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学案例及反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120―01
教材分析:
“数学与体育”是一个教学活动单元,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六年级上册“比赛场次”主要借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发现规律,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设想:
“比赛场次”一课,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掰手腕比赛”的活动,并提出问题:“3个人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画图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学伊始,教师从谈话入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掰手腕比赛,谁愿意和我进行比赛?”
笔者请两位学生上台,并给自己及两位学生贴上号码1号、2号、3号。之后,让学生看看怎么安排比赛。学生思考之后,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应该1号和2号、1号和3号、2号和3号这样安排,一种该让1号和2号比赛,赢了的一方和3号进行比赛。
评析:学生对比赛规则是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设计“掰手腕比赛”活动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适时点拨,能促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两种比赛规则,为进一步探究比赛场次打下基础。
师:刚才的比赛真激烈呀!谁能告诉我进行了几场比赛?分别是哪几场?
生:刚才进行了3场比赛,分别是1生―2生、1生―3生、2生―3生。
师:你表述得很清楚,而且你还有顺序地说出了比赛场次。谁能想个好办法让大家一下子就能看到比赛场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比赛场次)
(同桌交流后学生展示)
生1:我用的是画图法。
评析:教材中以“六年级10名同学参加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设计“掰手腕”比赛,并邀请两位学生和教师一起比赛,在具体比赛中进一步加强对单循环比赛的理解,同时也为运用形象思维(画图、列表)打下基础。
二、主动探究
师:我们学校六年级有10名同学参加乒乓球比赛,每两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需要多少场比赛?请同桌两人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出来?
生1:我用画图法做出来了,是45场。(图略)
生2:我是算出来的,因为每两个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10个人进行比赛,本人和本人不能进行比赛,第一个人和剩下的9个人参加各进行一场比赛,第2个人和剩下的8个人各进行一场比赛,第3个人和剩下的7个人各进行一场比赛……依次类推,就可以得出1+2+3+4+5+6+7+8+9=45(场)。
评析:在“掰手腕”比赛中学生已经能用图示或列表法表示比赛场次,现在人数增加到10人,学生尝试着用列表或画图方法表示。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发现规律,而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非常好。同学们,如果有20位、30位、100位同学参加比赛,你们还会选择画图或列表法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总结规律呢?现在我们从2个人开始研究。
评析:学生在研究10人的过程中,有的用了画图法,有的用了列表法。如果有20人甚至更多,用画图或列表就比较麻烦了,教师此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规律,从从2个人开始研究,这样学生对“化繁为简”思想的体会就会更加自然、深刻。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 双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4-01
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三部分: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要求: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课程思路较清晰,但在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引导太多,课容量太大,如何既突出重点,又能完成课标要求,这是本人在设计课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2:吃饺子、贴倒福、赏月、划龙舟的四幅图片,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哪种表现形式?学生:“是传统习俗。”教师:“有谁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学生:“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吉祥如意之意。”PPt3:传统习俗的含义。PPt4:北京四合院、故宫、江南民居、夫子庙四幅图片,分析南北建筑的特点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生:“北京四合院以南北为纵轴线,讲究对称,而且按照长幼次序住在不同的房间;江南民居一般墙围较高,体现了私密性。屋顶呈尖形,与南方雨水多有关系。”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南北建筑都讲究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符合儒家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t5:剪纸、脸谱、书法、绘画四幅图片,谁能谈谈你对书法、绘画的认识?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有谁能唱几句地方戏?”一位学生的几句黄梅戏《女驸马》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代表的是哪种思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思想?”学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师总结:“这些思想已深深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地位。”
一、教学设计
课题内容:分式方程的应用。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过程与方法,能将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应用分式方程表示,体会分式方程的模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模型—求解—检验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解分式方程,验根(是否为增根,是否符合题意),给出正确的答案。
教学策略:设计密切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及其解决为导向,引导学生寻求解答之路,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的主要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出示情境1:某班有男生27人,有女生26人。同学们能据此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A:该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生B: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
同学们提出了10多个问题(此情境主要教会学生怎样提出问题,主要为第二个情境提出问题做好铺垫)。
师:出示情境2:有两块面积相同的小麦试验田,第一块使用原品种,第二块使用新品种,分别收获小麦9000kg和15000kg。已知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比第二块少3000kg,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经过个人思考与小组交流,课堂气氛达到了。全班53人有48人提出20个不同的数学问题,经小组汇总后,筛选了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 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各是多少?
