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37-01
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关于某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既有故事发生背景,又有故事发展情节。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 合作学习 神经系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50-02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怕努力都能实现预订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教师应结合他们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得让学困生吃得了。
[教学案例]
课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第1课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描述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功能上的关系;说出神经元的功能,解释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能力目标 。初步尝试利用生活中的小材料制作生物小模型;尝试通过材料分析、小组合作讨论初步具备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养成主动思考、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和团队意识,认同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体验团队活动,分享个人及小组成果,关注生命安全。
2.教学设计过程
(1)观看视频,小组合作讨论中获得:神经系统的组成
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及要求:①通过视频你知道神经系统由哪些结构组成?②各个组成部分有什么特点?播放神经系统组成视频,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从视频中总结神经系统组成,并画出神经系统组成结构图。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观看,培养学生获取和抽提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利用结构图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问题由浅入深保证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力思考和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知识结构图的构建及不断完善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参与的积极性。
(2)在活动体验中思考:神经系统是协调人体各项活动的基础
组织学生参与“我说你做”游戏,体验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选派两名司令员命令,其余学生充当小兵执行命令。命令由两部分组成,司令员A命令的前半部分,司令员B命令的后半部分,小兵们将两个命令组合起来并执行。如:A命令为男生;B命令为不要起立。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让学生直接从活动直观感受神经系统的功能,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神经系统是如何调节生命活动,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经验为基础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简单生动的游戏形式简化抽象知识,更易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接受,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兴趣,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
(3)创建新旧知识联系: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回忆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图片展示动物细胞的模式图与神经元,启发学生比较神经元与动物细胞的异同。提出问题:②神经元与其他动物细胞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播放生物电的产生视频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上传导的动画,引导学生回答:③神经元的哪些结构与它的功能相适应?
设计意图:通过对神经元和动物细胞模式图的对比,既有助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构建知识的连接,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对神经元的形态形成直观的认识,对神经元突起的特点留有深刻的印象。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促进学生归纳:神经元和其他动物细胞在结构上主要区别是具有大量突起。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从而使新知识同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视频的方式将微观抽象的“生物电”“神经冲动”等名词具体化,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同时结构与功能的先后顺序安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4)在动手中建构神经元模型
课前准备毛线球、有颜色的胶带、波浪状塑料棒等代表神经元各部分结构模型以及剪刀等。对照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学生小组合作“组装”神经元模型。模型制作完毕后,小组代表将神经元模型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并描述神经元的结构以及冲动在神经元上是如何传导的。
设计意图:通过构建直观、形象的神经元模型进一步使得神经元的结构具体化,加深学生对树突和轴突特点的记忆;在模型不断改进、完善中,也使神经元的结构在不断构建。模型制作过程中眼、脑、手并用,更有利巩固和记忆知识。
3.教学反思
(1)创新教学模式,创建高效课堂
本节课中设计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不同,设计意图的侧重点和目的也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促进教学的知识性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实现,践行了新课标。教学过程中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水平,让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饱、中间学生有挑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坚持实践,不断反思,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随着教学活动层次化的由低到高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各自的发展。分层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看不见的因素影响这分层教学的效果:①过分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②分层过于明显,影响了一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分层评价系统不够完善,不能较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因而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意跟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分层对象,与学生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及时与家长、班主任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分层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工作量也更大,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责任心,因而需要更多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才能推动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特征”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并且学习了平行线的概念、平行线的判定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和研究平移、三角形内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以及平行四边形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
通常,平行线的基础学习在小学阶段已经开始,因此,学生对其特征有一定的了解,只是还不够深入。在学习“平行线的特征”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并能够利用其解决一些问题,让学生对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及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接下来的平行线特征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
在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认识能力、借助图形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初步掌握了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合情说理和直观与简单说理相结合的方法,初步感受到推理说明的必要性与作用。同时,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多次合作学习的过程,具备了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积累了相当多的合作学习经验。
三、教学目标
从整体上看,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平行线的特征,能利用其特征解决相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平行线的特征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比较、联想、分析、归纳、概括的全过程。通过对平行线的特征的学习,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节的教学重点是平行线特征的探索及应用。教学难点是平行线特征的探究和平行线的判定与特征的区分以及综合应用。
