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研究生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研究生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37-01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明确提出:“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可见,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起到促进深刻理解知识,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重要作用。教育硕士培养单位想要做好案例教学,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教育硕士教学案例库建设
(一)循序渐进,项目推进
高校教育硕士案例库的建设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进行,一是以教学管理规定的形式对教育硕士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硬性要求;二是以案例库建设项目立项的形式鼓励教育硕士任课教师参与完成项目,以上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为了能真正提高教育硕士的案例教学质量,学校应避免急功近利的思想,循序渐进地按照项目立项的方式推进此项工作。
(二)明确定义,找准特点
一个好的案例应该是完整的,案例要有时间地点等,具有完整的情节,并包括一定的冲突;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应代表着某一类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概括和辐射许多理论知识;案例还应具备启发性,能够引人深思,启迪思路,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三)遵循原则,择优入库
需要进一步阐明的是,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要传递尽量多的知识给研究生,而是要让研究生在主动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所以,案例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还要有一定的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给研究生呈现的问题表现为复杂、模糊或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引发研究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组织教育硕士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把握过程,分步教学
1.案例呈现。案例的呈现方式可以是纯文字描述,也可以采用图表、漫画、语言等手段呈现文字案例;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给学生;还可以利用模拟再现、角色扮演的形式呈现文字案例,来增加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讨论。讨论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案例讨论一般涉及以下问题: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哪些信息最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决策的标准?什么样的决策最适合?应该如何制订实施计划?如何将计划付诸行动?
3.概括总结。在这个阶段,可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
(二)总结经验,探寻规律
1.教育硕士的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由于在开展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求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所以,参加案例学习的人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50人。
2.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应该对案例难度进行区分,总体上所有教学案例都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要让学生无法直接找到问题的答案。
3.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教师应把80%的时间交给学生阅读材料、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和全体辩论。教师应把布置案例、引导讨论、进行评价等时间控制在总时间的20%以内。
(三)结合理论,做好平衡
根据不同课程,案例教学在教育硕士课程中所占的学时可以占总体学时数的30%-50%左右。教育硕士任课教师宜在进行理论教学后,提前介绍案例,公布参考书目,鼓励学生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案例教学课前准备。
三、做好教育硕士案例教学的保障
(一)提高素质,加强培训
任课教师需要具备选择适合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创新的能力;任课教师要有善于倾听和指导研究生的思路和想法,发现并纠正错误,引导其正确分析的能力;任课教师还要具有分析学生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站在一定高度上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对学生具有创新意义的案例分析进行重点讲解和表扬,激发他们创新动力的能力。
(二)建立标准,科学考核
学校为加强教育硕士案例教学,需要出台案例库建设和案例教学的质量标准,对以项目建设形式开展的案例教学进行严格把关,科学评价。例如,可以对案例库的案例数量、形式和原创性的比例进行硬性要求。可以对听课学生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任课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时所选的系统性、实践性、启发性、教学形式、授课技巧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加以妥善解决。
(三)积极推动,持续投入
在高校开展教育硕士案例教学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和持续投入。学校需要认识到,在教育硕士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对此项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此外,教学案例库建设具有较长的周期性,这样需要学校做好制度保障,保证对教育硕士案例教学工作的持续投入。
【参考文献】
[1]刘延东.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讲话,2013.7.10.
