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支架式教学模式 应用形式

支架本来是建筑学的术语,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脚手架。运用到教育学中,顾名思义,支架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帮助。研究证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分析

1.正确理解和把握支架的含义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需要对支架的含义有一个正确理解,否则容易出现对支架含义的误解,还可能将支架的含义扩大或缩小,这就是为什么不能正确认识支架的原因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任意地向学生呈现一个图表,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及列出一些问题就可以将其看做是教学支架。那么教学中的支架是什么呢?可以用例子进行生动的说明,一个人在完成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时,当其正处于孤立无援或身心疲惫时,给予其相应的引导并帮助其达到最终目标,这一“扶手”就是真正的支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在应用支架式教学模式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情感及态度等多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要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开展支架式教学。此外,教师还要对学习过程设计中的助学与支架教学进行合理区分,以免二者混淆影响教学效果。支架教学中的支架不一定包括助学中的工具、问题、图表及建议等,但是能够对助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理解支架时,有的人觉得很多东西都不能作为支架,其实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支架并非全部枯燥难懂的理论或工具,有时一个暗示、简单的表格和一段话都是支架,前提是设计的合理、科学和准确。

2.正确认识最邻近发展区理论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如图1所示,图中椭圆的边界是指维果斯基所说的最邻近发展区中的第一水平和第二水平。水平是指人类所学的知识达到了某一高度,并不包括所有知识内容。最邻近发展区是指图中内部两个椭圆之间的区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将第一椭圆区域作为搭建支架的出发点,向最邻近发展区迈进,即将第二水平当做教学目标。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并不一定要使学生达到第二水平,而是要将其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尽可能使教学目标向最邻近发展区靠拢。

图1

3.灵活地运用支架教学模式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划分支架类型和教学策略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可见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及相互作用的。教师有时在解决化学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化学教学策略,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运用支架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不能为了刻意地追求教学方法的运用选择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要灵活地运用,实现优化学生化学学习效果的目的。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两种形式

1.范例支架教学

范例就是举例子,是学习中包含特定主题的一种比较典型的成果形式,这种学习成果符合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先前学生的作品范例,以使学生有效地利用电子档案完成学习任务,当然也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制作出比较适合的范例。教师运用好的范例不仅能够避免解释复杂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减轻其学习的压力,使其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除了电子文档等有形的实体可将其作为范例外,教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同样可以作为范例。这种非实体范例的展示有赖于教师语言的指导和说明,并突出重要的内容。

本文列举了高一化学第六章第四节环境保护的教学案例,教学重点是讲解大气污染、居室污染、水污染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教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为各个小组,并且让每个小组自己选出一位组长。然后为每个小组布置与化学污染问题相关的任务,每个小组收集一个与化学污染相关的故事,并将故事呈现给班上的其他同学,让其他同学对其进行讨论。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曾经在某地区的村寨里,连续好几年都没有出生过男孩,当地的人们就比较着急,到底该怎么办呢?不少人祈求神灵的保护,没有什么效果。后找来了风水先生,他说:“曾经有支地质队在该地区寻矿,破坏了当地的风水!”于是人们就向地质队索要当地的“风水”,地质队回到该地区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调查,发现当年探矿时钻井导致含有铍的泉水被引了出来,这一污染源得到了扩散,人们长时期引用含有超高铍含量的饮用水,致使只生女孩而不生男孩的问题。后来,水质问题得到解决之后,该地区开始有男孩出生。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个故事时,其实就是在运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听了教师的讲课,在收集资料和汇报结果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学效率逐渐提高。

2.图表支架教学

图表的种类很多,如表格、图式等,能够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复杂问题的脉络直观地表示出来,其在描述信息时是一种可视化的方式,特别适用于学生解释、分析、综合和评价事物等比较高级的思维活动。图表具有多元化的形式,比较常用的有概念图、表格、时间线和流程图等。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和了解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教师设计的实验分别比较了镁、铝及酸的反应;钠、镁及铝与水之间的反应;三种元素对应的氯盐与NaOH。