五、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课堂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精神。
六、教法和学法
为了避免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带来的不良后果,教师要注意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选用引导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方法上,教师要注意引导。俗话说:“老师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因此,学生要主动动手画图、测量、对比,主动动脑猜想、讨论、分析、思考,在自主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思考、勇于表达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设备和教辅用具
在数学教学前,必要的工具准备是必须的,比如,多媒体、相关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剪刀以及其他纸质模型等。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提问导入
首先,教师可以在教授知识前,设置一个导入性的问题。譬如:“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学生思考后回答时可能说出以下答案: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如果学生不能完整地回答,教师应当做一些适当的补充。
(2)深入再问
这是导入问题后的第二个步骤,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再一次提出问题。接下来,可以结合图形提问,例如,“如图1是在三星堆考古工作中发掘出的一个残缺玉片,工作人员复原后发现其形状是梯形(如图2),并且已经量得∠A=115°,∠D=100°。你能不能求出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出本课堂的内容,即平行线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由此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平行线的判定和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新课程,一是温故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数形结合,探究特征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让学生实践操作。比如,让学生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注: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接着教师可以提出研究性问题一:请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紧接着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将图中的任意一对同位角剪下后叠合。
学生活动一: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
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最后,再提出研究性问题三: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并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展示平行线的特征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本课堂的重点内容,所以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操作和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测量、剪拼、猜想、讨论、归纳概括出平行线的特征,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结论,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当然,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以后探究更多更复杂的图形性质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3.合作探究,归纳结论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
说理。
如图3,因为a∥b(已知)
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因为∠1=∠3(对顶角相等)
所以∠2=∠3(等量代换)
又因为∠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
平行线的特征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
等。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的特征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记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
学生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会转化、归纳的数学思想。在说理和归纳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辨析关系,加深理解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五:平行线的判定与平行线的特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填写下表―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归纳总结――证平行,用判定;知平行,用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的填写,让学生从结构特征上明晰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的区别与联系,加深对结论的理解,明确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如何选择运用判定和特征。
5.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为了深化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应当举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1.如图4,已知AD∥BC,AB∥DC,∠1=100°,求∠2,∠3的度数。
例2.如图5,一束平行光线AB与DE射向一个水平镜面后被反射,此时∠1=∠2,∠3=∠4。(1)∠1,∠3的大小有什么关系?∠2与∠4呢?(2)反射光线BC与EF也平行吗?
设计意图:例1是特征的直接应用,例2是判定与特征的综合应用,题目的难度都不大,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和推理论证过程,感悟推理的依据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养成合情推理的习惯。例2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综合分析、自主提高,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平行线的判定和特征来解决问题。
6.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课后教师应当布置一些练习题目,比如,1.解答本课堂前面提出的“残缺玉片”问题;2.课本随堂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布置练习题的方式,既巩固了新知,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开阔性,还能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做好评讲纠正工作。
7.梳理反思,感悟收获
最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性的提问,如:谈谈本课堂你的收获?
(1)学生总结:a.平行线的特征;b.平行线的判定与特征的
异同。
(2)教师补充总结:a.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b.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c.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特征表述);d.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特征2和3的说理过程及例题的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回顾,加强理解,形成知识体系,为运用打牢基础。
8.分层作业,培养能力
进行总结性发问后,教师还要布置适量的作业,并把作业分成必做题、选做题以及实习作业等,这就是检验学生是否将知识消化的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去自行选择选做
题,减少不必要的作业负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之学有所用。
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汲取,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课堂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操作、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的过程层层深入,最终得出了平行线的三个特征。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方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笔者的教学方式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参考文献:
[1]董彩君.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孙雅琴.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耿岩.初中数学课堂情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索[D].扬州大学,2011.
[4]牟丽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5]张力琼.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6]尤如龙.从一次课堂上的教学案例来认识初中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6):80.
