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的艺术特性

电影的艺术特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影的艺术特性

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电影音乐 艺术特性 音画统一

在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中,音乐、音响和语言构成了电影声音的三大要素,声音无法与画面剥离。其中音乐因其融入画面,成为一个重要的构成元素,自身的特性也已不再是原来含义上的那种一般的“音乐”,确切地说,电影音乐的性质与音乐自身这种艺术形式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自从有声电影取代了无声电影,一个潜在的观点也几乎顺理成章地被接受下来:电影是以画面为主的声画综合艺术。事实上,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从媒介材料上便分为两种媒介,无声片是视觉艺术,有声片是视听艺术。自从声音介入后,则从根本上改变了蒙太奇结构和电影美学观。可今天,“视觉为主”论的帽子依然戴在有声电影的视听媒介上,仍然对创作实践起着决定作用,并导致对其性质的认识徘徊在电影音乐是一种实用音乐以及电影音乐是为画面服务的概念之间。尽管工艺不断革新,电影音乐的功能和形态日益复杂丰富,学术研究也在音乐样态、功能和性质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但对电影音乐性质的界定还是无法摆脱“视觉为主”论的潜在影响。“工具”音乐、“仆从”艺术等不恰当的称谓和比喻,一直伴随着电影音乐的发展,甚至在今天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仍继续左右着创作者的意识。

一、电影音乐的音画结合性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中声音“清晰度”已经与画面“清晰度”相当,不论是从技术条件还是艺术实践方面,视听因素的结合都达到了更进一步的平衡。这一进步将电影中的视听关系推进到一个崭新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声音与画面业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画面和声音作为电影语言的基本语汇,在相互渗透中实现了和谐统一:共同创造着银幕形象。纵观电影理论百余年在声音问题上的研究发展,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有关声音的理论意识已经由传统的“画面为主,声音为辅”的“从属”意识,转化为视听共存的“综合”意识。电影声音中的元素――电影音乐,同样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可以说,电影中的音乐不再像“纯音乐”那样是纯粹的时间艺术,它获得了一个空间,一个直接可闻可见的空间,因媒体决定的声画结合的本性,必然地将画面空间赋予音乐。使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综合视听审美方式的角度来看,电影音乐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把听觉形象与视觉想象结合起来,达到视听的统一,因为观众是结合着镜头来听音乐的,音乐又强化或驱动着观众对影片的感受。电影音乐的听众是银幕前的观众,耳目并用,就此而言,便已显现了电影音乐与一般音乐欣赏的区别。音乐的进行与画面在同一时刻作为一个整体共存于同一时空中,观众的听觉在接收音乐信号时,视觉也在接收画面信号。乐音与画面分别作用于观众的视觉与听觉,通过不同的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中枢,使大脑做出迅速的交流、联想和反馈,得到更为复杂的、与单纯欣赏音乐或观看画面不同的艺术感受,最终,画面与音乐共同塑造出一个综合的视听艺术形象。电影音乐不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它包含了一般音乐缺少的视觉信息。事实上,观众最终获得的感受是经由大脑神经中枢经过分析和综合之后的音画的混合体。

电影音乐已不再被简单地看作是单方面服务于画面,音乐元素与画面元素并重,音乐的作用与画面的作用不可偏废。画面需要音乐的配合,音乐也离不开视觉形象,音乐与画面的相互融合改变了欣赏者的感受方式,带来不同于传统音乐欣赏的审美经验。音乐与画面相结合再不是单纯的两者相加的问题,而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创造。

二、电影音乐的“电影化”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电影自从诞生之日起,就吸取了诸种艺术元素,并以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改造和融合它们,取消了各元素进入电影前的独立性,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有机综合体。音乐、戏剧、文学等艺术是电影统一结构拥有的众多组成元素,作为整体结构中的各元素,只有在结构中才具有意义,它们必须服从整体的辖制,同时被整体赋予新的结构特征。也可将这种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认定为一种“互动过程”,当各种传统艺术进入电影后,自身独立完整的形式结构、美学规律都在电影的强烈冲击下解体,重新作为一种建筑材料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再生成各个携带着原艺术基因特征的电影元素的同时,也建构了电影艺术的美学原则。也就是说,无论电影在自己领域中接纳了什么,都会将其转化、连接、固定和塑造成电影要素,最终导致各种元素的“电影化”。

音乐也是如此,电影对音乐这种构成元素也拥有绝对支配权,在电影整体规律的冲击下,便不再遵循自身原有的规律和美学原则,音乐已被嵌入进电影的整体骨架之中。进入电影的音乐只是为电影音乐的产生提供了“生理条件”,同样,这种条件也只能是电影的建筑材料之一。因此,音乐进入电影,自身所发生的质变已经非常明显。它被电影拆解为零散的材料,同其他艺术元素共同建构着电影。同时在电影规律的支配下,不同元素相互渗透进入音乐,最终形成电影音乐的新质。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构成元素具有鲜明的电影特色,它既构成电影又被电影所构成。

既然电影音乐的性质是由其汲取的音乐及其他艺术共同决定,那么,包含了语义、影像、音响因素在内的电影音乐就不能脱离电影而存在,一旦将其抽离出电影,使它丧失了其他因素,即使仍然保持其音乐因素,也不再是电影音乐。因此,电影音乐无法独立存在,也不能像“纯音乐”那样以自身逻辑的完整与画面争夺观众,而必须作为影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画面的结合以及声音内部的平衡协调中实现其价值。当然,在“电影化”了的电影音乐中,音乐因素仍是起决定意义的因素。

