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如何节能减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言
电力已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社会和经济大发展中占有着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生产同一件商品所消耗的资源往往比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的资源消耗大得多,甚至是几倍几十倍的消耗量,电力的消耗也是如此。这种状况也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健康受到威胁,不利于我国经济长久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工业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在现展中也不断出现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中状况很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针对供电公司出现的这些问题,具体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帮助供电企业改变这些不利影响。
一、供电公司节能减排的现状
1.技术、管理、和产业结构的不足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电技术落后,我国电力的供应中,火力发电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例,据了解,我国煤炭产量的接近一半是用来进行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中,还需要大量的用水,大概占了工业用水的四成,再加上技术上的不足,我国平均同样的供电量在煤耗、水耗方面比国际水平要高出许多,煤炭的燃烧造成的污染物在处理上技术也相对落后,输电线的损耗也是相当厉害,直接就导致了电力公司提供了大量的用电却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也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我国的供电企业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过改善管理,但是力度还远远不够,甚至有种“东屋漏雨补东屋,西屋漏雨等补好了东屋再接着补”的状态,没有从根本问题上去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在程度上还有很大差别。
2.节能减排意识不足
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做的宣传,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能付诸行动相应国家号召的人,并不多,因为大家都缺少对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意识。电力公司也是如此,为了节能减排,国家为了这些电力企业都召开了许多会议,强调这件事情,还制定了许多有关政策,但是由于电力企业的员工节能减排意识薄弱,对这些政策的贯彻和实施的却是没有几个,根本认识不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又怎么能做好节能减排工作?面对这种局面,供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是难以做好的。
3.政策不完善
供电企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行业垄断型企业,这就注定电力企业和其他企业的差别,没有竞争对手,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竞争的压力,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就缺少自我完善的能力,所以这类企业往往出现的问题较大。没有竞争的动力就没有降低成本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就没有节能减排的觉悟,节能减排工作只能靠政府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用行政手段去推动和实施,但自身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是不够,上级政策一般与电力公司自身的情况难以吻合,所以就没有与之问题相对应的政策,对节能减排工作造成不便。另外上级部门的策略带有强制性,强制性一般都会引起员工的不配合,没有从根本上调动员工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就会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1]。
二、供电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措施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侧管理主要工作是靠宣传,通过对节能减排的宣传,引导广大居民和企业,节约用电。电力企业还可以成立专项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在日常生活中,调查研究广大用电客户的节能情况,落实好节能减排的工作,发挥好供电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桥梁作用,经营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对局部供电及用电做好分析,争取政府部门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支持。经常走访客户,为客户用电免费提供技术上的支持,让客户亲身体会到节能给自己带来利益,体会到节能所带来的经济意义。还可以采用科学的用电收费标准,阶梯式电价的收费标准就能让客户感受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主要还是要靠经济手段,而价格机制是最重要的经济杠杆,这样,既能合理反映供电成本,又能兼顾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承受能力[2]。
3.从电网方面对工作进行改善
特高压电网最大特点就是可以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据测算,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超过500万千瓦,接近500千伏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5倍。±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的输电能力达到700万千瓦,是±500千伏超高压直流线路输电能力的2.4倍。这对电力企业的节能减排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传统的铁路、公路、航运、管道等运输方式的基础上,提高电网运输能力,也是缓解运输压力的一种选择。以目前已经投运的1000千伏特高压示范工程为例,目前每天可以送电200万千瓦,改造后可以达到500万千瓦,这相当于每天从山西往湖北输送原煤2.5万吨―6万吨。再看经济效益,目前西部、北部地区电煤价格为200元/吨标准煤。将煤炭从当地装车,经过公路、铁路运输到秦皇岛港,再通过海运、公路运输到华东地区,电煤价格则增至1000多元/吨标准煤。折算后每千瓦时电仅燃料成本就达到0.3元左右。而在煤炭产区建坑口电站,燃料成本仅0.09元/千瓦时。坑口电站的电力通过特高压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除去输电环节的费用后,到网电价仍低于当地煤电平均上网电价0.06―0.13元/千瓦时。因此转变电网的发展方式,对电力企业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3]。
【关键词】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效果
2012年末至2013年初笼罩在中国华北地区城市上空的雾霾天气令人印象深刻,然而给我们的警示是挑战自然的权威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与日俱增,伴随而来的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十二五”能源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力加快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强化节能优先战略,全面提升能源开发转化和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强化节能优先战略的实现,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对实施节能减排的企事业单位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一、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早在2009年国家审计署就组织了特派组对全国20多个省市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及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实施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当时其主要目的就是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摸底。随着近几年国家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力度加大,审计效果显著,但也出现一定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层面,有的为高耗能项目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加剧了“两高”行业产能增长;有的淘汰落后产能政策执行不到位;有的节能减排指标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在有关重点行业企业方面,有的电网公司未按照环保原则调度电力;某些火电行业“十一五”关停目标难以按期完成;有的钢铁企业铁矿开采生态植被破坏恢复率低等问题。?在节能减排资金管理使用方面,有的地方财政部门滞留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有的以相同建设内容项目重复申报套取中央投资补助资金,以虚假淘汰落后产能套取国家奖励资金。
