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沌理论精髓

混沌理论精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混沌理论精髓

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线性 建筑 发展 美学分析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cepts, development of nonlinear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the paper based in today's society, 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existence of nonlinear architecture, and its itself represents the new architecture view, new architecture aesthetics, and the conclusion is a nonlinear buildings with scientific attitude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recognize certain conditions, and the regularities of the search out more hopes the underlying rules in deeper logic and connotation of architectural form.

Key words: nonlineararchitecturedevelopmentaesthetic analysis

1 非线性建筑背景

非线性科学研究被称为“在科学的整体哲学与人类看待其世界的方式方面的一次重大转变”。美国的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非线性中心主任坎贝尔说:“非线性科学是研究那些不是线性的数学系统和自然现象的学科。1890年,法国数学家和理论天文学家亨利・庞加莱首次明确提出“非线性”的概念,从而拉开了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序幕。2O世纪中叶开始,非线性科学理论的不断发明,突破了线性科学对人类的束缚,人们对欧几里德几何体系产生了怀疑,影响到人类产品制造业,则表现为产品形态的非标准化。模糊理论、混沌学、耗散结构理论、涌现理论、非标准数学分析等理论的建立,给人们展现了远离平衡态下的动态的稳定化有序结构;揭示了自然界丰富的复杂性潜力;清除了时间与空间的二元对立,表现了时空统一共呈的状态;歌颂了高度的连续性与流动性。 [参考文献:

[1] 徐卫国. 非线性建筑设计. 建筑学报[M],2005(12):32-35][1]

从概念上讲,非线性是相对于线性出现的,所谓线性就是指量与量之间的正比关系,用直角坐标系描述出来就是一条直线的形态。在线性系统中,部分之和等于整体,描述线性系统的方程遵从叠加原理,换言之就是方程的不同解加起来仍然是解。而在非线性系统中整体则不等于部分之和,叠加原理失效,非线性方程的两个解之和也不再是方程的解。从物理表象上我们亦可以清晰地区分线性与非线性的特征。首先从运动形式上有定性的区别:线性现象一般表现为时空中的平滑运动,并可用性能良好的函数表示,是连续的,微变的;而非线性现象则表现从规则运动向不规则运动的转化和跃变,带有明显的间断性、突变性;其次,从系统对外界影响和系统参量微小变动的响应上看,线性系统的响应平缓、光滑,往往表现为对外界影响成比例的变化;而非线性系统中参量的极微小变化,在一些关节点上,可以引起系统运动形式的定性改变,在对外界激励的响应上,则表现为出现与外界激励有本质区别的行为,发生空间规整性有序结构的形成和维持,而不仅仅是重复外界频率。

受到非线性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物也象其它人造物一样开始摆脱规则标准几何形体的枷锁,走向非线性的发展道路。非线性建筑创作试图摆脱以抽象性、均质性、匿名性和功能主义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主义建筑的单调,同时拒绝后现代建筑的流俗、肤浅和矫揉造作,试图建立一种以新的科学、哲学、美学为支撑的建筑设计框架。非线性建筑强调生成的“过程设计”方法,即重视各种影响设计的参变量的相互作用,并通过分析研究过程,让建筑形态自然浮现,这样将作为“结果”的建筑转化成了作为“过程”的建筑,体现了自下而上的设计思想。因而生成的结果再也不会有模仿或再现,而具有唯一性。正如德勒兹在《生成》一文中指出,生成总是逃避在场性的“现在”,在某个特定的时点,它既在又不在,这里没有可以独立分隔开的在场和不在场,二者总是在互动和转换的游戏之中[[2] 姜宇辉.超越历史和结构的二元对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J],2000,12(3):93][2]。从表现特征看,非线性建筑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从状态特征上看,非线性建筑具有开放性、动态性、非平衡性、模糊型;从结构特征上看,非线性建筑具有去中心性、相关性、层次性。“非线性建筑”这一概念的意义很广,既包括非线性理论指导下的建筑创作观念、思维、方法以及创作的过程、宏观状态、微观实践探索方向,也包括建筑创作的结果形态,概括起来说,所谓非线性建筑就是建筑设计的观念、思维、方法、过程、状态、结果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符合非线性的特征,当然非线性形态是非线性建筑最直接的表现。非线性建筑以计算机强大的运算和造型能力为工具,以先进的建造工艺为支撑,由此,非线性建筑理念得以实现并从纸面走向实际。

