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艺术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知识溢出;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模型假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05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在开放创新活动中,企业知识溢出现象越来越普遍,其对企业发展和创新的影响也日渐凸显。知识溢出是现代企业开放式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指的是地区或行业之间由于知识存量差异而导致的经济、业务交往活动中知识和技术无意识的转移过程。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知识溢出与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切联系,例如Cohen & Levinthal(1990)研究发现,知识溢出能够使社会和接受企业获利;Jaffe(1986)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竞争者更方便地进入一个技术领域,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Kogut & Zander(1992)指出,知识溢出的最大受益者是知识接收方,知识源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收益。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溢出现象对知识接受企业的影响,很少有学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的潜在收益。然而,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因此,必须以一个开放的视角去剖析知R溢出所带来的效益。
本文首先从知识溢出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着手,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对知识溢出的研究现状。接着分类阐述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传统观点,并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源企业有效利用知识溢出带来的潜在收益提供了合理的指导思路。同时,本文从“溢出知识库”和“产业集聚”两个视角出发,进行了更深入的推想,提出了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流程模型和机理模型,为相关领域的实证分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
2知识溢出的研究概述
2.1知识溢出的概念
“溢出”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区域内企业由于存在信任和其他社会关系而更易于获得创新信息的一种经济外部性现象。溢出主要有交易性和知识性两种特性。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溢出的侧重点逐渐由交易性向知识性转变,知识溢出现象在企业创新活动中变得愈加频繁。一般而言,知识溢出包含两大主体:知识溢出方和知识接受方,知识或技术从溢出方无意识地转移到接受方并为之所吸收的现象即为知识溢出。
2.2知识溢出的研究进展
对知识溢出的探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按照知识与位置关系,国外的研究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60-1970年的非经典理论和知识积累因素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Arrow;1970-1980年的非完全知识扩散阶段,其核心概念涉及时间、空间、国家和地理等方面;1980-1990年的物流与技术研究阶段,内容包括知识溢出的中心扩散、梯度转移等;1990年至今为第四阶段,主要包括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两个研究领域。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Audrestch,重点研究区域邻近技术知识溢出、工业集聚等因素对知识溢出的影响;新经济地理的代表人物是Krugman,重点从知识溢出与产业集聚之间的互动关系开展研究。国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有:以FDI为对象对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研究、以R&D为对象对区域知识溢出效应、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和以技术扩散与区域间知识溢出为对象进行模型构建的研究等。
2.3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
知识对创新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由于知识的非竞争性与部分排他性,知识溢出是不可避免的。分析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探讨后发国家、地区或企业获取知识溢出的机制,缩小与发达者之间的差距。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点影响因素。
2.3.1吸收能力
吸收能力是指识别、消化与利用外部知识的能力。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的影响主要通过知识接受方体现。Verspagen(1991,1993)把区域间知识溢出划分为潜在知识溢出和实际知识溢出,在区域间知识存量差距一定的条件下,获取知识溢出的大小取决于客体固有的学习和吸收能力。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也表明,知识接受方的吸收能力越强,获取知识溢出越大。
2.3.2知识差距
知识差距指的是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固有知识存量的差异程度。一方面指知识量的势差,从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可以看出,知识量的差异会影响溢出的效果;另一方面指知识复杂程度的差异,Zellner(2003)根据应用导向程度和专门化程度两个维度把基础研究溢出的知识划分为6种,分别观测每种知识的溢出情况,结果表明非专门化知识溢出强于专门化知识溢出。
2.3.3溢出距离
溢出距离是指知识溢出方与知识接受方的空间地理距离。Katz(1994)的研究证明企业地理距离越远,合作行为越少。Bottazzi(2003)通过对1988-1995欧洲企业创新行为的调查,指出溢出效应的有效地理范围在300千米左右。Breschi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来解释溢出效应的空间壁垒,即科研中产生的知识多数具有缄默性,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因而无法长距离传递。