案例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 课程教学
一、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自1990年国家正式设立的,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进行了界定:“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特定岗位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然而,现行的专业性研究生教育依然存在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的衍生品或次生品的问题,其培养方案基本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浓缩或翻版。加强、加快其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那么,如何进行改革呢?我们应该认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和特质。从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专业性研究生的定位在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现如今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缺失的即是“应用”二字。而课程教学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最主要途径之一,改革课程教学,把握其课程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将“应用”“实践”带入课程教学中,从最大程度上厘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特色及其核心特征,从本质上区分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是当今研究生教育现状下可行的改革方案。而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针对一个真实、具体发生的教育事件的反思与探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正如案例教学专家理查特(Richent.A.E)所说:“教学案例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和描述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教学实践故事。”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使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去判断、决策、检验一个实际问题,自认而然的达到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疑是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层次教育,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其基本定位。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教学内涵不同于其他类别的高等教育。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结构用学科理论系统构建是合理的,但以培养具有明确专业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互应用,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再以经验形式去巩固和修正理论知识。
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现状是:第一,课程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实际联系较弱。基本或完全的运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不能体现专业性研究生课程的“实践”内容,缺失“专业性”的职业技能演示。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有待加强,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上没有选取适合专业性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原因可能有校内导师多是指导学术性硕士,无论在指导方法或是教学方法上其没有转变观念还,或是对全日制专硕教育不够了解,对其特点认识不够清晰,诸多原因造成对专业性研究生进行教学时直接照搬学术性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第三,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部分比重不大。《关于做好全日制专硕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然后切实做到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的高校,屈指可数,使得专业性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名存实亡。
三、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优点
第一,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师生围绕某个取自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专业探讨价值的工程实况,利用当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教育上要求的“应用”话题。
第二,学生在分析、讨论、决策真实案例的过程中从有限的资料里获得最大的收益,并由此而培养学生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考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把握问题的统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参与国家建设、公司发展都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各方面能力,是本质区别与中职、高职的职业性人才。
第四,案例分析是集成真实案例诱导学生进行全方面、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相比传统的纯理论知识教授更为有趣、生动,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上更有兴趣并转被动为主动。
2.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第一,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应根据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职业技能要求对课程理论知识结构进行分解整理,针对各专业课程的理论框架特征选取知识要点进行分析,甄别哪些知识点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哪些知识点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最后根据知识要点搜索、整理国内外相关的典型、突出案例,或者编写相关案例。
第二,案例选取与编写应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保持案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注意内容上的连贯和循序渐进。案例编排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形成知识结构体系,要突出重点不能本末倒置,或重复凌乱。问题的涉及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层层递进。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上。好的案例是该方法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其积极的思考、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重中之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或多或少曾参与过社会工作或实践,这一点区别于本科课堂的案例分析,不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更多的应该注重讨论的层次和创新性,毕竟专业性研究生是应具有本学科专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用中,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学科知识,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才能接受案例学,才能在课堂上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
第二,切实做好案例分析教学与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有直接的关系,案例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分析、讨论的层次和意义。注重选取或编写的案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知识点的连贯性、问题的递进性。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无疑也对校内导师和教师增加了负担。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程的分解整理,甄别作为案例分析合适的知识点,选取、搜索相关的真实案例或者自己编写合理的案例。另一方面,在案例的教学课堂上,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与学术性的讨论,是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水平的双重考验。
第四,案例分析教学以讨论为主,不免会参杂个人主观意见,并且案例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对分析者的优劣不易检验。
五、结语
案例分析已经在多门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乏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践都相对充足和成熟的条件下,将案例分析应用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去并不是难事,针对案例分析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的进行教改,针对专业性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定位,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编排,案例分析教学可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教学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1):52-53.
