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安全避险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六大系统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
作用:"六大系统"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发挥重大作用,将为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提供良好的条件。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制定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装使用和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煤矿“六大系统”; 煤矿安全;安全避险
众所周知,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存在指数极高,因此,必须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此外,应根据相关政策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在煤矿企业中积极推进“六大系统”的建设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必须实行的全面化方略。“六大系统”的建设既可以起到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的目的,也可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和生产的危险程度,减少人员的伤亡数。当前,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煤矿生产大环境下,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寻求“六大系统”贯彻执行的高效举措成为摆在煤矿企业面前的关键挑战之一。
1 煤矿“六大系统”简介
煤矿“六大系统”主要指煤矿安全的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的监测系统、矿井的通信系统、井下紧急的避险系统、矿井压风的自救系统以及矿井供水的施救系统这六大系统。煤矿安全的监控系统是用来监控与预警冲击地压、火、瓦斯等重大事件;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的监测系统则主要是监测人员所处的位置,有的甚至还可以进行双向或单向紧急报警功能;矿井的通信系统还可被称作矿井通信的联络系统,它主要为煤矿安全避险、安全的生产调度及应急救援必要工具;井下紧急的避险系统即自救器,给入井人员装配固定的防护时间,且大于30分钟;矿井压风的自救系统的建立是根据煤矿安全简章来构建的,并要求在此基础上,能在灾变期间提供必要压风供气要求,对自救系统进行完善;矿井供水的施救系统的建立是确保灾变期间可以给每个采掘作业处及时提供相应水量,能够进一步保证矿井工作的安全性。总之,煤矿“六大系统”的建立能够有效推动煤矿事业安全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
2 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若干举措
2.1 加大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宣传力度
建设煤矿“六大系统”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它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配合和努力,要求全体人员统一思想认识、共同合作和协调沟通。为了加大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宣传力度,煤矿企业首先可以通过召开全体人员动员会来起到宣传作用,进而调动大家建设煤矿“六大系统”的热情和积极性,对构建“六大系统”营造浓厚的氛围和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可对建设“六大系统”中所存在的先进典型事迹给予报道宣传,尤其是“六大系统”的建设中取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突出人物先进事迹给予专题报道。再次,可以组织知识竞赛活动,并把“六大系统”建设知识列入其中,作为重点内容给予宣传。最后,可开展与“六大系统”技能与知识相关专题的培训,并选拔相关技术人员去外部进行专业的培训,进而提高技能与开阔视野。
2.2 提高对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认识程度
煤矿“六大系统”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项目,它既能确保煤矿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能提高各煤矿的安全保证能力。随着国务院进一步强化公司安全生产通知的颁布,各煤矿企业务必要深刻学习通知精神和深刻认识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重要性,以人文本,发展安全理念,坚持防治为主,在实处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危害度,做好重大事故综合处理措施。此外,煤矿企业还要提高对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认识程度,将构建“六大系统”看成政治性工作,并将此任务贯穿进建设的各个环节,用统一思想进行建设工作,也只有如此才可增强建设的急迫感和使命感,使得领导在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工作、落实责任上有重大突破。
2.3 全面提高“六大系统”的调度柔性及效率
因构建“六大系统”涉及的环节和相互交叉的因素较多,且部分系统完工时间也相对集中,所以为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强调“六大系统”构建的高效调度工作。首先,每个矿井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且安排专业人员负责,如: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以及经营副经理、生产副经理、安全副经理、机电副经理、工程总工程师担任副组长“六大系统”构建领导的小组。其次,按照建设“六大系统”业务的归属,技术中心来牵头,并由通风部和机电部配合进行监测监控安全系统构建工作;技术中心来牵头,调度室、机电部配合做好人员的定位系统建设的工作;技术中心来牵头,再由调度室进行通讯系统建设的工作;通风部来牵头,并由机电部来进行压风自救系统建设的工作;机电部来牵头工作,生产部进行供水施救系统建设的工作;生产部来牵头,同时由通风部进行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工作。在建设初期,因有着相对较重的安装任务,所以为了整体工作的协调进行,每个牵头部室每天都需对机电部进行进展的汇报,然后再由机电部来统一汇报每周调度进展。又为确保进展报告的真实性,公司要安排安监部专项检查整体工作与进展,同时把双基考核和结果相挂钩,保证监督检查的有效进行。每个系统建设要在公司部室系统的指导下完成,根据各自业务的分工推动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在每周调度会上各矿长汇报进展情况。对于推动“六大系统”构建中所遇到的重大约束因素,企业要统一调度物、财、力,加强推动力度,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前还需和厂家签订安全协议书,进而保证建设的有效推动和安全施工。
2.4 紧抓建设刚度
根据《通知》上的说明,煤矿企业务必要构建坚实的技术保障系统,强制性推行先进合用技术设备,此外,《通知》上还强调完善煤矿“六大系统”建设要求给出明确时间要求和目标任务,对于没有按时安装系统煤矿,要依法扣除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因此,建设“六大系统”作为一项具备时间节点需求系统的项目,它有着较强的刚性要求。所以,建设煤矿“六大系统”必须要按照刚性要求进行工期的倒排。对此,煤矿企业可以根据刚性要求,对公司内部各种物、财、力等资源进行集中调配,加大推进“六大系统”构建步伐,保证目标的有效实现。
2.5 加快推进速度
由于建设“六大系统”有着时间节点要求和验收具体的规定。因此,为确保整体进度符合国家规定,煤矿公司要对建设“六大系统”规定详细的进度规划,与此同时还需规定标准限定建设质量与速度。当建设满足不了时间节点的要求,就要采取问责措施,对由于外部原因导致的工期延后,要做出延期建设申请,并根据延期状况给予考核。每个系统建设进度均和部室有关联,因而将矿井总体进度和矿班成员、矿长绩效考核相联系能够在实处加快“六大系统”建设的速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推进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全面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严格贯彻执行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加强煤矿“六大系统”建设的宣传力度,全面渗透安全生产的理念,深化员工对“六大系统”的认知程度,保障“六大系统”高效、长效执行。增强系统调度柔性,最终确保煤矿“六大系统”建设高效推进。
参考文献
[1] 程国奇,付春兴.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 ,(3).
