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新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名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为了提高我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信息技术的管理为主线,共分为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获取技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内容。

从内容编排上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难易程度分布不均,既包含了当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又涵盖了复杂的技术原理与基本算法。因此,如何让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消化吸收内容的精髓,让他们能从繁重的知识体系中梳理出一条简单明了的主线,便成为了教员的主要授课宗旨。因此,采用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信息化案例教学在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1.信息化案例教学

近年来,案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过简单生动的案例,往往可以起到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实例化的作用,对于学员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发挥了较大的辅助作用。但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往往以纯文本的形式展现在学员面前,教员与学员之间的交互经常停留在了简单的书面或口头上的问答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学习的能动性,但是缺乏灵活性以及生动有趣的“色彩元素”,因此这就要借鉴信息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将信息化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分析,以适当、丰富的教学案例为内容支撑,以信息化技术为技术支撑,开发出图、文、声并茂的信息化案例。

2.可行性分析

案例教学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与局限性。对于本教研室主讲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概述、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等知识点。经过对课程内容的深入设计与分析,总结出本课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课程内容中包含非良构问题,即指含有多种解决方案、多种解决途径的问题;课程内容中包含某些典型事例类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中包含策略类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抽象而难以言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往不能直接通过传授而让学生直接掌握这些内容,需要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步掌握与内化。基于这些特点使得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开展案例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

三、信息化案例的研制举例

1.案例一

以“信息获取技术”这一章为例,阐述信息化案例教学法在本章中的应用。从内容设置上可以看到这一章难度较低,但是知识面较宽,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内容中包含某些典型事例类的学习内容,如果只是通过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向学员解释“声纳”的工作原理或者“红外成像仪”的技术特点等,会使学员既感枯燥又觉得抽象,如何让学员能充分理解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让他们带着兴趣来学习,此时就可以应用信息化案例教学法展开教学。具体案例的研制过程如下:

(1)研制计划。1)研制目的。通过对信息获取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以基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案例教学形式实现以下教学目标: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的学习,探索分析信息获取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使学生对信息获取技术的理解更加生动、直观;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会通过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分析信息化对军队建设的贡献,加深学员对信息化的理解。2)研制的内容。该案例以信息获取技术的发展历程为教学内容,因为面对的是军校学员,因此主要采用军事上的典型案例来组织内容。以信息获取技术使用的媒介不同,从光电获取技术到复杂的雷达、卫星获取技术,从利用无线电波的地面获取技术到利用机械波的海中声纳获取技术等。还介绍了现代战争所采用的信息获取技术的更新换代,由此引发学员对信息技术在军队、作战领域的应用产生深入的思考。3)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将其作为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导入。4)采用的呈现方式。本案例的呈现以图片剪辑、视频加相应的文字、语音配合的方式为主。

(2)撰写文案。以下为文字案例的大纲(具体文案内容略):光电信息获取技术;雷达技术;声波信息获取技术;地面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技术。

2.案例二

以“信息处理技术”这一章为例,该章内容难度较高,有一些较为难懂的概念,比如“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此时如果用简单明了的案例向学员进行解释,肯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解释“模式识别”时,不用专业的术语去下定义,而是采用医学上癌细胞识别的方式进行解释,通过这个案例采用一些模式识别的算法,如贝叶斯决策理论、近邻法等,具体案例研制过程为:

(1)研制计划。1)研制目的。通过对信息处理案例的学习和讨论,以基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案例教学形式实现以下教学目标: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案例的学习,探索分析信息处理技术的原理与作用;使学生对信息处理技术的理解更加生动、直观。2)研制的内容。该案例以信息处理技术的典型案例为教学内容,使用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关注的案例事件作为授课内容,分别采用“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理论”与“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理论”验证“癌细胞”的诊断过程,让学员能够体会到现代医学与信息技术的密切相关性。3)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将其作为引入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导入。4)采用的呈现方式。本案例的呈现以图片剪辑、视频加相应的文字、语音配合的方式为主。

(2)撰写文案。以下为文字案例的大纲(具体文案内容略):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理论;基于最小错误率的贝叶斯决策理论;脸部识别案例;印刷体汉字识别案例。

四、教学效果

由于将信息化案例教学法贯穿课程始终,使得大部分学员都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其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而且部分学员将课程知识延伸到了对军队信息化的思考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军队信息化改革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当课程接近尾声时,学员有组织地进行了一次题为“信息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的演讲,从选题到具体的演讲过程,学员都发表了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同时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其中,实现了课程制订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世清,朱莎莎.信息化教学案例的研制原则与方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多元智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01

