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努力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事业持续进步。
3、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4、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5、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进社区。
6、临床用药实行零差率销售,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
7、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
8、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
10、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11、提升医疗服务品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12、县级公立医院从2015年4月1日起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13、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物滥用。
14、实施市级公立医院改革,优化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15、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广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16、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17、落实医改政策,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18、调整完善医保支付制度,引导病人合理就医。
19、破除以药补医,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宣传重点:
1、首选使用基本药物,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2、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物滥用。
3、提倡使用中医中药,推广适宜技术应用。
4、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推行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提高群众满意度。
5、调整医保结算和支付方式,引导病人合理就诊。
6、门诊输液和抗生素使用控制。
7、调整医药服务价格,推进医药分开,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
医疗纠纷的合理处置是减少医患关系矛盾的重点,文章深入地分析了医疗纠纷的主要产生原因,并对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制定。
关键词:
医疗安全管理;处理;医疗纠纷
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的矛盾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从医疗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医疗纠纷的合理处置,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医疗纠纷造成的损失。因此,很多医疗机构都将处理医疗纠纷作为工作的重点。
1造成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1.1违反医疗工作操作流程目前,一些医疗服务机构由于管理机制存在漏洞,造成一些医疗服务活动简单的凭借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推进,难以适应医疗服务工作的整体环境。还有些医疗服务人员对医疗工作的具体执行流程缺乏足够的认识,造成一些医院虽然具备详细的规章制度,却难以保证工作人员有效的履行。[1]还有些医院的规章制度并没有实践诊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有效连接,造成不同部门的医疗服务工作者各自为政,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质量。
1.2手术前对病情交代缺乏详细性一些医疗机构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对一些病人的病情交代机制缺乏关注,造成一些医疗人员虽然能够进行正常的医疗服务,却无法获得病人和病人家属的理解。还有些大型医疗活动对签字程序的重视度较低,造成一些医疗服务活动虽然能够履行正规的签字程序,却无法保证病人和病人家属对具体的医疗活动具备足够的理解,最终造成医患双方由于信息交流不畅出现误解。[2]还有些医疗人员在进行危重病人救治的过程中并没有像病人家属进行心理准备的交代,造成一些病人不治的情况下,病人家属将愤怒转向医疗人员,对医疗人员构成不合理的伤害。
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的具体举措
2.1提高医疗机构制度建设水平首先,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当前医疗服务领域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学习,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进行医疗服务活动制度建设,保证所有的医疗服务活动都能明确具体到责任人,提升病人和病人亲属对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信任。[3]另外,要在医疗机构内部进行合理的交接班制度建设,保证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工作活动的状态。要在医院内部设计科学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通过医疗机构的会诊工作要求,对机构当中的医嘱制度实施细化,并在实施大型手术之前按照完整的审批程序进行各个岗位的职责确定,使全部的制度设计都能在讨论的状态下得到合理的应用。要在制度的设计过程中将疑难病症的讨论作为工作的重点,使全部的工作人员可以按照完整的讨论制度进行医疗服务细节的设计,方便检查评估工作的推进。医疗机构还要将相关奖惩机制作为制度设计的重点。通过对高水平医疗服务人员的奖励和消极怠工人员的惩罚,对医疗机构的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4]医疗机构还要根据卫生局的范围设定方案,对医疗服务活动的具体执行方位进行设计,以便新型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制度建设当中,使医疗机构可以按照健全的制度进行上岗方案的设置,增强各项制度的注册合理性。制度的建设要充分保障流程建设的合理性,严格根据现有的流程设计模式对固定工作岗位的制度实施细化设计,以便现有的制度可以避免产生较大的问题。
2.2完善医疗机构病例管理制度首先,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病历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以便从医疗管理工作的依据出发,对提高医疗管理安全性的制度进行设计。医疗机构要按照卫生管理部门的要求,将现有的病历管理制度进行改良,使医院能够拥有完整的二级病例质控体系。[5]此外,要按照医院各个层次工作人员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对医疗机构现有的归档病历实施研究分析,并结合医疗机构的奖惩措施特点,对医院各个领域的病例应用情况实施分析,保证所有的医院工作人员都能进行交叉检查机制的构建。医院的工作人员要将检查机制作为病历管理的重点,从医院患者的告知书角度出发,对病历管理的合法性进行保证,使医院的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的工作行为特点进行授权机制的构建,使所有的住院程序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医院工作人员要结合病历管理工作的具体合法性特点,对病历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的各项记录实施研究分析,使全部的管理工作能够按照抢救环节的要求进行推进,使医院的病例管理工作得到更加完善的监管。如果医疗机构出现病人不治的情况,必须要求主治医师进行死因明确,保证医疗机构的所有业务都能在主治医师的管理之下实现程序的合理控制。病历管理工作还需要从时间控制方面进行有效处置,从病例的制定到病例的完成,必须在24小时之内完成,确保病人和病人亲属能够对医疗机构具备足够的信任度。
2.3完善医院特殊病人管理制度首先,医院要对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和可能出现的医患纠纷进行主题分析,并根据不同的病患情况,对医患纠纷产生可能性较大的群体实施特殊安全管理。如果患者的亲属较多,而患者本人失去表达自主意愿的能力,医生则必须在患者家属达成一致意见之后进行大型医疗服务,避免由于责任的担负情况不明产生医疗纠纷。此外,要对经常住院的病人实施特殊管理,避免由于不同住院时期采取的不同医疗措施引起患者的误解。还要对具备医疗常识的患者实施特殊的安全管理,在进行医疗服务之前将具体的服务措施进行讲述,使接受医疗服务的人员能够对医生保持足够的信任,增强理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纠纷。医院还要对患者的具体身份加以关注,如果患者曾经有过犯罪经历,则需要加强对这一类病人的安全管理,避免这些人使用非法手段对医院施加影响,切实保证医疗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2.4完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院要加强对医疗服务执行过程中的各类物资的管理,使医疗纠纷能够彻底的避免产生于硬件资源领域。另外,医院要对现有的硬件设置进行备用机制的建立,通过双回路电源装置和发电机装置的准备,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应用质量。使患者能够在观察到医院丰富的医疗设置的情况下加强对医疗服务机构的信任。医疗机构还需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之下进行基础设置购置制度的细化,并使所有的医疗设备采购按照规范合法的渠道进行购买,增强患者对医院工作的理解。要在医疗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对设备合格证件和检查证件进行管理,使所有的设备管理活动都能在正规的模式中加以推进。
