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第1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开展风险量化分级管理,实施科学有效监管,提升监管工作效能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强化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餐饮消费需求。到年底,力争餐饮风险量化分级管理率达到90%以上,A级店达到本辖区餐饮服务单位总数的6%以上。

二、组织领导

成立市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风险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

组长:

成员:

三、工作安排

(一)评定等级。各县(市)局和市局各分局对照《省餐饮服务风险量化分级评定细则表》,对餐饮服务单位的基础设施和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食品风险量化等级。所有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均应纳入风险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

(二)等级复核。评定结果为低风险A级的,由经营者申请,当地监管部门报市局,由省厅餐饮服务处组织专家进行复核验收。对新建或重新改造的特色餐饮单位、学校食堂以及集体用餐配送中心等,可申请省厅餐饮服务处适时进行现场复核。

B级、C级、D级由属地监管部门组织评定并建立档案。

(三)信息公示。评定结果确认后,A级由省厅负责公示,公示板、标示牌由省厅统一制作配发。B级以下(含B)由属地监管部门负责公示,公示板、标示牌由当地监管部门自行组织实施。

各级监管部门负责将餐饮服务单位风险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在其监管平台、官方网站以及外卖平台等相关媒体上公示公开,同时在餐饮服务单位的显著位置摆放、悬挂、张贴公示板(标示牌)。

(四)全面推广。推广“寻找笑脸就餐”手机APP,公众通过“寻找笑脸就餐”APP软件或寻找悬挂“笑脸”标识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同时可在现场使用手机扫二维码等方式参与该餐饮单位满意度评价,充分激发餐饮服务单位加强自身管理,推动餐饮单位质量提档升级。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地要高度重视,制定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全面提升餐饮质量安全水平。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第2篇

目标计划分解:

1、出品创新:针对中央的八项规定,对餐饮业的直接影响,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中高端酒店损失惨重,同时,这次规定也预示着餐饮业可能要重新定位自己,谋求变革以求发展。首先要有一个虚心好学的良好心态,多走出去学习,多问多学,及时了解本地市场动态,融会贯通,吸收各家之长。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顾客或特定顾客,有利于进行新的市场扩张,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利润率,有利于超越竞争对手,有利于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竞争力。

2、菜品质量:严把质量关,对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关,重视食品安全使用,在色、香、味、型方面精心钻研,对每一个上到客人台面的菜做到尽善尽美,对菜品搭配、份量、温度严格把关,杜绝异物、杂物的出现。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到食品上桌等所有过程中的质量,质量并非越高越好,它应同时满足顾客和饭店内部双方的需要和利益

3、每天上午10:30前厅后厨负责人及骨干定时进行沽清单、预订及重要接待进行细节完善,对每天的急推、特别介绍环节沟通到位,对每天餐标安排套餐的沟通加强。及时地加强对客人反馈信息的正确对待、重视,并以高效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心态,虚心的态度不断提升菜品质量,针对上菜快慢、顺序严格把关。

4、能源节约:对每天的水、电、气使用严格合理使用,温缸满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菜品走完后立即关闭天然气阀门,人走后及时断电,定时定人准时检查并开关各种开关设备。

5、成本控制:对原材料合理使用,做到物尽其用,量化出品,标准走单,把好验货关,严格杜绝变质变味的食品流入餐厅,协调各菜系对原材料相互配合使用。做好原材料的粗加工,提高出货率,降低成本。专人负责,做好原材料的储存保管工作,这是控制成本的重中之重。

6、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加强和工程部沟通,定期对设施设备的保养、保修,正确安全使用操作使用设施、设备,下班前全面检查一遍,做到万无一失。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第3篇

二、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围绕“夯基础、强监管、建机制、创特色、造氛围”的创建工作思路,按照2013年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的要求,着力抓好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的责任体系、诚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和社会监管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巩固和提升示范县创建成果。

三、继续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以行政处罚裁量权规范情况及行刑链接情况为重点,组织专项执法监督检查和执法案件评查,建立行政处罚裁量典型案例制度。加快执法装备、信息化、技术支撑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建设,逐步提升检验监测工作水平。加强执业从业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全国食品药品监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继续推进人才兴业工程,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业务培训工作。夯实基层监管基础,推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站建设,完善“四员”(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员、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员、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监管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县、乡(镇)、村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