一、前言

目前,我国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不断加快,而多数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灌输理论知识与强化学生记忆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与现下高中信息技术的操作和创新等特点相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力理论是一种融合语言、数理、运动以及空间等七大方面的智力理论,与高中信息技术的素养、应用与创新的教学要求相符,基于多元智力视角下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下就简要地探究基于多元智力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进一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基于多元智力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1. 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基于多元智力视角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知识,在保持兴趣的条件下经教师引导,树立起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形成客观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例如,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采用任务的形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并适当地启发与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与经验发现并学习新的知识点,如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FOR循环语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相关的问题进行引导,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自主地展开学习与探究,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运用具备的知识,找到联系数学规律与计算机编程等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循序渐进地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还能在回忆时巩固旧知识,同时不断地发现与学习更新的知识点,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究信息技术,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与创新性。

2. 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整合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多元智力理论包含了语言、数理、运动、空间、观察与自省以及节奏七个方面,基于多元智力视角下开展课程教学,有利于整合高中相关课程的知识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学生扩散思维的能力。就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形势来看,其逐渐转型为信息化教学,由原来单一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体系转变为群体课程相结合,同时加强了课程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识学以致用。例如,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将语文知识教学素材与信息技术课程相结合,如在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网页链接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选择同一阶段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容或已经教学的内容,通过图片、音乐或动画将这些教学内容在网页中制作成链接,学生在学习相关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同时加深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综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3. 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建立客观的教学活动评价体系

就高中阶段的教育来说,对教学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具有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现状进行全面掌握,教师可以综合双方面的因素改进教学,促进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可以采用结合问卷调查、课堂提问、教学访谈与笔试检测等方式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全面分析,再由此改进教学方式。例如,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进行评价时,应综合评价信息安全保障、信息数据库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使评价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得以完全体现;再如,对学生解决信息技术问题能力进行评价r,应综合评价文化、艺术与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全方位提高教学效率。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及时改进教学思想与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现下教学形势的变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教学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与建立客观的教学活动评价体系,在多元智力视角下全面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沙桂峰.基于多元智力视角评价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才智,2015(16).

[2] 韩光军.基于多元智力视角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评价[J].成才之路,2015(10).

[3] 胡大海.多元智力视角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7).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1.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分析

1.1个性化教学内涵。个性化教学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和个性潜能优势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提倡教育特色化,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个性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化、和谐化和创造性。大学个性化教学是个性化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的体现,大学的个性教学是利用搞笑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手段使得每位同学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特长,促进每个个体的自身发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1.2个性化教学理论分析。个性化教学基于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课堂教学不死整体划一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差异性,兴趣爱好、文化背景、智力、性格等都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影响。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现有水平”、“潜在水平”两种水平,潜在水平被称为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为现有水平,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教育只有建立在充分研究学生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重视学生的原有认知和能力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是实现教学的个性化。美国哈弗大学的“零点项目”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该理论对个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个性化教学评价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启示作用体现在:坚持“成功”教育,确定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

2.个性化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的教育在个性化方面比较欠缺,在教育体制、办学特色、院校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缺乏个性和创新,高校的教育中常常出现忽视个性、扼杀创造性的现象。高校教育专业设置过窄、教学内容陈旧、培养模式单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的教育理念偏置、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陈旧、教学方法和评级机制落后。

2.1高校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教育理念过于偏置是高校教育的主要问题,教育理念是支撑教育机构运行的核心文化,是人才培养的和教育时间的深层价值观。我国的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重权威、重传统、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想,泯灭学生的个性。高校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基本上沿袭了上世纪的模式,教学方法以老师灌输为主,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的评价普遍采用期末考核的形式,不注重学生平时表现。

2.2推进高校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导向,确立个性化的教育理念。个性化的教育强调尊重个体,正确对待个性的差异,鼓励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渗透到高校教学的各项工作中,确立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和教育质量关。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在制定教学内容时需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建立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内容的改革。推行启发式教学,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推行强调教与学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将教学转变为共同参与探求知识的过程,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将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引进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方面检测教学的成果。

