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后托管服务建议

课后托管服务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后托管服务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后托管服务建议

课后托管服务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托管 对策 教育社会学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生活压力之大,生活节奏之快。许多父母因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吃饭、午休、按时接送上下学以及课业辅导。尤其在城市地区,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使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一方面在带来高集聚性、互通性的优势资源的同时,另一方面这种“高效率、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存在的种种不安全因素,诸如交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使许多城市父母尤其是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对孩子放学后或寒暑假里的人身安全、食宿、课业辅导等问题心生担忧。于是,一个专门负责低龄儿童课后临时看管的新兴行业――“托管班”便应运而生了。

“托管班”也称“小饭桌”,主要指托管机构有针对性地面向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家庭,专门负责接送学生上下学、照顾学生中晚餐和午休,并进行作业辅导、陪伴孩子游戏,为中小学学生集中提供安全、健康的课后教育活动场所。[1] 目前社会上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托管服务:一是由私人开办在居民小区内的专营性托管;二是各类教育培训机构或家政公司兼营的托管班;三是个别学校和青少年活动机构,利用自有的场地,临时照看学生。[2] 家长依据需要可选择午间托管、全日托或假期托,收费根据服务类型不同和托管机构软硬件水平的差异一般由上百到上千元不等。

“托管班”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家长在孩子放学后接送、看管和辅导的职责,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教育机构,一方面满足了部分家长的需求,另一方面无疑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过程中对“教育空白”的有益补充,弥补了学校及家庭教育的不足,担负了一定社会教育的职责。因此,有必要从教育社会学视角审视托管班火爆的原因及其社会功能,针对托管班实际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探求提高小学生托管服务水平的对策,以使托管班良性、规范化发展。

一、社会转型冲击下“托管班”的出现有其必然性

1.宏观方面――社会流动的需求

“社会流动”是从动态角度用来描述社会分层结构分化的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的社会学概念,主要指社会成员在社会的整体时空范围内,从某一种社会位置向另一种社会位置转移的现象,一般从方向性上分为两种主要的流动形式:一是指从地位、职业或阶级的下层向上层或者从上层向下层的垂直流动,二是一个人在同一社会职业或阶层内的横向流动。[3]

社会分层的客观现实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存在的流动具有社会普遍性。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信息化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已成为衡量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文化技术等资源,是实现在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不同职业领域的地位转换的重要手段。受教育越多者越有机会获得更多优质的资源,大大增加了参与竞争并取得优势社会地位的机会,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就像索罗金在其著作《 社会流动 》一书中所描述的,“学校是使人从社会底层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电梯”。教育已然成为个体改变命运、求得发展并促进社会良性流动的重要因素。

我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流动基本呈平稳水平。但随着社会竞争日益强烈,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许多家长在自感危机与压力的同时“见缝插针”般送孩子参加各种托管班,期望孩子在自己暂时无暇照顾到的时间里也能得到充分的优质的教育和辅导,以达到向社会上层流动的目的。

2.中观方面――城市家庭职责的社会性外化

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核心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2%增长到2000年的36.22%,到2011年达51.27%,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4] 城市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将人力、能源、信息等社会资源高度集聚,并通过流畅的互通合作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节省资本,以追求最大化利益。新世纪的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以前大不相同,比如结婚礼仪有专门的婚庆所,酒店承办各种宴会,家政公司分担家务,养老院赡养老人,照顾病人有专门的护工,托管班代管小孩等。这些服务性生产逐渐成了产业中心的主要部分,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较第一、二产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步上升是必然趋势。到2010年我国服务业占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为34.6%,比2000年增长7.35%,比改革初期增长22.4%。[5] 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促使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自1978年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人口规模不断缩小,尤其对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在工作繁忙、家庭内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像“托管班”这样专门的社会机构来承担部分家庭职责,将一部分家庭内部的分工转变成社会分工,这样原本由家庭承担的职责向社会外化了。

