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范文第1篇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33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劳动的动因是

A.人类的需要

B.自然的需要

C.就业的需要

D.生产的需要

2.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将逐步占据主体地位的劳动是

A.脑力劳动

B.简单劳动

C.体力劳动

D.重复劳动

3.劳动力市场不断成熟的基础是

A.内在的发育机制

B.有力的国家调控

C.外在的发育机制

D.有力的社会调控

4.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是

A.劳动力市场健全

B.就业观念转变

C.社会稳定

D.经济发展

5.我国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中期

D.20世纪80年代中期

6.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

A.物

B.人

C.资本

D.消费

7.在科学分解生产过程的基础上所实现的劳动专业化是

A.劳动组织

B.劳动协作

C.劳动形式

D.劳动分工

8.适用于生产技术组织条件比较正常、产品品种少、生产批量大的企业的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是

A.比较类推法

B.技术测定法

C.经验估工法

D.统计分析法

9.在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国家应用较广的工作时间制度是

A.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B.非全时工制

C.分职制

D.全职制

10.严格来讲,作为报酬的工资(wage)是付给

A.蓝领阶层

B.白领阶层

C.金领阶层

D.粉领阶层

11.认为工资是由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必需生活费用决定的是

A.马尔萨斯

B.马克思

C.米勒

D.李嘉图

12.主张工资由劳资双方通过协商来决定的学说是

A.工资协约学说

B.生产效率学说

C.工资基金学说

D.生活费用学说

1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称为

A.购销合同

B.贷款合同

C.劳动合同

D.租赁合同

14.劳动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断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这属于劳动合同的

A.变更

B.解除

C.终止

D.续订

15.我国劳动争议司法机构是指

A.海事法院

B.铁路法院

C.军事法院

D.普通法院

16.社会保障的最终责任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家庭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国工党为代表的社会保障思想流派是

A.新自由主义

B.中间道路理论

C.民主社会主义

D.科学社会主义

18.按社会保障责任承担主体分类,采取由雇员单独负担社会保障基金方式的国家是

A.英国

B.新加坡

C.瑞典

D.智利

19.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涉及制定规划、规定政策和管理法则属于

A.行政管理

B.业务管理

C.人事管理

D.监督管理

20.我国规定职工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为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的

A.10%

B.20%

C.30%

D.40%

21.下列选项中,开设“社会保障基金支出户”的部门是

A.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B.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C.财政部门

D.审计部门

22.根据1988年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我国女职工正常产假延长为

A.30天

B.60天

C.90天

D.120天

23.下列选项中工伤保险费率的行业是

A.农林牧副渔业

B.石油加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掘业

24.我国失业职工失业前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不足5年的,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

A.8个月

B.12个月

C.16个月

D.20个月

25.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最早建立的是

A.社会救助制度

B.社会保险制度

C.社会福利制度

D.社会优抚制度

26.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规定,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其享受待遇采取的是

A.全额享受

B.差额享受

C.平均享受

D.等额享受

27.社区服务的组织管理中,属于民政主管的是

A.选定社区服务人员

B.明确社区服务内容

C.制定社区服务规划

D.具体实施社区服务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层次是

A.基本医疗保险

B.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C.公务员医疗补助

D.个人商业医疗保险

29.我国养老保险规定,企业职工个人的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

A.6%

B.8%

C.10%

D.12%

30.根据社会优抚的相关规定,国家对年老复员军人定期定量发放

A.医疗补助

B.救济金

C.生活补助

D.抚恤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在设计组织结构时要遵循的原则有

A.青简原则

B.统一原则

C.效能原则

D.自动调节原则

E.管理跨度原则

32.工资制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其特征不同可以分为

A.基本工资制度

B.工资等级制度

C.辅助工资制度

D.工资升级制度

E.工资定级制度

33.以合同目的为标准可以将劳动合同分为

A.录用合同

B.长期合同

C.聘用合同

D.借调合同

E.短期合同

34.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范围包括

A.国有企业

B.城镇集体企业

C.外商投资企业

D.城镇私营企业

E.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35.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补充办法主要有

A.基值补充法

B.倍率补充法

C.工资比例法

D.绝对额分配法

E.相对额分配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劳动组织

37.社会保障

38.社会保障基金

39.特殊社会福利

40.经济适用住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要回答确定工资级差的要点。

42.简述劳动合同应当包括的内容。

43.简要回答社会保障的功能。

44.简述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思路。

45.简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简述养老保险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常态;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94-02

在2014 年的5 月,第一次指明:“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要适应新常态。”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经济“新常态”,为中国经济发展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但中国自古至今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面临的突出现实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顾名思义,城乡关系必然成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1]。

