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体验 大学英语课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2-0046-03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基础,通过交际情境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中西方文化并学会如何运用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言。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交际教学的原则,主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练习英语,要求学生可以融入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这样的环境达到在体验中学习的目的或者说亲身接触学习的内容。文化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以教师为课堂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能够对语法规则倒背如流,却不具备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英语,才能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潜能。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将英语口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介入让学生感受英语社会的文化生活。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导入者、助学者、信息输出者和信息反馈接收者,使课堂教学从“传授式”的模式向“体验式”模式转变,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

一 教学背景

大学英语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不仅要帮助学生们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各专业学生今后就业、创业服务。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不再以课文讲解和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而是突出训练学生的英语表达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最基本的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差距,口头表达能力较弱。有的专业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认为英语无实际用处,更导致英语学习兴趣大大降低,消极应付英语学习,甚至对英语失去信心。体验式教学是英语教学活动中一种倍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其将英语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本学期我担任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级数学教育(三年制)1班的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班上共49人,我将班上学生分为8组,这样每个小组就是六或七个人。本学期采用全新版《大学英语》系列教程的第三册。在每周2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隔周进行一次与课文内容和主题相关的口语活动。

二 教学过程

文化体验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体验学习理论。所以在体验式英语教学中要强调和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符合体验学习圈的循环理论。为此,体验式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教学内容、目标与要求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的Text A。课文题目是Writing Three Thank-You Letters。本课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背景知识:Thanksgiving Day. 如果不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就难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一门语言,不可能脱离其文化。文化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为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对于这次的活动,就来一次中美两国节日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相关的节日材料,在课堂上尽量营造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再进行交流和展示,从中深刻了解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知识。

2.设计情景与材料准备

我在中美两国文化中各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传统节日,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准备,不可重复。提前让各个小组抽签选好自己的节日,明确任务。这八个有代表性节日分别是:The Spring Festival,The Dragon Boat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The Mid-Autumn Festival,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Halloween,St. Valentine's Day。

各小组选定节日后,我为本次课设计了一个情景:下周我们要举办一个中美传统节日的交流会,各组分别介绍一个传统节日,除了通过PPT介绍该节日的来历、庆祝方式、风俗习惯、特色食品等相关内容外,还要准备回答其他组提出的相关问题。各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相互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体验与感受、感悟

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们带着各自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了课堂。八个组抽签决定展示的先后顺序。在我做了简单的开场白进行导入后,各组便开始展示,每组先派出一个代表作为发言人进行至少三分钟的PPT展示,然后全组回答其他组至少三个相关问题。

仅以第一组的展示为例,介绍本单元相关的西方传统节日――Thanksgiving Day: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定量分析案例;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4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放羊式”、“鸭填式”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学校要转变教学理念,构建全新的教学目标,走上真正意义的素质教育道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断推动教学事业向前发展。在素质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扮演着关键性角色,要不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遵循相关原则,对其进行定量分析,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概述

就定量分析来说,用数量描述研究的相关课堂教学,用客观、准确的数据合理评价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师生之间互动的情况。以此为基础,正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整合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有着怎样的必然性,不断优化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多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效率。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简称为FIAS,属于一种课堂行为分析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被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提出。该系统并不是由单一成分组成,即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观察、记录编码的相关标准,用于显示、分析相关数据,使研究目标迁移矩阵。

二、观察、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

以观察、记录编码规定标准是为基点,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在课堂观察过程中主要采用时间抽样的方法。通常情况下,观察者需要每隔三秒钟,以编码系统量表为基点,分类记下在课堂教学中对应的编码。一节45分钟的课,大概需要九百个编码,而这些编码能够以时间为媒介,对课堂中先后发生的事情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来。对于这些事件来说,需要根据时间顺序,构成一个序列,充分反映课堂教学结构、教学风格以及模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语言行为是非常复杂的。面对这种情况,该系统制定了对应的观察原则,使观察者能够准确、客观地对师生语言行为类别进行判断。一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知道某种语言行为属于哪一类型,不能选择弗兰德斯互动分析表中第五项,也不能选择其中第十项。二是:如果在三秒内,出现很多的语言行为,一定要把所有语言行为准确记录下来。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叫到某位学生,这便属于其中的第四项。学生正确回答相关问题之后,教师再次重复,属于其中的第二项。同样,教师并不是以一种嘲笑态度和学生开玩笑,也属于该种类型。但在教师话语中,带有讥讽、挖苦的味道,则属于第七项。下面是相关的弗兰德斯互动系统分析类表。