3.高校个性化教学案例分析

以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探究个性化教学案例,高校信息技术个性化教学采用分层激励、差异化发展,应用更多元切入实施个性化教学。首先通过摸底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等级,A级别的学生以及基本掌握了计算机信息技术,不必在同基础较差的学生一起进行基础学习,需要为A级别同学专门制定“基于专题的学习策略”,目的是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A级别学生的基于专题的教学案例为:以“北京文化”为主题,选用PPT、FLASH、WORD、FrontPage任何一种,内容可以涉及:北京的饮食文化、历史文化、胡同文化等,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针对B和C级别的同学专门制定了基础任务和进阶任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B和C级别的同学任务设计注重梯度性,适合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进行选择,循序渐进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经过几个课时的逐渐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多元化的切入点实施个性化教学,不断改变教学的主体。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生在课堂中讲述自己的使用心得,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同一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可以加深学生的认知,在教学活动中转变一味灌输的模式,同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个性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高校个性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究个性化教学案例的成功应用,为高校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作者:王妤姝 单位:四川学政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欢歌.个性化教学案例研究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信息安全;分梯度

作者简介:康晓凤(1978-),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讲师;鲍蓉(1968-),女,上海人,徐州工程学院信电工程学院教学院长,教授。(江苏 徐州 22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1JSJG2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107-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技术发展更新最快的专业之一,而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又是本专业技术更新最快的课程之一。为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能跟上社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在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强化动手能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同时在实践应用中主动学习新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这个思想和所倡导的学以致用和应用指导学是一致的。

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学生最初学习的积极性会比较高,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只有在CDIO 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于CDIO理念的教学大纲设计

根据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构思信息与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大纲时,着重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内容方面要求与当今的技术发展同步,将热点问题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例如,2013年“3.15晚会”曝光的和网络安全相关的问题,可以融入到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分析其成因、原理和解决方法。课程设计要能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相关学科竞赛的水平同步,同时定期与相关的企业和院校交流,保证能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在考核方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和省级以上信息安全竞赛的主要获奖者,本课程就可以免修。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经过课程组的讨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和前沿技术、网络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实体安全、网络数据库与数据安全、数据加密和鉴别、防火墙、网络攻防技术与应用、Internet安全和VPN技术等,实验项目包括密码学(置换、替代、DES和RSA)、PKI、多级安全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病毒、VPN和安全审计等内容。课程设计遵循以赛带练的指导思想进行开展,主要分为两大方向:安全作品和模拟攻防。安全作品由教师指定参考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来实施,这些题目主要参考各级信息安全竞赛而不断更新,如文件透明加解密、基于Android平台的安全通信录、基于Android平台的绿色浏览器、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防护系统等。模拟攻防由教师提前创建一个模拟环境,在此环境中预留一些漏洞和层层关卡,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关卡越多,则完成质量越高,环境和关卡的设置参考各级攻防赛的相关设置。

二、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提出了一个核心、一个导向、三个层次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一个核心是指以从业职位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人才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的基本需求为基础设定了三大类职位:安全软件开发、安全顾问和红客。引导学生在学习期间拟定职业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某个方面的能力。一个导向是指以项目经理训练为导向,即与网络安全充分结合的综合性的团队式项目训练,从团队人员的确定、项目计划、项目实施和项目的推广整个过程都有项目经理来执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次是指本课程的教学结构和内容上分为基础模块、项目模块、企业模块三个层次。基础模块是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项目模块是项目经理训练,企业模块是实训基地的企业项目实训。

三、分梯度的学生培养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没有设置信息安全专业,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只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网络工程方向开设,而信息安全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仅仅在网络工程方向的学生中去培养优秀的信息安全人才是困难的。学生仅仅学习这一门课程远远达不到社会对信息安全人才的技能要求,所以我校一般从大一开始进行选拔和培养。首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选拔一些有兴趣的同学,进入学院设立的学生网络技术学会,然后再从中选拔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学院与企业共同设立的信息安全小组。进入信息安全小组的同学采取导师制的方式进行培养,指导老师对信息安全小组的每个同学制订一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指导这些学生去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申请各级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项目,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再把这些学生送到相关的实训基地参加实训项目,形成了四年分梯度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机制,如图1所示。

四、基于情景模拟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

在CDIO的12条标准中,标准5和标准6对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依据CDIO的指导思想和企业项目需求,课程组老师进行多方考察和筛选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本实验室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课程实验,同时也能模拟各种信息安全应用案例,实现各类安全项目的实施。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实验项目、课程设计、学科竞赛、教师科研、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等环节有效地融入一体。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每一个实验都进行应用情景设计,按照“设定情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经验推广”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使学生对每一个实验项目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本科学习的第四年进入实训基地学习,和校外工程导师一起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这样学生掌握的技能就能和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实施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学生在校外实训期间参与企业各类工程集成项目多项,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五、提高教师自身的CDIO理论和实践能力

