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施工计划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以制度化推进法制管理和执法工作的规范化
1.用制度规范法制管理工作,提高法制管理水平。一是工作部署制度化。我局每年的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要点中,均将法制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和部署,法制管理工作在省局、在全省各级机构的作用、效果、存在的不足和隐患等,都在工作报告中作有专门的论述。这种制度化的部署安排,使法制管理成为全省纤检系统重要工作部分,也成为省纤检局对各市纤检所业务管理的重要体现。二是工作内容制度化。为了使法制工作和纤检业务工作紧密结合,需要把法制管理工作具体内容列入工作计划,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每个阶段的法制管理的重点内容,与其他工作进行衔接。三是工作考核制度化。专业纤检机构既是行政管理机构也是行政执法机构,为了体现这一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特点,我局把对法制管理工作的考核列入省质监局的考核内容,确定了错案率、错案追究率、复议或诉讼保持率等各项具体的考核目标。在日常考核中,及时对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促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2.发挥法制管理的监督保障作用,促使执法工作规范化。随着形势的发展,纤检机构的行政执法工作已经进入了高风险区,任何一级机构的执法错误甚至瑕疵,都会对整个系统的形象产生不良影响。我局在加强本局内部执法工作监督管理的同时,近年逐步探索加强对全省各市所的执法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措施。一是通过检查加强对各市所的监督,制定了《河北省纤维质量监督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省纤检系统的检查。检点内容包括执法队伍建设和执法人员管理与培训情况、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实施情况及行政执法办案情况。通过监督检查,查找法制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及时纠正。二是对行政相对人回访。行政执法人员行为是否规范、执法的效果如何,相对人有发言权。根据我局的案件回访制度,每年要对处理完毕的典型案件、重大案件等案件相对人进行回访。这个制度力求解决督促整改、察看企业履行处罚整改情况及合理倾听企业诉求等问题。回访中有检查、有记录,准确记录执法人员在案件处理和对整改事项进行帮助和监督的有关情况,并由企业负责人签字认可。整改达标后要进行复查,将整改监督和整改结果作为执法案卷的组成部分,进行全面完整的书面记载。通过案件回访,改进我们自身的工作,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三是加强人员培训。省局制定了严格的法律学习培训制度,每年组织全省执法人员集中培训,重点培训行政法律基础知识,学习新的法律规范和相关的新业务知识,规范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的法律用语,提高执法人员重程序、重证据的意识,做到严肃执法、严格执法。2012年,我局重点安排执法人员学习新的棉花国家标准和棉花质检体制改革相关知识,结合新形势下案件特点,重点解决执法人员查不清、查不准的问题,培训后进行闭卷考试,增强执法人员学习的自觉性。
深入开展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工作,常抓不懈
我省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管工作的主要问题是:部门重视,地方政府漠然;上级重视,基层冷漠;领导重视,具体工作松懈等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在现有的工作机制下,我局紧紧依靠省质监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巩固工作成果,创新工作机制,扎扎实实把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工作引向深入。
1.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协调作用,规范生产行为。省质监局领导高度重视絮用纤维制品和再加工纤维的监管工作。针对再加工纤维问题极易死灰复燃的情况,我省调整工作思路,充分依靠各级政府做工作,依法履行职责。相关县政府积极落实整治要求,组织质监、工商、公安、电力、水务等部门,采取拆除设备、切断供电等方式,对无营业执照的絮用纤维制品和再加工纤维生产单位予以取缔。以专项整治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分类监管模式,规范絮用纤维制品和再加工纤维的生产。
2.明察暗访,加强督导,促进工作深入开展。近年来,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管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监管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许多基层监管单位的麻痹松懈情绪蔓延。为提高絮用纤维制品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克服基层监管单位麻痹松懈思想,我省专门建立了督导检查制度。局领导首先采取不打招呼的方式进行明察暗访;将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当地纤检机构和市质监局,提出工作要求;向地方政府通报情况。
3.把握分寸,从容应对,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近年来,“黑心棉”及再加工纤维已成为新闻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一旦有丝毫质量端倪,一些媒体人就喜欢在媒体推波助澜。加上专业知识的欠缺,极易引发媒体围观,严重的甚至容易夸大事实或者歪曲事实。我省紧邻京津,区位特殊,在这方面承担着更大的风险。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积极应对,并力求做到准确把握分寸,妥善处理。一是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遇有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处置程序,各级工作人员按工作职责开展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避免因慌乱出现差错;二是按照中纤局要求安排专人收集舆情和负责受理举报投诉工作,认真做好记录,并及时转办和核查;三是严格把握絮用纤维制品和再加工纤维的监管规定和政策,分清该管什么、怎么管。如在2012年6月份处理汽车坐垫事件中,我局领导于报道出现的第二天就赶赴博野县察看和督导,并及时向省质监局汇报、通知市局进行检查、向当地政府反映情况。同时,向省政府信息中心汇报,详细说明国家的监管政策,取得认识的统一性。由于把握准确,措施得当,此次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5142
