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力转移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此次将武威市作为调查对象的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它人多地少,武威市常住人口182.2万,城镇人口50万,农村人口132.2万,农村人口全市人口的72.56%,农村富余劳动力约30万左右①,农民外出务工已成为了当地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二是武威市人多水少,作为石羊河流域内地区,全市人均保灌耕地2.6亩②。在石羊河综合治理过程中,不仅面临着节水灌溉的任务,还需要妥善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的问题。具体来讲,近几年武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特点:
1.劳动力转移增速快、规模大:自从改革开放,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自199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迅速增加,中间略有波折,但依旧呈上涨趋势。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增长速度将在4%-5%③。
2.年龄构成轻:近年,武威市外出劳动力的年龄越来越低,其年龄已低于平均值,而且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更低。
3.文化素质增强:近年来,在武威市的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文化程度逐年升高,其中初中文化程度达到65%,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达到16%,这两个数字都比全部劳动力相应文化程度多出几个百分点④。
4.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流向:主要由落后地区向“北上广”经济发达地区。据国家统计局调查,外出务工者中,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2.4%⑤。
5.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在武威市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且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6.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具有兼业性:他们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7.组织性增强:近年,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中,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外出的比重提高;由用人单位直接招聘外出的比重提高;由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比重下降;靠自己碰运气外出打工的比重下降。
8.区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要动力: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显示,在转移劳动力中,区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县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⑥。
二、甘肃省武威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具有无序性、盲目性
由于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畅通,农村劳动力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无序性和盲目性,到最后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农民分散外出务工,在外地就业也得不到保障。
2.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剩余劳动力就业面窄
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与“劳动技能较低”已成为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因素。劳动力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缺乏,劳动者就业岗位选择面窄,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不高、收入低的工作,难于在外面立足。
3.打工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农民工侵权事件常有发生,这都是对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的一种侵害。而农民工受到侵权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之间在工作性质、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形成了工与农、城与乡反差强烈的群体界限。农民工的知识层次决定了他们不会自觉通过司法手段来维权。其次,也是由于我国司法程序较为繁琐且费用相当,对农民工来说是一道不小的心理和经济障碍。另一方面,农民工来自全国不同省份,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没有建立一个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组织,没有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
4.农民外出务工时子女教育受到影响
1)接受教育和学习单一,无法适应发展的社会
外出务工人员大都远离家乡,很难和子女们见面,作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只能靠通电话。因受条件的限制,联系的内容也十分单调,孩子都十分渴望亲情、照顾和关爱,这些都是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做到的。
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由长辈照看,由于祖辈年迈体弱,缺少文化,很难承担起教育的重担,且农村老师教学任务很重,无力在教育和生活上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尽到责任,这样就限制了他们无法获得更多的课本外的知识,也无法很快适应发展的社会。
2)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令人堪忧
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因缺少亲情的呵护,变得敏感、多疑、孤独、脆弱,与他人关系紧张,这样导致了这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或辍学,或结伙成群,或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这样促使他们心理问题愈加突出。
5.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部分人员工作不稳定
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往往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一些苦、累、脏、危险的工作,而且工作时间超出正常上班时间,经常加班加点,有时候工作量大,有时没工作,工作的不稳定性致使收入得不到保障。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农村发展已具备很多有利因素,但依然存在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低等问题,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不仅能够改变农村与城市居民在数量上的比例,实现农村剩余人口的逐步向市民转化,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而且也有利于农民增收,实现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作者单位:新疆大学学院)
注解:
①武威政府网,2013年10月20日
②《对武威农民收入偏低乡镇增收问题的思考》,2007年05月11日
③中国人民银行武威市中心支行,《武威市劳动力转移与反贫困研究》,《甘肃金融》2008年09期
④国家统计局武威调查队,2010年.中国统计出版社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中图分类号:F304.6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现状与转移特点分析
1、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1)农村人均占有资源不足。剩余劳动力的经济本质是劳动者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源,从而丧失或部分丧失追求经济福利的机会。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土地和资金是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而劳动力的数量供给却相对过剩,所以必然会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渠道单一。受传统的农村产业观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乡村工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很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处于萌芽阶段,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剩余劳动力总体数量很大。目前,农村人口有9亿多人,农业劳动力45亿人,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按照我国农业现行生产技术水平要求,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约为2亿人。