四、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主动服务医改大局,针对基本药物和县级公立医院基本用药品种,强化生产、配送、使用环节监管,对基本药物和高风险品种实施全覆盖抽验。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继续推进基本药物、零售药品电子监管,针对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的调整,做好新增基本药物品种的电子监管工作。组织实施新修订《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发挥骨干企业率先达到新修订GSP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广告和互联网监管,完善广告监测网络,加强互联网药品信息和交易行为动态监测。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和互联网虚假药品信息违法行为。加强高风险医疗器械监管,重点强化无菌和植入类器械生产监督检查。加快推进《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工作。

五、强化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监管。强化行政许可工作,把好餐饮服务许可入门关。加快推进餐饮服务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力争在2014年6月底前对持证餐饮单位实施全覆盖。切实做好重大活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继续巩固和强化学校食堂和农家乐等重点单位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农村自办餐饮宴席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进小餐饮整顿规范试点工作。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完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保化日常监管,规范说明书标签管理,强化重点产品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

六、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完善药品、医疗器械、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大案要案督办制度,健全完善部门打假协作机制。继续开展规范中药生产经营秩序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中药材、中药饮片染色、增重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和重点品种综合治理工作,继续推进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重点单位的专项整治。继续深入开展保健食品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和化妆品违法使用禁限物质专项整治工作。落实国家局、财政部出台的《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加强各类投诉举报及案件的查处和办理工作,加强12331电话投诉举报网络建设。

七、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行政审批管理系统建设,推进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远程监管系统应用,完善药品注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推行药品批发企业冷库温湿度实时在线监控,提高监管效率。推进保健食品化妆品经营企业监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实时、动态监控。探索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平台,加快建立动态监管、信用评价、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信息系统。

八、建立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继续开展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按照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违法查处等三位一体的思路,着力控制和消除保化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锁定重点场所、重点品种、重点时段,强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日常监管,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建立完善药品质量安全分析会制度,定期排查药品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规范药械不良反应“事件”应急处置程序。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快速报送和通报工作机制。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第4篇

(一)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

2012年,分局针对日常监管发现的突出问题、媒体曝光的热点问题、群众举报的集中问题,在餐饮服务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开展各类专项行动30次,共出动监管人员12644人次,监管单位6322户次。内容涵盖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预防企事业食堂食物中毒;针对中小餐饮食品卫生状况、针对火锅店食用油和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及针对餐饮单位废弃油脂处置规范等。特别对餐饮环节餐厨废弃油脂的监管是分局今年的重点工作。年内,分局与市容绿化部门召开八次餐厨废弃油脂规范处置培训会,对辖区428家大中型以及火锅店等重点餐饮单位进行培训;向区内产生废弃油脂的餐饮单位发放《餐饮服务业食用油安全告知书》以及《餐厨废弃油脂规范回收告知书》,告知食用油采购、使用以及处置的相关要求,以及废弃油脂收运的申报程序。本区目前持证经营的餐饮单位1595家,废弃油脂产生的单位1102家,安装油水分离器或隔油池等设施1050家,占95.28%;1047家餐饮单位已落实废弃油签约工作,占95.01%。

(二)药品、医疗器械专项行动

年内,分局共开展药品、医疗器械专项行动11次。具体有“迎两节”(元旦、春节)滋补类中药质量、妇女儿童用药、医疗用肉毒毒素使用情况、含铬胶囊、中药饮片质量、隐形眼镜、跨区域无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药品批发企业特殊药品电子监管、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检查与抽验等。通过一系列全方位的专项行动,对抽验不合格的药械以及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辖区内药品、医疗器械的经营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

(三)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

保健食品监管。年初,分局对辖区内保健食品经营单位进行了摸底排查,向各单位发放《保健食品经营单位告知书》并进行了索证索票和进货验收制度专项检查以及培训指导,使经营单位对涉及保健食品经营的法律法规有了初步了解,对于违法经营后果的严重性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有效规范了辖区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化妆品抽检。鉴于市场上SPA类化妆品使用的特殊性,分局率先成立了由女监督员组成的专案组,对区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连锁SPA单位进行快速检测、监督抽检以及现场检查;分局还对辖区内连锁美容美发单位总部、门店及单体店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化妆品资质、标签标示、索证索票等内容同时进行祛痘类、染发类产品的快速检测。通过处罚与教育并举,以及在后续日常监管的复查、督促整改,提升了化妆品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以强化内部培训为基础,提升管理水平

