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第1篇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食品安全工作的理论研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县委政策研究室、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XX年食品安全与产业发展调研工作。活动得到了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响应,共收到调研论文17篇。县委政策研究室、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法律进行了评审,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7名。现予以通报表彰,并请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学习参考。

附:优秀调研报告、法律获奖名单:

一等奖

关于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问题的思考

作者:翁向华(工商局)

二等奖

1、关于对我县无公害法律工作的调查

作者:祝礼洪(法律局)

2、武义县水产品质量安全和监管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卢锦扬(水务局)

3、当前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的现实问题和发展建议

作者:朱喜传(经贸局)

三等奖

1、浅议当前我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小剑(卫生监督所)

2、创建农村“放心店”与实行长效管理的对策

作者:叶伟文(工商局)

3、关于我县畜产品安全生产情况的调查

作者:李伟军(农业局)

4、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探讨

作者:钟学文(卫生监督所)

5、关于食品安全预警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作者:贺建国(质量技监局)

6、 我县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作者:何伟靖(西联乡)

优秀奖

1、充分发挥市场和法律双重惩戒作用加快我县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步伐——对我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初步探讨

作者:贺建国(质监局)

2、完善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检测体系之思考

作者:陈坚(工商局)

3、从行政执法角度看初级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

作者: 卢锦扬(水务局)

4、开展无公害林农产品产地监管论证实践与探讨的调研报告

作者:吴生法(林业局)

5、豆制品行业集约经营探索

作者:李春华(茭道镇)

6、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探讨

作者:项世平(俞源乡)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餐饮食品监管 监督检验 存在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6月1日已经正式实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章 总则中的第四条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履行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的职责。至此,我国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自2010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了全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1]。辽宁省食品药品检验所,受辽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委托,参加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

餐饮服务是指通过即时制作加工、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等,向消费者提供食品和消费场所及设施的服务活动。餐饮消费环节是"从农田到餐桌"食品供应链的终端,也是整个食品生产、加工和消费链条中诸多不安全因素累积和问题集中暴露的环节。餐饮服务环节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是对餐饮食品进行监督的重要措施之一。2010年和2011年在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中,分析探讨了我国餐饮食品监督抽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做好未来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存在问题

1.1 样品采集

1.1.1 餐饮食品抽检分离的问题

抽检分离是指餐饮食品抽样与技术检验相分离,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分离,简而言之,就是指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督抽样、食品药品检验所负责餐饮食品检验。相对于抽检不分离的做法,抽检分离是一种创新和改革。抽检不分离,食品药品检验所又抽又检,缺少第三方监督,很容易造成某些食品药品检验所受利益驱动,以及受检验技术和检验物质限制带来的抽样的随意性和不公正性。同时,抽验分离是一种相对的抽检分离制度,看似分离,实为结合,监督抽样与监督检验应结合起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食品药品检验所的工作思路应结合起来。只有做到这两个结合,才能更好了解餐饮行业。

1.1.2 餐饮食品监督抽样、评价性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问题

抽验包括监督抽验和评价性抽验。监督抽验常常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餐饮食品监督管理活动中,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可疑餐饮食品进行了抽验,是动态的监管。而评价性抽验是为保证饮食安全,对餐饮食品质量有预见性的技术监督措施,用以控制餐饮服务中重点品种和防止市场上出现餐饮质量问题的重要手段。评价性抽验是为了掌握和了解该地区内餐饮食品质量总体状况进行的抽验工作,是通过小样本抽验来推断该地区区餐饮食品质量总体状况的一种科学抽验方法。无论哪种抽验,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就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到科学抽样呢?抓有效覆盖率。抽样的品种应是餐饮服务行业中使用流通快、消耗量大的品种,在考虑样本数量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按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提高抽样的代表性。那么,又如何确定哪些食品具有流通快、用量大的特征,哪些食品是抽样的重点对象呢?这就需要对该区内被监管餐饮行业的情况展开广泛的调研并建立动态数据库,调研可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电话调研等多种形式。其次是对以往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依据以往的数据推断出统计最佳置信区间的理论值,以往的数据积累越多越精确,得到的理论值对工作的指导意义就越大。但在实际抽样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体制上的因素,餐饮环节实际样品量不足,无法满足抽样数量、抽样品种要求等原因,因此,餐饮食品的抽样问题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验工作的必须面对的问题。