学生经过上述实验,将表格1补充完整。最后得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这一图表支架是比较简单的,而表格却是在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第一组说明:金属性Na>Mg>Al;第二、三组分别说明:金属性Mg>Al、NaOH>Mg(OH)■>Al(OH)■,从而实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证明,支架式教学模式对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对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效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最近发展区 问题支架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43-02

1 支架式教学理论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全面铺开,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来看,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把学生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智力活动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供合适的支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内化新的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生发展的已有水平,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持续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2 支架式教学实践探索

支架式教学促使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教学。教师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立问题支架,让学生在问题阶梯中步步深入,不仅能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还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到高二必修4中有机物时,由于高一教材中对有机物的内容教学要求比较低,当高二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特别是讲到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时,很多学生感觉知识很零散,涉及的内容多,做题目时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很难形成整体的印象。因此,我按照以下步骤,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式支架,使学生对有机物的有关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2.1 搭脚手架

在讲述重要的有机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我引导学生复习:我们学过的有机物有哪些?各自的官能团是什么?有机物的性质与官能团有什么关系?紧紧抓住官能团的变化,来分析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头脑中先对有机物之间的转化有简单的回顾和初步的印象。

2.2 进入情境

我先以一道题目入手,围绕题目,分析哪些物质能够水解,且水解产物之一可以连续氧化,各物质的类别是什么,A和C碳原子数有什么关系。

分析各物质的类别

X属于 A属于 B属于 C属于

2.3 独立探索

复习学过的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引导学生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研究:先研究主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再研究关键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最后研究重要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在研究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时,让学生动手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官能团变化以及反应类型。通过以上研究,学生对重要的有机物之间转化关系有了清晰的印象,教师再引导学生找出实现以下转化关系的途径和反应类型。1)从溴乙烷到乙酸乙酯2)从溴乙烷到二溴乙烷3)从溴乙烷到乙二醇4)从溴乙烷到乙二酸乙二酯。通过以上练习,让学生归纳总结如何从单官能团转化到双官能团,如何从知识网络中提取解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深入,对重要的有机物之间转化的反应类型以及转化的途径都有了更加完整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图。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4 协作学习

化学学习应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应是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发现并解决问题、完成认知建构、发展探索与创新意识的过程。通过对例题中的转化关系的分析,反应类型以及各物质的类别的判断,学生已经对有机推断有了清晰的认识,因此,在例题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变化,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写出各物质的结构简式,并写出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变化1:X的分子式为C3H6O2,可不可能?

变化2:X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变化3:X的分子式为C10H20O2

A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在做有机推断题时,抓住有机物之间转化过程中的官能团变化以及反应类型,学会从特殊的化学性质入手,再通过以下两道题目,进一步学会从特殊的分子式入手,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变化4:X的分子式为C4H4O4

变化5:X的分子式为C14H12O2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暂时的管理者,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一直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引领学生的探究活动步步展开,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搭建了“支架”。学生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应逐步地将学习的控制权移交给学生。

2.5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评价,做到总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重点是:是否弄清了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路线及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能不能学会从特殊的分子式或特殊的性质入手,推断出各自的结构简式。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小组评价重点是,参与交流和讨论的热情是否高涨,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自己是如何吸收他人有价值的观点的。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强化练习来检测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重要的是有没有掌握做有机推断题和有机合成题的方法。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不仅完成了对有机物之间转化的意义建构,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应用分类、比较、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同时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支架式教学的反思

“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支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支架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应该随着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而逐渐撤去支架,将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地缩短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因此,支架式教学在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把握支架的内涵

教师提供的帮助必须适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这是支架的“放置”的地点问题。支架的出现不但要把握时机,还要设置恰到好处。其实支架有时仅仅就是一个暗示、一段话或一个简单的表格,只要我们设计得当。

第二,准确理解最近发展区理论

“支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积极地建构知识过程,从而把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从较低水平引导到较高的水平。