(一)加强分局监督队伍培训

年初,分局中层以上干部赴常熟食药监局就如何更好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权利运行、提高行政效能、提高法制建设及法制宣传等方面进行了取经学习;为全面提高监督员行政执法监管水平,增强防范执法风险意识,依法规范执法行为,分局全年共开展“药械行政执法实务培训”、“《行政强制法》培训”、“食物中毒演练点评”、“个案调查书写要点”、“监督公示制度研究”等专题培训16次。为提高培训效果,分局还将培训由原来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竞赛、场景模拟执法、参观等多种形式,举办了保化快速检测比赛、保化不合格产品场景模拟处置、赴闸北、长宁两区学习示范街创建工作经验等,有效加强了分局监督员的业务水平与执法能力。

(二)规范内部办案、许可审核制度

《市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出台后,分局重新制订“食品行政处罚办案程序”,以期规范办案程序,提高办案效率,确保办案质量;建立部分食品处罚案由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书写格式范例;制订关于行政监管中对禁止经营食品及原料实施处置的指导意见,供监督员在行政处罚活动中参考。《行政强制法》出台后,即制订了“分局关于加处罚款有关事项的若干规定”,以确保具体行政行为(如催告等)符合《行政强制法》的相关要求。在餐饮许可方面分局针对验收过程中的工作程序、提交资料及现场质量的标准等制定了《餐饮许可验收工作规范》,确保许可效率及现场验收质量。对中型及以上规模的饭店要求以拍照存档的方式固定现场,使许可文书更为立体直观,进一步提升了档案整体质量。分局通过几上几下反复讨论,制订了《分局行政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使每个监督员在实施行政行为时要有责任意识和“后顾之忧”。

(三)制作“餐饮单位场所布局设施指导图册”

分局以对餐饮单位现场验收时一些优秀单位的场所布局照片为模板,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拍摄积累,制作完成了“餐饮企业场所布局设施指导图册”。利用该图册,以感性的认识方便申请对象理解落实许可要求,指导相对人顺利完成餐饮场所的布局装修,充分提高行政许可现场验收质量和效率。

(四)加强对管理相对人培训

开展餐饮服务安全培训。随着《食品安全法》、《市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配套规范性文件应运而生,分局通过对企业相对人集中培训与上门指导相结合、授课与自学相融合的培训方式,着力增强负责人、管理员以及操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全年共有1798家餐饮单位参加培训,其中大中型餐饮单位665家。接受培训的从业人员共计12972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8584份,光盘1000张。开展医疗机构及药械生产经营企业专题培训。为确保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有序进行,提升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及网报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对辖区医疗机构网报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专题培训2次,培训68人次;此外,分局还对医疗机构、药械生产经营企业等开展各类专题培训7次,培训351人次。

以推进示范街创建为契机,发挥引领作用

为充分发挥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的引领、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2012年分局着力创建凯德龙之梦、凉城世纪联华周边为两条食品安全示范街以及新旺、绿茶等33家餐饮单位为食品安全示范店。为了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分局与创建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书》,企业承诺诚信经营、规范经营。分局还不遗余力帮助企业编写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装订成册发放到企业手中;制作统一的《食品及原料进货台账》、《废弃油处置台账》、《从业人员晨检台账》、《企业内部培训台账》以及健康证插页本,使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对企业定期组织培训,强化餐饮规范化管理要求,传达本市餐饮最新动态,使企业不断加深食品安全意识的同时也使创建工作与时俱进。分局团支部还组织青年团员在龙之梦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为创建单位造势,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争创示范单位的良好氛围。针对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分局自行组织安排进行了中期评估,召开创建单位参加评估情况通报会,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表扬,同时反馈存在的问题,督促各单位积极落实整改。通过示范街、示范店的创建,提高了餐饮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加强企业诚信意识,在区域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以政风行风建设为抓手,深化服务意识

(一)党风廉政责任制签约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签订是分局一项常规性、基础性工作。2012年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光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科室成员连续7年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做到应签尽签、先学后签、签而有效,确保所有执法人员都明确廉政责任、责任分解、责任追究等事项。分局还邀请市局监察室主任张麟在签约现场作了有关廉政教育的主题报告,勉励分局同志要严格要求自己,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维护食药监系统的整体形象。

