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管理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山东建筑大学工程档案管理现状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于2002年9月动工兴建,占地156.72hm2,分一、二期和续建工程,包括27座单体工程,总工程量约为39.62万m2,持续建设周期为两年,续建工程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推进。新校区工程档案共分为23项,500余卷,分为JJ11综合、JJ12-1设计基础、JJ12-2设计文件、JJ12-3工程管理文件、JJ12-4施工、JJ12-6竣工验收等六个类目,涵盖了所有单体工程从前期规划设计、中期施工建设及后期竣工验收和管理运行的全过程,如表1所示。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之始,就制定了系统的工程档案建设与管理方案,主动引入物联网理念,着力克服档案载体多样化、建档不及时不系统、档案数据共享差等问题,在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了颇见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工程档案的归档准确率、完整率和使用效率。
1.2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及实例的基础上,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为依据,针对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工程档案管理的需要,基于物联网的技术,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1)纸质工程档案电子化功能目前,尚有很多工程档案的管理仍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分离,并以人工查询检索为主。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全部工程档案以电子化数据的形式存入既定的数据库系统。山东建筑大学在工程档案建档过程中,已对规划设计、管线等功能设计图在存档规划设计蓝图的同时,一并存储CAD文件;验收材料在存档验收报告及支撑材料的同时,一并存储工程建设的实时监测或记录电子数据。(2)工程档案智能识别调取功能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动议报批、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建设、监理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档案信息[9]。工程档案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对工程项目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和节点的档案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建立电子识别码或二维码标签,在利用档案数据时可以通过直接扫描标签的方式自动调取。山东建筑大学对各单体建筑建设全过程档案进行了数据编码,并分类登记入库,为利用物联网进行工程档案信息管理建立了坚实的基础。(3)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在工程项目提出后,关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合设计和建设方案等都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相同性质、相近体量的工程进行对比,并运用云数据和相关算法,对工程项目数据进行基于现实环境的分析,得出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相关数据预测,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提供技术依据。这是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领域[10]。目前,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尚处在框架设计阶段。(4)工程档案数据实时更新功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在某一单项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由于方案优化修改、运行维修改造、功能提升等原因,工程档案的数据处在动态变化中,前后数据的更新或实时化显现尤为重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所有档案数据均存储于服务器中,能够根据项目进展,实时更新数据,特别是当项目复杂、分期任务繁多时,更会根据时间节点和项目进展阶段将档案数据快速调阅,并能够通过编辑插件调入文件等形式统一将同一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有效保证了工程档案数据的即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5)工程档案业内数据交流功能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档案数据不同,但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项目进展中所涉及的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交流和转换,从而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有效的资料,并辅助工程项目决策。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中,以综合分析工程档案为基础,对新建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例如运用绿色校园理念,建成了国内第一栋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而采用B/S+C/S架构,自主设计运行了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不同行业和项目间的工程档案数据交流和分析,为学校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及监管体系的成功案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6)工程档案项目间数据共享功能如今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建筑功能和用途愈来愈呈现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商业、办公等相对造价、出售价格比较高的建设项目,在其决策立项、规划设计等进度中,如果可以参照相似位置、类似环境下不同项目的建设情况,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也将迎刃而解,项目造价、工程组织等也将更为有序和高效。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项目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比对,建立相同工程项目一体化的施工进度、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各项目单体或施工标段分类管理,以工程档案为支撑,提出统一的人员工作规范、技术和施工标准,实现了新校区建设“工程优质、人员优秀、投资优化”的目标。
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策