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影音乐;审美特征;艺术表现

电影音乐是指为电影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既是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电影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点。通过电影音乐的演绎,观众可以用心去感知和体验影片中那些看不见的东西,使观众对电影中表达的世界进行审美思考,从而彻底融入电影世界中。而只有在电影所设定的故事氛围和戏剧情节中去感受电影音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电影音乐的内涵。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电影音乐的审美具有不同于其他音乐门类的特殊本质。它不具备传统音乐的自足性和独立性,必须时时刻刻明确地将其置于画面、音响和人声等系统元素的背景中进行体悟和考察,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艺术审美感受。

1 声音与画面相互结合相互渗透。

声音与画面的有机结合是电影音乐的最大特点。电影音乐与画面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从传播学角度来考虑,电影音乐表达的内容是画面、文字、音响和人声等其他电影艺术元素所无法表达的东西,或情绪感受,或理性认识。电影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而音乐使人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只有在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时,音乐才变得强而有力,才会激活了画面,促使画面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引起共鸣,使得音乐抽象化的表达与电影具象化的表达浑然一体。而另一方面,影片画面本身所具有的那种较强烈的客观性和具体性要求在音乐方面得到补充,使之获得一定的主观性和概括性;而纯音乐本身的那种“无对象性”、“不确定性”则要求从画面方面得到补充,使之获得一定的具体性和明确性,这里正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关系。

2 音乐表现内容具有确定性。

纯音乐的创作常常是创作者个人的某种情感的表现,可以是作曲家个人的自我表现。但是电影音乐的作者创作的音乐就不可能是个人的情感表现,必须受到规定情节和画面的制约。他在创作电影音乐时,必须跟着影片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必须与画面规定的情感相符,不能自作主张地表现与影片不相干的个人情感。从感受者的角度分析,电影音乐较之纯音乐更好懂,这是因为在欣赏电影音乐的同时,伴随着内容具体的画面,音乐的内容也有明确、具体的依据。因此,电影音乐具有很强的确定性。电影音乐可以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

3 电影音乐的结构形态具有间断性。

由于电影中画面转换的关系,电影音乐往往会丧失其连贯性,并具有时间上的间断性,这也是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之一。电影音乐的时间上的间断性,是影片画面的跳跃性以及音乐与画面相对应的从属关系造成的。电影作曲家必须跟随内容不断变化的画面,创作出不同内容不同节奏的音乐。也就是说,电影音乐的形式结构常常并不遵循通常的音乐发展的逻辑或程式,而是受到电影蒙太奇结构的直接制约。一部影片的音乐,有相对完整的段落,如片头音乐、片尾音乐,或为特定场面制作的音乐,但大多数情况下,音乐只是一个不长的段落,拉赫玛尼诺夫有时仅仅是一个短小的乐句,或是一个主导音乐动机甚至只是一个和弦。而情节内容的发展在时间、空间上的巨大灵活性,也必然造成传统音乐表演手段的丧失和音乐风格语言拉赫玛尼诺夫的丧失,而形成一种只有电影音乐才具有的多变性。这一切在电影音乐中是司空见惯的。

二、电影音乐的艺术性表现

电影音乐可以刻画人物性格,对塑造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起着关键作用。电影音乐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解释影片主题思想、参与剧作、确定影片风格、说明时间和环境等作用。音乐音响不仅能营造与影片贴切的气氛,还能诉说一些无从表达的心理纠葛,还能传递人物的心灵感受,强化和突出某种动作和动态。恰当的音乐呈现对观众理解电影的情感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 对人物性格进行艺术性的塑造。

电影中的音乐一般对整个电影的剧情起着推动及调节作用,是影片情感的一种延伸,电影史上无数的经典影片都有经典的音乐伴随着,例如:法国名导卢贝松执导的科幻电影《第五元素》,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难以抗拒的美学及视觉盛宴。大部分看过本片的人,都为影片的景观惊叹,也为利落的剪接而惊喜,更多的人认为“第五元素”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不是美学不是特效,而是它的配乐,古典歌剧变成动感十足舞曲的手法,配合蒙太奇剪辑,那段外星女郎唱歌的片段,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完全展现出导演和配乐大师声气相通的默契。冯小宁导演的《黄河绝恋》、《红河谷》、《紫日》、《嘎达梅林》等影片,作曲家多创作庞大交响乐,表现侵略者铁蹄下不屈的民族英雄精神,影片《红河谷》中,战斗最惨烈的画面――人民反抗英国入侵者的战斗段落,嵌入优美绵长的藏歌(女声独唱),使声音和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接着是壮烈激愤的男声合唱,节奏渐快,从而表现了至死不渝的英雄气质。

2 艺术化地表现电影的主题思想。

每一部电影都有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电影中音乐的恰当使用无疑对主题思想的艺术化表现提供了重要手段。电影音乐用音乐这一手段为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在我国的电影音乐中,运用“主题歌”来概括一部影片主题思想的做法,有着优良的传统,不仅电影歌曲可以起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电影乐曲同样能起到这种作用,并且比用歌曲的时候多。这种用以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的主题音乐是影片音乐的核心,是全片音乐发展的基础。在一部影片里,往往在关键的时刻,用主题音乐对剧情或主要人物进行烘托、渲染,从而达到深化影片主题思想的作用。影片《人到中年》(导演王启民、孙羽,作曲吴大明)的主题音乐,对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动听的主题音乐,生动地勾画出女主人公对事业的追求,对人生的坚定信念,突出了这一代知识分子“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伟大人格力量。这一音乐主题以弦乐演奏为主,它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无数观众深受感染,从而使它成为中国电影音乐史上的佳作。

