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目前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信息安全;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1-7456-03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如:电话、手机、网络、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信息安全是以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密码学等相关学科为基础,通过采用计算机系统或者通信网络等技术保护信息,使信息能够安全保密真实完整的进行传递。其中安全性是指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能被截获或者外泄,真实性是通过核对信息的来源来保证信息安全,完整性则是保证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不会被更改或破坏,保密性是指信息即使是被截获也难以得到确切的内容。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核心为密码技术。
1 我国信息安全的现状
目前信息安全问题是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机构复杂庞大的各类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构建的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着信息量大,系统类目繁多,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千差万别等问题。在信息安全防护方面,普通用户仅使用杀毒软件和防护墙,计算机的信息安全意识十分薄弱。2008年,普华永道公布的度全球信息安全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内地企业的信息安全防护和管理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印度。同时金山公司出台的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金山毒霸在2008年截获的新增病毒或木马已达13899717个,较2007年相比增长了48倍。病毒和木马的疯狂增长已经成为不可不面对的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已经将信息安全列为信息领域的重要内容,同时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七项任务中重要的发展方向。此外,针对目前存在的网络黑客等犯罪行为,刑法中增加了针对此类问题处罚的相关条款。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使信息安全发展为一项世界性的新兴产业,目前关于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产值约为232亿美元,其中美国最多,其次为欧盟。而此方面我国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安全的相关产业信息十分落后,大量的问题急需解决。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要求提高我国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特别随着信息安全新兴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世界信息安全事务的认同和参与、对信息安全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治建设环境的日益完善,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目前我国的信息安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产业化程度较低,信息技术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差。在我国,信息技术特别是有关信息安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基本来源于国外,如构建信息网络需要的网管设备和软件。缺少资金的核心技术直接导致了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较差,十分容易受到攻击,或者信息被截获和破坏。据调查,目前我国的网络在信息传递中主要存在被窃听、干扰、监视和破坏等各种信息安全威胁,目前我国网络安全呈现出较为脆弱的状态。
2)信息技术和产品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网络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此外,对引进的各类设备和软件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完善的管理也是造成信息安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计算机水平普遍较低,人们对计算机信息防护的意识十分薄弱,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直接引进国外的设备和软件,缺少对这些软件和设备进行必要的改造和检测,造成入侵其网络信息系统,截获和破坏其信息,造成部门信息的泄露。
3)一方面,在我国普遍缺乏对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技术条件的落后造成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普遍偏弱。我国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十分惊人,机会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网络信息网站,尤其是“政府上网工程”的全面推动,目前各级政府均有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然而许多信息网站缺少防火墙设备、安全审计系统、入侵监测系统等防护设备,信息安全隐患十分明显。有研究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网络黑客攻击最严重的受害国之一。
此外,发达国家在像我国输出信息安全技术的时候进行了保留也是造成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2 信息安全发展趋势
2.1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体上讲由于信息安全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职称,因此我国的信息安全技术的主要呈现出可信化、网络化、标准化和集成化四个趋势。
可信化:近年来,传统的信息安全理念也难以应对严峻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因此,信息安全会摈弃传统的计算机安全理念,以发展可信计算理念的信息安全为主要突破点,即将安全芯片装入硬件平台上,将原来的计算机变为“可信”的计算平台。有关可信计算机理念的信息安全已开始展开探索,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基于TCP的访问控制、基于TCP的安全操作系统、基于TCP的安全中间件、基于TCP的安全应用等。
网络化:目前信息安全中存在的问题如网络病毒、木马等都是有网络化带来的,网络的普及为人们带来便捷的信息传递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问题。因此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的研究和探索也是由网络应用、普及而引起的变革。因此网络是推动信息安全技术改革和创新的缘由,是引发新技术出现和倡导新应用领域的原因,未来网络化特别是网络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测将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此外,网络可生存性,网络信任也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