关键词 生理学 教学过程 临床案例 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22
Combined Use of Clinical Cases in Physiology Teaching
MO Kaiyong, YANG Xiaojun
(Qiannan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Guizhou 558000)
Abstract Objective: Clinical Case in physiology teaching, enhanc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learn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Methods: Teaching physiology and clinical cases close angle, combined with the course key, difficult, hot, in the form of case studies, carry out problem-based, interpretive, interactive teach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linical thinking. Results: Through a series of interactive clinical case teaching to inspire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ability and level. Conclusion: Teaching physiology, clinical practice widespread cases, not only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physiology teaching and clinical research, but also can effectively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Key words physiology; teaching process; clinical cases; application research
1 找准生理教学与临床案例结合要点
(1)突出重点,明确目的。生理教学中引入临床案例,必须明确生理学习目的,从临床案例中许多发病机理、临床表征、治疗原则上去阐述生理学原理,并结合生理学概念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激发起学生们深入研究分析临床疾病的兴趣和能力。比如:消化生理学中胃液、胆汁、胰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是,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疾病萎缩性胃炎、胆道梗阻、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表征,分析症状出现的生理原因,从而明确到疾病临床表现的发生生理机制,理解生理学原理要求。
(2)结合难点,理解过程。生理教学中引入临床案例,必须结合生理学习难点,用临床案例中表现性的临床表征、治疗方式上去阐述概念性的生理学原理,并结合生理学概念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让学生们学会理解临床疾病发病治疗过程的方法。比如:在学习细胞膜神经递质传递原理时,可以引入一系列由于神经递质传递障碍导致的基本,有肉毒杆菌中毒造成的麻痹、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临床肌无力的反应。
(3)注重热点,把握方法。生理教学中有许多生理模型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必须将一些生理动态模型知识点,与临床变化结合起来分析。①比如呼吸系统肺换气模型中,肺泡的通透能力变化带来一些病理变化,就可以用来分析肺换气的模型,可以引入肺气肿、非典型肺炎等临床发病机制,从而帮助学生们理解影响肺通气换气的功能机理。
2 把握生理教学与临床案例结合特征
2.1 学习兴趣是关键
生理学教学中,保持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是关键。运用临床案例在生理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学习案例的内容,从而激发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教学目标和要求产生了共鸣。比如,在视网膜的光感细胞教学内容中,可以联系到人体眼睛子暗适应的有关生理反应,也可以联系到一些夜盲症的病例。
2.2 临床实用是核心
临床医学是在生理学之类基础医学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上运用经验形成实用性很强的治疗疾病的医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实践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临床案例中情况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用临床案例征性表现来增强学生们对于理论的理解。比如:胆结石造成的胆汁流出受阻,造成了一系列胆汁缺失情况,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达到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目的。
2.3 科研前瞻是发展
生理学作为基础医学的核心学科,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趋势下,有了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迅猛。许多生理学内容都有了许多卓越的突破和发展,特别是人们对于人体生理整体、器官认识到细胞分子研究的视角,都有了许多新发展和进步。因此,在生理学教学中,就应当更多引入生物医学、生物技术方面最新技术,特别是细胞生物学生理学上一些进步及相应的医学应用展望,能够开拓视野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 把握生理教学与临床案例结合方法
3.1 问题式教学
生理教学课程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设计出一系列问题,结合教学中引用的临床案例,要求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结合查资料、课堂交流讨论,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出正确答案。②这种在问题解答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关键,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理传统教学方式。既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方式,又能帮助学生们树立起生理学概念理论,培养了他们检索信息,分析总结的能力。
3.2 分析式教学
生理教学课程可以采用分析式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准备好教学中需要应用的分析临床案例,通过分析临床病历中的发病表现、发病机制及治疗分析,运用生理学原理来引导学生分析临床,增强对于临床分析的感性认识。在实际教学中,生理教学分析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临床案例的演示,应用一系列临床病历图片、数据、表格、动画、影像资料,使病例演示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形象。
3.3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结合根据临床案例内容,区分不同的生理学理论知识,从而举行不同形式的互动教学,突出生理学基础教学的专业特色,也真正让临床医学分析学以致用,有效指导学生们时间工作。比如生理教学中,结合临床工作实际需要,围绕临床案例点,开展了疼痛生理、睡眠生理的互动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不仅介绍了疼痛、睡眠的生理学机制。通过互动式教学的方法,整体生理学习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通过互动感受到学以致用,可以帮助别人的特点,产生了学习成就感,激发其学习兴趣。