2.1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网WSN(WirelessSensorNetwork)是物联网的两大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实物目标进行非接触式识别,简而言之,即能够通过读取物品上的电子标签(条形码、二维码等)进行数据识别和相应的处理。而无线传感网技术是由部署在区域内的微型传感节点组成,以无线网络通信的形式,构成一个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枢[11]。通过将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到工程档案管理中,即构成了一个由无数档案条目节点组成的在线数据库,管理者或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登录互联网,继而实现对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12]。基于这种标准的层次,搭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每一个工程档案都有一个电子标签,档案库房中有多个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相互组成无线传感网。单一档案条目的插卷、修改、更新都将通过无线传感网在数据库中实时更新,并自主形成一个工程档案云数据平台。
2.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策略
物联网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但是,为有效利用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仍需要从管理上进一步规范相应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1)规范档案归档标准规范的档案归档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了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采集到标准的数据,在新的档案入馆前,需要制定档案编目的标准,包括列别、年份、密级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写入RFID条形码或二维码标签。当将档案信息调入系统时,需要设立规范的审核制度,保证入库信息的规范和准确。(2)规范档案使用标准规范的档案使用标准既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在物联网背景下,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确定电子档案相关档案的查阅权限范围;当需要借出或还回实体档案时,必须扫描档案的条形码,记录档案的转移情况。(3)强化部门间协调沟通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决定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度。相关部门间不定时的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扩大档案信息化的范围,全面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4)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的质量[14]。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理念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理念的理解。
3结语
(1)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有效性逐步加强在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方面,特别是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建设方面,电力企业都有比较明显的进步。比如,在地市供电公司、变电站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中一般能够做到工区使用一本账,试验所试验一本账,并能做到两账统一;一般能够实现专人保管,按类别、规格和型号进行编号,做到账、卡、物相符;制定有电力安全工器具保管、使用、遗失、损坏、报废等管理办法;一般都能做到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登记和检查;多数单位有通过MIS(管理信息系统)或相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加强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尝试。(2)安全工器具的资金资金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目前,基层供电公司的电力安全工器具在资金来源上主要有3个方向:•安全措施专项资金,是电力安全工器具经费保障的重要来源,资金使用也比较规范;•基建费用,在新建变电站项目中,规划有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费用;•从大修资金中列支专项安措资金,该资金属于补充性资金,资金量比较小。由于多年来安全工器具的欠账,有些地方,特别是农电系统资金相对不足。(3)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情况一般情况,电力企业可以在变电站和生产班组中按规定配置电力安全工器具。有的地方配置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比管理规定要求还高一些。但在趸售县公司和外包队伍中,因其财务和安全意识等原因,情况差于国有电力企业。(4)安全工器具管理有相关制度规范需要与时俱进近年来,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发展迅速,因此电力安全工器具实验要求上也需要覆盖特高压和直流输电的内容,但《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编制于2002年,部分试验标准和试验方法相对陈旧,无法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在基层单位的实际管理实践中,认为应该对所有班组的安全工器具进行规范,比如,营销部计量中心、装表接电班等。因此,适应新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规定和试验规程。(5)安全工器具保管因条件有较大差异目前,电力企业大部分的变电站都有独立的安全工器具室,在防盗、温度、湿度控制方面都比较规范;有的新建110kV变电站由于基建要控制建筑面积没有单独的安全工器具室,在过道等处用防盗围栏做简易的安全工器具存放点,环境条件稍差;有个别老旧变电所安全工器具室没有空调或除湿器,温度、湿度难以得到保证,需要进行改造。在有资金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单位,智能型安全工器具柜的使用比较常见,有的还有计划逐渐更新为智能型安全工器具柜;因成本原因,有的单位智能型安全工器具柜使用较少,但只要在安全工器具室安装空调,也能达到规定要求条件。总之,电力企业都能根据实际条件,主观能动地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存放条件。另外,有的单位也反映目前智能型安全工器具柜没有产品标准,质量良莠不齐,有的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引起关注。