第三,灵活的应用

教学策略之间、支架类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分界限。有时一个问题解决中会用到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支架式”教学通过搭建支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探索难度,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这种教学模式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教学的主线,实现了三维一体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课支架式教学环节教学策略

一、中高级阶段文化课特点及现有教学方法分析

从教学特点来看,文化课教学与“包含文化因素的语言教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以提高学生语言水平为主要目的,后者以培养文化认知能力为主要目的。从自身特性来看,文化课教学属于“内容型教学”,知识量丰富。留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应当掌握相当数量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够具有适当的文化认知能力,在跨文化背景下能较好地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从学生特点来看,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汉语水平,并且对中国社会文化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另外,就读于高校的大部分留学生都是18岁以上的成年人,他们的逻辑判断能力、思维能力等已基本发展成熟,对于社会文化现象等往往已经形成了比较独立的见解。因此,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借助已有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能够也应该在教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下更深入地认知中国文化,培养跨文化思维和交际意识。

不同阶段的文化课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初级阶段留学生囿于汉语水平,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文化学习,在汉语教学的条件下,只能以了解浅层文化为主。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教学模式:其一,在语言课中体味相关文化因素。其二,可以采取参观游览等“游学”方式,通过实地考察与实践感受体会中国文化的特点,这种模式以文化体验为主。

目前,中高级阶段的文化课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①:

(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其优点在于既能保证文化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又便于教师控制、管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比较适合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教学,因为这部分内容需要在教师的指导、讲解下学生才能比较好地理解和把握。因此,直到目前,传授式方法仍被很多教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文化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学生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而讲授式虽然有助于学生了解一些文化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由被动接受灌输而来,缺乏将外在知识内化为个人文化认知的过程,因此也很难实现文化认知能力的提高。

(二)任务型基础上的内容型教学法②

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文化课教学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该教学模式基于专题性的文化内容,以任务为基本单位来组织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有助于学生实现文化知识的内化,提高文化认知水平。这种教学方法实践性强,既满足了学生了解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兴趣,在任务实践过程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体现了文化课教学观念的转变,推动了文化课教学的研究。不过,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它更适于当代社会文化现象的学习,能够反映共时语境下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却不太适于传统文化以及知识性强的内容,比如哲学、历史等内容的学习。因为当代社会现象、人们的观念等可以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实践方式获得;而对于传统文化观念的理解、阐释,对于大量知识性内容的掌握和理解,却很难通过任务的方式或由学生自学习得,必须在教师的辅助下才能实现。而中国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极强的传承性,很多传统观念至今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这也是导致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与其他国家或文化不同的根源所在。因此,文化课教学不能脱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另外,文化课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量基础上的,除了提高汉语水平之外,习得适量的文化知识也是文化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可见,文化课教学既要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又要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基于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和传授式的方法对此都无法兼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因为这种方法能兼采讲授式和任务式二者之长,适合文化课的特点,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文化认知水平。

二、如何在文化课中应用支架式教学法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理论属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一个分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能力的自我建构和发展,主张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支架帮助下,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知识的内化并发展认知能力。

这种理论也适用于处于跨文化语境中的留学生,特别是中高级阶段的留学生,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当代中国社会文化问题的理解,受其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水平所限,都不可能只通过个人努力习得,必须在恰当的支架帮助下,以现有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水平为基础,逐步跨越个人的文化“最佳发展区”,发展更深层次的文化认知能力。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论,文化课教学可以通过系列支架搭建、自主探索、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评估与反思等环节逐步推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生文化认知水平的不断建构和提高。下面将对相关环节进行简单的阐释。

(一)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支架的类型,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在文化课教学中,支架搭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恰当支架帮助下自主内化为个人知识。从支架类型上看,“支架”主要包括三大类,具体可概括如下:

第一类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而提供的支架,包括案例或故事支架、概念图支架、资源支架、范例支架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使用。案例和故事支架是指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化概念或问题而提供的具有代表性、形象化的案例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文化知识。比如,学习法家主张“不法古”这一观点时,可以提供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故事;在学习道家“齐生死”观念时,可以提供庄子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的故事;关于庄子的处世态度,可以提供他和学生所经历的“处于有材与无材之间”的故事等等。通过这样的案例或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中国文化问题。概念图支架指相关知识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框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把握。比如关于儒家思想的传承,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的展示。资源支架是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社会的文化现象、扩展认知视野而提供的相关媒体资料或是相关资源链接。比如,关于“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这一专题,可以提供“啃老族”“空巢老人”等相关阅读资料以及相关资源链接。范例支架是指教师通过举例、演示等所做的示范以及以前的学生所完成的成功案例。比如,在学生就中国文化的某些问题进行社会调查之前,教师应该先就如何调查、设计问题等方面提供一些范例,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调查任务;还可以展示以前的学生所设计的调查问卷、PPT等。通过这些范例,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偏差。

第二类是语言支架。语言支架的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词汇,掌握比较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认知。对于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语言问题,教师应进行简单的解说和注释。在每个专题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可能涉及的语言表达框架,比如学生总结调查结果时常用的熟语“关于……,我想到了……”“这个故事说明……”,还有一些常用的表达结构,比如“既然……那么”“假使……那么”这类的常用复句结构以及“首先,其次,再次……”这类的语段表达结构等。这些语言支架偏重于书面语,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应用和表达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的书面语。

第三类是情感、心理支架。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和各种消极的情感,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不断突破自己。比如,在学生深入中国社会进行调查了解之前,往往存在畏难心理。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时,学生们也会因为彼此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分歧。要鼓励学生尽量学会这种“国际化”工作方式,培养团队精神。在学生个人进行探索阶段,往往也会产生畏难心理,应鼓励学生逐渐掌握自学的方法,培养毅力,最终获得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

另外,因为每个学生的文化背景、社会经验、个性特点、来华时间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应提供由易到难呈阶梯排列的支架,便于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支架。比如关于孔子的思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孔子的言语,这些言语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翻译成比较浅近的汉语,并辅以一定的简要说明,也可以提供《论语》中的一些原文,供水平较高的学生自行理解。学生虽然语言水平不同,但最终都能获得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另一种是以文化认知目标为核心的发散性的支架。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个性特点选择恰当的支架,都可能迈向核心认知,这些支架可以是挑战性的、也可以是传统性的。再如,教师为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孝”的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几类不同的材料,包括《孝经》中的相关文献、二十四孝的故事、相关的俗语谣谚等。学生可以在这些资源中随意选择,只要选择其中一种,能够帮助其理解传统的孝道思想即可。

应该明确的是,教师搭建支架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知识,为学生认知文化现象提供资源和分析思路。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以及独立分析文化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支架搭建、撤销的时机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是动态的。支架的搭建不是一劳永逸的,搭建支架前,要详细研究中高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在学生利用支架的过程中,要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可通过启发、引导等适当提供支架。教师通过学生对各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判断支架撤销的时机。一旦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跨越了“最近发展区”,即可撤销原有支架,进一步搭建新的支架。

(二)根据学习主题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相关主题情境

教师应当根据学习主题设置适当的问题或者任务,将学生引入情境。这个情境蕴含逐层深入的系列相关问题或任务,能够推动学生身处其中不断探索、发现,最终跨越原有认知,实现新的突破。

情境创设主要包括问题创设和任务创设。问题创设指教师提供给学生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主要包括阅读、思考教师所提供的故事、案例或其他资料后要回答的问题,以及需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自主查询和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问题的设置应体现出逐步深入的特点。任务创设是为促进学生深入分析中国社会文化现象而设计的任务。在支架式教学法中,任务的设置非常重要。经过前期的学习和思考,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后,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或者解决相关问题,能够真切感知中国文化特点,并且由此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一般来说,情境创设时应逐渐从问题过渡到任务。因为任务在完成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较强,对于学生的知识准备、个人探索能力等要求较高,而问题则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学生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再进入任务阶段,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情境创设应围绕文化专题设计相关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和任务应是学生感兴趣、同时能够反映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的中国文化问题。比如“进城打工农民的生活情况”“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劣”等等。情境创设应注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文化图示等相结合,应与留学生所在高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结合起来,还应体现传统和现代生活的结合。在手段上,情境创设应综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真实的文化环境。