2 非线性建筑的美学依据

对于非线性建筑的美感,人们褒贬不一,由此展开了对美与秩序的讨论。美是什么?美与秩序有何关系?这是艺术哲学和建筑美学中最基本也是最混沌的问题。从根源论讲,美是客观的,它来源于客观存在;从本质论讲,美是主观的,是基于客观对象美学评判的人类共同社会意识,审美价值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从中介论讲,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是客观审美对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满足人的主观审美需要时,人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愉悦感受 [[3] 赵伯飞,等. 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J].理论导刊,2002(12): 35-37.][3]。审美对象、审美价值和审美主体是美的三大要素,它们互相独立又相互关联。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对象,审美主体才有可能形成愉悦的审美感受;审美价值的大小依赖于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理解深度与感悟程度。[[4] 石孟良,等.秩序的审美价值与当代建筑的美学追求.建筑学报[M],2010(4): 16-19.][4]

3 非线性建筑体现了新的建筑观

非线性建筑的出现,并非是衣着华丽的时装模特的简单走秀,它更体现了一种新的建筑观。非线性科学整合动力学和热力学理论的精髓,它对建筑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非线性建筑观承袭了非线性科学理论的主要哲学内容,是确定性和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的高度统一。它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建筑系统的演化,并且揭示出建筑创作整体作为由众多微观创作实践组成一个复杂系统,由创作主体和创作客体共同的复杂性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组成,这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开放、非均衡成了建筑创作宏观系统的常态,耗散特征是建筑创作宏观系统的特征。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复杂的,同样,建筑创作无论作为宏观系统还是微观系统,也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的。

4 非线性建筑带来了新的审美观

在当代科学技术、经济水平、文化品位等因素的推动下,建筑审美观念正在步人一个新的平台。静态的平衡、和谐与稳定已难以满足人们追求异质与个性的审美需求。因此,动态的不平衡、非和谐,以至追求精神上的刺激与震撼成为人们审美价值取向。在追求不平衡、动态、去中心、残缺、破碎、扭曲的后面,包含了当代人试图打破经典美学四平八稳的心理定势,试图转向彰显心理张力和精神刺激的冲击、迷茫、缥缈的感受。当代非线性科学引领时代世界观的变迁,引发建筑师创作理念的变革,催生了时代非线性建筑风格。蕴含于建筑中的非线性因素,将建筑推向无常、失序和失衡的边缘,进而激发出建筑的活力。不同于古典建筑的数和谐美以及现代建筑的静态、有序美,非线性建筑易于引发与之相似的、处于混沌态的生命体的共鸣一一唤起向往自由的生命激情,激耘生机勃发的美感。

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第2篇

九零后、设计师、艺术家,这是刘天绪最显著的三个标签。然而,要去深究刘天绪为什么开始用数学中的分形(Fractal)理论做视觉设计,这显然要从更深处挖掘。立秋之后的几天,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家咖啡厅里,我见到了刘天绪。一米九的个子,高高瘦瘦的,套着纯黑T恤衫。中科院科学传播中心的工作经历让他设计师和艺术家的气质中多了一分理性。在后面的交谈中,我慢慢了解到他用数学方法进行视觉设计的原因所在。

