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因此,不论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在学校教育方面,对于孩子的教育一直都被特别关注着。现如今的音乐教育方式跟以前大不相同,这种新的方式使孩子能够主动喜欢上了音乐。孩子们不仅在学校能够学音乐,家长们为了让他们的孩子跟上流行趋势,不被其他孩子落下,在假期还会为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这种教育方式是否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的程度大小;一旦出现与其相对比的教育方式,且与其教育的方向相反,不仅会使孩子学习音乐能力下降,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学习音乐。从当下的幼儿园教育方式来看,绝大多数的幼儿教育方式都是区域大众化,无法体现教育特征。一些幼儿园会在课后创建特长班,这也是孩子家长所要求的,因为他们的工作繁忙,想让孩子有些特长。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也有弊,一方面能够提升孩子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大量的灌输会使孩子感到厌烦。家长之所以想要在课外为孩子报辅导班,原因是他们认为学校的大众式教育无法给予孩子全面细致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十分普遍的,长此以往,家长不顾及的让孩子参加音乐辅导班,不考虑音乐培养的目标和方针,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体音乐水平。对于幼儿园来说,如果其不经常与家长沟通,家长就不会了解孩子的状况,这样也不利于授课的效果。这样类似的矛盾必须被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音乐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家庭和幼儿园培育幼儿音乐能力的有效策略
由于家庭和幼儿园在培育幼儿音乐能力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矛盾,我们通过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分析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在幼儿园中,他们所给予幼儿的音乐知识要与家庭中给予幼儿的音乐知识相符或者是相互补充;并且,幼儿园老师和家长之间要做到良好的沟通,同时做到对孩子的情况进行的及时反馈,这样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园可以用多种方法将家庭和幼儿园融入一体,并且开设各种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使其与自己的孩子共同参与到音乐方面的活动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一些孩子在学习音乐方面是很有天赋的,有时却因为家庭环境使他们在家很少展现音乐方面的能力,甚至连唱一首歌都会扭捏半天,这样就会使家长怀疑幼儿园教学的能力。相反,有些孩子在家庭和幼儿园以外的场所都表现的十分活跃,就是不愿意加入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这种情况让幼儿园老师特别为难,最终就会造成老师不关注孩子的状况,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因此,家庭与幼儿园之间进行共同的音乐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的形式也可以是各式各样。
(三)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定,例如,可以让家长观看一场幼儿的音乐会,使其根据孩子在音乐会上的表演来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家长也可以加入到亲子音乐活动中,并且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各项活动,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还能够加深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对于幼儿园,可以采用将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一节课录制下来刻成光盘然后让孩子带给家长观看的策略,这样可以让孩子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课堂情况,这样也有利于孩子家长在课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来报选辅导班,然后进行有效的培养。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培育孩子的整体音乐能力主要是为了激发孩子对生活的兴趣和热爱,不是进行音乐家式的培养,目标要明确,力度要适中,不可盲目培养。幼儿音乐能力主要是来源于幼儿园的培养,所以,在幼儿园教师的责任相当的重大,尤其是在家庭和幼儿园教育的合理对接过程中,教师则是家庭和幼儿园关键的连接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合理的调动好孩子的想象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歌词时可以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孩子能够彻底的懂得课堂内容,情境再现法、幼儿模拟表演法等都是可以被运用的。这样不仅让孩子能够在玩的过程中记住歌词,而且还会觉得唱歌十分有趣,内容又和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将每一个方案灵活的运用起来,才能使其充分的发挥实际效用。
三、总结
(一)幼儿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理念,比如说认知错误、虚荣心和情绪心理等。首先,家长在认知方面经常将孩子把孩子“听话与否”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实际上这并不科学;其次,家长对教育孩子有虚荣心,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吃穿的问题上的无限制的给予,这也是欠妥当的;最后,家长在教养孩子时有情绪心理,殊不知家长对待孩子的情绪化是导致家庭教育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幼儿家长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
