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通过学习标准和参与QC小组活动,深刻理解了持续改进的含义以及持续改进、质量改进和QC活动三者的关系,论述了质量改进是持续改进的一种途径,QC小组活动是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QC小组活动最终可实现持续改进。
关键词:持续改进;质量改进;QC;活动
引 言:
质量管理原则是GB/T 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础,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提出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述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是知道各领域各行业组织的管理者进行质量管理和改进的基本准则。其中“持续改进”是八项基本原则中最基本点之一,它规定了组织质量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国内市场已进入国际化,随着人们需求的增长,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焦点和实质是质量。简单地说,是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服务质量是各领域各行业要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是需要通过不断地开展持续改进工作来实现的。质量改进则是持续改进的一个PDCA 循环过程,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是通过QC小组活动得以实现的。
一、质量改进是持续改进的一种途径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在标准中的1.1总则、4.1总要求、5.1管理承诺、5.3质量方针、6.1资源、第8章测量分析与改进中均提出了明示的持续改进要求。5.2纠正措施和8.5.3预防措施是对已发现的不合格或潜在不合格进行改进的要求。标准中还提出了隐含的持续改进要求,如,4.2.3中的“评审和更新”是对文件进行改进,7.3中的“设计评审和更改”是对设计和开发进行改进;5.4.2质量体系策划提出应考虑持续改进问题;5.6管理评审中多处提到的“改进”就是为持续改进提供改进机会,达到管理评审目的。
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商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通过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进,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到服务达到一个新水平。在商品、餐饮、医疗等服务行业中当顾客提出的要求不能满足时,需要通过持续改进来达到顾客的要求。在制造业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中也会遇到质量问题,采取的方法之一是加强检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品种数量的不断增加,以检验为主的控制方法的弊端日益突出,在新质量管理工作中,质量问题的发生,不仅依靠检验、过程控制和强调人的质量意识,要从根本上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
无论从标准的理解,还是组织管理、产品过程的控制都提到了持续改进的要求,持续改进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改进什么,如何改进,在质量管理中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进行质量改进。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质量改进可以是质量管理方法的改进(如采取SCP统计技术、制度、资源等),也可以是技术进步的改进(如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通过改进设计、改进工艺方法、改进服务能不断降低成本,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二、QC小组活动是质量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它可通过不断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来提高企业服务行业的管理水平。因为质量改进是一个过程,质量改进的过程又是一个PDCA循环的过程。而QC小组活动是员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活动,PDCA循环是QC小组活动的主要过程。由此可见,质量改进和QC小组活动的主要内容都遵循PDCA 循环原则。
PDCA循环的主要特点是大环套小环,循序渐进,阶梯上升。按其特点PDCA循环内容分为四个阶段(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和八个步骤(明确问题、掌握现状、分析问题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确认结果、防止再发生、标准化和总结)。
质量改进和QC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就是一个PDCA 循环,QC小组活动在遵循PDCA循环的基础上,将八个步骤进一步细化至十个步骤,具体对比见表。
质量改进、QC小组活动中的PDCA循环对比
四个阶段 任务要求 八个步骤 十个步骤
P
策划
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明确问题 选择课题
掌握现状 找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确定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分析问题原因 分析产生主要问题的各种原因
找出主要原因
拟定对策 制定对策
D 实施 按照P阶段所制定的计划去执行 按对策实施 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
C 检查 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督和测量,并报告成果。 确认结果 检查所取得的成果
A
处置 要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形成标准;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认真的总结。对于这次循环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则转到下一个PDCA循环加以解决。 防止再发生 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
标准化和总结
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8月外科住院患者70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外科住院患者644例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
PDCA循环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除了原有的对医疗效果的高要求,对临床的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已经是提升医院形象以及治疗效果的必然要求。PDCA循环管理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其特点是细节量化,环节监控,全程互动[1-2]。笔者根据PDCA循环管理的原理及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于2014年2月起在外科规范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达到了持续改进的目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2~8月外科住院患者708例为对照组,男390例,女318例;年龄1~92岁,平均(34±18)岁;平均住院5.44d。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外科住院患者644例为观察组,男353例,女291例;年龄1~93岁,平均(33±18.5)岁;平均住院4.89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实施外科护理常规管理,主要根据护理部制定的制度、职责,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按照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等职能分组进行质量管理。