[2] 丰建荣,史鹏飞,代贵生.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1,(6).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应用
煤矿资源的开采作为一项技术性的运用手段,与安全管理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当前煤矿企业中点面广,规模小、生产粗放等多种方式存在,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从安全监管的角度出发,思考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技术应用,成为了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
1 简述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重要性
1.1 企业竞争的推动力
在煤矿企业的发展中,安全管理是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综合性指标,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更要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1.2 减少安全事故的需要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既可以加强抢修技术的提升,对现场维修的各种综合要素进行全面的衡量,同时全面加强抢修作业者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安全技能培训,形成警钟长鸣的形式,从规范化的管理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细节处掌握好煤矿开采现场安全管理办法,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并规范各项抢修措施,养成更好的安全管理习惯。
2 概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2.1 多头管理权责不明晰
复杂的多部门管理体制时常出现“政出多门,相互冲突”的现象,企业无所适从,应付性增强,不能从资源利用和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去宏观规划和制订发展战略。另外各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比较混乱,各部门职能重叠和责任推托现象同时并存,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之处,同一职能不同法律规定由不同部门来履行的情况很多,由此导致的各部门职责混乱,特别是那些边缘化的职责就更为严重。
2.2 安全监管部门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际上属于综合性管理机构,既有煤矿安全监察职能,还有煤炭行业管理职能。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既是煤炭行业的规划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又是煤矿安全的监管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专业性不强,难以保证安全监察的公正性。实际上,从我国现行的煤炭安全监管框架看,我国并没有一个实际意义上独立和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为解决我国煤矿安全问题,借鉴西方安全监管体制的经验,建立一个独立、专业的安全监管部门是迫切需要的。
3 探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监理制在煤矿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中,要强化监理管理的综合作用,尤其是细化煤矿工程以及采煤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积极宣传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强化安全责任制的构建模式,围绕地方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将煤矿企业的安全责任事故与领导的管理直接联系,形成安全运营的整体管理模式,强化对煤矿工程的长期监管,对于施工承包、监理服务、合同管理都有详实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的安全监管能力,改善煤矿企业的内外运营环境。
3.2 严格落实各种隐患的整改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在形成常规化的检查制度上,要强化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责令重点单位及时纠正,落实对各项安全隐患的整改措施。坚持隐患不发现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的原则,重点单位要制定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对不能及时发现隐患或隐情不报者追究责任,并予以罚款。隐患整改制订“火灾隐患整改情况表”,记录火灾隐患检查人员、部位、内容、处理情况,明确隐患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并签字。对存在重大隐患的或不能及时整改的,形成专题报告,提出具体的方案,并落实防患措施,保障消防安全。
3.3 提升技术促进安全管理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从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4 结语
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完善体制是保障。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制。以落实领导干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为着力点,构建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强化综合协调职能,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从提高认识、加强技术和完善体制出发,不断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夯实煤矿安全基础、筑牢煤矿安全屏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素冬,于秀琴.我国煤矿安全监管深层次问题及解决思路[J].煤炭经济研究,2009(02).
[2]胡文国,吴栋,李乐夫.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07(06).
[3]刘永亮,贺阿红,赵鹏飞.我国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08(09).
[4]胡文国,刘凌云.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监管中的博弈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8).