[7]聂芬.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观念建构;定量观;中和反应;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3
本案例以初中化学沪教版第七章“中和反应”为例。
一、“中和反应”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通过查阅文献和下校调研中发现大家对“中和反应”的教学价值仅停留在以知识为本的层面上,具体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实验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程中是否发生反应,从而引出中和反应的概念,分析其微观实质,并介绍有关应用等。没有对“中和反应”对建构定量观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甚至,某些教师本身也缺乏定量意识,如在一次龙岩市“中和反应”实验教学技能比赛时,有些教师对教材中的操作步骤“逐滴加入”按部就班,浪费时间,而有的教师能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质量关系,估算所需盐酸的量,灵活处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刚开始时采用快滴或倾倒的方式,等到所加盐酸的量接近反应完全时,再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节约了比赛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没有将中和反应作为酸或碱的性质来介绍,而是单独将它编为一个课题,原因是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而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又是最简单的中和反应,有利于建立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的模型,具有丰富的观念价值。因此,中和反应的成功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其他酸、碱、盐之间反应的微观实质,提高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能力,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的方式与数量关系,促进定量观等化学观念的建构。
盐酸溶液中含有H+、Cl-和H2O分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Na+、OH-和H2O分子,H+、OH-的浓度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成正比。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的组成及它们量的关系是探究中和反应微观实质的基础。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可表示为: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这个比例是书写中和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依据。以上这些内容是学生建构酸、碱、盐溶液的组成及相互反应都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存在和发生等观念的重要载体。在中和反应的实验过程中又体现“物质的量变会引起质变,物质的量变是有范围的”的规律,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盐酸前OH-的浓度大,溶液呈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随着滴加盐酸的量加大,OH-被消耗,c(OH-)愈来愈小,当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与H+结合成水时,溶液呈中性,酚酞试液变为无色,而当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颜色又变为红色。
二、教学设计
1. 目标设计
(1)围绕“酸和碱混合能否发生反应”展开探究与对话,理解验证没有明显化学现象的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和反应的概念,感受量变质变规律在化学反应中的体现。
(2)通过分析中和反应的微观动画,能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并能根据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配平有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应用中和反应的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中和反应与生产生活的密切性,建构化学价值观。
2. 教学过程
[知识再现]
(1)写出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2)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能导电?
(3)盐酸、稀硫酸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为什么具有共同的化学性质?
(4)上述各物质的水溶液与酸碱指示剂作用有什么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再现,唤起学生原有的认知,为本节的学习扫清障碍。
[导入]酸具有共同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共同性质的原因是碱溶液中都含有共同的OH-,那么,将这两类不同的物质混合是否会发生反应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实验:
第1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第2组:石灰水和稀盐酸
第3组:氢氧化铜的悬浊液和稀硫酸
第4组:氢氧化铁的悬浊液和稀盐酸
[师生对话]
师:请分组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生:……
师:3组实验的氢氧化铜不见了,4组实验的氢氧化铁也不见了,说明3、4组的酸和碱确实发生了反应,而1、2组的实验无明显现象,那么能不能说它们就没有发生反应呢?
生:不能。
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证明1、2组两种物质确实发生了反应?
生:可以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通过酚酞试液的变色来证明它们能发生反应。
师:对了!你是怎么想到的,能说说你的根据吗?
生: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可以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是否消失来判断,如刚才的3、4组实验,可以根据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铁悬浊液的消失来证明它们发生了反应。而1、2组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是澄清的,在反应中看不到它们是否消失,但可以通过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它的颜色变化间接证明它们是否消失来实现。
师:小结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有明显现象和无明显现象的常见酸和碱反应的实验,创设认识冲突。然后,围绕“如何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为话题展开对话,形成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探究中和反应的实验作铺垫。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1]。
[问题]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碱性变成中性,盐酸与烧杯中的溶液发生了反应,并放出了热量。
[追问]红色的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实验探究]课本[实验2]。
[问题]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说明溶液由中性又变成了碱性,溶液中还存在酚酞试液,说明[实验1]中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
[追问]以上实验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反应的结果是酸性消失、碱性也消失,那么,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
[动画演示]反应的微观动画。
[师生对话]
师: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含有哪些离子?