1.2.2观察组
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由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统筹,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等小组职能整合,以追踪患者的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模式,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管理,具体如下:
1.2.2.1计划(P)
(1)熟悉持续护理质量管理思路,调整检查方式。①按照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及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要求,组织外科护理人员学习,明确持续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及方法,更注意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预见性的防范重于回顾性个案分析。②调整检查方式。取消每月按照病房管理、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等分组只关注一个点的质控模式,改为由科室统一培训质控员4人,每季度进行现场检查的质控模式。(2)修订并确定2015年外科质控标准。①参照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要求,结合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的要求,找出重点的外科护理质量问题。②统计本专科于2013年收集、统计的护理质量数据及指标,查找并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确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③参照2013年护理质量指标的相关本底数据拟定2014年的目标,制定“患者相关护理敏感性指标”。④针对主要原因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明确5W1H的内容:为何制定这一措施?预计达到什么目标?在哪里执行?何时开始?何时完成?如何执行?⑤广泛征求意见,不断改进。
1.2.2.2实施(D)
(1)熟悉标准。按照JCI管理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护理部下发的制度、流程、指引、基础护理常规,进一步完善外科护理常规,让护士在临床工作中自觉执行并有章可循。(2)统一培训。①按照标准对科内4个质控员进行统一培训,做到标准掌握一致、检查方法一致、问题判断一致、结果评价一致、改进建议一致。②每季度由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统筹,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执行过程中没有特殊情况不得改变计划,遇有特殊情况可考虑审慎,及时修改计划。(3)建立护理质量考核激励机制。科室根据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的季度检查结果及科内人员的整改情况进行加减分,结果纳入护士个人绩效考核中,与护士的个人收入挂钩。(4)规范不良事件的管理。①全员培训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使用,并统一考核。②建立不良事件主动上报激励机制,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对于未对患者造成伤害且能主动上报并提出整改措施的护士,给予每例100元奖励。③护士长应用帕累特图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3],对主要问题进行重点干预,必要时以项目改善的形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5)护理质量指标的监控。应用帕累特图、鱼骨图等对护理质量数据及指标进行汇总、归因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持续改进。
1.2.2.3检查(C)
(1)科内做到三级质控常态化。科室平时建立“责任护士-护理组长-护士长”三级质控网[4],随时收集科内护理质量存在问题,并记录于科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登记本,科内汇总,针对重点问题,及时分析,提出并落实整改措施,及时追踪。(2)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定期检查。遵循PDCA管理模式,每季度根据现场检查的结果,对存在问题连续2个月进行2~3次以上的循环检查、分析、评价,整改、追踪、再评价,体现持续改进,真正做到每一次循环解决一些实际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实现目标管理。
1.2.2.4处理(A)
每月召开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及时对护理质量进行点评。①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纳入相应的专科标准、程序,巩固成绩,克服缺点。②将有效的措施标准化并在科室推广实施。③将上一个循环没有解决的问题带入下一个循环。
1.3观察指标
(1)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满意度越高。(2)护理质量指标。统计外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压疮、使用药物错误、非计划性拔管、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情况及口腔护理合格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2.2两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价情况比较
3小结
PDCA循环是一个阶梯式上升的过程[5],质量没有顶点,不能停留在一条水平线上,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质量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推行PDCA循环管理,首先要理念先行,明确医院质量与患者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全体员工要自主改进工作流程。第二,推动PDCA实践,成立专项小组,定期评价科室的质量改进情况,树立榜样,组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对于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并广泛宣传,逐步推进。第三,值得注意的是PDCA的4个阶段是衔接连成一体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总结、边调整计划,也就是说不能机械地去转动PDCA循环[6]。实践充分证明,PDCA循环法是一个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我科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的管理,患者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指标均显著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梁婉红 黄芳 陈玉侣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医院外科
参考文献
[1]唐淑蓉.PDCA护理模式在改善内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4(10):2601-2604.
[2]曾文莉.PDCA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4(7):1808-1810.
[3]黄碧云.PDCA循环护理模式对助产士门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4(8):2026-2028.
