任制度”。即在“三品”生产基地特别是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以若干农户为单位,建立联保责任制,户与户之间,相互监督,诚信生产,确保每个基地农户都能诚信种植,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一些地方还注意从强化农民主动参与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入手,通过细化和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户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等激励和制约手段,引导农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讲诚信、讲道德,牢固树立按照标准生产绿色食品为荣,不按照标准为耻的荣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