(6)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范围界定有待进一步澄清和宣贯在调研过程中,多数观点认为绝缘斗臂车应为电力安全工器具,因为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配电作业中,绝缘斗臂车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在多数情况下代替了绝缘梯、登高板、脚扣的使用,是一种综合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有的观点认为,目前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范围太大,建议把电力安全工器具限定在登高板、脚扣、腰缆绳等个人专业防护上,其他都不属于电力安全工器具;而有的观点则相反,认为与人身安全相关的工具、用品、设备和仪器都应属于电力安全工器具;也有观点认为,电力安全工器具应以安监部实际归口管理的工具和设备为界限。电力安全工器具范围界定有时也给基层工作带来困惑,比如绝缘检修平台、绝缘快装脚手架等在管理上难以按照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管理。实际调研过程中,基层工作现场反映,防电弧服使用较少,在标准配置中没有的应急照明灯十分必要。因此,有必要就电力安全工器具的范围界定,在电力系统内做进一步的讨论,并在进行宣贯,保证思想、管理和行动的统一。(7)安全工器具的管理,难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整体管理需要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局部相对严谨,但全局上难以满足企业发展整体管理需要。在基层供电公司、变电站的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中一般都有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但在管理计算机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上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省级公司在安全工器具统一编码、统一信息管理等方面几乎没有成熟案例,难以适应电力企业建立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对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快速、有效的监督和检查。(8)检验和试验机构与服务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当前,电力行业各生产单位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按期试验工作较好,而独立性较强的农电、多经和社会外包队伍的电力安全工器具超期使用现象比较严重。就一般大多数而言,试验、检验机构缺乏正规资质,试验仪器相对落后,检测设备不规范,个别安全工器具不能按规定进行试验的情况。由于检测和试验设备原因导致的试验能力不足和检测试验服务网点少等限制,大型安全设备、超高压绝缘安全工器具,如绝缘斗臂车、起重工具、500kV绝缘棒等,检测检验工作也面临很大的问题,一方面不能按期进行试验,另一方面,不能做全面的检验,特别是力学试验,造成未试验或超周期的安全工器具仍在使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为解决试验问题,电力企业有的单位请原生产厂商进行一些项目的现场试验,但这也面临3方面的问题:试验的客观性、试验的全面性、面对国家和政府监管的合法性。(9)对电力安全工器具供货厂商的延伸管理不够从调研情况看,各生产厂商的生产能力、质量保证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曾经有个别生产厂商检测时拿别的厂商OEM的产品去检验,供货时用自己生产的产品,这种没有经过实验检验的产品,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急需建立一套电力企业、行业的电力安全工器具供货厂商的管理和监督体系以及技术手段。(10)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科技支撑需要加强从实际调研中得知,管理的标准化与实际使用的差异化存在有某些矛盾,也存在一些质量性能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疑难问题,比如,接地线软铜线不够长,卡扣间距不能在变压器10kV侧母线上使用;安全帽不透气,造成夏季使用困难;安全帽尺寸大,造成有的女工安全帽佩戴不牢;变压器作业安全带难以做到高挂低用,安全带无确切位置挂;验电器在有感应的线路上误报问题;电缆线路验电器的开发问题;检验验电器的工频高压发生器的制造问题等。因此,需要加大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实验和科研,在提高公司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同时,满足实际使用中差异化的需求,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问题分析
当前,电力企业对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普遍比较重视,资金相对有保障,管理工作,特别是基础较好的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也相对比较严谨。但总体说来,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实际工作中仍然遇到大量的问题,存在较大的风险与隐患。分析问题原因,固然有管理问题、标准问题、资金问题、配置问题、检测检验问题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3点:管理业务流程设置不能满足电力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不能满足电力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科技支撑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支撑手段不能满足电力企业、行业发展的需要(1)缺乏沟通等体制与机制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主体、检测检验服务机构、趸售县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生产厂商、外包队伍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制约的体制与机制。通过调研分析电力企业在安全工器具采购、使用、检测检验和售后服务方面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在检测检验方面,因检测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只对检品负责,检测信息、厂商信息、产品信息无法到达企业主体管理部门,有的甚至不经过检测检验部门,从而企业管理部门无法了解厂商的生产能力和生产过程,对贴牌产品也无法控制,给电力企业、行业审定许可资格带来困难;在招投标方面,也由于协调和沟通渠道不畅通,有的组装式小厂和贴牌厂商压低报价,给电力企业招投标工作带来混乱,导致有的招标的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不过关,给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带来一定的隐患;在售后服务方面,由于电力企业管理部门难以掌握生产厂商信息,缺乏协调与沟通渠道,问题反馈渠道不通畅,致使售后服务跟不上,特别是小的生产厂商和进口产品的商,问题比较多,不利于支撑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电力企业内部,由于检测检验服务机构和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与沟通,由使用单位进行安全工器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检测检验与使用管理之间没有形成制约与协调关系,导致人为改动检测检验日期的情况发生;同样,由于协调机制缺乏,电力企业对趸售县公司和外包公司情况了解不够,指导、监督和审查力度不够,在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以上种种,追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电力企业生产管理主体、检测检验服务机构、趸售县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生产厂商、外包队伍之间缺乏沟通、协调和相互制约的体制与机制。