这还要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他的父亲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此后继续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这让刘天绪在小时候就认识到了数学之美,并对数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同时代的许多孩子一样,他也被从到少年宫学习书法和绘画。这虽然算不上什么特别的经历,但让他慢慢地走上了艺术与设计的道路,并为他最终跨进美术学院的大门埋下了伏笔。他对大学专业的选择显然和从事数学家父亲的构想南辕北辙,好在父母都很支持他自己的决定。

他真正开始接触到数学中的分形理论并把它应用于设计,正是在进入美术学院的第一年。在网络上,一段关于朱利亚集合(Julia Set,注:一个在复平面上形成分形的点的集合)的视频吸引到了对于数学十分敏感的他。刘天绪很快意识到,分形其实是一个简单几何形的无限递归,而这正是自然间万物的外在形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分形似乎是大自然的形态语言。

1975年,数学家曼德勃罗(Benoit B. Mandelbrot)创立了分形学。这个学科发展至今天目前仍然十分年轻。其精髓就是把一个复杂而不规则的图形中某一局部无限放大之后,人们会发现这个局部与整体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分形学创立之初,最被人乐道的一个例子就是关于英国海岸线的测量。人们发现,在用更大的比例尺对不规则的海岸线进行测量的时候,海岸线的长度也因此变得越大。在数学意义上,海岸线的形态接近于一种无限的递归。分形几何直接面对了欧几里得几何无法触碰真实的自然,而后者只能从较为抽象的层面进行测度。

根据刘天绪的介绍,不仅是视觉设计,分形还被用于建筑和环境艺术和首饰设计等方面。分形对于设计来说,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新的形式。在建筑设计中,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能够让建筑的形态在不规则和秩序性的矛盾中寻求统一。日本的柄泽佑辅建筑设计事务所在s-house的设计中就抽取了分形几何中常见的形态作为建筑部分结构和立面的样式。分形理论对于首饰设计的影响更为直接。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快速得到一个分形几何图形。这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由分形软件得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装饰图案,体现了数学中对比与均衡的美感。在设计师赋予其质感与色彩之后,这种用分形几何得来的首饰可谓别出心裁。

几何形态的递归,让人们更清楚地发现事物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呼应关系。这对于刘天绪的设计创作本身,有着方法论的指导。结合对于古代中国“俯仰往还,远近取与”灵动的观察方式,在理性中注入诗性成为他进行设计创作的一种思维。在实践中,他发现东方的诗意之美未必不能与西方的理性之思产生相通之处。

分形几何带给他的设计最直接的印记显而易见是在视觉设计的形式方面。这可以从他的设计作品中清楚地感受到。在他最早期的设计作品中,使用有规分形。通过函数的计算,设计图形的每个部分都与整体有着很高的自相似性。在形式上来看,这是一种理性且抽象的精细图案。随着对分形几何理解的更加深入,人们可以发现了分形应用于视觉设计更广阔的天地。无规分形在视觉表现上,是一种更加自由的形态。大自然的云朵、山峦、波涛都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在分形几何中进行还原。这些也都成为他视觉设计的灵感。

从另一方面看刘天绪的分形设计作品。前期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主要是一些二维的作品。后来,可以在计算机上制作三维的分形设计。甚至能够用3D打印技术尝试将设计变为实物。在这个方面,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他视觉设计作品二维和三维的两个分期。出现这两个明显的分期也是由于相关技术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些条件不仅是指相关计算机软件与程序的研发,也包括数学和分形学理论的探索与进步。设计师应当时关注随相关领域发展的前沿,因为这些都将帮助设计掌握未来。

在采用分形理论进行设计创作的过程中,他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分形函数和图形的复杂性创造了一种混沌,每一种公式和每一个函数的任何一点变化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种混沌的思维也是设计思维的一种特征。因此,采用分形理论进行设计能够让人对于背后的数学逻辑和运算法则产生深深的迷恋。对于他来说,每次想起朱利亚集合的分形图像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总能在心底产生一丝触动。这正是数学的奇妙魅力之所在。

