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第1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为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对学习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行为的产生。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只是在教师的强制下进行被动学习,那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痛苦而繁重的任务,会扼制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点,降低教学参与度。因此,要开展探究性学习首先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动机,这样学生才能积极而主动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学生完全处于被控制的从属地位,在课堂中根本就没有发言权与选择权,将学生完全排斥在教学之外,这是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转变对立的师生关系为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尊重与信任,进而会对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是展现数学教学的魅力。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教学概念与定理,数字与符号,这样的学习本身就是枯燥无趣的。我们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向学生展现数学的魅力,转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看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如多媒体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以图文声像这些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教学形式来传递数学信息,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的特点,可以将抽象枯燥静止而单调的数学知识寓于直观的图片、形象的图像、动听的音频与动态的视频中,让整个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可以吸引学生有意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问题是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我们只有重视问题的设计,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1.问题的探索性。探究性学习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学生发现真理、科学探究的过程。因此,问题本身要具有探索性与启发性,要值得探究,有充分探究的空间。如果问题本身没有价值,不具探索性,那么探究性学习也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问题本身的探索性,要以开放性与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的梯度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尤其对于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一系列梯度性的小问题来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向深度与广度延伸。

三、个人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共同提高

探究性学习分为个人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学习两种,二者相辅相成。个人探究,是指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展开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这适合于一般性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来设计不同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全体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合作学习,这适合于复杂性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充分的交流与讨论,来达成一致见解。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与自主学习,才能产生更多的见解,提出新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在小组内展开激烈的交流与讨论。合作学习是个人学习的延伸与提升,可以在更为宽广的范围内展开交流与讨论,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激烈的交流与讨论中交换意见、交汇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从而发挥小组的优势进行创造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推向。

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保驾护航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知识的过程性,但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相反教师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教师由知识的直接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启发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要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营造氛围、创设情境,要在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启发,为迷茫中的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与学生一起扫清探究过程中的障碍,使学生在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直达探究性学习胜利的彼岸。可以说,教师就是学生探究学习漫漫征程中的领航者与护航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第2篇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三、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摸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机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开放题的编制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它的编制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1. 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 2. 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3. 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4.为体现或重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 5.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人们终身学习和毕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完成钻研大纲备好教材后,更主要的任务是如何保证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知识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学习者,克服教育学生以教为主的单向思维的被动性、局限性。如何做好以学生为主,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这一教法?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以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理论,在这一方面得到了不少的收获,具体做法如下:

1、引导学生阅读,从而学得基础知识,了解基础知识。数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要求是十分高的,如学生要有把具体文字叙述用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等价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借助相应的理论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读懂问题、领悟问题的实质的能力,可见数学文字阅读能力培养是多么重要。在高中立体几何教材中,以线线、线面、面面问题关系贯穿始终,配以多面体与旋转体中各种体的性质、侧面积、体积。这些知识虽不相同,但具有可类推的相似性。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阅读并对知识进行整理。从而让学生自主学得知识。其步骤:①备课时准备好阅读提纲,让学生在提纲带领下进行阅读。②阅读后按提纲回答问题,给学生提供讲的机会,让学生讲出自己的理解,教师给予总结评价,对理解正确的给予表扬肯定,有遗漏的给予弥补。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次数增多了,积极回答问题,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这时教师由台前走到幕后,角色有些变化,但任务一点也没有减,而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自主学习。

2、引导学生练习与自主编题,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对于数学学习。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运用知识的主要体现。在学习中,对于思维过程简单的问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但要引导学生回味解题思路;对于思路过程烦琐的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已知与未知的关系,深入挖掘隐含条件,使思维的火花聚集碰撞产生动力促成问题的解决。逐步引导学生训练后,可尝试引导学生自己编拟相应练习题。这一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及灵活运用。在探求结论、总结结论、顺利运用结论中,增强学生信心和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渴望。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概念;课题;方法

一、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二、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新高中数学新教材将按《新大纲》的要求编入以下课题,供参考选用,当然教学时也可由师生自拟课题.提倡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研究性学习参考课题有六个: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杨辉三角,定积分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其教学目标是:(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三、高中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模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结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

数学开放题型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四、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数学中的定理或公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我们平时所用习题多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确定的答案,把它称之为封闭题,在原有封闭性问题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散开去,能够启发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就有可能形成开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首先呈现给学生封闭题,解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更一般的结论,探究更多的情形,或探究该结论成立的其他条件等.

4.为体现或重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数学家的研究方法蕴含深刻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家的某些研究,做小科学家,点燃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种,以此为着眼点编制开放题,其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5.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如包装的外形、花圃的图案、工程的图纸这些是需要设计的,而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者的知识背景、价值判断不同,得出的方案也会不同.

总之,“研究性学习”仍属于初创、实验阶段,还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同时也给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让我们共同走进“研究性学习”吧!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普通高中如何实施研究性学习.中国教育报,2001-05-31.

高中如何学习数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习兴趣;巧设问题;小组讨论

一、巧设问题,引人入胜

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是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数学是枯燥的,就是不停地解题,机械式的运动。所以,老师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让他们对数学问题不再这么反感。例如,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以一种文艺唯美的方式给学生出数学题。例如高中数学“不等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新的内容,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因为以前接触的都是“等式”,计算都是用的“等号”。所以,对于解“不等式”,学生自然感觉有难度,对这类数学题,也就失去了兴趣。这时候,老师应当在上课之初就巧设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树上有10只鸟,来了个猎人,“嘭――”一枪打死了1只,那现在还有几只呢?有学生会答“9只”,如果有人听过这个故事,就知道是“0只”。老师接下来可以进入正题:在刚刚那个问题中,10-1不是9,而是0,这就是“不等式”,下面,我们就将学习这种“不等”。通过有趣的小故事,巧设问题,引人入胜。

二、小组讨论,增添乐趣

传统的数学课堂是呆板的,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要求课堂上保持安静,鸦雀无声,最好是“静得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本来学生对数学就没有太大兴趣,如果课堂再这么乏味,他们就更加觉得无聊,导致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老师要改变这种课堂状况,营造一种活泼有趣的氛围,让学生打起精神,乐于去学。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将课程目标要求的知识讲完后,给他们自由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大家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算在同样的课堂,每个人学到的也不尽相同。如此,不仅让学生知道了自己没想到的方面,也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小组交流,能增添乐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