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第1篇

下午好!刚才,县委陈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在下面的议程中,县纪委粟书记还将宣布“诚信百家店”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表彰决定。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对获得表彰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诚信作为道德规范,延续了千百年;信用纳入制度范畴,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诚信建设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企业融入市场的通行证和最好的竞争手段。随着我县“工业强县、工业兴县、工业富县”战略的深度实施,以矿业、中小水电开发、农特产品加工和建筑建材为主的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非公经济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企业要做强做大,严守信用是根本。企业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珍惜信誉,信守诺言。值得肯定的是,全县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都是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诚信建设,有的还做得比较好。但也有少数企业出现不按规定交纳税费、不按时还贷、不认真履约等与诚信建设要求极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对诚信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诚信建设,形成全民诚信保发展的良好局面。县直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使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自觉履行有关责任和义务,以诚经营,以信立业。同时,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在各行各业倡导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推动全县诚信体系建设健康发展。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加强全县诚信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必然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个大局,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诚信文化建设为支撑,把握“三个关键”,突出“三个重点”,抓好“三项工作”,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确保全县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要把握法制先行这个关键。法制建设是诚信体系建设的基础。要以实施“五五”普法为契机,积极引导全民学法、守法、用法,夯实法制建设基础,为诚信建设提供可靠的法制保障。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诚信建设的需要,紧密联系我县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规范诚信体系建设,强化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披露,加强对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努力形成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促进全县诚信体系建设向着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发展。

二是要把握市场运作这个关键。市场主体是诚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绝不能忽视市场主体的作用。要坚持以市场化为机制,以法制为保障,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立危机意识、诚信意识,在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把诚信建设转化为自觉行动,体现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增强发展的活力。

三是要把握奖优罚劣这个关键。没有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就不能很好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把奖优罚劣作为调动市场主体参与诚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之一,把个私企业的诚信表现与切身利益直接挂钩,辅以必要的奖励和惩罚,形成守信者有奖、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机制。对于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肯定成绩,以精神荣誉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对于社会信誉度较低,且失之公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但要作为诚信教育的典型材料,把他们违背社会诚信的一面公诸于众,还有必要建立失信档案,开列失信黑名单,真正使失信者明白,一处失信、处处受制,一时失信、长久受制。

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要突出以提高企业信用度为着力点,加强商务诚信建设。今年是我县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从1—9月各项工作完成情况来看,形势十分喜人,尤其是企业的创利、创税水平,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起点,要谋求新的发展,我们必须以提高企业信用度为着力点,扎实推进商务诚信建设,让更多的守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第一,增强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要加强对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企业自律意识,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严格履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第二,要强化企业的诚信责任。无数的案例证明,每个获得成功的企业,都是讲诚信、负责任的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既要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等方面注重诚信,又要在产品质量、价格,生产环境、劳动用工等方面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一味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从而忽视了诚信建设。忽视诚信建设的企业,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做大、做强无疑是一句空话。第三,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鼓励企业把诚信经营、依法纳税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强化信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推动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组织,既是企业发展的组织者、保护者,也是企业诚信建设的监督者,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守信自律、依法经营。

二是要突出以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出发点,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县人民政府提出了打造法制政府、诚信政府的目标,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政府公信力,充分发挥诚信示范作用,服务于民,取信于民,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首要任务是坚持依法行政。政务诚信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依法调整利益关系,依法解决矛盾和问题。其次,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度。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县委、政府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各项要求,以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载体,强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力争达到“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机制健全”的要求,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让在阳光下运行。第三,要强化行政责任制,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加强对县直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考核。同时,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追究行政执法过程出现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全面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三是突出以加强社会诚信建设为切入点,弘扬诚信文化。当前正值我县大力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招大商、引大资,加快全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对外形象。如何塑造良好的对外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诚信的好与坏。要在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方面花力气、下工夫,在各行各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观念,把诚信文化建设落实到各个社会层面。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的诚信建设,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经营,提高对外合作交流水平。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的诚信教育,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要为社会做出诚信示范和表率。要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在全县上下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的浓厚氛围。