三、课例分析“学会沟通,让心靠近”

3.1教学过程描述

就教学过程描述而言,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本堂课教学内容,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观看心理画。在观看之后,需要进行热身活动,可以让学生折,并向班级其他学生展示自己的折纸作品。以折纸作品为基点,引出相关话题,为什么使用相同的纸张,在相同的指导下,折出的形状各不相同,创设问题情境。以故事《三季人》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折出相同的形状?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探讨该问题。同时,在学生探讨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学生需要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要认真聆听,更好地了解学生,发现存在的问题,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第二、教学活动。在上课之前,教师要以本堂课教学内容为媒介,制作相关的PPT课件。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制作折纸作品。在完成之后,需要收集、展示学生的折纸作品,提出相关问题,教师讲授相关内容,学生可以对不清楚的地方提出质疑。同时,在学生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怎样的言语行为才会受到尊重,规范自己的不良行为。第三、学生活动。在学生活动方面,先要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观看对应的视频,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视频中的提示语,相关规定来折纸。然后,师生一起欣赏班级中每位学生的作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要仔细聆听,发现存在的问题,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以对应的数据统计、矩形表格分析为基点,分析学生的语言行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校教学中,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把扮演着关键性角色,师生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全面而客观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入到学生中,多关心班级学生的成长,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对社会中各种现象,健康成长。

体育课教学案例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 民族院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06-03

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学校体育工作,另一方面促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形成和体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然而,由于诸多原因,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教学中,依然存在着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追求“考试”成绩过关为目标的应试教育模式。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析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现有理论成果的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和推进教学改革提供可鉴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2008年以来与本研究主题有关的多篇学术论文、相关教育学专著及教学文件。

1.2.2 问卷调查法

随机抽取西北民族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2009级、2010级180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78份,有效问卷175份,有效率98%。

1.2.3 访谈法

与2名《学校体育学》原任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问题;在教学期间与学生交流,对实习回校学生进行访谈,为研究寻找依据。

1.2.4 经验分析法

根据自己教授《学校体育学》课程积累的经验,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总结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革对策。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 12.0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

2 《学校体育学》教学现状分析

2.1 以讲授教材为主,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调查结果表明,西北民族大学《学校体育学》授课方式仍以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将教材中现成的知识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无学习热情和兴趣,如何学、学什么,是否学会、学懂,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践则考虑甚少。学生表现出学习兴趣乏味,学习方法机械、死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平时完成作业,只是仓促应付或相互抄袭,缺乏主动搜寻各种相关资料的意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基本知识也只是简单地死记硬背,为分数而学,考试过后原本还给老师。另外,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受“体育专门化训练”的影响,高考时文化课成绩相对较低,进入高校以后,由于基础文化知识储备的不足,自觉看书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在《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表现出学生对综合性理论课知识学习缺乏必要的认识,基本理论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将已经学过的《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学》等专业理论学科知识进行有条理的吸收和灵活运用,导致近几年来在体育教育实习时,有部分学生明显存在教案书写欠规范,对中小学课程内容不尽熟悉,组织教法不合理,教学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其中主要原因是教师在《学校体育学》教学中,过于偏重以教材为中心,从头至尾讲授基本理论,未曾引导学生涉猎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再加之缺少组织校内试讲,校外观摩等实践环节,从而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2.2 以课堂学习为主,忽略课堂内外的有效衔接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仅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学习者占有和获取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学校体育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一门课程,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堂。学生口令及队列练习,基本徒手操的练习与编排,基础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的组织,一般性体能训练方法,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课余体育代表队训练,课余体育竞赛,课堂准备活动、基本的教学步骤与方法,教学观察与评价,各项目裁判的实习等都是在《学校体育学》课堂之外进行。学生在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等所有术课学习中,均耳濡目染体育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灵活运用。

然而,在目前《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尚未高度重视课外的作用和效果,一味强调以课堂为中心,偏重于书本知识传授,忽略了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与各术课任课教师和代表队教练员之间沟通甚少。实践课教师只重视各自术课技术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技能之后再如何根据中学生实际施教,方法步骤该如何进行,几乎无暇顾及或指导甚少,出现学生“身在此山,但仍不识真面目”的情形。理论与实践课教师“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共同考评学生技能的有关成绩认定未予建立,最终使《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学不致用,导致学生在教学实习乃至毕业之后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出现教学方法不当、组织措施不力等弊端,从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为什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只会示范,不会教学的原因所在。