自2006年7月1日开始,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岗位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四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是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表现和资历等所对应的薪酬待遇。津贴补贴主要指在特殊岗位工作的人员实行特殊岗位津贴。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活的部分,主要体现工作人员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国家对绩效工资进行总量调控,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享有分配自。
青岛市公立医院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保障了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现结合具体实际对绩效工资实施进行简要的分析探索。
1实施绩效工资的基本路径
“按劳分配”是实行绩效工资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围绕这个原则,青岛市公立医院目前都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绩效工资管理制度。绩效工资核算主要结合工作人员技术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满意度等四个方面,细化各要素的指标构成和计算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各医院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通过召开职工(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方案一旦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从绩效工资管理程序,体现了公平公正,保护了广大医护人员的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
2实施绩效工资的几个要点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方法。
一是将工作量和各项成本控制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兼顾公平。不同工作岗位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某些共同指标作为考核的基础,决定着绩效工资管理的成败。工作量和经济效益指标,无论从单位还是个人角度看,都是普遍认可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医院岗位的不同,实行以技术含量高低、工作风险程度大小、管理责任轻重和工作负荷强弱为依据,以岗位性质、岗位责任、工作效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劳动纪律和群众满意度等指标为主要考核内容的分类考核办法,体现出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实现绩效工资作用,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实行“一线”岗位工资倾斜政策,突出发挥绩效工资引导作用。绩效工资政策就是要打破过去工资政策中“靠年限,涨工资”的现象,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盘活公立医院人员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因此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中,应体现“多劳多得、质量至上”的政策导向。在政策制定中,公立医院应实行特殊岗位补贴政策,奖励性绩效工资实行按绩按劳分配,主要向高技术含量、高风险及高强度的岗位和临床一线科室倾斜。例如对临床护士发放护士岗位补贴,对急诊科工作人员发放急诊补贴等,在公平中突出贡献和效益,“以点带面”推动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三是对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实行特殊分配政策,发挥人才引领作用。医院作为一个人才和技术聚集的单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创新进步,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如何能“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人才,绩效工资政策能够发挥最基础的作用,即通过制定特殊的补助政策,提高特殊人才待遇,使他们愿意留下,发挥带头作用,全面提高医院竞争力。医院在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中,对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实行特殊分配政策,对相应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目标考核,完成考核目标即可对其发放相应的特殊人才津贴,通过绩效工资政策和其他配套政策,让“人才兴院,科技兴医”的战略落到实处。
3目前绩效工资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一是“旱涝不均”现象造成医疗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平衡。从整个医疗系统看,规模大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业务突出的专科医院绩效工资较高,有的绩效工资是基本工资的数倍,实行绩效工资政策的积极性很高,而规模小或基层的公立医院,因历史和其他原因,业务量增长乏力,绩效工资仅是基本工资的一小部分,个人薪酬相对较低。大量优秀医护人员向效益好的医院集中的情况,进一步加大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甚至导致效益差的医院出现生存危机,绩效工资制度在这类医院“名存实亡”。这种医疗资源失衡状况,与我国目前建设公平合理医疗服务体系相悖,更不适应目前医疗服务需求,是造成“看病难”的原因之一。
二是绩效工资量化考核指标“失衡”现象严重。绩效工资政策目标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同时,提高医护人员薪酬待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但在实际操作上,存在重视经济指标,忽视社会公益指标的情况。各公立医院制定的绩效工资考核指标,基本围绕收入支出等经济指标进行设定,虽然也设立了医疗质量、群众满意度等社会效益指标,但在考核中所占比重较低,未能体现指标设定的引导作用。过分重视经济指标是导致“大处方”“重复化验”等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公立医院未建立有效的绩效工资考核机制,存在“大锅饭”的情况,平均主义思想严重,不利于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开展。
4改进绩效工资管理的建议