生:……
师:在反应前后,减少的离子是什么,不变的离子是什么?
生:……
师:H+和OH-结合生成什么物质?它们结合的比例如何?
生:……
小结: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过程中,H+和OH-结合生成水,溶液的酸碱度随之发生改变,溶液的酸碱度取决于c(H+)、c(OH-)的大小,刚开始时氢氧化钠溶液中c(OH-)大,溶液呈碱性;当滴入稀盐酸时,H+和OH-结合成H2O,c(OH-)减少,pH减小;当溶液由红色刚好褪成无色时,氢氧化钠溶液中OH-恰好都与稀盐酸中H+结合成水,pH=7,溶液呈中性;当反滴1滴氢氧化钠溶液时,c(OH-)又大于c(H+),溶液又呈碱性,溶液又变成红色。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规律。
[问题]在上述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
[实验]课本[实验3]。
[追问]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物质?
[学生回答]产生的白色晶体是NaCl。
[归纳小结]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NaCl,它们结合的比例1∶1,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 H2O。
[板书]中和反应的定义:酸+碱盐+水 实质:H++OH-H2O。
设计意图:以课本实验、Flas创设问题情境,生成“话题”,师生围绕话题展开对话。从宏观到微观,定性到定量,并以“符号”为纽带将中和反应的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信息融合其中,帮助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和反应,感悟复分解反应中离子交换与结合是按一定比例进行的,“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范围”的观念。
[练习]请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生对话]围绕“你是如何配平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展开对话。
生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
生2: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配平,1个H+和1个OH-结合成1个H2O分子。
教师:中和反应可以结合中和反应中H+和OH-结合的数量关系进行配平。
[练习]胃酸过多的病人常吃一种叫“复方氢氧化铝”的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Al(OH)3,请写出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原理。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用中和反应概念和实质书写、配平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练习的过程中再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领会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学以致用]
请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皮肤会瘙痒、红肿,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痒、消肿。
[小结]
中和反应
1.定义:酸+碱盐+水
2.实质:H++OH-H2O(H+和OH-结合的比例为1∶1)
3.热效应:放热
4.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5.应用:改良酸性土壤、治疗胃酸过多、处理工厂的废水等
设计意图:对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类型和应用方面进行板书,促进学生全方位认识中和反应。
三、案例评析
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指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因此,初中化学教学应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为本”的教学。定量观是初中化学基本观念,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有其自身策略,本节教学所采取的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对定量观的建构。
1. 用观念的“眼光”分析教材
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背后的思想、观点,定量观是用“量”角度看待物质及其转化的思想与方法,它内隐于具体的知识当中,因此,实施定量观建构的教学要与具体事实相结合为主要教学原则,在教材分析时要用我们的“慧眼”将知识中隐含的观念内涵挖掘出来。中和反应蕴含着丰富的微粒观、定量观内涵,能有效推动学生认识复分解反应中离子的交换及结合的数量关系。在本节的教学中,教师没有将中和反应停留在其知识的事实层面,而是将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所隐含“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有规律”的思想揭示出来;不但揭示中和反应中离子的交换方式,而且将离子结合的数量关系昭示学生,并将此关系应用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深化学生对化学反应是以一定量的形式发生的认识。
2. 实施对话教学,促进观念建构
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白”而言的,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来构成教学关系。促进定量观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具体知识做出超越事实的思考,并在具体情景的迁移应用中,不断概括和升华。因此,实施对话教学能有效促进观念的建构。在本课中,教师以实验、动画视频等创设情景,设置①溶液温度升高、酚酞试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分别说明了什么?②红色消失的原因是什么?是酚酞被盐酸消耗,还是盐酸消耗了氢氧化钠呢?你能用实验证明吗?③向烧杯中反滴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无色又变为红色,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④决定溶液酸碱性的H+和OH-都去哪儿了?⑤H+和OH-结合成H2O,那么Na+和Cl-呢?⑥加热至蒸干,产生的白色晶体是什么呢?等话题。学生围绕着有关“话题”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互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地建构中和反应的定义、实质、热效应、反应形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音乐;古琴教学;案例研究
