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第1篇

我国西部的现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点

西部地区矿物资源丰富,据对全国省际人均矿物资源禀赋条件的调查,条件最好的省份是山西和内蒙古;其次为四川、辽宁、新疆、青海;再次是宁夏和云南。显然,西部地区都是一个聚宝盆。然而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多种原因,西北地区经济却相对落后,结果长期以来,资源优势不仅未成为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反而沦为了资源的主要输出地,致使其产业结构畸形,能源、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重工业比重过大,相应的污染情况也极为严重。如甘肃作为一个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的省份,其石化、有色冶金、建材、电力等支柱产业也成为了最主要污染物排放行业,对环境构成了极大压力。再如青海省的西北部,随着柴达木盆地工矿区的迅速发展,使得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排放到大气中。2000年青海废气排放量高达607.37亿m3,而净化率只有0.47%,严重损害了大气环境,东部的“硅铁走廊”已成为“黑色走廊”。可见西部地区畸重的产业结构,对其环境产生了极大污染,在此种产业结构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在发展循环经济时,要注重清洁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西北5省区占全国面积的39%左右,在这广袤的大地上,自然条件多样而又严酷,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目前,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双重影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生态化发展赖以持续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系统已相当脆弱。西北地区大部分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年均降水量在550mm以下,少的不到100mm,如,敦煌只有29.5mm,吐鲁番几乎无雨,内陆河流域水面蒸发普遍偏高,塔里木、柴塔木、河西走廊等地平均在1800mm以上,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在气候干旱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不少河流干涸断流,生态环境质量变差。水土流失也是威胁西北发展最大的生态灾害,特别在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300-600m3,流失土壤5-10吨,从而造成了土壤日益瘠薄。西北土地沙漠化问题也非常严重,陕甘宁各省(区)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本省土地面积的67%、43%和70%;在新疆、青海等省(区)土地荒漠化年扩展速度高达4%以上,已有1/3面积的草原退化。西北地区面临的干旱、水土流失、荒漠化、草原过牧等问题,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进而产生“生态贫困一经济落后一环境退化”的PPE恶性循环怪圈。为了打破这种怪圈,也需要从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寻求突破口。

西部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我国水源发祥之地和大气生成之所。青海素有“江河源头”、“中华水塔’’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出自青海的水量分别为225.3亿m3、176.2亿m3、108.4亿m3,占各自流域的49.2%、25%和15%。青海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国很多地区的水量和水质。西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中部和青藏高原东缘以东地区,是我国的东部季风气候区,如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就会直接影响中部和东部地区大气环境。近年来,北方频繁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其原因就是西部地区的荒漠化所致。显然,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源”,具有特殊生态功能、对全国生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全国生态环境,在发展循环经济时,我们切不能忽视这点。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实现人地关系的协调和均衡,增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绝不能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国西部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困境

由于种种的原因,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中东部,而且西部发展基本都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依赖于地区资源,西部地区发展过去走的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化道路。这种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剧了粗放型经济发展与有限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和自然资源严重短缺,出现生态环境日渐恶化的趋势。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这种现状也给发展循环经济也造成了很多的困境。

思想观念落后的限制雨果说过:当观念成熟时,武力都挡不住。由此说明观念的重要性,同样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也不例外。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原因,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特别是政府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政府的传统政绩观念也还未改变。长期以来,我们的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上追求晋升,经济上追求GDP,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意识淡薄,落后地区政府出于赶超需要,更是不余遗力寻求经济的高增长,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而且政府观念不转变,企业、公众的观念也很难转变。实际上,政府的cDP拜物教是通过企业实现的,如果政府未能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那么作为逐利而为的企业,作为追求享乐的消费者,就更不会考虑环境的价值了,而公众环保观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政府公共管理与服务职能意识不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其管理体制就有别于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管理模式,它需要政府诸多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与协调。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改变以前管理方式,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意识。目前,从管理体制上看,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符合自然、经济规律及纵向和横向协调的生态建设科学规划,缺乏既能体现政府行为又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政策措施,缺乏生态环境建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缺乏统一的决策和管理体系,以至于各自为政,导致责任分工都不明确,形不成治理综合效益,最终太大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也不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我国西部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保障不够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皆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同样。立法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保证,世界上循环经济发展领先的

国家,如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皆是通过立法来强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的。通过立法把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在法制的轨道上,保障其健康发展。尽管我国已颁布了《循环经济法》,但是此法原则性很强,还要求地方政府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通过制定地方性法规加以贯彻。西部地区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的立法及法制建设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虽然已有一些关于工业生态建设、污染排放限制、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关规定,但都因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实施,具体效果并不明显。

