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生产责任制

煤矿生产责任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矿生产责任制

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兼并重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

0 前言

据有关数据统计,近几年发生较大以上煤矿事故中,不少发生在骨干煤炭企业整合或兼并矿井中,因此,如何加强兼并或重组矿井安全管理,保障这些矿井的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应对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实际,认真分析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制定具体的应对策略,保证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1 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煤矿经营管理过程中,兼并重组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之一,由于这一时期比较敏感,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目前来看,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兼并重组煤矿在资源整合环节存在严重问题

在煤矿兼并重组期间,由于涉及到多种资源的整合,并且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涉及几方的利益,因此资源整合环节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资源核算和资源清查中也容易出现问题。在此期间,由于关注点都在资源整合方面,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投入较少,容易出现安全管理问题。

1.2 兼并重组期间煤矿的安全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对于煤矿职工而言,兼并重组期间煤矿职工的心态比较浮躁,并且多方管理力量夹杂在一起,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在这一期间,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多数都处于无序状态,不但危害了煤矿的实际生产的开展,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1.3 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得到有效执行

对于煤矿而言,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实效的关键。但是处于兼并重组阶段的煤矿,在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导致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形同虚设,既无法满足安全管理需要,也不利于煤矿安全工作的开展。

1.4 兼并重组煤矿的资源管理存在严重问题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煤矿的资源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从当前兼并重组煤矿的资源管理实际来看,在煤矿兼并重组期间,资源管理工作还存在严重不足,如果不加强管理,将会成为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所以,资源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来看,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资源整合矿井存在问题的原因

全资产收购,小煤矿方期望值过高,商谈时间长,难度大;部分小煤矿煤炭资源情况始终弄不清楚,大多数均为复采,资源可靠性非常差,收购风险很大,并且这类小煤矿还不愿意退出;部分小煤矿提供的图纸同现场实际差别大,很多为假图纸,部分小煤矿井下已经多次复采,但图纸上仍然写有储量。

2.2 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无序的原因

煤矿兼并重组整顿期间是安全生产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也使安全管理难度骤增,因为一些小煤矿想最后捞一把,特别是小煤矿矿主受利益驱动,无视政府监管,违法违规冒险生产,铤而走险、违法开采的可能性大增。

2.3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的原因

一些煤矿安全制度不健全,培训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还有一些煤矿改制时,“一卖了之”或“以包代管”,安全生产无人负责。管理部门存在“气不壮、不适应”的问题,执法不力、执法不严,不能有效制止违法行为。更甚之官煤勾结,监督不力,助长了煤矿违规偷生产的气焰,使煤矿敢于一而再,再而三的顶风冒险作业,为煤矿事故多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4 资源管理混乱的原因

一些地方资源管理部门对煤炭开采布局不合理、标准不科学、审批不严格,对无证开采、超层越界等违法行为制止不力,造成开采秩序混乱,超层越界、私挖乱采现象严重。不少小煤矿分布在大矿周围,形成“蚯蚓洞”,蚕食破坏大矿煤柱,甚至打通邻矿巷道,造成并发事故。

3 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对于煤矿而言,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兼并重组煤矿中,考虑到兼并重组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要想保证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就要结合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兼并重组煤矿要做好,制定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方案

考虑到兼并重组煤矿资源整合的复杂性,要想保证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就要结合煤矿的安全管理实际,以及煤矿安全管理的现实特点,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方案,保证安全管理方案得到全面实施,达到提高安全管理质量的目的。

3.2 重点做好兼并重组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于兼并重组煤矿而言,兼并重组是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无论是职工心态还是管理过程,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兼并重组煤矿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兼并重组这一特殊时期,做到特殊时期有特殊办法,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3.3 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生产能够有序进行

无论是对于正常煤矿还是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都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进行的关键。基于这一现实特点,兼并重组煤矿必须要对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并结合煤矿实际,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落实到位。

3.4 根据煤矿的资源管理实际,积极实现煤矿安全硬件设施的改造

从目前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煤矿的资源管理情况不容乐观,要想组号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就要下大力气对煤矿的安全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并对安全管理流程进行整顿,保证煤矿的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能够实现配套。达到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目的。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对于兼并重组煤矿而言,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煤矿有序生产的关键手段。基于这一现实需要,兼并重组煤矿应重点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兼并重组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积极实现煤矿安全硬件设施的改造,以此保证兼并重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法根,谢康兴.浅谈确保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的途径[J].中州煤炭,2010(09).