(三)小组协作

在支架式学习中,自主探索和协作学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学生先通过自主探索,对相关问题或任务形成个人见解或者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小组协商不断修正,并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小组协作中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比如:对学生任务分配提出一定限定,要求小组内至少两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以免学生各为其政,无法进行相互协商;小组进行任务分配后,提交任务分工表,详细说明每个人的分工以及任务执行方案,并说明这样分工的原因;在小组内部分别执行任务前,要召开小组会议,各自提交执行计划,详细说明对任务执行方式、手段、时间、地点等的意见,全体小组成员就每个人的计划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地做好执行任务前的预备工作。任务完成后,小组内部也要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

(四)学习结果的展示和评估

在支架式学习中,对学习结果并不做统一要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和任务结论应该是开放性的,不应设定“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结论或方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在这种尊重学生劳动成果,鼓励学生原创性的氛围下,学生往往会比较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学习结果。其他学生对于这种实践性的成果也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往往会对展示者给予肯定和赞许,这会给展示者极大的信心和肯定,促使他们在下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现。

以上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没有评估,或者是减弱了评估的分量,恰恰相反,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评估更接近学习的本质,其核心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过程提升个人的文化认知能力。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两种评估手段:其一,互评。在每个小组都进行展示之后,由每个学生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本专题的最佳表现小组,然后再由小组内部无记名投票,选出小组内最佳表现个人。其二,自评。在执行任务后,小组再次召开会议,自我评价个人对小组任务做出的贡献以及自己在这次任务中能力的发展情况,就这两个方面在1~5分的区间段内进行自我打分。这个环节既能够促进个人反思,也能使小组其他成员从他人的经验中获益。

在展示和评估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成就感,并在与其他小组的合作协商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所学专题的认知;通过个人反思、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估方式,学生能够优化个人的文化学习策略,提高认知水平。教师虽然不再以传统方式进行授课,但仍起着重要作用,比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合作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和文化认知程度,提供各种恰当的支架;随时对学生调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性和语言性偏误进行指正。教师由“教”转变为“导”,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导演”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和走向,“指导”学生探索的路径和手段,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进行解答等。

三、“孝与中国人的亲子观念”专题课教学案例

(一)搭建支架与自主探索

1.概念框架:“孝”观念在古代的变迁

2.背景资料支架

(1)经典论述:《孝经》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对于亲子观念的相关论述,教师可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进行适当的改写。

(2)故事:二十四孝的故事,电视剧《双面胶》的故事梗概和片断剪辑。

(3)俗语: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

(4)社会时事:啃老族、空巢老人等新闻资料。

3.资源支架:跟中国人亲子观念有关的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资源推荐,比如相关网站、图书资料等。

4.语言支架

(1)对于本专题可能涉及到的相关语言点进行简单注释。

(2)提供学生进行调查及说明调查结果时常用的语言结构,如“我们共调查了……人,年龄……,性别……,来自……个国家和地区。调查结果是……,这个结果表明……”。

(二)情境创设

1.问题创设:阅读观看背景资料,并检索相关资源,然后想一想,在传统观念中和现代社会中:

(1)中国人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你们国家一般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比如:是否应该完全听从父母的话,婚后是否应该跟他们住在一起,等等。

(2)中国人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照顾、教育和对待孩子?你们国家呢?

(3)中国人认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孝顺,他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你们国家呢?

2.任务创设:以小组为单位调研并做报告:中国人眼中的“孝”。

(三)小组协作: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通过明确的分工协作,完成调查,设计PPT,并完成调研报告的撰写。

1.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调查对象范围和数量,实施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介绍调查情况,分析原因,并用PPT展示调查结论。

2.任务调查问卷设计的示例支架:结婚以后,你愿意和对方的父母一起住吗?