(2)基础管理不能满足需要安全工器具的管理信息化发展难以满足电力企业发展整体管理需要。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属于基础管理,由于电力安全工器具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要对电力安全工器具从计划、采购、保存、检测、使用、报废等环节进行全寿命管理,从台账管理、库存管理、检测检验管理到账卡一致、日期一致、标示一致等大量的内部约束性检查与检验管理,涉及海量的信息处理,这种海量的信息处理显然是人工难以承受的。这也是在基层小单位内部可以很好管理地问题,但在电力企业全局层面进行管理遇到大量问题的根本的技术性原因。(3)科技支撑手段不足从实际调研中得知,电力企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化与实际使用的差异化存在有某些矛盾,也存在一些质量性能方面的问题以及一些疑难问题,比如,接地线软铜线不够长,卡扣间距不能在变压器10kV侧母线上使用;安全帽不透气,造成夏季使用困难;安全帽尺寸大,造成有的女工安全帽佩戴不牢;变压器作业安全带难以做到高挂低用,安全带无确切位置挂;验电器在有感应的线路上误报问题;电缆线路验电器的开发问题;检验验电器的工频高压发生器的制造问题等。这反映了电力安全工器具的实验和科研能力的不足,也进一步反映了由于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不足,问题反映不及时、不全面,而造成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多数企业仍采用手工方式记录电力安全工器具台账以及检验情况,检测信息在使用部门、检测部门、监督管理部门之间无法共享,导致安监部门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管,只能依赖现场抽查检验标记。需要有专门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安全工器具的台帐及检验检测情况进行管理,既方便各单位对安全工器具进行快速、有效的监督和检查。
管理业务体系设计
根据以上问题分析,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信息化是解决问题的着力点。为此,可以建立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电力安全工器具信息,包括台账、检测检验、试验机构、厂商生产资质及能力、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对比等信息的共享和查询,提高电力安全工器具质量监督与控制的能力和效率,提升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的标准化及现代化水平,更好地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服务;可以建立电力企业、行业电力安全工器具科研、试验和检测体系,加强新型电力安全工器具的研发,解决目前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同时满足特高压、特大型电网建设对电网安全施工提出的新要求;可以建立健全公司生产管理主体、检测检验服务机构、趸售县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生产厂商、外包队伍之间沟通、协调和相互制约的体制与机制,对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快速、有效的监督和检查。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使用和检测实验体系设计如图1所示。
一、信息化发展的背景
1、信息系统对业务的覆盖率逐步提高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信息经济的兴起,带动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仅从政府角度看,我国电子政务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大量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正在经历由传统运行方式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运行方式转移的过程。以北京市为例,“十五”期间,全市1186种政府业务,运用信息化实现的有591种,建成726个业务支撑系统,50%的政府业务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高度重视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约90%的市、区政府部门建设了局域网,超过90%的政府部门达到了人均1台计算机,有90%的政务部门已建成或正在建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中无纸化程度达到50%以上的部门占80%。①
2、基于网络平台化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的信息化,都受到战略管理和服务客户的强烈驱动,在不断地扩展信息化的应用领域和内容,朝着基于统一网络管理平台,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方向发展。
政府各机构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基本职能过程时,正越来越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来实现。由于应用目标的整体性,要求政府业务系统、政府信息具有集成性和共享性。例如,北京市业已建立了连接各级政府机构政务系统的政务内网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和政务门户网站,各级各类政府机构可以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又如,北京市东城区首创的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通过综合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城市各类基础部件的综合管理。再如,“首都之窗”网站群作为政府门户,正把更加全面的政府公共服务纳入到信息化应用范围。②
企业信息化应用模式早已脱离了个别业务系统孤立应用的阶段,步入了企业战略协同系统应用阶段,其中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即企业资源计划)最具代表性。ERP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目前已发展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最为流行的一种形式,几乎是企业信息化的代名词。ERP系统以经营资源最佳化为出发点,全面整合企业的供销存、财务、计划、质量、制造等核心业务,并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各项经营资源的应用效率。
实现统一的网络平台管理,进行系统协同整合,核心的内容就是要进行应用系统及数据集成,建立可以共享的统一数据管理结构。建立一致的数据规格标准和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应用规则,是实现应用系统和数据集成的主要途径。如何建设与上述信息化环境配套的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共享利用的机制、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档案馆如何构建和运作,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信息资源战略成为信息化核心内容