据调查当前比较多的家庭教育方法集中在两端,即溺爱和专制。一方面,家长有补偿心理,想将自己童年时代的缺憾,用完整的享用来对自己加以补偿;另一方面,家长自己父辈教育的影响,认为孩子不管不成才,因此时刻管制孩子,使其不能放开自己的手脚。前者容易导致孩子的骄横心理;后者容易导致孩子的懦弱心理。实践证明这两种教育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三)幼儿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从孩子的身上能找到父母的影子,这不仅指长相及外形,更重要的是行为和心理上,这就是父母烙在孩子心理的痕迹。没有父母愿意让的孩子从的父母的生活中学不好的东西,但不好的东西往往被孩子学的最彻底,且给他们今后的人生带来重大影响。特别是父母关系不和且经常争吵对孩子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因此,作为父母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特别是良好的心理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决幼儿家庭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家庭教育中应该有规则
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中之所以会出现“5+2=0”的现象,从很多程度上说明家庭教育2天的教育,没能为5天的幼儿园教育提供很好的辅助条件。因此幼儿在家也应该制定、执行一个符合科学生活常规或制度,培养幼儿有规律、有规矩的生活,避免其在集体生活中出现问题。
(二)家庭教育中应该体现正面教育
一个人的人格、性格定性就是在其人生的前10年内,而幼儿家庭教育就是这10年的中间阶段。在这个时段中,特别是在饭桌上,父母尽量不要谈论工作带给自己的辛苦、无奈和悲惨的人生,因为这会不经意的刻在孩子幼小的心里,直至难以抹去。作为父母要谈就要谈论工作带给我们的成绩感和幸福感,或者要以正面的心态、积极地看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领导对自己的不公正。注意,这不是让家长跟孩子撒谎,而是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坚持正面教育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这跟孩子一生的影响来比,还不算什么。
(三)家庭教育中应该教育方式一致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家庭教育 重要性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文明安静、奋进和谐、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我认为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成长的奠基石。
而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从教10多年来最头疼的问题。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不断拉大,尤为突出地表现在教育上,无论从教育方式还是教育设备来说都是无可比拟的。这些都是物质方面的差别,而我觉得最最关键也是最最影响城乡教育差别的还不是物质条件,而是人们的思想。
经济越是发达,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重视;相反,农村的大部分家长送孩子读书仿佛是在完成一种任务,把孩子交到学校以后,至于孩子能学到多少知识,他们一概不理会。即使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只是在乎孩子考了多少分数,而不是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他们也从不思考孩子应该怎样学习和发展,认为那都是老师的问题。在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们明明也知道孩子的学习会影响到孩子的前程,可是就是没办法,也从来不会主动想办法帮助孩子学习。
可是城里的家长却大不一样,他们总是想着方儿要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变着法儿参与孩子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总是比乡下的孩子优秀。这一点在这学期我们班从城里转来一位新同学后,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每次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检查并签上名字。可是每次检查家庭作业的时候,孩子们都哭着鼻子说:我妈妈没时间看我作业;我爸爸在外面忙,天黑了才回家;我奶奶不会写字……于是我就想不明白了,就是再怎么忙,抽一两分钟时间看看孩子的作业都不行吗?其实这都不是理由。家长会上我语重心长地跟家长讲,要重视孩子的家庭辅导,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家长们都点头说没问题,可真正落实起来又那么的难了。可是刚转来的这个孩子,她的妈妈跟我谈起了在城里的学习。每天还没放学,家庭作业已经以短信的形式发到了家长的手机上。特别是家长该给孩子准备什么学具便于第二天的学习,都在短信里说明白了。家庭作业家长也会监督完成。
现在整合教育资源以后,每个学校都是大班教学,少则四五十人一个班,多则七八十人一个班。在学校的上课时间毕竟有限,老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也不容易,所以要在大班教学中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没有家长的辅导跟进是很不容易的。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在大浪淘沙中被埋没,他们是被家长“遗弃”了。这些家长没想过要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他们只要结果而不重视栽培。城里的孩子放学后在家长的陪同下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而农村孩子放学后背着书包在田野、山谷游荡,也许天黑了才到家。
我们学校从去年开始实行一、二年级学生每天放学家长到校门口接孩子的制度,可是每天老师领着孩子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动听的歌曲来到校门口,却只见寥寥无几的家长等候在那里。学校规定家长不来,孩子不能走,于是孩子脸上挂着泪珠,老师脸上躺着汗水,顶着炎炎烈日等着孩子们那些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有时候要等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家长满脸不高兴来接孩子,冲着孩子嚷嚷:这么点路自己回不去呀?对老师更是充满了抱怨,好象老师是故意在跟他们家过不去似的。直到现在,家长们接孩子仍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高兴则来不高兴就不来。至于孩子们,就由老师慢慢陪着等吧!
班上有个孩子家里条件比较优越,父母很会赚钱,可是这个孩子的学习却是一塌糊涂,每次跟家长沟通,他们都表示愿意为了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可是孩子的学习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也是从不参与的。每次家庭作业都是空白,问及孩子时,眼泪先下来,带着哭腔说:“我爸爸妈妈都不在家,作业我不会写。”我也去过很多孩子家里家访过,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他们没文化,自然无法辅导孩子。也有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留一人在家看孩子,这个看孩子的家长在街道上租着一间房,领着孩子上学。平日里打着小麻将消磨时光,孩子要家长辅导,家长一边摸着麻将一边不耐烦地说:“你们老师怎么教你的?这么个题都不会!”难不成孩子放学后还要跑到学校问老师该怎么做题吗?