(二)深入企业明查暗访

食品安全志愿者。分局组建了一支由8名老科协退休人员组成的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通过定期培训,使他们熟悉餐饮业的监管技能,掌握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活跃在餐饮行业监管的第一线。分局定期召开信息反馈会议,听取他们的工作建议,对反馈意见进行梳理,对反映的餐饮单位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监管,有效弥补了监管力量不足带来的工作盲点。政风义务监督员。2012年分局每年聘任10位义务政风监督员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部分企业进行走访,从第三方的角度对企业发放《分局行政行为走访调查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使得分局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深入地听取到相对人的意见。2012年分局政风义务监督员共走访企业601户,回收调查表的总体满意度为97.7%,分局已连续三年相对人满意度保持在90%以上。分局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年内,分局中层以上干部走访了新发证的食品药品经营企业195户,通过问卷调查,虚心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调查问卷按照窗口受理、政务公开、服务态度、执法公正、耐心指导、廉洁自律、制度执行等7个方面征询相对人意见,91.6%的企业相对人对分局各方面工作总体反映好或较好。

(三)广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

今年6月11日至19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分局配合区食安办及其成员单位开展了以“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年内,分局机关干部开展了三轮下社区宣传走访活动。共出动933人次,完成了对辖区8个街道225个居委三轮全覆盖的食品安全宣传与走访,共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品8586份、宣传手册1835份,拍摄食品安全宣传照片91张,举办讲座22次、设摊宣传9次,共有714位居民参与。分局的大规模宣传活动充分提高了居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和自我防护意识,营造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为维护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实保障。

(四)设立政务微博

响应市局号召,分局于7月9日在新浪网正式开通了名为“食药监”的政务微博。由专人负责每日微博管理,微博内容设有监管动态、宣传培训、食药常识、养生之道等专栏,同时分局还设立制度层层审核微博内容,把握方向。目前,分局微博粉丝数量已经接近6000人,发送微博近200条。通过努力建设政务微博舆论阵地,开展正面宣传和网络舆论引导,分局充分发挥在政务公开、突发事件应对、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有效配合市局树立食药监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范文第5篇

(一)明确责任,形成职责分明的监管机制

1、加强初级食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监管。重点加强农业投入产出品的监管。结合本镇实际情况,推出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本镇农产品标识管理,继续开展地产农产品“三品一登记”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畜禽产地检验,完善病死畜禽的受孕,规范经营行为,努力对流向辖区内市场的猪肉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地产农产品监管能力。(镇农管中心、镇食安办)2、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重点加强辖区内43家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的行为,加强食品生产企业标签标识的整治。加强许可证后监管,对不能持续保证食品安全条件或与现行许可要求有差距经整改后仍旧不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吊销其相关许可,依法实行行业禁入。加大产品的抽查抽检力度,提高抽查和监测覆盖面,挖掘和防范系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风险。开展地下食品生产加工窝点的排查,防止地下食品加工窝点回潮。(区质监局、镇食安办)3、加强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重点加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卖场、肉类批发市场的监管。开展流通食品企业信用分级管理,加大流通领域食品抽检力度,提高食品抽检的覆盖性和针对性。督促辖区内的食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卖场设立专门食品安全质量管理和自检机构,落实食品安全专职管理和检验人员,建立电子化索证索票台账,实施食品可追溯和供应商原产地检查制度。督促建立临近保质期消费提示制度,加强熟食销售、食品展销会、卖场内限制现售等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梅陇工商所、镇食安办)4、加强餐饮环节监管。重点防范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集体性食物中毒发生,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对辖区内的餐饮单位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和公共餐饮监督公示,推进本镇餐饮单位量化分级及公共餐饮监督公示达到100%,推进中型以上餐饮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实行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根据本镇实际情况,推进辖区内用餐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大型饭店餐饮服务单位,试点实施远程监控的电子化监管,坚决杜绝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和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推进餐饮服务单位索证索票率达到100%。开展小型餐饮整顿并开展小餐饮规范化管理。对无证餐饮单位加强备案管理及对餐饮服务限制现售进行监管。认真落实《市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和评估考核管理办法》。(食药监梅陇分所、镇食安办)