2.4知识溢出的研究重点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些年的研究,目前知识溢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第一,对知识溢出概念和内涵的界定,这可以体现在各类相关研究中;第二,以定量的方法对空间知识溢出进行测度或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关系模型,例如凯尼尔斯的“蜂巢模型”、Baptista(2004)的地理集中和知识扩散速度的关系模型;第三,对知识溢出及其相关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寻求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例如许潇迪(2007)对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张玉明,李凯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知识溢出对我国省级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此外,还零散分布着一些其他方面的研究,例如知识溢出与企业家精神理论、知识溢出的产学研合作等。然而把知识溢出与开放式创新和技术创新绩效相结合,探索它们之间关联性的研究却很少,并且主要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对知识接收方技术创新的影响,忽视了知识源企业可能的潜在收益。接下来,我们将就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分析。
3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知识溢出实现了信息和技术的传递,切合了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打破知识壁垒,穿越“专利丛林”的需要。知识溢出能够降低汲取新技术的成本、提高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利于知识接受方的研发和创新,这是知识溢出最显而易见的效益,现有的相关文献也大多支持这个观点。然而通过对知识溢出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知识溢出的效果不仅仅由知识接受方决定,知识溢出方自身的条件也对溢出效果有较大影响,知识溢出需要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完成。野中郁次郎(1994)的“知识创新螺旋模型”指出,知识创造是一个向前的螺旋过程,开始于个人层面,迈向集体层面,再升入组织层面,最后会超出组织层面。知识接受方通过吸收溢出知识,并将其与自有知识相结合,这正是廉价的知识创造,这些再造知识同样会超出组织层面,形成新的知识溢出。因此,知识溢出并非简单、孤立的“无私贡献”,而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知识转移网络”。下面将从两个角度阐述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3.1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消极影响
综观国内外现有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没有促进作用,甚至有消极影响。这种消极观点可以从知识耗散、竞争加剧、研发成本等几个视角来论述,见表1。
知识溢出意味着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将被以相对低廉的代价转移到外部组织。从知识接受企业和社会整体的视角出发,这种知识共享现象无疑是可取的,Cohen & Levinthal(1990)和Griliches(1992)均指出知R溢出能促进接受企业更好地吸收相关领域的知识,促进区域或行业整体经济的发展。然而,知识的创造者并没有这么幸运,Spencer(2003)从知识源企业的视角分析了知识溢出的效益,他认为如果知识源企业没有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那么知识溢出仅仅只是一种技术的耗散,不会给源企业带来收益。Gattai(2007)通过研究溢出与多元化企业边界的关联,发现知识溢出造成了源企业技术资源的流失。Barney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内生来源在于拥有异质性的资源,知识的公共品属性注定其不会被知识源企业单独占有,溢出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知识和技术对源企业的价值。
在知识经济时代,溢出现象是必然发生的。Jaffe(1986)在研究技术机遇和研发溢出时发现,知识溢出能使竞争对手更快地进入相关领域,加剧行业内竞争,从而减少知识源企业的创新收益。Bischi & Lamantia(2004)从资源分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积累和知识溢出现象,并指出知识溢出会影响行业领域的资源配置,进而加剧企业之间的竞争。知识溢出可以冲破“专利丛林”和技术壁垒的层层防线,辐射至外部接受者,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知识和技术壁垒的降低会吸引大量竞争对手进入该行业领域。同时,随着开放式创新的推进,“非此地发明”的思维模式被逐步取代,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从外部获取资源实现创新和增长。
知识源企业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必然需要一定的研发成本。Arrow早在1962年就指出,在知识溢出的过程中,接受方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换取最高的收益,以支持其技术的发展进步。Anupama & Stephen(2014)认为,知识源企业为了挽回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成本消耗,会迫切希望与知识接受企业组成新的知识联盟,以实现利益和资源共享。知识溢出为接受企业提供了便利的学习途径,大大降低了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从知识溢出过程的整体来分析,知识源企业的研发成本被间接抬高了。
3.2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
知识溢出的本质是对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是一个知识转移的网络。知识的公共品属性不仅是知识溢出的缘由,同时也使知识溢出所带来的效益很难集中于某个单一对象。尽管很少有研究关注知识源企业在知识溢出中的潜在收益,但现有文献中或多或少蕴含着相关的暗示,这些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视角: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聚集(见表2)。
Dosi(1988)发现在知识溢出产生后,知识源企业会关注接受企业如何利用所吸收的知识和技术,并将接受企业处理新知识的方式有选择性地用于今后的研发创新当中,这也证实了Cyert & March(1963)提出的“企业会模仿和利用外部相关组织的创新行为”的猜想。知识溢出虽然使知识创造者不能独享成果,但却为它们提供了新的创新契机。
Jaffe(1986)指出,企业对与自身知识属性存在关联的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Sorenson et al(2006)发现,接受企业在吸收溢出知识时并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基于企业情境将溢出知识与自有知识进行适当的融合,这种融合为源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衍生性知识。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过程的系统研究,得出了更深入的结论,他们认为在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源企业不仅通过模仿接受企业的知识合成行为来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同时也从接受企业所提供的衍生性知识中搜寻创新源信息。以上相关理论表明,知识溢出不但能够从创新形式上激发知识源企业的突破性思维,同时也为知识源企业创造了一个实质的衍生性知识集合。