1.2 检测工作

1.2.1 检测方法

餐饮食品的检测方法首选是国家标准方法,食品检验标准交叉较多,方法重复性差适应性差,检验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方法,并且应该做方法的检出限和回收率,以保证方法的适用性,并建立SOP。

1.2.2 评价标准

餐饮食品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是独立的系统,评价标准国家是动态过程,因此,应该时时关注相关的网站,依据最新的评价标准进行判断。

2、解决对策

2.1 样品采集

2.1.1 加强抽样的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基础和保障。建议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抽检工作制度,实行抽、检分离,明确责任、分工。

2.1.2 编写餐饮执法文书规范

建议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执法、采样操作技术规范,保证采样的科学、规范,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要求,统一全省采样记录文书,保证抽样工作的严肃性、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2.1.3 加强培训和工作交流

抽检是餐饮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系统内开展抽样、检测工作,应集中时间专项培训,以到达基本符合要求的水平,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开展快速检测

快速检验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要重视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快检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不仅可以节省检验检测资源、满足日常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而且也能大大提高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新形势下,食品药品检验机构要依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规范》[2]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抽样检验,并进行持续性的跟踪监测,从而有效监控餐饮服务食品的安全风险因素水平。以风险分析为基础,快速提升监测检验能力,积极开展风险评估、风险监测和信息交流工作,才能适应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问题食品;青少年;消费方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99-1

1 青少年在食品消费方面存在的不足

1.1 对问题食品的关注程度较低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23.5%的兰溪青少年对食品安全问题较为关注,约72.65%的青少年对其关注一般,仅少数的青少年表示毫无关注。这充分说明青少年对食品安全问题虽有关注,却程度不深。

1.2 食品消费不够理性

在日常食品消费中,大多数青少年不太会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他们没有去查看食品的保质期、生产日期安全标志等的习惯。至于食品是否有添加违规物质,农药量[1]是否过多等等问题就更加难以保证。

众所周知,路边摊的食品,由于其原料来源未知,加工途径不卫生,故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在崇尚绿色环保生活的今天,大家都应该避而远之。但调查结果显示,仍有较多的青少年图一时口快、方便会去路边摊购买食品。

1.3 维权意识薄弱

通过调查分析,有76%的青少年在购买到问题食品之后,会与生产经营者协商、调解,或是向相关部门投诉。但剩下的21%的青少年在购买到问题食品之后无动于衷,这些青少年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能力和增强维权意识。

2 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和形成正确消费观的建议

2.1 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建议

2.1.1 对政府方面的建议 政府应加大监察机制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减少问题食品的出现。首先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其次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此外,还要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杜绝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2.1.2 对媒体方面的建议 媒体要加强舆论引导,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专版专栏,宣传诚信企业和食品放心的企业,公开曝光不符合食品生产条件、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准确曝光食品违法案件,及时报道食品安全工作动态和食品检测信息。

2.2 引导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建议

2.2.1 对媒体方面的建议 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重大的影响。在问卷结果的分析中可知,青少年在获取信息时,媒体是主要的来源。因此,媒体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更好地进行消费。例如,媒体可以报道一些青少年的正确消费行为,通过视频、广告、漫画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向青少年们宣传正确的消费方式和行为。

2.2.2 对学校方面的建议 学校作为一个交流的场所,可以起到向学生宣传相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引导青少年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的作用。使青少年进一步识别问题食品,杜绝问题食品,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可以适当宣传法律知识,教导青少年有维权意识。

