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药品使用;药事管理

药品使用作为药品流通的终端,是实现药品最终目地的关键环节,但其管理制度不完备、法规不健全,远不如流通领域的生产和经营环节完善。本文从药品使用的基本概念、外延入手,进而探讨构建药品使用质量管理的框架。

1 药品使用

1.1 药品使用的概念 药品使用,是指药品使用单位(或称药品使用机构,简称用药单位或用药机构)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康复保健以及其他调节人的生理机能为目的,向患者提供药品所实施的开具处方、药品调配、应用及相关咨询、监测等活动。用药单位主要指医疗机构,还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疾病预防、保健、戒毒等活动的其他单位。

1.2 药品使用的要素 药品使用包括三要素,即人、组织机构和药品。人的要素是指药品使用相关的人员,即监管人员、医务人员(含医师、药剂人员、护士)和患者。组织机构的要素包括药品使用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卫生管理部门、药监局)。药品的要素指药品的使用信息。

1.3 药品使用的过程与方式 药品使用过程分为药品选择、药品施用和药品评价三个环节(或称步骤)。每一环节中因人员要素的不同,各有两种方式。即自我选择或医生处方、自行用药或医务人员施用药品、自我评价或监测评价。据此将药品使用分为三种方式:

处方用药(方式一):开具处方(医师与患者)-自我用药(患者)-自我评价(患者)。医疗机构门诊用药多数方式和处方药的外购用药。

处方用药(方式二):开具处方(医师与患者)-调剂与用药(医护人员与患者)-监测评价(医务人员与患者)。医疗机构病房用药和门诊注射、透析、理疗等用药方式。

非处方用药(OTC的自购自用):用药咨询、自我处方(药剂人员与患者)-自我用药(患者)-自我评价(患者)。

1.4 用药的权益 药品作为一种商品,它就有消费者,患者就是药品的消费者,他就有消费者所享有的一般权益。同时,药品又是一种特殊商品,其消费者又有特殊的权益和限制。患者有药品获取权及用药知情权、自(选择权)、用药异议救济权等。国家应从医疗保险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等方面保障和扩大药品获取权,使患者用得到、用得起尽可能多的药物。用药知情权是其他权利实现的基础,因此加大和规范药品信息的至关重要。用药异议救济权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护患者用药的合法权益。

2 药品使用质量

药品的质量形成于生产过程,是药品固有的质量。药品使用质量的形成是由药品使用的选择、调剂、应用、评价各环节及贯穿其中的信息流的质量共同构成,包括操作质量和信息质量(信息包括疾病信息和药品信息)。药品使用质量是附加于药品质量之上的,是以药品的质量为基础和前提的,是最终体现药品固有质量的一个过程。

药品使用的选择环节主要是信息的处理,通过医师诊断或自我诊断获得疾病信息,这是选择用药的先决条件,同时依靠用药指南、药品说明书、广告和用药经验等获得药品信息,以及医、患、药师(处方审核、用药咨询)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选择用药。这一环节质量主要是信息质量,与所获得药品信息的途径、质量密切相关。

药品调剂、应用环节主要是操作行为,其质量属操作质量。不仅是医务人员的操作,患者的配合,即用药依从也影响应用质量。

用药后的监测评价环节是信息收集与整理的操作行为,其质量有操作质量和信息质量两重属性。

3 药品使用的质量管理

药品使用的质量管理是全面的质量管理(TQM),它要求全过程(各环节)、全要素、全组织的质量管理。其涉及的广泛性、复杂性,需以一部法规为核心,即《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GUP),与相关的制度、法规相协调,共同组成一个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GUP认证制度和药品使用许可制度;(2)对用药单位的用药范围予以核定,并且对诊所、社区服务站等小的医疗机构,以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疾病预防、保健、戒毒等活动的其他单位,还应制定其常用药品目录。建立药物分级使用和管理制度,(3)明确专科用药和各级各类医生使用药品的范围和权限,如、抗菌药等分级管理制度、药品新品种筛查制度和处方点评制度等,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规范药品的科学使用。

4 讨论

医疗机构是主要的用药单位,但医疗机构所从事的药事活动不都是药品使用活动,其涵盖了从研究(医疗科研)、生产(医疗机构制剂)、经营(零售)、使用各个环节的活动,因此其药事管理也分别适用GLP/GCP、GPP、GSP和GUP,也就是说,医疗机构至少要通过GSP和GUP认证,视情况是否需要其他认证。同时,笔者认为,GUP不应包括GSP中采购、仓储等销售内容。