问题2 两块试验田的总面积为多少?
问题3 第二块试验田的产量是第一块田的产量的几倍?
问题4 第一块田的产量是总产量的几分之几?
问题5 两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各是多少?
问题6 当两块试验田同时种新品种时,应收多少千克的小麦?
2.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那么怎样解决问题1?
生C:设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kg,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x+3000)kg,则
■=■。
师:请同学们解一下。
生D:解之,得x=4500。
x+3000=4500+3000=7500。
答:第一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4500kg,第二块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为7500kg。
师:同学们同意他的做法吗?各小组各抒己见,此时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了。
生E: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是否为增根。
生F: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求出的根是否符合题意。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审(审清题意)、找(找相等关系)、设(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解(解方程)、验(双检验)、答(写出答案)。
师:只要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后面几个应该没有问题吧,留给同学们课后思考。本堂课大家的激情很高,可能还有很多数学问题提出,希望各小组课后继续做这样的练习,这对大家掌握数学知识很有帮助。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是一节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数学教学活动。教师设置了数学情境,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探索分式方程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情境,动脑思考,小组合作,师生交流来解决问题。
1.培养了自主探索的能力
本教学案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选择了“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数学情境,自己提出问题,在自主探索,通过学生自己的试算、观察、发现、总结、归纳,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思维的火花。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概括能力,本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的能力。
2.培养了学生提问题的意识
本教学案例创设了身边数学为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通过师生的间的交流,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大胆猜想,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转变了教师的角色
关键词: 案例;主动;建构;反思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3)22-067-1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对微积分知识的教学做了重大改革,改变以往从数列极限、函数极限再到函数的导数的方式,而是从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到曲线在一点处的切线、瞬时速度,再到函数的导数。这样的处理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的导数学习有了生长点。理解平均变化率并以此为基础再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是理解导数思想的关键环节。
二、教学目标
1.从生活实例概括出函数平均变化率的概念,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研究方法,体会变化率的思想内涵。
2.理解平均变化率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会求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平均变化率,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积极探索,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合作探究的精神,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均变化率的概念的形成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变化率概念的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
四、教学过程
1.问题情境
2.学生活动与师生互动
情境:图为南京市2004年一段气温图,此图是从3月18日开始至4月20日记录的每日最高气温变化曲线。(记3月18日为第一天)。4月20日那天人们会惊呼“天气热得太快了”!
师:观察图像,你能得出哪些信息?(同学们在下面相互交流,3分钟后)
……
设计意图: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会观察图像,提取相关的信息。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发现的逐步深入,有平均速度作为基础,学生自然得出平均气温这样的概念,也为下面得出一般的概念打下基础。
3.建构数学
师:经历了以上列举的生活实例,我们已经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其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
(在黑板板书的两个式子那做一点提示)
全班:用比值反映了变化的快慢。
师:好!那请同学们继续思考对于函数y=f(x),我们如何来反映在某一段上的变化的情况呢?