Freeman C(1991)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内部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并且这种知识溢出效应对源企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有着很大的促进。Brett et al(2008)研究中实证表明,产业集聚使得集群内企业从当地环境中吸取更多知识,生产增长率更高,创新行为更加积极,这种效应对知识源企业尤为显著。国内学者于江鹏和吴翠花(2010)认为,知识溢出能够提高集群企业产出研发水平,降低集群内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并最终导致其竞争能力的提升。综合国内学者外研究现状,知识溢出对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增进创新绩效和生产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知识源企业由于对溢出知识具高度敏感性,故能更好地利用由产业集聚带来的促进效应。
4启示与研究展望
4.1启示
知识溢出是经济进步和开放式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专利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依托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知识溢出的方式和渠道变得多样化,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尽管现有的研究大多认为知识溢出能使社会和知识接受方获利,而对知识源企业的创新绩效没有影响,甚至有负面效应,然而这并不影响对知识溢出效益的全方位探索。本文从创新激发、衍生性知识和产业集聚三个角度分析了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为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性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在此,笔者认为在对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关联性的进一步研究中,有以下两个关键点。
首先,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定量分析或模型的实证上。探索知识溢出的影响因素,更加精确地测度知识溢出效应的大小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固然重要,不过将知识溢出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剖析知识溢出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同样重要。知识一旦被使用,它就成了公共品,因此知识溢出效益是知识源企业无法控制的。如果将知识溢出与单个企业的实际情况整合起来考察,就很难设计出一个精确的模型来测度知识溢出的大小或效益,这时运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更加合适。
其次,必须冲破传统的刻板思维,不要仅仅关注知识溢出对知识接受方的影响。知识的转移与共享是一个双向的、有机的过程,以开放的视角,从多个层面探索知识溢出过程中的效益,是深度剖析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关键。例如,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度研究,指出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有积极影响。柯达公司运用其他企业对其OLED技术的学习与改进,创造了自身的核心技术圈,实现了更大的经济增长,这个例子很好地验证了Yang的观点。
4.2基于“溢出知识库”理论的研究展望
根据相关理论回顾,知识溢出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尤其是Yang et al(2010)通过对知识溢出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溢出知识库”的概念。溢出知识库是指外部组织通过学习和改进知识源企业的知识或技术,而形成的具有知识源企业特色的知识集合。Yang et al认为溢出知识库是每一个知识源企业所特有的,知识源企业可以通过反馈性学习从溢出知识库中汲取新的信息,寻找创新的突破口。由于溢出知识库与知识源企业自身知识库有“血缘关系”,因此员工可以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知识和技术,并以此为契机,实现更进一步的创新开发。同时,Yang et al还指出,溢出知识库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变量: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其中知识容量指的是溢出知识库中所含知识和技术的数量,知识相似程度指的是溢出知R库中的知识和技术与知识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差异程度。据此,本文总结出了模型1(知识溢出促进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的流程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2假设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即溢出知识库的知识容量越大,技术创新绩效越大;溢出知识库中的知识与源企业自身所具备知识的相似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绩效越大。除此之外,模型2还假设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对知识溢出促进技术创新绩效具有调节效应,即知识源企业的反馈学习能力越强,知识容量和知识相似程度对知识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强。
4.3基于“产业集聚”观点的研究展望
“溢出知识库”理论关注的是知识溢出的过程,而“产业集聚”关注的是知识溢出带来的结果。根据相关理论回顾,比如Feldman和Audretschl所指出的,在经济活动中,知识溢出促使相关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又反过来增大市场主体交换知识的可能性,“知识溢出”对产业聚集有积极促进作用,而产业集聚有利于降低科研及成果商业化的成本,对于知识源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创新能力会产生有利的影响。Rosenthal认为知识溢出的空间局域性使得知识溢出吸收效率和地理位置的临近程度呈正相关,即地理位置越近,知识溢出效率越高。Chyi等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数据分析了我国台湾新竹高科技企业集聚情况,指出知识溢出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原因。这些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分析或者传播模型方法,从被动知识溢出机制和主动知识溢出机制研究知识溢出和产业集聚的相互影响。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知识溢出本身的特点,比如知识传播的隐性和度量性,再加上知识溢出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也造成很难客观的估量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程度和效果,这就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何针对知识溢出的识别和测量建立合适的模型。另一方面,知识溢出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但是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形成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Cohen, W.M., & Levinthal,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28152.