[2]李长录.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装备的数值模拟分析与研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3]贺阿红.企业安全文化载体内容设计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3.

[4]刘超捷.《安全生产法》改进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采煤工程;安全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概述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开采量大量增长,矿井深度不断增加,漏水、粉尘、瓦斯、塌方等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影响煤炭开采的安全。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煤炭企业的整治力度,关闭了一大批不符合规范的小煤矿,但采煤工作的安全问题依旧严峻。因此,对采煤工作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讨论,寻求更加缜密的工作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二、我国采煤工作安全生产风险概述

煤炭开采主要有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其中露天开采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矿床的塌方陷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的伤亡,由于工作面在地表,事故危害往往比较小。而井下采煤的深度往往可达几十米上百米,而且存在漏水和瓦斯等问题,事故发生时,故障排除和人员撤离都比较困难,往往财产和人员损失都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前几年,特大煤矿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人员伤害。其原因主要在于,过于注重生产,但安全防范意识不够,安全设施投入不到位,事故防范能力不够强,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差、素质低,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不达标,生产中不按安全规程操作,人员事故应对能力差。[1]

三、采煤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1.科学的培训体系

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安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应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作为工作的指导依据,安全操作的实际应用是重点。讲解时结合实际的经验,并进行实际操作,现场讲解,并结合以往的事故案例,加强学员的印象,确保学员熟练掌握安全规程和实际操作流程。杜绝形式主义和空洞教学。

2.加大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

煤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复杂、多变,工人作业任务比较重。仅仅依靠工人本身的安全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大安全设施的投入,比如安全预警设备和灾难应急设备。一方面可以对潜在威胁提前预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在事故发生后,可以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影响范围,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和政府积极配合,企业按照规定落实安全设施的建设,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企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装到位。[2]

3.加强瓦斯治理

瓦斯是煤矿开采的重要危害。煤矿企业应加大瓦斯治理的人员和资金投入,科学深入的研究瓦斯治理问题,煤矿企业必须严格落实瓦斯的检测监控,加强煤矿的通风,严格控制瓦斯密度。政府部门针对煤矿瓦斯事故频发的问题,应成立专门的课题组,进行煤矿瓦斯问题的专项研究,提出行之有效地治理方案,促进瓦斯治理工作的落实。

4.加强科学的管理理念

安全经营的管理理念更加符合现场的安全管理,传统的安全管理,只要求设备齐全,符合现场的评定规范即可,流于表面,存在很大的漏洞,很难做到对事故的有效防范。把安全经营的理念和管理相结合,把安全和生产相结合,各级领导和其他管理人员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基层,提高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使相关人员自觉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

5.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煤炭生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强力保障,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把事故责任落实到部门细分到个人,可以加强个人对安全工作的责任心,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现场安全检查工作的进行,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违规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结论

采煤工程的生产安全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性工作,生产安全管理中的一个小的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大事故的发生,危及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的研究探索,不断促进采煤安全工作的推进,促进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涵.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实现采煤安全生产[J].东方智慧,2011(,10):73.

[2]寸家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及安全技术防护措施[J].科技向导,2012,(8):285.

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中小煤矿企业;管理因素

Abstract: coal industr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t our coal mine enterprises,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al mine enterprises' safe management situation is very poor, establish practical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medium and small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of management discusses factors.