3.微观方面――家长的需求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和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家长对托管班的需求是使托管行业新兴繁荣的直接驱动力。总体来看,目前家长对托管班的教育需求主要分三大类:一是因为工作繁忙,对孩子放学后到下班前这段时间和中午休息与用餐的照料上实在无暇顾及,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一部分家庭里虽然有老人或保姆,具备照看孩子的条件,却担心孩子不能得到良好的专业性辅导而将其送到托管班,期望其在专业教师的教育下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三是一些家长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或者经过长久时间遗忘了大部分知识,面对孩子的课业辅导不知所措,无奈只能送孩子参加注重课业辅导的托管班。需求决定市场,于是一些人捕捉到了这一商机,开始在学校周围、居民小区等地方成立各种“特色服务”的托管班,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托管行业的新兴和繁荣得益于家长的教育需求和吹捧。

二、从教育功能理论看托管班的社会意义

教育社会学的功能理论以社会学功能理论为基础,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期得到深入发展。在这期间,对教育社会学功能理论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以社会学家斯宾塞和迪尔凯姆为代表的早期功能理论思想,以及后来发展起来的结构主义功能学派。在结构主义功能学派的主要代表莫顿看来,在对社会现象进行功能分析时,需要看到两种同等重要的功能――显功能和潜功能。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地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调整和适应是系统中的参与者所预料所认识的;反之,潜功能是没有被预料也没有被认识的客观后果。[6] 通俗地讲,显功能指实现和预期相一致的主观目标并能被人意识到的功能,而潜功能则是指客观实现与预期目标不相一致并一开始就没有被人们期望或意识到的功能。

1.“小学生托管班”的显功能

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独立性和自理能力都不够成熟,需要父母的照料和看管。而很多城市父母忙于生计,工作和休息时间一般来说较刻板不够灵活,外加拥堵的城市交通加剧了人们的出行困难,父母的确对孩子放学后就餐和午休问题、上下学接送和下班回家前近两小时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托管班以学生的时间为主导,有针对性地提供灵活性的服务,首先,迎合了部分家长的需求,为其减轻负担解决了实际问题;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托管班里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教师为孩子提供课程辅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课业难题,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在教师的督导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托管班作为一种“小集体”生活,孩子在一起食宿、游戏与学习的过程中也接受了一种集体教育的熏陶,对锻炼小学生的独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都有一定的益处;最后,在目前我国青少年课后社会教育活动场所不足的情况下,托管班无疑是孩子最好的去处,避免小学生被一些不安全、不健康的外界环境影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学生的人身安全和课后教育的问题。

2.“小学生托管班”的潜功能

教育不但是关乎个人和家庭的事业,更是国家强盛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法国社会学家孔德从“社会秩序和进步”的视角将教育看成是联系和组成社会的中心要素,并有协调、稳定社会的作用,认为社会是个集体性质的有机体,只有集体的所有成员同时得到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发展。[7] 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协力并承担责任。托管班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机构出现在第三产业中,家长需求决定其市场供给,二者属利益相互满足的供需关系。在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课后社会教育责任而政府暂时无力担负的情况下,只能使其流向利益导向的市场途径。目前我国在青少年课后社会教育的健康活动场所建设方面仍不健全,甚至是很缺乏,另外学校教育又受其单一性限制在学生课后教育方面也“无力和无奈”。从这一点来说,托管班的出现对学校教育向家庭教育延伸过程中的“教育空白”无疑做了有益的补充,弥补了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盲点,为小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课后教育场所,一定程度上担负了部分社会教育责任;另外,托管班应市场需求而出现,在活跃市场经济的同时也为一部分抓住商机的人带来利益,增加了就业机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三、目前“托管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托管班作为新兴行业必然有一切新事物发展的特点,存在很多问题和不适应。目前市场上的托管班主要存在两大主要问题:

1.“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阻碍托管班规范发展

由于托管机构提供的服务范围除了教育、管理学生,还包括中午餐、接送等不属于教育范畴的服务,所以不能将其单一归类于民办学校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也不能将其界定为民办教育机构;托管机构市场以需求为导向,属于市场和需求相互满足的利益关系,具有赢利性,但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得它又区别于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家政服务,不等同于一般赢利机构。[8] 教育性与社会服务性的双重性质使托管业更具复杂性。对托管机构的性质界定模糊,导致其处在了“家长无奈、学校无力、社会无视”的尴尬处境,到底应该由工商、教育、卫生还是由其他执法部门进行监管呢?出了问题谁负责?托管班到底应该有哪些规范性要求和标准?诸多问题,目前并无明确规定。规范缺失造成了大多数私人开办在学校周围或居民小区的托管班自行规定收费标准,制定服务内容的“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的无序状态,严重阻碍了托管班规范化地良性发展。

2.办学条件不符合标准阻碍托管班良性发展

由于托管班的巨大市场需求,社会上不乏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参与到此行业中来,他们简单地认为只要租一个场地,提供桌椅,再招些人员负责做饭和作业辅导就可以了。加上目前政府对托管班并无相关规范的审核和要求,导致市场上的托管班质量良莠不齐,大多数办学条件不够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一是相关执教人员没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不具备教学资质,导致学生学习质量下降。有的业者揣着“看孩子”的心理在招进大量学生后,任孩子打闹、看电视、玩游戏养成种种不良习惯,对家长所作出的“精心辅导孩子学习”的承诺成了空话。二是一些托管班的饮食服务人员无健康证明,对食品的采购来源和操作过程缺乏安全保证,操作间卫生条件差,学生碗筷随意堆放,有的托管班虽然提供消毒柜,但常常只是摆设,或者不规范操作,这些都对孩子的饮食造成安全隐患。三是托管班往往追求利益最大化,将投资成本压缩到最小,这就导致狭小的空间内拥挤着几十个学生,师生比例成问题。没有电子空气净化设施,容易引起病毒感染。消防设施也不具备,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些都威胁到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提高小学生托管服务水平的对策

1.建立政府监督、管理机制,让托管班经营合法化、规范化

托管班的出现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目前托管班市场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监管的无序状态严重阻碍了其健康、良性地发展。因此,政府应及时给予重视与关注,协调工商、卫生、教育、公安等部门建立相关监督与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相关条例准则,将托管班在市场准入的资质标准、收费标准、场地环境的安全标准、采购食品及操作环境的卫生标准、从业人员的资质条件、消防设施标准和教学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审批程序纳入合法化、规范化的渠道。同时应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不定期对托管班市场进行整顿检查与指导,使托管班的管理和运行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其健康、有序地良性发展。

托管班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府的教育公共服务职能的空白,具有弥补社会教育职责的潜功能。所以政府应积极发挥托管服务行业的引导作用,认真调研分析并尽快明确托管行业的性质界定与主管部门,并适当给予财政支持和政策引导,以确保托管行业尽快走上规范化、合法化的发展之路,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社会教育环境。

2.放宽政策,鼓励和允许学校以适当收费方式提供小学生托管服务

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课后社会教育活动场所方面的建设较欠缺,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其功能单一和局限性也对小学生离校后的教育表示“担忧又无奈”。一些学校尝试以公益项目活动的形式以本校教学资源和场地为基础,在学校内部成立托管班,受到了很多家长的青睐。但这无疑给学校教师增加了工作负担,占据了教师的私人时间。以免费的义务服务方式开展校内托管不切实际,而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学校不得私自以辅导名义向学生收取费用,这让一些无力自己承担财政压力的学校对校内托管无能为力。因此,政府可以给予学校适当的财政支持,相关部门放宽政策,鼓励并允许学校以适当收费的方式提供小学生托管服务,让家长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同时加强对收费标准、教学实施过程的监管和指导。

3.动员条件成熟的社区自行开办小学生托管

在美国,课后托育机构主要是由公立学校与民间组织提供,其中社区在承担各项责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9] 社区可以充分利用其集聚便利、人和人之间熟悉和信任度高的优势,自行组织力量,将社区内的退休教师、厨师、医务人员、大学生等人力资源通过招聘形式充分利用起来,开办社区内部规范化和专业化的托管中心,建立及时与学校沟通教育信息的有效模式,进行上下学集体接送,实施科学、安全健康的托管教育。如此一来,家长在方便接送孩子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教育信息和具体表现,使家长更加放心,学生也获得健康有益的发展。

总之,“托管班”是应时代要求而出现的,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但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阻碍,小学托管班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637000)

参考文献:

[1]尤琳.对中小学生“托管”问题的法律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8(5).