一是建立绩效工资平衡机制,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转移,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面对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状况,绩效工资管理在这项工作中应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医疗主管部门应建立绩效工资平衡工作机制,从顶层进行政策设计,建立医疗资源合理化配置方案,对效益好的医院通过工资总额管理实行绩效工资“限顶”政策,控制住绩效工资在不同医院间差距逐步增大的趋势;对基层医院在绩效工资制度上给予倾斜,通过医疗资源的转移,不断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同时增加其自身“造血”功能,增加收入,发挥绩效工资政策的激励作用,形成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趋好、个人收入增加的良性循环,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状况。
二是完善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增加社会公益指标比重,加强医疗单位的公共服务的职能。公立医院的职能首要是公共医疗服务,因此在绩效工资考核指标设定上应加大社会服务指标的比重,有些指标可以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如医疗质量指标等,做到绩效工资既是经济效益的体现,更是服务质量的体现,杜绝“大处方”等乱象的出现;在不同科室考核指标设定上,应遵循“简繁适当”的原则,对于公用指标,可设立多个档次,实行分档管理,简化管理;对于特异性指标,应根据考核要求尽量细化,加大管理力度,尽量做到公平合理,避免“大锅饭”或“考核无用”的情况的发生,发挥绩效工资管理作用。
5结论
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发展密切相关。坚持搞活医院内部分配,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分配秩序,理顺分配关系。绩效工资的分配要以医院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为依据,坚持多劳多得原则,坚持向一线职工、骨干力量和高层次人才倾斜,充分发挥出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绩效工资实施后,大大调动了医院职工的工作热情,其人生价值和经济价值找到了平衡点,工作责任感和自豪感普遍增强,为医疗事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
为更好地发挥绩效工资的效力,今后,在绩效工资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步骤上,要充分考虑相关配套改革的要求和进程,这样,既有利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的其他各项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相互协调;合理编排;控制水平
施工进度进行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完成,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实际上,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施工进度管理已经不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期控制,而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众多的系列性管理活动,直接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如何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是当前众多施工企业所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形势下,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需要综合考虑施工成本、劳动消耗、工程实物、资源供应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1施工进度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问题
施工进度计划是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保证施工进度控制能否有效进行的关键。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必须注意工作排序和各单项工作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资源,避免工作安排在某一短暂时间内过于集中,出现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此外,尤其要避免出现漏项过多现象,要尽量全盘考虑使施工计划编制遍及整个工程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以免造成施工过程中产生过多编外工作、突发性工作,从而对施工产生冲击影响施工计划的正常实行,如排遣污、排废、道路交通、场地平整等辅工程的计划与实施。在部分企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还普遍存在控制目标不科学现象,在一开始就没能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性编制,如施工前准备阶段缺乏控制耗用过多时间,不顾项目大小、工艺条件、地质气候、装备情况等盲目确定工期,最后使得工期计划存在先天性缺陷难以实现,造成一系列施工问题。
2.2 资源配备计划未能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协调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实际上是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人力资源、动力资源、设备资源、材料供应、机械配置、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等。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同资源醒备计划一同出台,协调编排,以使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在资源配置上有保证,缺乏资源配置基础的施工计划只能是一纸空文,根本无法实施。但我国目前很多施工企业项目管理还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通常将施工进度计划和资源配置计划分割开来,先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再根据经验积累进行资源配置,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资源配置难以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需要,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
2.3 施工进度计划执行不力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还存在着施工进度执行力度不够的问题,不少企业施工在施工进程中,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施工企业,施工进度计划与实际实施完全不一致,计划同实施脱节,完全失去了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意义,计划是计划,工作是工作,最终使施工过程完全放任自流无序运行,施工进度计划控制一片混乱,导致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目标无法完成,工期拖延现象十分严重。
2.4 施工进度计划调整能力欠佳