(2)农村剩余劳动力地区分布不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带有普遍性,但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山区,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率较高,地区差别比较明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4%,小学程度的占31.1%,初中程度的占49.3%,高中程度的占9.7%,中专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程度的比重为0.5%,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文化素质比较低。
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就业人口比重过大,超过农业生产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我国特殊的工业化启动历程和方法使我国长期存在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剪刀差收益转移,农业劳动者对转移收益预期一般为正值,转移总会发生,体现出以下特点:
(1)数量巨大。据1997年年鉴统计,当年发生地区转移的人数就有3,000多万。
(2)转移意愿强烈。由于家乡的贫困,生活艰苦,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接受低工资,且又十分累、脏的工作。
(3)转移具有一定盲目性。农民信息不灵,一般是先到工作机会多的地方然后才开始寻找工作,最多只是依靠同乡的踩路效应辨识信息。这种盲目性往往可能使转移成本损耗而难有所得,转移成本变大。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程度、速度、规模都在趋缓。
1、二元经济体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滞后的根本原因。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化发展战略和资金积累模式。这种战略可以概括为: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重工业导向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使得我国产业的形成脱离了劳动力剩余和资金短缺的客观实际,向着资本密集型而不是劳动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的转移。
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低素质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畅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能否顺利实现,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劳动力自身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15.68%。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仅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劳动者素质低下已成为阻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政策
1、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城市化对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来实现。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城市化聚集效应来实现的;二是通过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来直接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是通过城市化所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2、进行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转移提供制度保障。(1)土地制度创新。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变革与完善比较可行的选择是:首先,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农村农用土地坚持社区农民集体公有,长期归农民经营使用;其次,切实保障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权,允许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2)改革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消除城乡户籍差别,使户籍不再与劳动就业、居住权利、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相联系,使户籍真正成为一种表明公民居住情况的证件。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必须与城市居民住房、医疗、教育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必须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相结合。(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到小城镇,割断与农村土地的联系,农民最大的担心是搞不好没有退路。因此,应尽早为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民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主要的是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作者单位:1.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山东省莘县职业中专)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现状问题;对策
0 引言
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逐渐对我国产生深层次影响,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相应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造成了一定冲击。2009下半年,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却有所下降。农村富余劳动力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
1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两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7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1480万人,比上年的10973万人增加了507万人,增长4.62%。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1 外出就业总量增幅下降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4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4~1997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7~1999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9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9~2006年年均转移400万人,年均增长约4%左右,2006~2008年增幅更是达到500万人左右。而到2008年的下半年开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到了2009年的下半年虽然有所增长,但增幅却只在3%。
1.2 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9年,外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福建省47.0%、江西省42.5%、安徽省35.6%、重庆市32.2%、河南省31.8%、四川省31.2%、湖北省30.1%。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3%,四川11.2%,安徽9.8%,江西8.6%,江苏6.9%,湖南6.7%,湖北6.6%,山东6.1%,重庆4.6%。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3.8%。
