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教学;应用价值

内科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将所学理论应尽可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进一步加深理论认识与理解,全面培养临床护理能力,提升人文修养,为即将步入社会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1]。目前,对于一些学校临床课案例教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 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基础、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这种教育模式既不能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理论知识,也不能很好地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2]。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前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消极学习转向带着问题钻研的积极学习,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2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与模式

现代护理学发展要求更合理的护理学教育模式,知识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对护校学生的整体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实现护理学教育目标,培养出能适应医疗卫生事业需要的护理专门人才,迎接当今医疗卫生问题和挑战,各类医药院校都在积极进行各种医学教育改革。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PBL)便是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兴趣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人们对PBL的过程及效果在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大量研究。目前应用PBL的原理,根据我国的国情,结合医药院校的实际,设计了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模式。该方法是以案例分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临床病例为引导,启发学生研究、讨论有关的医学科学问题,同时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实际意义[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情,对教学活动研究制定目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创造性地提出能促进教师和护生共同参与,尚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并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新型教学模式。

3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改变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增加师生的合作互动,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活动模式,从而改善临床课教学效果。

3.1改变学习状况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改变护理学生不良的学习状况,培养和提高参加案例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缓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主动、高效愉悦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习和内化,使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高效率地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自我调控、综合思维、人际交流和习惯性的自主学习等能力,从而造就一个具有良好学习策略并走在护理前沿的合格护生,以此奠定终生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2促进合作学习通过案例教学引发问题,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临床中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和解决问题,这为将来早期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提高科研水平通过案例教学,完善我校的教育环境,推动我校的科研工作,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兼具较高的科研和教学能力的护理双师型教师。同时也可通过研究,了解不同来源护生的学习能力差异,为将来护理人才的培养对象和模式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其它学科的教改提供参考。

4 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措施

4.1应用原则(1)互动性原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需备课充分。要准备好教材、病例、进展、课堂设计等。(2)整体性原则:教与学的协调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研究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要考虑基础与临床的关系。(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培养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实践能力的护理应用型人才,是案例教学应该突出的特点。此原则也应贯彻到教学各个环节。

4.2应用模式(1)病例课堂讨论模式:通常教师提前1~2周将要讨论的病例和问题发给学生,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课堂上先小组讨论后集体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在该模式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以组织和辅助者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把握讨论内容的主旨方向,避免讨论偏离教学内容; (2)病例课堂导入模式 : 以病例置疑为先行组织者呈现给学生,然后以教师讲授为主,从病例分析至得出结论,发挥烙印、理解的功能;(3)片段穿插模式:引用一个小片段病例为学生设置一个特定的情景,学生根据病例所给信息组织自己相应的沟通交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片段病例短小,涉及问题少,简明易懂,用作课堂举例有良好的效果;(4)大病例系统分析模式:以整体护理为理念,以护理程序为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6):99.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第2篇

培养全科医生是我院临床专业主要教学目的之一。由于学生对《基础护理技术》(简称“护技”)认识不足,课堂上学习热情不高。针对这一现状,结合学院实际情况,除在《护技》绪论中认真讲解学习《护技》重要性之外,应用了案例教学法,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案例教学法概述

1.1 含义:案例是指一个实际或虚拟的情节、事件,以说明某一理论原则,证实某一理论观点或反映实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案例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使用一些案例来说明一些知识点或帮助学生对其进行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2]。

1.2 案例教学过程:(1)提出病例及回答的问题:应用多媒体,提出案例及问题,根据临床专科生的知识层面,不超出课本,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病例。例如,患者,52岁,因患肺炎链球菌肺炎入院,医嘱青霉素皮试,青霉素800万U加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评估病人后,护士得知其从未用过青霉素,青霉素皮试15分钟后,病人主诉皮肤骚痒、胸闷、继而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立即使病人平卧位,测量脉搏细弱,108次/分钟,血压60/40 mmHg,神志尚清楚。问:患者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继而可能出现哪些临床症状,如何处理。(2)学生分析理解:通过案例将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案例。(3)小组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病例,各抒己见,。(4)课堂集中发言:小组讨论结束后,同学集中发言,回答提出的问题。(5)教师最后归纳总结:教师重点评述各组有分歧的问题和结果,让同学们梳理出正确思路,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本校2005年9月入学的临床专业专科生,根据入学成绩在相同分数段随机分配为6个班。然后在6个班中抽出2个班为实验组及2个班为对照组。学生均为当年高考统招学生,年龄在18~20岁,共240人,110名男生,130名女生,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

