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教学活动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幼儿小班的孩子,平时很喜欢跑跑跳跳,但动作还不够协调,很容易摔跤。本此体育活动借助皮球的弹性让他们学习双脚行进跳,在玩中逐渐掌握自己的身体平衡能力,在活动中感受游戏的快乐,学到新的玩法。
案例描述
在一次健康活动时,很多小朋友都在玩钻山洞的游戏,李炫小朋友抱着球独自跳来跳去,边跳边说:“老师你看,小皮球很调皮呢,你帮我抓住它吧!”于是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忙,跑跑跳跳抓皮球,到活动结束时,小朋友还“斗志昂扬”,嚷着要和小皮球玩……我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契机,所以就设计了一节户外体育活动《调皮的小皮球》。这堂课我借助皮球弹跳的特性,让小朋友学着像皮球那样跳,跳过障碍物,并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丰富有趣的活动内容和具有挑战性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能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腿部肌肉和动作的灵敏性。
2.能听清指令,按要求活动。
3.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老师的指令,朝一定的方向跑,训练腿部肌肉和动作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
1.小皮球(人手一个)、皮球筐若干、 空旷的场地。
2.设置不同长短、颜色的跑线,梅花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入场,集体听音乐跟老师做模仿操2分钟左右进行热身,重点做腿部的一些动作如:踏步、跳跃等。
二、基本部分
(一)老师边示范(拍一拍、跳一跳、用手拨、在地上滚)边对幼儿说:你们看,小皮球真调皮。
(二)情景创设(教师故做慌张)
1.师:“……哎呀!不好,我的皮球滚到那边去了,这可怎么办呀?”(分别请幼儿说说,幼:走过去、跑过去)
(1)(个别探索)师:谁去帮我拣回来?(请一个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将皮球拣回来) 师:谢谢你,你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孩子。
(2)(集体探索)师:我这里还有好多皮球呢?请你用自己的办法拣一个回来。
(教师抛出筐内的皮球,集体分散拣球)
师:谢谢你们!谁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办法拣回皮球的。(分别请幼儿说说)
(3)(讨论比较,找出好办法)
师:有的小朋友是跑过去的,有的小朋友是走过去的,你们觉得哪一种办法更好呢?(分别请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跑比走快,可以快一点拣回来。
2.学习新本领(跑)
(1)教师一边示范,一边交代动作要领。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跑的本领,请你跟老师把手伸出来,小手握拳放在腰间,一个小手摆到前面一个小手在后,换一个小手摆到前面,另一个小手再摆到后面。连起来做一做。
(2)集体跟老师做向前跑的练习
教师策略:本环节中改变传统的“接受型”“训练型”的学习方式。设置“老师遇到困难”的情景,引导幼儿在帮助老师的情景下进行个别、集体的探索,再引导幼儿对探索中发现的不同办法进行比较发现,同时也引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朝指定方向跑。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3.集体拣皮球
师:(教师手指满地皮球的场地说道)那边也有很多皮球,我们再把它们拣回来,不过在拣之前老师对你们可有些要求。(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述要求)
(1)要沿着起跑线跑过去,跑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要推倒或撞到别人。
(2)每人只能拣一个球,然后继续沿着线跑回老师这里。
(3)这里有三条不同的跑道,如果你觉得能跑多一些的可以选红色的长一点的跑道,如果你今天在感冒咳嗽的那你就选黄色的短的跑道,其他的小朋友也可以选中间的跑道。
(4)另外增加跑道上的梅花桩,指导幼儿进行跑和跳,并能拣回小皮球。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小,既学到了跑的本领,又和调皮的小皮球玩游戏。(集体跟老师做放松运动)
师:你们真棒,都是有爱心的好宝宝,(教师手指太阳)你们看太阳公公正看着你们笑呢?请你把头抬起来,让太阳公公亲亲你的小脸,恩~好舒服呀!请你把小手举起来,让太阳公公亲亲你的小手……请你把小屁股翘起来,也让太阳公公亲亲你的小屁股……请你找个空的地方把小脚伸直,小心不要碰到其他小朋友,让太阳公公亲亲你的小脚……啊,真舒服啊!