1.3 省内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流入地 在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和内陆的大中型城市相对工资收入比较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这些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7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2.3%的人在自己的省内打工,而其中到省城打工的占20.7%。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6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8和1.1个百分点。
1.4 就业方向劳动密集型产业 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技术和知识的缺陷,主要工作行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低,对学历要求低,但是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2008年进城务工人员所在行业的比例是:建筑施工业17.3%、电子电器业12.5%、制衣制鞋业12.7%、住宿餐饮业9.8%,这四个行业就占了全部农民工所在行业的一半以上。除了这些行业,还有些行业也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务服务业6.1%、机械制造业5.8%商、食品制造业4.9%、居民服务业4.5%、交通运输业4.3%等。
1.5 外出农村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 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 在土地、资本、技术乃至相关制度安排为既定的条件下,农业产出可看成是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函数,这种供给结构主要表现为农业劳动力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一般而言,在其他各方面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恰当的农业劳动力供给结构所带来的产出肯定高于其他供给结构的产出。
2.2 农村内部产业结构失衡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内部的产业结构状况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体上主要表现为产前、产中和产后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法律、科技等咨询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缺乏后劲等等。
2.3 现行土地制度的双重功能与农业剩余劳动转移存在着矛盾
我国目前的土地制度具有经济和保障的双重功能。虽然最近我国的农业生产的增长速度有所减慢,还有一些农村农民对农业生产不抱有信心,产生了懈怠的心理,但是土地经济功能的削弱并没有让农民失去对土地的依赖。我国的土地保障影响着我国土地的经济性和规模经营,从而制约了土地的经济功能的发挥。这样造成了一种矛盾,既想去外出打工,又不想放弃农村户口。一方面,由于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的效率较低,这就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另一方面,这一部分外出的打工者仍然对土地存在着依赖,因此仍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土地承包权。
2.4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的转变的。因此出现了另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日益严重,已经成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 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当前,我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应该有这几种政策取向。
3.1 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3.2 依托工业化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工业化的进程推动着国家的服务业,交通业,建筑业等等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发展能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种工业化的目的是在工业化的推动下使得城乡工业一体化,并达到城乡劳动力的一体化,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并注重行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前景的预测。
3.3 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布局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在城镇化的进重中更多的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产业结构上看,要大力发展农业的副产品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地区布局上看,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要发挥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的发展乡镇企业,并增强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另外,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使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适度集中,改变其布局分散,外部不经济和规模效益低下的状况,通过关联企业的乘数效应使现有乡镇企业的小城镇就业容量扩大。
3.4 调整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通过剩余劳动力流动转移和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实现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土地的规模经济,增强土地的经济功能,并实现由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与跨越。政府要积极地、渐进式地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合法地、自由地迁入到城市和城镇中,这对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造,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方面,应该逐渐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的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城市下岗职工与农民工就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另外,应该规范政府行为,禁止和取消政府机关对外地劳工的一切收费,在子女入学、税收、购买住房方面给予其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3.5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在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职后教育。同时,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现代经济,2008,(6).
[2]林郁.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初探[j].消费导论,2008,(9).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培训 短板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293-01
随着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使得未来将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体系中来。但在现实中也存在着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即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还面临着诸多短板。目前承担培训工作的职能部门,为各级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而具体实施培训任务的机构则主要由各类型中职学校组成。通过对现有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以政府专项经费支撑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必然存有着以政府指令性任务为导向的培训特征,这样就忽视了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要求。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的存在属于系统性问题,而破解培训短板的对策也就需要在整体观下来进行构建。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
具体而言,这里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短板分析:
1.1 培训项目较为固化