为了加深对CDIO的认识,并把这个理念带到教师实际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要求课程组的教师认真学习CDIO的理念,同时积极参加国内组织的CDIO教学研讨活动。现在很多大学教师在自己专业知识和科研方面都是专家,但在实际工程和产业中的经验非常有限,CDIO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备熟练的实战动手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课程组教师积极争取学院委派到企业进行锻炼的机会,增强自己的实际工程和产业经验。现在本课程组教师都具有工程项目经历。

六、结语

在充分研究与吸收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理念,对信息与网络安全技术课程从教学大纲的编制、教学模式的改革、实验和实训体系的设计,以及学生培养机制等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2010年起,学生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在国内的各类期刊9篇,在省级以上信息安全技术相关的学科竞赛中获奖11余人次、申请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和创新创业项目10项。在此基础上,将继续运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深化课程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天宝,程卫东.基于CDIO 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工程教育改革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25-31.

[2]林英,李彤.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安全方向”CDIO实践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6):94-97.

[3]徐剑,王学毅,谭振华,等.基于CDIO的网络安全类课程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8):61-68.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那么,我们借助什么样的技术工具来进行数字故事创作呢?使用一些简单易用的编辑软件(如MovieMaker、iMovie、会声会影、PowerPoint等),就可以制作出精彩的数字故事作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校本课程需要,选用Scratch程序设计软件和PPT软件。Seratch程序设计软件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专门针对8岁以上的儿童开发的一款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简单易学,利用模块(图1上)像搭积木式地编写脚本控制角色的表演,同时很方便地录制(图1下)自己要说的内容,将声音导入并应用到脚本设计中,还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共享到官方网站(scratch.mit.edu)上去,与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共享交流,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儿童从中获得创作的无限乐趣,此软件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PPT软件同样简单易学,可以方便地插入图片和文字,使用者可以利用PPT自由创作并能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观点。该软件是一款常用的、功能强大的并极具表现力的多媒体工具。

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强调的不再是“教操作”而是“学创作”,儿童能够利用技术创作表达他们自己观念和思想的数字文化作品,并在知识、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特别是在创造陛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得到进—步拓展与提高。其课程教学是围绕“提出创作主题-范例研习-模仿设计-自由创作-分享交流”的过程模式而展开的“为创作而教”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是“范例教学法”和“基于设计的学习”。我分别选取了scratch程序设计软件和PPT示文稿设计了数字故事的教学案例。

利用Scratch软件设计数字故事的教学案例

1.提出创作主题

上课开始,我先请学生欣赏兴趣小组所创作的故事,很快便引发了学生的兴趣,随着一个个作品的播放,他们从欣赏中渐渐感受到了今天将要创作的主题。

故事欣赏完后,学生迅速打开Scratch软件,一边观赏范例、一边构思自己的创作主题,积极进入到故事创作的氛围中。在我的启发下,不一会儿,五花八门的故事主题就从学生的电脑里相继出现了。

2.研习范例

Scratch教学范例是很重要的学习材料,是拓宽学生创作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动力源。

学生经过大量由浅入深、不同类型的范例学习后,积累了不少设计方法,很快便有了自己的想法,上课后,他们打开多个范例,一会儿把范例中的不同角色的脚本块进行单步运行,观察角色的变化;一会儿拆开脚本块尝试执行,想从中发现什么秘密;一会儿又转到自己的故事创作中来,尝试用不同模块搭建脚本控制角色,设计自己的想法;偶尔上网搜索图片和音乐。我看到的是学生在Scratch中忙忙碌碌地自主探究学习情景。

3.自由创作

学生利用Scratch设计故事时,只需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教师则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创作时间。有的学生拿着麦克风录制自己的说话声,不时还引起同学的笑声,有的同学在一起互相讨论交流,有的学生通过不断尝试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角色在舞台上的表演,而情不自禁地发出各种兴奋的声音;还有的学生举起小手请求教师的帮助等。学生在创作中也会遇到困难,我作为学生创作的引导者,一会帮他们解决脚本设计的问题;一会儿解决声音格式转换的技术,帮助他们排除创作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使学生有信心完成自己的故事创作。此外,我充分调动同伴互助的作用,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若发现有很好创意的,我会及时在班上展示,一方面给予这些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另一方面也启发了其他学生,使他们获得创作的灵感。

4.分享交流

当班上大多数学生完成了故事创作后,我就请愿意展示的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故事创作中最有特点的地方,其他同学也可以向他提问。同时,鼓励学生将作品上传到网站上,与世界各国小朋友分享。