……
师:回答得很全面。好吧!下面我们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几个具体的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从特殊的平均变化率到一般概念的建立,让学生自主的完成概念的建构。通过概念辨析,进一步加深对平均变化率的认识。
4.数学应用
5.数学应用小结
师:我们研究区间不断的变小,即从宏观的区间到微观的区间,以致于是逼近一个点,以致于我们的肉眼无法进行辨认,但是通过计算我们完全可以观察他的变化和状态!这就是微积分的初步思想。(投影)“只有微分学才能使自然科学有可能用数学来不仅仅表明状态,而且也表明过程:运动。”――恩格斯。例中数值又具备什么样的意义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课接着要研究的问题。
6.课堂小结
1.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变化率及其几何意义,并会计算平均变化率。
2.数学思想:经历了“以直代曲”“特殊与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五、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本节课以两个实际问题(刚结束的运动会和南京天气的变化)为情景,在激发主体兴趣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在生活感受的基础之上从数学的角度刻画速度的快慢和气温骤降,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
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和调控者,学生是数学活动真正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本质特征的概括活动中来。教师既要注重知识教学,又要关注思想方法教学。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围绕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综合、概括,应用问题解决达成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典型丰富的具体例证,给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归纳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信息技术 案例 反思
现代计算机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及各种教学软件,有利于教师开展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作为当代教师,我们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迎难而上,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英语课堂,致力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pep三下Unit 3 at the zoo第一课时,掌握形容词的用法,能在语言中运用并流利表达。
二、学生情况分析
多数孩子是哈萨克族,地处偏远,多少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动物图片。
三、教学设计思路
这堂课的设计紧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特点,在教学上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师要利用好网页,丰富教学内容,用小游戏和学生一起玩玩,说说,练练,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1 教学目标
3.1.1 知识目标
词汇:short /tall /fat /thin
句型:look at the...;It is short/tall/fat/thin
3.1.2 能力目标:用形容词准确描述动物特征。
3.1.3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懂得爱护动物。
3.2 教学重难点:听说认读thin,fat,tall,short,能描述动物特征。
3.3 教学策略
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要创设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将集体与小组学习结合起来。
3.4 本课的探究任务
能在网页的帮助下收集动物图片,在语言运用中描述动物。并能独立运用句型创编句型。
3.5 教学方式
以网页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掌握语言点,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5.1 教具准备:教材配套的录音,课件和动物玩具。
3.5.2 教学过程
3.5.2.1 (Warm-up/Revision)
(1) Let’s act
Act like a cat/a monkey/a tiger/a panda...
3.5.2.2 (Presentation)
(1)教学“tall”
1) Guessing game
T:Guess what it is? It has a long neck.It has four long legs
T:Look,It is a giraffe. Wow! It is so tall.
2) Chant:Look at the giraffe. It is tall.学说tall”(伴动作)。
3) work in pairs(同桌间一人说,一人表演)
4)替换动物,续编chant:look at the xxx,It is tall.
(2)教学“short”
1)learn in the same way.
2)小组研讨(把你学习的方法教给大家)
(3)自学thin,fat(教师帮助单词发音)
小组展示学习单词和chant的方法。
(4)播放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单词跟读。
(5) learn to say,看图用本课重点句型说话。
(6) look and say 展示动物图,运用本课句型描述。
3.5.2.3 (Practice)
(1)hide and seek
一名学生把动物玩具藏好,一名学生找,班里其他学生等他走近玩具就大声说这个动物特征单词,走远就小声。
(2)Let’s do
1)播放Let’s do 录音,学生边听边说边做。
2)四人小组上台表演
(3)游戏:悄悄话。
教师向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发指令,如:Tall,tall,tall! The giraffe is tall. 依次向组里学生耳语这个指令至最后一个学生,这名学生到讲台根据指令做动作,谁快正确。
3.5.2.4 (Add-activities)
教师出示关键词和范文给动物玩具做自我介绍。
3.5.2.5 Homework
(1)创编儿歌:look at... It/He/She is...。
3.5.2.6 小结: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 we should protect them.
课后,我认榭梢匀醚生利用网页收集人物,运用本节课的语言点,简单描述人物的特征。This is xxx.She /He is xxx. 与真实的生活语境相结合,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课堂内容,开拓视野,巩固知识。
学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学习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渴求。枯燥、呆板的课焕发了新的活力,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今后,教师要深度认识和改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能认真体会并把握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设计能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经验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