3 对影片场景和气氛进行艺术化的描绘。

可以用音乐来渲染烘托电影画面的情绪及气氛,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特征。用音乐对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用独特的音响特征加以描绘,如鸟鸣、追逐、机器运转等,也 就是说用音乐手段为画面提供一种声音的造型。有的可以从听觉上强调和加快画面节奏,加强心理的紧张度;有的可以从视觉上拉慢画面的节奏,造成心理时间与实际时间的距离错觉,有的还可以对影片所表现的事物和情景作神似的描绘来表达感情,画面和声音是电影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一首优秀的电影歌曲,往往在承载它的影片已被人们淡忘,还因为动人的旋律、洗练的歌词、鲜明的思想而被传唱,成为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唤起许多沉睡的记忆。例如:当你在记忆中翻阅描写的影片时,《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的那段音乐可能是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把日本鬼子鬼鬼祟祟的动作、小心翼翼的神态、阴森蛮横的行径,在滑稽而略带嘲讽的音乐声中被表现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利用音乐形象与视觉形象的相似性来解释画面,也是电影音乐中常见的一种,它的作用就在于对画面上呈现的视觉形象,通过相应的手段加以强调、渲染。例如:好莱坞著名电影《乱世佳人》这部影片中,情绪不同的音乐出现在不同的场景中,音乐充分发挥了艺术化的描绘功能。

4 以音乐抒情,艺术化的表现人物特征。

音乐在电影中可以起到抒情的作用,常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观众通过音乐的抒情,可以进一步了解人物,并形成对人物的喜爱或憎恨。电影中的音乐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动人心魄的一把钥匙。电影音乐能够准确地抒发剧中人物的感情,能够加深和强化观众的情感体验;恰当的音乐呈现对观众理解电影情感有促进作用,深入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些经典老电影的音乐如《魂断蓝桥》、《飘》、《音乐之声》,它们的音乐就像其精美的画面一样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中,正是有了这些优美的电影音乐,电影才有了丰富的情感色彩,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鲜明深刻。根据王朔小说《动物凶猛》改编而成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它的爱情主题就是玛斯卡尼的《乡村骑士》,每当马小军看到米兰,这段《乡村骑士》序曲就会适时响起,优美舒缓的旋律再配上慢镜的恰当运用,营造出一种如梦如幻的气氛,很好地表达了少男的初恋感觉,或者说马小军对米兰的单恋,以及马小军惟妙惟肖的心理变化。由此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画面与音乐准确到位的结合,不仅使音乐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画面更富有节奏和戏剧性,相得益彰。动情的音乐,还可以通过音乐音高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旋律表达不同的情感经历;声音高度的提高同时也震撼了观赏者的心灵世界;音乐的长短运用产生了非凡的音色效果;音色的悦耳动听,让人难以忘怀。这也就是电影精品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所在。

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浙江;出口特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

[中图分类号] F7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5-0104-04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中小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批准号:2004C20011),

项目负责人:惠丰廷,成员:阮尹,任志宇,南中信,孙泽生,王楠

[作者简介] 惠丰廷,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

南中信,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

阮 尹,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商务。(浙江 杭州 310023)

根据中国WTO/TBT-SPS通报咨询中心数据库查询,2000年1月1日至2006年7月31日,各成员国通报的TBT措施4575条,其中:2000年606条,2001年533条,2002年571条,2003年804条,2004年714条,2005年864条,2006年963条;通报的SPS措施4149条,2000年271条,2001年(缺)①,2002年612条,2003年839条,2004年914条,2005年857条,2006年1135条,两项通报数量惊人,并呈明显上升趋势(图1)。

商务部研究院学者认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给国际贸易造成的障碍占关税等各种壁垒总和的比重,已由原来的20%上升到目前的80%左右。目前,我国每年受反倾销措施影响的出口额仅占全国出口额的1%左右,而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出口额已经超过25%②。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取代反倾销,成为制约我国产品出口的第一大贸易壁垒。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日益显著,已经涉及我国2/3以上的出口企业、1/3以上的出口商品,每年造成的损失约200亿美元[1]。

一、浙江外向型经济与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一直很高,国民经济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0年的38.2%上升到2004年的62.7%,出口依存度从26.7%上升到42.8%,对外贸易已成为浙江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引擎。浙江省的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出口总额和一般贸易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四,次于广东、江苏和上海(见图2、图3、图4)。

与全国其他省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浙江的出口有着鲜明的地方特点。第一,在一般贸易领域,浙江的出口总额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一,一般贸易出口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01-2006年,浙江省出口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4%,9%,9.5%,9.8%,10.08%和10.05%(图3),而同期一般贸易出口占全国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则分别为16.4%,17.8%,18.5%,19.2%,19.1%和18.6%(图4),几乎是总出口比例的两倍。第二,一般贸易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例,也一直是全国最高。2001-2005年,浙江省的一般贸易占总出口的比例,分别为79.5%,82.5%,82.2%,80.4%,78.4%,2006年更是高达81.4%;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2%,42%,37.6%,41.1%,41.4%和44.2%,该项指标,浙江的数据是全国的两倍,表明浙江省对“浙江制造”产品出口的依赖和出口企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也是全国最高的(图4)。第三,浙江省的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在欧盟、美国和日本。据海关统计,2005年,浙江省出口总额768.04亿美元,其中出口到欧盟195.2亿美元,占25.39%;出口到美国161.2亿美元,占21%;出口到日本75亿美元,占9.77%,三个市场合计为56.16%[2]。