药品使用是医疗行为的延续和最终实现形式之一,是医与药相结合的表现,因此不能单纯从医疗管理或药事管理的角度去考察药品使用的管理,它与医疗管理有所交叉[1-3]。2008年药监局重归卫生部这一重大机构调整,对药品使用环节的管理是有利的,它有助于理顺医药监管的无缝连接,有助于提高药品监管的重要性。

参 考 文 献

[1] 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sdfda.省略/article.do?operate=detail&id=11202416437[5e0565]-7fd1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护理管理学 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信息管理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的科学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门专业领域的管理学,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组织资源,在护理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管理职能的基础上,提高护理组织功效。加强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是医院工作的主要目标。在我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已经展开,其注重的是患者能够得到优质、安全、满意的护理。所以,加强护理管理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1.护理质量管理

护理质量管理是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服务质量达标、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1]。

1.1护理质量管理组织。

国外某些医院有设有专门的质量评价组织,比如护理质量保证委员会。委员会由行政管理人员、护理监督指导人员、护士长、护理教育工作者、护士代表等组成,致力于长年定期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审[2]。我国综合性三级医院通过建立质量控制网络,并通过自查、抽查、普查进行前馈质量控制、环节中的交叉控制、终末全面控制,取得较好的护理质量控制效果[3]。

1.2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有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患者是护理服务的主体,是医院生存的基础,所以护理管理质量的控制应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全员参与原则:各级护理人员和全体的医务一线工作者的服务态度直接决定着服务的质量;护理质量标准化原则:标准化的护理操作,有助于提高护理服务的水平,使护理人员,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持续改进原则:开拓创新,采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整体的服务质量。

1.3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

我国正式颁布的护理质量国家标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由卫生部于1989年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试行草案)》及在2005年颁布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在标准中强调护理质量与安全,对有效评价护理服务质量起重要作用。另外地方医疗组织也建立一些护理评价的标准,有利于根据地方特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例如。受北京市卫生局委托,中华医学会为其制定了《北京地区医院评审标准》[5],该标准对其他地区制定质量评价指标有指导意义[6]。

1.4护理质量管理方法。

由美国科学家Edwards Deming提出的PDCA循环是护理质量管理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PDCA是英文Plan,Do,Check,Action的缩写,质量管理的客观规律在PDCA循环中得到体现。

PDCA循环工作程序如下图所示,各项工作有整体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在循环中,每一次的循环都是一次质量的上升,也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护理工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寻找并解决问题,以获得更好的服务效果。

1.5护理质量缺陷管理。

各种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都属于护理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是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在护理质量缺陷管理中应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之外,做好风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护理人员和患者或家属缺乏沟通也是导致纠纷的重要原因。报道显示,由于护患沟通缺乏,医患关系紧张所导致的纠纷占总量的三分之二[7]。也可通过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制作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制备健全的应急预案等方式预防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

1.6护理质量评价。

护理质量评价由要素质量评价、环节质量评价和终末质量评价组成。我国的护理质量评价内容主要是常见具体的护理指标,对基础护理质量和终末质量的评价更加偏重。常用的指标有患者所处环境是否合格、消毒隔离管理合格率、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器械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患者的管理水平、护理报告和记录情况、基础护理合格率等。

2.护理信息管理

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大大简化医院患者管理的程序,减少了大量收账、记账等工作,节约大量的工作时间。护理信息管理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住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医院药房、病案室、收费处、统计室等部门共享系统信息,有利于患者的动态管理,节约管理时间和成本,提高护理效率;住院患者医嘱处理系统:系统由医生终端录入医嘱,由护士站终端显示,还具有药费自动划价,住院费自动收取等功能。其他还有住院患者药物管理、住院患者费用管理、手术患者信息管理、护理排班信息等系统应用于护理信息管理中。

3.结语

当前,我国的护理管理还处于发展阶段,现有体制建设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也时常发生,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信任度降低。首先,现有的护理质量标准在全国范围内未得到系统、有效的统一,部分指标欠科学,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临床护理工作,缺少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的护理等指标。其次,评价指标多数是具体的技术指标,缺乏对患者健康状态的关心,使护理质量评价强调细节,忽视内涵,强调具体技术规范操作,忽视患者身心护理,这有悖于“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此外,现代化的护理信息管理系统有助于医院管理人员实现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宜刚,于有江等.护理管理学[M].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0.

