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因特网的出现而诞生的网络教学,为中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合的教学模式,否则教学过程就会出现不稳定性、非理性和无序性。因此,笔者在承担青岛电大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结合本专业课程具体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逐渐探索形成了网络环境下教育类课程案例教学模式。

该模式可具体表述为:在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在教育类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讨等形式,最后完成相关的案例分析报告,从而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案例教学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导入案例——自主学习,深入思考——网上讨论,分析交流——理论升华,面授反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案例

首先要案例,为案例创设真实的情境。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收集各种与案例分析有关的资料素材,同时将网上案例制作成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身临其境的环境,激发他们学习欲望和兴趣。

二、自主学习,深入思考

教师在案例之后,学生应自主地阅读教材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教师所提供的各种案例材料。通过阅读,对案例有一个整体印象,而后经过独立思考又会对案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甚至能够明确案例反映的教育教学关系以及涉及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且会产生一些疑问。 

三、网上讨论,分析交流

学生个人通过上一阶段的阅读、研究,获得关于案例及讨论问题的见解后,便可进入网上讨论阶段。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自己对案例的看法、认识及对问题的见解的机会。在讨论中,教师要力保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理论升华,面授反馈

经过网上讨论之后,学生将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上传给教师,教师应以面授辅导的形式对该案例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对不完整、不准确的地方给予补充和更正。

五、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总结评价,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评分,一般包括学生上网发帖的质量、数量和以及在线讨论的时间。结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上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给予评分。

虽然新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没有与教育类课程相配套的案例教材,这就不能保证案例的质量和案例教学的效果;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终使得讨论成为讲授的“翻版”,使得案例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讨论时难以适应从被动旁观者到主动参与者的角色转变等等。希望通过该论文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继续探讨。

参考文献

1.乌美娜.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9

2.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Abstract: Network engineering is an outside-the-directory applied major which drawn great attention by country and society. However, problems found in the calendar year are: the existing education system is not strongly applied, and the teaching is divorced from practice. To solve those problems, a program of constructing case-based network engineering courses training system is proposed. The program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series of textbooks,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based network engineer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platform.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ir respe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they should b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Finally this program can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 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体系;案例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training; teaching system; case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240-03

0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目录外专业,深受国家及社会重视。但在历年的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即将毕业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工程这个方向的课程,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工作?”很让人反思。其实这是反映了专业应用性不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严重问题。经过我们认真调研和细心分析,发现在网络工程专业办学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较少或者没有受到真实环境和案例的训练。从事网络工程公司很多,但公司通常不会让学生去参与到工程建设中去。原因有二,其一,如果在校学生在工作中出现疏漏造成损失,无法认定责任,公司对在校学生无任何约束力。其二,工程布线施工阶段,工程本身就存在危险性,如果在校学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公司和学校都难辞其咎。现有的实验室又很少提供现场模拟全程网络工程场景,因此学生无法受到真实环境和案例的训练。②网络工程专业没有基于真实案例的、彼此关联的、成体系的教材和实验设计。通常的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无非是:计算机网络、路由交换、综合布线等课程的堆砌。无论是讲授,还是课程间的关系,科学性比较强,应用性非常弱,学生学习完课程后,掌握的都是各个知识点,没有把这些知识点贯通在一起,所以也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③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验室建设都是面向每个知识点的,缺乏整体规划。各高校网络工程实验室大多是一些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计算机等设备,用来加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但这些简单的堆砌不能真实的模拟完整的现实网络环境,毕业后,面对实际网络工程项目,不知道如何下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1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方案

本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实训”。我们理解的实训含义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基于真实的项目进行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训练。实训主要是以实际大型案例为主要载体体现出来的,因此,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就不能是对一两门课程的调整,而是要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和设计,在教学设计、师资培训、讲授、教材、实验题目、教学管理等诸多教学要素中,表现出应用性、真实性和整体性。

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主要由系列教材建设、基于实训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建设、实训教学平台建设三部分构成。