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刘天绪也遇到过一些困难。首先,从理论上完全理解分形学对于一个并非从事数学研究的设计师来说,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从中找出分形理论与设计的结合点也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其次,目前在技术上远没有出现将分形应用于设计的简便方式。相关的计算机程序功能还比较单一,有时没有办法实现自己的设计构想。技术上的困难需要交给时间来解决,而设计思维和方法上的难题只能自己下功夫琢磨。

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第3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黄龙祥做领衔主持发言,他提到钱学森生前对中医的理解,即要用多学科来发展中医,要让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用强大的现代科学体系使中医从古代的自然哲学式的、思辨式的论述中,“换装”变成用现代科学理论表达的“唯象理论”,这样的结果就是“唯象”的中医学。

到会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心毛嘉陵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王树人研究员、国家科委申漳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刘天君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印大中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图娅教授等各界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展开了跨学科的开放式讨论。

何裕民:整合思维与经络

本次沙龙的领衔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做了《经络:生命体一类涉及多层次的网络调控结构?――兼论重要的是“土壤”,不是“雨水”》的学术报告。

何裕民教授提出,中医学的原创思维发轫于先民自然界“混沌一体”的感知与反馈实践,基于“元气论”。认识论的前提是“万物皆气”、皆相互关联的“整体观”,暂可命名为“整合思维”。它并不注重区分对象的层次,特别注重整体层面的信息,即“表象”、“象”,并尽可能努力地、全面细微地捕获,同时关注这些表象与周遭环境的互动关系;其后,将各方面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带有总体性的认识,得出来的是动力型的、可变的、注重技巧的“程序性知识”。

“象思维”基本涵盖了“整合思维”的大部分内容。正因为有了“象思维”,才会有经络现象的被发现。现今对经络的研究,尤其依赖“整合思维”方法体系,其本身也能为“整合思维”方法体系的完善提供利器。由此提出了经络假说,即经络是生命体内一类涉及多层次的、主要起着调控作用的网络结构,也因此将开启对中医经络在细胞层次、器官层次、系统层次、进化层次……以及早期形成较为原始的调控结构等多层次、多网络、多结构、多生物学体系的研究。

许明堂:“象思维”下的“意象医学”

北京空达维尔医学研究院许明堂院长做了《象思维下的意象医学》的研究报告。他介绍道,“象”分为“内象”和“外象”,“内象”是心目所见,是为了区别肉眼所见的“外象”。心就是意,“象”就是在意识作用下内在的画面,它不是肉眼所见的实物。“象思维”的过程是通过头脑中“象”的变化实现的,是人类最本原的思维方式。在语言形成之前,人的思维是“象思维”,为了表达和交流,逐渐产生了象形文字,人的思维又由“象思维”逐步发展到语言思维。

“象思维”的一个具体运用即是“意象医学”,又称为扁鹊医学,包括“象理论”、“象诊断”、“象治疗”、“象药”等部分。如,脉诊由“脉感”诊断和“脉象”诊断组成;望诊由“望外”诊断和“望内”诊断组成;论治由“辨证论治”和“见证论治”组成;“脏象学说”由“脏”和“象”组成。“象诊断”是中医的精髓,是通过脉象或者是“望内”的方法获取内在疾病的“象”,包括“气象”、“神象”和“实体之象”等。“改象”是“意象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以用手法、针灸、刮痧、拔罐、食物、药物、心理意识、手术等多种手段“改象”。中医的“意象医学”源远流长,至今还对维护人类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少宗:在检验中继承,在开放中发展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陈少宗所长,做了《经络的概念是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认识成果》的研究报告。他认为,对经络学说学术性质认识的错位,以及中医针灸学的人文特质与其科学价值没有逻辑上的等值性,既不能以科学视角代替人文视角,也不能以人文视角代替科学视角;既不能以科学性不足为由否定人文价值,也不能以彰显人文价值为由掩盖科学性的欠缺。总之,不能站在现今文化背景下狭隘地看待经络及经络学说的科学本质。中医针灸学中科学真理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中医针灸学内独特的人文内涵的传承与发扬也是永恒的。“象思维”研究才是探知经络本真的钥匙,会对经络的探索带来重要启示。