2.2.3 对家庭方面的建议 家庭成员应该重视对青少年的消费方式的教育。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子女树立正确的榜样,用正确的消费观念去引导自己的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选购食品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购买正规厂家的产品,杜绝小作坊生产的食品。据调查显示,在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小作坊就占了35万家,占总数的77.78%。这些作坊,设备落后,卫生状况差,再加上对工人监督管理不严格,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食品情况的发生[2]。

(2)杜绝购买路边摊不卫生食品。众所周知,大部分路边摊的食品都是不卫生的,某些问题食品如地沟油、漂白的粉丝等等都会出现在路边摊上。大量进食这些不卫生的食品之后,可能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时还会导致癌症的发生。

2.3.4 对青少年自身的建议 对青少年来说,自身的规范是最为有效的。通过自身的了解,可以更好地树立正确的消费方式,杜绝问题食品。青少年应该做到以下方面:

(1)去正规商店购买食品,杜绝非法商家处的商品。正规商店拥有正规的进货渠道,食品都有正规来源,食品较为安全。

(2)了解媒体信息,杜绝已曝光食品。青少年应该经常关注媒体信息,尽量避免购买问题食品。同时可以了解问题食品的相关知识,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方式。

(3)购买食品时,注意其产品信息。青少年在购食品时,应该着重关注如生产日期、保质期、安全标志等基本产品信息。防止买到过期,或无安全保障的食品。

参考文献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第4篇

询问了一些城市消费者,收集了一些调研试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食品产业基本情况

(一)种养殖情况。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6.03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06千公顷。其中稻谷播种面积84.73千公顷,增加11.96千公顷;油料播种面积6.45千公顷,减少0.16千公顷;蔬菜播种面积8.69千公顷,减少0.71千公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6487万元,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196212万元,增长2.7%;牧业产值293081万元,增长6.7%;渔业产值19161万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533万元,增长8.3%。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县粮食总产量626971吨,增长0.94%;豆类、油料、、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建设饮水解困工程16处,帮助30938人解决饮水不安全问题。

畜牧业生产较快发展:*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162953万元,增长7.9%,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39.8%提高到50.5%。出栏肉猪197.56万头,增长6.92%,存栏肉猪92.1万头,增长0.08%;出栏牛1.18万头,增长7.27%,存栏牛4.14万头,增长2.48%;出笼家禽320.57万羽,增长5.32%;存笼家禽250.53万羽,增长9.4%。肉类总产量128332吨,增长6.75%。

渔业稳定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25787吨,增长7%。

(二)全县县域规模食品生产企业情况

08年我县县域规模食品生产企业40余家。主要生产辣酱、矿泉水、大米、粉丝等深加工产品,除辣酱销往全国外,其它产品主要销售在本地区及周边县市。截至2008年6月,生产企业均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其中我县农产品龙头企业如年产2000吨以上的三个辣酱生产厂,大地红食品厂等均取得了QS证书,获得了ISO9000及HACCP认证,并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及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三)食品零售流通情况

全县零售行业为7056家,其中经营经营食品和含经营食品的零售店达1200余家;餐饮业全县共有267家;经营者基本上均取得了相应的经营手续。全县有生猪定点屠宰厂1个,年屠宰生猪1.5万头。

(四)市场基本情况。全县共有专业和综合性市场45个,其中县城有市场7个,即一个水果批发市场,一个综合性农贸批发市场和5个农贸市场,其余28个为各乡镇的农村集贸市场。近几年来,由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市场的脏、乱、差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食品销售都划分专区,市场卫生有了很大提高,地面硬化都达到了100%。

二、我县加强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我县食品安全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基本上没有出现食品安全重大事故。主要做了如下措施:

(一)成立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分管安全生产的县长任主任,成员由发改局、教育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管理局、农业局、卫生局、工商局、质监局、粮食局、财政局等机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担任。