从逻辑出发可知,应以市场需求结构为培训项目的选择,这本质上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培训中的体现。但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受专项经费支撑,并委托中职学校具体实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培训项目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匹配度,中职学校则是以专业教学方式来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2 培训管理较为松散
首先需要指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具有显著的社会公益性特质,同时也充分尊重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意愿,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培训管理较为松散。而且,农村劳动力的纪律性和个体意识残缺,这就增大了培训管理的难度。不难知晓,培训管理松散现象将直接制约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1.3 培训评价存在缺失
以公益性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特质,也就在另一面弱化了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工作。在培训评价存在缺失的情形下,将产生两个不利的后果:第一,难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第二,无法获知农村劳动力对技能的掌握状况。
2 破解短板的思考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培训短板,这里相对应的对如何破解短板进行以下三点思考:
2.1 破解培训项目固化的思考
上文已经指出,中职学校作为承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机构,在一定层面需要以政府相关部门的培训原则为导向,而政府部门的培训原则具有逻辑自洽的特点,但却无法保证与市场需求结构的动态匹配性。因此,在中职学校丧失了培训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其从事专业技能培训的优势也就难以施展出来。
2.2 破解培训管理松散的思考
培训管理松散现象将会影响到培训的质量,从而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但我们无法通过加强培训制度管理来应对,首先这类培训具有社会公益性,再者该类培训需要遵循农村劳动力的个体意愿。更为重要的是,在破解培训管理问题时,需要明白农民个体行为偏好对培训管理的排斥力。因此,既不能单纯的用制度管理来强化,又需要尊重农村劳动力的行为偏好,这就构成了破解的思路。
2.3 破解培训评价缺失的思考
不难明白,若是在该项培训中存在着评价缺失的现象,那么就无法对政府专项经费的使用负责,甚至会因此滋生出腐败问题。作为劳动技能培训,其培训效果不仅要由农村劳动力个体说了算,还需要由市场在进行评价。
3 对策
根据以上所述,对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3.1 发挥中职学校的培训能动性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在职业技能培训上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时,由于深受政府职能部门的影响,而无法在自身能动性下调整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为此,这里就需要建立起能够发挥中职学校培训能动性的机制来。笔者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应在培训方案设计和调整上给予中职学校更多的自。
3.2 发挥政府部门的过程监管性
政府尽管是专项经费的承担着,但政府不应深度参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却要履行公权力所赋予自身的监管职能。这就决定了,政府职能部门应对中职学校的培训工作进行过程监管,并设计出末尾淘汰机制,促使中职学校认真履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了拓宽中职学校的选择面,也可以将民办中职学校纳入到承接培训工作的范围中来。
3.3 以乡镇为单位加强组织管理
为了减轻中职学校的培训管理压力,上级政府部门应建立以乡镇为单位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即由乡镇委派专人参与到对受训农村劳动力的管理中,这样就可以发挥这样几点优势:第一,来自于同一个乡镇,能够满足农村劳动力“抱团取暖”的行为偏好,从而可以在相互感染下助力组织管理;第二,乡镇委派专人参与管理,不仅能够了解中职学校的培训状况,也能因熟悉民情而促进培训管理工作的开展。
最后,在进行培训评价时需要从受训农民个体感受,以及市场反馈等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核。
4 结语
通过对现有的培训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以政府专项经费支撑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其必然存有着以政府指令性任务为导向的培训特征,这样就忽视了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结构的要求。为此,当前就需要从:发挥中职学校的培训能动性、发挥政府部门的过程监管性、以乡镇为单位加强组织管理,以及建立多元评价途径等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 张竺鹏.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发展现状与实施对策[J]. 职教论坛,2005(28):29-33.
[2] 刘国永.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践与政策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38(4):39-45.
【关键词】东北产粮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影响因素
东北产粮区从广义上讲是指东北三省的县域农村经济;从狭义上讲是指东北三省的主要产粮带,包括黑龙江省的西南部,吉林省的中西部以及辽宁省的中部,本文采用广义的界定。这一地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18.7%,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国的平均数高80%,粮食总产量接近全国的1/8,人均商品粮量居全国首位。①
1982年,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分别居全国的第一位、第二位、第四位;1984年,吉林、黑龙江农民的纯收入居全国的第四位和第八位;1989年三省的工农业总产值居全国的第二位、第六位、第七位;而到了2002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的第九位、第十五位、第十三位,吉林、黑龙江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经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1年东北产粮区农村家庭经营收入约占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81%,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非农业收入和进城打工的收入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可见东北产粮区的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这也成为制约东北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2009年,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居全国第九位、第十位、第十一位,低于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地区,而这些高收入地区的工资性收入是最高的。②目前,东北产粮区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依旧是农村家庭纯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提高工资性收入至关重要。
东北产粮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相对同质性、群体性。如果按照劳克森相对指标将东北三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增长率和全国人均收入与增长率进行对比,即a=东北地区收入水平/全国收入水平,b=东北地区收入增长率/全国收入增长率。本文以近几年全国和东北产粮区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为例,分别计算平均增长率,计算结果为a>1,b
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分析
2008年底,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国的3.36%,4.55%,9.72%,2009年底,辽宁农村居民家庭土地经营情况中经营耕地面积3.5亩/人,吉林为7.63亩/人,黑龙江为11.73亩/人,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26亩/人。东北产粮区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力转移比重偏低。③本文主要从农村从业人员比例,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源,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来分析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状况。