3结论
从医院的安全管理角度入手,对提升医疗纠纷处理质量的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对增强医疗管理质量十分重要。深入地分析处理医疗纠纷的各项措施,并对提升医疗纠纷处理质量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降低医患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姜日杰.非诉讼方式解决医疗纠纷的思考和建议[D].长春:吉林大学,2010.
[2]王将军.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
[3]杜鹏.基于提升医疗质量的医疗纠纷前馈控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4]黄培.妥善处理医疗纠纷确保医疗服务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5):67-69.
“2005年之前,我担任过市卫生局局长,对全市医疗情况比较了解。市政府希望中心医院能够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基层民众看病难的困难。”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下称“中心医院”)院长张汝林表示,作为攀西区域医疗中心,中心医院以过硬技术和优质服务深受公众信赖,医院有能力,也有责任带动区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2006年4月,中心医院与攀枝花市仁和区政府签订协议,首次试水医院托管。作为一所老区医院,仁和区人民医院硬件破旧、技术落后。尽管最初职工反对意见很大,但出于对全市医疗情况的考虑,张汝林最终力排众议,决定走出医院多元发展的第一步。
由于管理、技术输出到位,仁和区人民医院很快转危为安,政府还投资数亿元对其进行整修。依托成功经验,中心医院先后又托管了多家医院,并于2011年组建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
张汝林表示,成立医疗集团,旨在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带动作用,实现各成员单位间优势互补,以充分满足当地公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集团成立后,各成员医院依据层级和类别进行了服务功能划分,并制定了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医疗集团还成立了信息化服务平台,出台了大型医疗设备共享、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具体制度和措施,并探索后勤资源社会化管理方式。
为了促进各分院快速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中心医院对各成员单位开展了全方位的帮扶。除了派驻管理骨干担任分院院长,以规范医院的管理行为和服务理念外,中心医院还派驻专家团队开展业务查房、手术示范、专家讲座,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此外,医院还将各分院新进大学生纳入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张汝林表示,医疗集团成立后,中心医院也面临着转型,“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今后着重开展以危急重症的诊断治疗为重点、以微创外科、介入和腔镜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同时积极推动系统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制度建立 质量提升 发展路径
新医改以来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成就
深化医改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要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在覆盖范围、筹资水平、报销水平、保障范围、经办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一)覆盖范围愈加广泛且覆盖人群趋于稳定
近几年,新农合制度参合人数一直维持在8.3亿的高位,参合率历年稳定在95%以上,并有所提升。2011年,全国参加新农合人数为8.32亿人,参合率超过97%,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新农合趋于稳定的覆盖人群,有效发挥了医疗保险的“大数法则”,构建了参合农民人数居世界首位的医疗保障制度,并具有持续运行的基础,从而满足了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需求。
(二)筹资水平显著提高且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筹资水平是新农合制度持续运行的关键条件,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新农合的财政补助力度,这也为新农合待遇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2012年达到240元。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0%左右,2012年将达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从3万元提高到不低于5万元,2012年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政府对新农合财政补贴的逐年加大,新农合报销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得这项制度的向心力和惠民性不断彰显。
(三)保障范围逐步扩大且重大疾病试点工作成效凸显
保障项目的多少决定着参合农民的受益范围。近几年,新农合门诊统筹逐步推开,国家基本药物、部分医疗康复项目被纳入保障范围,参合农民受益范围日益扩大;逐步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白血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并同时启动了终末期肾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等病种的试点工作,部分省(区、市)还结合地方实际,增加了国家规定试点病种之外的疾病;农村居民重大疾病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这些试点工作的开展,有效缓解了重大疾病对于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得新农合制度的保障功能更加凸显。
(四)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经办服务影响着农村居民享受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直接体现。因此,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是目前新农合制度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新农合制度普遍实现了统筹区域内农民看病就医即时结算报销资金的目标,超过70%的统筹地区实现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超过70%的地区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支付方式改革。目前卫生部已出台政策,鼓励各地极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试点工作,这将有力促进新农合经办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使得农村居民享受更加快捷便利的经办服务。
总之,新医改以来,新农合制度在覆盖范围、筹资水平、保障水平、保障范围、经办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居民基于合作参与的身份,结成了覆盖8.32亿农民的医保大网,从而使得广大农村居民获得了更好、更高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有效减轻了疾病的经济负担,维护了其健康水平,从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十二五时期新农合制度的发展转型
十二五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农村居民老龄化比例不断上升,疾病谱也发生了变化,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冲击更加显现,农民的健康保障问题依然事关重大。这需要坚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中国特色农村卫生发展道路,努力推进新农合制度从“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转变,农村医疗卫生机构从“强筋健骨”到“持续发展”的转变,持续改善农村卫生绩效、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水平。