1.1 系列教材建设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建设与以往对一门课程教材的编写有很大的不同。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建设强调教材间的关联性,教材与教材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性。

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建设应遵循以下五点原则:

1.1.1 立足市场需求,力求做精细教育,精品教育总理在主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中指出:“学校的人才培养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粗放型的卖方市场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现今企业需要的是精细型人才。因此,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建设必须抓住精细教育、精品教育的特点,按照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进行编写。

1.1.2 要频繁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沟通,从企业获得真实工程案例,并从中挖掘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与企业的沟通过程是教材编写人员最好的学习过程,通过对企业真实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可以使教材编写人员明确市场需求,为教材的编写找准方向。通过把典型案例纳入到教材中,使学生能够把网络工程中的各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做到一通百通,彻底解决学生在完成本科4年学习后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问题。

1.1.3 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顺序组织教材结构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的编写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要严格按照工程的施工顺序,把典型案例进行拆分,使学生能够理清网络工程施工脉络,明确各施工时期需要完成的工作,并通过模拟试验,亲手完成这些工作,通过实践强化理论学习。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工程时期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给予客观的评价,为日后用人单位选取适合自身需求的毕业生提供依据。

1.1.4 教材建设要结合试验室建设没有好的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实训试验室,教材编写的再好,还是不能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教材的编写要与实训室的建设相结合,使教材能最大限度的指导学员的实训学习。

1.1.5 满足专业教师对教材的需求专业教师选择教材大多遵循“好讲、好备、好用、好看”的四好原则。好讲,是指教材结构合理,主线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章节等内容单元的知识量适合教学的组织;好备,是指教辅资源丰富,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减轻备课工作量;好用,是指教材内容翔实,教师授课时言之有物,易于展开;好看,是指教材权威新颖,内容与时俱进,符合国内外网络工程知识体系和专业规范。

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的内容组织应采用模块化形式,各知识单元可以独立使用,灵活组合;教材相关教学资源采用立体化教材的呈现形式;教材附带丰富的实践案例。

基于以上5点原则,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应包括《综合布线与系统集成技术》、《路由、交换与防火墙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五本教材。其中《综合布线与系统集成技术》、《路由、交换与防火墙技术》对应于TCP/IP体系结构下三层,《网络应用技术》、《网络管理》、《网络安全》对应于TCP/IP体系结构应用层。本系列教材严格按照一个网络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综合布线施工系统集成施工网络管理与维护)进行编写。每本教材的各章节须按照真实的施工顺序进行设计,并把工程案例结合到各章节中去。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系列教材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性。教材围绕网络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编写,系统性的涵盖了网络工程的核心知识单元。②实践性。教材的作者具备丰富的网络工程实践经验,并深入多家网络工程企业进行调研,教材所选用的案例都是真实的企业案例,实践场景也尽量模拟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③适用性。教材以活动为中心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设计,内容模块化,可独立形成教学单元,也可以组合使用。教材的这种编写方式可以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需要:包括本科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高职课、研究生课和实训课等,也可作为培训材料,具有很广泛的适用性。④易用性。教材提供丰富的立体化教辅资源,为教师配有全程的电子课件、实践案例、教学策略、试题测验、工具素材和文献资料等,方便教师的备课、授课、作业和测试。⑤新颖性。教材在内容上紧密贴近网络工程学科发展的前沿,体现了网络工程行业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工具。

1.2 基于实训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建设基于实训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应能较真实的模拟网络工程施工、测试与维护过程中的全部工作,应满足如下要求:①实验室必须能同时满足足够数量的学生同时进行实训学习。实验室不仅能够为本专业的学生提供教学实训,同时还要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的环境,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模拟搭建大型的网络,完成学生的实习要求。②实验室要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模拟真实的工程环境。③实验室中的实训设备必须按照模块化进行设计,并且能够在实训设备间进行灵活组合,满足不同数量和不同规模的实训项目。④实验室要成为专业教师从事网络技术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平台。实验室系统涵盖目前主流网络设备及技术,同时须具有充分的可扩展性,实验设备和实验内容能灵活扩展。为专业教师研究当前网络最前沿的技术动态和发展方向提供实验平台,通过前沿实验能够模拟先进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工程环境,从事应用系统与技术研发。