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完成之后,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对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造成冲击,如计划编制缺陷、施工过程环境变化、现场情况调整、资源供应影响等等,此时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实际上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计划的过程,真正一成不变顺利完成的施工进度计划是很难制定的。但当前我国不少施工企业所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调整适应能力欠佳,要么难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变得死板机械,要么调整后也无法附合工程实际情况需要反而使工期管理更为混乱,导致施工进度失控。
3 施工进度管理常见问题应对策略
3.1 注意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编排
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需要合理的资源配置、合理的工作安排进行协调搭配,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在系统有机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系统性、动态性,既要注意计划的编制,又要注意计划的动态调整,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以使施工进度计划能有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文明施工,有利于合理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避免将盲目、机械、不完整的施工进度计划应用于施工中。
3.2 提高项目组施工进度控制水平
项目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效能,首先应当从项目组成员素质出发,提高项目组工作人员素质。由于施工进度控制是一项复杂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各种冲突,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有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项目经理进行领导,充分考虑项目经理的领导能力、技术能力、人脉关系等。整个项目组,应当包括多个下设部门,如计划部、合同部、财务部、供应部、合同部等,提升项目组成员的能动性加强协调工作能力,避免出现内部摩擦。目前,采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对于实现施工进度控制科学化有着较好的意义,可以作为项目组的一种管理手段,提升项目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能力,有效促进施工进度计划的完成。
3.3 注意施工进度计划交底工作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并不只是项目组的事情,而需要整个项目全体参与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注意计划的交底工作。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前,可根据涉及范围召开全体动员大会和各级生产会议以落实责任,要求高层管理人员熟知计划并创造好良好的实施环境,要求生产管理人员熟悉计划并安排好人力、机械供应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周计划、日计划体系,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施工进度计划控制的责任感,激发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明确并完成计划任务。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项目建设工期,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充分把握研究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针对施工进度控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主动积极的对施工进度进行控制,通过各专业、各环节的共同努力,编制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建立科学的控制体系,才能确保工程进度达到合同要求,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任永杰.目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2王晓青.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特征及控制原理研究[J].科技视界,2012(12)
关键词:园林施工;进度管理;成本控制
1园林施工中的进度管理
1.1园林施工进度管理的要点
基于园林绿化施工不同于其他建筑施工,除了基础的土壤处理、土方开挖、园路铺装等,重中之重是栽植进度。园林绿化施工往往是与其他基础施工交叉进行,或为房建施工的配套工程。如何调配好相互之间的施工进度是园林施工进度管理的难点所在。施工期间存在多种关系,做好各组织成员间的协调与沟通,是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这些关系包括施工企业与发包方、设计方、监理方、监督机构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等。做好协调与沟通,传递准确无误的质量管理信息,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目标的达成,从而保障工程的有序开展。
根据施工进度,合理编制施工程序,充分考虑拟建工程项目的规律、性质、设计要求、施工条件和使用功能,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程序的安排原则。单纯追求进度,不能有效地处理工程施工当中很多的细节问题,不够细致化,工程质量就被打了折扣。协调和互补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保证园林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进度。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投入,降低工程成本。有效控制施工进度,合理投入和分配人力、物力及资金,提升资源利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2园林施工中的进度管理的具体方案
1.2.1规划。根据此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将工程质量与技术要求分解到各个专业岗位,再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组织施工。在种植苗木方面,即到即种,实现当天无余苗,为了提高大苗种植成活率,使用吊机起运苗木,减少苗木土球的破损,提高苗木的存活率。监控施工进度,组织施工人员,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做到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组织方面和技术方面。加快材料周转,调动施工设备和辅助设备,组织施工作业,使用机械化施工设备,保证园林施工有序地进行,在有效的进度控制当中,显著地提升了园林施工的整体质量。