(二)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1、大力加强食品源头治理:我县农业部门加强了农业投入品的监管,着力整治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经营秩序,积极开展高剧毒农药的摸查,清理了高毒有机磷农药经营,全面禁止了甲胺磷等高毒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并推广新型生物农药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2、规范食品流通环节的秩序:一是严格食品经营主体市场准入。工商部门加强食品经营户资格管理,严格食品经营登记条件,严厉查处无照经营食品违法行为。二是加强市场食品质量监督。县食安办开展了重点品种、农村食品市场、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查获假冒伪劣食品100公斤,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三是积极引导经营者建立和落实各项自律制度。目前,全县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70%建立了进货查验制度和购销台帐制度,80%建立了质量承诺制度,40%建立了协议准入制度,50%建立了食品质量自检制度,90%建立了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3、强化生猪定点屠宰工作:县屠宰办组织对生猪屠宰加工行业专项整治,促进全县屠宰加工行业的发展。狠抓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切实完善生猪屠宰设施设备条件,完善检疫检验制度,规范检疫检验情况登记,建立统一的档案资料,实现了肉品流通的可追溯性。目前正推动生猪定点屠宰向乡镇延伸;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整顿肉品流通秩序,杜绝不合格肉品流入市场,1—8月查缴私宰肉260余公斤,病害肉120余公斤,私宰肉、注水肉、病害肉上市得到了进一步遏制。1—8月全县生猪定点屠宰量1.6万头,县城以上定点屠宰率达100%。4、县酒管办加大酒类流通的执法力度,严格各经销商索证索票,基本做到了货源清、渠道明,同时积极做好酒类批发企业与酒管部门签订了安全保证承诺书;今年1—8月,共查处假酒50余瓶,处罚经销商20余家,并在电视台进行了曝光,酒类市场得到了很大改善。

(三)制订出食品安全专项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针对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将责任分解到各个单位,各机关职能部门依法办案,履行各自的职能、职责。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针对伪劣产品,三无产品等不合格、不安全食品,不仅进行重处重罚,而且在各种媒体上进行公布曝光。建立了*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并且将农产品安全信息定期公布。

三、此次问卷调查情况

此次问卷调查我县城调研了5个代表性市场,即永丰市场(批发)、*水果批发市场、一心市场、白燕市场、五里牌市场,选取了20个城市消费者进行了询问,并对消费者进行了试卷调查。对农村市场,我们调研了16个乡镇中的青树坪、杏子、甘棠、蛇形山、洪山殿、花门、梓门等7个代表性乡镇的农村集贸市场,走访了20余位农村消费者,并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整个问卷调查,我们均采取实事求是原则,不参入任何因素干预。调查表明,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及食品流通领域的交易环境、物流设施、市场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农贸、集贸市场管理亟等加强。

在我们调查的13个市场中,永丰市场由县市场服务中心管理,白燕市场、一心市场、五里牌市场、水果批发市场均由所辖的村上村委会管理,各乡镇集贸市场均由各乡镇城管或城建管理。在近几年中,各市场均有较大改善,如地面硬化都达到了100%,交易场所室内面积都扩大了近80%,都有适量的保鲜、贮藏设施,卫生状况有很大改善,也建立了一些合格的处理方式,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集贸市场流动的小摊、小贩数量多,流动速度快,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很难找出事故发生原因。由于没有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和检验检测手段,又给造假售假者提供可乘之机。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人员流动性大,还仍然有许多食品露天经营,现场制作,很难达到卫生标准。各市场管理办还有许多没有建立经销商管理、商品质量承诺、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等制度,他们都是只收管理费,认为食品安全都应该是政府的事情,甚至对政府已进行的物品抽检都不知道,有的甚至还有抵制情绪。因此,各市场管理处普遍存在管理乏力,制度不健全。人员素质上县城市场相对好些,但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任何安全知识的培训。

(二)农村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明显低于城市。由于农民的购买力相对低,食品安全知识相对欠缺,大量假冒伪劣食品销售到农村,再加之农村点多面广,监管力量有限,食品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食品提供者的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食品经营户对入市经销商和入市商品没有索证意识,不注重食品质量,只注重价格,大部分消费者遇到食品质量等问题时不愿意投诉,自认倒霉,认为投诉需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三)食品流通环节不够规范,亟待改善。