虽然新农合制度在深化医改以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农村居民对医疗服务质量需求的不断提升,新农合在实现制度全覆盖后,面临着提升服务质量的发展转型,以满足农村居民健康需求的升级。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52.8‰,高于城市居民的136.6‰;而2011年农村居民的住院率为84.0‰,平均住院天数为10.7天,都低于城市居民的100.5‰和15.4天。这些数据表明,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农村居民的门诊医疗服务利用较高,但住院医疗服务利用较低。虽然新农合制度2011年全年受益13.15亿人次,但受益水平有限,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同时,广大农村居民的就医选择也在变化,日益偏向于县、市级医疗机构就医,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消费具有非理性倾向,从而导致乡镇卫生院的就诊人数偏少。
因此,新农合制度未来更加需要回应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升级,提升服务质量,保障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特别是通过门诊统筹和重大疾病保障等制度设计,以及公平可及的医疗服务递送体系,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能力。例如,加大乡镇卫生院的硬件投入,大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均等化,使广大农村居民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均等受益;提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水平,根据《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全面实施全科医生制度,发挥全科医生在医疗服务递送环节的关键作用,真正建立农村居民的健康守门人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报销比例,设计双向转诊制度,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理性就医。总之,新农合由“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型,是十二五时期完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农合发展转型的重要性,并以新农合的“质量提升”为主线,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新农合由“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路径
新农合由“制度建立”向“质量提升”的发展转变,需要从门诊统筹、保障项目、报销水平、支付方式、经办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
(一)全面实施门诊统筹
根据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由1998年的118.4‰上升到2008年的170.5‰,而且仍呈不断上升趋势。针对农村居民疾病谱的这种变化,新农合制度应普遍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逐步提高门诊补偿水平,继续推行特殊门诊补偿政策。这样可以减轻农村居民门诊疾病负担,促进门诊医疗服务利用,进而减少小病不看以致拖成大病的现象,从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同时,通过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承担起城乡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顺利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以及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等制度愿景。
(二)逐步拓宽保障项目
新农合制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农村健康保障制度,而实现健康保障制度的必由之路就是根据农村居民的健康需求逐步拓宽保障项目。因此,新农合制度应继续扩大大病保障范围,国家基本药物、部分医疗康复项目均应被纳入保障范围,全面开展重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工作,探索建立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统筹的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基金,增强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促进新农合制度服务质量的提升。在保障项目的具体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人群的经济收入特点和健康需求特征,合理设计服务项目。对于收入较低且不稳定的农村居民,由于其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较大,应将初级门诊服务和预防保健项目作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要服务项目,只提供少数低成本药品和最初级的门诊服务,构建以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为主,兼营初级门诊服务加注射、销售非处方药物等的健康保障体系。
(三)不断提高报销水平
偿付待遇和保障水平是实现全民医保的关键因素,是衡量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障转变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将新农合的报销水平提升至合理范围,进而提高参合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额度。在新农合制度筹资标准不断提高的基础上(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报销水平也应不断提升。根据医疗保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报销比例在80%左右比较合适。因此,新农合制度在目前75%的报销水平基础上,还有提高的空间;另外,在最高支付限额方面也需根据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宜由“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元”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且不低于10万元”。另外,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水平的差距又造成了群众医疗消费能力的差别。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医疗保险制度费用负担的原则和比例。
(四)改革创新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是约束医疗服务供方的有效手段,应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为契机,规范医疗服务供方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推动新农合制度持续发展。供方支付方式是影响医疗服务提供行为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供方支付方式对医疗费用控制和服务质量改进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预付所占的比例将决定其灾难性支出发生的状况—预付的比例越高,财政灾难的危险性越低(Ke Xu,David B.Evans,et al.)。目前,按服务项目付费为主的后付制,逐渐转向按病种支付、按人头支付和总额预算等预付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增加并被广泛采用。根据国外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改革的经验,可以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进而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绩效。在支付方式改革的同时,应同步推进临床路径标准化、取消以药补医、公立医院改革等工作,使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能收到实效,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看病负担。
(五)大力提升经办服务水平
经办服务水平决定着新农合制度的持续发展,也影响着农村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程度。目前,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普遍不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低。因此,应积极探索商业保险机构参与新农合经办服务试点工作,利用商业保险机构在经办服务方面的优势,推动新农合经办服务水平的提升。要加大医疗保险经办平台建设,特别是社区经办平台建设,提高经办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并逐步整合基本医疗保障经办管理资源。同时,发挥参合农民的作用,依靠村委会等组织,与新农合经办机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谈判协商,倒逼经办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实现新农合经办的良性治理。总之,提高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能力,建立医保与医院的谈判机制,有利于维护居民的健康保障权益,是全民医保下偿付机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医疗保险向健康保障发展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2012-6-6