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全面监管。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市场主体的全面监管,就是要以信用监管为重点,由侧重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的监管,向强化对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等方面监管的转变,推进监管关口前移和职能整合,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一要热情服务,依法监管,坚定不移地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二要依法加强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把好市场主体准入关,以推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监管为重点,实现对市场主体经营行为的有效监管;三要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制,加强对全县辖区内的所有企业、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于信用评价较低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加大跟踪监管力度,发现带有失信苗头或倾向的问题,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限期整改,尽量把失信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四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巡查制,采取多种工作方式和措施,加强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不断提高巡查工作效率。

二是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是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源头。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从根本来上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今年6月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电视电话会议,吴仪副总理就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省、市也相继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出台了系列配套文件。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整规”工作的各项具体要求,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集中力量抓“整规”,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重点要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严格实行商品准入制度,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扎实抓好事关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药品、食品等商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防传销或变相传销等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社会诚信规范,影响社会稳定的现象在我县出现。三要精心组织,认真搞好农用物资和肉品市场的专项整治等行动。一方面,要加大对市场出售的劣质化肥、种子、农药、地膜等坑农害农物资的监督管理,确保广大农民放心使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肉品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和加工、销售病害肉、注水肉的违法行为,切实抓出工作成效,维护好市场经济秩序。四要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严肃查处“三无”企业,从源头上遏制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局面。五要进一步规范和整治矿业市场秩序。我县的矿业市场秩序,通过两次集中整治,基本扭转了混乱的局面。要继续加大矿业市场秩序整顿工作力度,巩固好整治成果,不能有任何松懈,否则,此前两次集中整治的成果必将付之东流。还有极少数的企业,不仅没有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县委、政府关于“统征”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税费上缴义务,还把心思放在如何逃避社会责任和义务上,其行为就是缺乏长远目光和诚实守信的表现,今后要引起高度重视,绝不能再次发生类似情况。六要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对外来投资企业发给投资企业证,对挂牌保护和获得外来投资企业证的实施检查和处罚等行为,必须经县政府份管领导同意,否则,不予检查和处罚,个体工商户有权拒绝。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第2篇

2、讲诚信,用信用,促文明

3、守信光荣、失信可耻

4、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

5、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

6、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7、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

8、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9、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10、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记录的行政相对人,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服务措施

11、对诚信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

12、各级人民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

13、各行政机关要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

14、切实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15、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

16、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

17、各地区各行业要支持征信机构建立征信系统

18、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

19、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快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0、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

21、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22、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市场性约束和惩戒

2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

24、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

25、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业性约束和惩戒

26、加强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性约束和惩戒

27、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

28、全面落实政务公开,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双公示机制

29、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上网公开制度,打造阳光政府

30、建立和完善红黑名单制度,加大联合奖惩力度

31、加快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

32、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诚信意识

33、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34、产业强市、工业立市、诚信兴市

35、诚信是财富是资源是品德

36、立言立行要从小,诚信新风共倡导

37、以诚待人,以信兴业

38、诚乃立身之本,信为道德之基

39、诚信促发展,文明奏新篇

40、讲诚信 践承诺 促和谐 谋发展

41、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42、增强法制意识,共铸诚信社会

43、做文明市民,树诚信新风

44、诚信者人爱之,守信者人敬之,失信者人恶之

45、诚信为本,受益一生

46、信用关系你我他,愿我们与信用同行;

47、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秩序

48、学习诚信人和事,争做xx文明人

49、诚信对国家是良好声誉,对社会是公序良俗,对企业市黄金资产,对个人是良好品德

50、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51、人无诚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家无诚信不和、国无诚信不强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诚信社会;食品企业自律;国家食品监管

国务院总理于2011年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会议对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作了重点部署,指出良好的社会信用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每个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成员立足于社会的必要条件。诚信缺失、不讲信用,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依然相当突出,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人民群众十分不满。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诚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食品企业自律

食品企业自律应该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建立一套与其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契合的、完整的社会诚信概念框架。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参照国际诚信标准和惯例及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形成或制定企业自愿遵守的自律规范,从而达到食品企业自律的有诚信的社会风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扩大,在大部分企业自律的情况下,国家食品监管也要职能到位来保障和监管以促进经济发展,逐步实现食品企业监管自律化,才能真正发挥国家食品监管的作用和实现国家食品监管的真正到位。要从体制建设入手保证食品企业自律,抓紧建立和完善食品企业自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制度和机制,不应仅靠一些治标措施更不能不加区分地照搬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企业自律制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实践,使食品企业自律的问题进一步复杂。企业自律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