浙江出口的这些特点,与国外TBT对产品出口的影响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

首先,在各种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项下,产品出口不是国内合作方的主要义务,国内赚取的只是有限的加工费用,该费用基本上不受TBT的影响③;而一般贸易则较容易受到国外各种贸易壁垒的影响。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浙江省主要出口企业在2004年出口贸易中遇到技术壁垒情况的调查,充分地显示并证明了这一点:在被调查企业中,有47.8%的企业遭遇技术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亿美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3.11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3.39亿美元。以样本出口总额147.65亿美元计,直接损失率2.1%,间接损失率2.29%。根据2004年浙江省货物贸易出口额579.8亿美元推算,技术壁垒对浙江省产品出口造成经济损失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间接损失13.3亿美元。调查显示:生产型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最高,达49.4%,其次是贸易型占46.8%,加工型企业最低,为29.7%;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分别为47.3%、50.4%、36.4%;出口规模低于100万美元、100-1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受技术壁垒影响的比例分别为22.6%、45.8%、51.7%[3]。

其次,欧盟、美国、日本是目前浙江省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也是实施技术壁垒最多的国家和地区。在浙江企业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对浙江出口影响最大的几项分别是欧盟电子电器两项指令(指欧盟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指令及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欧盟EUP指令、美国154号通报和日本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调查显示,上述三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给浙江造成的出口损失占调查样本总损失额的比例高达88.4%。另据宁波标准化研究院的调查,2005年,日本造成宁波市企业直接损失最大,占总额的36.4%,但受影响的企业较少,主要为农产品出口企业;其次是欧盟,造成直接损失占总额的34.9%,但影响企业多,占四成多,主要为机电类出口企业,机电类产品因受欧盟RoHS指令和WEEE指令影响,需要新增不少额外检测项目④。

二、浙江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出口的障碍,这是政府、学界和企业公认的,但可资使用的较为全面系统相关统计数据和调查分析报告很少。引用较多的还是前文提到的数据,即每年技术性贸易壁垒所造成出口损失200亿美元。2006年3月,浙江省经贸厅也组织了全省范围内的《浙江省工业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调查》,调查表的内容涉及了2005年的出口总额、出口国家或地区、出口产品、涉及的主要技术贸易壁垒内容、成本增加率、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困难等指标,没有调查因为技术性贸易壁垒而遭受退货损失的情况。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零零星星的论述以及技术监督局等政府部门的调研中,看出端倪。

根据前文提到的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调查推算,2004年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浙江省产品出口造成经济损失25.5亿美元,其中直接损失12.2亿美元,间接损失13.3亿美元;同时,该调查还显示出,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主要是浙江出口的目的国家;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影响到浙江省主要的出口产品。作为一个外贸依存度较大的省份,技术性贸易壁垒在浙江外贸出口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现实及潜在影响绝不容忽视。

2005年以来,商务部杭州特派员办公室和浙江省经贸厅,联合了浙江因为遭遇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而产生的出口受阻或者成本增加的案例⑤。

例如,在农产品出口领域,受日本即将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影响,2006年1月份宁波口岸遭退运的水产品共计85.15吨,价值19.5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00.88%和993.85%;宁波慈溪某进出口公司的27.5吨冻烤鳗由于被检测出硝基呋喃类代谢产物(AOZ)超标而遭到日本方面的退货,损失高达54.6万美元,成为宁波口岸2006年首批因药物残留超标遭退运的出口海产品⑥。

从2006年5月起,日本正式实施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设定1万多个最大允许残留标准。不仅对浙江食用蔬菜、水海产品、禽肉、畜肉等优势农产品向日本的出口产生重大影响,遭遇直接退货;还将直接增加对日农产品出口的检验成本。根据《肯定列表制度》的规定,出口到日本的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检测项目预计增加5倍以上。如果按顺序检测每项标准,每种农产品的检测成本平均高达40000元。以出口猪肉为例,日本以前的标准只需检测25项,现在就需要检测425项,所需费用上涨了7倍多。根据临安某企业负责人介绍,出口到日本10吨猪肉的检测成本在85000元左右,仅检测费用就相当于6吨猪肉的出口价格。再加上正常的饲养成本和出口关税等,出口到日本的每批猪肉要达到20吨才能保本⑦。

2005年1-11月份,浙江省农副产品出口48.73亿美元,增长8.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99%,比2004年度下降了1.61个百分点。其中,农产品出口22.30亿美元,增长11.6%,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2%,比上年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欧盟、日本、美国等农产品出口主要市场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或实施反倾销,致使浙江省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如2005年1-11月份浙江省蜂产品出口1518万美元,同比下降19.7%⑧,主要原因就是受欧盟提高检测标准和美国反倾销的影响。另外,日本、欧盟食品安全卫生新法规将于明年正式实施,大幅抬高进口农产品的门槛,对茶叶、蔬菜等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影响巨大。

2005年,纺织品是遭遇对外贸易摩擦的第一大宗产品。在这一年度,浙江省产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墨西哥、哥伦比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两反一保”调查35起(其中反倾销调查27起,保障措施(含特保)调查8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337调查1起,共计涉案40起,涉案金额9.56亿美元。涉案数和涉案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9%和16%;纺织品共遭遇来自美国、欧盟、哥伦比亚、印度、土耳其、秘鲁、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反倾销调查9起,保障措施调查3起,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4起,共计涉案数16起,涉案金额7.33亿美元,分别占总涉案数和总涉案金额的40%和77%。同时,纺织品个案的涉案金额也比较大,在上述16起案件中,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就有9起。

欧盟2004年8月13日实施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两项《指令》规定了10类产品的电压新标准,并禁止销售含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的电器电子产品,同时还要求生产者必须承担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费用。这必然造成浙江省相关产品向欧盟市场出口的重大阻力。不但加大了企业出口产品的成本,使现有低生产成本优势受到严重冲击,还将会有连锁反应,潜在危机大。估计每年影响浙江省出口近10亿美元。2006年7月1日起,在欧盟内正式实施的“RoHS指令”,对浙江出口第一的大类产品机电产品也已产生不利的影响。 2005年9月,宁波一家电动工具有限公司出口到比利时的24886台价值62万美元的电动工具遭到退运。退货原因是货物的部分机壳、电源线等部件含有多环芳烃(PAHS)有害物质,国外客户要求退回国内返工整改。加上5万台同类产品滞留在仓库内等待返工处理,这家公司的直接损失超过了200万元。宁波这批电动工具遭欧盟国家退运,预示电动工具“PAHS事件”已开始在欧盟蔓延⑨。