各市场基础条件仍然较差,各食品经销商大多以小门店为主,规模较小,缺乏必要的防潮、防水、防鼠、灭虫设施。特别是在农村集贸市场,食品经营条件较差,同时进贸渠道混适,食品质量难以保证,各门店经营主要是以流动商贩送货或城乡结合产品批发市场,绝大部分经营者没有索证、索票意识,人员素质又较差,文化水平较低,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利润意识较浓。

(四)食品安全监管权力分散职能交叉管理不力。

随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的宣传力度,人们素质的提高,无论农村消费者还是城市消费者都普遍关注食品安全,对政府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对目前政府的食品安全检查监管力度近50%表示不满意,主要认为法制不健全,惩罚力度太小,各主管部门职责不明,监管不力;消费者对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体现为问题太多或有问题,对不放心的食品主要为熟食、糖果、糕点及儿童食品,这些都表明消费者的进步,同时又反映出管理者的一些问题。负责食品安全的职能部门有工商、质检、卫生等许多部门,这些部门都分属不同的行政体系,隶属性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执法力度不到位,都不能对食品安全实施全程监督。有的部门甚至由于利益的趋使,只是收钱或罚款了事。同时,食品卫生和安全标准存在着交叉、重复等问题。如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同一产品有几个标准,检验方法不同,含量限度也不同,监管依据的法律和处罚幅度也不同。这种对食品监管工作不能一把尺子量到底,标准不统一的矛盾,给食品生产和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消费者在市场购得食品遇到问题时,找市场办往往不能解决问题,找投拆部门不知找哪个单位,并且又费时费劲,这也是政府各职能部门权力分散、职能交叉、管理不力的体现。

(五)消费者消费意识明显增强,但消费观念有待转变。

调查显示,城市消费者和农村消费都非常关注食品安全。在被调查的人群中,90%以上的城市消费者,购买理由选择价格质量并重,而农村消费近60%以价格作为购买的首选。35%以上的人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食品安全状况缺乏信任,特别是对市场的腌制品、卤制品等加工食品尤为突出。30%左右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苗药时没有技术人员指导,蔬菜上市前基本未经过产地检测,只是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站的定期安全例行抽检。在县内种植地、养殖地田边环境基本不存在污染,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消费者,普遍在遇到食品安全时不会向有关部门投诉。

五、建议与措施

(一)推广农村新型种植养殖模式。逐步解决食品源头污染问题;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延伸商业网点。

(二)强化对生产和加工环节的监管。强化食品生产原料及添加剂的监管,坚决消除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生猪、牛羊屠宰管理工作,严励打击私屠滥宰、严禁未经检验检疫和检验检疫不合格的肉品进入流通销售领域;对确实不符合条件食品加工企业,坚决予以关闭,绝不姑息。

(三)强化对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把好市场主体的准入和退出关。对食品经营企业、个体户,要严格依法审查其主体资格,严格执行前置审批规定。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调味品、酒类、豆制品等食品的市场准入管理。要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食品市场及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的巡查整治力度,取缔无照无证经营。强化对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尹世久,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120312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编号:10YJC790346;11YJCZH013);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编号:BS2011SF007)。

摘要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与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得具备安全、健康、环保等特征的有机食品等安全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有机食品的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也日益引起学界关注。为探究影响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在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通过调研获得了696个消费者样本数据,归纳了消费者购买体验和购买强度两个层次的购买决策,进而运用二元Logistic与有序Logistic模型分别研究了影响消费者购买体验和购买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年龄、价格及认证必要性评价对购买体验影响显著;家庭结构、健康意识对购买强度影响显著;而收入、食品安全意识、信任度及购买便利性等对两个层次决策皆有着显著影响。就企业而言,应在有效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阶层消费者采用相应的营销策略,而政府应着力于加强产销环节的监管,完善认证体系,增强消费者信任。