[4]张冬妹.PDCA模式在改善眼科病房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83-84.
1.1现阶段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特点
作者以“品管圈”为关键词,通过数据库获取近5年来2000余篇文献。通过分析文献内容显示,QCC主要应用于医院护理和药剂部门,其他科室较少使用,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QCC在中国医院中的应用范围还比较局限;QCC在综合医院中应用更广泛,专科医院较少使用;在地域分布上,东部开展QCC的医院较多,西部较少;在开展QCC活动过程中同时引进QCC信息系统进行质量管理的医院少之又少,关于QCC应用在医疗领域中的不足也鲜有报道。
1.2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国家卫计委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方案中提到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与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QCC作为一种科学的质量管理工具,能为医院改革、发展提供很好的管理方法,并且也符合国家卫计委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能持续深化“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医院应用QCC进行质量改进可以说是中国当前医疗卫生发展的一个热点。传统医院管理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职工某种程度上均是被动执行领导的命令,没有太多自己的思考和参与积极性,并且基层员工的意见也不容易被上级了解;而QCC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方式,根据激励相关理论,QCC活动让广大基层员工参与到医院管理中,是全员参与医院民主管理的创新形式。QCC不仅能让职工积极参与到医院管理工作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能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2QCC在中国医院管理中应用建议
2.1加强培训与宣传,提高参与人员对QCC的认识
QCC作为一种改进医疗质量的工具,在全国各地医疗机构中已普遍开展,但医务人员还是对QCC不了解或存在认知误区。卢芳燕等[7]通过调查得出相关QCC技术培训力度还不够的结论。大多数开展QCC的部门均是仅对参加QCC的人员进行简单的培训,有的甚至连培训都没有;并且由于参与人员更多关注的是自己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对QCC管理知识的学习。参与人员QCC知识的缺乏不利于其真正理解QCC的内涵,将影响QCC活动在医院的有效开展。医院可引进专业医院管理公司对职工进行QCC培训,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学习QCC的氛围,增强全院员工学习QCC知识的意识;同时,加强对QCC的宣传,传播QCC理念,使员工真正理解其内涵,促进QCC在医院得到有效实施。
2.2关注医疗质量的真正改进,避免QCC活动流于形式
2013年10月首届全国医院QCC大赛在北京举行,至今已举办2届。QCC大赛的举办无疑增强了QCC活动在医疗机构中的影响力,使更多医院认识到QCC对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功效。但也有可能使参赛单位出于自身利益等原因只注重成果的汇报而不关注医疗质量的真正改善。所以,医院领导必须重视本院QCC活动的实施效果。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单位领导重视活动的开展,激励措施到位,甚至能有活动经费的保障,就很有利于该单位开展QCC活动;反之,就会停滞不前,甚至流于形式。其次,各医院可借鉴海南省的经验,将QCC这种质量管理工具纳入医院评价和质量管理标准中,将其作为一种考核医院管理的指标,提高医院领导对QCC的认识;并且医院协会等第三方评审评价组织可对开展QCC活动的医院进行定期考核并公布结果,使QCC真正在医院受到重视,避免QCC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2.3完善监管体制及激励机制,促进QCC活动的有效开展
医院QCC活动的开展需要有清晰的组织架构和良好的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对QCC活动进行监督及管理。作者认为,医院层面可考虑建立以医院领导为首的品管圈推行委员会、以科主任或护士长为首的科室督导小组、以圈长和辅导员为首的QCC管理小组,通过三级管理方式对QCC活动全过程进行监督及管理,提高医院推行QCC的效率。实践证明,开展QCC活动有利于改善医疗质量、增强团队凝聚力。有调查表明,QCC的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职工的参与积极性。所以,医院应加快QCC激励机制的设计步伐,制订一套合适的激励办法并保证落到实处,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考虑将实施QCC取得的成效纳入职工年终绩效考核,调动职工积极性;并且通过QCC活动发现其中表现突出的人员,从中挖掘与培养管理型人才,为医院长远发展储备人才资源,这样能促进员工更有动力持续开展QCC活动,增强QCC活动开展的延续性,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改善与提高。
2.4完善QCC组织架构,推进全院性QCC活动的开展
现今QCC的实施范围仅限于单个科室,全院范围内的QCC活动尚少。作者认为,可采取“先行试点、逐步铺开”的原则,首先,在医院重点科室开展QCC活动,积累一定经验后全院各科室再开始实行QCC,在每个科室均取得一定成效后再将院内功能相近科室的QCC进行整合,逐渐实现全院范围内QCC活动的开展;同时,医院层面可考虑建立以医院中、高层领导为首的专门的QCC管理部门,对QCC进行宣传、培训、考核、监管、评估等。通过完善医院QCC活动的组织架构,促使QCC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最终实现医院全面质量管理。
2.5加快QCC信息系统建设步伐,更好地改进医疗质量
QCC活动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现已在数千家医疗机构中广泛开展,但据作者了解,现今引进QCC信息管理系统的医院少之又少。QCC信息系统即根据QCC操作流程设计的一套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化方式记录QCC活动开展的全过程。建立QCC信息系统,打造全院交流学习QCC知识的平台,通过该平台随时分享各圈构思及成果,摆脱“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增强各圈之间的竞争意识;并且QCC信息系统的建立能让医院领导随时掌握QCC活动的进展,及时对QCC活动进行指导;同时,也能使QCC活动的开展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可将实践后标准化的措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公布,然后,在全院推广,最终促使全院性QCC活动得到开展,使医疗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医院竞争力得到提升。医院应认识到QCC信息系统对QCC活动的开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加快QCC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QCC活动的开展,使之更好地为改善医疗质量服务。
3总结