二、加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的重要性
根据党的十的宏伟目标,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能源的刚性需求是必然趋势,因此节能减排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节约能源的有效途径。而从当前国家审计的国家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到“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节能减排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更显突出。为此,国家安排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势必成为未来审计的重点内容,加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具有无比重要性。
三、如何改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审计效果
目前审计署组织的几次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效果显著,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但审计效果仍有待提高。
(一)以专项资金为主线,加强监管。通过审计发现一部分企业和工程施工方通过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编造虚假施工资料等方式违规申请并获得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部分企业和工程施单位违规将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等非节能减排方面支出,严重违反了专款专用的原则。为此,在对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时要始终以专项资金为主线,资金用在何处,审计就要顺藤摸瓜跟到何处,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有关单位是否滞留、违规挪用专项资金。
(二)严把质量关,防止“漏网之鱼”。对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项目的申报,国家都用明确的规定。然而有些企业为了骗取国家专项资金补助,提交虚假的申报材料,等待申报成功之后,将专项资金挪为他用。还有些企业符合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申报要求,但通过其他手段骗取国家高额补贴。例如,明星企业—广东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的通知》(财建[2009]213号)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房间空气调节器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其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通过国家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申请审核,?但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报节能空调销售量,违规获得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2157.76万元,金额之大,令人痛心。因此,一定要严格审核专项资金的申请项目,防止有些企业有机可乘。
(三)健全审计法律法规,保障审计的独立性。针对此次审计出现的问题,处罚结果只是要求有关单位在限期内进行整改,违规使用的资金要全部归还原渠道,惩罚力度之小不足以引起有关单位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原因是我国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的法律法规方面还不完善,基本上都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相关实施条例进行执法,但是没有针对该方面的具体立法条例,在执法过程中会出现“无法可依”的窘境。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审计机关在审计的过程中由于权限过低,缺乏独立性,对一些违规行为只能从轻处理。因此,健全节能减排专项审计的法律法规,以及提高审计机关的审计独立性迫在眉睫。四、结论与展望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审计是我国审计范畴内的一个新的领域,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转移,未来势必会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研究与探讨。本文通过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审计现状分析,指出有关单位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如何改善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审计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荔.新形势下节能减排审计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3(1)
[2]李越冬,江纹,李俊.节能减排审计现状及完善建议[J].财会月刊,2010(3)
关键词: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审计主体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5-0143-02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单位GDP能耗在5年内,到2010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这两大目标反映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和未来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和落实情况是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贯彻的重要指标,而环境审计工作恰恰是检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做的好坏的重要依据。因此,如何通过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环境审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
(一)什么是环境审计
环境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与社会审计组织按照相应的法规和准则,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审查,以保证受托环境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环境审计工作的内容包括对节能减排工作内容的具体审计,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审计工作的成败关系到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是否能够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环境审计在节能减排工作中的作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做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之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近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左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民及子孙后代的安全生存。所以,我们要在转变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通过环境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作用,做到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
二、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缺乏立法规范