(二)明确目标,完善各类食品安全工作

1、积极开展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镇的创建工作。通过有效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和宣传,规范种养业和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及创建一批示范企业等,使全镇无证生产经营食品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居民食品安全知晓度总体得分不低于83分。2、继续加强对初级农产品的监管。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农产品“三品一登记”认证率达40%,其中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业田间档案可追溯率达到70%以上,其中标准化、规范化基地可追溯率达到100%。3、推进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园区的验收总结。扎实推进梅莲工业园区创建食品生产安全示范园区工作,园区内食品生产企业QS认证率达到100%,食品质量安全全年抽检合格率大于全区平均水平。力争食品生产企业中B级以上企业达到90%,通过质量安全认证体系(HACCP或ISO22000)企业达到60%。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全年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提升本镇食品安全生产质量水平。4、结合实际、创新市场监管机制。结合梅陇实际探索和创新食品批发市场、肉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监管机制,推进平安市场的创建工作。严厉打击市场内无证照经营及未依法亮照经营的违法行为,巩固2012年市场内有照率和亮照率,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确保重要商品建立台账率和索证索票率均达100%,继续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系统”的覆盖。5、巩固辖区内食品安全示范街。2013年对本镇前期创建的3条食品安全示范街进行全覆盖管理,将示范街食品安全纳入日常综合管理之中。对各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制度、食品进货台账、添加剂管理等工作关键点进行复查,确保示范街内50%以上的餐饮单位量化分级均达到B级以上,公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6、创建小餐饮规范化管理一条街。创建兴梅路小餐饮规范化管理一条街,镇食安办将会同食药监部门对兴梅路创建小餐饮一条街,制定创建方案、工作要求和验收标准,推进食品安全规范管理。通过示范创建,使得该辖区内餐饮单位食品安全公示率达100%,量化分级均达B级以上。7、食品安全示范村验收总结。2013年对集心村创建食品安全示范村工作开展验收总结。将通过对集心村辖区内的餐饮单位、食品安全生产企业的制度、人员管理、卫生状况、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等项目的验收,最终达到食品经营单位备案率80%。8、固定办酒场所规范化管理。2013年将对所有农村固定办酒场所开展规范化管理的创建备案工作,并已纳入政府实事项目。对全镇10家固定办酒场所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软硬件改造。2013年办酒场所规范化率达到100%。9、继续开展餐厨废弃油脂专项整治。认真贯彻落实《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完善餐厨废弃油脂监管体制机制。加强食用油生产、经营、使用等各环节的监管,加强食用油市场抽检力度,严防餐厨废弃油脂回流餐桌,确保食用油安全。加强餐厨废弃油脂产生单位申报、签约管理,推进安装油水分离器、隔油池等设施,将以上内容纳入相关许可条件,年内申报率和签约率均达到90%以上,油水分离器、隔油池设施安装率达到95%以上。10、继续开展无证无照专项整治。在全镇范围内积极推进无证无照食品专项整治,加强条块结合,为块为主的原则,联合整治无证餐饮,实行分类整治,通过疏堵结合,力争做到发证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

(三)加强宣传,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质量宣传月”等宣传活动,深入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知识,提升本镇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科学素养,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进社区、农村、学校、机关、工地、企业的“六进”活动。充分利用《梅陇食安专讯》、《和谐梅陇》报、黑板报的媒介载体,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努力营造群防群治的氛围,巩固完善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构筑“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食品安全体系。对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开展培训,覆盖率实现90%以上,培训课时达到40小时。认真处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做好“12331”、“12345”和“962000”三个服务热线的交办件,确保第一时间查处、第一时间反馈结合“大联动”平台,实现办结率和回复率两个100%。积极宣传、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完善内部程序,改进工作流程,落实部门责任,做到应奖必奖。

(四)加强应急处置,构筑良好食品安全环境

1、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风险排查。建立健全本镇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方案,严格落实预案规定的日常防控、隐患排查、紧急处置、事故问责、信息等制度。加强对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规范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各级技术检测机构和医疗救治队伍为专业力量、以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志愿者为补充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利用辖区内各级专业机构、部门完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应急风险评估,深入排查风险隐患,严密防控重大食品突发事件。2、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排查治理。加强与有关食品安全信息机构、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协作,发挥其舆情监测和研判作用,加强对网络、微博等新媒体舆情信息的监测,并利用网络、微博主动监管信息。积极落实《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工作细则》,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报送和信息工作。深入排查食用农产品、食品加工、流通、餐饮服务、食品进出口环节的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对地下食品窝点进行深入细致排摸,防止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对于隐瞒食品安全隐患、故意逃避监管等行为,各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将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