三、构建立体应对体系

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地成为当今世界各个国家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且呈上升趋势。中国加入WTO以后,所遭遇的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出口因此受到的影响逐年上升。由于国外技术型贸易壁垒主要影响一个国家的一般贸易进口项目,而浙江省多年以来的一般贸易出口总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同时一般贸易出口占总出口的比例也是全国最高的,因此,是最容易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省份。尤其重要的是,浙江省一般贸易出口的目的国家,正是当今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较多的国家,这使浙江本来就严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雪上加霜。作为一个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外向型经济大省,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对浙江省出口影响的问题,必须引起浙江省各级政府、学界、行业协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浙江经济有两个典型的特点,即“经济外向、民营主导”和“产业集聚、经营自主”[4]。中小企业在浙江经济中发挥着主力的作用,在对外贸易领域,出口的产品范围宽广、出口总额和总量都有非常高的比例。但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同时有效的行业组织还在建立过程中,他们往往成为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灾区。帮助中小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通过国际认证,建立和主动保护自主知识产权;为他们提供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系统、预警系统和应对平台,通过政策、咨询、资金和组织应对等方式,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帮助中小企业应对国外方兴未艾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浙江省提升产业等级,提高产出水平,优化出口结构的必然选择。

企业作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体之一,其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来说,应从采用国际标准、提升技术水平开始。就具体应对来说,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发生以前,主要是信息的收集、分析和预警;在发生过程中,主要是积极的组织应对,包括寻求政府、行业协会、同行业其他企业、国外贸易合作伙伴的支持、协助、联合和理解帮助;在发生以后,吸取教训,一方面在贸易往来中通过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改进和提升技术,采用国外认可的标准,通过国际认证。

总之,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是一个立体的系统,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是这个系统的主体。在这个系统中,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所作的工作,都是非常具体和实在的。对企业来说,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国际认证,提升科研、生产、包装等的技术水平,创立自主知识产权并及时注册加以保护是根本的应对之道;对行业协会来说,准确定位,依照法律和国际惯例建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构架行业内企业与外界联系的桥梁、提供信息服务、协调和组织企业,或者代表企业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是行业协会的应对之道;对政府部门来说,提供政策、资金和信息、咨询服务是应对的根本保证。

注:

①2006年8月8日通过互联网络查询时,该中心的数据库缺少2001年的资料。见.

②截至2005年.

③国内学者提出规避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开展加工贸易,转移技术贸易壁垒的风险。

④ 据2007年1月24日宁波日报.

⑤⑦更多的案例见商务部杭州特派员办公室子网站.

⑧浙江蜂蜜出口,1999年出口11639吨(980万美元),2000年滑坡至8546吨(688.7万美元),2001年开始恢复,2003年出口9804吨(1347.1万美元),仅次于湖北,是全国第二大蜂蜜出口省份。据商务部《出口商品技术指南》(蜂蜜卷).

⑨“PAHS事件”是指2005年7月,我国出口德国的电动工具被检出含有多环芳烃(PAHS)有害物质,价值超过8000万美元的电动工具遭受德国海关扣留,正在上柜销售产品被勒令撤下柜台。“PAHS事件”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目前,欧盟还没有出台关于PAHS含量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一旦欧盟制订针对PAHS的新标准,将使我国机电行业在面临欧盟两项环保指令后经受又一个考验。

参考文献:

[1]商务部.出口商品技术指南[Z].北京:商务部.各期前言.

[2]浙江外经贸公众网 浙江省进口主要市场情况表[EB/OL]. http://zftec.省略/open/stat/detail.jsp?r_id=4803.

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第4篇

【摘要】如今电影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本文基于对电影本质和其重要性的理解,分析电影的特质,以及这一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区别。从电影特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大众接受电影的原因。

关键词 电影 特性 艺术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历史最短。而如今看电影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一艺术形式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正是由于它自身的特性所致,电影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存在形式。

一、电影的特性

就任何一种艺术而言,特征是首要面对的问题。自电影诞生至今,有关其特征的探讨数不胜数。从电影这门独立艺术的本质上理解,它有其独特的特色体系,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

首先,电影具有时空的自由性。电影既可表现同一时间点的不同空间故事,又可展现延长或缩短的时间。在时间上,电影分为放映时间、叙述时间和心理时间。根据表现的内容和目的,三种时间相互联系,电影能够展现丰富多样的形式,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节奏,节奏的缓慢急促,表现出的跌宕起伏都可影响观众情绪。在空间上,电影既可再现空间,同时又能创造空间。由于银幕上显现的空间可给观众营造出“宽、高、深”的三个向度,因而电影“复制”出的空间更加逼真。同时,根据剧情的需要电影又可创造出空间,不仅从视觉上为观众营造出符合当时情境的空间,现如今发达的技术又能打造出非现实的空间。当下备受青年人喜爱的科幻影片就是利用了现代科技,创造出了外太空、魔幻空间等。

其次,视像性为电影打造出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银幕中可见的人物、环境形象,构成了电影叙事与审美的基本。影片讲述故事、塑造形象、抒感都需要依靠画面镜头的光影、色彩来组成最直接可见的形式,从而在视觉上为观众展现艺术美感。光线可以打造出不同的层次和空间效果,合理的光线运用与配合能够表现环境的氛围,人物形象,增加电影的审美感;色彩亦是电影艺术的重要元素,它能奠定影片基调表现主题,《红》、《白》、《蓝》三部曲中分别以这三种颜色为主基调,展现了不同主题,《红》的激情博爱,《白》的纯洁平等,《蓝》的自由宽广。