[2]Jaffe,A.B.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D: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profits and market valu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6,(76):9841001.
[3]Kogut, B.,& Zander,U.Knowledge of the firm,combina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replication of technology[J].Organization Science,1992,(3):383397.
[4]Hongyan Yang,Corey Phelps,H.Kevin Steensma.2010. Learning from what others have learned from you: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originating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0,53(2):371389.
[5]王艳,赵立雨,师萍.知识溢出效应影响因素、机理及测度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9,(20):110113.
[6]Jaffe AB,Lerner J.Reinventing public R&D:patent policy and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national laboratory technologies[J].Rand J Econ,2001,32(1):167199.
[7]Grossman G M.Trade,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growth[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1,(35):517526.
[8]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M].London:MIT Press,1991:3042.
[9]⒑投.产业及群众的知识溢出及其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8):175180.
[10]许箫迪,王子龙,谭清美.知识溢出效应测度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05):7686+59.
[11]Cohen, W. M.,D. A.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569596.
[12]Verspagen, B.A New Empirical Approach to Catching up or Falling Behind[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1991,(2):359380.
[13]Verspagen, Bart.Technological and Social Factors in Long Term Fluctuations[A].Massimo Di Matteo, Richard M Goodw in and Alessandro Vercelli Proceedings of a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Z].Elsevier,1993:210213.
[14]CanielsM C J.Know ledge Spillovers and Economic Growth:Regional Growth Differentials across Europe[J].Edward Elgar:Cheltenham,2000:4356.
[15]Zellner C.The economic effects of basic research:Evidence for embodied knowledge transfer via scientists' migration[J].Reseach Policy,2003,(32):18811895.
[16]Katz J S.Geographical proximity and science collaboration[J].Scientometrics,1994,31(1):3143.
[17]Bottazzi L,Peri G.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3,47(4):687710.
[18]Breschi S,Lissoni F.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local innovation systems:A critical surve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751005.
[19]Baptista R.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J].Research Policy,2004,27(5):525540.
[20]张玉明,李凯.基于知识溢出的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5):745751.
[21]Joern H. Block,Roy Thurik,Haibo Zhou.What turns knowledge into innovative products?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knowledge spillovers[J].Journal of Evolution Economy,2013,(23):693718.
[22]Zoltan J A,Mark S.Patents,knowledge spillovers,and entrepreneurship[J].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2,39(4):801817.
[23]Cristina I.Fernandes, Jo?o J. M. Ferreira. spillovers: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KIBS[J].R&D Management,2013,43(5):461472.
[24]Nonaka I.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
[25]Griliches, Z.The search for R&D spillover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94):2947.
[26]Spencer, J. W. Firms’ knowledge-sharing strategies in the global innovation syste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flat panel display industr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3,(24):217233.
[27]Gattai V,Molteni C.Dissip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Boundarie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7,143(1):126.