依据以上要求,基于实训的网络工程实验室应分为设备线缆展示区、网络工程施工演示区、工程项目实训区三部分。

设备线缆展示区能够让学生对网络工程中常用到的设备、线缆具有直观的认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实训课程内容。设备线缆展示区如图2所示。

网络工程施工演示区能够让学生对网络工程的整体具有直观的认识,明确一个网络工程项目做到什么程度才是一个符合标准的项目。网络工程施工演示区也是讲师进行演示教学的主要场所。网络工程施工演示区如图3所示。

工程项目实训区是学员在实训室进行实训活动的主要场所。工程项目实训区主要由若干网络工程实训台组成(根据实训室同时承载学员数量决定实训台数量,一般一个实训台可以满足4-6名学员进行实训学习。)实训台由两组19寸标准机柜、楼宇布线模拟实验箱及集成实验台四部分组成。每一个试验台可以模拟网络的核心层、汇聚层、分布层,还可以模拟出楼内的水平布线、垂直布线环境,并具有齐全的终端模块。试验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所选工程案例进行组合,试验台与试验台之间也能够进行组合,能够模拟小型局域网、大中型局域网及部分广域网案例。网络工程实训台(已获得专利)如图4所示。

1.3 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基于案例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训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实训,实训的重点落在“训”上,即实训还是一种教学模式,只不过这种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由真实的项目贯穿始终。实训可以给学生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真实的工作场景、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和任务压力。开展实训需要全面解决课程体系、教学材料、师资力量和实践环境四个方面的限制。任何一个方面解决不到位,出现短板,实训的效果都很难保证。同时,实训的实施过程应该是规范化的,符合教学组织、教学设计、项目管理和开发流程各方面的标准。

要想对实训进行规范化的管理,破解诸多方面的限制,并保证实训的效果,建立实训平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个理想的实训平台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能力:

1.3.1 支持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实训和传统培养方式最根本不同在于课程体系所基于的导向,如图5所示。传统的课程体系以学科专题为导向,强调陈述性显性知识的学习,注重对理论性知识的储备,主要解决“是什么”(事实、定义)和“为什么”(原理、规律)的问题。课程组织采用并行结构。实训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过程性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实践性活动的掌握,主要解决“怎样做”(方法、技术)和“怎样做的更好”(模式、经验)的问题。课程组织采用串行结构。

1.3.2 支持以活动为中心教学材料的组织和设计实训的课程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其教学材料以工作过程中的活动为中心进行组织和设计,如图6所示。

每个活动是工作过程中有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不可替换的环节。活动也是实训教学组织的核心单元,理论知识的讲授围绕活动展开,每个活动包括:说明(角色、目的、输入、输出)、概念、方法、技术和模式,每个活动的知识点都通过教学释例、实验范例和项目实例三个层次的案例实践来强化。实训平台应该支持以活动为中心教学材料的管理、使用和跟踪。实训平台也应该支持对以学科专题形式组织的教学材料的查询和管理。

1.3.3 支持标准化工程型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发展标准化师资力量的培养是通过对教学设计的标准化实现的,包括:教学材料标准化、教学策略标准化、教学环境标准化、教学评价标准化。实训时,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严格按照标准化的设计进行的,仅仅在具体教学行为上存在差异,而教学行为又受到教学设计的指导和制约,这样就最大限度的保证了不同教师在教学效果上的一致性,也保证了实训质量。另一方面,实训中真实项目案例的实用性、完整性和复杂性,可以进一步培养教师的工程化能力,教师对实训案例的熟悉,也可以间接提高其开发水平和增加项目经验。