运动性是电影基本特性之一,也是电影能够吸引人眼球的关键所在。首先,电影是以每秒24 格的速度在运动,其中包含了一切被摄主体和外界自然的运动。电影之所以能在有限的放映时间内讲述故事,就是由于运动着的画面相互连接,因而形成了时间和空间,这才表现出了故事的环境与人物关系,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主题。电影的运动具体表现在拍摄对象的运动,被拍摄对象的人或物处于永恒运动的状态下,并且因为年龄、职业、性格等其运动形态具有相应的特点,摄影机记录下不同的运动形态,将这些展现在银幕上。电影的运动还表现在摄影机的运动,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景别突破了常规的视觉效果,给予观众想象与还原的立体空间;正面、侧面等多角度的变化展现出更加立体的形象和空间上的灵活度;推、拉、摇、移等镜头的使用打破画框限制,拓展了画面视野。

从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上来看,蒙太奇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最大的特征之一。将不同角度、时间和空间的单个镜头按照创作目的有序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具有意义的连贯镜头,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使单一镜头组合时阐释出全新的含义,这种极其自由的组合形式造就了电影无限的可能。同时后期剪辑所营造出的影片节奏也是电影把握观众情绪的一方面。

电影的逼真性是电影表现生活再现生活的关键所在。电影是视听的艺术,真实的画面记录与声音都能够逼真再现生活中的人与物。基于照相式的记录,电影要求演员在真实的场景和道具中表现真实的人物,因而电影的环境、道具、服装、美术造型等方面的逼真程度与人类视觉感受的真实生活高度统一,为观众打造出一个真实而准确的环境。

虽然电影具有逼真性的特征,但是并不排斥假定性的创作,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于电影创作本身而言,故事是虚构的,拍摄的人物、环境、服装、道具等本身都进行了人为的创作,再加之拍摄时各角度、景别和光影等因素的参与,同时蒙太奇所创造出的电影时空也是假定的时空,这些都蕴含了创作者的意图。

二、电影与其他艺术的区别

1911 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李乔托·卡努多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首次将电影宣称为一门艺术,此后,“第七艺术”作为了电影的代名词出现于世人眼前。他认为电影融合了音乐、诗歌、舞蹈这三种时间艺术和建筑、绘画、雕塑这三种空间艺术,构成了其特有的艺术特色,兼具了时间、空间、造型和节奏艺术的特色,是一门综合艺术。如今电影艺术已融入到大众生活当中,形象化的表现方式,使得各领域各阶层的人们都可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熟悉电影的程度远超于其他艺术,为何最年轻的艺术能博得大众喜爱?

首先电影与文学相比更加直观、具象化。电影与文学密不可分,文学对于电影情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文学剧本是一部电影的基础。并且,很多电影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优秀经典的文学著作被搬上银幕,文学作品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源泉。在表现对象上二者以人和物为主,揭示自然社会中的复杂关系,反映社会现象,从而表现出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意义的主题。在表现方法上,文学通过语言文字来叙事,电影通过镜头画面来呈现;时间的灵活方面二者都很强,文学通过读者的想象来展现出不同时空的形态,电影通过蒙太奇的运用,组合出连贯的时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介质和方式,文学通过书籍传播,需要读者将文字语言在脑中转换为心理想象,并且根据自身理解来重组。而电影则是通过银幕把画面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

电影与戏剧相比,二者在特征方面,都兼具了综合性、时空性和运动性的特征,并且都在剧院或影院等公共场所传播。电影继承了戏剧艺术中的表演元素,首先电影演员的表演受到戏剧表演体系的影响。就情节而言,电影又继承了戏剧化的情节模式,这种美学传统延续至今,好莱坞的“戏剧化”叙事方式正是借鉴了戏剧中的冲突律。但电影又打破了戏剧的舞台限制,在空间上更加自由,表现手段则丰富多彩。蒙太奇赋予电影的时空连接方式是传统戏剧无法实现的,因而电影是戏剧艺术更加自由、丰富的“兄弟”。

在电影艺术中,音乐是共存的。随着声音的出现,有声电影中除了纳入传统的声音元素,还与音乐这一艺术形式完美结合,电影中的配乐和主题曲与画面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表现主题、抒感,同时声画关系所创造出的表现方式可将气氛渲染的更有感染力。现今,人们在关注电影的同时还会关注影片的主题曲,电影已成为推广音乐的一种手段。

电影相对于绘画、建筑来说,最显著的差别在于运动性。绘画与雕塑是静态的造型艺术,需要进行有限、典型的创作,而电影是动态造型,不管是镜头内部的场面调度,还是镜头之间蒙太奇的运用,都需要将不断变化的活动加以无限的创造,从而设计出具有艺术美感的动态影像。当然,电影创作者与绘画创作者相似之处在于,创作之初他们都被银幕和画框所限制,都需要合理的安排构图、色彩与形状。

电影艺术汲取了文学塑造历历在目的形象来表现生活的特点,又借鉴了戏剧中的冲突和表演方式来打造独特的银幕形象,并从静态的造型艺术中学习塑造鲜活的视觉形象,再把音乐融汇于其中,通过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流动打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视听艺术。第七艺术将其他六大艺术有机的融合,这种综合则是其一大特点。就电影本身而言,它还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从声音到光线,再到如今的数字技术,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正是电影的这种综合性,使其在内容上包罗万象,各类面向大众的题材使得各种职业、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接受,满足了不同层次观众的观影需求。并且,发达的数字时代让电影的传播更加便捷,一部影片可以跨越国界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观赏,这种广泛性是其他艺术形式做不到的,正是由于电影的群众性使得这一艺术形式为人津津乐道。