今年医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管理和创新为理念,以“二甲”复评为动力,以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改革为核心,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倡导精细化管理方法,发挥质控体系功能;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完善服务内涵;继续强化行风建设,积极厉行节俭倡廉;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打造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为实现“管理至精,质量之上,服务至诚,环境至美”的医院愿景,努力开创医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全面推进医院改革进程
根据自治区卫计委等五部门关于《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旗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路径》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xx年重点工作任务》等文件精神,今年我院将继续深化医院综合改革,在实施药品零差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完善全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降低医疗运行成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实现医院不亏损和患者负担不增加的“双赢”目标。工作中坚持“总量
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与“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对医院收入总量增长幅度进行控制,确保收支平衡;对患者实际医药费用进行控制,确保总额不增加,逐步建立规范、科学、高效、有序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保障群众享受安全、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同时,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要将提高医院服务能力与改善群众医疗条件有机结合,改革分配制度,建立起符合我院实际、体现岗位绩效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并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管理,全面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收入分配、价格体制、采购机制、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适合医院特点、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推动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2.评建并举,全力迎接自治区“二甲”复评
xx年,我院紧紧围绕“二甲”创建目标,全院干部职工上下一心,不懈努力,全方位地开展了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各项工作,并顺利通过乌兰察布市卫生局“二甲”初评,xx年将接受自治区“二甲”复评,并且要将“二甲”复评工作作为我院头等大事来抓。在迎评工作中,我们要牢牢把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针对初评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要分工协作,对照标准,逐一梳理,仔细查找不足,制定整改措施,将等级评审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把pdca持续改进理念贯穿在各项日常
工作中,全力以赴投入到迎评工作中来。做到事事有督导、件件有落实,做到“以评审改进工作、以工作推进评审”,使医院各项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争取顺利通过自治区“二甲”复评。
3.改进医疗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落实国家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行业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医院改革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
4.加强医院质量管理,发挥质控体系职能
为了使医院质量管理更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今年首先要从发挥质控体系职能入手,在完善原有质控体系的基础上,按照我院“医疗质量控制实施方案”和“医院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充分发挥三级质量监控职能,以环节质控为主,重点抓好医院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各项医院工作制度的落实、监督、检查,并指导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的质控活动,定期对各科室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终末评估。并将质控结果与薪酬发放挂钩,做到奖优罚劣,优绩优酬。通过发挥质控体系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医疗质量持续化改进。
5.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诊疗规范和指南,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医疗质量内涵建设,全面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强化监督与检查,变静态管理、事后控制、被动管理为动态管理、全程控制、主动管理,推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6.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患者满意率
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优化护理人员配置结构,对护理工作实施目标管理,全程质控,落实岗位职责和管理目标,完善考核机制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明确优质护理内涵及工作规范,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7.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强化重点专科建设
有计划地培养与引进人才,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着重建设2-3个重点专科,打造精品专科品牌,形成“院有重点、科有专长”的发展模式;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拓展医疗服务领域;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8.实行全成本核算,提高全院职工工作积极性
加强成本控制,完善全成本核算和内部管理,持续降低运行成本。进一步完善绩效分配方案,逐步与成本核算挂钩,与薪酬发放挂钩。核算指标进一步精细化,通过合理薪酬分配,激发全院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工作任务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患者满意度;档案;服务质量