2.3 注重理论考核,忽视学习过程能力评价

目前在《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评价模式中,多年来一直只采用单一的期末笔试的考试形式,并以此作为确定学生学习综合成绩的主要依据。学生只要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就可获得较高的平时成绩。考试前,教师再集中复习,学生挑灯夜战,做到考前突击就能过关。这种单一、落后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师得不到学生学习过程的反馈信息而无法调整自己的教法内容和要求。奔着成绩而教,只为及格而学,唯以分数论成败,忽略了多元能力评价,结果出现个别学生理论考试90多分,但在操场不会整队的尴尬局面。导致的结果是头重脚轻,缺乏坚实的基础,缺少将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因此,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目标评价理应成为《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3.1 理论联系实践,强化学生能力训练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从事体育工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提高《学校体育学》的认识层次,有一个观念上的更新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认真钻研教材,并要广泛阅读、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全面了解当前国内外学校体育的最新动态,特别要注意吸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内外学校体育改革中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在“始于概念、终于概念”的传统教学中,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从而往往导致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此,应牢固树立《学校体育学》课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学理念,以描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开始,让学生从直接的“体验”中感知、学习和巩固知识,亲身参与到资料搜集、编辑与撰写课堂讨论提纲、书写课时计划和试讲活动中。将知识学习与探索过程相统一起来,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与整合,发展学生运用专业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破以往突出教师为中心,通过组织看课、说课、试讲、评课等一系列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演练,逐渐缩短教学与未来工作情境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吸收、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并使其实践能力得以全面提升。

3.2 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加强课堂内外联系

随着教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教学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学习准备活动、自学活动、总结评价活动都在课外,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模式由课堂走向课内外结合以适应时代的潮流。在今后的《学校体育学》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改变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中小学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案例,应根据教材结构、内容,结合学校体育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改变以往只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如数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法,多用案例分析,少些照本宣科;加强术科教学与《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的联系,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将《学校体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尽可能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实践操作机会。如:学生在学术科和组织课外活动时,教师多向学生提问该项内容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又该怎样教,基本的准备活动和一些基本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该怎样写,基本的上课队型、口令、组织、裁判、教学内容的教法步骤等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练习;课外多组织一些各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技能大赛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能力,建立教、学、练相结合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不断总结对学生体育能力培养的一套方法。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小学观摩《体育与健康》课,聘请中小学体育教师前来讲课、传授经验,要求学生写出听课记录并分组评价。通过组织课堂内外讨论的形式,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由辩论,发表个人独立见解,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内外学习的热情,激活他们的创新思维,使课内课外紧密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3.3 改进评价方式,通过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建立全面、客观、准确、实用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的单一评价形式,注重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单元评价,加大平时学习过程评价的权重,并把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出勤、学习态度、师生互动、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出勤占50%,包括旷课、事假、病假,期末按缺勤次数分别予以扣分;学习态度占25%,包括学生随意迟到、早退、上课睡觉、不带书本笔记、看课外书、玩手机等,如发现上述情况要当堂酌情扣分。师生互动和按时完成作业25%,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以及与教师网上互动答疑等,每次可加2~5分。

(2)阶段学习成绩(20%)包括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几个学习阶段,根据学生讨论、案例分析(教案书写规范程度)评定成绩。

(3)单元评价(20%)包括专题报告、听课记录、说课、试讲教案及实践试讲等,根据完成情况分别进行成绩登记。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的自我评价以及分组互评。分组互评的具体方式可每组随机抽取或选派代表利用课堂演示、口头汇报等方式向全班展示讨论学习成果,最后填写课堂讨论学习登记表。以教学小组(15人左右)为单位进行试讲时,要求每位同学准备试讲教案,试讲结束相互评议,如实填写听课记录表,以现场打分和上述材料作为评定成绩依据。

(4)期末考试(40%)包括理论试卷考试和实践活动成绩评定。通过整个动态的评价过程,可以使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学习程度,养成自律、反思的学习习惯,通过规范的过程评价达到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目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民族院校《学校体育学》任课教师对课程改革关注较少,课程意识较淡薄,不能及时了解和获得新观念、新信息,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了解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中“重教授,轻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略显陈旧,已不能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要求。

(2)民族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弱,专业理论知识之间缺乏系统性。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机会较少,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亟需加强。

4.2 建议

(1)教师须牢固树立新的课程理念,实施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和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加强与各术课教师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能够制定各种教学文件和一般基本徒手操的编排,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