面临的技术和资金的困境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发展循环经济都是如此。从需求看,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所急需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先进适用技术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西北地区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单纯依靠地方经济自身的积累,投入势必有限,如何解决资金短缺难题,始终是困扰着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大问题。

西部地区要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上存在的困境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西部的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发展循环经济,实际就是在走用生态文明(绿色)、信息化引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发展道路。需要指出:科学发展观不单是世界观认识论还是可以转化为一系列广泛运用的方法体系。例如,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就要靠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有实际效果的节能减排,这就需要依靠企业信息化、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网络化来带动,否则,就无法实现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微观操作原则以及中观之产业生态链和区域生态园的构建。再如,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本运动规律,否则,在当代,循环经济无法生存与成长。

我们现在所说的循环经济(cyc,lieexonmomy),是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体系,是基于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运动的经济形态,其基本内容是在资源开发与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中,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达到保护环境,降低资源耗费的目的。这种经济形态把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融为一体,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3R”:资源利用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增强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是一个自然生成经济模式,而是在政府加强规范和引导下发展起来的。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虽然发展循环经济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不同,模式也不同,但在政府主导循环经济发展却是相同的。因此,地方政府能否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重要要。西部地区作为重工业污染区、生态环境脆弱区、重点生态资源区,更是需要地方政府树立保护生态环境观念。如果政府观念转变了,那么通过宣教和示范,就可以增强公众的保护生态环境观念,从而在全社会都树立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具体言之就是:

1.政府要有新的经济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考虑生态承载能力,更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即要推动经济增长,更要注重环境保护。

2.企业要有新的经济效益观。传统工业经济效益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效益观念是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通过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3.消费者要有新的消费观。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观念,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倡导适度消费、循环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

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支持经济政策体系一般应包括两个层面:基本政策、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具有宏观性和指导性,具体政策政策是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当前迫切需要出台一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具体政策:

1.环境保护政策。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难以扭转,很大程度上在于保护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滞后。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这意味着平均每年需要降低4.4%,这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只有依靠硬性环境指标的约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能实现所期望的平衡。比如甘肃省“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到1.9吨标准煤以下,比2005年下降2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将下降到136万吨以下,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将降低到200立方米左右,比2005年下降30%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将达到50%以上,比2005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技术支持政策。充分利用西部地区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产学研联动”的技术研发体系。促进循环经济短缺技术、关键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不能把技术停留在知识层面,要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对策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人都关注经济发展,这也使得他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经济的发展促使企业的生产也在不断的扩大经营,这就加大了破坏生态环境的力度,从而使得生态环境无法满足人民生活以及发展的需要。又因为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不仅无法为动物提供和谐美丽的家园,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在企业高速发展时,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就破坏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研究,找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及时的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这也是为了给动物和人类提供一个更加美丽的家园,同时也是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也可以促进让人们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并且也让企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从而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相协调。

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对动物和人类

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为动物和人类提供一个和谐美丽的生活家园,这也可以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和谐美丽的环境不仅可以愉悦身心,同时也可以激起人民对它的保护欲。美丽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也需要大家共同维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更好的促进环境的建设,并且可以让动物能够拥有一个干净的生态环境已供它们生活下去。而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地球的寿命,从而给人类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以及精神归宿。

2.对社会

企业在发展中有可能会向河里排放污水,或者是砍伐树木,也有可能会向空气中排放污染物,这样一来就会使得企业以破坏生态环境发展为代价来进行经济发展。如果企业一味地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就会使得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了破坏,也会打破大自然的平衡。所以,这也需要国家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让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能注意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企业可以认识到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并且尽全力去补救企业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不仅仅是对社会的负责,也是对人类的负责。

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1.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由于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无法更好的完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企业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那么他们就会你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企业的经济,这样就严重损坏社会效益。而且,又因为人们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不会对生态环境加以保护,这样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样也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2.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

由于缺乏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这也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缺乏专业性,那么他就无法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对突发状况也无法更好的解决,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缺乏素质和责任心,这会使得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工作热情和细心,并且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这样就给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带来阻碍作用,这样也就自己阻碍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四、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要想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增强企业和人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可以通过宣传、游行、讲解等方式来让更多的人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当然,我国的生态环境部门还可以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课程的方式来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良好的意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具备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激发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欲望,从而付诸于行动,以此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培养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

要想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那就需要培养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生态环境部门在聘请生态环境保护人员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员,并且对于在岗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进行专业性知识的培训。并且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激励制度来激发生态环境保护人员专业性课程的培训热情。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都完善,同时,专业的生态环境保护人员还可以根据现存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从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

五、总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和人民都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这就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所以,要想保护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个干净而舒适的生活环境,那就需要能够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当然这也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虽然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我国的有关人士还在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这对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庆礼.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可是续发展[M].生态环境资源管理,1995.