是医疗卫生服务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医院只有不断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措施,从服务质量、服务手段、内容、态度、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体现“发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促进医院发展。
1 理解和认识服务的内涵,是开展医疗服务的前提。
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真正做到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服务病人,既代表了广大患者的利益,又代表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愿和利益。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医疗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服务是一种管理。优质文明服务水平的提高必须依赖于严格、规范、科学的管理。因此,医院在实施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严格依靠管理制度。包括诊疗规范、统一着装、仪表举止、文明用语等,这些都必须形成制度,成为医务人员的行为准则
服务是一种文化。医疗服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引导职工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应以“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文明行医、乐于奉献、互帮互助、团结奋进”为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确立和完善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行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整体服务观念,构建医疗服务的文化体系:
服务是一种载体。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通过服务才能实现,医院服务本质上就是医院经营。任何医院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所能吸引的病人数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关系到医院经营的规模质量和效率,关系到医院的竞争能力,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
2 开展医疗服务培训,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基础。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然而,医学又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知的科学,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能,只有不断地运用和更新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才能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
医疗服务的培训是指通过的计划的培训安排,使得医务人员理解服务理念和行为标准,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要使医疗服务取得质的飞跃,关键是要以人为本,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与精湛医术。培训教育的方式有多方面的,如:对全体员工进行爱岗敬业、文明行医、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术培训,卫生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的培训。
同时,为群众营造优美、舒适的医疗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就医环境,改善服务条件,以全方位的优质的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3 抓好医疗质量,是提高医疗服务的关键。
医疗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医疗质量的好坏,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病人的安危,而且还影响医院的声誉。因此,把医疗安全放在第一位,强化对医护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
一要制订医疗质量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落实各项基本医疗制度。严格履行医务人员工作职责,建立医疗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研究医疗服务质量、加强日常监控的工作方法,进行重点部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和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注重工作流程中的质量。从提高诊断符合率、合理治疗、合理检查抓起,促进诊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的提高。
二要加强内部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事故,严防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医院与科室及医务人员之间要签订医疗安全责任状,将医疗责任事故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晋级、晋升直接挂勾。同时,畅通患者的投诉渠道,倾听患者的意见与建议,做好细致解释工作,慎重、稳妥、及时调查处理医疗纠纷。
三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要建立各类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制定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或明确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工作职责、工作措施,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便于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完善责任制,明确要求紧急、重要事项和重大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报告。
4 加大监督的力度,是医疗服务落到实处的保证。
医疗服务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除制订和落实各项制度外,还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形成监督检查体系,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监督,才能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让患者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监督的途径有: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强化自我监督意识;二是医疗服务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三是依靠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如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意见簿、开展问卷调查等;四是聘请社会监督员,定期召开病人或社会人士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解决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范化服务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五是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又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共同承担防范医疗事故发生的工作职责;六是对重点岗位和易发生医疗事故的科室进行重点管理。
以人为本,做好“服务”文章,提倡优质服务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问题,医务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到让患者满意,让群众放心,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