标准化: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标准,目前信息安全各方面的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在我国已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特别是目前信息安全技术的专利标准化已逐步被人们接受。我国要想发展自己的信息安全技术,并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的的标准化工作,特别是信息安全标准的的进一步细化研究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应引起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如基于加密算法、签名算法等的密码算法类标准、安全认证与授权类标准(PKI、PMI、生物认证)、安全评估类标准(安全评估准则、方法、规范)、系统与网络类安全标准(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路由器、可信计算平台)、安全管理类标准(防信息泄漏、质量保证、机房设计)等。
集成化:目前有关信息安全的技术和产品十分多,多为单一功能,这种信息安全产品的推广和应用较难。因此如何将过去多个单一功能的技术与产品,融合为一个具有多功能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此外也可以开发多个功能相结合的集成化产品,不在开发单一功能的产品。此外,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方面将向硬件化和芯片化的方面发展,高安全度和高速率的硬件和安全芯片也是未来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2.2信息安全其他的发展趋势
信息交换和传递中的“安全”仅仅为相对安全,但“不安全”则是绝对的。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信息安全标准不段的发生变化,信息安全不断呈现新的问题。因此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是“发展”和“变化”,针对信息安全的主要特征信息安全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 信息安全重要性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信息安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构建安全的信息系统的是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信息安全的构建必须基于一个强大自主研发的技术支持,如(密码学、芯片技术、硬盘技术等),同时配备高效的管理模式,才能形成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系统。以为有效地防护国家信息安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2) 信息安全概念在不断扩展,信息安全的概念主要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行性和可控性等。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安全问题的多样性是信息安全方法不断更新的主要原因,是信息安全概念需要不断深化的主要原因,因此信息安全概念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改进。
3) 信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是现代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信息安全解决的方法离不了新技术的支持,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不断的代替旧的方法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防火墙技术,病毒与反病毒技术等。
3 信息安全保护策略
3.1改进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技术的改进是实施信息安全防护的主要渠道。密码设置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用户可以通过设置密码和管理密码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一般来讲,密码设置时尽量不要用自己的生日和名字等容易被猜出来的作为密码,设置一般要求6位数字以上,最好是中英文字母、数字还有其他符号等多种组合方式进行设置。密码的管理也同样重要,泄露密码是导致网络系统被入侵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改进网络安全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人们的安全保护意思,特别在计算机中插入U盘和移动硬盘时要进行病毒扫描,设置的各类密码要定期更换,不能随意在网上下载不明文件等。此外在网络安全技术中必须加入对网络端口和节点信息流量的实时监控,定期实现网络安全检查和查杀病毒,即使的对相关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可见建立一套安全的网络防护措施是防止信息外泄的重要手段。
3.2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
网络安全构建关键技术的对外依赖度高是我国信息安全系统构建的重要缺陷。特别是操作系统、关键芯片和硬盘等技术的滞后,是信息安全设备和软件依赖进口的主要原因。要想突破这一瓶颈,我国必须成立属于自己的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创新和研发团队,建立良好的政策,培养有潜力的研发人员,尽可能多的设计和开发属于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的硬、软件。以近几年来,我国信息安全中有突出成果的是国家密码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数字证书认证系统,此外,“双证书”与“双中心”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子商务中,加上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体制,为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 结束语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要求提高我国政府的宏观管理能力。特别随着信息安全新兴产业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我国对世界信息安全事务的认同和参与、对信息安全的法律意识的增强、法治建设环境的日益完善,政府在信息安全管理上的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我国目前存在的信息产业化程度较低,信息技术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差,对引进的各类设备和软件没有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和完善的管理等问题使中国已经成为网络黑客攻击最严重的受害国之一。而通过改进网络安全技术、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的创新和研发等一系列措施和策略对加强我国信息安全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谦,沙红,刘冰,等.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新特点与新举措[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5).