[2]王佳.提高小学生托管服务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2011(18).

[3]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5]苏晓海.托管班现象折射出的新世纪社会变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9).

[6]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8]钟泽欢.关于规范中小学生托管市场的建议[EB/OL].http:///onews.asp?id=1116,2010-

课后托管服务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MOOC;移动云课堂;情景交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14-0020-07

一、 引言

目前,MOOC和移动学习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带来了实现深度融合的契机。一方面,MOOC的大规模应用创造了全新的、公平的教育模式,反映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育价值取向,加快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进程,同时MOOC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基于知识块的课程资源建设、界面友好的交互平台、效果良好的教学新模式、新型的在线学习方法和师生关系,也给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好的启示[1,2]。另一方面,移动学习倡导和支持在一定的社会学习情境中实现知识学习的便捷性、移动性以及超媒性,强调情境化的、交流共享的学习方式来支持知识建构,被认为是在课程改革中实现学习社会化、个性化的一种新型学习范式[3]。然而,尽管MOOC在支持大规模学习群体的自主学习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在整体功能的完备性和成熟度方面还落后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4]。总体而言,信息技术融入高等教育的进程已滞后于信息技术自身的迅猛发展。因此,如何利用移动学习优势,发挥MOOC在开放、优质教育资源聚集方面的作用,变革高等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值得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展开深入研究[1]。

将MOOC与移动学习相结合,服务于高等教育创新面临诸多挑战[5-7]。主要体现在,主流MOOC的教学局限性在于教学模式单一、教育理念较之传统课堂教学没有大的突破,活动设计主要以获得学习为主,而对探究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不足[5]。同时,MOOC缺乏严肃的教学方法以及其仅是课程与开放教学资料的集合,无法体现课堂学习与课程学习的意义,而且MOOC课程模式本身特点造成如果缺乏指导和帮助,学习者很容易迷失,因此课程学习者的高退课率和低通过率问题被多方诟病[6,7]。

在MOOC与移动学习融合方面,世界范围的研究者已经开展了诸多工作。如Sun G.指出移动MOOC不同于传统模式之处在于更多的协作与碎片化资源,而且学习者能够通过团队协作来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即微学习即服务(Micro Learning as a Service, MLaaS),其核心是采用教育大数据挖掘(Educational data mining,EDM)技术来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和识别学习资源特性,从而建立个性化的学习路径[8]。Brinton, C.G.等研究了MOOC学习环境中通过学生与资源的交互行为来修正用户的学习模型并指导内容适配策略[9]。王涛等建议通过多种形式的社交媒体参与讨论、思考、分享资源,并在参与者的交流中生成课程资源[6]。祝智庭认为MOOC的教学法出现了新动向,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正由完全自主在线学习向混合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转变[5]。

由上述文献可知MOOC与移动学习的深度融合需要首先实现理念、思路、方法、评价方面的四个转变。其中,教学理念将不拘泥于课堂授课的方式,借助云平台向着Off Campus Out of Class转变;教学思路则由传统教学方式到个性化、数字化方式转变,并将物理和虚拟空间结合来营造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将主要采用混合学习,充分体现互动、交互式的课堂氛围;评价方式则由分组评价到开展过程评价模式转变。本文将结合华中师范大学移动云课堂实践展开论述。