2004年12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的信息化步入了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为重心的发展阶段,这既是信息化向其本源的回归,也是我国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从国家层面来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是借助于信息化手段,为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增强政府能力建设、推动和谐社会发展为目的,形成政府信息资源、社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局面,同时推动信息资源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政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紧紧围绕政务公开、重大基础信息库和重点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进行。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域的公益性开发和利用。同时,国家将研究制定鼓励信息资源产业发展政策;健全信息资源市场监管制度,完善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提高审批效率,扩大登记备案和事后监督的范围;研究制定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的财政政策和信息资产管理办法;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标准体系表,优先制定并大力宣传贯彻信息资源分类、共享、基础编码等国家标准;推进公共文献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③
从机构层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信息资源服务于战略决策、满足客户信息需求和提高业务管理信息提供水平的客观发展需要。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上来讲,信息系统总是由满足业务处理、运行需要开始,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遵循着数据—信息—知识的过程。机构层面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总是从系统集成、数据集成开始,在整合的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挖掘和满足不同需要的数据应用。这实际上类似于我们传统的档案管理利用流程,应当把它纳入到信息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内容范畴。
二、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的若干问题
信息化系统正在演化成为各类组织业务运行的基本方式,网络平台正逐渐成为政府机构、企业信息运动的支撑平台。对档案管理活动而言,各类组织运行平台的变化,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基于数字化概念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探索符合信息化特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电子文件长久保存和长期可用问题
人们把以数字化方式记录的文件,统称为电子文件。电子文件在性质、形式上与纸质文件的不同,无疑是档案界最先感受到和最先关注的信息化带来的变化和影响。由模拟方式转变成数字化的记录方式,主要的问题有三个:一是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数字化信息复杂多样的编码格式、读写方法和载体材料,都给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带来困难。二是电子文件的证据力和法律效力问题,这包含了对数字方式所记录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获得、保持信息真实性方式方法的可行性、可信性问题。三是数字化信息与载体的依附关系问题,数字化信息的组织是通过编码形式完成的,人们处理、传输、存储和显现数字化信息,要借助能处理这些编码的信息技术设备间接完成,因此,数字化信息依赖于元数据、数据格式、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才能够被处理、存储和显现。综上所述,电子文件的复杂性、变化性、多样性是过去纸张载体所没有的。
归纳起来讲,目前解决电子文件真实性、长久保存、长期可用的途径主要有如下几类方法:一是通过法规约束电子文件格式种类,如我国的《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所选择的管理方式,方法就是尽可能地选择比较通用通行的少量几种文件格式,通过降低电子文件格式种类繁复性,增加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可靠性、可控性。二是通过对电子文件存在的系统相关要素的规范设计和过程控制,以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包括系统地记录背景数据和规范、控制信息流转环节等方式。三是提高载体材料寿命或对电子文件处理、存储、传递和应用所依赖的软硬件环境进行备份的方式。四是分离数字信息的语义表示与格式表示,形成不依赖于特定的通用信息存在形式,不会出现因为数据格式及软硬件环境的变迁而造成电子文件不可使用的情况,如以XML作为标识规范的方法,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都作了相当多的探讨和尝试。首先,各国都倾注力量,制定系统成套的和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需求规范和档案系统标准,力求把问题解决在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达到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目的。如澳大利亚的国家“数字化保管动议”,通过建立文件管理国家标准、文件管理元数据规范、文件系统设计与实施程序等标准规范,保障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其次,从数字档案的永久性入手,研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数字档案的系统化保存、保管方式,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于1998年开始,耗时6年时间对永久保存电子文件的可能性、保存技术、保存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试验⑤。第三,研究数字化适用载体在各种状况下的长久保存问题,如荷兰2000年启动了“数字保存试验”项目,针对政府常用的电子文件类型,进行了迁移、采用XML格式和仿真三种数字保护方法的试验,评价各种方法的效果、局限性、费用及应用的可能性。第四,在我国,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档案部门站在长久保存的立场,通过归档要求的约束,保障电子文件的可靠性,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2-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等,省市地方和行业主管机构也制定了相关规范或标准,如建设部的《城建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多种类型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问题