我国环境审计的重点内容基本局限于环保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和合规性审计,基本属于事后审计,具体有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审计,主要是审查有关部门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的环保政策,涉及到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与工程项目主体同时建设的问题;还有环保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主要是审计各部门环保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专款专用。以上规定对专门的节能减排企业的具体环境审计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缺乏立法的规范性,不利于环境审计工作的全面进展。
环境审计主要经历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涉及到一些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审计的重点是合规性审计,即排污费的征缴和使用情况,对保证环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当时人力、财力所限,尚未对政府的环境政策进行具体审计。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开始了有意识地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入手,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工作。
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至今,是以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的,环境审计工作经历了兼顾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阶段,吸收了国际环境审计的先进经验,总结了既往环境审计工作中有效实践经验。
(二)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会计制度不健全
在进行节能减排审计时,要求被审计的企业如实的记录和反映其节能减排管理的情况,提供完整的节能减排企业会计信息资料。但我国现阶段,还未能建立节能减排企业会计,环境信息的确认缺乏统一的标准,环境信息披露产生随意性。因此,建立节能减排企业会计规章制度,制定统一的会计报告准则,规范节能减排会计核算的对象及报告形式,才能为节能减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节能减排环境审计主体单一性严重
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主体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主体主要是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参与程度较低,民间审计介入力度不够,审计工作人员有限,完成所有审计工作难度较大,只能把已经出现严重环境问题的项目列入审计计划,使得事前监督薄弱,难以拓展环境审计项目的范围,减弱了环保工作的力度。而民间审计机构具有独立、客观、公正、专业性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能够充分发挥民间审计主体的作用,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还可以大大提高环境审计报告的可信度,增强信息的有用性,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如何有效地鼓励、扶植和培育独立自主的民间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力量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缺乏完善的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监督标准
我国现在已公布了多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环境保护标准,使得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很难根据现有的会计准则作出准确的决断,造成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导致环境审计缺乏客观性,容易产生审计风险。在节能减排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方面,也未指定国际或其他组织的环境审计规定作为我国环境审计应遵守的规则,这使我国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审计受到严重的制约。
以上是当前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以下是针对如何做好我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提出的建议。
三、我国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节能减排环境审计标准的基本原则
环境审计准则是指环境审计人员为了达到审计目标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工作指南。我国现在有国家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等,但没有专门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而做好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必须有科学完善的审计准则,这样才能统一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评价依据,减少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我国节能减排审计原则的制定应以ISO14000系列标准为依据,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评价环境成本和效益的具体原则及指标体系,并做到科学界定三个实施主体的职责范围,分别对国家节能减排审计、内部环境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环境审计规定各自的审计责任和范围,审计程序和方法等。
(二)组织和培养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人员
节能减排审计涉及到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社会学、统计学、工程学等方向,因此环境审计的工作难度大,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知识能力要求高,而我国目前缺乏这方面的审计专门人才,现有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其他高校经济类毕业人才,没有全面系统的学习过环境审计,而环境审计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不同于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因此,针对于我国环境审计的现实,必须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引进熟悉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人才。
(三)加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国际合作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强,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已不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问题。全球气候的恶化,臭氧层的破坏等环境问题成为摆在世界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科学社会是各国人民共同期待和努力争取的目标。很多环境问题单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已经不能解决,所以,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共同合作,一致行动,才能使保护环境工作做的更多、更好。
(四)加强节能减排立法工作,设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