[2]Hussein A T.A ten—step process to develop case management plans[J].Nurs Case Manag,1996,1(3):112—121.

[3]朱新青,陈照坤,梁雁芳.临床护理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31—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EB/OL].[2010—05—12].http:///zcfg/yzzl/2005—04—01/0201000001.shtml.

[5]成翼娟,冯先琼,宋锦平,等.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5,5(4):26—28.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环氧乙烷; 低温灭菌;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09-01

1灭菌器安装环境的安全管理

安装与存放环氧乙烷是易燃易爆的有毒气体[2],分子式为C2H4O,具有芳香的醚味,在4℃时比重为0.884,沸点为10.7℃,其密度为1.52g/cm3,在室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当浓度≥3%时可引起爆炸,所以本院将3M EO灭菌器单独安装在一个房间里,温度在22.5-24.5℃,湿度在55%-70%。

2 灭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2.1 灭菌前管理(1)灭菌物品的选择:EO主要适用于各种不耐高温高压的精密仪器、电子设备、关节镜、腹腔镜、各种光源线、胸据、除颤器等等;介入导管、心内科使用的各种导线、胃镜室使用的活检钳子及塑料制品等等,但不可用于液体、油和粉剂的灭菌。器械要充分干燥,特别注意管腔内壁不可残留水滴 ,否则影响EO气体穿透效果。(2)包装材料选择:包装使用材料要求EO气体自由进出的,常用纸塑材料或无妨布 ,但不能用尼龙、聚氯乙烯、玻璃纸作包装材料。纸塑包装两头和左右都应尽量长于器械2.5cm ;对于精细易破损,或尖锐易刺穿包装袋的器械,在尖端可使用输液器管作为保护套,防止包装袋被刺破,封口机温度使用170-180℃,封口严密不漏气。(3)清洗质量控制:EO灭菌的物品在包装前必须彻底洗净,尤其需注意菌体外保护物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菌体表面有机物越多越难灭菌,有机物可消耗部分EO的穿透,在无机物和有机物晶体中,微生物难以被杀灭。(4)灭菌物品装载控制:灭菌前检查包装的大小厚度,塑封是否严密,有无漏气;灭菌物品必须倾斜放入专用蓝筐内,物品间应留有空隙;对于纸塑包装必须按纸面对塑面 次序放置 ,不能上下堆放,要使EO气体流动,同时要遵循轻拿轻放,重物轻物分开,怕压的物品放在上面,物品装载总量小于总体积的80%(5)有减压阀的腔镜等要打开减压阀,避免灭菌时胀烈要避免弯曲长的导丝导管受压,要按物品的可受压程度合理安排层次。

2.2 灭菌中的管理 (1)温度与时间 :EO常用的灭菌温度为37-55℃,提高温度能明显增强杀菌能力,同时增强穿透力和缩短灭菌时间,灭菌温度增加10℃,芽胞灭活率增加1倍(2)湿度:EO灭菌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相对湿度为40%-80%,过于潮湿,因水解反应,可损耗环氧乙烷;过于干燥,有机物形成硬壳,可妨碍环氧乙烷穿透,增加灭菌的难度(3)浓度:EO气体浓度以每升毫克数表示,常用的灭菌浓度为800-1000mg/L。

2.3 灭菌后存放及使用(1)灭菌后的物品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间,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 5cm-10cm,距 天花板50cm ,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设置标识,分类存放,凡有效期超过或 封口拆开,包装破损的物品一律不得发放再用。(2)对金属类、玻璃材质、器械类物品出锅后1h即可使用,橡胶及塑料制品需2h以上,(3)对纱布,棉花等物品需2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使用

3 灭菌物品的效果监测

3.1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工艺监测,记录锅次、灭菌物品种类、数量、温度、湿度、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有效期、操作者姓名等。