二、 移动学习的发展机遇与问题

自从200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的“移动教育”研究项目中被提出之后,移动学习的概念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3]。综合Alexzander Dye、Vavoula和Sharples等学者的观点,移动学习的显著特征包括:以移动设备作为物质基础;学习发生在情景实践之中,非孤立学习,具有实时双向交互机制;移动学习不仅关注数字化学习内容,还关注其学习过程与结果[10]。移动学习为教育教学理论与模式的变革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维度,不仅丰富了人们获取知识、建构知识、应用知识的方式与途径,而且转变了传统的学习理念,为终身学习、普适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能力[11]。

移动学习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0]:第一阶段将学习内容通过无线通信以“推”送方式来实现知识的传递,注重学习的内容呈现。学习者成为学习“拉”的对象,这是一种被动的、单向的、机械的交互方式。笔者称其为传统的移动学习阶段。第二阶段强调增强移动学习内容的管理和自适应性,为学习者实现积极的知识建构提供有效的工具。如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流式学习,使学习者可以灵活自主、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所需学习的内容。笔者称该阶段为改进的移动学习阶段。第三阶段强调了在生活环境和实践情景中进行学习,同时也呈现了与泛在学习理论的融合。笔者称之为移动学习+阶段。

总体而言,当前主流的移动学习技术正由第二阶段向移动学习+演化,其中MOOC与移动学习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移动学习+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包括[3]: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和碎片化使学习者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干扰,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双向交流缺失影响移动学习的互动性;移动学习环境不断变化使得学习具有随机性,降低了知识建构的质量,这需要学习情景的重构。

三、 MOOC与移动学习的融合模式

MOOC与移动学习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但是如何构建适应高校教学规律的辅助在线教学模式则需要重点研究。文献[12] 验证了目前大学生对应用移动学习方式开展课程学习具有较强的需求,同时也证明了学习情景重构的核心是交互性、个性化的移动学习推送服务和配套的学习网络社区。祝智庭教授认为“后慕课”时期将形成多样化的在线学习方式,创建新的开放教育生态,在线教育不仅应有对优质资源共享和拓展教育规模的贡献,更应该有对学生个性发展和教育协同创新的追求[13]。杨宗凯教授认为“未来教育”凸显“联结”的未来文化。对于学生而言,学校不仅要注意学生与同伴的联结,而且要注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管理者、学生与家长、学生与社会的联结 [14]。而且,教育本身的变革已经由农业社会的个性化教育、工业化阶段的规模化教育发展到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新教育阶段。就教育对象而言,90年代后出生的大学生可以说是“数字原生代”,其本质性的特征是个性化和差异化,他们更倾向于快速的、非线性的学习,因此原有的规模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已无法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14]。程建钢教授课题组撰文指出未来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展将支持学习者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风格进行自适应学习;支持教师个性化、多模式的课程教学;通过社会软件构建学习型社区,实现广泛的社会交互;利用各种新技术构建沉浸式、强交互、重体验的学习环境[4]。

综上分析,云学习时代实现MOOC与移动学习的融合一方面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重建新的学习模式[4,10]:这包括了授课模式的颠覆,即基于标准算法、系统模型、数据挖掘、知识库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学习过程也将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向“以学员为中心”,并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实现“因材施教”;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线上与线下混合学习,打造汇聚更多优质课程和学习者的学习社区平台。另一方面,交互已成为影响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献[10]根据交互性特征归纳出学习环境发展的轨迹(如表1所示),这为MOOC与移动学习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未来泛在学习的一种,因此也适用泛在学习的相关分析。

由上表,未来的移动学习+的交互方式属于情景化交互范畴,它除了要考虑由于网络的自发性、无时间限制、匿名性等因素带来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组织化与非正式化、系统性和综合性等特征外,需要更加突出可感知性、联动性、可视性和符号化中介等特征[10]。情景交互的核心之一则是实现群体交互,即提供学习者与学习共同体及教师之间的实时/离线信息交互的能力[10]。既然情景交互将课堂情景与社交情景进行无缝对接并有效地拓展了教与学的空间,在未来教与学过程中,则需要重点研究六种不同的交互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人与对象之间的交互、人与人工制品之间的交互、对象与对象之间的交互、人工制品与人工制品之间的交互[10]。笔者根据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将人的角色分为教师、学习者、学习共同体成员等;将学习对象分为音频、视频、PPT、word、PDF等课件形态;人工制品则分为鼠标、窗体、空间、摄像头、话筒等物理与虚拟的空间实体。