[28]Barney J.Firm Resource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9]Gian-Italo Bischi,Fabio Lamantia.A Competition Game With Knowledge Accumulation And Spillovers[J].International Game Theory Review,2004,6(3):323341.
[30]钰芬,陈劲.开放式创新:机理与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31]Arrow, K J.The economic-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80):155173.
[32]Anupama P, Stephen T.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alliance formation[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1 May,2014.
[33]Dosi, G.Sources, procedures,and microeconomic effects of innov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88,(26):11201171.
[34]Cyert, R.,& March. J. G.A behavioral theory of the firm[J].Englewood Cliffs,1963,NJ:Prentice-Hall.
[35]Sorenson,O., Rivkin,J.W.,& Fleming, plexity, networks,and knowledge flow[J].Research Policy,2006,(35):9941017.
[36]Freeman work of innovation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J].Research Policy,1991,20(1):499514.
[37]Brett A, Patricia P,David B.Clusters,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8,(23):405422.
[38]于江鹏,吴翠花.知识溢出对高技术集群企业研发产出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0,29(11):1417.
[39]Mansfield, E.How rapidly does new industrial technology leak out?[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85,(34):217223.
[40]Audretsch D B,Feldman M P.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M].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Volume 4. Amsterdam:North Holland Publishing,2004.
1、实验楼基本情况:
口腔楼设南门为入口,东门为出口,采取单向通行,地表铺设1米间隔线,在主要位置安设通行指示标志。
2、进入实验楼检测过程及突发异常情况应急处置:
实验楼前入口处设置有一名人工测温员,一名秩序维护员,一名消毒员,均穿戴防护套装。
学生在教学楼外间隔2米顺次排队,经足底消毒、测温点测温合格后,依次进入实验楼。(若需异常场景,扮演体温异常)
若在测温点处检测体温异常,秩序维护员暂停测温流程,由人工测温员使用测温枪再对学生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准许进入实验楼。若复测依然异常,由秩序维护员引导学生前往临时留观点进行进一步检测问诊。学生自行报告辅导员,辅导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理了解情况,安抚学生。消毒员跟随异常学生,对其行走通道进行全面消毒。留观转诊组根据检测情况报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根据领导小组指示开展下一步工作。
3、课堂突发异常情况应急处置:
学生进入实验楼,保持1米间隔,依次进入教室按学号间隔就坐。实验室内摄像头开启,对从学生进入教室到授课结束离开整个过程进行监控,监控存档至少一个隔离周期(14天),以备查验。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室不准离开讲台,学生之间不准有密切接触,始终保持安全间隔。
若授课过程中有学生自感不适,需立即报告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暂停课堂教学,立即通知授课班级辅导员()、场所联络员(),并维持好班级秩序()。场所联络员穿戴防护服立即赶到教室,引导突发异常情况学生至临时留观点进行进一步检测问诊(责任人:。同时,场所联络员负责对教室内所有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关键词:自制教具;初一数学教学;应用实例
过去的十年教改历程中,数学曾经被去数学化,由教师丰富新奇的导入情境,有学生参与的热闹的课堂活动占主导,学生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但对数学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让人不禁要问数学课还有数学味吗?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偏好使用自制的教具辅助教学或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学具,大力开展直观教学,这样双方都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动手操作能力。下面我以教学中的实例谈谈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演绎概念,产生矛盾,激发思考,引导归纳。