这是我校学生用Scratch设计“新刻舟求剑”的故事,如图2所示。

本作品以成语故事刻舟求剑为创作背景,采用小黑人为故事中的人物角色,用叙事的方法设计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学生大胆想象,把现代工具GPS融入故事创作中,影片以小黑人用GPS找到了丢失的剑为结尾,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故事创作。

上传到Scratch官方网站(http://scratch.mit.edu/users/hafxzuopin)的学生作品,如图3所示。利用PPT软件设计数字故事的教学案例

本案例的教学内容是用PPT工具创作数字故事《寒假趣事》,教学活动仍然是参照“为创作而教”的模式开展数字故事创作单元教学实践过程。

1.我的故事,提出创作主题

上课开始,我打开范例“寒假趣事”。随着音乐的响起,“快乐、短暂的寒假悄悄溜走了”飞入,接着,“迎来了新学期”渐变出现,随后,故事娓娓道来,学生情不自禁地由衷感叹:哇,真妙啊!细细品味,他们对故事创作的好奇之心表露无疑,并进发了“我也来尝试”的强烈欲望。我暗自高兴,对数字故事教学增加了不少信心。

作品欣赏完后,我逐步引导启发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数字故事创作的内容,确定自己的故事创作主题。学生开始忙碌起来,打开PPT开始构思自己的“寒假趣事”,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为了保证下节课学生能构思好自己的故事,我在下课前,要求他们回家后把自己的故事用文字写下来。

2.研习范例,设计故事脚本

上课后,我引导学生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精简故事内容,在幻灯片里用文本框输入文字,并用叙事的方法,把故事串起来。接着,我让学生观察范例中的图片和文字出现的设计效果,演示并告诉学生把自己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讲出来并吸引观众,可以适当地用自定义动画来实现,引导学生尝试找到合适的动画表达效果。这里,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自定义动画的教学。

师生共同研习范例后,我就把时间留给了学生。巡视指导时发现:5年级的学生以精简的文字叙事还是有点困难,因为,他们还缺乏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于是,我就让学生将教师的范例故事进行改编,降低难度,慢慢领悟,让有能力的学生独立设计。

3.自由创作,完成数字故事

上课后,我继续引导并鼓励学生继续完成他们的创作。在巡视指导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创作过程中设计不妥的地方,比如,文字偏小和表达不够准确、应用的图片不够清晰、文字图片出现的自定义动画效果不佳等,我及时给予指导和提醒,使学生逐渐体验和掌握PPT创作中的一些技巧,积累了创作的经验。

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喜欢一边设计文字脚本,一边上网收集和处理图片,同时设计自定义动画,导致他们用在收集图片上的时间太多,我就再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图片库和声音库,以方便他们使用。

必要时,我会向学生介绍利用Photoshop和Scratch进行图片处理的方法,帮助学生扫除了创作中的障碍。当学生有了很好的设计,我就及时在课堂上展示,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打开设计的思路。我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适当调整课时,留心关注贪玩和进步的学生,关注设计不妥的地方,给予多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故事的创作。

4.分享交流,体验快乐

成功和喜悦需要分享。我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作品,肯定和鼓励他们;学生也可以邀请同伴来欣赏并提出意见,从而进行改进;对于优秀的和存在典型问题的作品,我会在全班展示,讨论交流,积累学生创作的经验。

学生在数字故事创作的整个过程中,既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也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及同伴互助,少数学生还需要教师的个别辅导。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学校的“网上学院”(http://xk.省略/school/netstudy/sample/work.asp?id=56)。对于颇为优秀的作品,由老师通过视频转换软件将其转换成avi格式的文件后上传到优酷网(http://i.省略/u/profile),以供学习和交流。

在第二单元以《校园里的事》为主题的教学中,有一名学生创作了数字故事作品《总是躲在角落的她》。如图4所示。本作品讲述的是一名学生看到班上有一位孤僻的同学被人欺负,呼吁其他同学来帮助她的故事。这个故事以数字故事的形式在班上展现,配以动画、文字和音乐的渲染,给学生很深的触动,学生不仅了解了信息技术,还收获了情感体验,可谓教育意义深远。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以儿童数字文化创作课程为理念,将数字故事创作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能够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提升儿童的数字文化素养,发展儿童健康、积极的品格。首先,数字故事创作将技术的应用融合在数字故事创作之中,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技术学习向媒介文化和数字文化的特征方向转变,其次,数字故事创作可以超越数字技术本身的特性,极大地促进儿童的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再次,数字故事创作的过程可以使儿童得到一种高质量的学习和情感的体验,这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快乐创作之旅。

此外,通过数字故事创作,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及时和他们沟通交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自己通过制作数字故事范例,可以提升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