2.2 方法:两个组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教师,教学考试内容相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教学法,到期末结束时,两个组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监考教师的条件下进行考试,将两个组考试成绩记录,进行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两组《护技》考试结果比较:见表1。

3.2 实验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见表2。

4 讨论

4.1 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阅读分析病例,讨论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更为活跃。学生能灵活掌握所学理论,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2 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及实践能力:《护技》操作能力的培养对全科医生有着重要意义,而操作能力的养成是通过不断对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反复训练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案例教学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案例教学似乎将病房搬上了课堂,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犹如见到患者,有真实感,学生学的活,记得牢,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思维锻炼过程,缩短了教学与临床实际工作的距离,不仅基本理论得到巩固,而且掌握了临床思维方法,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3 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和集中发言,学生勇于争论、置疑,口头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学习小组,要求同学们相互协作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使师生、同学间相互交流与协作能力明显提高。

4.4 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广泛的专业知识,并能使其灵活应用、融会贯通。保证在课堂上正确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而且要求教师具备一定水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够把握住学生心理特征,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质保量完成案例教学过程。

4.5 存在的问题:(1)部分学生仍习惯于传统教学法,被动接受知识,心理准备不够充分。(2)课堂时间相对紧张。主要体现在集中发言这一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很难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 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49-01

作者简介:王永芳(1974.1-),女,本科,讲师。

[摘要]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广泛运用于护理教学,但护理案例的编写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案例编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护理案例教学,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案例;编写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案例引起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1]。它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便于师生间的沟通。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但教学案例在编写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旨在对教学案例编写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予以阐述。

1明确案例的教学目标

教学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2],因此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要抓住教材知识点,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编写教学案例。同时要注重与基础知识、相关知识相结合,突出临床个案护理特点及护理新进展。在临床护理案例的选择和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难易度与教学大纲相符合,易于讲授与讨论,并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编写案例难度过大,学生所学知识尚未达到,会导致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消极等待教师给出答案;相反,案例过于简单,学生一看便知结果,也会丧失继续参与讨论的兴趣。

2临床护理案例的特点

临床护理案例很多,但并非所有临床护理案例均能应用于教学,即便适宜教学的临床护理案例也因教学对象、教学目的不同而不同。案例选择是否得体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是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总体来讲,一个好的临床护理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

2.1案例的目的性:在选择临床护理案例时,注重与教学大纲相联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达到教学目的。

2.2案例的典型性:护理教学案例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内容,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反映护理专业特色,能体现授课内容的重点,能紧密联系相关理论知识要点。

2.3案例的启发性:护理教学案例应生动、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包含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问题多少不限,但能启发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激发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趣,并能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3案例编写

一个好的教学案例应尽量多地蕴涵教材中的概念和理论,注重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相联系,并包含有待于解决的问题[3],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构建护理专业知识体系框架。