四、活动延伸
光靠一节课并不能真正地、全面地发展幼儿某方面的能力,真正的发展与锻炼还是要靠平时的积累,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将(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皮球、沙包、纸球、长尾巴等体育器械扔出去让幼儿去追去拣,进一步巩固幼儿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的能力,从而在日积月累中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活动反思
1.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容易被游戏情境所感染,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戏中,因此合理巧妙的运用游戏情境能使幼儿更好的融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同时,情境的创设,不仅能丰富活动的情节,活跃课堂的气氛,使运动器具和材料“活”起来,还能使孩子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
2.在情节的不断变化发展中,达到了适宜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游戏不仅使原本枯燥、呆板的动作具有了新的含义,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增加跑道上的梅花桩,主要体现了动作技能和要求上的递进性的原则,能够引导幼儿向更高的层次进行挑战,保持探索的欲望与积极性。
为贯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文件精神,落实石家庄市教育局《2016年5·10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日(月)活动方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入发展和全面普及,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养和品质,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 活动主题
三位一体共助健康心
二、活动意义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关精神为指导,树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素养,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特色化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各种素质全面提高,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动学习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和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使他们把学习当着一种快乐和享受。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小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像抓教学成绩一样,在安排工作时同时安排心理教育,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总结工作时同时总结,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2.通过案例进行教育,用各种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身边的事,设置教育情境,让学生自教或互教,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案例,并相互讨论当事人的过错或过失,教师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3.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
4.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5.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提高认知水平,同时学会团结协作,从而健康成长。
6.利用校园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7.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历、体验。
六、活动安排
1、 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板报、绘手抄报等途径,宣传和培育健康理念,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与氛围。
今年9月17日是第十六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为贯彻落实《定州市学校“全面国防教育日”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精神,增强我校师生国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构筑中国梦”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全民国防教育大纲》,以“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为主题,宣传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全民国防观念,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调动和发挥好公民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为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成立国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冯英建
副组长:王少华
成员:各班主任
三、活动安排
1.广泛宣传,营造国防教育氛围。利用例会向教师宣传《国防教育法》、《小学、初中国防教育纲要》。利用宣传橱窗,开设国防教育专栏,举办国防教育图片展览。
2.举行一次“全民国防教育日”国旗下讲话,对师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宣传动员。(9月17日)
3.各班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班会。(9月18日)
4.组织全校学生收看国防教育影视片。
5.五、六年级举行一次进行国防知识竞赛活动。
6.三、四年级举行一次国防教育征文活动。
一、引言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可以将数学活动经验区分为:观念性成分、知识性成分和体验性成分等三种不同的成分,相对应的通过小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不断的进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5]。张奠宙认为在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引累情况,本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活动经验进行了研究与案例分析。
二、数学活动经验的涵义
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获取的众多经验中的一种,他涵盖了经验的基本特征,由于它来源于“数学活动”,因此,有其独特之处。数学活动经验有下面两种不同的涵义。
(1)数学活动经验是对以往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的经历在认知方面的感性概括,同时又自然或不自然的运用到新的数学教学活动中。
(2)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中所形成的情绪体验、感性、理性知识和应用意识称之为数学活动经验。
三、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设计
1.数学活动目标的确定
数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根据确定的目标设定教学活动并进而确定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就是从设计的数学活动中来的,借助活动的特性,帮助学生进一步促进数学的学习效率。因此,为使教学活动产生一定的作用,这种基于活动的数学经验,就要求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2.对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
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是教学活动经验获取中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并积极参与的活动,参与活动过程中,伴随着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教学活动。小学生与小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就需要了解各个小学生的特点、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小学生的特征分析主要涉及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习动手能力、生活习惯以及家庭背景等诸多方面。围绕着上述特征开展相应的教学设计并通过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实现让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取[7]。
3.活动情境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小学生的参与,在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探索、理解相关的数学学习内容。数学教学活动情境的创设通常是把有关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渗透到新设计好的活动情境中,通过播放音乐、讲解故事、做游戏入手、播放相关的动画片等手段,激发小学生的极大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以便能够有效地与小学生已有的或正在获取的经验和相关的概念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四、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活动经验的案例及分析
案例一:苏教版三上《认识分数》
1.设疑引题
星期天,小明和小红去公园郊游。他们带了许多食物,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这些食物怎么分才公平呢?可以平均分。比如说: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2个;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人1瓶;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半个。
2.提出问题
每人2个用2表示,每人一瓶用1表示,那半个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到底该怎么表示这半个蛋糕呢,看来用以前学过的整数无法来表示这半个蛋糕,所以我们要认识(1/2)这样的一类数,它叫做分数。
3.解决问题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可以怎样分?老师这里有一个蛋糕,你愿意上来帮老师平均分成两份吗?为了分得更加准确如何分?我们可以先对折再来分,这样才能分的准确。其中一份老师打好斜线,并进行涂色,涂色部分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一呢?没有涂色的部分呢?