人教2001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七章三角形第一节三角形的边中三角形的定义: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为了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教师制作教具,准备长度不同,白、黄、绿三种颜色的编织条各五根,大头针若干、透明胶带、硬纸板。先取三根长度不同,白、黄、绿三种颜色的编织条,将红、蓝、黄色吸管依次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白色和黄色共一端点固定在硬纸板上,黄色和绿色共一端点也固定在硬纸板上。(如图所示)
在讲解定义时,出示此教具,由学生观察,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无法完全首尾顺次连接,只能组成一条更长的线段,当转动白色和绿色编织条时,就使得这三条线段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了,白色和黄色、黄色和绿色共端点就是满足首尾顺次连接,只要当白色和绿色共端点时,就完全满足三条线段都首尾顺次连接,(如下图所示)此时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就是三角形。通过动态演示三角形的组成过程,能更好地理解定义中“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关键词,学生也觉得新鲜有趣,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节中对于三边关系的理解,过去常设置探究:蚂蚁从一个顶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到达另一个顶点,选择最短路线,引用上学期所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进而归纳出三边大小关系。
规定白、黄、绿编织条各一根为一组,使得绿色吸管的长度小于白色吸管的长度,白色吸管的长度小于黄色吸管的长度。先将三根编织条组成三角形,再比较其中任意两边的长度与第三边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学生观察后便可轻松地归纳出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此时制作三套模型教具进行演示:都是由白、黄、绿三根编织条数次连接,使得绿色吸管的长度小于白色吸管的长度,白色吸管的长度小于黄色吸管的长度。
第一组白色和绿色吸管的长度之和小于蓝色吸管的长度;第二组红色和黄色吸管的长度等于蓝色吸管的长度;第三组红色和黄色吸管的长度大于蓝色吸管的长度。
结果显示:第一组和第二组都无法组成三角形,第三组能组成三角形。学生归纳出三条线段中较短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组成三角形,这就是三条线段构成三角形的条件。
整个过程学生的注意力都专注于研究三角形上,学习兴趣浓厚,数学课堂变得开放、活泼,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较以往好得多。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教师通过回收利用废品制作教具既解决了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实际中提倡低碳生活的问题,通过展示三角形的形成过程,深层次理解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而并不包含三条线段所围成的区域,培养了学生对实物与图形的认识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又透彻,教师要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面对生活中的实物,实现实物与数学图形对接,充分利用知识的衔接性,由已学知识来探索未知,多发明创造各种造型奇特,符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教具,给教学活动增添动感。
参考文献:
[1]白彬.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文理导航:中旬刊,2011.
实现节目制作播出设备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国家广电总局对广电系统内部的要求,也是市级电视台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的必然需求,如何进行自身的设备改造是摆在电视台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与省级电视台不同,大多数市级电视台的共同特点就是资金困难,并且都处于模拟信号设备与数字信号设备、线性编辑设备与非线性编辑设备“混杂”的状态,信号质量参差不齐,资源不能共享,且各自为“战”,同时设备老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也对日常的节目制作和播出产生着严重的“瓶颈”影响。
怎样用最少的资金投入进行设备改造并达到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要求,某电视台以高性价比为突破口,从2006年开始,进行了 “非线性编辑、硬盘自动播出一体网”的改造工程。通过分步投资,改造后的系统在达到电视台内部数字化、网络化要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节目生产、传输、播出等各环节的实际需要。经过一年的运行,整个系统性能稳定可靠,对该电视台“每天制作、当晚播出”达60分钟的新闻类节目任务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基础性作用。
现就以该电视台制作播出一体化网络的应用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讨论:
“一体网”应用的目标
由于前期资金投入的问题, 三个自办节目频道前期采用盘带结合模式,三个频道采用“一备一”热备份方式共六台播出终端,共用两台主备存储服务器,暂不考虑二级存储设备。除电视剧外,其它“自采”节目全部采用硬盘播出;