在电子文件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种类也日益丰富,包括文本文件、电子报表、电子邮件、图形、图像文件、视频文件、网页文件、数据库文件等。数字化信息的复杂多样,具有传统纸质文件所不具有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化信息的档案化在总体上处于随机状态,有些数据累计存储在业务数据库中,有些被定期销毁,有些则被迁移到临时载体上。如果不能建立系统型的管理规则,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导致数字化信息档案化问题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与传统文件运转流程无关。长久以来,人们已经形成了纸质文件档案化的系统化的方法体系,主要是依靠业务流程的自然发展进程,在业务流程终结时,把文件归档转入档案系统,以备今后工作查考。或者对文件的价值进行鉴定,判别文件对形成者的意义大小以及对社会的意义大小,在规定的时间阶段,把分布在各个机构的文件汇集到档案馆集中保存,以长久留存社会记忆,保障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久而久之,文件的档案化形成了对业务运转流程及其规则的依赖性,当数字化信息因不能纳入一般的业务流程,或业务流程因信息化而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电子文件在档案化过程中范围的缺失。比如,电子邮件系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政府或企业网络系统的必备子系统,电子邮件也早已成为人们在进行工作交往时的基本工具,很多国家或组织也都制定了电子邮件的管理制度,但电子邮件的档案化问题依然处于随机管理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的公私性质不容易界定,不容易纳入到正常的业务运转流程之中。
(2)非文本型数据。在纸质档案管理时期,由于非文本型数据的数据单元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事项,数据结构、信息组织方式与文本方式不同,并且很多结构化的数据库数据经常处在变动之中,无法纳入到文本文件的管理体系,往往不进行档案化处理。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电子文件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档案机构往往比较注重对文本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收集,对非文本型数据库数据、多媒体数据的归档重视不够,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档案化措施。而且,档案界还存在着一个概念误区,认为数据库文件本来就有自身的数据结构,并且处在存储状态,没有必要再转化为所谓的档案文件。目前,大部分关系型数据库,都是作为支持业务流程的存储机制来建设的,从性质上来讲,可以认为是“暂存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是随着业务过程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变化的,在结构上又是连续性的,往往不能按事项分块,不能按传统档案管理方式管理。但是,这些数据往往是一个业务系统的核心资源,
支撑着一个机构的业务运行,绝大多数具备档案价值,如果不尽快建立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目前,有注意到非文本型数据归档的机构,往往采用简单拷贝、累加存储的方式,或者以备灾数据库的方式同构备份数据。这些方式可能不能真正解决数量巨大的非文本数据档案化问题。
(3)网页类型文件。互联网的普及,使数量巨大的Web文件存在于流动的网络信息海洋之中。我国的各类机构为了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沟通,建设属于机构自己的网站的比率很高。据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政府域名()注册量达到23752个,政府网站达到11995个,县级以上门户网站拥有率达到81.1%,其中部委、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网站的拥有率分别为96.1%、90.3%、94.9%和77.7%。⑥但由于网页文件的内容重复率高,数量巨大,各类机构往往都不作档案化处置。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档案缺失的漏洞,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3、双轨制与双套制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类机构的信息系统覆盖率不断提高,意味着文件的处理、运行过程的双轨制越来越趋向于单轨制,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在人们的档案思维中,依然存在着对纸质档案的心理依赖,充满了对电子文件的不确信感。这种情形也体现在国家及行业已经颁布的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规定对于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文件,要电子、纸质形式双套保存。
造成双套制比较普遍的原因,从根本上讲是档案思维还停留在纸质文件时代,对电子文件及其存在的技术环境还不熟悉、不确信,对电子文件是否能够长久保存及长期可用缺乏认知。其次,是国家的档案行政机构缺乏档案无纸化战略规划、制度设计和系统规范,使得对纸质文件依赖成为制度性的选择。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相继颁布了《电子签名法》或相关法律,力求通过法律的形式,确认数字化信息在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及其具有凭证性的条件。《电子签名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法律确定了电子数据可以作为法律凭证,使电子文件具有了与纸质文件同等的证据作用。一般来讲,《电子签名法》主要是规范电子文件的技术条件和应用背景,以保证电子文件在交互过程中的真实性是可确认的,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但并没有解决电子文件的长久保存问题。而这方面的规范有赖于档案管理机构来解决。
双套制的另一种情形,是国内的各级各类档案馆大量地将纸质档案拷贝成电子档案。为使档案馆蕴藏的丰富档案信息资源能够提供网络应用,根据档案利用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目录定位服务以及部分档案的原件服务是必要的。如果盲目地无限度地进行档案的电子化,以此作为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成就标志,只能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可以想像,不解决双套制的问题,是无法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发达国家在信息化进程中都强调“无纸化”作为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来积极推动,可见它对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双套制或无纸化的解决方案,一定不是单纯的技术解决方案,而应该是制度化方案。这个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依赖于我国信息化的发展程度,取决于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率,特别是网络应用的覆盖率。在此基础上要形成无纸化的全面管理制度,可能包括两个层面:档案馆层面的和机构层面的。档案馆层面要解决电子文件永久保存的技术条件(载体的可靠性、信息对格式的非依赖性)、文件真实性的制度和管理系统保障规范、电子文件应用的规范。对机构层面,档案及档案管理系统提供凭证性、证据性文件的系统认证标准、规范,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建设等。