当前在不断完善环境审计立法工作,使环境审计做到有法可依的同时,应使节能减排指标体系明确化,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使环境审计工作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更加活跃,我国政府应不失时机地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严格环境准人,根据国家环总局的要求,要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提,新上建设项目如果突破总量控制标准,严格把关不予审批,这要求审计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严格纺织、汽车、电力等十大国家重点调控行业的准人条件。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方方面面的能源效率改进压力,企业如何缓解或减少压力,并将压力转换为竞争力呢?金碚指出,企业竞争优势一般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当前产品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节能环保上的竞争,在环保压力下,企业可以通过基于环保的竞争从而获得竞争优势。波特(2009)认为改善环境有利于提高资源生产力,降低能源消耗,获得更高品质的差异化产品。企业以主动积极态度进行环境管理,进行绿色创新,不但能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更能在未来的环保趋势中占得先机,并获得竞争优势。傅京燕(2002)指出,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及需求弹性的差异,通过实行差异化策略获取竞争优势。穆昕等(2005)认为从差异化策略角度实行环境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采取主动积极环境管理策略的企业,能够将环保目标与企业各部门的功能相结合,并运用创新的环保技术解决环保问题。这样,除了可以免遭环保处罚,还可树立和提升企业形象,甚至可开发出新的市场机会。企业生态可持续竞争策略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实行低污染预防来降低成本,也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管理来取得领先地位,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Reinhardt(1998)认为虽然环境管理会提高生产成本,但厂商可以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环境属性、改变产品包装、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价格等获取较高的利润。
政府能源有效性政策研究
能源有效性改进不仅仅企业关注,大多数国家也把能源有效性改进作为国家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设法通过相关政策促使企业进行能源有效性改进。能源有效性改进投资由于投资回报率较低、回报周期较长,企业缺乏积极性。而使用政策辅助、市场定位的机制则是一个获取能源有效性的有效手段。DeCanioS.J.(1993)认为很多公司不愿意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是因为公司内部的最低投资回报率定得比较高,而政府在传统的规制框架外提供提高能源有效性的信息和组织服务的政策指示会对公司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deGrootH.L.F.etal(2001)在对荷兰跨越9个部门的随机的135家公司问卷调查中发现,环境政策、税收政策对企业进行节能投资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HasanbeigiA.etal(2009)在调查影响泰国工业能源有效性改进的主要障碍和动机中发现,特别是纺织和水泥行业,相对于能源有效性更关注产品,通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产品成本是提高能源有效性的主要动力。
能源有效性改进
投资企业在能源有效性改进上,Christmann(2000)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完善产品设计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在能源有效性改进投资方面,目前关于企业层面能源有效性的研究,对于具体工业技术、工艺流程等的技术角度研究较多,而对能源有效性投资的研究较少。不少企业由于投资回报率或技术方面等原因,不愿或难以对能源效率改进进行投资。随着节能服务产业的兴起,这些情况有较大的改善。合同能源管理是上世纪70年代在北美国家兴起的一种节能新机制,即由专门的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向客户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改造方案、设备采购、施工、运行维护等一条龙综合服务,同时向客户提供或协助向第三方寻求所需资金,并从设备运行节省下来的费用中回收投资,获得利润。或者节能服务公司在提供服务时只做节能量担保,由用户进行融资,节省费用归用户所有(Vine2005)。合同能源管理在实施节能项目投资的用户与专门的盈利性能源管理公司之间签订,它有助于推动节能项目,提高能源有效性工作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的研究,对企业能源有效性投资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并为企业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建议。从以上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如何通过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升企业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研究还比较少。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提升能源有效性的研究角度获取企业竞争优势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领域。
企业能源有效性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研究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我国对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严格,国家推出了不少有利于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同时还通过淘汰落后产能的行业或企业,限制“两高”行业的投入,要求企业降低单位生产能耗以及给予节能环保产业支持等方式现节能减排目标。从当前和长远来看,能源效率改进,提高能源有效性是大势所趋,那么企业该如何在大环境下抢占市场先机,通过能源效率改进提高竞争优势呢?企业提高能源有效性,首先要分析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史丹、董利等学者认为主要存在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市场开放程度、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能源价格等因素,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企业或产业的调整或创新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推动国家/地区的能源效率改进。
在能源有效性改进的推动下,对外开放程度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能源消费比重就越高,企业面临的压力也就越大。国家或地区为了提高能源有效性,就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或压力促使产业结构升级或调整。其中,技术进步对能源有效性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政府还通过指标性约束和碳排放约束以及政策激励来促进企业采图1能源有效性影响因素取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有效性。能源有效性改进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掌握先机的企业容易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所有的企业都应看到能源效率改进的趋势,提前考虑并进行能源效率改进,抢先环保优势,提升竞争力。不过较少看到从企业微观层面去研究如何提高能源有效性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成果。波特(2009)认为污染是资源使用无效率的具体表现,企业可以透过绿色创新增加资源生产力,而且首先进行绿色创新投入的企业将具有先发优势。这些企业可以通过对绿色产品收取较高价格,提高企业形象,甚至转让环保技术,开发新市场来获取竞争优势。随着社会对产品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迫切,企业通过宣传自己在环保上的努力和运营来提高企业形象,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产品在节能环保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时,可以推动政府提高该产业的入行门栏,使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或者形成产品标准、行业标准。在这一过程中这些企业处于有利位置。