1.食品企业自律应具有的特点。在食品企业监管自律化的基础上,吸纳一些发达国家食品监管的思想和方法。对企业自律方法及方法背后所体现的自律思想,在考虑我国经济环境要求的前提下,吸收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自律思路,使我国的企业自律方面与其它各国保持协同健康发展。例如,(a)加快诚信立法和制度建设。从国家层面制定《诚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b)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政府及其部门在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中要起示范带头作用,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决策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公信力。(c)大力培养社会诚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强化责任、激励和约束,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不断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激发民族创新精神,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借鉴、吸收以英、美为代表的企业自律的特色的同时,也要关注欧洲大陆国家企业自律的特色,因为我国总体经济环境与法、德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而我国企业自律的程度要高于英、美等国。对我国实务中尚未出现,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会出现的经济现象,其企业自律规则的形成和制定,在考虑我国经济环境的具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国际上多数国家所应用的国际惯例,将有助于我国企业自律的规范的形成。

2.国际间企业诚信惯例特点。(1)通用性。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建设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诚信系统。在实现全行业内信用信息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全互联互通,充分发挥信用信息对失信行为的监督和约束作用。(2)效益性。若不依此惯例行事则使效益减少或无效益。(3)稳定性。即不受某个国家和地区政策调整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4)准法律性。虽不是法律,但受到各国的法律保护,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加强监管,完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规范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评级机构,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诚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5)重复性。可以重复多次地反复被应用。

3.开展企业自律和国家监管的国际间协作。企业自律和国家监管是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技术性使国家监管具有国际通用性特点: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诚信建设,各个行业、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要通过建立信用信息系统,依法依规有效采集、整合和应用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信用信息。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平台,实现对失信行为的协同监管。当前,尤其要结合市场主体准入、纳税、合同履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保障、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各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尽快改善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信用环境等,都是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和正在实施的诚信原则。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的交流日趋频繁,各民族交往日渐增多,为企业自律和国家监管的诚信社会建立创造了外部环境。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第4篇

一、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基础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改善民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威海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战略,进一步突出工业在结构调整中的核心地位,特别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一步打响“走遍四海,还是威海”的旅游形象品牌。二是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结合为方向,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三是强化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威海市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价值取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工作标准,把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一是大力保障改善民生。组织制定和推动落实了一系列民生政策,推动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坚持普惠性和公平性原则,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更高水平的全覆盖,进一步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多项保障补助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和救助标准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二是大力创新社会管理。不断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三是大力繁荣发展文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广泛开展“幸福威海”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完成了县级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举办中日韩文化产业博览洽谈会,积极培育文化企业、项目、基地和园区,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活力。

通过推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文化建设,大力改善民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社会环境和文化条件。

二、以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四个转变”为主体路径

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一个城市极具价值的无形资产和重要品牌。威海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曾先后三届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推动实现“四个转变”,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科学化水平,成为威海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有效的路径。

1.实现由部门创建文明城市向全民创建文明城市的转变。一是建立整体联动的创建格局。威海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总指挥,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市直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规格创城工作指挥部,并在市公安局、城建委等部门设立交通环境、城市环境、文化市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食品药品和餐饮行业、商贸市场六个专项工作小组,各市(区)及市直各部门都层层成立创城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全市上下构建起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创建格局。二是营造全民动员的浓厚氛围。面向社会常年开通创城热线,群众随时都可以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破损、窗口单位服务不规范等有关问题拨打热线反映。在威海日报、威海广播电视台、威海新闻网等媒体常年开设专题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创城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户外电子屏、大型公益广告牌、手机短信、社区宣传栏、施工围档、楼宇电视等各种媒介,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城宣传。向广大群众广泛发放创城《一封信》和《创城手册》,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创城公益行动,深入社区开展“大走访”,强化创城入户宣传。举办创城 征文比赛和知识竞赛,推出抵制不文明行为的公益广告,利用威海讲坛、“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普及创城知识,提升群众对创城工作的知晓度,在全社会形成了关注创城、理解创城、支持创城的浓厚氛围。