从以上述三个支持可知,实训平台需要实现的关键目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管理、项目管理、教学资源四部分。根据关键目标确定实训平台组成,实训平台由1个库、2个系统、3个环境、1个工作台组成,如图7所示。

对实训平台组成部分的说明如下:①资源库,存储由教学设计生成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材料、实践案例、教学策略、试题测验、工具素材和文献资料等。其中,教学材料主要指教学内容,以教材、讲义和课件形式体现;实践案例包括教学释例、实验范例和项目实例三类,另外还包括项目任务;教学策略决定教学材料和实践案例等其他教学资源的使用顺序、表现形式和交互行为;试题测验包括预备测试、前测、练习测试和后测;工具素材包括教学中用到的工具、媒体素材等;文献资料包括课程相关的参考文献,另外还包括以学科专题组织的资料。②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务支持和教学组织两部分。教务支持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档案管理等;教学组织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导入、教学实施、教学反馈和教学评价。③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包括对网络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对专题的管理。④教学环境,完成教学具备的条件,包括白板、投影、电子教室等。⑤实践环境,完成项目实践具备的条件。⑥设计环境,完成教学设计具备的条件,包括多媒体制作的软硬件。⑦实训工作台,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和实践时的主要工作界面,该界面可个性化定制,包括门户、页面、部件、内容和资源等层次的管理和定制;另外教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工作台对整个实训平台的系统进行设置。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计算机;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Case Teaching in Computer Course Network Teaching

Li Bo

(Weihai Vocational College,Weihai264210,China)

Abstract:The case of teaching as a targeted,practical,strong communi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education has always been favored by practitioners who will introduce case teaching to the pract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would be improved to increas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practical operation,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is.

Keywords:Case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Network

一、前言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一线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一名合格的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仅要具备扎实的相关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这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不同之处。因此高职计算机教学应有自己的特有的模式,以理论够用、操作能力扎实为目标进行人才培养。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大多采用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填鸭式的灌输模式,无关活动和无效资源多;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问题存在,使得高职计算机专业网络教学效果受到局限,从而影响高职学生计算机技能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需要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案例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的选择

高职计算机中使用的案例必须新颖,有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与体验,过于老的案例会造成学生审美疲劳,影响课堂效果。案例的来源有多种多样,例如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对学生提出了问题及解决方案,由教师进行归纳、提炼,整理形成案例资源,存入案例库中。案例还可以是教师自己长期教学中的总结和体验,这些案例既凝聚了教师的教学心得,也贴近学生感知与生活,也被实际教学效果证明是有效的。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发动学生搜索、上交一些较好的案例,拿到课堂上师生一起讨论、分析、总结。教师还可以到网上一些课件网站或者百度文库或其他一些网络资源库中,搜集现成的案例,充实案例库,并且在网络案例教学时使用。总之,不管以何种方式进行案例的搜集与整理,都是以生为本,考虑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案例的阅读与思考

案例阅读部分主要功能是展示案例,以案例标题、关键字、知识点等检索方式向用户展示案例,作为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对案例进行仔细的阅读与思考,第一,阅读篇首的几段话,然后尽可能快地浏览一下其余内容,问一问自己:这个案例大致讲了些什么?我要分析的是什么类型的材料?第二,认真分析案例,针对重要性的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探究:这个案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第三,在草稿纸上写下关键性内容,然后再通读案例,分门别类地列出每一问题的重要材料。第四,通过你对案例材料的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思考。

(三)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体部分,再好的案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与认真对待,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能动性,最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意见交流与讨论,给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有些学生可能由于性格内向,不敢在全班面前表露自己的想法,给案例教学的参与带来了许多的障碍。这时作为教师就要树立学生的信心,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让他首先能在小组成员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在全班面前他也就不会胆怯了。总之,小组讨论教学方式不仅给予每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让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靠,更关键的是,让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互配合、相互团结,共同开展工作。为了更好的提高效果,每一个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前,必须要做好充分准备,不仅理论背景方面的准备,还要涉及案例的准备,小组内并不一定非要达成一致意见,求大同、存小异,有些争议性问题有待之后的教师点评以及学生自我实践摸索。