4、电子文件运动规律与档案管理模式选择
近年来,关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争论十分引人关注。信息化彻底改变了各类社会活动的时空关系和运行模式,人们需要基于新的社会运行方式,建立新的信息思维,寻找信息运动新规律,以求在准确揭示信息运动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管理。这是这场争论的意义所在。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实质,是如何看待文件运动的统一性和管理一致性问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在文件的不同运动阶段有着不同的运动特性,强调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而“文件连续体理论”认为文件运动是一个整体,文件运动有着不同的功能轴,文件运动每一个时点,都可能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价值取向,因此,管理上不必划分文件与档案的阶段性。从弗兰克厄普沃德对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四项基本原则看:第一,文件价值的持续性与文件档案化。主要强调的是文件、档案的整体观,这与我国普遍认知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一体化”的观念是相类似的⑦,是“从文件形成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第二,文件联系以逻辑联系为主。这是传统档案学的基本原则,档案的分类、主题方法都是按逻辑组织文件的方法,即使是网络化条件下,文件分处不同的物理位置,也应坚持这种方法。第三,文件管理制度纳入业务活动目标与过程。它强调的是要把文件管理职能制度化地纳入业务系统中,应该说“纳入”概念在档案界也并不是新概念。第四,档案学是随着组织知识的背景条件变化而变化⑧。这是关于档案学理论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思想,是任何理论都应该具有的素质。归纳起来讲,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的是文件与档案是一个整体,不必区别管理,而且从形成阶段就应予以制度化的干预。显然,这一核心思想存在着理论臆断性。文件的形成是为业务运转服务的,其首要目的和价值是业务的有效运转,如果按照文件的历史价值进行文件系统设计,其结果不仅会削弱文件的真实性、客观性,而且可能导致业务系统效率的极大降低。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已经证实,无论是政府或是企业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都面临着系统数据档案化的问题,在业务系统中建设数据档案库,或者是不经档案价值鉴定,简单地直接地迁移业务系统数据到档案库,其信息质量根本无法保证。况且,由机构档案室到档案馆的过程,也绝不能是简单的迁移过程。
作为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在学习国外的理论经验时,不能采取简单的“取代”或“覆盖”等方法,而应该是在考察各种理论的基本背景的前提下,积极汲取各种观点中的有益成分,构建适合我国的档案管理可行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业务系统的连续性、关联性,如果不在制度上和文件管理要素上对业务系统提出要求,比如提出元数据要求,就可能使业务系统自然生成的电子文件无法长久保存。所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提出的整体系统思想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国的电子文件管理中提出的全程管理、前端控制思想,就是对这种理论的合理诠释。但是,档案有档案的价值取向,对电子文件的管理要素的控制,不能取代对档案价值的判断和对文件的取舍。特别是在信息膨胀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正在积极建设网络文件中心。这种热潮的基本出发点是,对分布在各个机构的业务活动中的电子文件进行集中管理,有的采取集中存储、集中利用的模式,有的采用备份中心的模式,有的采用存储目录、逻辑归档的模式。网络建立的广泛联系,为各种模式都提供了支持条件。无论是物理集中,还是逻辑集中,电子文件中心都不能以文件的集中取代文件的档案化过程。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出现电子文件的大量堆积的局面。无论采用何种理论模式作为指导,在电子文件运动整体环节中都不能取消“档案化”的环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一点尤为重要。
注释:
①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电子政务规划研究报告》。
②北京市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
③⑥《2006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
④。
Abstract: Taking the informatization of file management as the study object, this paper firstly defines and explores its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describes its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third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problems; finally, proposes improvements or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浅析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317-01
0 引言
信息化技术给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积极转变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效率。信息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着科技、社会、经济极大的发展。当然,档案管理无不例外也受到信息化发展的影响,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随着档案管理所承载的信息量多样化、复杂化等趋势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工作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当前档案管理信息化也存在着较多问题,需要亟待完善,以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和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1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涵、特点及必要性
1.1 档案管理信息化内涵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信息化充分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对档案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开发等,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达到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功能目的。