[2] 阙喜戎,孙锐,龚向阳,等.信息安全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关键词 】 信息安全;安全治理;框架;风险管理
1 引言
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信息系统在纵、横向的耦合程度日益加深,系统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因此企业的信息安全影响着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持续、可靠和稳定运行。此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Bush-Kugel的研究报告指出企业在没有信息资料可用的情况下,金融业至多只能运作2天,商业则为3天,工业则为5天。而从经济情况来看,25%的企业由于数据损毁可能随即破产,40%会在两年内破产,而仅有7%不到的企业在5年后继续存活。伴随着监管机构对信息安全日趋严格的要求,企业对信息安全的关注逐渐提高,并对信息安全投入的资源不断增加,从而使得信息安全越来越为公司高级管理层所关注。
2 信息安全问题
目前企业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信息质量底下:无用信息、有害信息或劣质信息渗透到企业信息资源中, 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开发和利用造成干扰。
(2)信息泄漏:网络信息泄漏和操作泄漏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困扰。网络信息泄漏是信息在获取、存储、使用或传播的时候被其他人非法取得的过程。而操作泄漏则是由于不正当操作或者未经授权的访问、蓄意攻击等行为,从而使企业信息泄漏。
(3)信息破坏:指内部员工或者外部人员制造和传播恶意程序, 破坏计算机内所存储的信息和程序, 甚至破坏计算机硬件。
(4)信息侵权:指对信息产权的侵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导致了信息载体的变化、信息内容的扩展、信息传递方式的增加, 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全球共享, 但同时也带来了知识产权难以解决的纠纷。
3 信息安全治理的困惑
基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在信息安全治理方面投入了诸多资源,但是在信息安全治理成效方面仍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在于几个方面。
(1)信息安全治理的范围不明确:目前企业都在尽力实现良好的信息安全治理,但是由于无法正确理解信息安全治理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区别,导致了信息安全治理无法与企业的安全规划和企业战略形成一致性。表1从工作内容、执行主体和技术深度三个层面分析了两者的区别。
从表1中可以明确:信息安全治理是为组织机构的信息安全定义一个战略性的框架,指明了具体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权责范围,使信息系统安全专业人员能够准确地按照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要求开展工作。
(2)企业信息安全治理路径的错误理解:企业在信息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是采用信息安全的技术措施,如使用加密和防伪技术、认证技术、防病毒技术、防火墙技术等方式来进行,但是往往企业投入很多,却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问题在于,信息安全治理并不单单是技术问题,信息安全治理也包含了安全战略、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层级报告以及职责明确等方面。
4 信息安全治理关注的领域
(1)战略一致性:信息安全治理需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战略相一致,建立相互协作的解决方案。
(2)价值交付:衡量信息安全治理价值交付的基准是信息安全战略能否按时、按质并在预算内实现预期的价值目标。因此需要设计明确的价值目标,对信息安全治理的交付价值进行评估。
(3)资源管理:实现对支持信息运行的关键资源进行最优化投资和最佳管理。
(4)风险管理:企业管理层应具备足够的风险意识,明确企业风险容忍度,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将风险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中。
(5)绩效度量: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信息安全治理转换为可评价的目标的行动,便于对信息安全各项工作的绩效进行有效管理。
5 信息安全治理框架
通过良好的信息安全治理, 可以保护企业的信息资产,避免遭受各种威胁,降低对企业之伤害,确保企业的永续经营,以及提升企业投资回报率及竞争优势。
通过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结合COBIT标准和GB/T 22080-2008,总结出信息安全治理的框架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信息安全战略:结合企业的整体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和信息安全治理现状,制定信息安全战略。
(2)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根据企业层面在决策、管理和执行机制对组织结构的要求,建立信息安全治理框架和决策沟通机制,明确公司各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在信息安全组织架构中的工作职责与角色定位。
(3)信息安全职责:根据公司信息安全组织架构,进一步明确信息安全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分工界面和汇报路径等。
(4)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一个层次化的制度体系,针对不同的需求方(管理者、执行者、检查者等)从政策、制度、流程、规范和记录等方面进行信息安全活动相关的规定,实现信息安全的功能和管理目标。
6 信息安全治理评估
企业信息安全治理评估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治理投资的效益和效果。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和管理执行层可以使用信息安全治理成熟度模型建立企业的安全治理级别。该模型,如表2所示,被应用为几个方面。
(1)在市场环境中,相对于国际信息安全治理标准、行业最佳实践,以及直接竞争对手,了解企业在信息安全治理上的级别。
(2)进行差距分析,为改进措施提供明确的路径。
(3)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4)有利于对信息安全治理进行绩效评估。
7 结束语
本文从企业信息安全治理的实践出发,概述了目前企业信息安全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总结了企业实现有效的信息治理的关注领域和实施内容,为企业建立良好的信息安全治理提供了基本框架。
参考文献
[1] 马峰辉,刘寿强.企业信息安全治理的经济性探析.计算机安全,2003:70-71.