从农村从业人员比例来看,绝大多数的乡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东北平原是我国第一大平原,该地区属于黑土层,其中一、二等耕地约占80%,不宜耕作的仅占0.64%,非常适宜农业生产。东北产粮区与全国其他产粮区相比,农林牧渔就业人数高出华中产粮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可见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对缓慢。
从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来源的纯收入看,东北产粮区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来源中农林牧渔的收入仍占很大比例,居全国的首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按来源来看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一般为在乡镇企业或城市二、三产业的劳动收入。工资性收入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情况,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在非农业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东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空间上的转移是十分必要的。
从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的比重来看,在东北产粮区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年末人数以及乡镇企业就业人数的统计中,东北地区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在产业中的转移。
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包括空间的转移和产业间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东北产粮区农村目前存在以下三类农户:一类是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生产并存(兼业型农户);一类是农业生产占据其全年的大部分时间(纯农业生产户);一类是全部放弃农业在本地或外地从事二、三产业。在东北地区前两类农户比较多,尤其是兼业型农户,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缓慢。影响东北产粮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包括: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力自身的因素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思想观念因素。东北地区许多农村劳动力受传统重农轻商的思想的影响,不愿意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还有一些人认为当农民就要把种地作为终身选择,导致一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把耕作土地看作是唯一的生存致富之道。但也有一部分人受市场经济思想的影响,进城务工,从事非农业生产。
第二,劳动力的素质因素。农村劳动力大多缺乏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他们在心理上惧怕转移。观念的改变,技能的提高,有待于我们做好宣传工作,需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技能培训。
第三,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粮食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缺乏竞争力。粮食主产区的农民收入增长乏力,有些地区人们已放弃农业生产,形成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军,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但一般来说,粮食产区的劳动力转移低于非粮食产区。
外部因素。主要指除劳动力自身因素以外的其他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第一,东北地区人均耕地较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少,农村劳动力转移较慢。据2002年统计资料显示,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人均占有耕地约6亩。东北地区农业人口比例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耕地却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对比各地区县辖乡镇的农业人口来看,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也是全国最低的地区,约占66.22%。此外,虽然农村劳动力有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但东北农村出现一种新的现象,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等原因,下岗职工增多,许多非农业人口从事农业及其相关产业,这种从非农产业向农业产业的转移不容忽视。
第二,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县域范围内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相对较少,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因而,应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东北地区乡镇企业单位数以及就业人数方面要相对低于河南、湖北、四川、山东、河北等产粮区。规模以上的企业较少,除辽宁省的海城市、大石桥市超过100个外,其余县(县级市)从20到100不等,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④最近几年,东北地区约有30个产粮县的粮食产量超过了50亿吨,其中既有全国百强县,也有省级贫困县。这说明粮食增产不是增收的关键,增收还要靠民营经济的带动,一般来说,假如一个地区的民营经济发展落后,那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就比较缓慢,而民营经济带动的其实就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东北产粮区县域经济发展缓慢,辐射效应低,影响了生产要素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移,劳动力就地转移的空间缩小。根据东北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应大力发展县域范围内农业的后向产业,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东北产粮区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不高。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农业机械总动力远远低于华东地区的几个省市,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东北产粮区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经营农业。东北产粮区种植玉米、大豆等土地密集型作物,对土地的经营规模要求较高。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农业就业人口的减少,劳动力所负担的耕地面积呈扩大的趋势,东北产粮区存在剩余劳动力,但要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因为劳动生产率低,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会影响农业生产。因而,农民不愿离开土地,离开就意味着放弃较大的机会成本,所以这里还未形成劳动力流动大军。
第四,制度因素影响。在我国,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缓慢的例子较多,其主要原因就是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流动。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主要是建立在以国有企业为主导的基础之上的,产权制度基础不同,便影响了劳动力的流动。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逐步深入,土地承包制度与土地流转制度逐渐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巨大利益差距的影响,这些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现实。而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离不开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努力。⑤
【作者单位分别为: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社科部】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第132页。
②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③毛育刚:《中国农业演变之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