A.愿意B.不愿意,绝对不同意C.不愿意,但是如果对方喜欢,也可以这样做D.不知道

3.设计调查问卷的知识支架:在调查中应注意被调查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家庭环境等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以及调查选项的设计技巧等知识。

(四)成果展示与评估

1.要求学生用PPT方式展示调查结果,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

2.由学生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调查小组,小组内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表现者。

3.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学习策略和调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4.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估。

四、应用支架式教学法进行文化课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应用支架式教学理论进行文化课教学能够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协商。个人探索阶段,学生需要在新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自身原有的文化认知与新的文化现象之间进行沟通;小组协作阶段,学生要进行不同文化背景间的文化协商。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符合文化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自主管理学习过程,不断修正原有的文化认知,逐步达到新的认知水平。在文化课的学习过程中,一系列支架的提供和任务的设置,能够促进学生汉语书面语的运用和提高,促使学生在已有的汉语水平基础上,通过阅读、归纳、演绎、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突破原有的语言水平,实现双重进步。

注释:

①此处不包括“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因为这类教学是以

学生掌握语言知识为着眼点,文化的学习是为了扫清语言学习中的障碍,提高言语交际能力。而此处的文化课教学则是指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文化认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其着眼点在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工商管理教学;创新

现代工商管理教学正在逐步形成“以学为主”取代“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要保证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前后呼应、连贯完整和各教学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相互配合,作为核心内容与落脚点的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的设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它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最优的教学方法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和适用性,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系统体系。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和总结,结合教育科学理论、思想和方法,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工商管理教学借鉴与运用。

11支架式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来源于前苏联着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学生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邻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方法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帮助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搭脚手架:围绕当前的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3)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这些属性按其重要程度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如演示或介绍理解类似概念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起初的引导、帮助可以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越来越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

最后要争取做到无需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能在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

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中“管理职能”部分的教学为例,围绕“管理职能分析”这一主题,在学生对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职能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包括各种职能的基本含义、涉及的工作范围、在管理过程中的体现等。然后给学生设定一个问题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独立探索的空间,按照教师设定的“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架构,拿出各自基于合理分析和充分论证的方案。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充分讨论后,教师帮助学生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过程。

21抛锚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策略”或“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由这样几个步骤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收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源);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源的能力。

还是以“管理学原理”课程为例,在讲到“管理者技能与角色”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平铺直叙地介绍管理者有哪些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学生会感到比较枯燥,而且也难以形成较深刻的印象。如果给出一个案例,描述一个出色的技术人员在被提升为中层管理者时遇到的种种烦恼,让学生反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这就是一个“抛锚”的过程。教师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线索,如“收集管理者的层次分类”、“管理者的技能要求”和“角色定位”方面的资料,从教材及各种文献资料中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进而利用自己认为应当了解的知识并结合案例给出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最终搞清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应当具备的概念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技术技能是有不同要求的,差别在哪里,角色转换时产生障碍的本质原因,以及由操作者转变为管理者应如何把握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和信息中枢方面的角色等。

31随机进入式教学方法在工商管理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复杂性和多面性的问题,有些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这就需要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生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随机进入式教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全面了解和掌握事物内在性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种多次进入,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为巩固一般的知识、技能而实施的简单重复。这里的每次进入都有不同的学习目的,都有不同的问题侧重点。因此多次进入的结果,绝不仅仅是对同一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和巩固,而是使学生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

随机进入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企业战略管理”课程中“经营战略分析”部分为例,简述这种方法的基本过程:

(1)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如企业基本情况、外界环境、企业战略制定过程基本情况等。

(2)随机进入学习:在给出了基本情境的描述后,可以让学生从企业的市场效应、内部效应、短期效应、长期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评价和自主学习,训练学生对问题全面、系统的认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思维发展训练:在这种方法的应用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①对学生应加强思维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提出问题时,应有利于促进其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提问,如“从短期效应来看,企业主要有哪些考虑?”②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式:“你的意思是什么?”“你怎么知道这是正确的?”“你对这个问题怎么分析?”“这是为什么?”等等;③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可以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角度?”“请对A与B做出比较?”“请评价某种观点”等等。