4 把握生理教学与临床案例结合步骤
4.1 准备教学目标
生理学教学任务重,知识点较多,需要教师事先对教材进行提炼,提炼出重点、难点,将临床案例有机地穿插到生理教学中。比如“绪论”作为教学开篇,贯穿于整个生理学的学习过程,可以巧妙穿插各种临床病例,说明生理学的稳定机制。人体脱水时机体的稳态被打破,血管内液、组织液、细胞内就处于严重脱水中,必须给于临床治疗,让开通多条静脉通道输液,或者让病人多喝水,让脱水状况得到纠正,身体逐步恢复到稳态中。
4.2 改变教学方法
彻底改变原有生理学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中引用的临床案例,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用临床案例中表现性的临床表征、治疗方式上去阐述概念性的生理学原理,启发学生将生理学基础理论联系临床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并采用启发式、诱导式、讨论式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4.3 巧妙穿插病例
生理学涉及的概念比较多,针对这个学生们决定非常难以掌握的方面,在生理学教学中,结合临床实践与实际生活联系,把抽象、乏味的教学内容讲得生动、活泼。生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巧妙穿插病例,利用临床案例情况的分析、推理、判断,用临床案例征性表现来增强学生们对于生理学知识理论的理解,将生理学理论与临床案例合理地渗透和联接起来。
4.4 突出教学重点
生理学作为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结合是非常紧密的,许多生理活动反应就是临床表现的根源。教师必须筛选、整理大量的临床案例,围绕生理教学的重点找出临床案例,将生理学教学中抽象的概念与临床案例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4.5 设置教学互动
对于初学者来说,生理学中许多概念难以理解,必须依靠教学互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筛选出一批选出符合教学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能够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的临床案例。③教师在课堂上所选临床案例,也可以选出一些反常案例,会产生非常积极的教学效果。但是,所有课堂结合案例,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基础上,必须是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经过学生们一番思索、讨论,可以得出相应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拓展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4.6 安排适当作业
生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和学生讨论案例,得到了相应的临床解决方案。生理科学必须要掌握有关医学基础、临床知识,更要有总结分析、动手实践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为案例教学讨论过程中,可以以引导、鼓励的方式给予支持,也可以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还必须在课后布置一系列作业,结合课堂上分析案例,来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生理学知识。
4.7 妥善转变角色
生理学课堂案例教学是生理学理论与临床案例相结合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需要教师适当转变教学角色,转变教学态度,既通晓医学科学理论,又有宽广扎实临床实践经验。④教师在课堂中也要转变角色,增强师生互动对话,在案例分析中让学生独立思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见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必须要更积极、更主动、更创新,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 结论
本文通过结合课程中重点、难点、热点,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问题式、解释式、互动式教学。生理教学课堂中,学生只有开动脑筋,积极参与,才能够牢固掌握知识,熟练运用临床分析技巧。通过研究发现,在生理教学中贯彻临床案例,可以提升生理课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思维。通过一系列临床案例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水平。
注释
廖丹,方卓,赵铁建.临床实例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意义[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3):119-121.
① 张承彦.生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5):607-608.
② 张新平.论案例教学及其在教学管理学课程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教法,2002(10):56-61.
南京师范大学的涂荣豹先生认为,数学教学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使学生爱学;二是会学;三是发展学生的认识力。发展学生的认识力,指的就是数学教学要教学生学会思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对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也许影响不大,但对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影响,却可能有很大的差别。
2教学内容说明
向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力、速度、位移等都是向量的实际背景,可以用向量加以刻画和描述。用什么样的数学模型来刻画位移、速度、力这样的量?这个数学模型有什么性质与应用?这就是《平面向量》的中心问题,也是本章的知识学习的固着点。
向量的数量积是在向量的线性运算基础上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是封闭性运算,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是非封闭性运算,运算的对象是二元的,而运算的结果又是一元的,这种运算的非封闭性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了很大的失衡。
3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近期听了两堂关于“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课,两位老师的教学过程都分为五个环节:问题情境――抽象模型――辨析模型(内涵、外延)――模型性质(运算律)――数学应用,两位老师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来推动教学过程。
本文结合其中的环节一和环节四,来探究在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生“学会思考”。
3.1环节一问题情境
甲教师:
师:(问题1)向量的运算有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那么向量与向量能否“相乘”呢?