[2]林迎星.可是续发展中国生态环境发展的一个现实话题[M].世界生态环境研究,2000.

[3]赵景柱.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系统分析[M].生态学报,1999.

[4]徐中民.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M].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第3篇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21世纪高校道德教育的新内容,它是针对日益加剧的环境危机以及大学生生态道德的缺乏而提出来的,并逐渐成为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文章主要从家庭、社会和高校三个途径探讨了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通过三方形成合力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对于加强生态文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途径

1加强家庭生态道德教育

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至关重要。家长生态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素质高的家长会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引导大学生向其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过来说,素质不高的家长对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起着消极作用。因此,家长应该随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从日常小事做起,自觉遵守生态规则,给孩子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孩子养成善良的生态行为,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应进行指引和改正,从而提高孩子的生态道德素质。

2加强社会生态道德教育

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与合作。一方面,政府应该重视并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只有一个国家的政府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人民群众才有可能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因此,要想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就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政府意识到其重要性,才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制定相应法规来支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不仅要依赖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律对那些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制裁。只有道德约束和法律制裁双管齐下,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弘扬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不仅要使其在社会上传播,也要使其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认可。通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使人们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抛弃以前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重新定位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类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人类与大自然共存共亡,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人与大自然和平共处。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教育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这一重要环节,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要建构完善的条件支持体系,确保生态道德教育的顺利进行。

3.1强化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基本载体,教师授课的必要手段,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媒介。生态道德教育的复杂性要求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活动是宣传生态知识的主要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更新教育观念,适当的补充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调动大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同时使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观点深入人心,使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形成生态意识,激发起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从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业中。

3.2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

高校应该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全方位普及生态知识,这些校园文化载体包括广播站、校报、宣传栏和学校网络等,这些文化载体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它们会及时的反映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对大学生的生活有着引导作用。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引导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的养成。一方面,这些载体应该开设有关生态环境的专栏,展示一些基础的生态知识,对国家关于生态环境的相关政策加以介绍,实时更新目前的生态现状,对世界上一些有效保护环境的例子进行宣传等。另一方面,应该鼓励和奖励那些生态道德素质高尚的院系或个人,同时对那些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事件进行批评,通过这个办法激励大学生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各院系和团委还可以组织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征文活动、评选环保少年、演讲赛、辩论赛等,提高学生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

3.3丰富高校生态实践活动

生态道德情感不是教育者强加的,而是受教育者在经历各种生态活动中慢慢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与大自然的亲身接触中体验大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其生态情感,所以说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脱不了干系,社会实践是生态道德教育重要的第二课堂。第一,高校应该利用环保节日开展活动。第二,走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第三,高校的一些生态保护社团应该组织一系列的环保活动,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生态问题。通过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好的将生态道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环保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增强生态道德观念,自觉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历史责任。

3.4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引导者的位置。因此,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师资和条件是高校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工作。当前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教师队伍参差不齐,针对这种状况,高校应聘用一些专业教师,或者组织一批对此领域有兴趣的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不仅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操的专业教师。

总而言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总结,努力探索出一套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一代代具有生态理念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江滨 胡楠楠 单位:重庆理工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兰婷,徐娴.先秦生态思想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5(08):52.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012

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生态环境的,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共同良性发展尤为重要。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农业的发展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负面;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紧密相连,二者缺一不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业生产的粮食产量也将大大减少。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平衡。

1 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

这些年来,为了发展农业而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从短期上来看,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但如果长此以往,必然带来生态的危机,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必须重视起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排名靠后。节约用水的意识不强,水资源的浪费严重;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水土流失量是50亿t,约占世界的1/12。我国1/2的土地处于干旱地带,常年少雨水,沙漠化现象严重,平均每年增加3000km2。滥砍滥伐现象严重,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现象严重,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2.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合不合理,直接决定资源是否得到优化配置。落后的农业产业结构,浪费了大量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产出效果也不理想。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各地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这样的特殊情况,我国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从实际出发,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农业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实现农业产业的结构升级。我国沿海地区应该适当减少粮食种植,多种植特色植物和农作物,充分利用其有效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我国东北和内陆地区可以发挥其地理优势,多种植粮食作物,足够满足全国粮食需求,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增加农民收入。