1.2 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特点 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①具有档案信息存储、查取等自动化功能。②档案信息能够实现共享。③档案信息化管理具有智能化特点。④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社会化服务。
1.3 档案管理信息化必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知识爆炸式发展,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等对档案管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手工为主,分类编目、检索等工作都依靠手工完成,效率很低,当前档案信息量的急剧增加,种类繁多,纸质的经过查阅容易变烂、需要保存完善,需要大量的材料来装载信息,不符合当前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因此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出现网络化、电子化、动态化、数字化等信息化模式是必然发展趋势。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大容量的硬盘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信息,网络技术能够实现远程数据传输。
2 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从当前状况来看,各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方法适应不了现代的要求,先前的档案管理人员采用现代档案管理模式,但是其信息化管理专业性、学历层次、理论水平等参差不齐。新聘请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经验,管理观念意识不强。各单位比较普遍的状况是既懂档案管理专业业务知识又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甚少,能够对档案管理软件进行维护,开发档案管理软件的人才奇缺,基本上处于操作层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形成人力资源障碍。
2.2 档案管理数据安全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信息泄入带来隐患。档案管理信息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安全方面的威胁,如何来维护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网络安全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一道障碍。
2.3 档案管理信息化模式不够规范 当前,存在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档案分类,编号等方面没有统一有效的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系统,难以全面展开实施。由于档案管理在标准及规范方面存在不统一,某种程度上导致信息数据格式及系统的异构。再者,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方面的通用性等存在严重不足,信息技术的设备比如扫描仪型号不一,档次参差不齐,硬件环境也缺乏统一规范,这些都影响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2.4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质量问题 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将纸质的文件电子数据化后,电子文件具有信息的非纸质性、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信息载的脆弱和不稳定性、信息存储的高密度性、信息的易更改和易丢失性等特征,从而出现了数据质量问题,而且当前维护电子文件的真实性的途径及方法还不能够达到确保电子数据文件真实性的目的。
3 改善当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措施
3.1 培养及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高素质人员 针对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况,需要加强人员的档案管理信息化业务培训,适当引进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适应现代化档案管理要求的专家型队伍,向既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又懂得计算机档案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迈进。
3.2 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档案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预防信息泄入,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强安全意识。认真务实的对档案信息做出鉴定,确定档案的密级程度和开放范围,严格管理。适时的对计算机进行杀毒,安装防火墙,升级杀毒软件,升级相关硬件设施,严格按照《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采用身份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要严格执行“三网”隔离,采取可靠的防范技术和措施,确保档案部门网络的信息安全,对面向公众的上网信息进行严格审查,确保都是可以公开的信息。
3.3 统一及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 统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标准,必须要依托国家行政的力量,打破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国家政策法规和各种业务规范。档案信息化标准是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它贯穿于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始终。档案管理要符合档案的各项标准化内容、分类、编号设置以及案卷目录,各个项目都要求标准化,符合各标准的规定。
3.4 加强电子档案归档管理 加强电子档案的归档管理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档案信息化电子文件的真实性,档案部门要根据档案管理的要求,加强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工作的监督、指导,保证各单位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研究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制定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档案管理信息化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9).
1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4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望国家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