三个自办节目频道为确保播出的安全性;除了采用在线热备份播出服务器措施外,还需配置一主一备的节目存储服务器;
系统改造后,节目制作、播出指标最差不能低于广播级甲级指标;
实行上载、播出、总编、审片、迁移和节目资源的网络化运作和管理;
建立以总编室为核心的两级节目审核制度,部分子节目单(如广告)可由广告部编制,并由广告部负责人审核后电子签名。总编室根据各个频道节目时段安排,将审核后的子节目单统一串联成总节目单,并由总编室负责人审核后电子签名,只有被总编室终审后的总节目单才能被播出;
所有节目必须物理上对每个频道共享,如某条广告可以在每个频道同时或不同时播出。
“一体网”应用的基本原则
先进,稳定,灵活扩展,实用经济;
在确保整体工作的前提下,做到最小的设备投入;
完善“人机”系统,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开放式设计,以适应今后的设备更新和与多家经销商产品的对接需要;
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物尽其用。
“一体网”应用的基本思路与过程
充分发挥新设备的效能,合理利用旧设备使其发挥最大余热。系统结构符合“节目共享”、“分布式上载”、“分布式播出”、“本地网络播出相结合”的可扩展搭建方式。
原有的部分线性编辑录像机作为非线性编辑机的上、下载设备,各节目部门利用非线性编辑机制作的节目,通过网络及交换机上传至播出网络服务器以及硬盘播出系统(以下简称“硬盘播出”)的硬盘内;引进节目如:电视剧类节目,通过上载工作站经内部网络及交换机上传至播出网络服务器;总编室审查各待播节目并编排节目播出表,经“签发”后上传至“硬盘播出”;播出人员按照节目播出表通过 “硬盘播出”对本台硬盘内节目、部分磁带节目以及中央电视台插播节目等实施播出控制。
非线性编辑机利用1394接口将DVCPRO以及DV磁带的视音频信号上载到非编服务器,形成AVI视频编辑文件并完成多台非线性编辑工作站进行协作化编辑,使字幕设计人员、粗精剪人员、串编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特长,达到精细化编辑效果,编辑完成后以1:1的速度编码打包成为MPEG-2的ES码流文件(视频与音频分别生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文件),并存于非线性编辑机的本地硬盘或新闻非编服务器。然后利用东方盛行公司与硬盘播出网溶为一体的“非线性编辑”软件,将MPEG-2文件传输到播出服务器,“硬盘播出”各站点可随时按提前编排好的节目单计划播出(图1为某电视台所采用“一体网”结构模型)。
三套“硬盘播出”分别各自承担一个自办节目频道的节目播出任务,3个在线热备份的“硬盘播出”与3 个频道硬盘播出系统对应,组成1备1的热备份系统,由DSRecord硬盘自动上载系统上载素材到播出服务器。“硬盘播出”、备份机和“上载工作站”采用完全相同的硬件板卡,有独立的上载和播出通道,整个播出网络共有二个上载通道和3个播出通道。播出服务器上共有SCSI热拔插硬盘阵列1.8TB(300GB×6),可存储广播级MPEG-2 IBP节目(达到Batacam-SP质量,8Mbps)360小时。整个播出环节采用“节目共享”、“分布式上载”、“分布式播出”、“存播分离”以及“服务器优先”的原则。“节目共享”指所有频道节目素材集中存储在服务器上,任何节目都对所有的频道共享,上载、串片审片和播出都在服务器上直接访问节目素材。“分布式上载”指上载工作站和硬盘播出系统可以放在不同的物理地方(不同的房间或楼层),能将频道所需的节目资源直接上载到服务器,无需先上载到本地再上传到服务器。“分布式播出”指频道的硬盘播出系统根据节目单直接将节目从服务器中播出,无需先将节目素材从服务器迁移到“硬盘播出”本机再进行播出。“存播分离”指存储节目和播出节目是由不同的设备(服务器和“硬盘播出”)完成,各个设备的任务和职责专一,可将每个设备故障概率降至最低。播出时,将多个MPEG-2文件进行编排,形成播出表,播出部门只要将播出表提出来就可按编排顺序播出。
“一体网”应用的总结
该电视台作为第一阶段投入的制播“一体网”已经使用了近一年,个人认为,其系统运行基本稳定,输出到终端的视频节目指标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现有的“盘带结合”播控方式基础上实现了无人干预的全自动播控方式,精确到帧的播控精度,无黑场停播等非正常播出事故的高安全播控机制,保障了各类节目尤其是新闻类节目的精细化制作与准时安全播出,但“一体网”作为整个全数字“无限传媒”系统的一个主干系统,是不能完全满足全数字化自动制作播出的需求的。
关键词:化工 仪表 系统 故障 对策
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作为化工业生产和工作当中的重要设备系统,对生产工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首先,此系统可以正确反映当下生产的各项指标,无论是低于指标还是超出指标,都能够通过数值来反应,为改进工作提供参考;其次,通过此系统,能够为化工业的进步,提供较大的助力,例如根据仪表的信息,在某些方面,进行更大的努力,更深层次的研究,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本文主要对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以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出现的故障
(一)温度测量仪
温度测量仪是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当中的主要仪器,对化工生产和制造,将会提供温度变化上的数据。根据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温度测量仪主要出现的故障集中在线路短路、接线腐蚀等几个方面。相对而言,温度测量仪对温度是非常敏感的,一旦出现故障,此种仪器就不能正确的反应出温度情况,对各个环节的生产造成影响。当下使用的温度测量仪,主要有双金属温度测量仪、热电偶等等。技术人员根据温度测量仪的变化情况和未来的工作估量,提出了判断故障的方式。例如,将热电偶断开,通过补偿导线材料与热电偶热电性与相近的特性,进行短接补偿导线,倘若最后显示室温,则表示回路是正常的。采取此种方法判断是否出现短路、接线腐蚀等故障,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并且实现准确判断,减少了不必要的检测手段。