2.2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广泛推广科学技术与服务,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保障,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成果的转化率以及科技贡献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所以,我国在科技兴农方面,还需要加大投资的力度,不断地进行摸索和创新。

2.3 实施城镇化战略

实施城镇化战略,推动农村过剩的人口向城市转移,减缓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从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由于我国城乡人口不合理的现实情况,致使全国大部分人员滞留在农村,导致农村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环境压力过大。因此,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对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直接且高效的作用。我国也要保证人口的科学布局,不仅要保证农村人口能够转移到生活条件好的城镇,同时保证农村人民能够在城镇生活下去,这就要求政府在城镇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稳定房价,为转移的人口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使其能够适应城镇生活,并生存下去,实现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从而减缓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

2.4 加快农产品的结构调整

长期以来,我国农药、化肥品的投入量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药和化肥使用量第一大国。我国在农药化肥使用方面严重超标,市场上充斥着许多“毒”产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药和化肥是造成土地污染最严重的因素,土地板结、碱化,严重的导致土地无法再生,无法种植农作物。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发展科学技术,发明绿色环保的农药,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

3 结语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不可偏废。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在不断地恶化,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关执法部门依法管理,全国人民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只有这样,农业才能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民才能更加安康,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和富强。

保护生态环境的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环境保护;有效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S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004-2

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0 前言

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环境是农业和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总体来说,农业要想发展离不开好的农业环境,一旦环境被破坏,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将严重滞后。保护农业环境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工作,保护农业环境也就相当于保护农业生产力,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我国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但是,我国农业的生态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了给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拦路虎”。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农业环境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提出一些保护农业环境的对策。关于农业的有效发展途径,也是本文探讨和研究的重点。

1 中国农业环境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于农业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视。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保护环境的常识,所以保护环境的工作可以算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着,保护农业环境工作的实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例如,国家实行的“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下游防护林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国家重视农业环境的保护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于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环境仍然在不同程度上被破环。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农业生产的压力也不断增加。所以农业环境被破环的问题仍然很严重,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环境存在着大量问题。下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一,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水土流失地区为10的4次方平方千米,全国的农田均在很大程度上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水土流失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越来越严重,全国可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严重危害了农业的生产发展。第二,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且土壤的质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土壤沙漠化的不断加剧,土地面积减少,所以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的缺乏让农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而且衍生的一系列问题也越来越多。越狱化肥、农业的大量使用,土壤的盐碱化和肥力在很大程度上下滑,土壤的质量越来越差,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成。第三,森林减少,农业生产遭到威胁。森林覆盖率的减少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农业生产。第四,工业污染加剧,农田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由于工业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和废弃物的排放直接破坏了整个农业生态的平衡,农田被严重污染。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均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长远发展。

2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对策

首先,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生态环境的知识,提高全国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首先需要在意识上引起重视,保护环境的意识是最终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付出行动的有力保证。所以,大力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是保护农业生态的基本条件。

其次,保护生态环境应该成为一项政策,政府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政府应该采取资源节约型战略,而且要采取资源开发与保护并存的科学政策。土地资源应该要在合理利用的同时被保护,不应该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实行可持续发展。政府还应该严格控制工业污水和废弃物的排放,保证水资源能够合理利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保护环境的科学方针,将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环减到最低程度。

最后,应该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研制出更多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同时,应该理清楚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不应该只顾经济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染的形成,开发和研制能够保护环境的新技术势在必行。更重要的是,应该保证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循环,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上找到一个结合点。争取能够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生态效益,将二者关系很好的平衡。

3 农业有效发展的途径

首先,发展农业必须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大力建设具有大方特色的农业。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需要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的地方优势,这样才能够促进农业区域布局的优化。我国各个地区的特色不同,应该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有竞争力的产业产品,这样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最大化。其次,应该加强农业环境的保护,大力改善农业环境条件和基础设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的农业应该将科学技术与保护环境相结合,建立一套良性发展的系统,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中国人口不断增多,农业的生产压力加大,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长远发展。

4 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现如今,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越来越深,我国农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有效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应该从本文提到的上述方面着重考虑,加大多方面的保护力度,充分重视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J].国土开发与整治.1995

(6):1-5.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

[3] 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