4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最早是孔子所创,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予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

“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进一步解释,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这种方法致力于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不难看出,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有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更有利于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例如,在“现代广告学”课程的教学中,在讲到“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这一部分时,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在应用中挖掘知识点,进而达到掌握该部分知识的目的。首先给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现有10000箱方便面,如何将它变成现金?起初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随着学生思考的深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暴露出来的对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准确之处,并及时采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予以指出,如从如何利用各种广告手段加以引导,将学生从毫无边际的思考中拉到设定的轨道上来。当学生初步了解了各种广告形式后,会产生初步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问题的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当学生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帮助学生搭起系统性的概念框架,这包括启发学生应当从哪些方面深入思考,如不同种类的广告媒体的运作过程、优劣分析、制作过程、成本、适应范围、传播方式及在营销促进中的效率和效果等方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如果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情境中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随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向着“可行性、社会效果好、变现效率高”的方向推进。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选出相对合理的最佳方案。这个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首创精神,独立分析、思考,主动建构知识框架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各种方案的评价,搞清了好在哪里,同时也在对不同广告媒体的比较中掌握了该部分知识的核心内容。

51协作式教学方法工商管理类的许多课程常常需要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和角色扮演等不同策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为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显然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对于21世纪新型人才至关重要的合作精神。常用的协作式教学方法有“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五种。整个协作学习过程均应由教师组织引导,讨论的问题可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1)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与启发式教学方式结合,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的生成。课堂讨论中应当注意: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④当讨论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⑤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用适合学生接受的方式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切记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⑥在讨论结束前,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学习过程做出小结。在工商管理课程中,许多案例教学环节往往是这样进行的。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设身处地去体验、理解学习的内容和学习主题的要求。

可以采取两种不同形式的角色扮演:一是师生角色扮演;二是情境角色扮演。在学习“公司治理”课程中“公司兼并与收购”部分时,可以采取师生角色扮演的方式。课前让学生充分做准备,查阅一些兼并与收购的案例,并对其过程做出整理、分析与评价。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经过师生角色换位,当学生把某个问题给别人作了详细讲解之后,往往会对该问题有新的体会与理解。学习“管理沟通”课程时,让学生分别扮演沟通事件中的各方,是运用“情境角色扮演”教学策略的很好实例。

(3)竞争:在工商管理的某些课程中,需要贯穿适当的课堂练习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时,可以采取竞争的方式。例如,在“项目管理”课程“网络图绘制”的教学中,当学生明白了绘制网络图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后,等于在岸上明白了游泳的方法和要领,是否真正学会游泳还要亲自到水里实践。那么,这就需要由教师先提出相关信息,由学生进行一个绘制网络图的课堂练习,学生之间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在练习绘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不尽完美的方案,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案写在黑板上,让大家来评价,鼓励学生提出更好的方案。其他学生可通过对手实力与自己实力的对比,及时调整和修正自己。在这种全神贯注的过程中,可以使学习效果比较显着。

(4)协同:工商管理的许多专业课程可以借助案例分析。整个案例分析的过程是多个学生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相互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就在这种沟通与协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

(5)伙伴:在现实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熟识的同学一起做作业,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伙伴学习策略与此类似,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而是有伙伴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由于个人的思考范围有限,若在学习过程中,能和伙伴相互交流、相互鼓励,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支架式教学策略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高职高专航海英语教学研究