Key words: safety management; Medium and small coal mine enterprises; Management factor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机制因素

1.1管理机制与安全管理间的关系分析

作为管理的框架,管理组织结构就是管理机制,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其重点,为很好地执行各种规定和方法,需要一个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做支持。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如地质条件、顶板、瓦斯等,我们应积极采用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但出于各种原因,实际生产中对事故的预防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事故发生概率存在很大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来控制事故发生的概率,较混乱的安全管理制度其事故发生概率相对比较高。

1.2中小煤矿企业常见的组织结构

(1)直线型组织结构图

直线型组织结构也被称为单线制组织结构,目前部分中小煤炭生产企业仍在使用。具体工作由各级领导直接指挥,未设置职能管理部门是其最大特点。该组织结构中机构设置简单明了,如图1所示。

图1直线制组织结构图

(2)中小煤矿现行的组织结构图

经过大量调研可知,大部分中小企业现行组织结构略有变动,如图2所示。在现行组织结构中增加了相应的职能部门,负责各项管理工作,弥补了单线制的不足。

图2 现行组织结构图

(3)改进后的组织结构

针对现行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我们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改进后的组织结构,如图3所示。组织结构我们做了如下改进:增加了两个专门的安全科室,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加大了安全管理力度。安全科室可直接向矿级领导汇报工作以及对安全工作直接采取相应措施。

图3改进后的组织结构图

2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制度因素

2.1中小煤矿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

作为高危行业,煤炭生产企业因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事故频有发生,中小煤矿企业尤为突出。因此,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既是煤炭企业的责任又是煤炭企业长远发展的表前提。必要的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约束和规范了企业职工的安全行为。因此,结合中小煤矿企业现状,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是目前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2 安全管理系统中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

作为中小煤炭生产企业的基本安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主要是指明确企业各级人员和岗位的相应责任。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生产事故发生率极低,人员伤亡以及职业病患病率也相当低。安全责任制的实施避免出现在事故面前互相推诿的情况。因此,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中小煤矿生产企业至关重要。

2.3安全管理系统中检查制度的建立

中小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检查制度主要包括综合性安全大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日常安全检查等三种形式。通过检查制度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作出正确评价,促进企业向安全方向发展。检查制度主要目的是防范于未然,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并作出整改措施,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3安全管理系统中的文化因素

3.1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中国煤炭企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企业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主要包括日常生产教育、安全观念、价值观念等内容,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既可以改善目前中小煤炭企业员工素质低的问题,又可以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正确指导。

3.2安全文化建设的原则

针对中小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安全文化建设有其必要性,通过提高员工素质,从根本思想上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内容主要有:紧密结合中小煤炭企业的生产实际的原则;必须落实在建立健全各项机制上的原则;必须抓好安全理念的优化原则;以建立本质安全型企业为目标原则。.

3.3中小煤矿安全文化的建设

只有通过建设实践才能实现中小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小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主要包括:企业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生产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及职工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层及决策者的安全文化建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中管理因素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安全管理系统中的管理机制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安全文化因素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为中小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从国. 浅析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方面的不足[J]. 煤炭科学, 2007(7): 32-36

[2] 袁秋新. 煤炭企业市场化安全管理[J]. 科学与管理, 2005(5): 22-23

[3] 沈裴敏. 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1:126-135

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区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围绕安全工作中心,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工作措施,特别突出煤矿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抓好基层和基础工作。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制定具体措施方案,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控制指标体系,深化责任制的落实

1、加大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考核力度,要采取坚决措施,确保安全事故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实现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制。

3、进一步完善驻矿安监员的管理与考核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调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工作创新,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把握事故发生规律,提高事故的预控能力。

1、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责任制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分解,具体到人,落实到生产过程中。

2、加强现场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及时整改事故隐患,提高煤矿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

3、要针对近年来其它旗县发生的安全事故,查找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分析、积极探索事故发生的规律,并牢牢把握规律,对季节性、专业性的规律提出预警、预控的方案和对策,并针对性的落实监管措施。

4、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要求煤矿建立辅助救护队,配备相应救护设备、仪器,认真组织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广大职工防范事故的能力,做到有备无患。

5、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努力推进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奖惩制度等,形成安全生产的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6、大力推进煤矿质量标化建设,力争所有生产煤矿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其中11座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