(四)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点评

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学生要撰写案例分析和报告教师对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学生交流讨论中的表现等进行点评,并对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批评指正,引导学生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案例所反映的各知识点。

上述几个过程是个统一的整体,每个环节都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起到引导和点拨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给介绍一个学生常见的、大众化的、而且比较优秀的网站―中关村在线,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从网站的各个部分进行观察,对其前台进行观察,要求学生对画面特点进行描述;对此网站后台进行观察,观察其技术平台,用了哪些方法做此网站;讨论该网站的优点;此网站有哪些不足。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1.主要通过学生网上案例教学平台设计及实现来掌握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信息系统设计;2.系统包含的主要功能模块;3.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和一般学生用户,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后台数据库,一般用户用浏览方式查询。④页面设计合理美观,操作方便,要求有相关产品图片。最后教学对学生的任务进行评价和指正。

三、结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做一个网站,而是让学生在案例呈现、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团结精神、学会分析问题、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等等,这些素质在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雅玲.课堂案例教学与基于网络的案例教学的比较研究.电化教育研究,2007,12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1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关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国际商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从工具论的角度来看,开设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其教学内容通常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MicrosoftOffice系列软件、网络应用与常用工具的使用。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课程的实施对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信息素养、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际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密切相关的课程包括外贸单证、国际市场营销、商务演示技巧、人力资源管理、报关实务等,这些课程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前序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发展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开设提出了新的需求。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设备的网络购物和支付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目前,国内和海外网络营销和采购市场发展极为迅猛,对于国际商务类专业而言,基于大型外贸类网络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如eBay、Al-ibaba、amazon的工作岗位大量出现,相关企业对员工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网络交易和支付平台的应用能力、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方面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反作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对其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专业结合的目的

2.1服务于专业教学需求,培养学生计算思维

目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已经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学者马秀麟等人认为应将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具体过程密切结合,在知识培养和技能获得的基础上,渗透计算思维的方法和习惯[2]。对于国际商务类专业而言,其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网络营销、商务演示技巧、报关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商城的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教学环节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能做到“基础扎实,学以致用”,那么课程对专业能力的培育就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服务。对于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课程按专业需要加入了电子商务背景下的云计算、网络营销、大数据等内容,采用了“问题情境问题分析解决方案操作步骤拓展知识学习评价”的教学模式,将问题解决能力融入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信息检索、信息整理、信息处理和分析的能力,让学生能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解决专业领域问题,适应将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2.2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开展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通过学生学业水平、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企业对毕业生计算机技能满意度这三个核心指标来得到体现。其中学生学业水平具体可通过学生的平时作业完成率、学期考试成绩、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或水平考试通过率等方式来考查。而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则在学期末的学生评教结果中得到反馈。学习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对所学课程的主动性和努力程度、最终学业成就与其学习的内在驱力及学习兴趣有直接关系。要提高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在驱动力,就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好课程、如何学好课程。即一则要让学生明确学好计算机应用技能对满足就业的能力要求和计算机知识对其职场发展的重要性,二则是要结合真实的国际贸易企业和行业的工作内容来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则是要提供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环境来支撑学生自主学习。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专业结合存在的困难

3.1教师能否了解专业和行业相关需求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课程任课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基本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相关专业领域,与国际商务类专业及相关企业的交集比较有限,对其专业的背景知识知之甚少。任课教师对所教学生将要从事的工作发和发方向,存在认识上的差异[3]。要让课程能充分结合专业和行业的需求,就要广泛地开展企业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要求的社会调查,听取企业负责人、各个部门主管、员工的意见,并收集大量企业文档和资源。