3.2化学监测包括包外监测和包内监测,包外指示胶带的条纹由黄色变为桔红色,包内指示卡的指示剂由棕红色变为绿色,表示灭菌合格。

3.3 生物监测 采用枯草芽胞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进行生物监测每锅放置,必须放置最难灭菌处,灭菌后经快速生物阅读器培养4h,监测灭菌效果,并做阳性对照培养。如果灭菌后呈阴性绿灯显示-,对照管阳性红灯显示+,表示合格,否则不合格。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严格执行 各项操作规程,同时加强灭菌工作的全程监控管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保证EO灭菌器的安全运行及灭菌效果,全面提高了医疗物品灭菌质量,环氧乙烷低温灭菌,运行了很多年了,灭菌合格率100%,确保了医疗护理质量,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满意度调查;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

现代医院对科室管理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科室管理不仅要重视业务管理,又要重视质量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管理,才能在现代的大环境下做好管理工作,这也是现代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科从2010年至今坚持开展《科室满意度调查》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者数量分析:纳入患者分为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组,所有病例进入结果分析。分析2010年~2012年每年第1、2季度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627份。参加满意度调查患者共627例;其中男性309例;女性318例,年龄范围:11~89岁,平均年龄:47.19岁。患者来源:本市患者362例,外阜265例;其中医保患者306例,自费患者253例,公费患者68例。所有患者的文化程度均在中学以上文化程度。见表1、2、3、4、。

1.2方法 所有表格均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协助患者进行填写,以确保质量。由第一作者完成,采用SPSS统计软件13.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对测量数据统一采用较常用的Greenhouse -Geis2 ser 校正结果。根据各组性别和种族的同质性即一类事物的同一种属性间的分析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采用双向方差分析检验组间人口学连续变异和基线时疾病活动性的同质性。采用Cochron-Mantel-Haenszel检验分析组间总体评估的同质性。

以各观察指标(对环境满意度、对医务人员满意度、对技术水平满意度、医德医风建设成果)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作为自变量与医疗护理行为的因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从一般资料中我们看到,本组患者既往均无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以及无类似疾病家族史者。病例的人口学分布呈自然分布规律。患者按照治疗前、治疗后分组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满意度调查表》的规范填写。

本组《满意度调查表》的拟合优度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同一量表对同一组研究对象先后进行2次测量所得结果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发现重测信度均高于0.75,提示量表稳定性佳。本次研究得到4个因子,各维度的chronbach α系数在0.7214~0.8426,累计贡献率为57.76%,结构完全符合Schaufelli的理论,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科室近3年来的科室满意度调查结果和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医疗和护理行为的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疗高于护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结论

医疗服务作为一种高介入产品。理解的偏差是产生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来自医院和患者双方的沟通不足[2]。《满意度调查表》作为医患沟通的桥梁,在医院中施行已经很久。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想法,纠正理解偏差或者误解,体现患者的价值观。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帮助医院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知道患者希望什么,从而发现患者的需求,甚至在患者自己明确表达之前就预测到某种潜在的需求,或现有需求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医院和科室的改进,和进一步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

判别量表的优劣,关键是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文中采用目前国内外通用的Cronbach α系数来表示主要内部信度和重复信度。并且采用同一量表对同一组研究对象先后进行2次测量所得结果稳定性,本研究结果发现重测信度均高于0.75,提示量表稳定性佳。效度是量表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亦即准确度,指量表测定了它所要测定的特质或功能以及测定的程度。常用来评价效度的标准有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效度等。结构效度指研究者所构想的量表结构与观察结果的吻合程度。本次研究得到4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7.76%,说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对满意度总体变异能力的解释能力在57.76%,说明该《满意度调查表》能够体现时代感,能够体现现代医院、医疗活动和现代人文特点。

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医疗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患者的感受和观点会日益受到重视,也使我们的思维模式发生转变。如前所述,理解偏差是产生患者不满意的原因之一,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来自医院和患者双方的沟通出现了偏差,可能是由于我们没有准确理解患者需求,以至于不能在患者最关心的方面尽最大努力;也可能来自患者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错误理解。但是,患者满意度的评价是 "非专业评价",并且往往影响患者的就医选择[3-5]。可以说患者满意是汇集全面质量管理的交点,是"大质量观"的核心,质量应该是使患者满意的质量,质量评价指标以患者满意为基础。本文中通过对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处理,合理安排、改善措施,以及进行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使医疗服务治疗有明显提高。也就是说,充分发掘患者满意度的驱动因素,全面改进各项服务内容,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有些国家把患者满意度列入从业人员的薪酬考核,如英国有总计达7,200万英镑的红利津贴由患者满意度调查支配[6]。参考国外经验,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可以作为医院内不同科室或者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如上海长航医院将患者满意度作为确定医师职称和薪酬的主要标准(权重大于60%),不仅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而且获得了充足的病源,医院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7-9]。