3.1拓宽案例采集途径:案例的采集是案例编写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保证案例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护理教学案例更多来源于临床实践,也可来源于网络资源及文献资料等。有研究表明,由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所编写的案例比起由研究者开发的案例,由于与实践的紧密联系,更能引起学生的认同感[4]。故深入临床护理实践,收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是护理教学案例的重要途径。从接诊病人开始,到病人痊愈出院,以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形态和NANDA的155个护理诊断为理论框架,全程从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尽可能多的掌握第一手资料,运用整体护理对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寻找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最终形成完善的护理教学案例。深入临床收集教学案例尽管更具实践意义,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专业教师来讲较为困难,比较起来,来源于网络资源和文献资料的案例则更具方便性。但这部分案例在应用于教学前需进行“改编”,可以删,也可以适当添加,但必须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3.2抓住案例关键环节: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对案例的分析很难入手,原因主要是找不到理论切入点。若在案例编写过程中能抓住案例的关键环节,就是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在白血病病人护理的教学案例中,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病人四肢及口腔内出血的情况,学生以四肢及口腔出血为突破口,探寻病人除四肢及口腔内出现外是否还有(或潜在)其他部位的出血,出血原因究竟是血小板,还是血管壁亦或是凝血因子发生异常,导致这些异常的因素是什么,对这些问题如何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等等。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R714.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7)12(c)-0097-02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学生角度出发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具体的临床病例对学生进行情景重现,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思考能力,并且还能使其更好地掌握临床实践相关的操作和提升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一种能够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模式。心血管内科是医学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且随着临床心血管病例的不断增多,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增多,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护生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接班人,不仅要全面掌握心血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良好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快速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及创造能力[1]。

1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1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小组讨论和观点陈述是案例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和进行主动发言,并能将自身对临床病例的见解、观点以及发现的新问题阐述出来。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且每位学生都愿意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舞台的展示中,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氛围逐渐变得活跃起来。此外,学生进行临床病例探讨和陈述观点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或者其从不同视觉看待问题所运用的知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其通过相互交流和探讨,便会使多种学科产生横向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进行融会贯通。

1.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为教师在上面讲授,学生只能被动地在台下接受教師所传授的知识,这样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其讲解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且难以激发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长此以往,还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采用案例法进行教学,不仅能使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且还能有效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和能力。

1.3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给定学生具体的临床案例后,学生需根据该案例呈现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必要时还需查阅相关的资料,才能作出科学的诊断,进而设计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预后方案。而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使学生将临床实践与教科书的基础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起来,还能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临床某一病例的体征、症状、辅助检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过程和方法。并且案例教学法还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采用多种渠道和方法获取与临床病例相关的知识,而学生为解决病例中涉及的问题进行相关资料查找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将能促进其自身的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因此,教师在学生总结临床案例的同时,可不断引导其不断分析和总结心血管内科的基本知识内涵,并充分联系心血管内科学与教学案例和积极探索与掌握临床案例的解决方法,将能为其以后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2]。

1.4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记忆临床实践相关的知识

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还需让学生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知识点评临床案例,以使学生从能多个角度对不同学科间的基本知识进行理解。因此,这不仅能巩固学生的基本理论,和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从中促进其在未来投身于临床实践工作中,能够更高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1.5有助于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选择具有良好教学作用和典型的临床病例,并且还需根据临床病例设计针对性的问题以及回答学生在探寻病例答案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若教师无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熟悉与该病例有关的基础学科、临床学科、桥梁学科知识、灵活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以及临床实践相关的能力,其将无法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因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授课,其实也是不断提高其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过程,此外,为了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还需了解疾病相关的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等前沿知识,并且在学生进行案例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准确把握每位学生对临床护理知识的接受程度,然后再因材施教,这些过程会使得教师的人文科学知识储备不断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对学生传授心血管内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包括临床理论知识和一些简单的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待其全面了解所学章节的知识点后,再实施整体的案例教学。教学案例需选择近年来真实发生且较为典型的临床案例,以对学生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启发,并通过分析案例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在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后,需引导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进行分析,教师可在课堂将学生分成讨论小组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组队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在下堂课开始前,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和点评该案例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若学生自主性不足,教师也可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病例的选择、问题设计及探讨以及案例点评需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2.1临床案例选择

临床案例的选择需与教学中包含的知识点紧密联系,且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目标相统一,能够反映出典型和个性化的案例。例如,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便可采用存在心肌梗死等典型性案例或出现心绞痛症状完全符合临床治疗及护理标准等案例。这样的要求需要教师在开展案例教学前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前完成病例设计、教案撰写、课件设计及制作等工作,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预测和探寻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才能保证案例教学过程的顺利和高效实施[3]。