结语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它虽将其他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展现出自身的综合性,但同时创造出了自身独特的言语体系,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这种形式更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多变的表现方式以及丰富的内容,为艺术门类注入了新鲜血液。其魅力就在于懂得抓住观众的心,它会结合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可以说这种“接地气”的艺术为普通大众增添了无限乐趣。

参考文献

①邹建:《视听语言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电影的艺术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失物招领》;绘本;影视动画;跨界

一、影视的多重艺术表现

“影视艺术是以声像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多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复兴。传播途径、传播内容、传播方法已经由纵向或横向发展到了交叉结合。动漫元素与舞台剧、动漫元素与新媒体、动漫元素与电视剧的跨界结合已成为现下流行的表现形式。作为文化传播重要途径的影视,在多重表现上本身就具有其独具的魅力。因为影视的结合性特点,其“结合戏剧、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于一炉的艺术特性”,通过对各种门类的艺术的结合,将其元素带入电影形成新的、具有自身特性的影视艺术作品。也正由于其跨界结合的特性,诞生于近代的新生漫画、绘本艺术也由于其艺术的特性,与影视完美的结合。

(一)影视与舞台剧的跨界结合

影视最早的表现形式有很大成分是借鉴舞台剧,新兴的结合方式以影视为主体结合舞台表现形式呈现。例如,乔・怀特导演的影视作品《安娜・卡列尼娜》(2012)在视觉转场、背景、场景转切等方面采用了舞台剧转场的镜头和帷幕切换等方法转接故事情节,增加了影片的艺术表现性,增添了故事剧情的梦幻性,将作品以舞台艺术化的效果,通过影视的特性呈现到了观众面前,使观众拉近了与演员的距离。这种表演区别与以往的舞台剧与影视的结合特性,在影视语言的艺术展现上作出了突破。

(二)影视与漫画的跨界结合

漫画元素与传统影视表现撞击,诞生了(真人类的电影)《蜘蛛侠》《变形金刚》《斯巴达300勇士》《钢铁侠》(动画类电影)《新世纪福音战士eva剧场版》《海贼王剧场版》《风之谷》等多部动漫元素结合的影视作品。尤其是根据漫画改编的影视作品《罪恶之城》运用独特的黑白画面展现夸张的暴力场面,夸张影视人物特征,使人物形象设计的漫画形式感加强,同时在影片的影视镜头转切上,大量运用了漫画分镜语言,在影片中出现的漫画符号化语言运用,使观众更加容易直观地看到影片想表达的含义、冲突和主题。它所制造出来的视觉效果,对促进商业化影片的娱乐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视与绘本的跨界结合

绘本作为新时代诞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文学与艺术的独特语言,也同样结合融入了到影视的表现艺术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绘本类影视表现特性。早在2008年几米的绘本《地下铁》《向左走向右走》通过影视的改编,就形成有绘本表现风格的影视作品。在影视作品中,绘本的心灵传递与意境通过真人演绎或绘本片段的形式展现,吸引观众带入情感。绘本在影视动画的应用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内容改编

将绘本故事改编成影视故事,将原本的绘本故事进行删减,突出电影所需要表达的主题含义,去除不需要或无法表达的元素。例如电影《向左走,向右走》就是在电影中尊重了绘本主题设置,对男女主人公进行了更细致的刻画,添加了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将简单的绘本叙述加工成一个整体的画面,原本绘本中的旁白变成男女主人公的语言对白,绘本的故事影响到了电影的叙事手法,两者融合起来将整片的叙述方式变得更加简洁、轻松、美好 。

2.片段载入

绘本故事片段在电影中再现的是绘本故事的核心部分,这些片段的组成联系着故事的发展,左右着观众的审美特性,这种形式在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中尤为突出,例如男主人公喂着小鸽子拉小提琴的场面,还有女主人公对应的对流浪猫咪朗诵的一幕。作为原作绘本中最感人的桥段,在电影中导演也巧妙地将其表现出来,满足观众对于绘本电影化再现的期待。又如电影中偶然的水池相遇的情节,是将绘本作者遐想片段的镜像再现,表现出的效果令人愉快,也感叹邂逅之后的失去联系,表现的感情却尤为真实。

3.以原创绘本为基础进行影视动画制作

绘本与影视动画有着相似的创作构思、和视觉表达形式,是一种相对综合的艺术手段。创作中着重作者的想象空间,心灵感受对事物进行理解和分析,运用逻辑构思方式构建出充满情节可视性的故事空间,这一点很适合运用到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去。例如2002年上映的《怪物史莱克》就是由同名绘本改编,在绘本创作画面基础上展开的影视动画制作。

二、影视动画《失物招领》中影视与绘本跨界结合的特性 由澳籍华裔插画家陈志勇原创,安德鲁・鲁曼改编的时长16分钟的影视动画短片《失物招领》,是第83届奥斯卡动画短片最佳获奖影片,该片是一部体现内心孤寂世界与友情的影视动画作品。

故事讲述了一个搜集瓶盖的男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只蒸汽怪异生物,将其送回相应世界的经历。画面对比人类灰暗与怪异生物间的温暖与美好塑造了奇怪的工业世界。 影视动画《失物招领》很好地保持了原作绘本的风格,它将静态的绘本延展,是电影与绘本的跨界结合,该片通过影视动画的演绎手段,首次完整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是心灵类绘本首次与影视动画的完美结合,作品将绘本中静态情节动态化,结合影视表现语言形成了独具绘本魅力的影视动画。