一、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城乡之间分割发展的情况,还有不可调和的城乡经济社会矛盾,城乡一体化思想才被政府逐步重视起来,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同时,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二元化体制,以及消除城乡关系发展方面的体制障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笔者认为,城乡一体化,是以城市为核心、小城镇为过渡、乡村为基础,最终实现城乡依托,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第二,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经典作家理论。在科学理论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城乡一体化方面问题的研究,比如:阐述了城乡差别产生的历史原因、过程;城乡对立的消灭是必然的,城乡协调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消灭城乡差别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的科学体系中,城乡关系方面的比较完善的成果――城乡融合论[2]。

在其理论中,城市和农村都是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发展,城乡关系依次从互相包含到分离分割,再到协调融合。在涉及城乡关系基本定位问题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认为导致工业和农业之间矛盾激化的原因是城乡之间的对立和矛盾的尖锐化。与此同时,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矛盾激化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对立。因此,城乡关系的理论在本质上是要消灭城乡对立。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乡之间的对立势必造成社会的不和谐,但从长远看,城乡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第一个提出“城乡融合”的概念是恩格斯,城乡融合,即把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方式中的益处相互结合。恩格斯进一步将城市和农村之间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为:城乡不均衡―分割―新的均衡与融合。恩格斯指出,私有制是造成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所以,要实现城乡融合,就一定要先消灭私有制[3]。

二、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第一,初步形成阶段(1953―1957年)。1953―1957年,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初步形成阶段,具体体现在政策层面和组织层面上。政策层面就是从1953年上半年开始实行的统购统销政策,即粮食的计划收购政策、供应政策、由国家统一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并且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组织层面是在1956年,合作化运动进入了高级社阶段,对农民的组织约束进一步强化,使得我国的二元结构特征日趋明晰。当时合作化发展速度特别快,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产生了恶劣影响,因此合作化从组织上配合统购统销政策,初步构筑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框架。

第二,全面成长阶段(1958―1961年)。

第三,调整阶段(1962―1977年)。此阶段着重对农业和工业关系进行了有效调整。

第四,完善阶段(1978―1985年)。就是诞生在这个阶段。此项改革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二元结构有所改善,城乡各方面差距明显缩小。

第五,固化阶段(1986―2003年)。固化这个阶段重点是体现在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和社会发展差距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6年的2.12倍扩大到2004年的3.23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2003年达到3.35倍左右。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明显。此外,城乡居民的社会发展差距更大,城市居民享有各种社会福利,农村居民则不享有任何社会福利,城乡居民无论在教育、医疗卫生,还是就业、社会保障、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是不一样的[4]。

第六,逐步缩小阶段(2004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出现连续缩小态势,国家通过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新常态下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策略

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必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条件,揭示新常态下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城l一体化的户籍制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加快推进了对户籍制度改革,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要求。户籍制度的改革承载了大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的附加值,所以意味着利益结构的大整顿,这标志着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当然,新常态下,我们面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应该有新的突破。体现在:坚持以人为根本,加快建设新型城镇化,保障农村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改革土地与户籍多年的顽疾,实现农村城镇化,城中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首先,逐步建立城乡的完善体系。其次,逐步建立城乡基本均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机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三是厘清政府关系,建立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机制;四是引入竞争,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机制;五是发展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立文化支撑机制。再次,逐步建立城乡同建同治的生态环境体系。最后,逐步建立城乡结合共融的产业体系,表现为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变革乡村生产关系[5]。

第三,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财政政策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具有的独特作用,主要职能是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经济和监督管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是“万能的”,也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发挥好财政政策的独特作用。首先,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创新财政监督模式,规范财政管理行为。

第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制。一是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在就业政策中要消除就业歧视,重点放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不断解决农村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二是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通过努力构建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新格局,不断使广大人民收入水平逐步增高,还要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的是使低收入者增收,中收入者扩收,尽力缩小城乡差距[6]。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四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我国医保体系,改革城乡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运行体制,建立科学的适合我国农村发展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五是深化扶贫体制改革。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

第五,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机制。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六,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在自然中生存,人与自然应该是一体的。国家和社会都在盲目追求工业现代化,却忽视了人本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新常态下,环境资源的负荷能力已经很微弱了,所以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摆脱旧的错误的发展方式,营造和谐共处的友好环境。首先,应该在观念上尊重、顺应自然。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们都要做到节约资源从娃娃抓起,要有节约环保理念。其次,经济增长方式也要改变,过去的粗放型发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发展道路了,要依靠科技,要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要走新型的属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最后,企业、国家、社会要建立良好的生态链,加强对资源的保护,对污染物的治理,最终还大自然一个绿水蓝天,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统一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仲文.大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4:202-2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733.

[3] 邬巧飞.马克思的城乡融合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科学社会主义,2014,(4):142-145.

[4] 张永岳.我国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