陈少宗主张“在检验中继承,在开放中发展”。他认为,直接检验的核心是其临床经验,直接继承或摒弃的也是临床经验,证实是有效的临床经验就应当继承,证实是无效的或疗效欠佳的就应当摒弃。证实是有效的临床经验应当有理论层面的升华。理论认识可以是传统角度的,也可以是现代角度的。持有不同认识角度的学术个体或群体之间应当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传统角度的理论延伸是一种发展形式,现代角度新的理论认识也是一种进步,应当允许中医针灸学理论发展的多元化走向,这就是“在开放中发展”。

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第4篇

1.基于价值链的视角。

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首先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就是互相联系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价值的动态过程。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可以通过重组融合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进行分解,打破原有价值链各环节形成一种混沌状态的价值网,之后再将原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提取出来,通过建立新的价值通道,重新整合为一条新的价值链。融合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价值链分解。

文化产业和制造业同时将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分离的价值活动逐一分解,形成混沌状态下的价值网。在分离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竞争优势的影响,即要将能使企业获得相对成本优势和差异性的价值活动分解出来。

(2)价值链整合。

进过上一步的分解后,需要根据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和现有产业特征,截取原有价值链中需要的核心增值价值活动,进行排序重新整合,形成一条新的价值链。在新价值链中,不仅包含了制造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活动,还增加了原有制造业所没有的文化核心能力和创意体系,从而构建出一个能够比原有价值链创造更大价值的链条,而这种变化可能发生在基本活动中,也可能发生在辅助活动中。

2.基于产业集聚视角。

产业集聚是指一些相关互补的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这些产业中的企业通过不断投入共享要素在这个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现象。这种融合过程一般需要政府的促进和规划,通过鼓励文化类企业与制造业企业在文化创意园区内入驻,形成集聚效应以便利用公共基础设施、专业化服务和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本和交易成本;同时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因子从文化产业中溢出并不断扩散,制造业企业通过不断积累“学习效应”克服其在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获得内在创新动力。在融合过程中,制造业企业把原由企业自身提供的研发、设计、营销、咨询等环节外包给集群内以专业化形式存在的文化企业,制造企业由此提高了资源的全要素生产率,而文化类企业获得了规模经济的好处。由于这种好处,集群外一定辐射半径内的其他企业也会纷纷加入进来,进一步增强区内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3.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共生理论最早出现在生物学领域,“共生”概念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他将其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经济学中产业共生是指彼此具有联系的业务模块的不同或相似的产业之间基于分工细化而呈现融合、互动和协调的关系。产业共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自发现象,它与产业融合关注点都是价值增值和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业务连接关系。这种融合过程遵循以下三个阶段:

(1)融合阶段。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在最初意义上是一对具有业务融合性质的两类产业,前者的业务融合在后者的价值创造或价值实现过程中,而后者的价值总量又融合了前者的贡献[5]。此时文化产业以寄生的方式依附于制造业上,其价值的实现是融合在制造业的价值活动之中的。例如,在电子信息产业出现时,并不需要文化产业,但当数字内容产业出现后,它就不可能离开文化产业而独立存在。

(2)互动阶段。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间的互动实际上就是在融合过程中为维持共生关系而进行的价值创造过程。当文化产业独立为制造业提供创意思想和技术支持时,制造业不仅可以获得来自外部的专业化资源,而且可以将自身资源专用于生产环节提升效率;于此同时,文化产业也可以享受到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益处,形成双赢互动。