(一)影视动画《失物招领》中影视与绘本原著的异同

1.丰富视觉表现

在影片开头部分原本的绘本图书中只是绘制了静止而繁杂的车牌,电影在此基础上保留了车牌的形象特征却使用了动态车牌的手法,使车牌轮转变化增加工业元素的效果在画面里面,更加凸显出整体的风格氛围。因此影视动画短片中对原作做了忠实的改编,在人物设计上、背景设定故事架构上都符合着绘本原著,同时运用了多元的创作媒体材料,丰富了视觉呈现风格。

2.增添镜头表现

影视动画中的表现镜头对绘本原著做了一定的取舍,影视动画中对原作绘本画面的空镜头进行了舍弃,对需要诠释剧情内容的画面新增了近景或特写镜头。

3.保留旁白叙事手段

绘本故事中的旁白叙事的手段被电影导演灵活的运用起来,在动画定影中同样采用旁白叙事的手段,全篇动画都使用第三人称的叙事,这样既尊重了绘本原著中的旁白叙事手段,又使观众产生一种奇妙的电影感受,似乎不仅仅是在观看一部动画电影,就像是在听述一段故事一样,这种巧妙的结合和独特的电影手法即使绘本和电影紧密结合起来引人入胜。

4.颜色过渡与变化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影视动画版《失物招领》基本遵循了原著的用色,在动画电影中为了满足需求将手绘色彩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抑制,突出使用了相近的颜色来塑造风格与故事氛围,在保持整体的颜色效果的背景下,动画中的用色考虑到了空间表现,区别于绘本原著用色的,在阴影反光等色彩过渡的运用上,添加了过渡色系,更加符合视觉空间感,使得整体的视觉带给观众新颖的心灵感受。

(二)影视动画《失物招领》影视语言与绘本元素的结合效果

1.音乐、声效与画面的结合带动剧情气氛

影片中多次响起的柔和的音乐元素使人感到舒心,这些音乐和声效在最适合的节点出现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开场主旋律出现在影片剧情关键点,贯穿影片,在与遗失物相遇时响起了开场的音乐,声音较之开场音乐缓慢轻微,似乎在静静地等待一种相遇,此后的几个场景中多次出现了相同声响的音乐,但在节奏上都有所变化,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发展而产生轻微的变化的,这变化映射着不同的画面结构和叙事节奏。同时故事中出现的那些细微的小声音如铃铛声、车轮滚动声、开门关门声、空旷的环境声、细微的室内声响,都贴合故事的脉络,完善着画面语言所表达不出的含义与心情,对情绪的传递起到了作用。音乐与声效调和画面并强调动态的节奏,在尊重原著绘本的基础上,丰富故事的主旨,这种声乐结合了绘本画面与电影画面,随着故事的发展起伏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节点表现欢乐、悲伤、相聚、离开,紧扣主题,增强了故事的节奏性。

2.影视镜头与绘本镜头的结合牵动观众的视线

随着故事的发展转接,在镜头上紧密的结合绘本剧情中的主要部分,平面移动式的镜头推移像是在模仿阅读绘本的形式一样,即转换了镜头内容也在推动整体剧情的向前发展,其中尤为精彩的部分是男孩带领遗失物去寻找归处这一段,它的画面语言镜头转换运用了书籍框架式的奇特手法,主人公活动在被切割的画面镜头中,这种模仿绘本画面分镜的手法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将原本需要将绘本中区域分镜头故事拆分叙述的麻烦省去,既满足了动画电影需求,也变化出了一种新的叙事镜头方式,这就是绘本与电影相结合的精妙之处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影视动画《失物招领》不但完全还原了绘本原著的一切特性,同时利用影视语言将其升华,可以说它不仅仅是一部影视动画作品更是一部影视动画绘本,运动中的绘本。

三、影视与绘本跨界结合的商业意义与价值

跨界结合在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其形成符合信息交织,资源共享的时代特性。虽然影视与绘本的创作之间的结合并不是电影首次与平面图像结合,但在今天影视和绘本创作的跨界结合,不但对影视如何展开更对多元素表现艺术的创作方式以及绘本创作更多承载形式的突破都具备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影视与绘本的跨界结合在商业推广与应用上也具备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一)影视与绘本的跨界结合符合图像解读趋势

现代人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文化知识的掌握与了解越来越倾向于迅速便捷、轻松的趋势,图像更直观具象,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绘本作为区别于文字写作为主的文学作品,以图为创作叙事,文字只做少量辅助作用,在情节和画面表现上多以轻松、释放为主,协调了人们繁忙的生活步调,具有轻松易读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但同时它也具有传播上、内容拓展上的局限性。而绘本作品的影视化则由于影视的动态特性具备在信息传递上更迅速,具备情感表现上更细腻,内容情节表现更丰富,传播途径更广阔等的特点。更符合新人类对信息易懂快速的阅读习惯。

(二)影视与绘本的跨界结合促进扩大观众群体

影视与绘本的跨界结合从文化上的跨界、功能上的跨界使两个领域之间彼此合作、互相碰撞产生了新的创作思维与新的原创成果,如同漫画动画化、电影游戏化等,都使两个不同领域创作者通过各自拥有的阅读群众,透过过跨界合作,将作品更广泛的传递给观众,从而扩大了双方的影响力,跨界结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动画《失物招领》作为绘本形式呈现时就由于出版途径使作品的影响力受到限制,而通过影视途径不但使原作的读者增添了交互性阅读的趣味,扩大了观众群体,更增加了原著作者本身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李乐平.几米与成人绘本 [J].语文建设,2002(06).

[2] 郝跃骏.人类学电影学说及其流派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