如图1所示,构建MOOC与移动学习的融合模式需重点考虑课堂情景与社交情景这两类情景空间中的用户与课件资源的交互、用户与网络空间的交互、学习者之间的群体交互、学习者与教师的交互等方式。同时,现有基于MOOC的教育云平台已经具备了大规模的资源服务能力,移动云课程作为其辅助教学的工具,也必须要考虑兼容现有平台功能并构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与课程空间。

四、 移动云课堂系统设计与实践

1.系统设计

结合上述分析,笔者采用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构建移动云课堂。如图2所示,系统分为资源服务、接口服务与应用服务三个层次。其中资源服务涵盖了流媒体服务、文档服务、数据库服务与资源云存储服务等。数据库服务记载用户的学习信息与海量资源的信息检索。接口服务完成应用服务与第三方服务接口的集成与适配,包括了笔记列表、笔记检索、笔记查看、笔记修改、信息推送、日志查看、日志记录、文件上传、文档预览、媒体播放等接口;第三方接口服务集成与适配包括文件存储、媒体播放、文件预览和第三方服务等。应用服用提供了用户情景交互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笔记与课程作业服务、交互服务、信息服务、统计服务等功能。此外,如图3所示,系统将通过云存储服务器、文档转换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与第三方接口服务器配合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工作。

2.实践效果

笔者所在研究团队在现有教育云学习平台基础上升级改造使其具备支持万名用户的大规模移动学习服务实证平台以及支持400门课程在线的云资源共享环境。如图4所示,系统在实现过程中重点关注情景交互部分,并将其分为课堂情景与社交情景交互两大类。其中,课堂情景则涵盖了课堂学习中用户需要的基本功能,如学习记录、通知推送、课堂作业、课堂学习,个人云盘等功能单元。社交情景则包括交流讨论、笔记分享与系统的统计分析。统计的维度可以分为用户统计、终端统计及呈现包括位置信息统计的学习地图。

具体而言,从学习者角度出发的案例如下所述:

(1)学习者进入平台,加入某一门具体课程,查看课程信息,如当前学期正在学习的课程或以往学习过的课程的简介、主讲教师、大纲、课程日历、课程成员信息等。

(2)学习者学习课程资源,进入该门课程的学习界面。课程资源(文档与课件)则以双屏方式进行呈现,保证课堂内容的关联性。

(3)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使用相关学习工具,与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与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具体内容见3A、3B、3C描述。

3A:学习工具主要包括学习主题-学习单元-学习课件-学习活动-学习资源等结构组织与呈现;多种形态的学习笔记(文本、音频、图片笔记等)及笔记分享功能;学习过程中就某一学习专题组织展开学习讨论与交流的功能。

3B:在线及随时随地离线进行多媒体作业的功能。

3C:与用户相关学习辅助工具,包括个人云盘(空间)及上传功能。

从访客角度出发的案例如下所述:

(1)学习者以访客的身份进入到某一门课程中,浏览课程资源及查询课程的作业、通知等内容但不能记录学时。

(2)学习者可据院系-课程名称-学期-主讲教师等逐级定位查询想要的课程。

从教师角度出发的案例如下所述:

(1)教师创建一门课程后可上传课件信息,系统为该课程自动新建一个交流讨论群组。

(2)教师组织学习。系统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长以及用户的学习行为;老师可查看所在课堂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

(3)教师通过系统通知与课程通知实时向学生终端推送信息。老师不用再通过QQ、微信等第三方工具发送通知,学生也不用再担心漏掉课程的重要通知信息。

从社交学习角度出发的案例如下所述:

(1)教师创建一门课程后,系统自动新建一个交流讨论群组,加入当前课程的所有学生会自动加入到当前群组中。当前课程的教师默认为当前群组的管理员,其他用户也能通过申请加入当前群组中来。