(3)协调阶段。

文化产业与制造业间的协调实际上就是在互动过程中找到一个数量和质量最优的平衡点。数量的协调通常可以通过产业间投入产出的关系制定出各个产业间应该完成的数值目标。而质量的协调更强调协调效率,这就要考察在产业互动过程中,哪种协调手段最能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以激发其发展潜力,找出最优共生手段是共生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4.基于专业化分工视角。

专业化分工是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的精髓,他在《国富论》一书中开篇就指出“分工是国民财富增进的源泉”。由于文化产业具有与制造业相同的工业属性,所以文化产业归根结底是制造业企业将原先由内部提供的服务转而向外部市场购买而产生的。具体来说,制造业企业出于竞争优势的考虑,逐步将自身资源集中化,纷纷将原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管理咨询等职能转移出来,交给内部独立运作的职能部门或专业化服务企业执行。制造企业的交易成本随着专业服务由外部市场提供而降低,从而不仅推进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又促进了文化服务企业增强自身专业化水平以提高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分工的深化。由此分工专业化和交易成本降低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二、结语

混沌理论精髓范文第5篇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证券市场 噪声交易理论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有效市场假说为核心的标准金融理论,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理论上,最严重的问题在于所谓“联合假设”问题,即CAPM和EMH两个假设互相依赖,使得它们实际上不可检验。在实践上,主要是现实金融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标准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异象”。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将金融学科带入了一个困境,同时也为新理论的成长提供了机会,随着噪声的概念被引入金融市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使行为金融理论成为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替论。

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新的人性模式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者决策行为的科学,它以金融市场中投资人的真实行为为基础,研究人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进行资源的配置,并以此来了解和预测投资人的心理决策过程及动作机制[6],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以其更加逼近真实市场行为的理论分析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行为金融学把投资过程看成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市场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在这个心理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系统性的认知偏差、情绪偏差而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偏差和资产定价的偏差。行为金融学试图通过研究金融市场上人们行为认知偏差的心理学原理,并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来认识金融市场上的异象。与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相反,行为金融学认为:

第一,投资者不是理性人,而是普通的正常人。并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不能理性、无偏地加工信息。第二,投资者不是同质的,投资者由于个性气质和禀赋的不同,导致行为方式的不同,因此对未来的估计也不同。第三,投资者不是风险厌恶型的,而是损失厌恶型的,投资者面对收益时表现为风险厌恶,而面临损失时则表现为风险追求。第四,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是不一致的,不是要么保守,要么冒险,而是可以同时具有冒险和保守两种心理特征。第五,市场并不是有效的。市场中资产的价格也不是理性的[7]。行为金融学认为,资产的价格不仅仅由资产的内有价值决定,还由投资者的心理、情感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在投资决策的制定以及资产定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前提是投资者完全理性,因此也被称为“理性范式”(Rational Approach);而行为金融学的前提则是投资者各种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因此被称为“心理范式”(Psychological Approach)。行为金融学发展的特点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描述:第一,行为金融学是将心理学和决策科学与古典经济学、金融学相融合的科学;第二,行为金融学是试图解释导致金融市场异常的原因;第三,行为金融学研究投资者是如何在判断时发生系统性错误[7]。

由行为金融学发展的特点决定了行为金融学两个主要的研究方向,一个是深入研究投资者的行为与心理机制,即对投资者情绪(Investor Sentiments)的研究;另一个就是研究非理对市场总体行为的影响,即噪声交易研究。

二、证券市场中的噪声交易理论

金融文献中,噪声(Noise)是与信息(Information)相对应的概念。信息是证券市场存在的生命线,因为理论上说,除了必要的流动易需求以外,所有交易都应该基于信息。但在证券市场上,有时投资者交易的基础却是扭曲了的信息,或者虚假的信息,这就是噪声,而噪声交易理论是相对于有效市场理论出现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与基础资产相关的所有信息能够完全充分地反映在价格上,那么该价格基本接近于金融资产的内在价值。然而在一个真实的金融市场中,信息是异常复杂的,信息的获得也是要花费成本的,不同的交易者由于自身情况的限制,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交易者在市场所占有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与金融资产的价值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一偏差导致了噪声交易的产生。