2.实现由阶段性创建文明城市向常态化创建文明城市的转变。一是健全常态化推进机制。从开展新一轮创城活动伊始,威海市就健全完善了组织领导、层级负责、区域管理、宣传教育、资金保障、测评考核、责任奖惩等七项工作推进机制和督导检查、问题反馈、测评通报、专项调度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总投资20__多万元的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于20__年6月开通以来,成功实现与3个区级指挥中心、30个市属职能部门、33个区属职能单位之间联网,每天共有120多名信息采集监督员对城区2661个网格单元至少进行3次无缝隙巡查,做到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极大提升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常态化水平。二是将创建任务融入日常工作。威海市将创城工作与机关干部转变作风有机结合,按照“凡事有人干、凡事有人管、凡事有人监督、出了问题要追究”的要求,积极推动各级各部门单位对照创城要求,切实把创城测评要求融入各自工作体系之中,使创城成为大家履行职能的自觉行为。三是完善难点问题长效管理办法。针对“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穿马路、乱扔杂物、乱涂乱写”等容易反复的创城热点难点,既立足当前、迎难而上,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使之切实减少,又着眼长远、标本兼治,认真研究建立实际管用的长效管理办法。

3.实现由达标创建文明城市向为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的转变。威海市始终牢牢坚持“创城为民、创城靠民、创城惠民”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创城作为永不竣工的工程,不惟创城而创城;始终牢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作为开展创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以来,针对实地检查发现和群众热线电话反映的问题,共下发问题督办单350多份,完成整改事项2800多个。通过创城,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环境更加优美有序,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得到有效提升,群众成为创城的最大受益者,创城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积极支持和热烈拥护。

4.实现由抓硬件创建文明城市向重素质创建文明城市的转变。一是宣传引导。组织媒体常年开展“告别不文明行为拍一拍?议一议”宣传活动;制作文明行为养成的公益广告常年在媒体上刊播;组织贸易办、交通局、旅游局等单位在商场、超市、汽车站等人员密集、流量较大的场所常年进行文明行为养成的公益宣传。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引导市民自觉树立养成文明行为的意识。二是教育引导。围绕“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这一主题,常年组织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市民爱护城市环境、文明就餐、文明出行。按照“四有”标准和“五个一”流程,在188个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部建立了“道德讲堂”,定期组织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进讲堂巡讲,全面倡树“当好人、做好事、存好心、有好报”的价值取向,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三是活动引导。搭建活动载体,常年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窗口单位开展争创服务名牌活动,在机关开展服务品牌创建和目标承诺活动,在企业开展“诚信企业”创建活动,在社区开展星级文明户、文明楼宇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坚持把开展“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引导人们践行文明、提升自我的重要载体,大力开展卫生保洁、扶弱济困、保护环境、维持秩序、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打造了“12349居家服务”、“洪波爱心车队”、“长城爱心大本营”等知名志愿服务品牌。目前,中心城区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8.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5%。

三、以诚信建设为基点深化道德建设工作

威海市以打造美德、构建和谐为目标,以诚信建设作为“兴市之魂”,把诚信作为全体市民的行为规范,大力推进诚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子。

1.彰显为民服务,永葆高尚政德,让党员干部争当诚信先锋。威海市环翠区始终把道德建设贯穿于创建阳光机关、促进行风建设的始终,让广大党员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克己奉公的理念,铭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弘扬顾全大局的精神,实现道德素质和职业水准的双提高。一是强化制度保障。相继出台了《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办法(试行)》、《领导干部品德考核考察评价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保障措施,把道德标准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对科级领导干部进行“德”的反向测评,“德”的考核结果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实行领导接访制度,每个工作日安排1名领导公开接访,并完善预告、分流、下访等制度。环翠区今年开展了“包百村(居)连万户”活动,让每个机关干部自觉做到“三个对照、三个反思”,即:对照群众的生活现状,反思自身的工作责任;对照群众的朴素感情,反思自己的思想作用;对照群众的期盼所望,反思自己的精神状态。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及时回复,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三是切实为民做事。实施劳动者就业创业免费技能培训工程,确保每一名想就业能就业人员都能找到工作;实施了学校和幼儿园新建工程,加大了政府助学力度,确保不让一名困难学生上不起学;加大了困难群体帮扶救助力度,对经过常规救助后仍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二次救助、结对帮扶,确保不让一名困难群众过不下去。