生:能。
师:向量与向量“相乘”这种运算怎么定义呢?
生:应该不是线性运算。
师:为什么?
生:老师,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叫做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与向量“相乘”没有和它们放在一起学,那肯定和它们不一样了。
师:怎么个不一样法?
生:……
师:我们是怎么得到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它的结果是什么?
生:是通过将实际生活中,物理中的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在某时问段的位移抽象出来的,得到的结果还是向量。
师:你想一想,向量与向量“相乘”的结果是什么呢?
生:应该不是向量了。
师:结果不是向量,只能是什么?
生:数……数量……(不是很肯定)
师(点头):是数量,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有这样的物理背景吗?
生:做功,力做功的结果就是标量,是一个数。
师:好,我们来分析这个物理背景。看看从求功的运算中可以抽象出什么样的向量运算?
乙教师: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的向量、向量的加减法、实数与向量的数乘,向量的加法、减法、向量的数乘我们称之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它们都是对实际问题的刻画。(附表1)
师:(问题1)向量的线性运算可以刻画出所有的矢量运算吗?
生:(思考了一会)不能,不能形容矢量的做功运算。
师:为什么?
生:矢量的做功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标量,也就是数,而你列举的三种运算得到的结果都是向量。
师:那怎么办?
生:应该引入一种新的运算,用这种运算来刻画力的做功。
师:你准备如何定义这种运算?
生:现在还没想好,我想我们应该先分析矢量做功这个物理背景,找出这个物理背景中和数学有关的元素。
师:研究数学元素的目的是什么?
生:建立数学的量的关系,就像从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得出向量的加法、减法一样。
师:对,建立物理背景中数学的量的关系就是建立数学模型,下面,请大学先分析做功这个物理背景。
教学意图
甲教师:从数学知识内部发展的需要引入概念,前面学习了向量的线性运算,接下来就应该学习向量的非线性运算,并根据线性运算的结果,引导学生得出新运算的结果是数,侧重数学知识的联系和对比。
乙教师: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及运算(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研究数学模型,最后再运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突出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完整的认识。
案例分析
情境的引入要能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引入新概念,也就是从数学的内部出发,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思维活动,寻找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建立新的知识,甲教师正是采用这一方式引入的;二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入新概念,原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的问题,需要引入新的知识来刻画,乙教师是采用这种方式引入的。
甲教师的引入虽然体现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但是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向量的数量积的必要性,只是因为前面学过了向量的线性运算,所以今天就要学非线性运算,但是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用?非线性运算是怎么来的?这些都是通过老师以设问的方式提出来的,虽然学生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研究,但这是一种停留在数学知识本身的学习,这种学习相对被动,学生被老师牵着走,学生的思维难以得到激发。
乙教师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向量数量积的必要性,教师的提问不是直接指向数学知识本身,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元认知提示语,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问题,再现知识的“创造”过程,这个“创造”的过程就是研究数学的一般方法。不仅仅向量可以这样研究,许多别的知识也可以这样研究,如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等。这种教学不仅教了知识,也教会了学生如何思考。
3.2环节四 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甲教师:
师:我们学习了向量的数量积,下面我们来学习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问题3)实数的运算满足哪些运算律呢?
生: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师:请同学们类比一下,向量的数量积满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吗?
(学生计算、思考)3分钟后,
生:满换律,不满足结合律。
师:满足分配律吗?
生:应该满足吧。
师:为什么满足分配律,说说理由,你能证明吗?
生:……
师:好,大家类比一下实数的运算,应该是满足分配律的。现在大家还不会证明,是因为我们没有学向量的投影,现在我们来学习向量的投影。
(教师开始介绍向量的投影)
乙教师: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学习了一种运算后,下一步我们应该研究什么?