对于出口型企业来说,正是由于产品的环保和能源效率问题面临着“绿色壁垒”,同时由于环境成本的上升,利润空间逐步被压缩。企业必须寻求能源效率改进,提升盈利来获取竞争优势。国内企业不仅仅面临着各级地方政府赋予的节能减排指标压力,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外也越来越受到能源标识的影响,特别是在国外市场,往往都是由于能源效率标准问题而面临着“绿色壁垒”。能源价格的上升,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市场对节能型产品、环保产品需求的改变,国家或地区各种对节能的支持政策,构成了企业提高能源效率的压力和动力。另外由于能源成本的上升以及能源税的增收,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也逐渐增大。应该说,当前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力受到能源效率影响很大,为了保持或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改进企业的能源有效性是必然的选择。综合文献研究可以看出,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运营调整以及合同能源的有效管理实现对企业能源利用的有效性,从而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获取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除了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提升能源有效性,还可以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运营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企业非核心领域的管理能耗和生产能耗,可以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能源效率改进,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此外,我国也制定了对积极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以资金和技术激励和支持的政策。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2010年4月的《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加大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在加强税收征管的前提下,对节能服务产业采取适当的税收扶持政策。”从上述的研究推出企业面临的能源效率改进压力,以及压力如何影响企业改进能源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影响框架图。
基于能源有效性的企业竞争优势对策研究
那么,企业如何通过产品结构调整、运营调整,以及通过能源效率改进投资进行能源有效性改进获得竞争优势呢?当前社会对节能型产品越来越关注,能源成本日益上升,企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通过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推出节能型产品是维持和扩张市场份额的运营选择。企业在低碳环保的要求下,从战略上考虑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生产和产品符合环保要求;在运营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企业运营竞争优势;通过对能源有效性投资,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提升能源投资收益,在环保、财政、税收等政策环境下生产出环保、绿色、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一)产品结构调整
当前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节能环保的要求,企业产品结构初期定制的前提发生了改变,企业面临着能源成本上升、节能减排指标约束以及公众对节能产品的要求等问题,为了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根据市场信息和企业核心竞争力,采用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等技术方法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保持创新特征并赢得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波特竞争理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经营战略主要有成本领先和差异化。随着能源成本上升,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企业能耗高的产品竞争力下降是必然的。尽管当前市场上多数节能产品价格偏高,经济不大实惠。
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保持创新特征并赢得竞争优势、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高建新(2008)认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结构调整能够整合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使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现实的市场优势。随着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企业的产品结构将面临着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需要遵循“路径依赖”,从政策要求、市场需求,特别是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需求和购买意愿方面,综合分析当前产品的能效性、市场前景预期,利润等,通过对产品结构的节能产品或部件的调整,淘汰落后产品和高能耗的产品增加节能产品的研发投资等措施,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产品的绿色研发中,可通过绿色创新管理,将绿色环保概念融入产品设计与产品包装中,以提升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与此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等。
以新汶矿业集团公司为例,2000年,该公司根据市场形势、客户设备的变化以及客户对煤炭品种和质量要求的变化,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通过重介改造和开发气肥煤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降低能耗。2003年仅重介选后冶炼精煤和生产气肥煤2项就累计增收亿元以上,而且在市场上竞争优势也有很大的提升。在企业的环保竞争上,要完成产品使用能耗以及环保要求的技术创新研发,达到领先优势,期间还可以获得相关的税率优惠,提升企业形象,采用差异化策略获得竞争优势。
(二)运营调整
企业在推行节能减排,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需要对产品调整涉及的生产运营进行调整。企业能耗最终反映在单位产品能耗上,包括生产能耗(工业节能)和日常能耗(建筑节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采用清洁生产、绿色生产的方式,当前清洁生产还可以获得国家的财政、税收等多种优惠扶持。企业在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如何贯彻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需要先对企业进行能耗审计,查找企业生产运营的能耗重点,并确定节能的目标。在节能、提高能源有效性上,企业可通过节能技术进行节能改造、加强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改进设备和工艺流程,开发更佳的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布局和流程从而降低企业生产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可以在运营过程中,在合适的情况下,与所在的园区、聚集区联合进行废水处理、余热利用、废弃物(伴生品)综合利用,也可以联合建立分布式能源供应等满足区域供冷供暖。当前,园区和聚集区节能在各地很多由政府主导进行。
(三)能源有效性投资
企业提升能源有效性的另外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进行节能改造。节能改造需要对企业能耗进行审计,并与当前的成熟节能技术相结合,确定节能目标和技术。采用合适的节能改造技术进行节能减排,不仅能够完成国家或地方交予的节能减排指标,还可以减少企业能耗成本以及与能耗相关的管理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
企业在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时需要对企业和项目本身进行SWOT分析,结合相关的节能减排政策,企业所处环境,企业的技术力量和融资水平以及企业的最低投资回报率等,综合进行投资决策。当前国家在很多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上有财政、税收、融资等扶持政策,企业在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可争取相关扶持。企业在进行节能改造时,综合自己的技术实力、资金水平以及投资回报率,投资机制上可以考虑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借助节能服务公司的技术、专业服务和融资进行能源有效性投资,完成节能改造。一般而言,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涉及核心生产流程、工艺等,这既是出于商业角度考虑,同时也由于大多数节能个服务公司对具体的生产工艺技术难以掌握,而且生产工艺的流程改造本身还涉及到产品结构调整和运营调整。节能服务内容一般包括余热余压回收、能量系统优化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以及建筑节能。