在我国古代社会,琴、棋、书、画是公认的四大文人修养。其中居首位的“琴”,就是古琴。古琴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象征着文人超脱俗世的心态。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到魏晋时期的嵇康,都留有与古琴相关的动人故事。今人拍摄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也是动辄出现剧中人弹奏古琴的场景,为观众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2003年,古琴艺术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
虽然古琴是我国的音乐艺术瑰宝,但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甚至对于音乐老师来说,它仍然是一件比较陌生的乐器。而且古琴曲大多节奏比较慢,曲风比较古朴,与学生所喜爱的现代流行音乐相去甚远。所以,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古琴及其作品,音乐教师必须首先接触古琴。在前几年上这节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识古琴的,但学习效果并不好。学生对古琴不感兴趣,自然对本课的演唱作品――琴歌《阳关三叠》(以古琴曲《阳关三叠》为旋律,填入唐诗《送元二使安西》为词)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不仅没兴趣,还觉得歌曲非常难听。症结其实在于教者本身对古琴不太了解,也就说不出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点。在本轮教学中,我特意订购了一张古琴,并且借助相关教学碟片和网络上查到的资料,开始自学。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减字谱的历史、含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古琴的技法也有了比较粗浅的认识,甚至还学着弹奏了《阳关三叠》的主旋律。在学习演奏中,我逐步熟悉了这件乐器,慢慢也找到了一些学生会关注和感兴趣的点,于是有了以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课堂设计由浅入深,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情境导入环节设计巧妙,使学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3.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热烈。
在这三个原则的框架内,制定出以下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古琴实物和视频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能够了解古琴的构造、历史、记谱法等知识。
2.在感受《阳关三叠》这首古老琴歌情感的基础上,能够较有感情、较为流畅地演唱该作品。
教学重点:学唱琴歌《阳关三叠》。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古琴的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导入:在课前,我放了一段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空城计片段吸引学生兴趣:诸葛亮在城楼上貌似悠闲地抚琴,司马懿阵前饶有兴致地闭目聆听,少顷,突然发出命令:“撤兵!”
然后我问学生:“诸葛亮弹奏的是什么乐器?”和我的预想相同:学生有的说古琴、有的说古筝。我接着他们的分歧,告诉他们通过今天的课,我们一定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在他们还有些疑惑的时候,我迅速揭开了古琴和古筝实物上的罩子,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第二个环节是认识古琴:我让学生直接接触古琴,加深他们的印象。再加上关于古琴的奥运开幕式视频片段欣赏、结合实物的古琴构造、名称讲解、老师现场演奏古琴旋律片段和古筝实物的展示和对比、古琴减字谱的讲解,学生的兴趣逐渐浓厚。课前导入的那段除了吸引兴趣外,我本来在“了解古琴”环节后设置了一个让学生找出表演错误的环节:因为古琴的声音实际上很小,司马懿最多只能看到诸葛亮在演奏,而不能听到。但是因为有古琴的实物,和现场音色聆听,学生不需我提醒,就主动质疑了这段电视片段在表演上的错误。也说明他们对古琴的确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通过表格和实物的对比,也能很清楚地分清古琴和古筝了。
第三个环节是学唱琴歌《阳关三叠》,听完这个作品后,学生能感觉到速度比较慢,旋律古朴。那么,如何帮助他们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呢?我首先通过歌词《送元二使安西》的诵读,结合指挥手势,让他们从语速上先慢下来,然后再学习旋律,就能很好地适应这样的慢速。后面又通过大漠戈壁画面的展示、语言的渲染,让学生感受到作品内在的悲伤――有可能是诀别。而且因为是初三的学生了,我提示了一句:“也许这种离别的悲伤,同学们在下学期初三毕业的时候能有所感受!”学生的情绪一下就被带动起来了,也开始注意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了,再接着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给后半段设计合适的力度变化,并运用到实际演唱中。学生们的设计很符合歌曲的情绪,而且由于是他们自己设计的力度,唱起来也非常认真投入。最后,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古琴的伴奏下演唱这首作品,进一步让他们体会到“抚琴而歌”的琴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