对我们科室近3年来的科室满意度调查结果和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管理评价指标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医疗和护理行为的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较好。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和护理学在医疗过程中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只有医生的诊疗是不够的,护理工作也要加强,才能共同创建和谐完善的并列-互补式医护关系,提高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我们把患者满意度调查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方式,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想法,纠正其错误的理解或者自身对患者的误解。也在向患者和社会传递医院的积极形象,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引发患者的兴趣和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提升医护人员的正面印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本《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本量表能体现改善医疗服务的目标,关注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感受和反映一般人群对健康概念的理解。是患者对医疗质量和医院、科室管理水平评价的全面反映。

因此,重视和发掘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应用价值,使之成为医患沟通的工具、医疗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政策法规的决策辅助工具,为医疗质量管理建设提供有效的论据。

在开展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医学专科知识的缺乏,导致患者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客观障碍。另外,患者及家属主要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回忆来反映情况,这种感受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 有时不能对问题形成一个稳定的看法,而是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可能在接受治疗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感受,从而不能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这种不稳定性给准确判断和正确评价增加了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充分认识患者满意度调查对医疗质量评价的作用,并将其规范化才能减少工作的随意性;还要积极地根据调查结论提出的改进意见,注意在实践中去验证,并反过来指导调查,才能不断提高工作的水平。调查人员的工作态度能直接影响到调查的质量, 要提高认识,重视调查工作,有必要对调查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培训,使之熟悉调查的程序,了解临床工作,掌握患者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随时做好医患沟通,缓解和解决医患之间的矛盾,随时掌握和了解情况、解决问题。调查时尽可能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一边交谈一边了解,既了解情况又加强沟通。

在《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在患者和医护人员中的影响比我们常态下的下达命令更能使医务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能密切医患关系。

典型案例:一位来自甘肃酒泉地区农民的孩子,因脊柱侧弯疾病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了繁重的经济负担和沉重的心理压力。家长下决心要为孩子治病。几经周折找到我们医院。在我科医务人员的努力帮助下孩子的病治好了。但经历了大手术的孩子体质极虚弱,善解人意的吴主任和护士长给孩子送来了一箱箱牛奶,为孩子补充营养。协理员用一颗善良的心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指导家长如何面对现实问题,使一个几乎陷入绝望的患者得到了成功救治,使一个几乎走入低谷的家庭没有倒下,没有因此而分离。使患者和家属感到温暖,看到希望。分析本案例在进行过程中,医生和护士每日的查房工作,每日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都体现出对患者的关心、爱护,是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结果的体现。而其中获得的信息被分为不同方面的资讯在开放的渠道中传递给护士长、协理员和科室主任,并得到了及时反馈,解决患者的治疗难题和生活中的难处,及时化解矛盾,融洽医患关系,培养了医护人员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医院的美好形象。体现了我院医德医风建设的成果,符合我院的办院宗旨。我们也体会到,只有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组织,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真正解决患者的疾苦。也让患者看到一个组织观念强,纪律性好,工作扎实、有同情心的团队,一个鲜活的集体,一个阳光向上的人民军队。患者才能相信你、依靠你。把自己的疾病放心的交给你去医治、呵护。而一个严谨务实的工作团队同时多些许人文关怀,会使我们的工作更加人性化,具有时代特点和时代精神。

我们认为,《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作为医患沟通的桥梁还将在我科继续坚持下去,并得到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柯红梅.从792份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病房护理工作改进[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13(4):493-494.

[2]刘丽丽,刘婧.三甲医院医护合作关系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15(17):49-51.

[3]穆素红,刘婧.医护临床合作关系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8):3360-3363.

[4]杨辉,Shane Thomas,张拓红,等.为医院质量管理选择和开发测量工具[J].中国卫生质量,2006,13(4):427-428.

[5]马谢民,杨辉,高伟,等.北京地区3所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体验和满意监测[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13-16.

[6]邓伟胜,吴蕾.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实践与体会[J].医院管理论坛,2011,6(28):29-31.