生:研究它的性质。
师:哪些性质?
生:是否满足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师:满足吗?
(学生计算、思考)
生:满换律,不满足结合律,分配律还不确定。
师:怎么不能确定?
生:不知道怎么证明。
师:那怎么办?不会证明,就没办法知道是否满足分配律吗?
生:能不能先用特殊的向量试试看?
师:对啊,你为什么不先试试看呢?
(学生用特殊向量计算、验证)
生:满足。
师:为什么满足?
生:我用好几个特殊的向量验证后都满足了。
师:那不特殊的向量也满足吗?你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吗?
生:那得证明后才能知道。
师:好,我们下面就来证明这个结论。
教学意图
甲教师: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实数的运算律,证明向量的数量积所满足的运算律。
乙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数学对象的过程,学习数学对象之后,应该学习数学对象的性质,对于在现阶段还不能证明的结论,以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用猜想、归纳、验证,最后进行演绎证明。
案例分析
数的运算、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矩阵的运算是一个发展趋势链,教学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理解向量的数量积,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向量的运算联系,也为今后引入矩阵及其运算做了铺垫。
两位教师都能通过类比实数,学习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甲教师是直接让学生去比较,乙教师则是引导学生经历“新的数学对象――对象的性质――(若可以进行运算)――运算法则”这一过程,这也是概念系统的建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研究数学的通法,这种教学就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思考如何去研究数学对象。
当学生遇到困难,不会证明向量数量积的分配律时,甲教师是直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通过补充新的知识来加以证明。乙教师则是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先猜想、再验证、最后证明,这个过程也是数学新知识的发现过程,数学中的许多定理、结论都是这样发现的,如费马定理、庞加莱猜想、希尔伯特问题等,数学家们通过直觉思维猜想某个定理,再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加以验证,最后以严密的方法进行逻辑证明。
当然,学生的发现与数学家的发现是不同的,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对知识的“再发现”,这种“再发现”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思考,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乙教师的教学能引导学生经历这种“再发现”的过程。
4结束语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的发展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要学数学知识本身,还要学会像数学家一样思考。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经验,越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学生就越有兴趣,就越能体现体育教学的价值。因为生活总是以整体面目出现的,所以只有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力求整体性,努力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世界中并加以组织,以创造出学生的“履历情境”。教学内容不仅要有现实感,还要有理想性,案例三通过显性和隐性的环保教育的渗透,让小学生体验到爱护卫生和环境保护的真正涵义,感悟和追求生活——争当“环保小卫士”,来赋予教学内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上,可针对性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置于生活的氛围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的心情得到彻底的放飞,在活动中积极思考,积极锻炼,充分感悟体育的兴趣和魅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案例又是很好的情景教学案例,教师把生活情景再现到体育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案例一就是用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爬行做内容:案例二就是根据遵守交通规则来设计:案例三是环境保护教育为主题;案例四则根据生活中天天见到的洗衣的场景;案例五是增强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来展开。当然这五个案例,并不意味着体育课程内容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所有生活都可以作为体育课程内容,课程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消失了,那是对体育课程庸俗化的理解,必须对生活化的内容做出教材化的改造,达到体育课堂身体和心理的负荷要求,以及五个学习领域目标,从而寻求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学术性与生活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
让学生回忆家人洗衣的情景,说出过程,并且自己能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学会洗衣动作。将洗衣的场面进行创作表演,能与同学愉快的讨论、创作、互助合作,能欣赏同学的表演并说出感想。这些目标体现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价值。
体育教学是为培养人服务的,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可能生活对学生具有内在价值,能够给予学生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以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生活能力,激起他们自我关怀的热忱。体育教学目标设计必须考虑两点,一是学生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需要的整合,使学生通过特定课堂学习生活的熏陶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二是人类生活经验和发展需要与学生面对的生活世界以及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认识起点,以现实课堂生活为条件,以学生的可能生活为根本着眼点,从全人类的角度构建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法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