2.坚持“四位一体”,构建诚信体系,让诚信成为干部群众的行为规范。威海荣成市大力推进以政务诚信为先导、企业诚信为重点、社会诚信为基础、司法诚信为保障的“四位一体”诚信体系建设。一是以政务诚信引领价值取向。荣成市把诚信体系建设的牵引点放在政务诚信上,将突破口放在抓落实上,着力抓政府自身的工作落实,树立“有诺必践”的诚信政府形象,用政府公信力提升各级执行力,引领全社会价值取向。在全市启动了两轮单位包村、干部包户“两个全覆盖”活动。为检验走访联系成效,统一安排了53场社情民意调查、101期“行风热线”,促进干群沟通和问题整改,增强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二是以企业诚信推动转型发展。荣成市把“抓质量、创品牌”作为推动企业诚信的重点,规范企业市场行为 和信用秩序,推动科技创新、资本运作、招商引资、产业转型,促进企业扩张向链条高端延伸。出台了荣成市企业诚信十项标准,组织全市50家重点企业和30家成长型企业签订诚信建设承诺书,从落实时限、进度要求等方面设定门槛,引导和约束企业加快扩张发展,形成政企合力推动转型跨越的工作局面。推动银企融合,支持有信誉的企业、银行采取相互参股、重组整合等方式深化对接合作。构建区域良好金融生态,对失信企业坚决实行“黑名单”制度。坚持大企业创牌、小企业贴牌,积极推进以品牌为纽带的产权重组和分工协作,推动域内中小企业与域外企业建立产权品牌合作关系,推动域内大企业对域内中小企业进行产权和品牌整合。三是以司法诚信维护公平正义。以“抓严细管理”作为司法诚信建设的主抓手,扎实推进以法制公信为核心的司法诚信建设。以“理念抓精准、管理抓精确、服务抓精心、履职抓精致、廉洁抓精严、团结抓精诚”为思路,在全市政法队伍中开展了十个对照、十个反思、十个必须教育活动,筑牢广大干警诚信立警、执法为民的思想基石。着眼于提升司法公信力,以创建“零错案、零上访、零投诉”基层政法单位为载体,进一步完善执法办案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风险防范机制。建立推广社会管理“网格化”模式,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外海渔民船员、外商外企人员、外地购房居民“四外”人员多的实际,实施两地联手管理、入港入船服务、送法送暖进企等服务管理措施,做到动态形势动态掌控、阶段问题阶段解决,形成了覆盖全员、精确到位的社会管理格局。四是以社会诚信夯实道德基础。荣成市以“弘扬正气、转变风气”为目标,广泛开展抓社区、农村、公共场所、学校、单位、媒体阵地的“六抓六进”宣传教育活动,面向机关干部、市民、村民、商家、志愿者等不同群体,分别开展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宣传活动,形成了全覆盖式的“四德”宣传教育格局。

3.加大培育养成力度,打造成长机制,让身边典型引领社会风尚。威海市环翠区积极探索“典型养成工作法”,不断挖掘、培育、表彰、传播诚信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个人典型和集体典型。一是多渠道发现道德典型。从20__年开始,环翠区每年都组织开展多个批次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每两年进行一届道德模范选评活动。通过这种渠道,全区涌现出了杨正权等国家级诚信典型人物,同时,拾巨款不动心的好人戚道昌、陈美艳等一批批“草根”英雄也登上诚信引领的舞台。同时,还通过“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定、文明诚信市场、文明诚信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等评比活动,进一步推出诚信典型。二是多方面奖励诚信典型。环翠区对涌现出来的诚信个人,发现一起,表彰一起,奖励一起。在加大个人典型表彰奖励的同时,每年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对因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予以重奖。三是多角度宣传诚信典型。每年环翠区都组织由诚信个人典型参加的道德模范宣讲团,在全区开展道德宣讲。仅20__年就组织宣讲98场,听众达15000人次,使诚信个人的典型传播到村居、企业和机关。编制了《道德的身影》摄影集,制作了道德模范风采灯箱,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还通过设立好人榜、凡人善举榜等诚信典型展示平台,让广大干部群众通过身边的诚信人和诚信事,实现自己素质的不断提高。