(2)学习交流讨论群组还可与学习主题相关联。主题可以是一门课程,也可以是章节、单元、课件、活动和资源等。

(3)用户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建立私聊群组,群组成员用户可以自定义朋友圈、或者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成员交流。

(4)系统支持针对用户在线人数、终端分布、学习地图分布等进行的实时统计与呈现。

3.比较分析

参考文献[4],笔者采用基于Edutools的评价标准,从学习管理工具、系统支持工具、系统技术特征等三个方面对移动云课堂、MOOC平台、开源的具有代表性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MOOC及开源网络教学平台数据摘自文献[4],MOOC平台选取Coursera,开源网络学习平台选取Moodle为代表进行比较分析。

如表2所示,学习管理工具主要比较效能工具、交流工具和学生参与工具等方面指标。在效能工具中,Moodle平台提供了社会化书签功能,Coursera未提供,本文提出的移动云课堂则提供个性化书签功能。日历任务方面除了Coursera,其它均具备。在导航帮助中Coursera和Moodle提供了基于知识单元的导航,移动云课堂具有个性化学习导航功能。课内导航中移动云课堂支持基于课程分级知识点的多维度关键字导航,稍优于其它提供的分类、标题、关键字导航。异步同步指标中移动云课堂、Moodle提供了同步学习和脱机作业功能,Coursera则不支持脱机作业。交流工具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可以根据课程的章节、单元、课件、活动和资源建立讨论区;Coursera和Moodle提供了知识点与课程讨论区。文件交换指标中Coursera不支持,其它均支持,而移动云课堂增加了文件的笔记交换功能。课程邮件指标移动云课堂采用了消息推送机制,此项未考虑。日志笔记指标中除Coursera外各平台均支持,移动云课堂增加了学时统计、课件笔记等功能。实时聊天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和Moodle采用了系统自设聊天室,Coursera则不支持。视频服务、电子白板指标则仅有Moodle支持。学生参与工具中分组指标除Coursera外均支持。自评互评功能仅移动云课堂和Coursera支持。学习社区和学生档案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具备了更多的维度选择(参见上节社交学习角度出发的案例描述),Coursera则无学习社区功能,学生档案记录了视频和测试完成标记,Moodle支持学习情况跟踪及系统自建社区。

系统支持工具方面主要考查课程设计工具、课程工具、课程管理工具等维度。如表3所示,在课程设计工具支持方面,移动云课堂和Moodle一样具备了较好的内容共享复用功能,而Coursera则相对封闭,不对外共享。课程模版方面Coursera需要设计开发和定制,其它两者由系统配套提供模版指导。课组管理、定制外观方面除Coursera外,其它两者均支持。教学设计工具方面Moodle功能强大,移动云课堂由教育云平台配套提供,优于Coursera。教学标准兼容方面移动云课堂支持CELTSC标准,Coursera和Moodle均支持SCORM。课程工具方面三者均具备自动测试评分功能。课程管理指标中移动云课堂与教务系统对接,功能强大,其它系统除了Moodle外,功能一般。教师帮助方面两者均优于Coursera。在线打分工具方面移动云课堂支持根据学时自动打分,Coursera则由系统自动打分,但不支持教师在线打分,Moodle较前两者更强大。学生跟踪方面移动云课堂功能更为强大。课程管理工具中,身份认证方面移动云课堂支持教务系统注册认证登录,允许学生用户访客进入浏览课程,其它两者则支持注册认证登录。课程权限设置中移动云课堂符合教务管理的权限设置,其它均由平台管理员为学生和教师设置不同权限。托管服务中移动云课堂和Coursera不同于Moodle系统均需自己维护平台服务。注册系统指标移动云课堂与教务系统对接,Coursera通过平台用户自注册,Moodle可由邮件地址申请与系统添加混合注册。