[2] 娄策群,范昊,王菲.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1):33-37.
[3] 刘金锁,李筱炜,杨维永.企业实现有效的信息安全治理之路.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1):37-39.
[4] 黄华军,钱亮,王耀钧.基于异常特征的钓鱼网站URL检测技术[J].信息网络安全,2012,(01):23-25.
[5] 黄世中.GF(2m)域SM2算法的实现与优化[J].信息网络安全,2012,(01):36-39.
关键词: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电力;网络信息化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1.131
0 引言
在我国能源行业中,供电企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供电企业体制改革正在逐步走向信息智能化,网络信息系统在供电企业中的构建也变得日益完善[1-3]。这也使得供电企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4-6]。因此,构建完善合理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供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国家电网辽宁省辽阳县供电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1 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
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系统漏洞;病毒感染;企业信息安全维护人员不足;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安全制度管理不完善等几个方面。
(1)系统安全漏洞。任何软件和系统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所以说绝对安全的系统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供电企业的网络系统也同样如此。由于漏洞的存在,病毒、木马和黑客等一些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缺陷”攻击供电企业的网络,甚至可以获得计算机的管理权限。显然,这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是非常危险的,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
(2)病毒感染。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具有很强的寄生性、破坏性和传染性,被称为计算机系统的头号敌人。一旦侵入计算机,引发的危害相当严重,会破坏系统文件,偷盗计算机中有用信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在供电企业中使用信息网络技术时,由于大量的企业重要机密和客户信息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病毒一旦入侵并破坏计算机系统,系统中收集的重要资料将会丢失,损失是灾难性的。
(3)缺乏足够的系统维护人员。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技术人员来维护,但是在大部分供电企业中,以作者所在辽阳县供电公司为例,专门从事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5位,这么少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不了繁重的电力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所以当企业的网络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时,维护工作得不到有效的实施,进而影响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
(4)人员信息安全意识薄弱。在供电企业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时,由于相关电力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而导致的企业信息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大大减弱了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防御能力。例如相关技术人员的不认真导致误操作、未及时修复系统漏洞或者通过外接储存设备导致机密信息和重要文件的泄露等,这些由工作人员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
(5)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多数供电企业的安全制度制定不够完善,没有高度重视和落实企业信息安全制度。经常会出现机密文件随处放、系统口令不设置、打印设备及网络共享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样也会危害到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
2 针对供电企业信息安全问题的相应措施
针对以上所述的信息安全问题,为了有效提高供电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1)漏洞扫描和弥补漏洞缺陷。漏洞扫描包括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和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是一项既经济又实用的安全策略,及时发现漏洞并修补,可以防止安全隐患向安全事件的转变。可针对我公司计算机中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及应用服务等进行漏洞扫描并修补,做到未雨绸缪,进一步保证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2)防止病毒侵入计算机。随着全球智能电网的推进,供电公司的网络和办公也越来越智能信息化,这就给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因此,供电企业各部门必须建设标准化的个人终端,对病毒软件做到不间断的更新,完善补丁。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严格控制盗版软件的使用,掌握更多的安全措施来防范木马病毒,严格控制用户访问权限。
(3)增强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针对作者所在供电公司,现在尚没有独立的部门进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所以首先需要建立独立的运维部门,并增设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络信息运行维护;并对技术人员进行部门内分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整个网络信息维护流程;另外,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管理水平。
(4)提升员工信息安全防患意识。在适应网络信息技术潜在的快速发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全体员工采取信息安全培训与考核等有力措施,使得企业决策、管理、操作等各个层面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得到有效增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经验也得到大量积累。如此,整个供电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会因为全体员工显著地信息安全防患意识而得到提升。
(5)改进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加快三级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部门、网络技术部门以及相关其他职能部门、基层单位)的建设步伐;具体落实针对主机设备、网络设备、机房其他设施设备(例如防静电地板、电源、空调、其他附属设施等)以及员工管理的相应管理制度的制定完善工作;明确管理人员、网络维护人员、外来人员的职责范围,确立身份认证制度,涉及机密文件的员工要签署保密协议,对外来人员的进出要登记等。
3 结束语