3.2任课教师的专业局限性和学习能力

任课教师大部分出身于计算机相关专业,随着年龄的增长,同样也面临着知识结构老化和更新的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去了解学生所学的国际商务类专业背景和行业知识、企业也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和激励手段方面对改革观念强和乐于探索的任课教师给予一些支持,例如安排他们持续两年以上都上国际商务类专业的课程,给足时间积累教学案例,并在校级科研课题上给予立项,就可以提高他们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3.3项目化教学案例设计是否足够专业

从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案例的设计是其关键所在。教师通过开展企业调研,设计和开发了一些面向专业的教学案例。但让这些教学案例能体现专业的工作情况和典型工作要求,并能在体现专业特性的基础上保证其科学性,就需要国际商务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和企业的参与来共同认证和鉴定。例如,在国际商务类专业案例的英文校对、行业背景知识、专业术语的翻译都需要由国际商务类专业的教师对其把关。

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国际商务类专业结合的具体做法

4.1开展企业需求调研,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到国际商务类企业开展调查,才能深入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进而找到课程与专业的结合点以及课程内容改革的依据。笔者通过国际商务系专业教师介绍和个人关系,现场走访和网络调研了13家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另外,借助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在广交会实习期间开展计算机应用技能需求方面的访谈和调查。调研结果发现,近年来随着国际网络营销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复杂的要求,从原来的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使用、打字录入、MicrosoftOffice系列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邮件管理、MSN工具等基础能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的要求,具体包括常用商务通讯软件,如:Skype,LINE,Wecha(t微信)等、网络销营平台(eBay、alibaba速卖通、amazon)、在线支付(PayPal、Moneybookers、GSPAY、西联汇款、Googlewallet、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企业网站管理、商务文件与图片处理(PDF、Photoshop)等软件的使用。根据这些变化,课程组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调整,如表1所示。

4.2设计专业教学案例,组织行业人员认定

面向国际商务类专业设计的项目化、全英文教学案例是实现课程与专业融合的核心内容,也是开展教学的基石。要面向专业设计好的教学案例有两个基本的问题要解决,一是处理好案例自身的两个逻辑关系,二是要体现专业特性和企业文化。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案例的设计本身存在着两个内在逻辑关系,即任务案例在工作流程方面的内在逻辑和表现计算机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两者要做到密切结合。第二个问题是要通过在教学案例的任务情境、企业工作内容、工作任务要求、工作方法等方面来渗透企业文化,最终体现出专业的特点。企业文化的融入,有助于让学生提早了解到就业后的种种细节[4]。针对国际商务类专业的行业,笔者所在的团队在案例的设计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个基本的流程和方法,即(1)开展一线企事业单位调研,明确能力要求;(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情景;(3)收集案例文件;(4)分析核心技能的需求,初步设计教学案例;(5)组织专业教师和行业人员共同认定和提出意见;(6)修教学案例的设计与应用;(7)评价、改进教学案例,形成完整体系。以Word的应用为例,针对国际商务类专业设计的全英文教学案例就由五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构成,分别为Task1ConferenceAgenda、Task2Introduc-tiontoProduction、Task3InvitationLetters、Task4PostforNewSale、Task5LongPaperTypesetting。对应的操作知识结构如图1所示。实践表明,课程教师、国际商务类专业教师、毕业生、外贸企业人员的共同参与提高了教学案例设计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实用性。

4.3联合校企多方力量,建立课程配套体系

为了提高课程的教质量,尤其是国际商务类专业的需要,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联合校企多方力量,通过教材、课程、平台建设和考试改革,竭力为课程打造一个完整的配套体系。具体包括:一是根据高职教育项目化教学理念,编写了与课程设计理念相配套的教材,设计了面向企业一线需求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二是在校内的网络教学平台上开发了基于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资源。三是引入了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考试管理中心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课程教学采用“课堂学习+网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让教师对学生的平时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监控,保证教学质量。四是在国际商务类专业中率先开展“以证代考”[5],即引入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代替期末考试,配合原有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学生凭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证书(一级MSOffice)可向学院申请创新学分,并免修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等级证书持证率和就业竞争力。