如表4所示,系统与技术特征考虑了软硬件、安全性能、兼容整合等维度。其中,软硬件指标中,移动云课堂支持Windows、Linux多服务器配置,Coursera采用专门服务器,需自行配置,Moodle支持Unix、Linux、Windows服务器。同时,移动云课堂服务器端采用Oracle/MySQl数据库,移动端采用Sqllite数据库;Coursera采用专门、自配置数据库,移植性较差;Moodle则支持Mysql/MSSQL/PostgreSQl数据库。浏览器方面移动云课堂支持移动端主流浏览器,Coursera支持IE、Chrome、Firefox、Safari浏览器,Moodle支持主流浏览器。移动服务支持方面移动云课堂支持APP方式,但不支持HTML5,其它系统通过HTML5支持移动端服务。安全性能方面,登录安全指标中移动云课堂支持与教育云平台实现统一认证,安全性强,访问快。Coursera一般,Moodle则访问快。此外,三者均支持错误预防报告功能。兼容整合方面在国际/本土化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具有自主产权,国际化方面劣于后两者,未来在API方面将考虑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对于第三方软件Moodle支持优于其它,而Coursera只提供第三方链接,移动云课堂暂不支持。数字校园兼容方面移动云课堂最佳,而Coursera目前不支持。

综合以上比较,移动云课堂具备了MOOC系统的大部分指标功能,同时也具有移动学习的新特征。其中,在学习管理工具的各项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在讨论、社区及学生档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系统支持工具的各项指标中移动云课堂在课程管理、身份、认证、注册管理中与现有教务系统对接,优势明显;系统与技术特征的各项指标中移动云课堂易于部署、应用,并与数字校园系统兼容。此外,经初步测试,相比较原有的PC浏览方式,学生的移动学习学时记录及其参与社区活动也显著增加。可见,基于MOOC与移动学习融合构建移动云课堂符合高校信息化教学要求并具有显著的可行性与优势。

五、 结语

华中师范大学针对基于MOOC与移动学习融合构建移动学习+服务,针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水平开展了移动云学习实践并上线试运行。概括而言,研究团队在以下方面开展了有益的探索:系统支持多种移动教学终端一体化的云教学终端环境,并实现课程有空间、教师有空间、学生人人有空间的目标;实现教育从平台向云端一体化应用方向发展,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变,从以前是学生被动接受转向学生自主学习;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促进教学组织模式的变革;资源组织发生变化,由单纯来源于老师提升为来源于老师+学生,并符合移动学习资源理论模型开展资源服务;课件呈现与交互手段更加多样化,学生的课堂学习也更直观、更为丰富;学习统计的维度涵盖了位置、群体、终端、学时等信息,有助于后续进一步开展学习行为分析,如深度发掘学生的参与度与课程学习的关联、学生社区行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情景交互与学科教学效果的关联等。后续研究还将包括移动云课堂的效用分析、评价体系优化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58-67.

[2]刘继斌,赵晓宇,黄纪,刘培.MOOC对我国大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3(12).

[3]杨绪辉,沈书生.移动学习服务模式设计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4(6):90-95.

[4]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程建钢.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4,324(1):62-68.

[5]刘名卓,祝智庭.MOOCs教学设计样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6]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联通主义的矩形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3):30-36.

[7]姜蔺,韩锡斌,程建钢.MOOCs学习者特征及学习效果分析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 2013,322(11):54-59,66.

[8]Sun, G. Cui, T. ; Yong, J. ; Shen, J. ; Chen, S. MLaaS: a Cloud-base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dapative Micro Learning in Mobile MOOC Learning[J].IEEE Transactions on Services Computing, 2015,(1): 1-4.

[9]Brinton, C.G.; Rill, R.; Sangtae Ha; Mung Chiang; Smith, R.; Ju, W. Individualization for Education at Scale: MIIC Design and Preliminary Evalu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 2015,8(1):136-148.

[10]罗洁.信息技术带动学习变革――从课堂学习到虚拟学习、移动学习再到泛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14,324:14-21,34.

[11]胡钦太,郑凯,黄昌勤,林南晖.面向移动学习的学习资源组织关键技术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46(5):27-31.

[12]茆意宏,魏雅雯.大学生移动学习需求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3,57(8):8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