在一些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在基础条件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基础自然条件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瓦斯集聚,造成事故发生。
二、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建立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可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通过安全技术与安全制度的有效管理,强化煤矿生产中综合技术的运用,将安全管理的环节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尤其是突出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整体应用。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机制,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种煤矿安全隐患,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煤矿企业良性发展的优质环境。突出对整体安全技术的全面优化,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改善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效能,突出效益提升的全面运用。
(三)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当前,安全责任成为一项重要的追究制度,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因此,要突出对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将安全、责任、技术贯穿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将安全责任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作为牵涉到人民幸福、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的一定动荡,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破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人心不稳,从而影响整体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是构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改革开放大局,因此,形成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代表先进的发展方向,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对管理人员严惩不贷。
(二)抓好安全监管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综合考虑煤矿企业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的监督管理。一是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治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特点,看到自身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薄弱地方采取各种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要针对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建立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按照规程、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及时制止。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排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制定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分析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全面优质的安全管理文化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中,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及时的宣传教育,将安全文化灌输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构建全面化的安全培训课程。对每一项安全知识与技术操作的运用进行全面培训,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统一起来,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促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跟进
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跟进中,技术运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通过技术改进,能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四、结语
【关键词】 井下人员 定位系统 煤矿安全
1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功能
(1)系统需要对携带有射频识别卡的工作人员进行入井时刻,出入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时刻,出入限制性区域的监测监控和记录功能。(2)实现考勤管理。实现与考勤管理系统整个或者将考勤管理系统集成到人员定位系统,作为其子系统。系统可以随时导出数据,并能获得任意井下工作人员的活动轨迹等信息。(3)突况发生时,可以实时、准确地获取所有井下人员的当前和历史位置的信息。依据现有的精确定位算法管理,合理布局分站,并通过软件计算,获得人员精确、实时的位置信息。(4)分站管理功能。系统需要根据提供的各种关键字(如分站模糊位置关键字查询附近分站,分站运行状况关键字查询相关分站等)查询分站信息的人机交互接口,并提供分站及射频接收模块参数配置接口。系统还需要具备可视化地图漫游、缩放,查看分站在井下分布情况的功能。(5)人员定位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与其他安全避险系统的联系,比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矿井无线及有线通信系统等的兼容性的问题。(6)系统需要具备自诊断、检测及报警功能。当系统分站、传输接口、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够主动报警,并且将故障设备信息及时间记录至数据库,以供查询。对于人员定位这种安全避险系统,系统的稳定、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得到重视。(7)人机交互接口的要求。系统的人机交互接口需方便用户对系统参数进行修改,对系统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系统查询及配置界面需要直观简洁,便于观察、分析和操作。(8)打印报表功能。系统应能方便地生成日常工作需要的报表,并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导入供打印。(9)存储、查询及显示功能。系统对人员信息,报警信息等提供存储功能,并能通过多种方式查询需要的信息。信息通过列表方式显示,实时显示井下人员总数及人员信息,重点区域和限制区域人员总数及信息。
2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要求
(1)可靠性:系统设计应保证系统运行中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达到一定要求。此外,在系统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具备自恢复能力,并及时检测故障点,向控制中心报警。可靠性要求还包括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与完整性。(2)实时性:系统必须对各种突发事件及时反应,及时报警,记录事件信息,并配合其他避险系统做出反应。(3)安全性:必须保障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数据库数据被窃取,以及服务器软硬件受到破坏,耽误抢险的时机。
3 GIS应用于人员定位系统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GIS系统具有直观、方便的可视化效果,可以将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GIS应用于人员定位系统中,可以将人员定位系统功能和效果进一步增强。
(1)利用GIS控件提供的功能,实现电子地图的可视化。用户可以对地图进行放大、缩小、平移、漫游、导航等。(2)实现人员实时位置显示。根据系统数据库中人员动态信息表的实时位置信息,将人员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的对应位置,监控更加直观。(3)实现基站分站信息的图形化显示、离线故障分站及线路的突出显示,员工进入限制区域突出显示。(4)还可引入GPRS模块以及3G模块,短信通知控制中心管理人员和技术检修人员,安全性更高。(5)查询职工历史活动轨迹信息,将特定职工轨迹信息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4 应用范围较广的人员定位系统
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主要有:KJ90、KJ69J、KJI28A等。各个煤矿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煤矿地质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本文重点介绍KJI28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和KJ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4.1 KJI28A矿用人员管理系统
KJI28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是专为煤矿设计,用来实时监测流动人员、流动车辆的数量、区域、时间信息等,能够实时地了解井下人员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级分布情况,能够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当天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轨迹,为人员、车辆的生产管理、考勤统计、安全保障提供可靠的依据。KJI28A型矿用人员管理系统由地面设备和井下设备两部分组成。地面设备包括:监测主机、KJ70N-J型数据传输接口、UPS电源、打印机、交换机、避雷器;井下设备包括:KJI28A-F型传输分站、KJI28A-F1型读卡分站、KJI28A-K2型识别卡、KDW17型矿用隔爆兼本安电源、KDW型矿用隔爆型兼本安不间断电源、避雷器、接线盒和通信电缆。
4.2 K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K69J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是应用RFID技术于井下移动目标位置监测的系统,可以实现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和运输车辆位置的检测查询及多种实用的报警功能,适用于任何矿井。该系统具有被测目标无负担、通行方式无限制和安装使用简便等特点。K69J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ARM嵌入式技术及无线识别和定位技术的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原有人员定位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精确定位功能,定位精度小于5m,适合各类矿井安装使用。
5 结语
总之,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将更加完善,应用前景将更加光明。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不仅能提高矿井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还能实现资源共享,为矿井的抢险救灾与安全救护,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信息,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