关键词:家庭教育;环境;思想教育
我国古话讲“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在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中,这种理念依然很流行。根据有关数据,超过40%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过家庭暴力,甚至更有病态的惩罚,67%的家庭过度溺爱孩子,这样很难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的孩子出现叛逆、孤僻、自卑、高傲等不健康行为。想要改变这种育人模式,必须综合分析原因,理性对待孩子行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
一、转变传统思想,注重家庭环境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我们想转变传统家庭教育方式,必须先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以往的教育理念已经不适应或者相当程度不适应当下的家庭教育,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应努力学习新型家庭教育方式,并及时做好与学校老师的思想沟通,找到孩子的问题所在,对症下药。以前的家庭教育多为家长压迫式,孩子被动接受,并不能自由表露孩子自身的观点或者感受,在现在信息发达的社会中,更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家庭教育应以主动引导为主,实时监督孩子的成长过程,避免“武力”迫使的现象存在。
二、正确认识孩子行为,避免有色眼镜存在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就是依照孩子是否听大人话为标准来评论孩子。殊不知这正是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孩子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的结论才会使得孩子记忆深刻,孩子通过自己的实践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没有真正被开水烫过就不会铭记烫伤的痛楚,一个家长永远不给孩子接触毛笔的文化,就不会培养出孩子对毛笔的兴趣,一个家长永远不让孩子去翻弄玩具,就不会培养出对机械设备的灵性。
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像一个探索者,在对与错的边缘游离,这时也是孩子最容易出错和跑偏的时期,也是家长纠错的最佳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不能把孩子某些不当行为看作孩子淘气、不听话或者叛逆等行为。家长要理性地对待孩子的行为动向,不能一棒子打死,在纠错的时候引导孩子往正确的方向成长。在处理孩子不当行为的时候,不应该过度指责,或者在朋友他人面前故意提出孩子的不当行为。保护孩子幼小的自尊心尤为重要。
三、提升家长素质,为孩子树立标尺
由于各个家庭的情况和每位家长的自身素质不同,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也会受到各自条件的限制,有不同的方法和内容。但是有些方法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做到的,区别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层次不同。在这些方法中要求家长具备一定的能力,或者说在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家长的自身素质决定孩子素质的高低。
孩子天生的模仿力不容任何人忽视,孩子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家长的行为以及思维习惯。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位朋友,夫妻两个都很喜欢打麻将,平时邻居或者朋友喜欢去他们家里一起玩麻将,在玩的时候互相说一些不良话语。结果这个朋友的孩子在暑假的时候,失踪了两天,家里着急得要命。后来在孩子同学家里找到了。这个孩子找了几个同学在一起玩麻将,并且还有抽烟等不好行为。通过这件事,我们能进一步看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四、建立学校家庭双向互动,打造孩子无真空成长
人类是群居性的动物,通过群居找到乐趣,找到彼此依靠的安全感。孩子的群居性相对大人更为强烈,他们在邻居的圈子里,在同学的圈子里都会有自身的群居体系,以此有利于彼此学习,共同成长。但其中也不乏出于好奇参与不良的集体活动。孩子这样的群体会对家长以及学校进行保密,尽力不让家长和老师发现他们这些行踪,这就导致了家庭和学校之间管理孩子的真空地带。这个神秘的地带对孩子的影响不会亚于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所以,保持这个地带的环境健康对孩子顺利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孩子的主要栖息地,介于两者之间,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发展动向,避免孩子自我纠错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家庭必须和校方紧密联系,密切配合,多维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造环境。孩子生活学习期间,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诱惑或者不正当行为的引导,此时孩子为了避免受到家长和老师的责罚,会故意伪装以及编织谎言来周旋与家长和老师之间。在这种情况可能性存在的情况下,家长和老师通过密切沟通,尽可能地了解孩子的动向,一旦出现信息不对称,双方要针对问题,迅速找出解决办法,针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进行纠错。家庭和学校双向互动,避免孩子走入歧途。
参考文献:
[1]南钢.我国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6).
[2]鲁春燕.梁启超家庭教育思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3]弓松涛.对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学
报,2007(6).