(二)流量测量仪
在众多的仪表当中,流量测量仪绝对是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代表产品。当下的化工业发展非常迅速,各项生产原料的流量以及时间流量、压力流量,都需要通过流量测量仪来进行统计和分析,为工作人员提供最直接的数据结果。但是,面对社会上不断增长的需求,流量测量仪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不断的增加,因此出现了一定的故障。比较突出的故障有指示异常波动、指示偏大、指示偏小等等。综合来说,不同流量测量仪表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异,故障的现象和原因也存在较大不同。经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流量测量仪的故障原因比较集中在技术层面,例如工艺密度、雷诺数、粘度等等
(三)液位测量仪
液位测量仪是众多仪表当中,类型较多的一种,在发生故障时,故障类别非常清晰。结合以往的情况和当下的工作来分析,液位测量仪的故障主要有三种,分别为液位波动较大、测量值过高、测量值过低。这些故障对液位测量仪的应用已经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首先,在测量值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下,很有可能造成测量数值的不切实际,导致工作上的失误,甚至是演变成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其次,倘若液位波动较大,很有可能会造成仪表本身的损坏,对其他领域的生产工作,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故障的应对措施
(一)结合化工仪表的生产工艺及过程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
从目前的工作来看,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当中的故障,来源于工艺当中的隐患。本研究认为,今后的故障对策,可以从工艺本身出发。今后的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严格控制工艺流程。仪表装置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部分流程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通过撤销这些流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隐患;其次,强化工艺标准。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进步,仪表自动系统也需要进步,将来的工艺标准必须进一步提升。例如在精度、抵抗故障能力、自动禁止等方面获得进步,完全可以改变现阶段的问题;第三,对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检测,必须仔细排查传递回路、仪表、变松传输的信号回路等重要部位,通过对核心因素的控制,实现故障的彻底解决,降低复发的概率。
(二)从细节判断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
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往往的情况并不是由于系统本身的故障,而是某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所导致的。例如,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中的调节阀不能正常使用,需要分析在何种情况下不能正常操作。阀门阀位出现些许的变化,会对工艺参数的变化造成莫大的影响。将来的故障对策要根据细节上的工作进行分析:首先,调出不同仪表的相应参数,最近几个月出现的异常情况也要调出,结合现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找出细节上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彻底更换或者更改参数来解决问题。其次,将仪表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阀门等细节部位,甚至是指针上的问题,都可以进行严查,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根源的问题。仪表装置作为一种非常细致的设备,细节问题会引起非常重大的连锁反应,造成客观上的故障。第三,利用DCS等控制系统的信息,提高判断仪表自控系统故障原因的准确性。尤其对于现场仪表自控系统来说,采用DCS等控制系统提供的有效信息,能够短时间内检测出出现故障的原因及问题所在。通过上述的应对措施,相信可以将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故障,控制在一个较小的问题之内,逐渐的彻底根除,为化工行业的进步,产生较大的积极影响。
总结:本文对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出现的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和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大型化工装置仪表自控系统的各项问题,有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解决,剩下的难题还需要在工艺、参数、零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采用综合性较强的措施,来解决故障。未来的各项故障对策,必须要考虑到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毕竟各项仪表都需要人工来操作,单纯在仪表本身努力,并没有办法取得一个理想的成果
参考文献
[1]程殿良.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故障分析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