7、针对东胜区各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以下十项隐患大排查大整改专项措施。1、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修筑永久性防爆密闭,与采空区进行隔离,杜绝采空区密闭漏风,严禁私自打开密闭进入采空区作业;2、要加强顶板管理,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支护,在顶板破碎的地方要采取打锚杆、挂网片、喷浆等相结合的支护方式;3、要形成独立的通风系统,避免风路短路造成有毒气体积聚;4、对老窖地质资料不健全的矿井,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老窖积水造成透水事故;5、加强机电管理,确保双回路供电系统稳定运行,井下所有电器设备要安装保护装置,防止停电漏电触电造成人员伤亡;6、针对煤矿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机械设备处在磨合运行阶段,专门加强技术人员资格审查和专业培训,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亡;7、严格落实监控系统责任责任质,做到监控到位、责任到人;8、审查煤矿的施工资质是否合法有效,若不具备施工资质和管理能力,责令其停建停产;9、露天煤矿在采剥、装运、排土过程中,要加强机械管理,避免机械碰撞造成人员伤亡,必须委托有资质的爆破公司进行爆破作业。10、进一步加强火区治理监管、实现火区治理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要严格按照《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剥离,凡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一律停止施工。

三、加强煤矿矿用设备检测检验管理工作,以科学的管理和现代化装备为基础,保障煤矿职工和企业财产安全。

煤矿设备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煤矿从业人员与设备本身安全,只有将设备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定期检验,才能实现本质安全。随着矿用设备的老化,矿用本文来源:文秘站 设备的安全隐患将增大,对煤矿矿用设备检测检验管理工作定为20__年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严防老化设备和明令淘汰的设备在煤矿中使用,严格要求煤矿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矿用设备、监测监控议器安全可靠。

煤矿生产责任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2.06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巨幅增加,使得煤炭的生产能力越来越大,有一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安全工作,超能力违规开采。由于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领域存在诸多的管理问题,使得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巨大的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制约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也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1]。一次又一次的惨痛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告诫我们,加强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不能马虎大意[2,3]。煤矿企业在“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安全监管格局下[4],如何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督管理能力,将煤矿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同时也是煤矿事故多发国。我国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开采条件相对复杂,自然条件复杂多变,瓦斯灾害严重,地下水防治难度大,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落后、中小煤矿多,这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然而,深挖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深层次原因,煤矿企业重生产轻视安全工作,安全管理滞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才是我国煤矿事故多发的关键原因。我国煤矿安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管理不力,使得在检查中的一些小隐患不收到重视,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不及时解决,变成了大隐患,导致事故频发。因此,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2.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

为确保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平稳状况,为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要不断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就需要煤矿的企业管理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2.2加强安全培训教育

由于目前在煤矿进行作业的人员有很多都是文化程度不高,安全意识淡薄的农民,为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要经常组织职工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文件、安全知识等,大力宣传学习安全理念,深化对安全工作的理性认识,突出抓好特殊工种、重点人物的培训教育工作,突出加强对一线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思想教育,消除安全生产中的不良心理和不安全行为。同时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宣讲典型事故案例,使职工知道安全事故的危害和严重性。

2.3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作为高危行业,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和措施。制度是生产的基本准则,要全面推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使企业领导在安全方面增加责任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健全和考核落实,可以安全使每一个管理者明确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使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化,责、权、利要明确,增强其安全管理的责任心。另外,安全生产制度不只是建立的问题,还要防止安全责任制和各种安全措施挂在墙上成为摆设,必须做好其执行和落实工作。

2.4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还应重视现场的监督检查,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监督管理。煤矿企业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关系着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形象,因此必须抓好煤矿的现场监管工作。抓好现场监管工作,必须规范矿工的操作行为,要将作业现场的监管工作常态化,不能只是阶段化的监督管理,应该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查找出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并进行安全教育。

2.5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水平与质量

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与质量,根据煤矿自身特点,确定生产过程中薄弱环节以及重点部位,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检查,解决形式主义的现象,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与隐患可以及时的解决,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坚持做到检查、建立档案、整顿改革、监督考察四个方面,环环相扣,增加治理隐患的力度。同时,要有步骤地实施重点监管、专项监管、定期监管,把安全生产监督工作发展到每一个角落。

3结语

安全是一种无形资产,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形象。煤矿企业一旦发生特大安全事故,不但抢险排险困难重重,而且可能因此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煤矿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煤矿和谐稳定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保障。因此,煤矿企业的管理者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参考文献:

[1]杨彩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策略探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3):87-89.

[2]魏向东.把好安全监督关促进企业安全发展—从安全监督角度浅谈如何搞好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275.

[3]傅国旭.关于煤矿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4):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