[4]张敏.我国古代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初探[J].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家庭;教育;引导;策略
对小学生来说,家庭教育是他们成长的最重要的教育之一。“小学生的培养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的家庭环境。按分量说,家庭是邻居和学校两者影响之和的二倍。”①但是,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育效果也因为家长的文化程度、重视程度而有很大的不同,极大的影响了学生成长。因此,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显得非常必要。
一、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健全的人才,但家庭教育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家长懂得教育规律,能给孩子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大多数孩子的家庭教育并不理想。这里不仅有巨大的差距,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不重视或不了解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观念已经逐渐引起了众多家庭的重视。但部分家长却并不了解家庭教育,认为只要管好孩子的生活所需,不让孩子调皮捣蛋就是家庭教育了,甚至还有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也有部分家长因为外出务工,或工作繁忙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而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自觉性差、缺乏自我引导的意识和能力,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得不到较好的教育,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健康的成长。
(二)不具备基础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从经验出发选择教育方法。他们大部分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中也很少有人主动去学习和了解的。因此就往往出现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的现象,无法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个性特征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比如按照家长个人的意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对小学生过早的提出不适当的要求等。这些都影响了家庭教育效果,甚至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
(三)家庭教育方法简单落后
正是由于家长不清楚教育规律和理论,对教育方法也不了解,在家庭教育中采用传统的,简单的方法。有的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在家和学校的表现,一旦出现问题,采用的不是引导而是打压的方式进行教育。还有的家长直接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犯错的孩子进行打骂,相信“不打不成才”的传统思想,结果反而达不到教育的效果。
(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还存在两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一种是溺爱娇宠型,这种方式较为普遍,对孩子的影响也较大。虽然父母爱孩子是天经地义,但过分的溺爱就弊大于利了。这样的家长不但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还不让孩子接受适当的教育,比如不让干家务,不敢批评,不让受一点委屈。结果给孩子营造了一个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也让孩子失去了应受家庭教育的机会。另一种就是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型,这主要体现在许多外出务工的留守家庭,还有因为工作忙于工作、生意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的家庭。家长们认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要就行,认为孩子的教育在于学校,自己不用管或没时间管。结果导致对孩子的情况不了解,无法进行合理的家庭教育。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很容易导致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出现问题儿童或少年,尤其是小学生这个最需要良好家庭教育的群体。
二、影响孩子成长的家庭因素
(一)家庭教育的环境
小学生对家的依赖是非常重的,一个家长重视,努力营造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教育任务,达到教育效果。反之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课后作业的完成,有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和放任自流型的家庭,效果是明显不一样的。这种良好的环境是需要家长有意识地创造的。
(二)父母的文化修养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相对改善,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样一来,家长的文化修养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就非常明显了。文化修养高的家长占有明显的优势,在教育中往往能采取合理恰当的方式方法,通过自我表率、合理引导等方法达到教育目的。相反,在采用简单粗暴方式的家庭中,父母文化修养不高的占了绝大的比例。
(三)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性格、观念形成时期,往往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会受到父母各方面的影响。这个时候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帮助他们以后形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反之,不当的方法给他们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他们成长。比如在经常出现打骂教育的家庭,孩子往往会出现要么胆小怕事,要么就因为逆反而离经叛道的情况。
三、引导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不仅是家长的事,同样也应该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千差万别的家庭教育,作为专门的教育单位,学校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引导,让众多的家庭都能有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这也是促进孩子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的宣传
引起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只是宣传的第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家长在重视的基础上积极的行动起来,主动了解家庭教育的观念、内容,为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打下基础。学校与家庭互动的方式有多种,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班主任见面会、年级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宣传,让家长了解更多,还可以通过学校网站专题栏目的建设来进行宣传。让家庭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每位家长的心里。
(二)对家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
由于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并不了解,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学方面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开办家长学校或家长培训班。对家长进行适当的培训,让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1.教育学知识的培训
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差别较大,且多数没有学过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对他们进行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帮助他们认识教育规律,儿童身心的发展规律,了解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家长来说,是打下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让他们在教育中按规律办事,不再只从经验出发。
2.教育方法的培训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苦于不了解教育方法,往往仅凭经验和见闻。在方法上难免失于偏颇或单一。对他们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可以让家长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收到有针对性的效果。
3.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培训
很多家长苦于孩子不愿意和他们沟通,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这是由于家长没掌握与孩子正确沟通的方式,沟通时往往采用训问、询问的一问一答的方式,让孩子被动而且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让家长们了解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交流的方法是家庭教育正常进行的必要前提。
(三)采用多种方式与家庭沟通交流
学校在教育中应该起到主导作用,引导小学生的家庭教育,从而构建一个合理的大教育环境。因此,除了对家长进行培训之外,与家庭保持密切多向的联系,互相沟通交流,了解教育情况,掌握学生动态是非常必要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沟通提供了多种方式,如电话、QQ、微信、电子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都可以很好的保持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互相配合。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家庭反馈教育效果。这样的沟通对小学生的成长是有利无害的。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鲁洁.教育社会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李晓敏.浅析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因素[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4]常丽艳、张静.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