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发展和进步,但也将人类引入了资源能源逐渐枯竭与环境日益破坏的困境。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高速时刻,重工业、化工业等高能耗产业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亟待调整、工业化进程加速推进阶段,,各地为了GPT的增长盲目上项目的乱象,导致一系列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面对我国越来越恶化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消耗。2012年8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2012〕40号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该《规划》分现状与形势,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任务,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保障措施,规划实施6部分。该《规划》明确表示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改善生态环境。面对越来越恶劣的自然环境,节能减排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解决我国人口需求、资源与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该《规划》的制定为缓解我国环境压力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法规落实的情况怎么样、面对经济的高速发展如何实现减排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双赢是一个艰难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结合《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为改善环境做出一定的理论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指导。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相关法律法规,了解研究现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情况,对相关资料关文献进行收集、比较、分析、综合并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与资料,完善研究方法和策略。
2.2专家访谈法
对周围有关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了解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最新进展情况,走访环保部门对节能减排和维护环境的监督和引导现状进行了解,根据走访加深对研究内容的深刻认识。
2.3实地访谈法
走访周围工业单位,收集有关企业减排、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行动,对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于节能减排的认识。走访普通市民,征求他们对环境和减排的看法意见。
3结果与分析
3.1国内研究现状
节能减排贯穿于社会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目前中国正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命脉,如何在保持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是目前科研工作者和管理部门的主要课题之一,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体系指标的界定上,节能减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评价体系研究上,如王彦彭(我国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煤炭经济研究》2009.2) 提出构建中国节能减排评价体系,建立中国特色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理论。具体来说主要从工业、能源消耗、效率、能源结构、污染物排放、污染物治理、工农业用水、环境质量出发进行评价;王传瑜(港口企业节能减排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水运工程》2010.11) 采用综合评价法从节能管理机制建设、节能技术应用评价、节能减排运营考核三个角度出发,构建港口企业节能减排评价体系,解决对当前港口企业各部门环节评价体系各异,没有统一的行业评价体系,无法全面落实节能减排促进环境发展的局面;樊耀东(电信运营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电信科学》2008.5)通过研究发现电信运营业能源消耗情况,认为电信设备运行能源消耗以生产用电和汽油为主,污染物以CO2、空调氟利昂、基站蓄电池和电子废物为主,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了电信运营业节能减排指标体系;国内有关生态环境评价的文献较多,但也主要局限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只有了同一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才能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李静等(整合上海中心城区闲置划拨工业用地推动生产业功能区发展规划策略探讨――以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东区升级改造规划为例《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10.10)将城市化发展体系引入城市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中,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水平及生态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计算出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化发展程度的综合指数,应用系统相对状态发展度模型。综合以上研究现状,本研究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工业减排和环境发展为切入点,探索一定区域内工业节能减排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既是对以往总体研究的细化,又能突出重点,抓住问题的要害,试图在理论上对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行进一步阐述。
3.2有关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调查
3.1.1厂表3-2结果显示,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方面,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能认真落实,从调查层面上来看效果比较好,在没有落实的原应调查上发现主要是生产技术落后高能耗企业,而且基本上集中在小规模企业上。但是从环境继续恶化和调查结果上来看,有些情况并不相符,实际走访发现有些企业虽然在国家要求下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造,但是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致使用技改项目。如有些企业具有污水处理设备,但是很少运行,常常直接就把污水排出生产企业。
4结论和建议
4.1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虽然进行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基础、人文特点等差异较大,但追求经济发展的压力、竞争的环境却大同小异,但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4.2节能减排与促进发展并不完全矛盾,节能减排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反过来生态环境的发展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关键是要协调处理好,找到二者的合理平衡点,淘汰落后产能,关停高耗能、高排放企业,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发展风电、核电、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4.3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入开展节能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改变以罚代管的管理思路,把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作为企业发展的高压线,已经触犯坚决严惩。
4.4加大科技创新和科研资金投入,加大环保科技攻关力度,加强区域污染防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研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终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4.5必须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要强化责任,要加大问责力度。严格执法,对非法偷排、超标排放、逃避监测行为和监管失职渎职重拳打击,对相关企业、单位和责任人严惩不贷。发现问题一查到底,决不放过。
参考文献
[1]赵宏志 关键.绿色经济发展和管理[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
[2]王彦彭 我国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研究[J] 煤炭经济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