推进政务诚信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用;征信;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121-02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重要方针。“郡县治,天下安。”作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枢纽,县域信用体系的成熟运行,将为建设省域乃至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奠定基础。作为经济强县,荣成一直是山东省县域发展的“领头雁”。但近年来,受不良社会风气和利益多元化的影响,辖区内也出现了一些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信任危机等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制约因素。为此,荣成市把诚信建设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2年起连续四年开展诚信建设活动,2013年底在山东省率先启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树立起“守信得激励、失信受惩戒”的社会导向。2016年4月份,荣成市获批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是山东省唯一、全国仅有的3个县级创建示范城市之一。

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荣成市把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坚持自上而下推进作为一条重要原则加以遵循,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新生事物,全社会普遍关注。围绕保证工作有序推进,荣成市先后组织召开14次专家论证会、专题研讨会、现场交流会,就建设信用体系进行规划设计,建成了国内最为完备的荣成市社会征信管理系统,创新探索出覆盖全市各个层面的信用管理运作体系。组建了由市长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成立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办公室,负责社会性信用信息的征集和管理;出台了市级征信管理规范性文件25件,行业信用监管文件260多件,为荣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坚持政府带头。为增强信用体系建设的严肃性和影响力,荣成市委、市政府坚持从自身做起,带头运用信用评价。凡是市里出台的奖励性政策文件,全部注明适用的信用等级;凡是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等公共资源分配活动,优先考虑诚信度高的企业和个人;凡是岗位招考、评定职称、政府资金补助等社会管理活动,都必须进行信用审查,信用等级为C、D级的个人,取消相应资格。目前,已出具使用信用报告1万多份,提供公务查询7万人次。

三是坚持信息平台共建共享。过去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但仅限于行业内部管理,彼此不连通、不共享。为此,荣成市建立了以“两网四库”为载体的征信管理系统。“两网”,就是利用电子政务网建立“公共征信网”,与142个部门单位进行联网;依托互联网建立“信用荣成网”,对外提供信用查询和信用公示。“四库”,就是以居民身份证号码和社会统一信用代码为基础建立自然人、社会法人、党政机关、村居组织信用信息数据库。党政机关、村居组织数据库属全国首创,是征信管理在党员干部群体中的创新性实践。依托“四库”,将全市80多万社会成员全部纳入征信系统,实现了征信对象全覆盖。目前,共征集基础信息800多万条,各类信用信息40多万条,其中守信信息37万条、失信信息4万多条。

四是坚持兑现信用惩戒与奖励。荣成市在开展经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强化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先后为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开具信用报告9 500份,向行政执法机关提供信用查询46 086人次,部门共享信用信息超过69.8万条;依托“信用荣成网”、微信公众平台、公众查询机等窗口,公开信息7.8万多条,社会查询量达65万人次。同时,荣成市鼓励金融机构以信用管理为平台,创新诚信贷款产品。荣成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个人荣誉贷”业务,对诚信个人放宽授信额度和还款期限,并给予30%的利率优惠,目前已有284名市民申请到个人荣誉贷,授信金额8 600万元。

回顾三年来的探索实践,荣成市首先通过开展诚信建设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氛围、形成共识;然后建立征信体系,搭建管理平台,把诚信建设由道德引导层面提升到制度保障层面;接着又在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上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全市社会矛盾纠纷减少了22.8%,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26%,政府公信力和干群互信度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6%以上,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山东省投资环境最佳县市。

荣成市积极作为、不等不靠、以我为主,加快建设信用体系的生动实践,符合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符合推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的实际。同时,荣成的做法带来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一,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政府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必须以政府重信守诺为重点,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阳光行政,树立“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政府形象,以党政公信增进干群互信、带动社会守信。

第二,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要大力培育诚信文化和法治观念,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