2.2基于临床案例的问题设计和探讨

基于临床案例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问题设计可遵循由简到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带着相关病例问题进行分析,不仅能实现问题的引导功能,且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教师与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病例中蕴含的知识点和充分发挥其小组讨论的集体智慧。

2.3全面点评临床案例

案例教学法中的重点是病例点评,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病例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内容进行明确,还需总结和分析讨论结果。最后,教师需根据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知识进和共性问题进行全面阐述。

3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华丽等人[2]通过对50名心血管内科护理学员(2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带教,25名观察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學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80.9±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9±4.5)分,观察组学生的案例分析成绩(85.9±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7.5±4.7)分。王洪芳[3]通过对60名心血管内科本科系学生(30名对照组学生改革前教学模式,30名研究组学生采用案例教学法带教)进行研究发现,研究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92.5±3.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8.6±2.6)分,研究组学生的护理技能成绩(95.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4.7)分,研究组学生的案例考核成绩(96.5±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6.8±5.3)分,说明了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和案例分析能力。

3.2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的兴趣和综合能力

华丽等人研究中还表示,观察组中有84%的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较为感兴趣,学生们认为案例分析过程能够使其从原来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从而能有效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大大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并且学生均表示在该种学习模式中,其拥有了更多的学习主动权,通过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主动挖掘所学的知识点,使其自身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及语言沟通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4结语

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其是一种应用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可被应用于各种学科的医学体系教学中。

[参考文献] 

[1] 邱祥春.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5):610-612. 

[2] 华丽,席淑华,陆苍苍,等.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5,15(4):88-89. 

临床护理教学案例范文第5篇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护理专业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进步。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

肾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教学

肾内科是临床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肾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抽象,临床主要症状涉及身体多个系统,且全身性疾病也会累积肾脏,肾内科知识专科性较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存在困难,因此肾内科护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学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至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创造的,最早在哈佛商学院成功运用,随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带世界各国教学领域。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以案例为中心,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课前进行策划与准备,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讨论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护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将临床护理病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总结归纳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目标,是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1]。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病例的选择

根据肾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要求为参考依据,教师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临床病例,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既往史,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2],所选病例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采集的病例为肾内科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患者病历进行收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临床标准化的认识和了解。完成临床病例的收集和选择后,由教师或师生一起进行整理并制作成病历汇报PPT,教师根据所整理的病例精选出相关参考文献提供给学生作为阅读资料。例如选取一例“狼疮性肾炎”病例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讨论和模拟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2.2病例问题的确立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病案专题,并精心设计关于肾内科病例的问题,可以将病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增加病例的创新性,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并通过病例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人文、社会、法律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并通过患者故事的了解培养其护理人文意识。病例的选取与制作要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其难易程度也要合理把控,设计病例问题的过程中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相关知识有效的融会贯通,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思考,参照资料获取肾内科护理的新知识。

2.3病例问题的讨论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肾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为下一步的小组探讨和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讨论小组,5~8人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病例问题,给出学生具体的病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提出病例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水平的高低控制问题和病例的难度[3]。学习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每个学生独立做出完整的护理计划之后,经过小组的共同讨论得出统一的护理计划,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护理方法提出疑问和建议,最终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本节课学习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例如“狼疮性肾炎”案例中的病例问题设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在对患者一般护理、用药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从病理机制、治疗、护理全方位的进行了解,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2.4教学注意问题

首先,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真实案例,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护理理论知识,并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的真实病例,按照病例设置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护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而不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小组案例问题的设置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基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从基础护理问题的探讨开始,在此基础上探讨病例深层次的护理问题。最后,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要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例如将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护理岗位的各项职责。

3结语

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真实案例故事激发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德修养。总之,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枫 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喻丽,陈香,吴燕平,王秀英.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0,23:2868-2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