4.知识学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蛋糕的1/2,如果,老师给你一个图形,你能先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它的1/2吗?依次展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问: 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吗?为什么?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都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涂了其中的一份,所以都可以用1/2来表示。
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为什么?给出一副图,涂色部分并非它的1/2,是1/4。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看来,不光1/2是分数,1/4也是分数。
5.知识扩展
从2号信封中取出圆片,每人一张,折一折,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完成之后,把1/2、1/4、1/8贴在黑板上。并进行分数大小比较。学生可以根据涂色部分大小来比,也可以通过意义来比。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6.分析
该案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认识分数的教学设计。在案例中有游戏、音乐、折纸、多媒体等操作活动,这让我看到了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子,因为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儿童、活动、经验三个中心,这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学校课程以学科为中心,没有考虑小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脱离生活实际而提出的。该案例中设计了一些活动,其中一些数学活动是一些理解水平的数学活动是为了更好的让学生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而做的铺垫。设计的数学活动不宜过多,否则,就有可能使数学课走向活动化的倾向,使学生不能清晰的掌握数学活动的经验。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生;案例教学法;兴趣;效果;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总体把握教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嵌入特定的教学案例,以此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良好目的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就案例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展开初步的分析c探讨。
一、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向往直观、形象的外界事物,对其有着较强的探究兴趣及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他们自身的学习注意力也较容易涣散,维持的有效时间非常短,这就导致了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考虑到小学生的这一主观学习特征,笔者在自身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就有意识地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即在展开具体知识点教学活动之前,率先为学生呈现一定的学习案例。例如,在教学“文化采风 礼仪中的文化”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就为学生出示了如下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美国人在接受礼物时倾向于在送礼者面前当场打开礼物,并对其致谢,以此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真心喜欢这一份礼物。但是,大多数中国人都不会当面拆开礼物,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一种极其不尊重送礼者的行为表现。
教学案例二:面食是中国人的一大主食,我们在吃面条时会直接用筷子,甚至是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但是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中,人们通常会用叉子将面条卷起来再吃,而且无论是端起碗还是吃面条时发出“哧溜哧溜”的声音都会被认为是极其不礼貌的用餐行为。
在笔者陈述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非常好奇,纷纷发出“原来同一件事、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国家中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含义”等类似的感叹。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此时的注意力最为集中,学习兴趣及探究热情最为强烈。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说明“不同的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礼仪文化”这一学习主题,学生便能以更加饱满、热情的姿态持续投入到这一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将借助案例教学法诱发学生产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优化小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多依赖于直观化的思维思考方式,因此,他们在理解某些知识点时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大大影响了其最终的实际学习效果。
而要想真正达到上述目标,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不失为一种突破方向。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学习“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这一内容时涉及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科技在带给现代生活诸多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的危害。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多将上述知识点死板地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虽然能短时期内能对其进行一五一十地机械记忆,但时间一长,便很容易遗忘,教学质量不容乐观。鉴于此种情况,笔者适当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向学生提供了如下三组真实的案例。
案例一:小学生张华在学习生活中灵活运用了电脑技术,如用电脑在网络上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利用QQ、微信等向老师询问一些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这些都使他的学习成绩显著提升;另一小学生李亮却是经常用电脑玩网络游戏,经常逃课跑去网吧。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李亮对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成绩也有原来的名列前茅滑至班级后几名。
案例二: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汽车技术越来越先进,截至2015年,我国的机动车总数量高达2.79亿辆,这都为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大批量汽车行驶过程中排放出的油烟,也使得空气质量严重下降,致使经常出现“雾霾”这一顽固的空气问题。
上述两个案例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实际例子,有着自身的独特认识与看法。如此,借助案例就使得学生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这一内容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体验,从而真正取得一举多得的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发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笔者认为,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向学生展示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教学案例,并以此为基础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疑难问题供学生进行自主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包括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等在内的多重学习能力的良好进步与发展。如,在学习“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这章内容时,笔者就特意为学生补充了如下的案例:据相关媒体报道,小学生之中相当一部分人热衷于购买所谓的“有奖卡片”,该卡片的“中奖规则”具体为:若是能在卡片中刮出特定的汉字就能到“中奖”,并领到特定的奖品。在采访中,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购买这种“有奖卡片”的动机在于“碰碰运气”,甚至有学生表示他们会将大多数零花钱花费在其中。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上述“有奖卡片”是否属于健康文明的休闲娱乐方式?长期沉迷于其中会对我们青少年学生带来哪些消极的不利印象?
上述生活化特征充足的教学案例使学生的参与兴趣及讨论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与调动,他们纷纷自觉且主动地投入到小组课堂讨论活动之中。如此,在讨论活动之中,不仅很好地培养、锻炼与发展了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进步与发展,除此之外,更是使他们对之前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灵活实践运用。综合上述两点来看,案例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切实起到锻炼、发展小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良好目的。
案例教学法既是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优化其学习效果、促进其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得到切实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教学途径。为此,我们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案例教学法进行灵活而科学的运用,此举将真正推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学科教学的更好发展与显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