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服务质量现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提高及突破,努力将服务质量推向新水平,也是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提高整体服务质量的过程,是医院管理的最终目标及服务质量管理的灵魂。通过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相关问题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进行改善,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本文对我院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的应用及改进措施进行分析,综述如下。
一、 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概述及管理方法
医院档案管理内容包括人事档案、病历档案、医德档案等,均在医院日常管理中起重要作用。患者满意度调查也是实施服务质量改进的重点内容,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进行分析,可对患者满意需求及不满意项目进行分析,对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方向进行明确,对质量改进计划及实施有效性、可行性进行判定,有利于提高医院工作人员工作质量及积极性,是服务人员服务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
根据我院服务质量管理要求,以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管理为主要内容对持续质量改进内容进行规划,其中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委员会变动文件及主要组成文件、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管理及相关修订文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及相关评定标准、批准审核文件、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及相关改进措施文件、改进效果、年度评审文件等。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主要因素为档案管理不具规范化,对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造成影响,不能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我院对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管理进行改进,通过实施分级专项管理,对管理内容及相关措施进行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主要内容包括档案收集、分类整理、存档、信息分析以及定期送报等内容,需定期经相关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因档案管理具有较强专业性,因此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及质量管理相关知识进行掌握,避免因操作不当或知识掌握不够导致档案收集出现不规范、目录不清晰等问题,对资料检索及结果调查造成影响。
因此需针对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定管理标准,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培训的力度及强度,对其档案管理知识及质量管理水平进行提高,根据以往经验型档案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借助科学化档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管理过程中可选择性参考《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档案管理的实施标准,确保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可作为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工具,发挥其主要作用。
二、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的应用及改进措施
通过对我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影响患者满意度的项目为:患者病情治疗恢复情况、医护人员工作及时性、护理质量、住院舒适度以及各服务窗口服务态度等,以上方面均会对患者满意度造成影响。因此在医院持续质量改进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各方面进行改善,通过对影响患者满意度重点环节进行改进,提高患者满意度,带动医院综合满意度。对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的运用分析如下。
患者不满意项目中显示门诊检验结果出示间隔时间较长,需长时间等待等,因此相关科室针对患者检查时间安排及反馈当时进行调整,包括:患者采血时间安排,各检查项目报告出示所需时间、反馈方式等,针对以上情况对各项目具体内容进行叙述,向患者进行反馈,可于检查结果领取前进行通知等,帮助患者减少等待时间。通过对其他各项患者满意度较低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患者不满意并非直接来源于某一位工作人员,多数与管理制度存在关联,因此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过程中对管理服务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十分必要,通过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入手,对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管理标准,确保工作人员经培训后上岗,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及专业素养,完善档案管理、存档标准,定期进行评定及审核,确保档案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可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整理,经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进行评审批准后下发至各个科室,统一进行整改,将既定整改完成时间纳入科室管理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纳入科室及个人年度评审考核中。通过部门与个人考核的统一,提高部门及个人服务质量改进意识及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及工作信心。
三、结语
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在持续改进服务质量中应用十分必要,通过规范化档案信息管理对满意度调查档案进行分析应用,提供患者满意度调查档案的可运用性,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的前提条件,对服务质量持续性改进工作实施起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谭天林,刘方,王瑷萍等.基于患者满意度的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管理[J]. 中国医院管理,2014(07):62-64.
[2]夏磊,曾庆,陆洋,等. 实施PDCA持续改进 提高医院患者满意度[J]. 中国医院,2014(11):51-53.
[3]宋爽,张江林,雷光华,等.第三方满意度评价在完善医院服务中的应用――以某三级综合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5(0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