噪声理论的主要假设有:(1)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2)信息的传递存在时间上的差异,交易者并不能同时获得信息;(3)交易者的行为是存在差异的,并非都是理性的;(4)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正是这种非对称信息下非理性投资者的行为,导致了金融市场上噪声交易的产生。噪声交易概念的引入以及不同的学者对噪声交易的不同解释,在更深的层面上反映了金融界长期存在的关于价格和交易量是反映基本面还是“动物精神”(Animal Spirit)的争论。一方面,一部分人认为市场参与者是理性的,那些非理性的少数投资者将被市场套利活动的自然选择效应迅速消除。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很多投资个体并不是理性的,总体上并不存在非理从市场消失的必然趋势。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结论性的经验检验能够解决这一争论,从金融学目前的发展状况看,行为金融范式被认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解决方案。

著名经济学家Black认为,整体上看,噪声交易者作为一个整体将是亏损的,而信息交易者则在财务上处于强势。而且,噪声交易越多,信息交易者就有越多的获利机会。这一点似乎与Friedman(1953)的观点不谋而合,而Friedman却正是用这一点来论证市场理性均衡的,它认为由于非理易者的获利能力不足,市场的理性套利行为将会促使其消失[10]。因此,后来发展的噪声交易模型在这一点上大多无法与Black保持一致。最典型的是,Shleifer(1986)等人发展的噪声交易模型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论证了噪声交易者的持久的市场生存和获利能力[11]。

综上所述,这些并非真实的信息即谓之噪声,以噪声为基础的证券交易行为我们称之为噪声交易,进行噪声交易的交易者就是噪声交易者。噪声交易理论中将投资者分为理性投资者(Information Trader)和噪声交易者(Noise Trader)两种类型。理性投资者是信奉金融学基本原理的投资人(如证券分析师、基金经理等),他们通过信息进行交易,并期望从中获利。噪声交易者不能区分信息与噪声,他们基于噪声进行交易并误以为是基于信息进行交易,证券被错误定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噪声交易者的存在。

三、展望

从心理分析角度出发而抛开有效市场理论,从能决定市场价格本质特征的最基础的东西入手,还投资行为以本来面目,而不是靠理性人模型来决策,这就是行为金融理论的精髓。实证研究也表明,人们的心理因素是影响价格运动的重要因素,有时其影响甚至是举足轻重的。但心理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深化,例如先天的心理偏差因素是否会相互影响,能否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得到的一定程度的矫正,需要多长的时间与采用何种学习方式等。另外,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的心理因素难以精确把握,难以具体量化,因而难以客观评价。

值得说明的是,所有市场交易者的复杂的心理决定其决策行为的复杂性导致了价格行为的复杂和混沌特征。近年来发展的一些非线性方法,如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等新方法,显示了良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混沌市场所揭示的有序和无序的整合共存,更接近实际的市场价格行为特征,这也为理论研究和对经典投资流派及其投资战略的评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新范式能否完全、彻底地代替传统范式,如何代替,是目前及未来金融投资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永宏,赵学军.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分析[J].投资与证券,2001,11:44-48.

[2]刘力.行为金融理论对效率市场假说的挑战[J].经济科学,1999,3:25-28.

[3]杨慧敏,魏斌.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与现实运用[J].经济评论,2000,6:79-82.

[4]方毅.行为金融学理论综述及其发展展望[J].华南金融研究,2004,4:83-85.

[5]李树.行为经济学发展与经济学人性化趋向[J].经济问题探索,2001,12:12-15.

[6]丁际刚,兰肇华.行为金融前景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9:91-93.

[7]刘向阳.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2,3:125-128.

[8]黄树青.行为金融学与数理金融学的论争[J].经济学动态,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