关键词有机食品;购买意愿;影响因素;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136-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21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加速,人口、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日益加剧,食品安全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关注度不断提升,对具备安全、健康、环保等特征的有机食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有机食品消费与市场发展日益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消费行为是市场发展的关键。研究表明,诸如安全、生态等体现有机食品内在质量属性的指标是隐性的,具有明显的信任型特征,且其消费行为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2],这些特性内在地决定了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行为相比于常规食品更为复杂[3]。研究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引导消费者行为、规范有机食品市场发展,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1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1.1文献简要回顾

诸多学者就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或决策展开了大量的先驱性研究。Falguera et al[4]认为消费者对不同认证标识的有机食品的购买意愿主要受价格等因素制约,而环境收益的影响并不明显。Hjelmar[5]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购买动因主要在于健康、环保与口味等。Napolitano[6]的研究表明那些知晓更多有机产品知识的消费者对有机牛肉更为认可。Briz[7]分析了西班牙消费者有机食品认知、购买意愿与影响因素,结论是受教育年限显著地影响着消费者有机食品认知,但对其购买意愿的影响并不显著。Gracia & Magistris[8]对意大利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行为的研究表明消费者认知与信任是关系市场规模能否扩大的关键。RoitnerSchobesberger[9]在泰国曼谷进行的调研表明消费者购买意愿受年龄、受教育年限、收入、认知度和信任等因素有显著影响。Tsakiridou et al[10]、Loureiro et al[11]等学者各自研究了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意愿与相应影响因素,发现有机知识、消费态度等变量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尹世久等[12]研究发现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购买意愿受收入、信任、价格和健康意识等因素影响。朱俊峰等[13]的研究表明认知、信任、健康状况和家庭收入等因素在有机乳品购买意愿的回归中显著。杨伊侬[14]对城市居民有机蔬菜消费的调研显示,受教育程度、收入、认知与感知价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刘军弟等[15]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对食品安全的主观认知等因素对消费者有机猪肉支付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国内外学者对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的研究,主要围绕消费者“是否购买”或者“是否愿意购买”的二元选择展开,可能难以揭示消费者在有机食品上实际支出了多少。对整个市场需求而言,消费者购买强度(即购买多少,可用购买额或购买量表示)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变量,在更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有机食品市场规模。不同于以往研究,本文分别运用二元 Logistic和有序 Logistic模型研究消费者购买体验和购买强度两个密切相关层次的购买决策与影响因素,并展开对比分析,据此提出旨在促进消费者购买与扩大市场需求的政策建议。

尹世久等:消费者有机食品购买决策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1.2研究假设

由于考虑了非完全意志控制的情形,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ur,TPB)是目前最具应用价值的关于行为内生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正被广泛和成功地应用于消费者行为等研究领域[16]。而信息的获取与评价对消费者心理活动与决策过程的重要影响已成为学者们的共识[17]。基于TPB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调研结果的归纳研究,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1)个体特征类变量,包括年龄(age)、性别(gend)、婚姻状况(mar)、家庭结构(kid)、受教育年限(educ)与风险意识(risk)等。年龄、婚姻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与购买决策[7]299,[9]10, [10]29。诸如生态、健康等有机食品的内在质量特征具有隐蔽性,多数消费者在购买时乃至消费后都无法进行鉴别[5]340,这就给有机食品的购买行为带来更多风险,那些风险偏好者的购买倾向可能会偏高[4]279。

(2)知识与态度评价类变量,包括消费者认知度(knowl)、信任度(trust)、政府监管评价(superv)、认证必要性评价(nec)等。那些具有更多的有机知识的消费者可以降低交易风险感知而更倾向于购买有机食品[7]298,[9]10。有机食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是认证存在的关键原因。那些更为肯定认证必要性的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购买有机食品。而认证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监管效果,消费者对政府监管效果的评价就可能成为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变量[1]1364。消费者信任在有机食品购买意愿或行为中的作用得到了学者们近乎一致地认同[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