1.2.2协调。协调进度控制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强各个组织部门之间的联系,进而形成有机的整体。在实际施工中还涉及到招标中没有提到的问题,如图纸变更、增加景点、需要土方回填、土质改良及造型等一系列工作,做好沟通协调,能够使工程更好地实现预期效果,进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园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2.1园林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质量和艺术是园林施工所追求的目标,与此同时,经济效益同样也是园林施工管理的重要任务。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其中包括苗木材料成本、施工机械、现场管理费用和员工的劳务费用等。园林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内容,除了材料、机械、劳务等显性成本外,还包括体制、机制、素质等隐性成本,需要综合考虑,进行成本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园林施工全过程中,将成本管理贯穿于其中,更好地达到成本节约和控制的目的。
2.2园林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的具体办法
根据招标文件和合同内容,合理地预算园林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本费用,其中还包括各项定额以外补贴,施工合同当中有着明确规定。当发生工程变更时,工程资料也相应发生变更,需要及时办理增减账,得到相关赔偿,以弥补工程变更所导致的成本损失。园林施工方案必须保证经济合理,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和工期,选用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考虑园林景观植物种类的选择、生态适应性及栽植时间,满足园林绿化施工要求,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所需要投入的管线、铺装材料需要严格予以控制,合理利用,从经济性的角度出发,同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保证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
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和业务技能:要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化管理的意识,要始终把工程当做一个项目来做,要按照项目管理的原理和内容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程。同时,对项目管理人员要加强项目管理知识培训,激励他们学习项目管理技能,从意识和技能上胜任项目管理工作,为做好工程项目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二、工程项目管理现存的问题
2.1由于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较多,使得工程项目信息反馈不够及时,相关资料也得不到共享,同时也为数据统计和分析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2沟通和协调困难,纸质化办公成本大,效率低并且容易造成信息的丢失。
2.3难以对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无法即时的发现问题。
2.4难以对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精细化、规范化管理。
2.5不能全面、实时地对项目状态进行跟踪、难以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率,并做出相对应决策。
三、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案的研发设计与内容
3.1方案的技术特点
这套系统将具备工程基础信息记录、工程进度实时显示、工程材料领用自动存档、工程材料结算自动生成、工程施工计划自动生成等功能,设立操作、查询、管理平台,有效管控项目部的工程实施情况。如能扩展建立手机联网,这样工程管理将得到更大的延伸。
3.2方案的设计研发
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方位管理,包括:项目计划、项目进度、验收、决算、合同等。实现工程项目全面的统计分析,使相关部门及时准确掌握工程项目进度,并作出快速科学的决策。
3.3方案的具体内容
a)年度项目计划管理。年度项目计划管理实现工程项目年度计划的流程化审批,包括各部门上报年度计划、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年度计划平衡编制、局领导审批、年度计划等步骤。此外,工程年度计划支持打捆项目。
b)项目变更。实现工程项目变更的流程化审批,包括项目新增、项目费用和内容变更和项目取消。
c)项目设计。实现项目设计的流程化审批,包括主办单位填写设计书、相关单位审核、局领导审批等过程,本系统以设计为核心,对招标、合同、付款等过程的内容和费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因此项目设计书的内容至关重要,项目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详细的预算费用、主设备清单、拆旧设备、是否需要开工许可、打捆项目。
d)设计委托合同审批。实现设计委托合同的流程化审批,包括填写合同申请表、相关部门审核、局领导审批等过程。本系统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要求,提供了规范的合同模板。
e)施工委托合同审批。施工合同审批流程包括填写合同申请表、相关部门审核、局领导审批等过程。同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要求,提供了规范的合同模板。
f)竣工验收。实现竣工验收报告的审批。包括竣工验收报告、工程量等相关信息。
g)资产处置。如果项目设计书中包括拆旧设备,在竣工验收审批结束后,自动发起资产处置流程,资产处置流程对拆旧设备的处置方式进行审批。
h)项目决算审批流程。实现项目决算的流程化审批,审核项目决算书和完工报告,并对竣工报告的格式进行规范。
四、方案在县局生产管理中风险管控达到的效果
a)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和动态跟踪,整个生命周期流程一体化的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b)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工程项目在前期启动运作之前就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
c)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精益化管理和全方位管控。
d)实现对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全方位、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管理层可实时对工程的投资情况、资金使用效率、执行情况、进度进行跟踪。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