[7]林瑞美,曾志英.谈满意度调查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评价[J].中国病案,2011,12(2):69-70.

医疗质量管理常用的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手术室;用药管理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o Use Risk Management in managing Drug Use in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LiuYanxue1 DengWeisheng2

【Abstract】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bout the risk of using medicines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f risk management were to introduce and analyze. We can get the conclusion:Taking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drug quality, setting up a strict medication verification system and Training Nurses some drug and law knowledge, is good to control the risk.

【Key words】 Risk management;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of drug use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63-01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风险发生的前沿阵地,而用药风险又是手术室医疗风险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加强手术室用药的风险控制,能减少因用药风险引发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诉讼,更好地维护医院正常经营秩序和良好社会声誉,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1]。

1 风险管理在手术室用药管理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加强用药风险的控制,有利于促进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减少风险产生时的管理成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医疗卫生资源日益增长,对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医疗机构迫切需要加强医疗业务的风险管理。

1.2 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用药风险容易诱发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又容易引发治安事件。在处理纠纷时,医院的秩序常常会受到不法侵害,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和病人的生命安危。同时,对抗中又容易使得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患关系遭受严重破坏,造成医疗环境的恶化,造成医学、护理人才的流失。减少用药风险的发生,既有利于维护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和形象,又有利于维护医院的合法经济权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3 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医院用药风险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药品的正常用法用量、对症进行用药,这样就浪费了患者的经济资源,又容易造成患者机体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加强医院病房用药风险的防范,有利于规范医生的用药行为,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更有利于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2 手术室药房的特征及常见用药风险类型

2.1 手术室药房的特征:为保证手术用药的及时供应,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各医疗机构手术室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独立药房。因手术室承担着各手术科室手术、术中抢救及部分围手术期和麻醉中的治疗工作,与一般的科室不同,手术室药房药品及用药情况通常会具有如下一些特征:药品种类多;要求特殊管理的药品多;围术期常用药品、急救药品用量大[2]。

2.2 手术室常见用药风险类型及原因: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手术室用药风险的管理,就必须先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识别,为正确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手术室常见的用药风险类型及原因见表1。

3 用药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对策

风险防范与控制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识别出来之后,就必须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对以上手术室常见的用药风险,笔者建议从以下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与控制。

3.1 重视药品质量管理:为确保药品的质量,手术室药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药品进行养护:①药品的放置区域应保持干燥,避免药品受到污染、潮解、变质;②注意药品的有效期。严格实行药品近期先发先用原则,药品失效期前6个月时,主动与大药房联系,及时替换;③保持药品的标签完整。摆放安瓿时标签字样向外,便于护士检查,安瓿上的字迹不清或脱落者应报废不用;④严格按照药品的贮存条件对药品进行贮存。需要低温冷藏的药品,如催产素、麦角新碱、肝素钠等应放置在冰箱内保存。

3.2 严格用药核实制度:手术室护理人员在使用各类药品时,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检查药品有无变色、混浊及瓶口有无松动等。对于口头医嘱用药,护理人员应复述一遍,待医师确认后执行。

表1 手术室用药风险种类及常见原因表

3.3 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药物、法律知识培训:针对护理人员药品知识缺乏和特殊管理药品管理混乱的情况,手术室应请药剂科、医务科人员对其工作人员进行药物、法律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熟悉、掌握药品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3]。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让其自觉遵守特殊管理药品的法律规定。

3.4 对药品进行定位放置:为防止由于药品摆放混乱引发的用药风险,手术室应根据规模场地情况,可选择在各手术间和抢救小车里,对普通药品,按口服、针剂、外用药分类,各类药品再按药理学分类,依照整齐、合理、方便的原则,将药品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固定。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在抢救患者时能快而准的取放药品。

3.5 麻醉、剧毒药品的管理:对品和毒性药品的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品和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上的规定。品、毒性药品必须建立严格的领取、交接班制度,班班交接毒麻药药盒,清点并签字。药品如有损坏或遗失,须写明原因,经医务处、护理部共同审核后方可再领。对于手术中剩余品的管理,可借鉴新加坡的管理方法[4],销毁时要有2名工作人员在场。

参考文献

[1] 余江,徐剑铖,王振维.风险管理理论在医院的应用和发展趋势[J].重庆医学,2010,39(10):1310、1316

[2] 吴晓舟,王军艳. 手术室药房的开设及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3):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