5课程与专业结合的效果

经过近三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与专业结合的工作开展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课程与专业结合的基本结论是:(1)在采用专业案例教学与不采用专业案例教学相比,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作业上交比率有显著提高。以笔者所教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班级为例,2012-2013-2学期生均完成平时作业数为10.2个,比2011-2012-2学期生均完成平时作业数为8.7个,提高了17.2%。(2)采用专业案例教学后,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业成就与其它专业的学生水平相关差异明显,水平更高,教师对上课学生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分数和综合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3)由于项目化案例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典型工作任务情境、工作流程、问题解决方法的信息和操作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在操作上比原有的学科知识系统型教学学生的水平表现得更为熟练,在对给出的工作任务的计算机操作问题的识别、应用水平和能力迁移方面上有明显提高,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的期末成绩考试成绩也比其它专业学生的成绩要高。2012-2013、2013-2014学年各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变化如图2所示。开展面向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也得到了国际商务类专业所在的国际商务系师生的高度认可,认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有用,更有开设的必要,从而保证了课程的学时数量和持续发展。

6结语

网络课程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网页设计》是面向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一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网页设计》课程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包括:①网站的基本知识,例如网站的发展和分类知识、网站开发所需的技术、HTML语言和CSS的结构和语法等;②掌握网站的开发流程,例如建站规划、效果图制作、建立站点等相关知识;③掌握各种网页元素在Dreamweaver中的使用,例如表格、文本、图像、超级链接和表单等;④熟悉一些网页设计辅助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例如Photoshop;⑤能够解决一些网页设计中的常见问题。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网页设计方法、网页设计语言及相关设计工具和美化工具的使用,从而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条件

1.理论教学内容

(1)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内容设计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完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新的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这些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学生的网络知识,提高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使用和开发与专业相关的软件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安排课程授课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把书本上的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目标。通过理论讲授、案例演示和分析,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到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就知道如何把相关知识点应用于实际。课程采用的教学案例和学生练习的内容都出自实际应用,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将课内学到的内容应用到课外实际应用中,并将学生课外创作的自选作品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2.实践教学内容

(1)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保持高度一致,讲授什么知识点,学生就上机练习什么知识点,分析什么教学案例,学生就制作什么教学案例,通过实际项目的分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页设计》的应用,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不断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采用最新教学案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条件计算机实验室能够保证学生《网页设计》课程上机时,1人1机,全部上机在Windows7网络环境实现,利用电子教室软件实现课程电子资料实时发送,课堂电子作业实时提交,实现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无纸化。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与案例教学法。对于《网页设计》相关的概念及基础知识,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完成,让学生理解并接受。对于《网页设计》课程中的一些应用性和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点,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演示和分析,学生知道完成教学案例的途径和相关知识点。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并应用知识点,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2.教学手段

《网页设计》课程教学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电子教室软件”辅助教学。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和教学案例演示教学内容,教师微机屏幕上的内容能够实时发送到每个学生的微机屏幕上,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屏幕实时看到教师的教学内容。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教师机的教学资料可以很快发送到学生机上,学生完成的电子作业和自创作品可以快速提交给教师。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教师能够很好地和学生完成提问和回答等教学互动,监控学生的操作屏幕,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并相应给出教学指导。“电子教室软件”具有电子点名功能,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整个班级的学生点名工作。

四、课程考核与试卷分析

1.课程考核

改革“一张卷子”评定成绩的课程评价模式,应用以单元测试、评价作品和上机实操考试为基础的综合考核方式,更注重学生平时的电子作业、教学实例和自选创新作品的完成情况,通过综合评价,变考书本为考能力,边学习边考核,加重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这样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网页设计能力。

2.试卷分析

考试命题完成是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框架下完成的,全体学生《网页设计》考试采用理论+实操的形式,试题覆盖教学的全部内容。从考试结果分析,试卷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偏易,区分度较好。从学生考试时间分析,90分钟内学生全部能完成考试,以下是试卷分析结果。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