为保障供电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就要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就要在发现信息安全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安全策略,促进合理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供电企业要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信息安全防患意识,增强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加强网络信息的安全监控,进而保证供电企业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吴金文,程丽琴.浅析供电企业信息安全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11):50.
[2]洪杰,段成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风险与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8(13):89-90.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
(一)计算机系统问题。目前,很多计算机系统网络都普遍存在控制性差的特点,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之缺乏相应控制的系统,很容易给电脑黑客提供可乘之机,电脑黑客会利用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来攻击和破坏计算机用户的系统,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
(二)计算机病毒传播。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也呈现出多种形式,这些计算机病毒严重的威胁着计算机信息安全,容易造成计算机用户的信息数据流失或者被破坏,威胁着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三)计算机存储传播。计算机信息在存储和传播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能导致计算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任意修改,导致信息的失真。此外,计算机信息的保密技术不高,存在信息被偷看或者被偷盗的可能性,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一)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根据计算机用户的人体特征来进行识别操作的。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技术的运用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确保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二)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目前被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计算机网络和外用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1],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内在信息不受外在网络信息和环境的影响和侵害,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在的安全性。
(三)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将将计算机用户的一些明文数据进行加密,运用密码进行转化,一般不知道转化密码的人员就无法破解相关数据,这样来保证计算机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四)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主要是定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扫描,一旦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能及时对计算机漏洞进行处理,减少有害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三、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淘宝、唯品会、当当等网络购物网站的成立,人们的购物活动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多数都会选用信用卡作为付款的主要支付方式,这就会涉及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问题,也会存在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被别人盗用的情况,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密技术[2]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消费者的信用卡支付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交易的安全性。
(二)局域网中的应用。一个单位区域内会设置多台互联网计算机组,被称之为局域网。目前,很多国际化的公司,会在其他很多的国家内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可以方便分公司和总公司的办公,会利用专门的线路来连接各个分公司的,这时就会运用到虚拟的专用网,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司信息的安全性,也能给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其他方面的应用。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中,为了防止他人伪造客户的身份信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护客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在人们进行淘宝的网络购物支付时,可以运用电子交易协议和安全套接层协议,来确保消费者的信用卡信息安全,此外,为了确保消费者信用卡密码的安全性,专门研发出密码专用芯片,来保障消费者的网络信息安全。
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层面,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都开始将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运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工作中,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为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促进网络信息安全、健康的发展和传递。
参考文献
[1]任晓英,尹志浩.谈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及应用[J].广东科技,2013,18:55-56.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人类生活已经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网络的痕迹,而目前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网络。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国民教育程度的高低对整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网络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网络也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进行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在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的同时,还必须加大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投入,这是确保信息安全的关键。
网络系统的信息安全是指防止信息被故意或偶然的非法泄露、更改、破坏或使信息被非法系统识别、控制等[4]。所以,强化网络的信息安全,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才能使信息更加持续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学校网络教育中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尽管全球信息化正在飞速发展,但信息在网络上也面临着随时被窃取、篡改和伪造的危险,这就对保障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多挑战。因此,我们在校园环境中也要认识到,现在学生上网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虚拟的网络环境在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例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现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认识,那么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理解就会走向误区。下面将针对网络教育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做简单论述:
1、对信息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加强学校信息安全教育,不仅是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同其他国家争夺人才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未能意识到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能深刻理解其内涵,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掌握信息安全体系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常用的工具和必要手段进行安全故障的排查等等[5]。我们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侵害,尽量避免学生自身违法犯罪的发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保障。
2、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如何将信息安全教育正规、科学的纳入到学校教学计划,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些学校甚至只对个别专业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普及面非常狭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导致学生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体系的了解相当缺乏。为了全面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我们不能仅仅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普及信息安全教育,还要将这项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这对于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3、对学校信息安全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当
很多学校所采用的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比较落后,依旧沿用老方法,跟不上当今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脱离了实际。大部分的教材只局限于理论的讲述,而忽视了对信息安全技能方面的培养,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信息安全教育的效果。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本身存在的主要信息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大量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传输,某些偶然的或恶意的因素都有可能对数据造成破坏、泄露、丢失或更改。以下内容主要是论述计算机网络系统中本身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1.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一些意外事故,例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等;人为因素是指人为的入侵和破坏,这种情况危害性大且隐藏性较强。
2. 无意的损坏,例如系统管理员安全配置不当而造成的安全漏洞,有些用户安全意识不强、口令选择不慎、将自己账户随意转借他人或与他人共享资源等带来的安全问题。
3.有意的破坏,例如黑客利用网络软件设计时产生的漏洞和“后门”对电脑系统的非法恶意攻击,从而使处于网络覆盖范围的电脑系统遭到非法入侵者的攻击,有些敏感数据就有可能被泄露或修改,这种破坏主要来自于黑客。
4.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是造成信息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网络黑客和计算机病毒的出现给计算机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要解决此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牢固树立计算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积极地预防黑客的攻击和计算机病毒的侵入[4]。而病毒则以预防为主,主要是阻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三、网络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1、加强计算机防火墙的建设
所谓计算机防火墙是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成、在内网和外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入侵,能够保护计算机系统不受任何来自“本地”或“远程”病毒的危害,向计算机系统提供双向保护,也防止“本地”系统内的病毒向网络或其他介质扩散[2]。
2、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
2.1从技术上保障可行的资源保护和网络访问安全,主要包括网络身份认证,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御病毒等。如加密技术,它是电子商务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是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的一种技术。
2.2详细了解当前存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手段,积极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2.3要从工作环境以及工作人员、外来人员方面切实做好保密工作,要有严格的岗位考核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经常培训,以便从物理上断绝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2.4用户本身方面,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个人隐私及与财产有关的相关信息要做好保密工作,不能轻易告知他人。
2.5要对网络外部运行环境(温度、湿度、烟尘)进行不定期的检测、检查和维修,提供一个良好、畅通的外界环境。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安全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向前发展。同样,我们也面临着新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运用新的防护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能仅靠硬件设备(杀毒软件、防火墙、漏洞检测)等的防护,还应意识到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计算机是安全保护的对象,但执行保护的主体是人,只有树立人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才有可能防微杜渐,同时还要不断进行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创新,从而使网络信息能安全可靠地为广大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 叶炳煜.浅论计算机网络安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03).
[2] 阎慧.防火墙原理与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 张红旗.信息网络安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 袁家政.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