1.引言

航海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实用能力,即要培养学生在今后的船上工作中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目前大多数航海类院校中航海英语的教学基本上还是传统的3P教学模式,教学用具也是以书本、挂图和磁带为主。诚然,传统的教学方式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航海英语教学要想适应现实需求,以及提高教学水平,就必然要在教学模式方面有所突破。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到高职高专航海英语中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传统的书本、挂图等工具的基础上利用操船模拟器、计算机多媒体、天象馆和消防救生装置等设备。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们创建真实的场景,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部动机,使学生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主性。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来在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下,这一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1]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建构主义理论的践行带来了契机,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能动建构的动态过程,是学习者本人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在真实的情境里以协作会话的形式自觉主动地去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与此同时,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也得以重构。为了帮助学习者积极有效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包含真实问题、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及协作学习模式的提供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甚至认为环境对学习的影响超过了学习内容,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建构主义所构想的学习情境应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发现式和探索式学习的场景。建构主义还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认为意义的建构发生在与他人的会话交往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由于各人原有经验的不同,认知能力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对同一输入的解释会不尽一致,但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所建构的知识体系将更加完善。

笔者认为高职高职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实践能力,即在今后的船上工作中能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以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为学生创建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确定问题使得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3.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而且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目前,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模式、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随机通达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

3.1支架式教学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的定义是: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教师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Scaffold本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形象地说明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简言之,是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很显然,这是以维果斯基的“辅助学习”(assisted learning)为基础。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如上所述,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zones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作为文化的代表引导着教学,使学生掌握和内化(internalize)那些能使其从事更高认知活动的技能。这种掌握和内化是与其年龄和认知水平相一致的,但是,一旦学生获得了这些技能,便可以更多地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探索尝试、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由于篇幅所限,在此对各个环节的具体细节不再赘述。

3.2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及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有着密切的关系。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德比奥特认知与技术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简称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instruction),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生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建构主义认为,要想使学习者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建立在有趣、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之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住一样)。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以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身份(apprenticeship)的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依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是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同样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此,“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树立学习目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环节有:设计真实“宏观情境”的“锚”;围绕“锚”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消解具体的“锚”;效果评价。

3.3随机通达教学

斯皮罗等人(Spiro et al.,1991)把学习分为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他们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亦可称为随机访取教学。初级学习是学习中的初级阶段,学生只需掌握一系列概念和事实,并在相同情境中再现这些概念和事实;高级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概念的复杂性,并能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的情境中。建构主义寻求适合于高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机通达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相同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它的基本思想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新分支――认知弹性理论。这一理论的宗旨是要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和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即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斯皮罗认为,在这种以认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中,使用的比拟是一种由概念与案例构成的多维与非线性的“十字交叉”(criss-cross)形状的多元知识表征,即试图通过概念与案例的水融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从而获得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及对案例覆盖面理解的完整性。在这种学习中,学习者可以形成对概念的多角度理解,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与认识上的飞跃。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将布鲁纳关于训练多样性的思想作了深入发展。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由以上介绍可见,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尽管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在协作、讨论过程中当然还包含“对话”),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是由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所决定的。如前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既然上述各种教学模式都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实施的,那就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制约,否则将不称其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

4.采用建构教学法进行航海英语教学的优越性

4.1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操船模拟器、多媒体等技术提供的逼真、生动的学习和交际环境,可以给学习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提高了形象视觉和听觉的传递信息比率,缩短了教学时间扩大了教学规模。教学模式也由经典的3P模式,即“Presentation(讲授)―Practice(操练)―Production(产出)”变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2]

4.2使学习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建构主义教学可令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例如在使用操船模拟器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选择各种模拟的环境,有船舶进港、出港、锚泊、引水和检疫等。不同的模拟环境有不同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钻研的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4.3促进个性化教学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学习个体属于不同的学习类型。有的学习者属于视觉型,有的属于听觉型,有的则属于动觉型。每个学习者的各个感官在其认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学习者个体的差异也反映在学习时间的选择、学习方式、交际方式等各个方面。抛锚式教学由于其技术上的优势可以照顾到每个学习者的特点,使每个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认知习惯的学习方式,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5.结语

将建构主义教学引入到高职高专航海英语,以学校提供的软硬件为基础并且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得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当然,以上课例还不完善,只是抛锚式教学的一个典型例子。如何充分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为航海英语教学服务,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是一个艰巨但是很有吸引力的课题,笔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将会不断地探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